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教案

小学教案

时间:2023-07-05 13:10:0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教案范文

小学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窖”,掌握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窖、蚯、蚓、藤”。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反复读中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通过抓重点语句、标点,深入理解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人物情感,领悟寄“梦”于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重难点分析:

  l 通过阅读文本,融入作者描述的情境之中,细细地品味,与作者产生共鸣,感悟到“我”与爷爷向往春天、热爱生活之情。

  l 通过联想和写作,感受冬至中“温暖的梦”、“希望的梦”的含义。

  课前准备:

  1.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冬至的资料,搜集关于冬至的谚语、传说、故事等。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由题目质疑,交流关于节气的资料。

  (一)板书课题,学生根据题目提出问题。

  预设:谁做的梦?什么样的梦?梦见了什么?

  (二)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对应说说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二十四节气歌》。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冬至的梦的特点。

  1、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相机指导“窖”、“蚯”、“蚓”、“藤”四个生字的写法。

  3、解释重点词语。如:呓语、冬米糖等。

  3、回顾依据题目提出的问题,说说这是谁做的怎样的梦。

  预设:这是“我”和爷爷做的向往春天的梦,这是一场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三、浏览全文全文,概括段意,了解文章大意。

  第一自然段:冬至节气的特点。

  第二自然段:冬至前后自然界万物的变化。

  第三自然段:我们对春天的期冀。

  第四自然段:“我”心底对春天的呼唤和对冬至的梦的美好向往。

  第五自然段:“我”再见梅花图和“我”对爷爷的怀念。

  教师: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冬至后万物的萌动和人们的生活。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课文中关于冬至这个节气的介绍。

  1. 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关于冬至这个节气你知道些什么。

  2. 对照课文介绍,交流关于冬至这个节气的相关信息,着重指出冬至过后各地气候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课件出示《九九歌》。

  3. 教师指导用舒缓平静的语气朗读第一自然段。

  培养学生思考、质疑能力。

  从学生熟悉的歌谣出发开始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养成预习、乐于自学、勇于探究的习惯。

  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乐于与他人分享学习收获的习惯。

  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通过概括段落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为理解课文内容作准备。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同时与课外对照,使学生对“冬至”的认识更准确。

  《九九歌》是对冬至理解的拓展,也为学习第三自然段等待九九八十一天做好铺垫。

  教会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不同的情境的朗读方式。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冬至的梦》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创设情境,引出中心话题。

  师:播放课件:冬至前后,大雪飘飘,天气变得愈加寒冷。但是那谁也看不见的春天,也就在这一天随着飘落的白雪向我们走来。只不过,她不愿意那么快地与人们见面,但她使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开始做着自己(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三、精读课文,畅谈感受。

  (一)下面,打开书170页,大声读课文2、3段,想一想:为什么说冬至的梦是“温暖的梦、希望的梦”呢?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细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内容,或简单的写一写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理解学生读书加批注情况。

  (二)引导学生结合文章中的具体语言文字,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这个“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体会“我”和爷爷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课件出示相关重点句子

  预设一:(果园里的……蚯蚓……涌动)

  师:刚才同学们课文读得非常认真,有自己的感受了吗?让我们一起交流。

  教师:先读读你勾画的句子,再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多么优美的语言,这不仅仅是一段文字呀,它还是一幅冰雪凝冻的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打开想象的大门。

  教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在这幅画的背后还深藏着苏醒的声音和呓语,慈祥而深沉的大地母亲能感受到那万物生命的'血液在涌动,你们能感受到吗?用心去倾听这些小生命的心声。发挥你们的想象,想一想,说一说。课件出示

  A果园里的苹果树(慢慢伸着懒腰,希望早日开花,结果。 )

  B白雪覆盖下的葡萄枝( )。

  C泥土中的冬小麦与老草根儿悄悄地说:( )。

  D地窖里的白菜和树苗儿:( )。

  E冬眠的青蛙和蚯蚓:( )。

  师:好,下面就请大家齐读,再一次走进这希望的冬至的希望的梦。

  教师: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事物,徐鲁爷爷还用了一个省略号,还有谁可能也在做梦呢?

  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二:(不信……不及了。)

  教师:冰雪的凝冻阻挡不了万物生命血液的涌动,冬至的脚步踏醒了万物冬眠的梦。徐鲁爷爷还用细腻的笔触我们描绘了一幅渐变的动画。找找看?想不想欣赏这美妙的动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教师:我们和冬至一起做梦,真让我欣喜,让人震撼呀!把你的欣喜震撼读进去!再读配音乐推荐个人读。

  教师:这就是冬至的梦,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下面让我们把这两部分合起来读,再次感受那冬至的梦温暖与希望。配音乐,播放课件。

  教师:徐鲁爷爷打开了我们想象的大门,让我们也一起来替这自然的小精灵们写一写它们的梦境。出示课件,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事物来写。

  范例:我是( ),……

  教师:你们写的真好,你们的心和万物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学生动笔写作。

  预设三:(记得小时候……棉衣了。)

  教师:你们还从哪里感受到了冬至的梦是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师:根据你们对课文的理解我们师生接读,我读你听,我不读你接,看谁接得好?

  教师:我们糊得严严实实的小窗能打开吗?我们插在草垛上和挂在屋檐下的风车能摘下来吗?我们还要等(八十一天),这真是(难熬)呀!这么多的美梦能快快实现吗?我们还要等(八十一天),这真是(难熬)呀!我们的心里可真(着急)呀!期盼着()期盼着()。

  教师:不是我一个人在着急呀,还有谁?读读爷爷说的话。爷爷也是那样的期盼(春天的来临呀!)

  教师:冬至的梦是冰雪凝冻的画,是动态的渐变的画,它还是一首梦幻般的诗。请同学们拿起书,和老师一起走进那让人陶醉的冬至的梦境。配乐齐读第四段。配乐齐读第四段。

  预设四:教师:用自己的话说说冬至的梦是个怎样的梦。课件出示课件

  预设:冬至的梦是甜蜜的梦、充满生命力的梦……

  三、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一)读第五自然段,小组讨论:文中两次提到梅花图,分别写出了我和爷爷怎样的情感?

  预设:在春天来临前的等待中,爷爷用美丽的梅花图来计数,九九八十一天,八十一瓣梅花,多美好的事情。我能读懂冬至的梦的温暖,从文中两次提到梅花图,饱含了“我”和爷爷向往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的情感,以及我对爷爷的深深地怀念。

  (二)反复吟诵梅花图中的对联,感受“我”和爷爷的情感。课件出示对联

  (三)文章哪些写作方法是你最为欣赏的?说说你的感受。

  第一人称的亲切,拟人的手法,优美的语言,梦幻般的联想。

  四:教师小结:冬至的梦是温暖的,是充满希望的,寻梦的过程更是多姿多彩的,谢谢孩子们能和老师一起寻梦,同时祝福你们早日实现自己心中的梦。

  从课题引入,开门见山。

  教师最需要教给学生的不是知识而是方法,尤其是读书方法,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沟通两个课时的教学。

  通过抓重点语句、标点,深入理解课文,品味语言,领悟寄“梦”于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

  在中心话题的引导下,学生自由解读文本,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同时逐步深入文章中心,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渗透朗读指导和背诵指导,使理解与诵读交替进行,互相促进,成为有机的整体。

  深化学生的认知,沟通学生和文本的情感,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从梅花图中领悟到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增加学生对冬至这个节气的认识,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小学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 学习认识键盘;

  2. 掌握键盘操作指法;

  3. 学会中排键的操作指法;

  4. 学会启动和退出写字板;

  5. 学会正确的打字姿势。

  教学重点:

  学会基本键指法,学会正确的打字姿势。

  教学难点:

  不看键盘输入基本键字母。

  课前准备:

  实物键盘,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键盘

  1. 引导学生观看键盘打字卡通画,并介绍“让我们从认识键盘开始吧”;

  2. 演示键盘实物,播放课件,介绍四个功能区:功能键区、编辑键区、主键盘区和小键盘区。

  二、正确的打字姿势

  1. 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打字姿势的重要性,并问及保持姿势的好处;

  2. 要求学生两脚放平,腰挺直,两臂自然下垂,两手贴于腋边,身体可略倾斜,离键盘20~30厘米;

  3. 介绍正确的打字姿势可以预防近视和减少疲劳等意义。

  三、键盘操作指法

  1. 引导学生注意成为键盘高手需要下苦功,介绍指法规则;

  2. 提醒学生需学会如何不看键盘安排各个手指的`位置;

  3. 演示指法规则并进行联系。

  四、练习并小结

  1. 提醒学生输入文字需要对电脑有一定的了解,介绍写字板的启动和退出;

  2. 进行一定顺序后打乱,练习输入文字的技巧;

  3. 进行本课学习的小结。

小学教案范文3

  教材分析

  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学情分析

  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对田头林间的花草树木,可以说非常熟悉。要求他们课前准备的三叶草、狗尾草和樟树枝及其果实、叶片。唾手可得,乐此不疲。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二、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

  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这是教学重点)

  3、总结: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唯恩图的作用是梳理学生的观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比较相同点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的特征,从而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对概念内涵的梳理还得从学生实际出发。)

小学教案范文4

  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认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2.让学生在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让学生认识分组情况。

  【教室里学生的座位排列如下图,每组都有醒目的标记。】

   讲台

   第一组 第四组 第六组

   第二组 第五组 第七组

   第三组 第八组

  一.复习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四面八方(板书:四面八方)这个成语吗?

  你知道四面是指哪四个面?

  对!四面是指东、南、西、北这四面。

  你知道教室的哪一面是东面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对!这一面是东面(在东面贴上一个“东”字)。

  【如果学生说得不对,教师说:换了一个教室,看不到太阳,看不到年轮,又没有指南针,就不容易搞清楚方向了,我告诉你们,太阳是从这一面升起的。你知道你们背对着哪一面吗?(在东面贴上一个“东”字)。】

  谁能说出,教室的'哪一面是南面?(学生回答后在南面贴上一个“南”字)。

  教室的西面和北面呢?(学生回答后分别在西面和北面贴上一个“西”和“北”字)。

  二.新授

  在实际生活中,东、南、西、北大家都认识得很清楚,在地图或平面图上,你们能认识吗?是怎样认的?(要求学生说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很好,这是一张平面图(出示例1图,其中超市、体育场、人民桥和公园图不出现。)(出示茄子卡通及配音“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谁来回答?(学生回答时,随机在四个建筑物上点击出东、南、西、北4个字。)

  东、南、西、北是我们已经认识的四个方向。

  四面八方中的八方,是指的有八个方向。

  还有四个方向是什么呢?想不想了解?

  有这么多小朋友都知道,今天,我们在进一步学习认识方向时,就请你们把知道知识的讲给大家听。(板书:认识方向)

  在学校的'这一面有一个超市(出现超市),你知道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吗?小组讨论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你真聪明。我们把东面(闪动少年宫上的东)和北面(闪动汽车站上的南)的中间叫东北(在超市上出现东北)。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

  这里有一个公园,这里是体育场,这里还有一座人民桥,它们又分别在学校的哪一面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哪个小组的代表来汇报一下?(学生汇报时,先问一问为什么,再随机出现“东南”、“西北”和“西南”字,如果学生说出如“北东”、“南西”这样的方向,也要先问一问为什么,然后教师纠正:南面和东面的中间也可以说是南东,但按习惯应该说东南,不说南东。)

  其他小组的意见呢?

  同学们讲得很好,通过看图,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这4个方向(点击4个方向。)。

  上学期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在老师说的同时,分别隐去图中的画面,只留文字,其中东、南、西、北是一种颜色,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是另一种颜色。)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能很快记住图上的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怎样才能很快记住今天学习的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这四个方向呢?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一下,说说你想怎样记。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是怎样记的?

  三.练习

  下面我要请你们来试一试。

  这里有一个指南针(出现试一试及指南针图),指针指向北面。

  (出现卡通蘑菇及配音“你能把指南针上的八个方向填写完整吗?”)

  先想一想,怎样填得快,再在书上填一填。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先填什么?(学生说,教师分别点击,出现文字。)

  小动物在体育场参加了运动会后要回家了。(出现想想做做第1题图,点击后再出现茄子卡通及问话“你能帮助它们找到各自的家吗?”)

  小动物住在什么地方?我们听听它们是怎么说的。分别点击动物,出现4个动物的配音及文字。”

  在书上连一连,4个小动物的家各在哪里。

  谁来说说,小猴住在什么房子里?小兔呢?小鹿呢?小狗呢?(同学回答的同时,老师将图点出。)

  美丽的青山乡是一个水果之乡(点击分别出现一些成熟水果的实景照片),在水库周围一共种植了8种水果(出现水库及8种水果的图片,水库在中间已贴好,8种水果依次排列在一边。)水果先后成熟了,有许多游客来游览水果之乡,你愿意为来游览的游客制作一张水果种植的示意图吗?每个小组同学合作来完成。小组在活动时,首先要听清楚我讲的是什么水果,不要找错图片,并找好应该放的位置,然后把图片贴上去,贴的时候还要注意贴得整齐,而且动作要迅速。哪个小组愿意到电脑上面来完成?

  桃园在水库的北面,葡萄园在水库的东面,梨在水库的东北面;水库的西南面是苹果园,水库的西北面是西瓜园,水库的西面是山楂园;橘子园在水库的南面,最后一个是樱桃园。完成的小组把你们的示意图贴在黑板上。(教师评价。)

  我们已经能够在平面图上熟悉地认识了8个方向,在现实生活中这8个方向你们也能认识吗?(因为教室里贴有“东”、“南”、“西”、“北”的字,肯定会有学生举手的。)

  谁来说一说,教室的西北面在哪里?

  全体小朋友起立,伸出右手指向北面,伸出左手指向西面,两手同时向中间拍一下,这时手就指向西北面。(教师示范)

  伸出右手,指向西面,伸出左手,指向南面,两手同时向中间拍一下,手指向……

  你们会用同样的方法找到教室的东南和东北面吗?

  全体同学向后转,找东南,伸手,拍!找东北,伸手,拍!

  同学们对教室里的八个方向也搞清楚了。

  我请第五组的同学站起来。

  每一组的同学自己看一看,你们组在第五组的哪一面?第五组的同学也看一看,其他各组在你们组的哪一面?

  第一组,你们在第五组的`哪一面?第八组呢?在第五组的哪一面?

  第六组,你们在第五组的哪一面?第三组呢?在第五组的哪一面?

  都是和第五组比,为什么每个组说的都不一样呢?第一组在第五组的西南面,第五组在第一组的哪一面?

  第六组在第五组的西北面,第五组在第六组的哪一面?

  在小组里自己说说你们组和其他组的位置,再看看黑板上贴的方向,想想说对了没有。

  要是教室里没有这几个字,或者到了操场上,到了自己家里,怎样才能很快地来辨别这8个方向呢?

  刚才同学们都讲得很好,找到了一个方向,怎样才能很快找到另外的七个方向呢?我们可以自己来制作一个方向板。

  这是一张正方形的纸,像这样折成8等份(出现折成8等份的纸,有虚线),这4条折痕正好指着8个方向,如果确定上面为北(出现北),右下方就是——(出现东南)。你们想自己做一个这样的方向板吗?

  先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像上面这样对折4次,再在折痕的两端填上方向。(学生在填的时候,老师拿掉教室里的“东”、“西”和“北”字。)

  谁来说一说是怎样填的。(老师顺时针指,学生说答案,教师点击,出现文字)。

  我们可以拿着方向板对着北面,看清楚了没有?东北在哪里?指一指;东南呢?西北?西南?(老师说,让学生指方向。)

  现在我们许多住房都有朝南的阳台,朝南的窗户。回家在你的房间里先找到北面,再用方向板看看其他几个方向各有什么。也可以在你家的客厅里先找到北面,再用方向板看看其他几个方向各有什么,明天来说给同学听一听。

  四.小结

  谁来说说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

  在平面图上怎样记住这八个方向?

  在实际生活中怎样辨认这八个方向?

  (时间有多,可以进行下面的环节)

  同学们都学得很好!想不想玩一个游戏?(出现想想做做第4题跳棋板及4个小朋友,点击后出现青菜卡通文字及配音“每个棋子各跳到了什么地方?你能画出来吗?”)

  我们来看看他们分别是怎样跳的。(热区,可任意点击4个小朋友,先出现小朋友说话的文字及配音,再点击棋子按要求一格格跳动。)

  我们看她(指右上方的小女孩)是怎样跳的',(点击女孩,出现文字及配音“先向西南跳1格,再向西跳2格。”(教师点击蓝色棋子跳)。你们会照要求跳吗?拿出你们组的跳棋板,像这样在4个角分别放上蓝、黄、绿、红4个棋子,按照要求跳一跳,看看每个跳棋最后在什么地方。

  都完成了没有?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呢?我们先请几位同学上来跳一跳,看看他们跳的和你们是不是一样。

  (教师分别请4位小朋友上来演示。)

  跳对了没有?小组完成得正确的请举手。

  通过今天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这四个方向,对四面八方里的八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平时,人们常用四面八方来形容一个地方周围的各个方向。

  我们在电视里、报纸上经常看到、听到开发大西北,今天回去后,找一张中国地图,看看我国在西北有哪些省,再看看我国的东北有哪些省,找一找南京大约在上海的哪一个方向,上海大约在北京的哪一个方向。

小学教案范文5

  知识技能:

  1.学会“牌、湘、煌”等12个生字,理解“牌楼、金碧光辉、水天一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聚好的语段。

  3.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借助注音或字词词典理解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训练,感悟语言美和景物的特点。

  3.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标识,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

  感情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和岳阳楼的特点。

  教学难点:

  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 具:

  图片、或相应的课件。

  教学过程:

  出示:金碧辉煌 回廊环绕 三层三檐 水天一色 碧波万顷

  一、导入

  读了这些词,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师:这就是江南第一楼的美丽景色。

  板书课题齐读:27、江南第一楼

  释题:“第一”是什么意思?

  师: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为什么把岳阳楼称为江南第一楼呢?它有何魅力,今天让我们走进岳阳楼,去饱览它的美丽。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指名说中心句,板书:浩瀚的洞庭 壮美的楼阁 不朽的诗文 动人的传说

  3、齐读中心句,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可以加上关联词。 整篇文章都是围绕中心句来写的,哪些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浩瀚的洞庭、动人的传说。

  三、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岳阳楼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去看看,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理解“品”字形,请学生画一画。

  1、楼阁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用一个词来说说?(壮美) 从哪些词你体会到了岳阳楼的壮美?(飞檐高高翘起)

  师:这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庄重而精致。

  2、阳楼不仅外观壮美,更让世人惊叹的是它的内部结构,整座楼,没有一根钉子,一块砖。

  出示课件:

  3、指导读

  四、指导学生自由学课文

  师:老师带着你们欣赏了壮美的楼阁,走进岳阳楼的大门你会看到什么,老师想请一位小导游来为我们介绍。

  不朽的诗文:

  提到岳阳楼就会想起一个人——范仲淹,简介范仲淹: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是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虽然仕途坎坷,受到同僚的排挤,但他始终不改忧国忧民的初衷。北宋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重修岳阳楼,并请他的好友范仲淹写下千了古传诵的名篇《岳阳楼记》。文章气势磅礴,其中“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体现了诗人心忧天下的博大情怀!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嵩高人格的文化积淀,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2、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齐读,背诵

  师:《岳阳楼记》为岳阳楼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从此岳阳楼声名鹊起,名扬天下。

  4、历代文人骚客经过岳阳楼都会留下传世名句,唐代诗人刘禹锡登上岳阳楼面对浩瀚的洞庭湖写下了《望洞庭》

  指名读古诗,齐读

  浩瀚的洞庭

  1、登上岳阳楼可以欣赏到什么美景呢?

  师:站在岳阳楼,洞庭湖的美景尽收眼底

  引读:楼四周回廊环绕,凭栏远眺——学生接读 洞庭湖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指名读

  3、出示课件欣赏

  4、多美的洞庭湖我们再读读,配乐齐读。

  师:浩瀚的洞庭湖为岳阳楼披上了一件秀丽的外衣。

  动人的传说

  1、指名介绍动人的传说

  2、学习:翡翠似的小山,指君山

  齐读这一句

  3、哪几个词让你感动?

  4、指名读这个动人的传说。

  5、引导学生学习一个有关君山的传说。

  五、小结写作方法

  1、本文不但语言美,结构也美,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移步换景

  2、布置作业

  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写我们的校园。

  六、总结

  欣赏了江南第一楼,你有什么感受?

  师:虽然我们远隔万水千山,但从此你对岳阳楼不再陌生,它有浩瀚的洞庭、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动人的传说,它就是——江南第一楼岳阳楼。

小学教案范文6

  教学目标 :

  1.学会7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和1个偏旁。

  2.会认7个字。

  3.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斜钩”和1个偏旁“月”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

  1.“我”的书写。

  2.了解的特点。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抽读学过字的卡片:在 月 有 伞

  二、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谜语让学生猜。

  谜底:

  2.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呢?在你的什么方向呢?有什么特点?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第4课《》板书课题,看看书中的小朋友的有什么特点?

  二、指导学生看懂图意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图上画的都有什么?他在干什么呢?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这幅图和刚才第一幅图哪儿不一样?

  过渡语:到底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注意把每个字的音读准确。

  2.学生再次读课文,要求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把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同学轮流读课文,相互正音。

  4.抽读生字和会认字卡片。

  四、朗读课文,了解的特点。

  1.自己读全文,标出有几个自然段?(2个)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结合第一幅图,读第一自然段。

  想想:在小朋友的什么地方?这是为什么呢?板书:前 后

  (2)在什么情况下在前,在后呢?小组同学结合问题进行讨论。

  (3)请学生回答。(当太阳在小朋友前上方时,在小朋友的身后,)结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

  (4)那么什么情况下在前边呢?(当太阳在小朋友后上方时,在小朋友的'前边)可以让学生动笔画出小朋友、太阳、的位置。

  (5)请大家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把比作什么?

  (6)指导朗读,读出欢快、活泼的语气。

  学生自由读,读出语气。

  (7)学生试背一背。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照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这段。

  提出问题:在小朋友的什么地方?结合图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在左,什么情况下在右?

  (2)学生结合两个问题思考。

  (3)四个同学一起讨论。

  (4)请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板书:左 右

  (5)学生用学习第一段朗读的方法,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欢快、活泼的语气。

  (6)试着背诵第二段。

  4.朗读全文,说说有什么特点?

  5.练习背诵全文。

  ①自由背。

  ②同桌互背。

  ③指名背诵。

  五、除了在太阳底下能出现,还有什么时候也会出现?请你们自己亲自去试验一下。

  六、学习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个、右、友、朋、左、后、我。

  2.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做猜字游戏,巩固字音。

  3.学习新笔画和新偏旁。

  4.识记字形

  (1)自己自学 ①读准字音 ②记笔顺 ③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字形?

  (2)读读生字卡片的词语,了解字意。

  5.小组同学合作学习,有问题共同学习,比比谁说得最好。一会儿请他在全班讲一讲。

  6.学生当小老师进行讲解。讲得不准时,下面学生可以纠正,也可做补充。

  个:上下结构,共3笔。可以用学过的人字头来记,下面加上一个“竖”就是“个”字。组词:个人、一个、几个……

  右、左、友:三个字可以放在一起来记。前两笔却都是横、撇,“右”字下边是口,“左”字下边工,“友”字下边是又。组词:左右,朋友。

  师问:我们学过“有”字,(出示卡片),今天我们又学习了“友”字,怎样区别这两个字。“右和石”又怎样区别呢?学生通过比较掌握同音字和形近字。

  后:独体字。用数笔画方法记。组词:后面,前后……

  我:独体字,用数笔画方法记住字形,小老师带着学生书空笔顺2遍。组词:我们。

  朋:合体字,由两个“月”组成的,左边的叫“月字旁”。组词:朋友。

  7.指导书写

  (1)学生按69页第2题的红色笔画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2)仔细观察生字的重点笔画位置,观察后在书上的田格中把每个生字试着写一遍。

  (3)重点指导“我”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的“我”字,让全班学生一起观察。学生边观察边说位置,教师边板书。教师强调第二笔在左半格横中线上起笔,稍微向上斜一点。第五笔斜钩在上半格竖中线上起笔,要比左边的“撇”高,收笔比左边竖钩的“钩”的“钩”低一些。第六笔“撇”在上边横收笔处开始写,撇到竖中线位置,最后一笔比“撇”高,比“斜钩”起笔低。

  ②学生练习仿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③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评议。

  (4)写其它几个字

  ①让学生说说重点笔画的位置,

  “个”字第一笔“撇”在上半格中间起笔,撇尖稍过横中线,而第二笔捺脚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右、友、左”这三个字比较观察。“右”的第一笔横长,而“友”和“左”字的第一笔“横”跟“右”字的“横”比稍短一些。

  “朋”字,注意两个“月”字大小差不多,里边的第二个横写在横中线上,两个横摆放得比较匀称。

  “后”字注意中间的“横”稍微长一点,下边的“口”字与“横”同宽,“横折”的横写在横中线上。

  ②学生在书上田格中把这6个字写一遍。

  ③展示评改。

  七、巩固练习

  1.在生字本上写生字作业 ,每字3遍。

  2.练习背诵全文。

  3.课后练习3,说说在你座位的前面、后面、左面 、右面都是谁。

  附:板书

小学教案范文7

  一、查字知道除字义。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除(chú)法的初步认识”,“除”字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多少?先讨论如何在字典上找到“除”字?

  生:我们小组认为应在标有“c”的那几页中找,可以找到“除”字。

  生:我们小组讨论也认为在标有“c”的那几页中找,不过我们不是直接找“除”字,而是先找到“chú”,再找“除”字。

  生:我认为XX同学的方法方便一些,我刚才翻字典时发现每页的最上面都标有拼音,未找到拼音就不用看下面的字了,方便一些!

  师:查查字典,“除”字有几种意思?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学生查字典)

  生:我们小组查字典知道“除”有五种意思,一是“去掉”,如除四害;二是不计算在内,如除此而外;三是把一个数分成相等的若干份,如2除6等于3;四是台阶,如庭除;五是任命,授职。刚才,我们讨论除与加、减、乘一样,是一种计算方法,所以我们认为在“除法的初步认识”中“除”是第三种意思。

  生:我查到“除”字在65页,有四种意思:一是去掉;二是不计算在内;三是算术中用一个数去分另一个数;四是台阶:庭除。以前,曾称数学为算术,所以我认为是第三种意思。

  师:用一个字概括“除”是什么意思?

  (众生齐答:分。)

  二、动手理解平均分。

  师:请你拿出6――10个小圆片来分一分,要求分成两份,把结果填入表格。

  圆片总数 个

  第一份

  第二份

  师:通过操作,你有什么发现?

  生:只要拿出一个便成两份,一份增加,另一份会减少。

  生:我用8个小圆片来分的,只有分成4与4时,两份同样多,其它不行。

  生:我也只有分成5与5时,两份同样多。

  生:我的没有出现同样多的!

  生:你用了几个?

  生:7个。

  生:我用了9个,也没有出现同样多的。

  生:我用6个,3与3同样多。

  师:噢!也就是说用7、9个小圆片时,不管你怎样分都不会出现每份同样多,用6、8、10个小圆片时,可以出现每份同样多的现象。这种每份同样多的分法显得比较(众生齐答:公平),它叫平均分。平均分时不管分几份,要求每份同样多。请你四人一小组,用12个小圆片平均分,会出现哪几种情况?

  (学生操作,反馈:2个6,3个4,4个3,6个2,12个1等几种情况)

  三、动口表达小操作。

  师:我们来用一用平均分好吗?老师在这里有一些梨和几个盘子,请一位小朋友来选用这些材料,用平均分来分一下,有困难可以请好朋友帮忙。其他同学看这位小朋友怎么分,注意动作、表情、神态等,来一个“看操作说话”如何?

  (师指一位学生上台,望着9个梨子和5个盘犹豫不决。豁然回首,向朋友招招手,朋友在他耳边片语,他微笑着拿出8个梨子和4个盘子,开始操作)

  四、动脑创造除符号。

  师:同学发挥创造想象力,“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用符号表示出来。同时思考一下:为什么这样设计?如何使同学接受自己的设计。

  生:我们学习过加、减、乘法,我发现加号“+”旋转一下成为乘号“×”,于是我想把减号“-”旋转一下得到“/”来表示除号。写出的`算式是8/4=2。

  师(惊讶地)问:你们觉得………

  (众生用掌声打断老师的话,为该同学的创意由衷地鼓掌!)

  生:我爸爸告诉过我除号,“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可以写成算式8÷4=2。我认为除号能体现平均分的意思,你们看横线上一点,横线下一点,多公平!

  生:刚才,我是画一把小刀来表示除法:8 4=2,不过我现在觉得他们的好一些!

  师:你也很好!能在交流中欣赏他人优点,反思自己,作出明理的决择。也很了不起!

  师:同学们,这两种表示方法都比较常见,你在哪里见过呢?

  生:计算机上是用“/”来表示除的!

  生:数学书上,用“÷”表示除!

  ……

  师:会读吗?看看书上规定它怎么读?

  师:它读作(众生接:“8除以4等于2” )。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写几个算式,让同桌读一读,说一说它表示的意思。

  五、动手应用新知识

  选取生活中平均分的场景图,让学生写算式、读算式、说算式的意义等

小学教案范文8

  教学目标:

  1、认识“胚”、“岂”、“痴”、“婴”、“窘”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感悟作者童年时代求知若渴、寻根探究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发现”的过程,“我”的伟大的“发现”是怎么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大胆发现问题寻根问底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句子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在人长大或变老后,常常会回乡起童年的事情。美国作家巴德 舒尔伯格忘不了的是父母有趣的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童年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呢?

  二、按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三、就下面三个问题中感兴趣的问题与同伴交流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结果怎样?

  2、“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3、举例说说对“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着俄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

  四、全班交流

  重点交流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之所以有个发现,一是敢于提问,二是反复思考,三是大胆想象。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第3——13自然段。

  2、举例说说对“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着俄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

  (1)结合作者的故事,谈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2)结合知道的其他事情。谈谈理解。如:哥白尼、伽利略的故事等。

  五、选择觉得有趣的段落读一读

  先自己练读,再读给同伴听。

  六、说说自己是否也有过有趣的发现。

  七、总结

  童年的发现,尽管有时候别人会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老师却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也许,这正是你创造、研究的.开始。

  第二课时

  一、比一比,再组词。

  {钩( ) 构( )

  {防( ) 妨( )

  {竞( ) 竟( )

  {婴( ) 樱( )

  {遥( ) 摇( )

  {躯( ) 驱( )

  二、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补充的成语在课本中找。

  唐憎念佛——

  傻子堆积木———

  孙猴子耍金箍棒——

  走路摔胳膊——

  三、写近义词。

  奇妙—— ( ) 妨碍—— ( ) 祸患——( ) 情不自禁——( ) 绞尽脑汁—— ( ) 随心所欲——( )

  四、缩句。

  1、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人的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

  ——————————————————

  2、我在九岁的时候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

  3、我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某些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面的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

  1、老师同意。 / 汪波小组组织这次班会。

  ——————————————————

  2、这件事不能完全怪她。 / 他不小心。

  ——————————————————

  3、同学们欢迎潘晴。 / 潘晴给大家讲故事。

  ——————————————————

小学教案范文9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读准文中的生字词,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2、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引导领悟课文寓情于景、寓理于事的表达方法,且加以运用。

  4、体会“男孩,别哭”的深刻含义。

  二、重难点

  引导领悟课文寓情于事、寓情于景的表达方法,且加以运用。

  三、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板题,齐读课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引导发现课题的命题方法与《同学,请大声点》相同,都运用了语言命题法。

  (2)、引导从课题入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课前导学:通过预习课文我能解决下面问题。

  (1)、给字注音。

  趔( ) 趄( ) 黯( )淡 颤( )得厉害 柴担( )弹 ( )得老远 担( )着柴禾 困扰( )

  (2)、理解词语。

  劫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趔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若千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遗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通读全文后,我发现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对( )进行了描写。

  2、课前,老师布置了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的预习情况后,发现同学们有什么疑难吗?

  3、小组长汇报小组成员的预习疑难,老师引导学生释疑

  (三)自主细读全文,理解课文内容,品悟文章写作特色。

  1、课件出示课中导学

  (1)、自主细读全文,将文中关于自然环境(山雨)描写的句子用“ ”画记下来,并想想从中能体会到文中“我”的什么情感?将自己的.理解批注在句子旁。并想想作者是怎样将这种情感融入其中的?

  (2)、小组交流自主学习情况,交流后,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朗读找到的句子,体会情感。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相机出示相关句子)

  4、感受父爱,理解“男孩,别哭”的含义。(抓描写父亲语言、动作的语句品读)

  5、小结写法

  (1)环境描写——烘托心情

  (2)运用修辞、描写人物活动,融情于景

  (四)课外练笔

  期中考试之后

  走出考场,有的同学心情愉快,有的同学懊恼万分;得知成绩,有的同学感到意外、惊喜,有的同学感到伤心、难过选取一个片段,通过环境烘托,运用恰当修辞,把人物当时的心情描写出来。

小学教案范文1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1—5各数的认识”。

  一、说教材

  “1—5各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二、说教法

  在本节课中我运用了三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本节课教学的: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如新课开始时,出示课件“野生动物园”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举例说明法

  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5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法

  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些圆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

  1.观察法

  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主题图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你怎样看就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圆片,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情境导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出示图片,让学生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样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会丢,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这样教学设计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1、从图过渡到数。同学们都说有1头大象,那么,除了大象,还有什么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

  2、同样的思路教学2—5各数的认识,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数字来源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活 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联系生活实际。

  学会运用数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1、认识数的意义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

  2、认识数的大小以后,进行猜数游戏,如5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还有可能是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

  3、最后学习写数。写数是本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对1——5各数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导学生规矩、工整的写数。这一教学环节就要充分利用电脑软件的直观性,清楚的显示1――5各数运笔的轨迹,先让学生观察、感知,再通过描红、独立书写达到预期的效果。

小学教案范文11

  教学目标:

  1、认识11种鸟,学会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2个要求会认的字,认识新部首子字旁和广字头儿。

  2、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3、培养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的能力。

  重点难点:

  学会写8个要求会写的字,会用自己适合的方式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游戏图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就布置学生查阅自己喜欢的鸟的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1、学生结合自己找到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介绍自己喜欢的鸟。

  2、看书中的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鸟?

  3、让学生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图中的小鸟,如颜色、大小、生活的环境等。

  二、读课文初步识字

  1、教师补充介绍图片的内容。

  2、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鸟的图画,有条件的可以看一些关于各种鸟的录像片,将鸟与词语对照学习,读出鸟的名称。

  三、多种方法识字。

  1、教师补充介绍图片的内容。

  2、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鸟的图画,有条件的可以看一些关于各种鸟的`录像片,将鸟与词语对照学习,读出鸟的名称。

  三、多种方法识字。

  1、观察图片。

  2、熟读生字:学生练读、教师指名读、出示字再读。

  3、识记生字。

  教师用词卡,学生喜欢先学习哪个字,就学习哪个字。

  比较法学习:鸦、鸽、鸵都带鸟字旁,它们都是形声字。

  部件识字法:杜、企、麻、孔。

  数笔画法丹。

  四、指导书写

  五、课堂做游戏,巩固对生字的学习。

  六、课后作业

  1、写要求会写的字。

  2、画画自己喜欢的字。

  第二课时

  一、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鸟的乐园里的成员。

  二、课后题。

  三、做练习你喜欢哪些动物,跟我读,再写写自己的想法。

  1、多种方式读收中出示的动物的名称,比如:指名领读、小组齐读、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等方式,使学生巩固所学生字。

  2、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按顺序介绍一下这些小动物。

  3、找同学说说喜欢这些动物中的哪一种,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提示:为人灯做贡献,样子可爱,曾经有过什么特殊的经历。

  4、把你独特的想法写在横线上。

  如果这些动物中没有你喜欢的,可以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四、课后作业寻找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图片,把想说的话写在上面。

小学教案范文12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2个“恼、啥”,运用自己认为合适的办法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且试着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

  3、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理解词句,了解故事的内容,体味诗的情趣和道理。

  教学难点:

  抓住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试着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

  教学过程:

  一、理解“苦恼”,揭示课题。

  板书:苦恼

  1、读词。

  2、“苦恼”是什么意思?

  3、学习生字“恼”:与形近字“脑”进行辨析比较。 小结:带“忄”的字往往与心情有关。

  4、读好这个词语。同学们,你们有苦恼吗?说说自己的苦恼。 说明: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理解词句。其中,理解词语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可以借助词素合成法,也可以通过查找工具书来理解“苦恼”这个词语的意思。理解了词义之后,学生再来学习生字“恼”,最后读好这个词语,并说说自己的苦恼。这里的教学设计是从词语到生字再到词语,走了一个来回。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班长,他也有个不小的苦恼。

  补题:班长的苦恼 齐读课题(注意读好“苦恼“一词)。

  这位班长会有什么苦恼呢?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呢!让我们学习第八课,这是一首叙事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己大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想想:这首叙事诗中写到了哪些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正音。

  3、交流;

  1) 这首叙事诗中写到了哪些人? 板书:“我” 同学们 大乔 小苗

  2) 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交流并板书: 裁决 “我” 同学们 袒护 同情 大乔 小苗 欺负

  3) 根据板书的提示,简单地说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 师引述课文大意,并小结:这分别是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说明: 要求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去感知课文大致内容,并且利用板书的词语练习简单地说说故事大意,这是为待会儿的学习改写叙事诗做了准备,因为改写叙事诗首先要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深入学习,感受班长的“苦恼”。

  整件事因大乔而起,大乔是怎么欺负小苗的?自读第2节,圈出有关动词。

  1、读句并交流、板书:打 夺 绊

  2、大乔真是霸道!分男女生读好第2节。

  3、请用上这一连串动词,说说大乔是怎么欺负小苗的。 说明: 学习把整件事的起因说清楚,也就是复述课文的第2节,主要是自读课文,找到动词;再在反复读文中为待会儿的说话做准备;最后抓住一连串动作,有条理地说说大乔是如何欺负小苗的。在这过程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抓住一连串动词,将大乔欺负小苗的经过用说话的语气表述出来。

  大乔做得真过分,难怪同学们都同情小苗。

  读读课文,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位同学,当时也在现场,见此情景,你会怎么说?

  1、请多位学生交流。

  2、这就叫“议论纷纷”。请你按提示,把刚才大家说的意思组织起来说一段话,行吗? 出示:同学们见此情景议论纷纷,有的说:“ ”有的说:“ ”还有的说:“ ”大家叫叫嚷嚷地返回了学校,教室的屋顶也差点让喊声掀掉。

  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请班长来“裁决”。

  而班长是怎么想?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课文,用直线和浪线分别划出班长所想、所说的内容,再这么说一说。 出示: 我憋了半天,直憋得满脸发烧,心想: 。考虑再三后,我说:“ ” 穿插学习:“啥”的意思就是——什么。读好这个生字,注意翘舌音,读出问的语气来。 小结:像这样经过再三考虑,而做出决定,就叫做——裁决。

  (读词) 说明: 学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具体,包括想象同学们找“我”评理的情景以及“我”是如何裁决的。“裁决”的意思是经过考虑,做出决定。也就是说学生借助提示,要把“我”得知情况后的心理活动和语言表达说具体。这必须建立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引读课文第4、5节,想一想:

  为什么听到我的`决定后,整个屋子会突然变得静悄悄的? (因为同学们都没想到作为一班之长,我竟然会袒护好朋友,作出不公正的决定,辜负了大家对我的信任。)

  现在,你明白班长的苦恼是什么了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到有关内容,并说一说。

  出示: 结果,“我”苦恼极了。

  1、指读写班长苦恼的句子,并练习说话。 有关句子:“嘴皮子只轻轻动了一动,整个中队一起和我绝交。” “从此同学们见了我总没个笑脸,出出进进身边只剩下影子大乔。” 练习说话:注意人称的转换,语言的流畅。

  2、联系刚才交流的内容,说说“绝交”是什么意思? 板书:同学们和自己绝交

  3、读好句子,读出班长的苦恼来。 说明: 学习把整个事情说完整,就必须把结果说清楚,也就是班长究竟为何而苦恼。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学生在读中了解了故事内容,在读中体味了班长的“苦恼”,最后对于说说班长苦恼的心理活动也就水到渠成啦!

  4、最后,请你试着把这些内容连起来说说,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啦! 课后,你可以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它的名字就叫做《班长的苦恼》。

  说明: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内容较浅显。所以教师可以借助课文内容,请学生试着把叙事诗改写成叙事作文,这也为下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复述课文做了准备。

  四、总结全文,领悟道理。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叙事诗。

  2、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课文中这个班级的班长,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情?集体交流。

  3、总结:的确,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身为班长也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说明: 虽然整首诗没有直截了当地指出谁对谁错,但学生可以从故事的结局和人物的感受中受到教育。请学生站在班长的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这样对学生的启发是更为深刻的。

  板书设计:

  班长的苦恼

  (同学们与自己绝交)

  裁决

  “我” 同学们 袒护 同情

  大乔 小苗 欺负

小学教案范文13

  课题:第四课时《古诗两首》

  整合课程:语文

  整合教案:与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中《泊船瓜洲》整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以自学为主的方式,能正确朗读“泊、间、重、还”等多音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朗读中体会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通过反复诵读,丰富语言积累。并能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

  4.联系诗人背景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5.感受到诗人是怎样表达思乡情的,尝试着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6.结合《传统文化》中的第四课《古诗两首》积累思乡的古诗《月夜》,《乡思》,逐步扩展知识面和阅读面。

  二、教学重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感受蕴涵的思想感情

  2.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三、课程整合点:

  在课堂导入、拓展环节,引导学生积累思乡古诗,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深入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四、预习提纲: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展示关于王安石的资料,理解题目的意思。

  3、小组内相互说说诗的意思。

  4、思考《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课明标,出示提纲:

  1、课件出示《传统文化》中第四课古诗:《月夜》。

  2、自由朗读。

  3、指名说说诗的的大意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5、出示预习提纲,明确预习任务。

  (二)自主预习,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古诗。

  2、小组内交流王安石的资料,相互说说题目的大意。

  3、小组内交流诗的大意。

  (三)展示交流,点拨升华。

  1、知诗人,解诗题

  (1)指名介绍王安石。

  (2)教师适当补充,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

  (3)剖题

  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标注)

  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

  2、抓字眼,明诗意

  朗读诗歌,感知内容。

  读(正音:间、重、还)——小组讨论(说说诗歌大致的意思)——学生汇报——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

  3、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

  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想些什么?

  4、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

  (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2)“绿”的故事——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

  (3)诗句的用词准确欣赏训练

  (4)小结: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5)齐读

  (6)总结学习《泊船瓜洲》的学习方法,自由感悟《月夜》。

  a出示月夜诗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b、齐读古诗,相互说说诗意,感悟思想感情。

  (四)拓展

  1、《传统文化》第四课李觏的《乡思》王安石与我们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老师还要介绍一位古代的诗人李觏。

  (1)教师简介余李觏:李觏,江西南城人,自由勤奋好学,聪颖过人,十岁就能作诗,写文章。他的诗深受唐代韩愈、皮日休等人的影响,具有独特的风格。李觏的《乡思》也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出示《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3)教师范读,帮助学生领悟。

  六、达标反馈、布置作业:

  把《泊船瓜洲》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小学教案范文14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给学生推荐赵丽宏的作品《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2.搜集并阅读其他面对失败,勇敢坚强战而胜之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学习第三课《桃花心木》,我们知道林清玄是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他看种树的人给桃花心木浇水,悟出了人的成长的道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偶然遇到一些人和一些事,从这些偶遇的人和事中,有心人也能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今天,就让我们去看一场杂技表演,去认识一位顶碗少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介绍作者:赵丽宏,1951出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上海人。发现和表现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赵丽宏散文创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文风清丽典雅,被誉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代表作有《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4.指生自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场杂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顶碗时,头顶上的碗两次失误掉了下来,少年不气馁,第三次顶碗终于获得了成功。)

  3.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喜欢的句子,谈感受。

  三、品读课文,明白道理

  1.猜问激趣:老师在备课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可是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你们想知道老师思考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吗?请同学们猜一猜。(学生猜问,教师及时引导)

  2.教师根据学生猜问题的情况,提出自己一直思考的问题:顶碗少年的表演精彩吗?他表演成功了吗?

  3.教师引导学生分成两方:一方认为顶碗少年的表演很精彩,很成功;一方则认为则顶碗少年的表演不够精彩,不很成功。

  4.分组学习:同组内观点不一致的同学先进行辩论,同组内观点一致的同学互相交流,归纳总结自己的观点。教师及时参与学生讨论,给予指导。

  5.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推波助澜,激化矛盾,引领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深入思考。 ⑴具体观点归纳如下:

  认为顶碗少年的表演很精彩,很成功的:

  ①精彩之一――第一次顶碗时:“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②精彩之二――第二次顶碗时:“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

  ③精彩之三――第三次顶碗时:”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

  ④成功――尽管顶碗少年前两次的表演失败了,可是他没有被失败吓倒,第三次表演获得了成功。从“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可以感受到,观众也认为少年的表演是精彩的,成功的。

  认为顶碗少年的表演不够精彩,不很成功的:

  ①少年前两次的顶碗表演时,由于没有把握好平衡,头顶上的碗两次掉下来摔碎了――“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叠碗突然从头上掉了下来!”;“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乱,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②从观众的反应看出――“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观众对少年表演中出现的两次失误不满意。真正精彩、成功的表演,应该是一次就成功,而不应该是第三次。

  ③从少年表演失误后的表现看出来――第一次:“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二次:“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自主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管是赞成哪方观点,陈述时都要做到有理有据,“理”,即自己的观点,“据”,即从课文中寻找相关句子证实自己的观点。

  ⑶教师要在学生充分交流、辩论的基础上,适时引导:

  ①从表演的过程来看,顶碗碗少年的表演出现了两次失误,没有一次成功,的确并不精彩;

  ②从顶碗少年在表演中所体现出来的不怕失败,面对两次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来看,他的表演是十分精彩、成功的。正是有这样的拼搏精神,他的第三次表演才取得了成功。

  ③如果,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就获得了成功,观众欣赏到的就只是一次“精彩、成功”的杂技表演而已。正因为顶碗少年的表演是在出现了两次失误后的第三次成功的,观众才不仅看到了精彩、成功的杂技表演,而且从这位顶碗少年的身上感受到了那种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远比看到一场没有失误的杂技表演更有意义。每一位观看过表演的观众,都可能“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启示,悟出了一些人生的哲理――面对困难和失败,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四、拓展延伸,想象说话(请学生任选一、两个话题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1.如果顶碗少年的第三次表演仍然没有成功,你觉得他该怎么办?是放弃了,不再表演,还是继续表演第四次?如果你就是顶碗少年,你会怎么做?

  2.表演结束后,如果你是一位记者,你会怎样采访这位顶碗少年?向他提些什么问题呢?

  3.你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和失败,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小学教案范文15

  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伟,激发探索大自然的热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训练说话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潮来之时”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

  教学准备: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出新课:

  1、导入:我们的家乡在下沙,作为一名下沙人,如果一个来下沙参观旅游的游客要你介绍下沙,你会怎么来介绍,我们都知道有下沙开发区,那么还有吗?(钱塘江大潮)

  你们看到过钱塘江大潮么?(有些有,有些没有)

  2)播放录象。(创设情境,想象我们已经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大堤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我们等啊,盼啊,等啊,盼啊…….可是大潮迟迟不肯来,同学么着急么?)

  3、过渡:看完之后,请你来谈谈感受?(真壮观;真雄伟;真有气势;我被深深的吸引了)

  二、学习“潮来之时”部分:

  1.我们小作者把这么雄伟壮观的景象用他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下来,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2.3自然段.

  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觉得喜欢的,就多读几遍,努力把它读好,待会读给同学们听。

  2.学生自由朗读。

  ▲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课件演示“闷雷滚动” )

  ▲顿时人声鼎沸……什么变化。(课件演示,鼎沸→人声鼎沸)

  ▲过了一会儿…一条白线…沸腾起来。(借助图片理解“一条白线”。)

  ▲那条白线……横贯江面。(课件演示理解“横贯江面”。指导朗读)

  ▲再近些……白色城墙。(通过对比理解比喻句,知道知道朗读。)

  ▲浪潮越来越近……飞奔而来。(课件演示,比较句子ABC。老师A句,小组读B句,全班读C句。自由读、师范读、个别赛读、齐读)

  ▲那声音……颤动起来。(课件演示,比较词语,潮远,声大而闷,潮近,声巨而烈。指导朗读)

  ▲ 小组赛读。(小组选一精彩片段,自己安排,开展比赛)

  3.理清写作顺序,

  是怎样把这些语句连起来。(边演示边练习说话)

  4.根据提示,创设情景,练习说话。(课件出示(图片):闷雷滚动 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 看看作者

  一条白线 白色城墙 千万匹战马 )

  5.小结:闭上眼睛回想一下你认识的钱塘江,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声音 气势 )

  三 观看录像,激发情感

  1.观看录象,,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请同学们动手写几句想对钱塘江大潮说的话)

  2.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现在钱塘江大潮还没有被科学家利用,等你们长大后可以去研究)

  3.课外延伸:介绍书籍,网站,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小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06-13

小学数学教案06-13

小学语文教案06-18

小学美术教案【热门】06-18

小学美术教案【荐】06-17

【荐】小学美术教案06-17

小学美术教案【热】06-17

【精】小学美术教案06-17

小学美术教案【推荐】06-17

【热门】小学美术教案06-1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