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精选]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初步获得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
2、能简单地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水果若干(苹果、桔子、葡萄、桂圆)。
2、每张桌子上放有水果,一盆水。
3、水果卡片,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摸一摸。
今天,我们小二班来了许多的水果娃娃,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领幼儿到桌子旁去看一看,摸一摸。)
(水果是孩子们喜欢的食物,而这些水果又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这就能较好的跳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想一想,猜一猜。
1、这些水果娃娃想到水里洗个澡,那请小朋友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到水里,会沉下去,还是会浮在上面?(幼儿猜测。)
(猜想法是探索类活动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当孩子对水果放到水里产生兴趣以后,教师让他们来想一想、猜一猜,一下子就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2、教师根据幼儿猜想和判断,做记录。
(交流自己的猜想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孩子喜欢的形式,这里我让幼儿说,我来记,把他们的不同猜想记录下来,让幼儿知道每个人的猜想是不一样的,更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为下一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试一试,记一记,讲一讲。
1、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先操作,后记录。(先拿一种水果,把它放在水里,看它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底,然后记录在记录卡上。)
(通过上一环节的猜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被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很想尝试一下。于是我运用了操作探究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这一环节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在这次探索过程中我就鼓励、引导幼儿多观察,多操作,多实验。了解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初步获得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同时用贴图片的方法记录自己的发现。)
2、请幼儿说说记录结果。(边说教师边演示实验,并把结果记录在黑板上的记录卡上。)
3、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再次实验。
(由于第一次实验后,出现了不同的实验结果,所以我就安排了第二次实验,让幼儿通过再次实验,再来判断结果。)
4、展示记录卡。
四、结束活动。
师:除了这些水果,你们还知道哪些水果?(幼儿自由回答)请小朋友回家后,如果爸爸妈妈买了其它的水果回来,你也试一试,把它们放到水里又会怎么样?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游戏棒架起彩泥的方法,发现“三脚架”具有稳定性。
2、在制作“三脚架”的过程中能发现并乐意解决问题。
3、喜欢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操作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游戏棒、橡皮泥、扭扭棒、竹签、铃鼓等。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游戏棒和橡皮泥,初次尝试用筷子把彩泥撑起来。
1、出示游戏棒和橡皮泥。
(1)这是什么?我们平时是怎么玩的?
(2)看谁能用一些筷子把橡皮泥稳稳地撑在桌上,想接受挑战吗?
那待会就请小朋友去试一试,可以多选几根游戏棒哦,然后稍稍用点力插进橡皮泥里,
插完后要稍稍调整角度,松开手试试会不会倒,会倒就说明还没有成功,还需要在继续试,
如果能撑起来不倒,说明你成功了,那就请你把成功的作品放桌上不动,人走到座位上休息一下,好吗?
现在就请小朋友用桌上的材料去试试看,谁能用游戏棒把橡皮泥撑起来,让橡皮泥稳稳地站在桌上?
看看你用了几根筷子?
2、幼儿自由尝试,教师指导。
3、交流尝试结果。
(1)你们都成功了吗?你用了几根游戏棒将橡皮泥撑起来的?
(2)教师:谁来介绍下,你成功了没有?你用了几根游戏棒把橡皮泥撑起来的?
你是用什么办法让筷子起来的?上面怎么插的?下面呢?
(3)教师小结:我们在做的时候,每根游戏棒的一头插在橡皮泥的中间,
要靠靠拢,高度一样高,下面呢,要分分开,才能将橡皮泥撑起来的哦。
(比较幼儿的作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幼儿发现棒必须撑开才能站起来。)
二、第二次探索,尝试用最少的游戏棒将橡皮泥撑起来。
1、交代操作要求。
师:刚刚大部分小朋友都成功了,没成功的也不用灰心,等会老师给你们机会继续完成!那接下来我们要接受新的挑战咯!你准备好了吗?那听清楚了:我想请你们试一试,用最少的游戏棒将橡皮泥稳稳地撑起来。是用最什么的游戏棒将橡皮泥撑起来?是要比一比谁用的游戏棒最少哦?再试试看吧!
2、幼儿探索,教师指导。
3、交流操作结果。
你最少用了几根游戏棒把橡皮泥撑起来了?(3根) 有没有比3根更少的了?
4、小结。
我们发现,围绕一个中心点,把三根游戏棒搭成一个三角形,就能又方便又稳固地把橡皮泥撑起来。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三脚架”。
三、介绍各种“三脚架”,结合生活,谈谈三脚架的作用。
1、人们根据这个发现做了很多有用的架子,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看见过三脚架?它有什么用?
2、用课件演示各种三脚架。
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看看它们的三脚架在哪里?请你找出来? (请幼儿用笔划出三脚架的.位置)
(1)出示相机三脚架图片
师:看看这是什么三脚架?他有什么用啊?
(拍照的时候可以把照相机放在上面,这样拍照就更稳更方便了)
(2)出示画画三脚架
师:那这个是什么三脚架?
(可以在上面画画,有了这个三脚架啊,就可以把纸架在上面画画了,很方便)
(3)出示三脚凳图片
师:看看这张凳子和我们坐的不一样吧,它有几只脚?所以我们叫它三脚凳。
(4)出示多层三脚架
师:这个呀是多层三脚架,它的每一层都可以用来放一些生活用品,可以放很多东西,不占地方,非常方便。
(5)出示架子鼓图片
师:看看这张图片中哪里有三脚架?圆圆的那个可以敲出声音来的是什么啊?(鼓)
在鼓的下面有三脚架,所以叫它架子鼓。
四、用三脚架原理制作“架子鼓”,体验成功的乐趣。
1、介绍材料及制作要求。
这里有一些竹签和扭扭棒,请你们用“三脚架”的原理,三人合作制作一个鼓架,把铃鼓撑起来。
一个人拿住竹签,一个人用扭扭棒把竹签扎紧,注意要多扭几圈。 再把三根竹签撑开来,摆成三脚架的样子。
(请个别幼儿配合示范)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提醒幼儿一定要把竹签扎紧。
3、展示作品,请幼儿演奏,感受成功的乐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1和2的数量。
2.体验以自己为数量探索对象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二页,提供幼儿添画1和2的东西。
2.数量为1和2的点子卡。
活动过程:
1.带着1和2上幼儿园
(1)我每天带着1和2的东西上幼儿园,这些东西有的想给大家讲个故事,有的.能看见你们的笑脸,有的能听见你们的声音,还有的能紧紧拥抱你们。这些东西就在我身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一张嘴巴、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只手。教师边说边指向自己的这些身体部位,然后把它们画在黑板上)
(2)小朋友也带着1的东西来上幼儿园,请你们找一找自己脸上、身上是1的东西。(幼儿说出一种,教师请大家立即在自己身上找到相应的部位)
(3)小朋友带着2的东西来上幼儿园,请你找一找自己脸上、身上是2的东西(幼儿说出一种,教师请大家立即在自己身上找到相应的部位)
(4)仔细找找还有什么东西是1和2个的。(如一根小辫子、一顶帽子、一副眼镜、一朵胸花、两个发夹、两只口袋、两只袖子、两根辫子,如果幼儿发现不了自己身上的1和2,可以引导幼儿两两结对,互相寻找)
2.画出我的1和2
(1)翻到幼儿材料《数学》第二页,告诉幼儿:两个小朋友中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自己的朋友。请幼儿在身体轮廓图上画出自己和朋友身上的1 和2。
(2)鼓励幼儿在轮廓图上添画其他是1和2的东西。如果看到幼儿画了超过数量2的东西,不要生硬加以否定。
(3)和幼儿一起数身体器官,告诉幼儿:人的鼻子和嘴巴只有一个,眼睛、耳朵、手和脚都是两个。
活动反思:
在简单的数字1和2这个活动中,幼儿都已经认识数字,当看到教师准备的数字宝宝点数宝宝时,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了,对活动非常感兴趣。在活动过程中也得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但是幼儿很难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后来我也一一加以解释,很多幼儿还是似懂非懂,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等特点,有些小朋友马上转移了注意力去和旁边的小朋友玩去了。这点就要老师出新的事物来吸引孩子的眼球了。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实验、游戏、感知水的特性。
2、了解水的用途、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区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观察水的特点。
2、游戏材料准备:容器、盐、糖、水车若干、酒精灯。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形式猜水
2、提问:你在哪里见到过水?(启发幼儿描述自己见到水的情形。)
3、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水和玩具,请小朋友做个实验,看看水有什么变化?
实验要求: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发生的变化,不浪费水。
4、分5个小组游戏,幼儿自选一组参加。
1)水的三态组:你们把冰加热后发现什么了?
2)溶解组:把盐、糖放进水里搅拌后,它怎么不见了?
3)沉浮组:把东西放在水里,有什么不同现象?
4)流动组:为什么小篮子装不住水?
5)冲力组:为什么把水浇在水车上,它就会转?
5、
1)唉,小朋友,到这组来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发现了什么?请全班小朋友一起观察冰溶化的现象,并请一个小朋友讲述他们的发现: 加热 加热
冰------水------水蒸汽
提问:a、把水蒸汽变成冰应该怎么办?
b、夏天时,下了一场大雨,地上都湿了,为什么太阳出来,地上的水就干了?(启发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并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溶解组小朋友讲解:把盐、糖、沙子放在水里,搅拌后,盐和糖溶解在水里了,沙子没有溶解,说明水能溶解某些东西,有的东西不能溶解。
3)沉浮组小朋友讲解:各种东西放在水里后,有的东西沉下去了,有些东西浮在水面上,说明水有浮力。
4)流动组的小朋友讲解:用小篮子舀不起水,说明水是流动的.。
5)水的冲力组:水倒在水车上,水车转了,说明水有冲力,有力量。
通过以上幼儿亲手实验、观察、讲述培养了幼儿动手实验的兴趣,观察的能力及分析,讲述能力等。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幼儿对操作、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的形式让幼儿体会到探究创新的过程和快乐,活动中利用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多媒体引导、发散思维创新想象,操作实验、创新实验交流、记录总结等活动,引导幼儿创新动脑思维,教师适当的提供了探索材料,把问题抛给幼儿自己尝试着探索创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创新能力。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三原色,知道颜料被水溶解后会变出颜色。
2、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1个、瓶盖2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2、红黄蓝颜色标记分别固定在桌子上,颜色标记19份。
活动重点:认识红黄蓝三原色知道颜料被水溶解会变色。
活动难点:知道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出新颜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瞧,是什么呀?瓶子里有什么?水有颜色吗?轻轻摇一摇水会动。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知道了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还会流动。
师:水宝宝可好玩了。它不但会动,它还想和我们玩变魔术的游戏,你们想玩吗?
二、初步探索师:老师准备了好多瓶子,就藏在你们的小椅子下面,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个瓶子,我们一起来变魔术,在玩的时候我们要一起念一句好听的话:"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听到这句话才会变色。
1、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自由摇动,使其变色。(提醒幼儿观察自己的水宝宝是不是透明的)(教师可以用动作提醒幼儿先横着摇动瓶身,瓶宝宝喜欢一上一下用力的跳舞)师: 你发现你的水宝宝都变了吗?变出了什么颜色?(幼儿自由回答)师:哇,水宝宝太厉害了,有的变成了红色,有的变成了蓝色,有的变成了黄色。
师:小朋友们,水宝宝玩累了!我们把瓶子放在地上,让水宝宝休息一会吧!
2、水宝宝变色的秘密师:你们的水宝宝怎么都变颜色了?肯定有秘密,我们快来找找。
(教师同时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和有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教师小结:哈哈,其实老师把这个秘密放在了瓶盖里。(同时打开瓶盖让幼儿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原来盖子里的颜料掉进水里水宝宝就变色了,而盖子里没有颜料当然就变不出来了。
3、颜色对应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了水宝宝变色的秘密了,现在我们的魔术要升级了。玩魔术之前我们要先把不同颜色的水宝宝送回它们自己的.家。蓝色的的水宝宝住蓝色的家,红色水宝宝住红色的家,黄色水宝宝住黄色的家里。(教师将红黄蓝颜色标记贴在桌上引导幼儿颜色对应)师:小朋友们,现在把你的水宝宝送回家吧,送回家之后你也找个小椅子挨着你的水宝宝坐好,我们马上又要和水宝宝玩变魔术了。
三、再次探索--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1、师:老师手里原有一瓶黄颜色的水,现在我要请另一个颜色和它做好朋友,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你们想知道吗?这个奇迹就交给小朋友们去完成吧!
2、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颜色,再取不同颜色的盖子,换上。幼儿换好瓶盖后,摇晃瓶子。(提醒幼儿一定要拧紧,要不然调皮的水宝宝会跑出来的。)师:现在你们拿着自己的水宝宝,要先把瓶盖慢慢地拧下来,放在空盒子里。再选一个和你的水宝宝颜色不一样的瓶盖颜料,紧紧地拧在瓶子上。
(幼儿交换瓶盖,分组操作,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
3、交流总结师:宝贝们,你们的魔术都变好了吗?变好了就拿着你的水宝宝到老师身边来给老师看看你的水宝宝吧!(将幼儿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流)师:瓶子里的水有变化吗?你的水原来是什么颜色,后来又拿了什么颜色,最后变出了什么颜色?(请个别幼儿讲述)四、结束环节师总结:哇,颜色可真有趣,原来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还会变成另一种新的颜色呢!让我们把这个秘密带到区域里再玩一玩,变出更多不同的颜色吧!
科学领域说课稿一、说活动来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幼儿生活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就象红黄蓝绿这些颜色一样。鲜艳、美丽的颜色让孩子喜欢,颜色的变化更让他们惊叹不已。《颜色变变变》这一科学探索活动让幼儿在玩色这一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了颜色的奇妙,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浓厚兴趣将成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
二、说活动目标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我将目标确定为:
1、认识红、黄、蓝三原色,知道颜料被水溶解后会变出颜色。
2、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说活动重难点《纲要》指出: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好奇、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在此次活动中,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孩子们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认识红黄蓝三原色知道颜料被水溶解会变色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定位于本次活动的重点。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能力特点把"操作探索两种颜色配色后发生变化的过程"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说活动过程
(一)导入直接的谈话导入,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忆水的特点,知道水是物色透明会流动的液体。同时以和水宝宝变魔术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自然过渡到第二环节。
(二)初步探索
1、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自由摇动,使其变色。魔术之前提醒幼儿观察自己的水宝宝是不是透明的,增加魔术的神秘性
2、水宝宝变色的秘密教师同时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和有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引导幼儿猜测探索水变色的秘密,并打开瓶盖让幼儿亲自验证。
3、颜色对应教师将红黄蓝颜色标记贴在桌上,引导幼儿将不同颜色的是宝宝送回自己的家,颜色对应
(三)再次探索--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1、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颜色,再取不同颜色的盖子,换上。幼儿换好瓶盖后,摇晃瓶子。幼儿交换瓶盖,分组操作,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
2、交流总结瓶子里的水有变化吗?你的水原来是什么颜色,后来又拿了什么颜色,最后变出了什么颜色?(请个别幼儿讲述)
(四)结束环节结束环节让幼儿知道原来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还会变成另一种新的颜色,并提醒幼儿将"这个秘密带到区域里再玩一玩,变出更多不同的颜色",同时作为活动的延伸。
五、说活动反思本次活动过程始终以幼儿为主体,以变魔术贯穿始终。 创造条件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教师为主导,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等方式体验,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在实际操作探索中发现颜色变化的神秘,感受两种颜色混合变化的乐趣,从而完成预设目标的要求。在活动中,幼儿幼儿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颜料进行操作,在操作中感知、探究颜色的变化,从中获得有关颜色变化的知识经验。活动下来,自我感觉幼儿对此活动非常感兴趣,教师带动起幼儿,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很浓厚,每个环节也初步达到预设的目标。
本次活动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最后环节结束的比较混乱没有达到一个提升,只有让幼儿通过用两种颜色进行配色变色,没有具体直观的让幼儿明白哪两种颜色混合变出新的颜色,可以准备操作卡或者ppt在幼儿回答的时候教师操作,将幼儿说到的颜色展示出来,让幼儿直观的看到颜色混合的变化,作为活动的延伸。其次,在回答问题是,没有关注到全体幼儿。如在水变色后的提问以及最后环节的提问只问了个别幼儿,没有多问几名幼儿,也没有一起来总结颜色是怎样变出来的。最后,教师的语速较快,第一环节导入太快,有的提问方式不够简单明了,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随着大班幼儿求知欲的增长,他们也开始逐渐认识一些常见的、简单的汉字,如大、小、日、月、水等,并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活动从汉字的起源及象形文字等问题入手,通过民间小故事《仓额造字),使幼儿了解汉字的起源及作用。最后的“找出认识的汉字”这一环节中可采用让幼儿与同伴交流学习的形式,进一步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
1.理解民间故事的内容。了解汉字的由来与作用。知道汉字是由中国人发明的文字
2.尝试认读与图画、象形字相对应的汉字
3.愿意参与识字活动,培养对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了解本班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和识字情况。
2.教师自备故事课件《仓额造字》,象形字图片。
3.部分常见汉字,报纸幼儿人手 1 张。
【活动建议】
1.出示常见的汉字和象形字,引导幼儿猜认,让幼儿对汉字的起源产生兴趣
(1)出示常见的'汉字,引导幼儿猜认。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字吗?可以读一读吗?
(2)出示象形字,引发幼儿对汉字的起源产生兴趣。
提问:这像什么? 你猜是什么字?
2.讲述故事《仓额造字》,帮助幼儿了解汉字的由来与作用。
播放课件《仓颉造字》,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提间:古代人是用什么记录事情的?这样记录方便吗?仓额是怎样造字的?他是怎样想到用图画符号表示事物的?汉字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3.播放象形字课件,引导幼儿探索、认读象形文字和现代文字。
(1)引导幼儿观察仓颉创造的火、口、山的图画部分和象形字。
提问:你是怎么认出来这些汉字的?
(2)介绍汉字来历。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最早的文字叫“象形字”是从各种具体形象的图画中演变过来的。
4.引导幼儿参与识字活动,激发他们对汉字的兴趣。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认识的汉字,教师书写。在认读过程中,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2)分组交流。幼儿人手一张报纸,教师鼓励幼儿将认识的汉字圈出来,然后与组内同伴互相讨论、交流。
附
仓颉造字
很久以前,世间并没有字,人们只能用刻木、结绳来记事,用豆粒等物来记数。后来, 有个叫仓颉的人为人类造出了文宇。
仓颉很聪明,做事既尽心又尽力,很少出差错。皇帝见仓颉这样能千,就把年年祭把的次数、次次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等统统让仓顿管理
由于管理的事情越来越多,加上人了、牲口、食物等数量不断增加、品种不断变化, 时间一长,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绳结和刻木都记了些什么,连仓颉自己也没办法认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他先是尝试用不同颜色的绳结表示不同的事物。但是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结很方便,而数目减少时,把绳子解开就麻烦了。
这下仓颉又犯了,他饭吃不下,觉睡不着,他想呀想呀,也没有想出好的办法来。一天,仓颉走到一个三盆路口。见 3 个打猎的老人为往哪条道路走而争起来。
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走,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走,说往北能到鹿群个老人偏要往西,说西边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
仓颉觉得奇怪,他问第三个老人:“你怎么知道前面有老虎呢?”老人指着地上的老虎脚印说:“这不是明摆着吗?”原来 3 位老人各自发现了不同的野脚印。
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种脚印能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一种所管理的东西呢?于是他高兴地拔腿就往家里跑。
仓颉一到家,就开始创造可以表示他所常管的事物的符号。
仓颉还给特号们起了一个名字一一“字”。他细心地观察世间万物,辛辛苦苦地不断创造着字。时间一长,他造的字就越来越多了。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PPT 教案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兔妈妈、兔妹妹、兔哥哥一家
2、游戏:《分胡萝卜》
进行简单的分胡萝卜游戏,初步进行分解游戏。
3、教师小结:
共同回忆6的全部分解,了解分解二字的含义。
4、练习游戏《图圆点、填分解》《填上缺少的.点》
共同进行游戏,巩固6的分解。
5、活动结束
: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学习过了《5以内各数的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这样的活动所运用的教育过程与手段都注重记忆与训练,于是在选材后思考:如何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运用操作和游戏覆盖传统的记忆和训练。不要花哨要实用;不要枯燥要趣味。在本次活动中时刻遵循着这个原则。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图形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2、按要求给不同形状或物体涂上相应的颜色,按颜色选择相应的图形与物体,锻炼辨别能力与对应能力。
活动准备
情境图(图上有小猪、小羊、小老鼠等正在劳动的小动物,一座黄色半圆形与红色正方形组成的蘑菇房子),水彩笔,小猪的房子不涂色(屋顶是梯形、墙是长方形),小羊的房子不涂色(屋顶是三角形、墙是正方形),涂有颜色的色卡(红、黄、蓝、绿等),(小绿人、上衣、裤子)卡片,对勾卡片,每幼儿一个红色小布袋里面装有(自制小人、衣服等),伴奏音乐:开火车、风的声音。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师:我是从数学王国来的,今天要邀请小朋友到数学王国做客,怎么去呢?(开火车去)幼儿随音乐开火车到数学王国。
2、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图形与颜色的关系
出示情境图:引导幼儿观察,上面有什么?跟它们有礼貌的打招呼,它们在做什么?有座房子好漂亮呀,屋顶是什么颜色、形状的?(黄色半圆形的)墙是什么颜色、形状的?(红色正方形的) 3、请幼儿按要求给不同形状的物体对应涂色
(1)这座房子是谁的家?(小猪说:不是我家。我家要装修,请你们帮帮忙吧,我的房顶是红色的',墙是蓝色的)。幼儿用水彩笔给房子涂色。
(2)小羊说:也不是我家,我家房子的屋顶是三角形蓝色的,墙是正方形黄色的,请你们帮我刷刷房子吧)。幼儿按要求用水彩笔,帮小羊给房子涂色。
老鼠说:我是路过的不是我家,到底是谁的家呢? 4、请幼儿按颜色选择相应的形状与物体。
(1)敲门:咚咚咚,谁在家呀?(开门的是小绿人)同时出示“小绿人”
问:小绿人你的衣服哪去了?(被大风刮跑了)小朋友我们该怎么办呢?(帮小绿人穿上衣服)幼儿帮小绿人穿好上衣与裤子。
(2)小绿人的衣橱太乱了,请小朋友帮他一下衣服吧,出示上衣、裤子、色卡,请幼儿分别把不同颜色的(红、黄、蓝)色的上衣、裤子放在(红、黄、蓝)色卡指定位置的衣橱里。
(3)游戏:“变魔术“
a) 师:小朋友帮了那么大的忙,请大家闭上眼睛看我来变魔术: “大风把衣服刮乱了” (同时播放风的声音)把(红、黄、蓝)上衣、裤子、色卡的位置变换,让幼儿重新帮忙衣服。
b) 出示好朋友“对勾”对勾在那里,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请幼儿按对勾的位置给小绿人穿衣服。
(4)游戏“化装舞会”
出示红色小布袋晃动,请幼儿听声音猜一猜里面是什么?请幼儿自由猜后,教师打开魔袋出示自制小人:“游乐场要举行化妆舞会,可是所有的小人都没有漂亮的衣服,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打扮一下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发“魔袋”请幼儿两手食指打开魔袋,教师出示对勾与色卡(对勾在红色卡位置就给小人穿红色的衣服,对勾在绿色卡位置就给小人穿绿色的衣服等)教师随时变换对勾的位置,请幼儿帮小人穿衣服。看谁穿的对又快。(在幼儿操作时教师随时观察指导幼儿的操作情况,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 5、舞会结束了,请幼儿把小人送回家关上门(魔袋),结束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6-13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活动教案(集合)07-20
(精)科学活动教案07-20
(通用)科学活动教案07-20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活动教案(通用)07-21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07-10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5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