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科学教案模板集锦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和处理】
【内容分析】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旧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说明文,内容上与实际生活能够紧密联系起来。从写作上看:层次清楚,有纲有目。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说明。语言准确,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把云写得生动形象;运用了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说明文的内容上的科学性,结构上的条理性和语言上的准确性都体现出来了,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教材的处理】
这篇课文特点鲜明,做为教学内容来看,切入点很多,过去通常把它当作说明文来处理,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说明方法,但从新教材看,第一二册并不强调文体的学习,强调的是练习学生的阅读概括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甚至提出,教学时不必指出它是什么文体,显然课文作为教材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教材处理内容取舍方面,我兼顾了两个方面:一是重点练习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提高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二是适当介绍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教学目标】
1、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2、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3、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并领会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2、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2、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利用电脑导入新课,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聆听美妙的音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导入新课。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大家每天晚上都看天气预报吗?谁知道今天的天气如何?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天气预报知道天气情况,可是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要想知道天气情况怎么办呢?
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经验,根据天上的云彩判断天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与天气有关的知识短文《看云识天气》。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引起学生与课文对话的欲望。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获取天气预报这一信息的渠道是广泛的,包括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经验判断等方面,要注意从多方面搜集信息。
二、检查预习情况、交流提纲内容
对课前下发的预习提纲进行检查。预习提纲应该有的放矢,尤其是两个表格的概括应用好。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就是要让学生通过研读课文,了解文本。老师不要讲太多,主要通过学生的.读书、小组之间的讨论和教师的答疑来完成。
研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出文章的总括句、过渡句等以及说明文结构的条理性和层次性此环节解决。
三、朗读课文,读出美感
找出文中优美的句子反复朗读,并说出美在哪里。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把握生动形象的语言并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通过练习体会课文用词准确,说明事物生动形象的特点,指导学生课后摘录,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
四、统观全文,了解主要说明方法
师生共同交流。老师可以出示文中主要说明方法的名称和特征,让学生对号入座,初步掌握几种主要说明方法的使用和作用。
五、学生质疑
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先由其他学生给予解答,不完整的地方由教师点拨补充。
六、总结课文
先由学生自己说一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师再小结。
七、课堂练习(电脑展示)
通过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反馈。
八、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查找有关资料或请教家里人及有经验的人),并解释说明。
2、在课外,练习看云识天气。试着根据天空中的云彩形状,判断一下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把结果写在教室后墙的黑板上,看谁预报得最准确。
这些作业,有利于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了解自然的兴趣。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牡丹花的外形特征以及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花卉。
2.感受牡丹花的美,激发喜欢和爱护牡丹花的情感。
3.发展观察、比较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牡丹花视频及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发观察牡丹花的兴趣。
这是什么花?是什么样子的?
仔细看看,说说牡丹茶的颜色、形状、气味是怎么样的?(花颜色多而艳,花朵大,叶子大)你还见过其他颜色和形状的牡丹花吗?你在哪里看到过牡丹花?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2.知道牡丹花的作用。
牡丹花这么美丽,它有什么用处呢?
(可供人们观赏,它的根的皮,做中药时名为丹皮,能活血散瘀,治跌打损伤,高血压等症。)
3.知道牡丹花是我国特有的花卉。
(1)牡丹花在几月份开?(每年4~5月份)
(1)哪儿盛产牡丹花?(河南省XX市和山东省XX市)别的国家有牡丹花吗?(没有,它是我国特有的花卉,是花中之王,也是我国的国花)
(3)人们为什么喜欢画牡丹花(牡丹花是富贵、吉祥的象征,是馈赠朋友和外国友人的珍贵礼物)
(4)牡丹花这么珍贵,我们应该怎么样爱护它们呢?(不摘不碰花朵,常给它浇水等)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磁铁的磁力现象,用磁铁来发现生活中的铁制品。
2、探索磁铁两极相斥相吸的属性,尝试用绘画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
3、能主动探索,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磁铁、无机磁铁、回形针、橡皮、积木、纸团、铁片、塑料盆等
2、记录表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了解磁铁,发现磁铁的磁力。
1、出示磁铁T:"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2、介绍操作材料,让幼儿用磁铁试试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起来。
T:"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出示)T:"老师把这些东西画在一张记录表上,请小朋友用筐里的小磁铁和它们玩一玩,看看哪些东西能被吸起来,请小组长进行记录,能吸起来就打个勾,不能被吸起来就打个叉,好吗?"
3、幼儿操作,教师个别引导。
4、教师总结。
T:"能被吸起来的东西都是用什么做的啊?"T:"所以磁铁能把铁做的东西吸起来。"
二、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两端,发现同级相斥、异极相吸现象。
1、幼儿初次探索。
T:"这个小磁铁是什么样子的?"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T:"小磁铁一头是红颜色,一头是蓝颜色。"T:"磁铁的两头还藏着一个小秘密,请你和边上的好朋友用磁铁碰一碰,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尝试,个别幼儿说一说)
2、幼儿再次探索,并进行记录。
T:"让我们的小磁铁再来碰一碰,这次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了。"T:"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两个颜色的正方形贴纸,红色的贴纸代表磁铁红色的一端,蓝色的贴纸代表蓝色的一端。如果你想用红色的一端去碰蓝色的一端,就把红色和蓝色的贴纸贴在表格的上面,下面一格记录你的发现结果,两个小朋友一组,好吗?"
3、教师总结T:"相同颜色碰到会相斥,不同颜色碰到会相吸。"
三、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找出无机磁铁的两端。
1、教师示范操作T:"老师这里有一块磁铁,和刚才我们玩的有什么不一样?"T:"那我们怎么把它的'两头找出来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T:"老师有一个好办法,一起来看看吧。"教师示范,用红色的一头去碰,T:"瞧,被吸住了,那这一头是什么颜色?"(弹开的话是什么颜色?)教师在无机磁铁上贴上相应颜色的贴纸T:"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黑色磁铁,请你也来碰一碰,弹开的话是相同颜色,吸住了就是不同颜色,请你来试着找一找,好吗?"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评价幼儿的操作T:"我们用什么办法来检查小朋友的小磁铁贴对了呢?"T:"用红色的去碰蓝色的,吸住了就是对的。"
4、幼儿检查,纠正错误四、利用磁铁相吸相斥的原理进行游戏,结束活动。
T:"小磁铁真好玩,瞧,它又变成了什么呢?"T:"小船上有什么?"T:"今天我们要到大海上去航行,小朋友来做船长,想想怎样让我们的小船航行起来呢?"T:"前进的话,应该怎么做?后退的话,应该怎么做?"T:"请小朋友自己来制作一艘小船,把小船上的双面胶撕掉,贴上磁铁,然后用另一块磁铁让小船航行起来吧。"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银河系的组成,银河系的特点和形状,银河系的直径和厚度,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2.通过计算体会银河系的确非常非常大,知道光年是长度单位。
3.通过上网、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了解银河系更多的信息。
4.通过动手制作银河系模拟示意图进一步体会银河系的形状。
5.使学生意识到宇宙之大,从而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
教学准备
1.教师、学生均搜集相关银河系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网页等。
2.小组活动材料:硬纸板、沙、抹布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了解学生对银河系的了解情况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过天上的星星吗?它们是什么样的?
(2)学生讨论并回答。
(3)教师提问:晴朗的夏夜,仰望天空,你是否发现天上有一条比较明亮的光带,它是什么?
(4)教师谈话:人们把这条光带叫“银河”,你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了银河的哪些情况?
2.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银河的情况
(1)学生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
(2)小组活动:每个学生将自己知道的或搜集资料得到的有关银河的情况写下来,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内将大家认同的看法归为一类,将有争议的看法归为另一类。
(3)小组汇报,教师板书
(4)根据小组的汇报,将汇报结果汇编成的班级记录:
对于银河相同的看法对于银河的不同意见 …………
(5)教师谈话:你们形成的共识都是正确的吗?存在的争议到底谁的看法对?
3.教师出示相关资料(文字、图片、有条件的可用视频),学生学习
(1)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资料供学生学习。
(2)提问:根据这些资料,你了解了银河的哪些情况?
(2)简单归纳并且板书银河的基本信息。
(3)同学们对银河系了解的记录,哪些是对的?哪些不对?
4.学习课本上的资料
(1)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了许多银河的情况,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课本上给我们的资料。通过学习你们又有哪些收获?
(2)学生看课本上的资料。
(3)汇报自己的收获。
(4)教师提问:谁能说说牛郎织女的故事?
(5)教师谈话:银河大约包含20xx亿颗星体,其中恒星大约1000亿颗,太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颗。人们把由众多恒星组成的这一天体系统称为银河系。
(6)提问:银河系有什么特点?
(主要让学生了解银河系形状像一个扁平的盘子,更像运动员投掷的铁饼。银河系中心被一庞大而近于球形的晕所包围。
(7)提问:从哪里可以看出银河系是一个相当大的旋涡状星系?
(银河系的直径约为80000光年。中间部位厚度约为6000光年)
(8)谈话:通过上面的研究,大家对银河系的了解现在是怎样的?
(9)学生回答本节课的收获,其他同学互相补充。
5.教师介绍目前人们对银河系探索的状况,小结本节课的教学情况
6.布置作业
课后继续搜集银河系的资料,了解更多银河系的信息。
第二课时
1.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
回家后你又搜集到了哪些资料?
2. 提出研究问题
观察银河系的图片,了解银河系的的特点。
教师提问:银河系到底有多大?如何让大家清楚明白的知道银河系的大小?什么是光年?
3. 了解光年的概念
(1)谈话:为了了解银河系的大小,先必须了解光年?谁知道什么是光年?
(2)光年是计算天体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1年所走的距离。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算一算,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
(3)全班同学计算。
(4)请同学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向全班同学讲解。
1光年=300000×60×60×24×365=9460800000000
4. 计算银河系的直径、中间部位的厚度
(1)谈话:我们知道了1光年等于9460800000000千米,那么,银河系的直径是多少千米呢,中间部位的厚度是多少千米呢?
(2)学生计算。
(3)汇报计算结果。
银河系的直径是80000光年=300000×60×60×24×365×80000
中间部位的厚度是6000光年=300000×60×60×24×365×6000
(3)谈话:通过刚才的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银河系的确非常非常大。太阳系在整个银河系中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颗小水滴,更不用说我们的地球了,我们每一个人就更加渺小了,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不要因为有了一点成绩就觉得了不起,同时还要有宽阔的胸怀,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
5. 制作银河系的模拟示意图
(1)谈话:上次课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带一些沙和大白纸,下面根据我们所学到的银河系的形状,做一个银河系的模拟示意图。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每一组的成果。
(4)请组长来评价大家的成果。
(5)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制作,我们发现大家对银河系的形状掌握的很好。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都能团结协作,共同配合,使每一组都获得了成功。
6. 布置作业
进一步搜集银河系的资料和图片,把你认识的银河介绍给大家。
科学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眼球的基本构造,认识了解照相机和眼球得成像原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知道保护眼睛的意义以及怎样保护眼睛的方法,培养科学卫生的用眼习惯;
3.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制作简易照相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了解动物眼睛的构造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认识照相机和眼睛都是利用凸透镜的科学原理学习活动。
三、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眼睛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珍贵的、最神奇的“照相机”,从而更加珍爱和保护眼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照相机的学习材料、课前搜集关于人、不同动物眼睛的图片、资料、眼球成像模型。
学生准备:制作建议照相机的材料、凸透镜、纸盒、半透明纸、剪刀、胶水等。课前搜集关于有关人眼原理的图片、人、不同动物眼睛的资料、照片和其相应的底片。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照相机的镜头是什么透镜?你猜想它有什么作用呢?
二)【实验(观察)探究】
1.做一做:试着用凸透镜、纸盒、半透明纸、剪刀、胶水等做个相机。(参照课本P16 )
首先学生讲解制作简易照相机的方法,然后学生进行制作。(可以,图片)
2.玩一玩:我们一起玩一玩做好的简易照相机,看看我们有什么发现。
(各位同学,玩的时候注意观察半透明纸,将观察到的现象写在下面)
3.试着用上节课所学进行解释你所发现的现象。(在小组内,试着进行解释照相机的原理)
三)【实验展示质疑】(一个组一名发言人进行展示,同伴进行补充。其他组可以提问质疑)
向全班展示活动结果,并说明实验中的发现。
四)【自主学习】(首先自主完成,然后在小组长的主持下将各个题目分别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1.我们的眼睛有哪几部分组成。(参照课本)
2.我们的眼睛看到是怎样看到物体的。看到的舞台是什么样的?试着在下图画出来。然后用解释一下。
a课题6:照相机和眼镜
3.我们的.眼睛那一部分相当于凸透镜呢?哪一部分相当于底片?
4.如何保护我们的我们的眼睛?(交流相关资料并且总结记录)
五)【自主展示质疑】
学生讲解自主学习的成果。学生可以利用,图片进行讲解。
六)检测(5分钟)
1.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 。来自物体的光通过在 上形成物体的 , 能自动地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的感觉。
2.眼睛是由瞳孔 、 、 、 四部分组成的。
3.结合照相机的构造,分析人眼能看到物体的科学原理。
4.你知道哪些眼睛特殊的动物,给同学们讲讲。
六)拓展:
1.生活中哪些地方原理和眼睛原理一样?
七)板书
照相机和眼睛
照相机:物象 镜头 底片
眼睛:物象 晶状体 视网膜
科学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问题引申通过什么现象,可以判断两种物质混合后有新的物质产生?
第二课时
教 学 过 程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讨论为什么燃烧很旺的炭火越扇越旺,而燃烧的蜡烛一扇就灭?
结论:炭火由于燃烧猛烈,当扇子扇它时,把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扇走,带给它更多新鲜的氧气,因而越扇越旺;而蜡烛由于火力较弱,扇子扇它的时候,虽然能给它带来更多的`氧气,但同时也把它的热量带走,使蜡烛的温度降低,低于燃烧所需的温度,所以蜡烛会熄灭。
拓展让木炭燃烧得更旺:
1.讨论:判断人们是通过控制燃烧的哪些条件进行灭火的?
2.复习:物质的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3. 我们在灭火时往往只需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4.提问:是不是所有物质燃烧都可以采用同种方法灭火呢?
5. 结论:B-P24
(1)油桶着火,应迅速移走其他油桶,以防引起爆炸,利用的是搬开或隔离可燃物的办法(草原或森林着火时,往往都要开辟一个隔火带)。
(2)电路引起着火,应先切断电源,然后盖上沙子隔绝氧气(如果直接用水浇,就容易引起短路、触电)。
(3)用灭火器灭火,灭火器产生的泡沬或二氧化碳能隔绝氧气,大部分的火灾都可以用它来灭火。
(4)消防队员用水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以实现灭火。
网上学1.常用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
2.认识一些燃烧爆炸有关的标志。
3.小学生如何防止火灾?SB-P25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有关科学教案05-23
中班科学教案06-22
【精选】科学教案4篇07-13
【精选】科学教案四篇07-01
科学教案六篇07-01
大班科学教案06-28
有关科学教案三篇05-31
【精品】科学教案四篇07-16
关于科学教案三篇05-12
【精华】科学教案三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