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大全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知道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3、细心观察,体验探索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镜子、大口袋、万花筒、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认识镜子
1、游戏:摸口袋
师:①今天老师的口袋里藏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它是什么?②摸上去感觉怎样?你觉得它是什么?
2、自由探索
看看摸摸,镜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他有什么特点?
3、教师小结
我们刚才见到的镜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是平滑的、凉冰冰的、可以反光的.,背面涂了层特殊的材料,叫金属漆,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照出物体了。(幼儿学说金属漆)
二、探索发现镜子的用途
1、回忆经验
师:你还在哪里见过镜子,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2、讨论镜子除了帮助人们整理仪容,还有什么用途。说说汽车、商店等生活环境及自然环境中安装镜子的原因。
3、通过照镜子使幼儿明白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尊重别人。
4、请幼儿说出还见过什么样的镜子。(幼儿说出各种镜子,教师出示如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
5、鼓励幼儿将两面镜子摆放在不同的位置,说说有趣的发现。
6、教师小结。
三、游戏:照镜子
1、介绍规则。
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照镜子游戏,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我的镜子,我做什么动作,你们镜子也做什么动作,好吗?
2、游戏:随音乐做照镜子的游戏。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玩万花筒,进一步了解镜子的特点。
活动评析
该活动属于观察类活动。活动注重让幼儿在充分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认识镜子、理解镜子的用途。首先在孩子观察触摸普通平面镜的基础上,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各种各样的镜子,通过回忆和幼儿操作镜子认识镜子的用途,最后在快乐的游戏中深刻体会镜子的用途。其中对镜子的观察既有个别物体的观察,又有多个物体的比较观察。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有主动探究恐龙秘密的积极性,能用自己的方法大胆表达对恐龙的认识。
2、运用网络资源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等。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有关恐龙的课件;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电脑博士要出个谜语来考考我们,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
课件“史前大怪兽”谜语
师:这是什么呢?(恐龙)
师:就是恐龙。
师:今天邹老师带你们到恐龙家族的大观园去看一看,让我们一起看看都有哪些恐龙。
师:这些恐龙都有小秘密跟小朋友们说呢,我们来听听他们会告诉我们什么秘密呢?
师:还有三只恐龙也有秘密告诉我们,而且都说自己的.秘密是最特别的,我们来听听有什么特别的。
【出示课件】
师:这是什么恐龙?(剑龙)我们来听听它的秘密是什么?
四:恐龙知识窗
师:小朋友,你们像了解更多关于恐龙的秘密吗?(想)
请打开电脑,到恐龙知识窗去看看,你想看哪个就点击哪个。注意哦!点击里面的人或恐龙,他们会和你说话哦,仔细听。
(幼儿自由探索)
师:小朋友,你通过电脑博士都知道了哪些关于恐龙的秘密?
(幼儿举手自由回答)
五、恐龙的灭绝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恐龙师怎么死的吗?
(幼儿自由回答)
师:让电脑博士来告诉我们恐龙是怎么死的。
1、气候变动说
2、瘟疫流行说
3、大旱说
4、小行星撞地球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教材简解:
冰花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而幼儿对于外界的事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幼儿已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体验冰花发生的变化。
目标预设:
1、感知冬天自然界中的天气、气温的变化。
2、初步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
3、体验在感知发现中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组织幼儿观察玻璃上的冰花。
2、知识准备:幼儿对冰花的变化已有一定的感知。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大自然中天气、气温的变化。
难点: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发展中的。
设计理念:
我以找准孩子兴趣点和最近发展区选择导入方式,设计了此次活动,通过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关注以及探索的欲望,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的教学理念。
设计思路:
冬天已悄悄走进了我们的幼儿园,虽说脚步是轻轻的,却没有躲过孩子们敏锐的眼睛。我们班一位幼儿一早来到幼儿园,刚走进洗手间,就大声叫起来:“老师,老师,你快来看看呀,玻璃上有东西,真漂亮。”其他幼儿听到之后,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结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特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让幼儿在活动中去感知去发现周围事物的秘密。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导入课题:
1、哪个小朋友知道我们现在处在什么季节?(冬季)
2、在这个季节天气很冷,冷天会出现什么景象?(结冰)
3、玻璃上会出现什么?(冰花)
二、创设情景,教师带领幼儿到洗手间,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请幼儿有序的排好队观察玻璃上的冰花。
(2)、观察玻璃上冰花有什么变化。
三、教师提问,启发引导幼儿了解冰花。
1、提问:“你们知道冰花是从哪里来的吗?”幼儿议论:“因为冬天天气冷,所以有冰花。”“冬天到了就有冰花,还下雪呢?”
2、师:“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冰花?”幼:“电视上有许多好看的冰花。”“我家的玻璃上也有冰。”“我家没有冰花。”
3、师:“为什么有的玻璃上有冰花,有的玻璃上没有冰花呢?”幼:“因为我家有空调,暖和,所以没有冰花。”“有太阳的.地方没有冰花,没有太阳的地方有冰花。”
师总结:由于气温的变化,导致了冰花也发生了变化,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是变化的,比如:天气的变化、动物的变化、植物的变化等等。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都已了解了冰花,并知道冰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发生变化,回去的时候,可以向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介绍一下冰花。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树在外形特征上是多种多样的。
2、学习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技能,使幼儿掌握有的树粗、有的树细,有的树高、有的树矮的特征。
3、了解树木的好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保护树木。
活动准备:
1、寻找有各种各样树木的园林,为幼儿观察时用。
2、准备各种可作测量用的工具(如尺、绳子、布条等)。
活动过程:
1、观察各种各样的`树的外形特征。
带领幼儿到小树林中。“看看我们的周围。哪些树是你认识的?它的名字叫什么?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各样树木的名称和主要外形特征。)
2、比较认识各种树的异同处。
“这些树长得都是一样的吗?哪里相同?哪里不同?”(相同点:都有根、树干、树枝、树叶;不同点:常绿树、落叶树等。)“它们高矮、粗细也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找出不同点。)“这些树有的粗有的细,有的直有的弯,有的高有的矮,叶子有的厚有的薄,树是多种多样的。”
3、学习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树的粗细、高矮除了用眼睛目测以外,还有其它的方法来测量吗?”(引导幼儿借助绳、树枝、尺、布条等东西辅助测量。)请小朋友每人选择一样工具去量 量树的粗细、高矮,量好以后,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工具,怎样量出树的高矮、粗细来的?幼儿分散自由测量,个别辅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有没有跟别人不同的测量方法?”
4、了解树木给动物、人带来的好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
“今天,我们认识和测量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人们要种这么多的树?”(美化、绿化环境。)“这些树木给动物和人带来什么好处?”(可作为动物的食物,可以给人遮阴,美化环境,木材可以供建筑、制家具用。)“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来保护这些树木呢?”(不攀折树枝,给树木浇水等。)
活动延伸:
画各种各样的树,画出各种树木的明显特征来。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背景:
让幼儿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通过人为因素让不同的声音组合成有节奏的乐曲。
活动目标:
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2、初步了解同种物体,由于数量的多少,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3、初步尝试用不同声音的套桶为乐曲伴奏。
4、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所有的幼儿有兴趣参加,并能感知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也不相同。
活动难点:用不同的物体组成乐曲伴奏。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套桶娃娃,蚕豆、米、绿豆等若干。
2、《小手爬》的音乐,透明的瓶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让套桶发出声音。
出示空套桶,“今天套桶娃娃想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
教师摇动空套桶,“你们听,怎么没声音?”
1、教师设问:你有什么办法让空套桶发出声音?(在套桶里装上东西)“我们一起动手让套桶娃娃发出好听的声音,在你的套桶里装上一样东西,盖好,握握紧,摇一摇、听一听。”幼儿探索、操作。
2、集体探索:“你们的套桶娃娃发出声音来了吗?让我听听。”(幼儿集体摇动套桶。)“你的套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3、交流、分享:你在套桶中放了什么?(个别回答)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我们来学一学。(集体)这个声音像什么?
二、探索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同。
1、分组活动:
让幼儿尝试换一种东西放在套桶中,摇一摇,听一听。
“小朋友在套桶里放了一种东西,你想不想再换另一种东西放在套桶里,听听刚才的声音和现在的声音一样吗?”
“小朋友拿着你的空套桶找一组你没玩过的放在你的套桶里,摇一摇、听一听。”
2、教师指导幼儿分辨不同的声音。
让幼儿比较前、后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
“你第一次玩了什么?这一次玩了什么?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教师让两个幼儿比较,“你们俩的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3、集体讨论,请三位幼儿示范。
“小朋友,你们听,他们的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请你们猜一猜,小朋友的套桶里装的是什么?”
让幼儿猜测,“你们猜的对不对呢?”
教师帮助个别幼儿把东西倒进透明瓶子里让幼儿验证猜的是否正确。
得出结论:不一样的东西,在套桶中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三、观察、比较同种物体在套桶里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师演示两个装有同种物体的,数量不同的套桶,让幼儿比较。
“你们既能听出声音来又能猜出来,你们真能干。”
“我这里也有两个套桶娃娃,你们听一听,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你们来猜一猜,这个套桶里装的是什么?”(幼儿猜测后,打开让幼儿验证)两次。
“为什么一样的东西,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一个多、一个少)
得出结论:一样的东西,一个多,一个少,它们在套桶中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
“小朋友的套桶娃娃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那我们来为乐曲《小手爬》伴奏。”(集体伴奏两遍)
:
通过这节科学活动,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层层推进,幼儿很感兴趣,在操作活动中尝试、观察、比较,发现问题,成分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但现在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教学准备上建议提供给幼儿两个套桶,让幼儿同时感知声音的不同,同时,最好选择声音差别大一点的物品放在套桶里。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物体厚薄的概念,感知厚薄的相对性。
2.在玩积木中感受物体的厚薄。
活动准备:
1.长宽相同、厚薄明显不同的3种积木图片,每种若干并按从薄到厚的顺序做上标记。
2.厚薄不同的各种物品图片。
3.厚薄不同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认识厚薄不同的物体
1.教师在电脑上出示积木1和2的`图片,让幼儿观察积木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教师:这两块积木哪里不一样呢?幼儿回答积木1和2的高矮不一样,教师可以告诉幼儿由于他们都太矮,所以不用高矮区分,而用厚薄来区分。
3.教师小结:2号积木厚些,1号积木薄些。
二、幼儿寻找不同的物体
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幼儿观察,哪些物体是厚的,哪些是薄的。请一些幼儿来到电脑前点出哪些厚哪些薄进行互动。
2.看图互动后,可以再请幼儿说说周围还有哪些厚薄不一样的物体。
三、想一想,说一说
1.教师出示积木3,与积木2比较,问幼儿:那块积木厚些,那块薄?
2.教师同时出示3块积木。 教师:2号积木和1号积木比的时候,它是厚的。但是和3号积木比的时候却变成薄的了,这是为什么呢?
3.教师小结:3号积木最厚,2号积木薄些,3号积木最薄。
四、积木比一比 教师在电脑上出示分别由三种厚薄不同的积木若干进行垒高图片。
1.三种不同积木垒同样高度的图片,并数一数垒同一高度不同积木所需数量的差别。
2.同样数量的不同积木进行垒高的图片,看哪一种积木垒起来的高度最高。
3.图片展示说明后,请幼儿自由分组,教师把积木发给幼儿亲自动手搭积木,感受物体薄厚的相对性。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杨树、花草等几种熟悉的植物过冬的方式。
2、能关注周围花草树木的季节变化,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冬天的植物》含PPT课件
3、互动交流。
(1)引导幼儿说一说PPT中不同的植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柳树、杨树等树木通过落叶休眠过冬,来年春天再长出新叶子。
小草可以让叶子干枯,让根过冬,来年春天再发芽长大。
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根茎叶全部死掉,让种子过冬。
(2)教师说出幼儿常见植物的名称,请幼儿说说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备课时请教师自行查询常见植物过冬方式。)
4、经验拓展:人们有哪些办法帮助植物安全过冬?
活动延伸:
教师和幼儿一起给幼儿园里的小树“穿棉衣”。
:
通过本节活动的学习,让孩子们感受到周围花草树木的季节变化,了解了身边几种常见植物过冬的不同方式,从而激发了孩子们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知人的声音及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的变化。
2、运用多种方法让幼儿自己的声音发生变化。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声音的录音(如,下小雨声、尖细的说话声、很慢的高跟鞋走路声;下大雨声、粗重的说话声、很快的高跟鞋走路声;婴儿的哭声、幼儿的说话声、成年的说话声、老年人的说话声)。
2、眼罩一个、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倾听两组不同的声音,并进行比较。
1、请幼儿倾听第一段录音:下小雨声、尖细的说话声、很慢的高跟鞋走路声。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请幼儿倾听第二段录音:下大雨声,粗重的说话声、很快的高跟鞋走路声。提问:你听到了声音有什么变化吗?
二、让幼儿倾听婴儿的哭声、幼儿的说话声、成年人的说话声、老年人的说话声并进行比较。讨论:“人说话的声音会发生哪些变化?”请幼儿了解人的声音在婴儿时期、幼儿时期、成年时期、老年时期发生的变化。请幼儿学一学不同时期人说话的声音。
三、讨论并尝试:“如何让自己说话的声音发生变化?”(如:声音变调,用手捏住鼻子说话,用手捂住嘴说话等。)
四、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
一名幼儿戴上眼罩,另一名幼儿边用变化的声音说“请你猜猜我是谁”边轻轻拍击他的后背,然后请蒙眼的幼儿猜出说话的人是谁。猜对后双方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随时玩“请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幼儿可以变另一种声音让其他小朋友猜。
【设计意图】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在寻找变化的`过程中,开始注意到了自身的变化,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每一天发生了什么变化,和以前相比有了哪些不同,也开始想象自己今后会变成什么样子。结合幼儿的兴趣点,设计了本节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人的声音及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的变化等。
小百科:声音(sound)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了解核桃等坚果坚硬的特点
在游戏中感受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核桃、开心果若干;若干种坚果图片;
两把铁锤子;剪刀、钳子、螺丝刀各一把;
八宝粥空瓶子(教师与幼儿每人一个);盒子一个(供放核桃壳)
《米奇妙妙屋》动画开头视频;《小海军》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玩玩米奇妙妙屋的游戏吧!
播放《米奇妙妙屋》开头视频(0:37)
(视频播放37秒停止,我们的妙妙屋出现了,要开始我们的游戏啦!)
今天米老鼠给我们带来了一样好玩的礼物,猜猜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喊出我们的咒语(哦土豆,哦土豆)
二、坚硬的核桃
1、出示装满核桃的盒子,教师摇动盒子,请幼儿听声音猜猜里面是什么?
2、我们一起说1、2、3打开
教师打开盒子,这是什么?它的名字叫核桃
3、讨论:你们吃过核桃吗?吃核桃是吃它的什么地方呢?(核桃肉)
4、那今天陈老师就请你们来吃核桃,教师把核桃分给幼儿,请幼儿捏一捏、咬一咬,看一看、敲一敲
5、呀,核桃的壳好硬啊,那该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打开核桃呢?(教师请幼儿将核桃先交给配班老师,先一起想想办法,配班教师将核桃一一砸开为下面环节做准备)
三、想办法打开核桃
1、教师启发幼儿想办法,请幼儿自由讨论并发言
到底该怎样打开核桃呢?我们来请米老鼠帮忙吧,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什么妙妙工具呢?我们一起来喊出我们的咒语(哦土豆,哦土豆)
2、出示PPT,有钳子、剪刀、螺丝刀,还有一样神奇的妙妙工具
教师介绍各种工具,与幼儿讨论这些工具是否可以打开核桃,怎样使用这些工具打开核桃呢?(教师与幼儿一一讨论几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我发现使用这些工具还是不能打开核桃,我们来看看今天神奇的妙妙工具是什么呢?一起喊出我们的咒语(哦土豆,哦土豆)
3、点击锤子图片,原来今天神奇的妙妙工具是锤子
教师拿出锤子,展示给幼儿看,我们怎样用锤子来打开核桃呢(用砸的方法),太好了,我们可以用锤子来砸核桃
我们来试试看,在砸核桃的时候请你跟我一起说“1、2、3砸”(砸开了吗?看来我的力气还不够,我们再来试一试,1、2、3砸)
教师细心地将核桃砸开,让幼儿观察教师是怎样用力的
4、哇,核桃终于砸开了,我们轻轻地把核桃壳剥开,然后把核桃肉放进嘴巴里,恩,吃起来香香的,脆脆的
你们想不想吃呀,好,赵老师已经把核桃都用锤子砸开了,请每位小朋友仔细地剥开核桃,将核桃壳子放在中间的小盒子里
5、让幼儿自己细心地剥核桃、吃核桃。请幼儿说一说核桃的味道
四、坚果游戏
1、除了核桃有坚硬的外壳,还有许多果实都有着坚硬的外壳,我们一起来看看打开PPT2,出示各种坚果图片,让幼儿分辨是什么,教师介绍各种坚果,说明各种坚果的食效。
(开心果:抗衰老,增强体质
花生:花生吃多了会引起消化不良,煮熟的花生营养比较好
瓜子:瓜子的种类有很多,这里有葵瓜子和西瓜子
核桃:吃核桃补脑
板栗:吃板栗可以健脾胃
松子:防止高血压,老年人要多吃
杏仁:治疗咳嗽
腰果:可以炒起来吃,香喷喷的
榛子:营养非常丰富,它是这些果实王国中的国王。)
教师在最后点明: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坚果,它们都是硬硬的;别看它们那么硬,经常吃坚果对我们的身体都有好处哦!
2、这些坚果,除了可以吃以外,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它们的果壳可以用来制作乐器)
为了让乐器的声音清脆好听,陈老师统一准备了开心果的果壳
教师引导幼儿制作果壳乐器:教师引导幼儿将果壳装进八宝粥瓶子,摇动起来发出哗啦啦的响声
3、播放《小海军》伴奏,教师带领幼儿用果壳乐器跟随有节奏的音乐打节奏
4、真好听,那我们下节课用我们自己做的果壳乐器再给音乐打节奏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分析:
本次活动是幼儿在玩水过程中了解物质沉浮现象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因此活动的重点定位在能动手尝试使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玻璃球浮起来,难点是:学习合作真实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目标:
1、幼儿动手尝试使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玻璃球浮起来,进一步感知沉浮。
2、初步尝试小组合作记录实验结果。
3、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玻璃球、一次性盘子、一次性杯子、牛奶盒、篮子、小方砖、一次性碗、套筒、鲍鱼壳、橡皮擦,它们有的会浮在水面,有的会下沉。
2、大脸盆、钢化玻璃缸、干毛巾、笔。
3、幼儿记录表(小)、教师记录表范例(大)。
活动过程:
1、出示玻璃球引入,提出问题激发幼儿思考、设想。
师(出示玻璃球):“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这个玻璃球放进水缸里,它会怎么样?是沉下去呢?还是会浮上来?”
(幼儿讨论)
师:有人说浮起来,有人说沉下去,到底是怎么样呢?请一个小朋友来将它放下去,大家来看一看。
师:你知道它为什么会沉下去吗?
2、抛出问题,引发讨论。
师:小朋友看到,玻璃球一下就沉下去了,请你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它浮起来呢?(鼓励孩子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并给予他们时间和机会)
3、幼儿进行实验
第一次操作,初步感知
⑴师:小朋友想了很多办法,大家可以试一试,在试之前,老师有提几点要求:
①同一张桌子的小朋友为一组,轻声说话,材料轮着试一试。
② 玩的时候,小心别把水洒到地上。
③ 多用几种材料试试看,记住哪些方法可以使玻璃球浮起来。
⑵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与指导
放手让幼儿进行尝试。发现好的方法的给予肯定,实验失败的'幼儿适时进行干预引导。
第二次操作,尝试记录
①出示记录表,并讲解记录表的记录方法)
师: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用了很多种方法让玻璃
球浮起来了,用什么方法记录呢。老师设计
了一张记录表,小朋友一起看看里面有哪些_ 儿童网
符号,记录什么。
②幼儿第二次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重点观察幼儿的小组合作记录情况及是否真实的记录。
4、小组介绍记录情况并验证
①请一组的幼儿介绍本组的记录情况,并当场进行验证,从中表扬小组幼儿的
团结协作和真实的记录。
②教师作简要小结。
5、张贴记录表互相交流,收拾材料。
附: 玻璃球沉与浮记录表
〇
√ 或 ×
教研组课评:
教师善于抓住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和现象,进一步激发幼儿的认识和探究欲望。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环节紧凑、清晰。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在活动中采取的小组记录方式进行大胆的尝试,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幼儿认真投入,积极探索,发现各种不同的方法,并能大胆地讲述自己的发现。在课堂组织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引导还不够明确、指令不够清晰,帮助幼儿提升和归纳的经验不足。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6-22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0
[精华]中班科学教案07-21
中班科学教案【精华】07-21
中班科学教案[精华]07-21
中班科学教案[合集]07-21
实用的中班科学教案07-2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4篇06-09
中班科学教案四篇07-14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9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