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精)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教案1
一、活动名称:大声回答我在这儿
二、设计思考:
此绘本是由教师们根据图画书《大声回答我在这儿》改编后的作品。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只可爱而又内向的小兔,它对幼儿园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开学第一天,山羊老师点名时,所有的小伙伴都能大声介绍自己,只有小兔羞于启齿,迟迟不愿应答。最后,在老师和同伴们的鼓励下,小兔终于鼓足勇气,大声介绍了自己。简单的故事情节记录了孩子们入园时所经历的场景,非常贴近小班幼儿的生活,容易引发生生间的情感共鸣,让初次接触绘本的小班幼儿萌发强烈的阅读兴趣,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小班阅读教材。
根据小班幼儿的阅读特点,阅读活动中,我们首先利用课件游戏《找朋友》,让幼儿在自然的情境中关注同伴和自己,学会自然的回答“哎,我在这儿”。在此基础上,我们鼓励幼儿阅读图书,结合录音,反复倾听“哎,我在这儿,我是聪明的xx”,最后,在阅读理解了故事后,我们会采用首尾呼应的方式,再次开展点名的活动,鼓励孩子们丰富原先的语言,学着说出:“哎,我在这儿,我是xx的xxx”,不断地帮助幼儿建构语言,挑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利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感受集体阅读活动的有趣。
二、绘本教学设计思考
本书中依次出现了三个层次的自我介绍短句,即“我是×××。”“我是怎样的×××”“我是怎样的×××,我会(或我喜欢)……”可以鼓励幼儿反复倾听,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并尝试用这些句式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名、性格等。
本故事的情节围绕着新朋友入园的相关事件展开,所以通过阅读,孩子会自然而然地了解幼儿园里的主要人群(老师和小伙伴),也会简单了解幼儿园来园生活的场景,知道老师会亲切地呼唤所有孩子的姓名,而孩子们也会在老师呼唤时礼貌地回应等。故事的情节与幼儿文明礼貌的培养联系密切,对帮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有一定帮助
这个故事中,有一处是非常有利于推进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内容。即:我是怎样的xxx。通过鼓励孩子们学着运用这个句式介绍自己,其实对于引导孩子认识自我,学会认同自己是很有帮助的。尽管孩子由于年龄尚小,所以对自己的认识,可能并不真正客观,但是通过想一想,说一说,能间接促进孩子对自我今后发展的关注和肯定。
这个故事传递着老师和孩子之间亲密的情感,通过呼唤名字和应答的简单情节,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师生之间的暖暖情感。从而有效地萌发孩子们盼望上幼儿园的积极情绪。
这个故事情节简单,重复的角色语言较多,所以非常适合鼓励孩子们看看演演。建议在充分熟悉了这一绘本厚,可以尝试引导幼儿和老师一同来玩玩角色扮演游戏。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将静态的图书阅读转化为动态的生动地表演活动,会在阅读培养的起始阶段,就让孩子养成积极表达表现的态度和习惯。
三、活动目标:
(1)愿意安静倾听老师讲述故事,了解动物宝贝在幼儿园点名的`有趣事
(2)乐意礼貌大方地应答他人,学说短句“我在这儿,我是xxx”。
四、活动准备:
1.ppt课件
1)图书中熊老师点名及各动物角色应答的录音。
2)与班内幼儿相匹配的点名课件。
2.大图书一本、小猪头饰一个
五、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朋友回应
导语:孩子们,这里有什么?(配合点名课件中的照片),瞧,宝宝们的照片都转起来了,老师要找好朋友啦!
1.老师找朋友
教师操作课件“找朋友”,鼓励被定格的幼儿大声地回应“哎,我在这儿”。
2.小猪找朋友
引导幼儿向小猪介绍自己,和小猪做朋友。
过渡:小猪真高兴,有了这么多的好朋友。今天它也要去上幼儿园了,我们跟它一起去看看吧!
(二)、集体阅读,理解故事
1.讲述图1—图5
教师:幼儿园到了,瞧!熊老师站在门口,看到小猪来了、小猫来了、小兔来了,小老鼠也来了。大家笑嘻嘻地说:“熊老师,早上好!”这真是一个快乐的幼儿园。
过渡:熊老师说,我要点名了!
2.观察图6
提问:熊老师点了谁的名字?
小老鼠是怎么回答的?(播放录音)
小结:小老鼠真棒,听到老师叫它的名字不仅会大声地回答“哎,我在这儿”,还会大方地介绍自己“我是聪明的小老鼠”。
3.连续讲述图7、图8(配合录音)
教师:接着,熊老师点了小猫的名字:“小猫。”小猫高兴极了,大声地回答:“哎,我在这儿,我是聪明的小猫。”熊老师说:“小猫回答得又响亮,又高兴,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现在轮到小兔了——“小兔”“哎,我在这儿,我是聪明的小兔。”熊老师说:“小兔你跟小老鼠、小猫咪一样,声音又响亮又高兴,真棒!”
4.观察图9、图10
提问:最后还剩下谁?
小猪怎么不回答?
我们一起帮帮它,小猪可以怎么回答呢?(鼓励个别幼儿为小猪示范)
听听小猪是怎么回答的?(播放录音“哎,我在这儿,我是可爱的小猪”。)
小结:小猪觉得自己很特别,于是,当这么多的朋友鼓励它时,它终于鼓足勇气,大声地回答:“我是可爱的小猪。”
重点提问:小猪还可以怎么介绍自己,可以跟别人说的不一样呢?(鼓励幼儿做出不一样的应答)。
(三)、教师点名,幼儿应答
提问:你们跟小猪一样,也很特别!现在费老师要点名了,想想你是怎样的孩子呢?向客人老师大声地介绍你自己,好吗?
(教师点名,鼓励被点到的孩子大声回答“哎,我在这儿,我是xx的xxx。)
重点提示:随机表扬能大胆介绍或跟同伴有不同表达的孩子。
幼儿园教案2
幼儿园分解组成教案让幼儿掌握了10以内的分解组成,让幼儿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魅力,进一步对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激发了幼儿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1 幼儿园分解组成教案: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2、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发现数组成的递增、递减及互相交换的规律。
3、在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 幼儿园分解组成教案: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10的9种分法。
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3 幼儿园分解组成教案:活动准备
1、为活动准备的幼儿操作材料。
2、上课准备的分解组成课件、记录纸。
3、多媒体教室准备。
4 幼儿园分解组成教案: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
1、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2、教师引导10、9、8、7、6、5、4、3、2、1根手指的伸法。
伸出双手,如图:双手平伸是10,弯下一根是9,弯下二根是8,弯下三根是7,弯下四根是6,弯下五根是5。也可以说,弯下一根手指是9和1,弯下二根手指是8和2,弯下三根手指是7和3,弯下四根手指是6和4,弯下五根手指是5和5。
二、通过故事情境,感知10的分解与组成。
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它们带来很多的`宝贝,请幼儿每人取出10个宝贝,试着把它们分成两部分,看看有多少种分法?自己试着来记录一下……
三、通过课件,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
1、师:数一数来了几位小矮人?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2、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四、巩固练习。
10个小朋友一组,边唱找朋友的歌曲边做游戏,唱完后迅速分成两部分,说一说10分成了几个几?
五、活动延伸。
将各种操作材料投放到数学区供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园教案3
活动目标:
1.阅读绘本,理解树叶在一年四季里不同的心情变化。
2.尝试了解生命的意义,知道给别人带来快乐的美好。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家长和幼儿已共读过绘本,大致了解绘本内容。
2.物质准备:每组家长和幼儿共读一本绘本;四季的树木以及树叶图片;视频、音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片树叶,提问:看到这片叶子,你想到了什么?
2.幼儿观察自己手中的树叶,提问:为什么这些树叶颜色不一样呢?
二、理解绘本内容。
1.分段理解,帮助幼儿体会当叶子真好的心情;理解叶子即将掉落的悲伤心情。
(1)倾听故事前半部分,体会“当叶子真好”的心情。(从开头到“为树下野餐的人们扇风”。)
提问:弗雷迪喜欢自己是一片叶子吗?它有怎样的美好生活?
什么事情让弗雷迪觉得做一片叶子真好?(教师结合故事提炼与小结内容。)
(2)倾听后半部分,理解落叶的萧瑟与心情。
提问:夏天过去了,叶子们遭遇了生平第一次的什么?
秋天,叶子们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叶子们要搬家了,它们的心情如何?树叶都是怎么落下来的.?说说最后弗雷迪的经历是怎样的。
教师念绘本,幼儿自由模仿树叶从树上落下来的姿态。
(3)教师结合故事提炼与小结内容。
在春天里,弗雷迪和伙伴们学会了跳舞,那么就和孩子在华尔兹的旋律中跳舞吧。夏天里,我们一起和丹尼尔讨论作为一片叶子,可以有什么样的人生志愿呢。秋天到了,我们一起想象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感受每一片叶子都是那样独一无二。最后,我们一起感受冬天除了寒冷,还蕴含着春的希望。
2.幼儿自由讨论:如果你是一片叶子,你愿意做哪个季节的树叶,为什么?
三、生命的意义。
(1)今年的疫情,很多医生不顾危险,去帮助生病的人。84岁的钟南山爷爷,奔赴一线,帮助别人。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之间会互相帮助吗?师幼共同讨论。
(2)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从很小带这么大,我们要不要感谢爸爸妈妈?(幼儿给家长一个拥抱等)
家长选读绘本中的一段或几句话,送给自己的孩子。
(3)教师小结。
幼儿园教案4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生活密切相关,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而又新奇的现象。一天上午,幼儿园发生了一件突发的事情:二楼消防管道里的水流了出来,整个楼道被水淹了,当我们老师把大部分的水清理了之后,瓷砖上还多少残留着少量的水渍,为避免孩子们被滑倒,当时的我反应很快,马上把美工区的一堆报纸铺在了地上……我们班的孩子看见了,问我:老师,你干嘛把报纸铺地上啊?我说:吸水啊!孩子问:能吸上来吗?我说:我也不知道,咱们试试看……慢慢地,孩子们看见地上的水被吸干了,他们都兴奋地说:哇!报纸真神奇!由此,我设计的这节教育活动,目的在引导孩子通过实验进行观察、比较,了解各种纸张的吸水性,帮助孩子积累认知经验,发现各种纸张吸水性不同。
说教材
纸在生活中与幼儿关系密切。学习上需要纸,生活也要用纸。有报纸、蜡光纸、面巾纸等。中班的孩子们有剪、贴、粘、擦纸的生活经验,且兴趣浓厚。但还不能叫出具体名称,缺少对纸撕、揉、折、吸水等基本特性全面的了解,本活动借助对常见纸的游戏、探究、实验,使孩子在自己原有用纸经验上得到提高,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说活动目标
新《纲要》中指出:目标要注重全面性,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具体表述如下
1.认识不同质地的纸,发现纸有吸水性。
2.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探究不同质地的纸吸水性不同。
3.体验小实验带来的快乐,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说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不同质地的纸吸水性不同。
难点:掌握“纸条同时入水”的方法进行实验。
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观察指导法。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2.情景教学法。通过小蚂蚁家漏水了激发幼儿兴趣,引出后面的主要内容
3.讲解演示法。结合中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征,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使用方法,减少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对于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教师的边讲解边示范,幼儿更容易掌握,同时也减少了幼儿的无意注意
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自己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的主要方法。我为幼几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溶解的秘密。
2.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结果记录下来。可以免遗。便于幼儿进行比较,为幼儿的讨论、交流活动提供依据。记录其实也是几对实验结果的种表达,一方面能让幼儿掌记录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能帮助幼儿理实验经验
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東后教师组织幼进行探、交流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儿的互动
说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情景引入,提出问题。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认识常见的几种纸张,并猜想哪种纸吸水速度最快。
重点指导幼儿把猜想的结果贴在“猜想”一栏中。
1.教师带领幼儿认识常见几种纸并进行猜想
2.认识并介绍记录表:请小朋友们将自己的猜想粘贴在记录表中猜想的一栏中。
(二)介绍实验过程及要求。
重点引导幼儿掌握纸条同时入水的方法进行实验。
(三)幼儿进行操作实验:吸水比赛
1、幼儿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提示幼儿细致观察实验结果并做好实验记录。
重点提问:实验结果和你之前的猜想一样吗?
(四)交流分享实验结果.
重点指导幼儿清楚说明实验结果并乐意分享实验结果。
重点提问:哪种纸条的墨水上升的最快,哪种最慢?你愿意和小伙伴们说一说吗?
小结:纸条上墨水上升速度的快慢和纸张的吸水性有关系。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吸水性强的纸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处呢?
2.教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纸,小朋友可以到科学区去分别实验一下它们的吸水性
说活动总结
首先,请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来认识这几种纸,使幼儿知道这几种纸的质地不一样,从而来初步猜想哪种纸吸水快,哪种纸吸水慢,并将自己的猜想结果进行记录,并愿意大胆与他人分享。
随后,小朋友们将自己的猜想进行了验证,也就是实验的过程,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验证不同质地的纸吸水性不同。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小朋友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实验结果公平、严谨,也就是本次活动中小朋友们要突破的难点,于是我将幼儿参加跑步比赛时的生活经验迁移到实验中来,运用“起跑线”来为幼儿突破试验中的难点,使幼儿更直观、更清晰的掌握了实验方法。
实验后幼儿将结果进行记录,并与自己的猜想结果进行对比、观察,使幼儿更直观的了解了哪种纸吸水快,哪种纸吸水慢。并且在活动最后为幼儿延伸了比较发散的问题,使幼儿更加感兴趣。
说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中统放各种实验操作材料,让幼儿继续通过实验操作验证想出的办法幼儿将索精神继续带到今后的生活中。
幼儿园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沙画表演”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习运用漏、勾、捏等简单的方法尝试沙画创作。
2.能用沙子进行简单的人物构图,画面表现出一定的情境。
3.感受沙画表演艺术的奇妙,体会成长,感恩父母。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沙画表演”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习运用漏、勾、捏等简单的方法尝试沙画创作。
难点:能用沙子进行简单的人物构图,画面表现出一定的情境。
活动准备:
1.《感恩父母》沙画表演视频,课件(漫画《感恩父母》),欢快和抒情背景音乐。
2.沙画桌(两人一组),每桌细沙2盒、金粉1盒、抹布1块。
活动过程:
一、沙画初尝试,初步感受沙画艺术的奇妙与独特。
1.谈话交流,激发幼儿对探索沙子的兴趣。
提问:“生活中沙子有什么作用?”
小结:“沙子可以用来铺路、建筑、灭火、做沙漏,还可以用来做沙画。”
2.幼儿自由尝试,初步感知沙画的创作方法。
提出要求:(1)音乐响起,两人一组,轻轻走到沙桌后面,开始创作。(2)音乐停时,在沙盒上面清理手上的细沙,再轻轻回到座位上。
幼儿自由尝试沙画的制作,教师将幼儿探究出的塑造方法以及作品录成视频。
3.以视频形式欣赏幼儿作品,感受沙画的独特。
集体欣赏幼儿的沙画作品,提问:“看过沙画表演后有什么感受?沙画表演与其他绘画有什么不同?”
小结:“其他绘画形式有专门的绘画工具,往往是静止的画面,而沙画却是动态的艺术,塑造画面、抹去,再塑造新画面、再抹去,不断交替呈现的艺术,配上音乐,更像是一部感人的电影。电影需要一个主题,把每一个片段连接起来才是部好影片。”
二、欣赏沙画表演《感恩父母》,体会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爱,激发再创作的愿望。
1.欣赏视频,大胆表达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
提问:“‘故事未完待续’什么意思?”
追问:“说到感恩父母,你们想表现出什么画面?你和爸爸妈妈曾经、现在发生过什么感人故事,以后呢?”
2.结合漫画《感恩父母》,进一步体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利用课件小结:“在你们小宝宝的时候,爸爸妈妈照顾着你,教会你各种事情,当你开始记事了,你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了各种有趣的事情,有一天当你长得比爸爸妈妈还要高,突然发现他们却变老了,请你像当年的他们一样,陪伴、照顾他们。”
三、趣味示范,了解沙画的基本塑造方法。
教师运用“魔术手”变魔术的方法示范人物“妈妈”的沙画制作过程,借助情境性语言融入制作沙画的漏沙、勾沙、抹沙等基本方法,例如:
搅拌车来了,滚筒朝下,轱辘轱辘——搅拌车帮我漏沙;滚筒落下,转转转——搅拌车帮我抹沙。
轰隆轰隆大吊车开来了,捏、起、落,松开吊钩——大吊车帮我捏沙。
刷刷刷清扫车来了,画画点点——清扫车帮我勾沙。
四、幼儿大胆想象,尝试制作沙画表达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爱。
1.提出创作要求。
(1)刮刮刮,请推土车帮我们刮沙,刮到沙盒中。
(2)音乐开始轻轻走到沙桌后,两个制片人合作,先确定你们想表达的画面,再商量你制作什么我制作什么。
(3)音乐停时,请在沙盒上面清理手上的细沙。
2.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保持地面的整洁,画面清晰、内容明确。
提供金粉,鼓励幼儿可以用不同颜色的金粉装饰细节,包括爸爸妈妈花白的头发、服饰等。
绘画结束时,教师将幼儿作品拍摄下来,导入电脑。
五、欣赏影片《感恩父母》,进一步让幼儿感受沙画的奇妙,懂得感恩父母。
1.请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交流自己制作的沙画内容。
2.结合音乐与独白,感受影片带来的故事与感动。
小结:“当你很小的时候,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教你用勺子,用筷子吃饭,教你穿衣服,教你做人的道理,你是否还记得,第一次上幼儿园,你在里面哭,而他们,在外面哭,你是否还记得,逼问他们你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当他们有天变老,当他们想不起来,当他们啰里啰嗦,当他们开始忘记,请不要怪罪他们,因为你在慢慢长大,而他们在慢慢变老,如果有天,当他们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稳的时候,请你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就像他们当年牵着你一样。让他们知道‘你们把我养大,我陪你们到老’,此片献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课后反思:
一、效果分析
1.主题情境的支持有助于创作的投入
通过沙画表演《感恩父母》的欣赏,幼儿进一步感受到沙画带来的美感,联想到父母与自己发生的感人故事,沙画中人物是很难塑造的,而“感恩父母”的主题离不开人物,因此我借助有趣的工程车情景进行了“妈妈”的沙画示范,示范中将幼儿探究出的一些沙画制作方法提炼出来,这种情感与技能的铺垫,让幼儿更加有创作的.欲望。
2.操作材料的细化有助于效果的呈现
材料的准备是教师精心挑选的,最细的沙子更能体验到沙子的流动感,塑造的画面更加细腻,创作即将结束时,又提供了不同颜色的金粉,有了闪亮金粉的朦胧点缀,细化材料的呈现艺术让画面更有层次感、色彩感、细节感,深受幼儿的喜爱。
3.合作创作的形式有助于取长补短
结合幼儿的不能绘画水平,我运用两名幼儿合作的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尝试合作分工作画,降低创作难度,还可以互相扬长避短、以强带弱,共同完成主题性作品,并获得共同的成就感。
4.呈现方式的现代化有助于激发成就感
沙画的形式不适宜作品的直接展示,因此两次作品的呈现都借助现代科技,第一次将作品录制成视频,动态的现场再现,让幼儿快速直观地欣赏到大家的创作想法及出现的问题,另外这样呈现的方式独特新颖,让幼儿产生“我的作品居然拍成了影片”的想法,激发成就感。。第二次将作品拍摄下来导入电脑中,再围绕主题“感恩父母”将单一的幼儿作品串联起来,配上音乐、独白,情感得到升华,全身心投入到欣赏之中,结束时很多孩子留下了感动泪水,记住这一刻,相信通过本活动不仅开启了幼儿对沙画的探究之路,更是深切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二、问题再思考
1.控沙能力较弱,是否需要前期铺垫
大班幼儿经常进行沙雕活动,虽然幼儿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在沙
滩上的沙雕以大动作为主,而动态沙画的创作是依靠小肌肉动作的控制,
细沙不易把握,对沙子的量、控沙的力度等要求较高。部分幼儿小动作发展不协调,控沙能力较弱,两次的创作中塑造的形象线条轮廓较粗、或时粗时细不均匀,画面形象模糊,影响沙画的呈现效果。活动前是否需要在区域中投放沙盘,让幼儿在装沙漏沙的过程中锻
炼小手的控制力,但是提前的投放会不会降低幼儿对本节活动的期待与兴趣,有待思考。
2.是否在塑造技巧上给予过多提示
第一次沙画创作目的是鼓励幼儿大胆自由创作,在欣赏幼儿的创作作品与想法时,对于创作过程中出现的技能技巧问题,并没有指出来。
教师借助趣味情境进行示范,幼儿快速直观了解到几种简单的塑造方法,兴趣浓厚。但是对于掌握每种方法的关键,并没有提出过多要求,
只是在幼儿创作中对个别幼儿给予了提示,但效果不佳。
因此教师是否应该在集体面前及时指出问题,在技能上给予提示,包括细节处捏沙时取少量,漏沙时先练习控沙的能力,取适量、握紧、慢慢松,抹沙、刮沙时注意清理干净,但是沙画艺术的基本技巧不是一节活动就能达到的,过多的要求会不会出现重技能轻体验的现象,创作中过多的提示会不会破坏幼儿创作的灵感和对美的感受,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与探究。
幼儿园教案6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流星球的不同玩法。发展抛、接、滚、挥臂投掷等运动能力。
2、感知红、黄、绿三种颜色,体验游戏的愉悦与满足。
活动准备
1、红、黄、绿三色快乐流星球人手两个,红、黄、绿三色球门各一个(旧纸箱装饰做成或用大型水果筐代替),旧挂历纸和果奶瓶做成的曲棍球棒人手一根。
2、红色、绿色、黄色长条彩色即时贴若干(贴站位线及放球区标志线用),活动场地布置见附图一。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鼓励每个孩子从纸箱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流星球,自由地和老师、小伙伴说一说自己的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接着音乐响起,老师带领幼儿自由、愉快地跟随音乐节奏做一做简单的韵律操。鼓励每个孩子找空的地方跟着节奏用力做操。
二、过程部分
1、提问:这些漂亮的流星球可以怎样玩呢?请大家试一试,看谁想出的玩法又多又好
2、幼儿尝试不同的玩球方法,教师作为游戏的参与者,及时将孩子们玩出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并带领幼儿一起试一试有趣的玩法,如看谁抛得高、比谁扔得远、看谁踢得多、比谁转得快等。
3、游戏结束哨响,幼儿将球放到绿色放球区然后坐到半圆站位线上,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玩法表演给大家看。
4、小小操作活动:解下流星球上面的彩色流苏。将流星球变成彩球。要求能干的孩子自己解开钮扣。取下彩色流苏放到备用纸箱中,不会解钮扣的小朋友找小伙伴帮忙,全部解开后和备用球一起放入红色放球区。
5、游戏:流星球找家。
1)教师边介绍边将三个球门(纸箱)放到相应位置(直径10米的大圆圈上),并请大家一起说一说三个球门是什么颜色的,它们分别是哪种流星球的家。接着出示曲棍球,简单介绍游戏的.玩法:用曲棍球将流星球赶着送到相同颜色的球门中,将流星球送回家。
2)鼓励能力强的孩子送完一个再送第二个、甚至第三个,直至将全部流星球都送回家。
3)流星球全部送回家后,游戏结束哨响,请孩子们站到半圆形站位线上。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检查流星球是否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发现有送错的,请愿意帮忙的小朋友将球送回它自己的家。
三、结束部分
趣味放松活动教师借助趣味儿歌(敲敲臂、敲敲臂,敲敲腿、敲敲腿,敲敲身体真舒服;弯弯腰、伸伸臂,敲敲肩、敲敲肩,敲敲身体真健康),引导幼儿用彩球轻轻敲击身体的不同部位,放松身体,体验游戏的趣味性。
附:快乐的流星球制作方法制作材料:废旧报纸、彩色加厚塑料包装袋、钮扣、透明宽胶带、粗棉线、彩色即时贴等。制作方法:将废旧报纸(或旧海绵)揉成直径为13cm~15cm左右的纸球,中间塞入一根对折的粗棉线(纸球外表面留出一个1厘米左右的圆环作为钮扣眼),外面用彩色即时贴贴好,再裹上透明宽胶带。流星球尾巴用彩色加厚塑料包装袋(或废旧彩色包装绳)剪成1。5cm×45cm的彩条约15根扎成一束,根部订上一粒中等钮扣即可。
特点:既可随意拆卸又可和其他玩具组合游戏。可踢、可抛、可甩、可滚、可投掷,玩起来花样繁多。在发展孩子运动能力的同时又能很好地发展孩子们的创造能力。
幼儿园教案7
水果宝宝(美术活动)
活动名称:美术活动——水果宝宝
活动目标:
1、初步表现出各种水果的基本特征。
2、尝试表现各种水果之间的重叠关系。
3、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重难点:表现出重叠关系
活动准备:
1、范例一幅、水果实物
2、幼儿的做画用具
活动流程:导入主题——观察讨论——简单示范——幼儿表现——作品展示
活动指导:
一、导入主题
1、(出示范例)师:上次杨老师带你们参观了水果店,在水果店里你们看到了什么呀?(苹果、香蕉、生梨……)
2、师:你们想不想知道杨老师喜欢吃什么水果呢?恩看看杨老师买了什么水果。
(苹果、草莓、西瓜)
二、观察讨论
1、 教师出示水果实物,让幼儿感知前后重叠关系。
2、 师:看看老师买来的`水果哪个最大?哪个最小?看一看,想一想老师是怎么放这些水果的?哪个在前面哪个在后面?你们觉得这样放好看吗?为什么好看?(草莓在前面,苹果在后面,西瓜在最后面)
三、简单示范
1、 师:这么好看的水果我们给它拍张照好不好?
2、 教师出示范图
3、 师:老师拍的照片好看吗?你们想不想给水果拍照呢?那先看老师是怎么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