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一年级的教案范文汇编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 能听懂、会说“Hello,.”,向他人打招呼。
2. 能认读单词hello,boat,coat,感受它们所含有的共同元音音素/ou/。
3. 能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熟练地说唱、表演小韵文。
4. 能得体地与人打招呼、问候。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打招呼用语“Hello,
2.熟练、准确地说出小韵文。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Listen and say】
1.导入
(1)教师亲切地和学生打招呼
Hello, boys and girls!引出
hello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个单词的读音。并请同学们和老师热情地打招呼。
(2)和同学打招呼I’m your English teacher. I’m Miss Qu. So you can say hello,Miss Qu!。
What’s your name?学生说出自己的名字,和教师打招呼,和同学打招呼,教师进一步让学生练习hello。
(3)与本册书主角见面教师展示本书主角照片:Lingling,Yangyang,Baobao,Maomao,Guoguo等,让学
生们和他们打招呼。
2.学习对话一
(1)认识场景和人物
教师出示并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主题图,设置新情景,
Today is Maomao’s first day in school. He meets new friends.
请学生观看第一段对话内容,观察人物并引导学生注意听两个人物的对话内容。
What do they say?学生重复对话内容。
(2)初听理解对话
播放对话,请学生听一听。
请学生重复对话。
(3)听录音模仿跟读
播放对话录音,请学生进一步听清、理解对话内容。
教师反复播放对话录音,请学生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进行跟读练习。(4)在小组内分角色练习。
(5)小组展示。
3.学习对话二
(1)认识场景和人物增加Miss Wang和其他小朋友,走入教室的场景。
(2)初听理解对话
播放动画,鼓励学生说出听到的内容。
(3)听录音模仿
重放对话录音,请学生边听边看主题图,进一步听清、理解对话内容。
请学生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4)在小组内分角色练习。
(5)小组展示。
【Let’s act】
1.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对话部分并展示。
2.设置情景
同学们进入校园,互相打招呼。
【Point and say】
1.引入
教师说我们都认识了好朋友,那hello也认识了一些好朋友,
你们猜猜他们是谁呢?
2.词汇学习
(1)听并跟读模仿
(2)初步理解词义
呈现大量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力求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3.语音训练
(1)教师示范朗读因素/ou/及单词,请同学边听边看教师的口型。
(2)请学生关注o,oa的发音,/ou/-hello/ou/-boat/ou/-coat尝试认读单词go
4.游戏
What is missing?
5. TPR
学生拍手说单词。
【Let’s say】
1.学习歌谣
(1)老师通过上个环节的律动,组成歌谣内容,学生看老师的动作,说出老师表演
的词汇。
(2)听歌谣录音,尝试说出歌谣中所听到的内容,教师将学生所说内容绘画于黑板。
(3)教师呈现歌谣的.情景,学生再次理解歌谣。
2.说唱并表演歌谣
3.歌谣展示
教师给予激励评价。<
【I can introduce】
请台下同学和台上的同学们打招呼。
例如:Hello,…
五、Homework
1.常规听读15~20分钟。
2.制作P3的三张小卡片。
3.背诵并表演歌谣。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页的例题,第16~1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几和第几实际上是基数和序数的浅显说法,几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几是事物排列的顺序号。例题先通过排队买票的场景,让学生直接观察、数数,看到一共5人在买票,戴帽子的小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各排在第几个,让学生认识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想想做做让学生在涂色、观察、数数、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几和第几的区别,培养学生用数表示个数或顺序并与同伴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2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
1出示排队买票图
2谈话
(1)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
(2)请小朋友数一数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不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
(3)反过来,排在第2的是谁排在第5的是谁这里的第2指的是几个人第5指的是几个人 指出:这里的'第2、第5不是2个人和5个人,而是指排在第2个或第5个的那个人
(4)看了图你还可以说出什么(自己轻声说,说后交流)〖HT
适当提示,如排在前3个的是哪几人,后4个的是哪几人,谁排在第4
[评:紧密结合排队买票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几和第几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进一步感悟新知
1 想想做做第3题
讲述: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听说山那边有场精彩的比赛,正兴高采烈地去看比赛呢!
(1)教师读题后学生口答
(2)除了这几个问题外,还想到了什么
2 想想做做第4题
提问:山那边在举行什么比赛啊从图上你能说出什么呢(小组讨论)
交流:1号车前面是5号车;5号车前面是2号车;1号车后面是4号车和3号车;前3名的是2号、5号、1号车;最后一名是3号车
追问:刚才说的前3名和第3名一样吗为什么
3小结
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评:每个画面都引导、组织学生充分地说、自由地说,在说的过程中感悟几和第几的不同,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交流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学会了肯定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补充、完善自己的认识。同时,把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4题整合成学生喜爱的连续的动画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显得生动活泼。]
三、巩固深化
1摆一摆
(1)教师口述,学生摆放
摆5个正方形,从左数起第3个换成圆片,从右数起第3个换成长方形
(2)同桌互练
2涂一涂
(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同桌相互说一说:4个和第4个有什么不同
[评:这一环节是对前面新知感悟的检验,对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教师及时进行辅导。]
四、应用拓展
1 想想做做第2题(右图)
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说一说)
交流得出: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2 想想做做第2题(左图)
讲述:小女孩住在第几层呢,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讨论后交流)
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
3 想想做做第5题
小组讨论:小动物们的家住在几楼几室呢说说你们是怎么看的
交流:竖着看有几层,也就是说几楼。横着看有几家,也就是说几室
小兔家竖着看在5楼,横着看在第1室,所以它家住5楼1室
4你能说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在我们身边找一找!
引导:自己的座位是几排几座,红花榜的排名,自家住房是几楼几室等等
[评:把数学知识拓展、应用到生活中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用数学、学数学的能力。]
五、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学生相互说一说,再交流
[总评]
本堂课分三步走:由买票情境图的初步感知,到连续的动画情境的再感悟,最后是动手操作的深化巩固,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次很清晰。在拓展应用中注意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魅力。练习中,采用了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表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总之,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 多些少些。
谈话: 同学们,瞧,这是什么?(智慧星)这些漂亮的智慧星呀,是小猴和小猫比赛时折的,你们想知道比赛结果吗?请看屏幕。
课件呈现例题: 小猴和小猫比赛折智慧星。小猴说:我折了34个。小猫说:我折了38个。
(教师在黑板上贴动物图片并板书34和38)
提问: 听了小猴和小猫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请在四人小组中交流。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
可能出现的回答: 小猫赢了比赛,小猴输了;38大于34,34小于38;小猫折的比小猴多,小猴折的比小猫少。
引导: 你怎么看出小猫赢了?小猫折的比小猴多很多吗?
得出: 小猫折的比小猴多一些。(板书多些)
提问: 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得出: 小猴折的比小猫少一些。(板书少些)
[说明: 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便于教学的展开。]
2. 多得多少得多。
谈话: 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了一些小朋友,谁愿意说一说我们班原来有多少名小朋友?(46名)
谁能说一说转来多少名小朋友吗?请大家数一数。
学生活动,数出本学期新转入的小朋友的人数。
(分别板书原来和新转入的学生人数)
提问: 原来小朋友的人数和新来的小朋友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可能出现的回答: 原来的小朋友人数多,新来的小朋友人数少;原来的小朋友人数比新来的小朋友多,新来的`小朋友人数比原来的小朋友少。
引导: 原来的小朋友人数比新来的小朋友只多一点吗?(不是)
得出: 原来的小朋友人数比新来的小朋友多得多,新来的小朋友比原来的小朋友少得多。
请同桌再用多得多和少得多互相说一说。(板书:多得多少得多)
[说明: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熟悉的事,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建立数感。]
3. 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仅要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而且要反映数量相差的程度时,就可以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来表达。
4.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能团结合作,思考问题既认真又有创意。
(1) 讲述: 小熊和小兔来到了一片果园,它们看到了什么呢?
课件呈现试一试画面。小熊说:苹果有5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
提问: 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梨可能有多少个呢?(小组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 梨可能有多少个?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先独立思考,再指名回答。回答时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选择。
(2) 课件呈现想想做做第1题画面。小芳说:我拍了46下。小明说:我拍的比你多得多。小明可能拍多少下?
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小组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说明: 通过讨论、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并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5. 课间休息: 欣赏一分钟欢快的音乐。
提问: 这段音乐好听吗?播放这首曲子用了1分钟,我们上一节课需要多长时间?(40分钟)谁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将这两个时间比一比?
得出: 一节课的时间比这首曲子的时间长得多,这首曲子的时间比一节课短得多。
引导: 你还知道有哪些事情所用的时间要比一节课的时间长一些?(学生自由发言)
[说明: 听1分钟音乐使学生感到轻松,同时又和新知识联系在一起。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新知的体验。]
二、 综合运用,培养数感
1. 猜人数。
课件呈现想想做做第2题画面。男孩说:一班有38人。女孩说:二班人数比一班少一些。
讲述: 二班可能有多少人?16人、36人、40人哪个更合适?
2. 猜年龄。
讲述: 小明家有四口人,他们听说你们学到这么多的本领也想考考大家,请同学猜一猜他们的年龄。
四名同学分别扮演爷爷、小明、爸爸、妈妈。
爷爷: 我的岁数比65大,比70小,你知道我可能是多少岁呢?
小明: 我的年龄比爷爷小多啦,我有多大?
爸爸: 我的年龄比小明大多啦,我有多大?
妈妈: 我比小明爸爸的年龄小一些,我有多大?
[说明: 抓住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和想像丰富的心理特点,采用学生表演的方法,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三、 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
四、 活动
课件呈现: 小猴拿着卡片50,小猫拿着卡片45。
讲述: 小猫和小猴打算用今天学习的少些多些少得多多得多这些词玩一个游戏。你们想不想玩?
活动方法: 两人各拿一张卡片,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将两个数比一比。
[说明: 此环节重在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游戏中灵活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在运用中进一步加深体会。]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4
教学内容:音的高低
教学目的:学习音的高低,通过听、唱、做感受音的高低变化,懂得音有高低。
教学重点:学习音的高低。
教学难点:辨别音的高低。
解决手段:
1、做小实验。(实践法)
2、模仿动物的叫声。(对比法)
3、敲音条。(听辨法)
教材分析:
音的高低是音乐八个要素之一,而这一认识是第一次出现,所以,着重要求孩子们听辨音的高低,认识音的高低的位置(主要是八度音高的辨别),初步了解大音条声音低,小音条声音高。
教具准备:
1、教学图片
2、打击乐器
3、录音机及教学法磁带
4、投影机
5、钢琴
6、水杯二个
7、音条
8、国旗一面
教学过程:
1、音乐进教室并向师生问好。(用歌唱形式互相问候)
2、复习音的强弱f、p:
(1)用强(f)的声音唱一遍地开花《铃、板、锣、鼓》。
(2)用弱(p)的声音唱一遍《人人叫我好儿童》,并做动作。
3、用这两个记号拍下面的节奏。
4、用编一句儿歌。
如:小白兔真可爱
方法:老师用响板打着节奏,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编儿歌做游戏。
5、做实验:
实验一:用《敲杯子》的实验引入新的音乐知识《音的高底》。
方法:用二个杯子装上一样多的水,敲一敲,让学生听一听有没有没变化,把一个杯子的水倒一部分水至另一个杯子中,出现一个杯子有大半杯水,另一个杯子有小半杯水,再敲一敲,让学生辨别音是否变化?变成怎样?得出什么结论?(水少音就高,水多音就低,再让学生来敲一敲,感受音的高低。)
实验二:辨别大鼓和小鼓的时高。(让学生敲)
实验三:辨别音条的`高低。(让学生敲)
实验四:辨别等级牛和小鸟的声音谁高、谁低。(听录音)
6、模仿音高和音低的叫声(用音条敲出旋律,学生模仿其音高)
7、找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最高音和最低音。
(1)给歌曲中最高音插上国旗,给最低音插上少先队员。
(2)进行爱国旗教育。
(3)听到高音举起双手,听到低时垂下双手。
8、小结:(由学生回答)
(1)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个什么新的音乐知识??D?D音的高低。
(2)大音条声音低,小音条声音高。
(3)小鸟唱歌声音高,老牛唱歌声音低。
(4)红旗应插在最高音的位置上,少先队员应该站在最低位置上。
9、布置作业,下课,用唱歌的形式和学生道别,听音乐离开音乐教室。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为自己是一名小学生而感到高兴和自豪,对小学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并初步感受到在校园生活中与师生分享的快乐。
2、能够文明、有秩序地参观校园,学会与同学、老师有礼貌地交往。
3、知道自己成长为一名小学生了,体会到成为小学生的角色变化,初步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熟悉校园环境,尝试了解校园设施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关系。
4、 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学情分析
一年级新生刚入小学,特别是农村学生对学校这个陌生的环境和对小学生这样陌生的角色既充满新鲜与好奇,也不免有一些担忧、不安甚至惶恐。这本的设计就是要通过感知周围具体事物与环境的变化的美好来引导学生消除其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激发学生求学的好奇心与兴趣,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
熟悉校园环境,尝试了解校园设施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到小学生角色的变化,对小学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全面了解学生入学前、后的不同生活情况;准备歌曲《上学歌》。
2、欢迎新同学图片 放大的课程表 校园实景图
3、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准备一张自己在幼儿园时的活动照片;彩笔;画纸;书包文具。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我背上了新书包”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我们的`校园”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 我背上了新书包
1、听歌激趣,揭题导入
(1)、播放歌曲: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
[播放动画:上学歌]
(2).交流:上学了,最让你高兴的是什么?生各抒己见。板书:我背上了新书包。
(3).过渡:背上新书包,上学了,大家终于是真正的小学生了!9月1日真是个难忘的日子。
2、出示欢迎新同学图片,仔细观察图片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开学第一天的情景吗?谈谈自己成为小学生的感受吧。
学生交流,教师追问:
(1)开学第一天,是谁把你送到学校的?当时你是什么心情?(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交流。)
(2)学校的哥哥姐姐是怎样欢迎我们的?(学生小组内说一说,全班汇报。)
小结: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非常高兴,热情地迎接我们。
(3)那你们的爸爸、妈妈在上学前为你们准备了什么?
小结:看来,爸爸妈妈也对我们上学感到特别高兴,为我们准备了上学需要用的铅笔、本子、笔盒等学习用品。
3.播放课件,谈心情:看一看,选一选,说一说,现在你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播放课件:心情图]
小结:同学们刚刚进入学校,会有不一样的心情,有的高兴、快乐;也有的同学会觉得紧张、害怕,还有些担心。老师刚上学的时候也有和你们一样的心情,这都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什么都不了解,还需要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不过,老师相信通过对学校生活的熟悉,你们会很快喜欢学校生活的。
活动二 新生活开始了
1.对比照片找不同:这两张照片有什么不同?
[出示图片:看照片,找不同]
学生交流,从模样、衣着、生活环境等方面比较不同。
小结:看来,我们小朋友在学校的生活与在家里或在幼儿园里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2.提问,谈感受:谁来讲一讲自己在幼儿园或者在家里的生活和小学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呢?(让学生大胆地讲这方面的故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细节发现不同,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
3、翻开新书包,打开文具盒,摸摸新课本,看看课程表,比比现在的学习用品与幼儿园时有什么变化?
4、观察教室里,摸摸课桌椅,发现自己使用的物品的变化。
小结:告别玩具,背上新书包,走进新教室,我们不再是幼儿园的以玩乐为主的小孩子,而要开始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老师希望大家能够早日适应我们学校的学习生活,希望大家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的学好各门功课,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
活动三 我的愿望
过度:我们背上书包上学学,来到学校,爸爸妈妈、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1、你们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想法和愿望吗?
2.老师讲述自己小时候的美好心愿。
3.与同桌说说自己的心愿。
4.将自己的愿望以写或画的形式全班展示,可贴上左侧墙的“心愿小屋”中。
小结:同学们回家后,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来分享我们的学校生活的喜悦吧!我们一起再唱《上学歌》,来结束这节课的学习吧!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6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第二册P22我们认识的数。
教学目的:1、进一步了解数在不同的背景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2、对生活中的数有一定的认识。
3、能用数来表达,交流。
4、对数的多少能有一定的估计能力。
教学准备:1、糖,花生米,黄豆,枣子若干,盆三个,表格一张。
2、相关信息。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猜一猜、数一数,我们认识的数和数做做游戏。
1、学生说数。
(1)示范: (课件)
(2)让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数据。
小结:用数可以说清楚许多事情。
(3)在小朋友说数的过程中,我发现有许多同学都说到了* 这个数,请说到 *的同学再说一遍。
小结:同样的一个数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
2、老师说数
(1)鞋子:从鞋号中你们知道谁的鞋最大,谁的鞋最小吗?
(2)门票:这是宜兴三洞的票价,看了这三个不同的`价格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从不同的数中我们看到了同一类事物之间的差别!
3、说年龄,填表。
我
爸爸
妈妈
爷爷
奶奶
(1)请五个小朋友汇报自己和家人的年龄。
(2)仔细观察这五个小朋友的年龄。你能来说一说,我们自己的年龄大概是几岁吗?
(3)说说我们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的年龄大概是多少岁?
(4)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爷爷奶奶年龄。
(5)小明要考考大家了,先让我们找到小明家白云路84号。
小明的家人中,今年64岁的,可能是谁?
(6)猜一猜杨老师的年龄,怎么样?
小结过渡:小朋友,通过刚刚的说数,我们对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让我们和数做个游戏。
二、猜一猜
1、明确规则。
2、活动开始。
(1)抓糖:请几组汇报。
怎么会抓得有多有少?(手有大小,抓得有松紧。)
(2)抓花生:猜猜看同样是1号小朋友紧紧地抓一把花生米大约会有多少粒?
猜得对不对?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知道?
按刚才的分工来完成抓花生的活动。 (指导填表)。
猜
数
猜
数
(3)抓黄豆:猜一猜抓一把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然后再数一数。
黄豆比较多。怎样数可以又对又快?
继续按分工完成,填好表格。
3、汇总5组的数据,看着表格中的数据讨论。
(1)这种类型的糖小朋友紧紧地抓一把大约可以抓多少?花生米呢?黄豆呢?
(2)看看上面的图再看看表格中的数对照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4、展示一颗红枣,估计可能会抓多少颗?
为什么?
5、引导学生一起小结:看来同样的手去抓不同的东西,东西越大,抓的个数就越少,东西越小,抓的个数就越大。要使猜得与实际比较接近,得仔细观察,多多思考。
6、其实刚才同学们的猜也可以说是估计,这是一项本领,不光抓花生、抓黄豆的时候要用到估计,平时学习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估计。(举例)
三、总结(略)
四、数一数
(1)快下课了,美丽的校园在召唤我们,你看已经有小朋友走向了校园数数了!(看课件)
(2)小朋友,你觉得还有什么可以数的呢?
就让我们奔向校园的怀抱,出去数一数吧!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10的组成。
2.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让学生独立与合作相结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10的加减法。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使命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页的内容及做一做。
教具、学具准备
图片、红星图、数字卡片、动物头饰、小红花、小红旗等。
教学设计
复习10的组成
1.拍手背儿歌:9和1真淘气,7、3、8、2也调皮。吹6(看做口哨),升4(看做红旗),小手小手真伶俐
[此处采用儿歌形式进行10的.组成的复习,学生喜闻乐见,边背边做动作,他们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知识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课堂气氛也很快活跃起来了。]
2.对数组成10。
教师扮作小熊猫:小朋友,我想和你们做10的组成的游戏。我出1生:我出9(同时出示9的数字卡片);师生:1和9组成10
[通过对数游戏,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复习过程中来,体现了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的教育理念。]
图片引入
1.出示圆圈图:9个蓝○,1个红○。
师问:小朋友,你们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
生答:a.有9个蓝○,1个红○,合起来是10个○:91=10
b.有1个红○,9个蓝○,合起来是10个○:19=10
c.有10个○,拿走9个蓝○,还剩1个红○:10-9=1
d.有10个○,拿走1个红○,还剩9个蓝○:10-1=9
2.出示小花图,8朵红花,2朵绿花。
师问:小朋友,你们会说这个图的意思吗?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四人分组讨论,并请一组将算式写出来:
82=1028=1010-2=810-8=2
学生齐读一次。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看图说图意的表达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其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识。]
3.师扮成大象,拿出五星图,问:小朋友,你们能看图写出四道算式吗?试试看!
请学生将算式写在纸上,写好之后可以下座位去看看别人写的算式是否和自己的一样,并且说说自己的理由。
(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先独立完成,然后下座位与别人进行交流)
最后,请一位学生把算式写在黑板上,集体订正:
73=1037=1010-7=310-3=7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实验教科书6869页 统计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爱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的作用。
2、使学生感受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和同伴的合作。
4、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统计过程,感受统计思想。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前准备: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自主给小组命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统计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今天,森林里的大象家也举行了一个生日宴会。看,它来了
(电脑显示大象及录音:小朋友们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非常高兴。我邀请了许多客人来我家做客。瞧,他们来了)
师:你们想知道什么?
下面让我们看看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呢?各有几只?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生日宴会引入新课,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分组整理,探索方法
下面让我们来分一分、排一排,看哪个小组能一下就能清楚的知道来了那些客人,各有几只?(每小组一幅图,图上小动物可以取下)
小组合作、讨论、操作。
将各小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师:小朋友,你们觉得哪一小组排得最整齐、最漂亮?
教师奖励优秀小组五角星。
师:看了这张图,你能知道些什么?(如:小狗有4只;小猴有5只;小猴和小狗一共多少只?
[设计意图:初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通过学生相互间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以开放的问题你能知道些什么?培养学生分析数据、收集信息的能力。]
小结揭题:小朋友这么多的发现,都是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排一排得到的。我们把这样的过程叫做统计(板书)。
三、巩固提高,拓展应用
1、整理鲜花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大象家来客人的情况,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客人给大象带来的鲜花,你们能帮助大象统计一下吗?
学生将学具鲜花统计在课本第69页的图上。
小组内交流。
师:从这张图,你又能知道些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
同学们,大象为了感谢大家帮它统计小动物和鲜花的个数,准备了一些水果请小朋友们吃(出示装满水果的盘子图)。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把它从书的附页上剪下来。
以小组为单位摆成象形统计图。
问: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填表(书第69页)。
3、整理五角星
同学们,下面我们共同来整理各组得到的五角星。请各组派一位同学将本组的五角星贴在黑板上。
生操作后,师问:同学们,从这张统计图,你又能知道些什么?说明哪个小组最出色?
4、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课后你打算去统计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教师将整理鲜花、整理喜爱吃的水果、整理获得的五角星,寓知于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运用了知识,巩固了知识。同时,课尾将学生推向生活,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四篇05-12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三篇06-05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三篇06-07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4篇05-25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3篇05-27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4篇06-02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4篇06-02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5篇05-31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06-01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五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