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科学教案4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小车制作,体验制作完成小车后的成就感。
2.大胆动手制作会跑的小车,积极参与想办法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制作车轮会转的小车,探索车轮与车轴连接的方法。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小朋友有玩过玩具汽车的经验。
物质准备:一辆会跑的玩具小汽车,在不同位置钻孔的牙膏盒和没有钻孔的纸盒,钻好孔的瓶盖,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各种圆形积塑玩具,泡沫板,吸管,一次性筷子,橡皮泥,剪刀,双面胶,透明胶,音乐《雪之梦》。
活动过程
1.观察小车,了解小车的基本结构。
(1)指导语:看这辆小汽车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2)小结:小车由车身和车轮构成。(该部分略作详细观察车轮与车轴之间的关系,车轮与车身的高度)2.幼儿思考怎样做一辆会跑的小车。
出示准备的材料,让幼儿说一说,各种材料适合做什么,打算怎么做。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想请你们亲手做一辆会跑的小车,请你们在做之前先看一看桌子上的材料,和你的身边的朋友他说一说,你打算用哪些材料来做什么?怎么做?
3.幼儿动手制作会跑的小车。(第一次操作)教师按半成品车、部分零件已组装配套、单一的材料分为几组摆放,幼儿自愿选择小组,尝试制作会跑的小车。
4.幼儿检查自己制作的小车。
(1)幼儿介绍自己做的小车。
指导语:你们的小汽车都做好了吗?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各小组在自己组内介绍自己做的车)
(2)检查小车能否跑起来。
指导语:请同伴相互检查,你做的小车能跑起来吗?看看能跑的小车和不能跑的小车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在相互检查和比较中,让幼儿发现车轮和车身位置、车轮之间距离的关系。
(3)小结:车轮要安在车身合适的位置上,车轮之间的距离要适当,小车才能跑起来。
5.幼儿改造自己的小车。(第二次操作)教师鼓励幼儿合作修理小车,让跑不动的小车都跑起来。
6.教师再次总结。
(1)先让在第二次操做中成功幼儿说一说,他是怎样改造自己的小车的。
(2)教师做总结。
活动反思
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力的一些知识,推和拉能够产了力,推力和拉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为了让学生研究我让学生准备了科学材料袋,里面有《小车的运动》这节课需要的零件。我怕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开始,我让学生把零件都放进桌洞里。一开始,我让他们效仿的课本上的一位同学拉蹲在地上的另一位同学。感受一下他用力的.大小与方向。做完这个试验后有位同学说:他都把我拉跑了,也没把我拉起来。另一位同学说他的力气太小了根本就拉不动我。这就让他们知道了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然后我让学生把坐小车的零件拿出来,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先把小车拼装好,拼装小车的时候有某些动手能力差的同学犯难了,这怎么安啊?这个细线怎么系上啊?这些曲别针怎么才能挂到线上呢?我对其一一进行了指导。在要探究力在大小对小车速度的影响时,课堂就不好控制了,三年级的学生好动、好奇心也强。我还没说完学生就开始动起来了,全体同学就等着做这个实验了。我让他们仔细看了看实验说明的步骤,看着步骤做实验,同学们都乐此不彼的做了起来,“呀,我的小车跑的好快啊,挂一颗曲别针车子直往前动一点,挂到六颗的时候车子一下子就跑到了桌子边上了”。最后我又提了一个问题,李帅同学把他的水杯放到了小车上,车子不仅没动,反而被压的车轮都掉了。但是后来他重新组装好之后,又在曲别针的上面加了一块橡皮,重新拉他的水杯,终于拉动了。
最后,孩子们轻松地得出了结论:多加一块橡皮力可以使载着水杯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地越快。课后,我兴奋不已,我为学生的聪明和善于思考而兴奋。我茅塞顿开,我应该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设计活动方案,让他们在没有现成的活动器材的条件下如何寻找替代品而不影响活动效果,这样,我不但轻松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这才是科学课的最终目的。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列举生物的形态适应环境的具体实例。
2、过程与方法: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
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教学难点:
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找出图中的动物。
1、找动物,意识到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2、交流我们的发现。
3、资料卡。
(1)保护色:生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越相似,就越容易隐蔽自己,有些动物,如变色龙,能改变身体的颜色,适应不同的环境。
特点:不易被发现。
作用: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
例子:北极熊 雷鸟 变色龙 比目鱼
(2)警戒色:毒箭蛙用鲜艳的颜色来警告掠食者——不要吃它。
特点:色彩鲜艳,容易被发现。
作用:对敌害起预先示警的作用。
例子:黄蜂 有毒毛的'蛾类 银环蛇 瓢虫
(3)拟态:枯叶蝶借助与枯叶相似的外表保护自己免遭其他捕食者的侵袭,这是一种昆虫对另一种昆虫或植物形态的模仿。
特点:酷似他物,不易识别。
作用:利于避敌,捕食。
例子:竹节虫 枯叶蝶 螳螂 蜂兰
活动二: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还有哪些呢?
1、了解其他动物适应环境的事例。
青蛙冬眠 乌贼释放墨汁 壁虎断尾
2、整理研究结果。
给处在丛林、沙漠等不同环境中的士兵设计服装。
板书设计:
1、保护色:
特点:不易被发现。
作用: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
例子:北极熊 雷鸟 变色龙 比目鱼
2、警戒色
特点:色彩鲜艳,容易被发现。
作用:对敌害起预先示警的作用。
例子:黄蜂 有毒毛的蛾类 银环蛇 瓢虫
3、拟态
特点:酷似他物,不易识别。
作用:利于避敌,捕食。
例子:竹节虫 枯叶蝶 螳螂 蜂兰
教学后记:学生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 2. 感知数字8的数量守恒 3. 运用已学过的群数法进行快速计数
活动准备:
1.7只小鸟图片
2.8只老鼠和8只大象图片
3.画有8只小白兔排成一横的图片和8只小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各一张
4.气球16个 5.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 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复习群数法
(1) 教师出示画有7只小鸟的图片,请幼儿说说图上有几只小鸟
(2) 请幼儿一一点数,最后确定小鸟的'正确的数量
2. 排除物体大小干扰,感受8的数量守恒
3. 排除物体排列位置的干扰,感知8数量守恒
4. 打开幼儿用书,完成练习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设计、制作太阳钟,并用它计时。
2、尝试做一个沙漏。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多种多样的古代计时工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制作日晷模型的材料(学具袋中有备)、手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天上的太阳来判断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
2、太阳的确可以当作一个钟来计算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钟。(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 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2) 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 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2、 看手掌日晷
(1) 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 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
3、 做太阳钟
(1) 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你发现了什么?
(2) 我们来做在个太阳钟。
(3) 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标上时间。
三、总结应用
1、 小结课文。
2、课后利用星期六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有关科学教案05-23
【精选】科学教案四篇07-01
科学教案六篇07-01
大班科学教案06-28
中班科学教案06-22
【精华】科学教案三篇05-18
精选科学教案三篇05-29
【推荐】科学教案四篇05-30
【精华】科学教案四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