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父亲的手提箱教案

父亲的手提箱教案

时间:2023-07-05 06:55:2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父亲的手提箱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父亲的手提箱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父亲的手提箱教案

父亲的手提箱教案1

  教学目标:

  1.以“手提箱”为线索,梳理全文。

  2.圈画出议论、抒情的语句,联系全文,逐一品味。

  3.归纳本文的主旨。

  教学重点:以“手提箱”为线索,梳理全文。

  教学难点:圈画出议论、抒情的语句,联系全文,逐一品味。

  教学方法:问题点拨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围绕选读提示,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重点、难点设计问题,xx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乐学”境界。

  一、请以“手提箱”为线索,梳理全文

  问题1、父亲是什么时候给“我”手提箱的?手提箱放在哪里?

  父亲在去世的两年前给“我”小手提箱。手提箱放在“我”书房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手提箱安放角落。

  演讲伊始,作者就开门见山地交代了父亲将小手提箱“交给我”,关照“我”在他去世之后看一看里面的东西,而且轻轻地把手提箱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问题2、“我”为什么好几天不敢碰父亲的手提箱,更不敢打开它?

  原因有二:一是担心自己不欣赏父亲的作品;二是因为担心箱子里面有“真正的、伟大的文学作品”。

  第二部分(3~7段):对手提箱敬而远之。

  “我”对这手提箱很熟悉,可是却不敢碰它。因为“我”知道里面是父亲的手稿,父亲也曾经做过诗人梦,但由于写诗、译诗难以谋生而放弃了。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父亲的性格特点——xx咧咧、快快乐乐、无忧无虑。

  问题3、是怎样的想法促使“我”打开了手提箱?

  希望父亲就是父亲,不要是什么作家。

  问题4、打开手提箱后有什么发现?这些发现引出作者怎样的议论?

  发现一些熟悉的本子,还发现父亲写作时xx的不是父亲。这些发现引出了作者关于文学与生活的议论。

  第三部分(8~9自然段):打开手提箱之发现与感触。

  “荒蛮感”,是指写作中忠实于人类所处的文化、经济等原生态的社会状态。

  “失真感”,是指写作中不能“失真”,不能失去人的本性,不能失去世界的本真。

  至此,作者提出自己的创作主张:“我认为一个作家要做的,就是发现我们心中最大的隐痛,耐心地认识它,充分地揭示它,自觉地使它成为我们文字、我们身心的`一部分。”

  作者在演说中的另一段话语有助于我们的理解,他说:

  “作家的任务是讲述司空见惯却又无人深思的问题,通过发现、深化、传播,让读者看到,原来熟悉的世界竟蕴涵如此神奇,使读者乐于重新审视。当然,能够把熟知的事物原原本本地付诸文字是一种功力,也是一种乐趣。一个深居小楼、长年磨炼的作家,他首先关注的是自己的隐痛,但同时也有意或无意地体现出对人类的极大信任。我一直充满这样的信任,我相信,别人和我一样有着类似的伤痛,所以他们能够理解;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是相似的。一切真正的文学,它的基础就是这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信任,这种天真的、乐观的信任。一个深居多年的作家,就是希望对着这样一个人类、这样并无所谓中心的世界倾诉。”

  问题5、父亲发现手提箱被“我”拿走后有什么表现?他“明白了”什么?

  父亲发现手提箱被“我”拿走后没有说什么,只是看着“我”,保持沉默。他明白了“我”已经打开手提箱,并阅读了里面的东西。

  第四部分(10~11自然段):父与子心照不宣。

  这样一个自信、坦然而又快乐的父亲,从不以威严压抑儿子的xx,儿子的文学创作与父亲有着“深层的关联”。这深层的关联作者概括为“生活中的缺憾感、幸福感、愧疚感”。

  其中的“缺憾感”可以从打开手提箱,读到父亲的笔记中得以诠释。

  “幸福感”可以通过演说中的另一段话语得到诠释:“我告诫自己,对父亲不要有任何成见。况且我对父亲是心怀感激的,因为他从不像普通的父亲那样颐指气使、威风八面,他从不约束我的xx,永远尊重我的选择。和儿时的伙伴不同,我对父亲从来没有畏惧之感,所以我有时认为我常常可以像孩子一样xx地想象;有时又认真地相信,我能够成为作家是因为父亲年轻时曾经有过作家梦。”

  “愧疚感”也许就是因为提前打开了手提箱,对父亲有着一份内疚吧!

  问题6、作者为什么要在演讲接近尾声时提及“父亲送我手提箱的xx年前”的一件事?

  意在说明父亲对自己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影响,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怀念和感激之情。

  第五部分(12段~15段):忆往事激起千层浪。

  二、归纳本文主旨:

  本文为20xx年xx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于20xx年12月7日在瑞典文学院的xx奖颁奖典礼上的受奖演说节选。

  作者在演讲时以父亲的手提箱为线索,讲述了父亲对自己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影响,以及对父亲深沉的怀念。文中,帕慕克阐述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主张:“我认为一个作家要做的,就是发现我们心中最大的隐痛,耐心地认识它,充分地揭示它,自觉地使它成为我们文字、我们身心的一部分。”他用自己的创作实践着这一主张。正因为如此,帕慕克能得到世界文学的最高褒奖。

  三、本文是一篇演讲词,其主要艺术特色在于以下两点“

  1.一线贯之,主旨鲜明。

  2.情感真挚,极富感染力。

  四、20xx年诺贝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其人其作

  (1952—),土耳其作家,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星。1979年写成第一部作品《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并在1982年出版。1997年的《新人生》成为土耳其历史上销售速度最快的书籍。20xx年出版的《雪》以思想的深度著称。是其本人最钟爱的作品。其他xx作品有《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城市记忆》。

父亲的手提箱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紧扣本文线索,理清全文脉络。

  2、分析重点语句,体味作者情感。

  3、简析本文特色,归纳文章主旨。

  二、教学重点

  1、抓住关键语句,赏析重点段落,理清全文脉络。

  2、围绕课文线索,体味情感变化,感受父亲形象。

  三、教学难点

  围绕课文线索,理清全文脉络,体味情感变化。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牵引、探究法

  五、教学工具

  图片、视频、电子白板等多媒体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介绍我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导入课文。

  (二)、作者简介

  奥尔罕·帕慕克是20xx年诺贝文学奖得主。

  土耳其作家,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星。主要作品有《雪》、《伊斯坦布尔》、《我的名字叫红》、《黑书》《杰夫代特先生和他的儿子们》。

  本文是20xx年12月7日在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受奖演说的节选。

  (三)、破题设疑

  通过预习及宣读提示,我们知道手提箱是本文的线索,全文始终围绕手提箱来写,但肯定不是为写手提箱而写手提箱。因为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

  的受奖演说一定谈到与文学观念、文学创作等与文学相关的内容。他们又是如何关联起来的`?带着疑问,还是让我们先看看这只手提箱吧。

  (四)、课文赏析

  1、请一位同学朗读1—7段,同学们思考并解决如下问题:

  父亲的手提箱是什么样的?

  父亲为什么给我手提箱?

  我为什么好几天不敢碰父亲的手提箱?

  2、齐读8—10自然段,同学们思考并解决如下问题:

  是什么想法促使我第一次打开了父亲的手提箱?

  打开父亲手提箱,儿子有哪些发现,又有哪些感触?

  3、自由读10—11自然段,感受生活中真实的父亲。

  前文提到“父亲写作时代表的并不是我的父亲”,生活中的父亲是什么样的? 自信、坦然、快乐,从不以威严压抑儿子的自由,不断鼓励我从事文学创作。

  4、齐读12—15自然段,体味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5、课外延伸,体味情感

  延伸材料:

  朗读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语句。

  观看莫言《讲故事的人》的视频。

  (五)、解疑归题

  见课件

  (六)、学习小结

  全文始终围绕手提箱来写,这是本文的艺术特色之一,表面上写手提箱,实则写父亲,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怀念。在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怀念同时,又阐明了自己写作体验及文学主张。十分契合发言场合。这又是大师的匠心独运。

【父亲的手提箱教案】相关文章:

父亲节大班教案范文06-15

父亲的菜园 05-03

《父亲的菜园》 10-01

父亲的菜园 06-19

《父亲的菜园》 11-01

《父亲和鸟》 12-02

父亲节策划书01-24

父亲,树林和鸟 10-19

《父亲的菜园》 15篇10-0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