【精品】科学教案模板合集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教案 篇1
【教材概述】
《传热比赛——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内容。让学生知道不同材料在相同的热源中,导热速度是不同的。学习区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进而认识到生活中人们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导热性能的材料。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不同的材料有着不一样的导热性能。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2、过程与方法
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意识实验方法的选择对实验数据准确性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演示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到较冷的一端。老师这里有3个材料,看一下有什么特点?(材料不一样,长短、大小一样)
猜一猜把它们放到热水中,谁能把热先传到顶端?
下面我们就来一场传热比赛,不过先想想怎么样才能让比赛公平、公正呢?
二、实验验证
为了更好的比赛,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个实验盒。同样大小的木头、塑料和钢条(一一出示)。还有温度传感器、MGA数据显示仪、热传导套装实验仪器、热水等。
1、介绍实验步骤
(1)把同样大小的木头、塑料和钢条放入同一个容器中并固定。
(2)把传感器和MGA连接好,将传感器插入容器中相应测量物的孔中,启动MGA。
(3)往容器注入适量热水。
(4)观察MGA中3个不同材料的物体2分钟内温度的变化。
2、推导结论
不同的`材料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钢的传热速度最快。科学上我们把像钢那样传热速度快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像木头、塑料那样传热速度慢的物体是热的不良导体。
三、生活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根据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的应用例子呢?
四、巩固练习
根据材料的导热性能分类:
金 木材 棉花 银 铜 皮革 铁 铝 铅 塑料 油 水银 水 陶瓷
热的良导体:金 银 铜 铁 铝 铅 水银
热的不良导体:木材 棉花 皮革 塑料 油 水 陶瓷
五、课后延伸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钢的传热速度最快,哪谁最快凉呢?运用刚才所学的实验方法,自己做实验试试看,并根据你得出的实验数据推导实验结果。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对于学生而言,“溶解”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无意识的。究竟什么是“溶解”,学生是很难说清楚的。学生也可能从来没有对溶解的现象进行过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描述。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对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等物质的观察比较,逐步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溶解”和“不溶解”的科学概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没有按教材的陈述顺序和方法进行教学。而是将“食盐、沙、面粉”三种物质的观察同步进行,以利于学生在观察时就能进行比较发现不同。这样做可能比单独观察更直观、更省时,更便于学生掌握溶液的概念。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了多种鼓励性和激发学生兴趣的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的吸引到实验上来,使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课堂井然有序,观察描述得比较丰富生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过程和对液体混合物进行过滤操作的'活动过程。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逐步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3、在活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观察现象的描述和概括。
2、难点: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比较。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小组实验用: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糖、搅拌棒、杯子、自来水、抹布、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
【教学过程】
1、品尝饮料,复习引入。
出示一杯糖水,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饮料,尝一尝。
说一说:糖水是哪些物质的混合物?
你看见这杯水中的糖了吗?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把几种物质和水的混合现象。
2、食盐、沙、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猜一猜:如果把食盐、沙、面粉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组织学生把这三种物质同时放入水中,观察比较:有什么不同?看哪一个小组发现得多。
引导学生描述实验情况,得出结论。
可引导:水中能看到的是什么?什么看不见了?
介绍滤纸的作用,猜一猜:如果把杯中的混合物倒入装有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滤纸上留下什么呢?
指导学生进行过滤,观察描述发生的现象。
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说出科学依据。
沙在水中溶解了吗?说出科学依据。
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说出科学依据。
3、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猜测高锰酸钾和糖在水中会溶解吗?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把高锰酸钾和糖分别放入同样多的两杯水中,观察描述发生的现象。
轻轻搅拌后继续观察描述。
想像糖也像高锰酸钾那样分散到水中去了吗?
4、整理我们的观察研究结果。
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变化的异同。
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变化的异同。
讨论分析: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身边的自然现象提出问题,并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小帆船;经历搜集、整理、分析、利用信息资料的过程;能用图示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想知道,爱提问;主动交流自己的资料和想法,体验合作的愉快。
3.利用小帆船观察风与帆的关系,实验探究风对帆船的意义;知道生活中有风力,认识到风对人们工作及生活的影响和风的两面性。
教学准备:本课除了教科书中提到的自制帆船和利用帆船初步探究风与帆的关系这两方面的准备以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查阅有关风与人们生活关系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并让学生将搜集的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整理,可以按照风对人类的利和害两方面将资料进行分类。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的同时,也应为学生准备大量的有关风与生活的图片及音像等资料,帮助学生扩大风与生活关系的信息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从交流学生搜集资料引入。一上课,先让同学们简单谈一谈搜集资料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对搜集资料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评议。
(2)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制作的小帆船,交流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及感受体会,从而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玩各自制作的小帆船,想办法让自己的帆船按照指定的方向航行。然后提出问题:“如果刚才的风向变了,要使船仍按照原来的方向航行,应该怎么办”,
2、猜想假设:
引导学生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先进行猜想,意识到要保持航向就应该调整帆面的方向,
3、制定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实验方案。
4、实施探究:
用自制的小帆船进行验证,初步找到调整帆的方法。
5、展示交流:
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将实验过程和实验发现以图示的方式进行展示和交流。小组先交流汇总实验情况及发现,而后进行组间交流,并对各组的发现进行比较和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是帆船的设计与制作,也可以是实验的方法与发现,还可以是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与合作意识,只要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开口评价即可,重在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
自由活动:
让学生说一说:你们认为风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根据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的看法。在交流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意识到风的两面性。
在引导学生认识风的.两面性时,从一个点切入,如风与火的关系。可以结合宾馆厨房炉灶与森林火灾这两方面的实例,认识风的善与恶:炉灶用风葫芦鼓风,增强火势;森林火灾,风助火势,增加灭火难度,给人类带来灾难。由此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加深对风的两面性的认识。
6、拓展活动:
提示学生根据课堂研究的成果和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课外后续研究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关心大自然的热情,让学生有意识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大自然的欲望。为使研究活动落到实处,过一段时间,教师要组织学生将自己的课后观察、研究成果进行交流,也可以组织一次研究成果展示会。
作业设计:
设计制作一个利用风驱动的玩具。
板书设计:
小帆船
风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和好处:
风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灾难:
风的两面性:
课后反思: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了风的作用。能从生活实例中分析出风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和好处,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灾难,但对于风的两面性学生还认识不到,通过本课的举例解释,学生认识到了风力的两面性,知道对于风力要想办法利用它给人类带来的好处,避免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而且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通过人类的行为进行控制的。
科学教案 篇4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有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相同和不同。讲台两侧摆满了各种实验材料。有
食用油、水、牛奶、蜂蜜、蜡光纸、小烧杯、玻璃片、木板、塑料小天平等。学生开始试验之前,老师提出的问题是:食用油、水、牛奶、蜂蜜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颜色、透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觉、用途等等。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一下子蜂拥到讲台上领取材料,想领什么材料就领什么材料。学生顿时忙开了,课堂上很热闹。听课的老师问一个同学,你们在研究什么呀?学生摇摇头……
这节课,教师准备的大量工具和材料,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各种液体更多的不同,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由于教师没有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的课题,致使学生盲目地忙乱了一节课,无论是在科学概念方面,还是在科学态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得到的东西很有限。
对于小学生来说,探究绝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有人认为探究就是让学生独立研究,只要老师指导了,就不是探究。那种“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学生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的。
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之后,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否都有研究的价值,是否都能当堂研究,学生是否具备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他们整理、筛选,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研究什么,并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收集信息。
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
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生从中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当然,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之内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这才是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所追求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科学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的系统达成。
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是围绕幼儿日常生活中“如何有序摆放书包”的问题展开,所涉及的数学经验包括相邻数、序数、单双数、正数和倒数等。活动旨在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幼儿在不断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在不断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中发现数的排列规律,激发幼儿探究数列规律的兴趣,进一步理解不同数列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让幼儿萌发有序摆放的意识。
活动目标
1、能感知并发现数的排列规律,尝试有规律地摆放书包。
2、体验日常生活中可以按照数的排列规律有序地摆放物体。
3、会观察自己和同伴的操作,愿意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能理解相邻数、序数、单双数的含义,能对1-20自然数列进行正数和倒数。
材料准备:人手一个书包(挂着红色和蓝色的标志牌)、数字贴纸、摆放书包的柜子,图卡等。
活动过程
一、给书包编号,渗透对数的顺序知识的复习。
幼儿各自背着自己的书包,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书包上悬挂着标志牌的颜色,根据红、蓝颜色分成两组。
师:你们小书包上都挂着什么?
幼:红牌子、蓝牌子。
师:请观察一下座位的安排,你知道老师想请你们怎么坐?
幼:按牌子的颜色分成两组坐。
师:好,那请你们找位置坐下来吧。
师:想知道每一排有几个小朋友,可以用什么办法?
幼:点数。
幼:报数。
师:按顺序报数要怎么报?第一个小朋友报几?接下来呢?
幼:1、2、3……
师:如果要倒着报数又该怎么报呢?
幼:倒着报数。
幼儿通过正数或倒数确定自己的号数,选取相应的数字贴纸贴在自己的标志牌上。
本环节,教师通过设置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分析与思考,解决“怎样坐座位”“怎样按顺序报数”“怎样倒数报数”等数学问题,从中培养幼儿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引导幼儿尝试按一定的顺序摆放书包,感知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一)引导幼儿观察书包柜的结构,感知其特征。
师:平时你们在幼儿园都是怎么摆放书包的。今天老师准备了书包柜,看看它是什么样的,有几层?每层可以放几个书包?
幼:有两层,可以放16个书包。
师:你们想按什么样的顺序把书包放进柜子里?请幼儿根据讨论出来的方法(按自然数的序列1-16)来摆放书包。
(二)师幼共同检查摆放情况,渗透对序数的复习。
师:我们来看看,书包都摆对了吗?5号书包放在第几层的第几格?还可以怎么说?
幼:在第一层,从左边数第5个格子。这一环节是让幼儿了解书包柜的基础上回顾日常生活中摆放书包的经验----按照自然数的序列摆放,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活动中,教师还不失时机地渗透了对序数的复习,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幼儿体验序数,感受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三、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图卡中的提示排序,并根据其顺序摆放书包。
(一)引导幼儿按倒数顺序摆放书包。
师:(出示按倒数顺序摆放图卡)请你仔细观察图卡,它想请你按什么顺序摆放书包? 幼:倒数的顺序摆放。
师:第一个数字是几?第二个数字、第三个数字呢?最后的数字是多少?想一想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幼儿尝试按倒数的顺序摆放书包,教师观察幼儿的摆放情况,了解幼儿的困难和问题。 请能快速、正确摆放的幼儿介绍找到自己书包摆放位置的方法。师幼共同检查书包的摆放情况,采用自己纠错、同伴纠错等方法调整摆放错误位置的书包。
在活动前,幼儿都能非常流利地说出“10、9、8??1”,然而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却表现出茫然的状态,无法按照倒数的顺序摆放书包。这反映出幼儿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意义,只是停留在机械地诵读上,一旦遇到具体问题,如出现双层书包柜、不同号数的书包等干扰,就无法完成“按倒数的顺序摆放书包”的任务,本环节的目的'就是创造幼儿“按倒数的顺序摆放”的机会。
(二)引导幼儿按单双数顺序摆放书包。
师:(出示按单双数顺序摆放图卡)这张卡片又想请你按什么顺序摆放书包?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尝试按单双数的顺序摆放书包,教师观察幼儿的摆放情况。
幼儿操作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摆放的书包,发现问题并谈论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引导幼儿根据相应指令要求,有序取回自己的书包。
师:除了按倒数的顺序、单双数的顺序来放书包外,还可以按什么样的顺序?请你们想一想,动手试一试吧!
教师发出指令,如“书包上的数字比5小的” “书包上的数字比10 大的”“书包上的数字是单数的”……幼儿听指令取回自己的书包。
活动自然结束。
大部分教师会将“有序取回书包”作为一个常规环节,而活动中教师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以不同的指令“书包上的数字是单数”“书包上的数字比5小、比10 大的”??让幼儿思考自己书包上的数字是否符合指令,从而进一步了解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活动反思
1、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下的数学学习。
我们都习惯于从数学知识的角度来选择教材,在选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才来思考如何与生活联系,有时是否可以尝试换一种视角,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为教材,分析其中涉及的数学知识,放大适合于本年龄班幼儿的知识点。本次活动就是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下的数学学习,涉及的数学经验有相邻数、序数、单双数、正数和倒数等。从大班幼儿水平出发,放大关于序数、单双数的学习。活动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图卡中的提示排列顺序,并根据其顺序来摆放书包,在不断解决问题的操作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不同数列的含义以及相互关系。这样的教学内容让幼儿更真实地体验数学,自主地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如果幼儿园数学教育能更多地在真实的生活中进行,那么数学教育将摆脱以“传授”为主的高结构模式,呈现出一种更为低结构的状态。
2、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学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本次以生活问题的解决为线索,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帮助幼儿提取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并进行新知识的建构。从“怎样坐座位”“怎样按顺序报数”“怎样倒数报数”到“卡片上数字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你能按图卡的提示顺序摆放书包吗”,基于问题解决开展的教学活动,问题成为教学的切入点,问题解决成为教学的目标,学习成为问题解决途径的一个环节。幼儿对教学中的“问题”有其深切的感受,由此引发的“教”与“学”能促使幼儿以积极主动地态度参与其中,主动操作,积极提问。而从教学中获得的数学知识、方法和经验又能帮助幼儿直接运用于问题的解决上,这样的教学有意义且富有实效。
3、数学学习中教师的适时介入。
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幼儿由于存储的知识经验、思维发展的水平、速度与学习风格的差异,其应对策略也应有所不同。活动中有的幼儿能观察书包柜的特点、起始的位置, 按图卡提示的规律找出自己书包摆放的位置,而有的幼儿只能是盲目跟随别人,无法进行判断。如果只是让幼儿停留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能力较弱的幼儿会感到该数学问题已经超过自己的能力阈限,或者屡次尝试都难以解决问题,其自我效能感就会降低从而放弃。这时,需要教师及时地介入,认真观察与耐心倾听,采取适宜的支持策略,帮助幼儿重获问题解决的信心和方法,通过解决数学问题促使幼儿的相关数学经验得到进一步概括和提升。
科学教案 篇6
本次活动借助有趣又神秘的大纸箱,以“小猫”和“猫妈妈”开心地玩“躲猫猫”的游戏贯穿始终。 “猫妈妈”和“小猫”间的互动问答让孩子有了主动开口的机会,丰富了孩子的语言。
“小猫躲猫猫”是托班新教材中的一个内容,在新教材原有素材的基础上,我们依据托班孩子容易被多变、好玩的情景吸引的特点,增添了简单但能引发孩子参与互动的多媒体场景,充分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参与,将他们一下子引入到活动情景中,为其顺利进入游戏活动作好铺垫。
对托班新教材中孩子们躲藏的大纸箱,我们重新设计并将其装饰成红、黄、蓝三种颜色和大小不同的房子,这样增加了“躲猫猫”游戏的趣味性,使孩子们更加投入游戏。孩子们在颜色、大小不同的房子中躲藏,自然地进行应答,初步积累了分辨颜色和大小的经验。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尝试区分颜色和大小。
2.喜欢参与活动,并能在游戏中自然应答。
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房子各一幢(大小不同)、猫妈妈胸饰、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环节一:看看、说说,激发兴趣
多媒体课件导入游戏情景:晴朗的天气,大大的绿色草地,还有可以和孩子打招呼的太阳、蝴蝶、小鸟等。
●重点提问:宝宝们,你们看这里有什么?(观察要点:孩子是否愿意与多媒体课件进行语言、动作上的互动。)
●小结:这里真漂亮,有太阳公公、美丽的蝴蝶,还有小鸟!
(二)环节二:玩玩、躲躲,体验快乐
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猫妈妈”和“小猫”,开始玩“躲猫猫”游戏,在游戏中注意区分房子的不同颜色和大小。
1.参与游戏,发现房子有颜色和大小的区别。
●重点提问:告诉猫妈妈,你们躲在哪里?(观察要点:孩子能否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房子有颜色、大小的不同。)
●小结:宝宝们看得真仔细,三幢房子的颜色、大小都不一样。
2.自然应答,能够区分不同颜色的房子。
●重点提问:你们躲在什么颜色的房子里?(观察要点:孩子能否自然应答,并清楚地说出自己躲藏的房子是什么颜色的。)
●小结:小猫们都能说清楚自己躲在什么颜色的'房子里,这样猫妈妈很快就能找到小猫啦!
3.按照指令,找到相应的房子躲起来。
●重点提问:请小猫们听仔细了,要按照猫妈妈说的要求去躲。(观察要点:孩子能否听清教师的指令,找到颜色或大小符合要求的房子躲起来。)
●小结:小耳朵听仔细,一定就能找到小猫要躲的房子啦!
活动建议:
第一,本活动可反复进行,但活动开展时首先要以满足托班孩子的情感需要为主,在开心、开口的同时引导其初步尝试区分颜色和大小的不同。
第二,本活动可和托班新教材中的“小乌龟和妈妈”以及“宝宝自己走”等活动内容链接起来,如小动物们一个跟着一个走,和动物妈妈一起到草地上做游戏等。在区域活动中可创设“摸箱““找礼物”等相关的活动内容。
第三,还可以邀请父母一起在室外进行“躲猫猫”游戏,如鼓励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躲藏游戏,可以孩子躲、父母找,也可以父母躲、孩子找,并各自说说躲在哪里等,在互相寻找、应答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增进情感。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太阳在早上会升起来,在晚上会落下去,对太阳的升起和落下产生兴趣。
2.学说句式“太阳升起来(落下去)了。”
3.在游戏“太阳宝宝”中体验快乐之情。
活动准备:
可以操作用的太阳一个(背面用铁丝固定)、布置一座大山的`场景、太阳升起和落下示意图、水彩笔一盒、每位幼儿一个“太阳宝宝”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围坐在“大山”前面,引出课题。
“今天,谁会出来和小朋友问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出示太阳,学说句式。
“小朋友们好,我是太阳。我会升起来和落下去呢。”教师演示太阳升起来和落下去,幼儿学说句式“太阳升起来(落下去)了。”
三、出示太阳升起和落下示意图,请小朋友说说太阳时候升起,什么时候落下。
1、教师演示太阳慢慢升起,请小朋友说说,太阳升起来,谁醒来了。教师用水彩笔作相应记录。
2、教师演示太阳慢慢落下,请小朋友说说,太阳落下去了,谁睡觉了。教师用水彩笔作相应记录。
四、游戏:“太阳宝宝”。
1、请幼儿说说太阳升起来和落下去可以做什么动作。请做得好的幼儿上来,其他幼儿跟着做一做。
2、游戏“太阳宝宝”。请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太阳宝宝,躲在小椅子后面。当太阳妈妈说“天亮了”,小朋友做太阳宝宝升起来的动作从椅子后面站起来;当太阳妈妈说“天黑了”,小朋友做太阳宝宝落下去的动作慢慢蹲下躲在椅子后面。游戏2~3遍后结束。
科学教案 篇8
一、学习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了解照相机的原理和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过程与方法:动手自制照相机,认识照相机的原理;通过照相机与眼睛的结构对比,了解眼睛看物体的机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眼睛成像的机理,认识近视眼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过程设计
(1)认识眼睛的结构和成像机理。 眼睛成像是透镜成像规律的重要应用。照相机与眼睛有相似的结构,自制照相机,能使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有较直观、深刻的印象。因此,对眼睛成像的认识,可以从自制照相机开始。通过生理学中的眼模型或,将生理眼抽象成简化眼模型。将自制照相机与简化眼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眼睛可以看成是精巧的照相机,眼球中的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人眼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这就是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 用形成了一个凸透镜,涉及到了透镜组的.问题,学生可能产生疑问;因在前一节中已经学习了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故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等效”的>物理思想,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思考,不必做过多纠缠。
有的学生可能会问:眼睛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一个倒立的实像,但是人的感觉却是正立的,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不能用光学成像原理来解释。这是人类神经中枢作用的结果,人们的感觉永远是正立的实像。
(2)探究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的作用。
眼睛与传统照相机的比较:
眼睛照相机
结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瞳孔光圈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底片(有感光材料)
成像缩小、倒立、实像缩小、倒立、实像
调节作用像距不变,当物距减小(或增大)时,增大(或减小)晶状体的曲率以减小(或增大)焦距,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焦距不变,当物距增大(或减小)时,减小(或增大)镜头到底片间的距离,使物体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
对近视眼成因的探究,是这节内容的难点。明白了近视眼的成因,应向学生介绍一些眼保健知识(如眼睛保健操等),还应在课下走向社会,进行一些近视眼方面的调查,使学生认识对眼保健的重要性。
四、板书:(略)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有关科学教案05-23
【精华】科学教案三篇05-18
【精选】科学教案汇总八篇05-17
关于科学教案三篇05-12
有关科学教案三篇05-31
【精品】科学教案三篇06-02
关于科学教案五篇06-02
实用的科学教案3篇06-02
实用的科学教案三篇06-02
【精选】科学教案汇编7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