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精华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知道有洞的材料能吹出泡泡,并且发现不同形状的洞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
2、通过猜想和验证,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玩过吹泡泡的游戏。
2、白板课件。
3、带孔积木、吸管,钥匙,树叶、玩具、铅丝、泡泡水、盆子、抹布等材料若干。
活动重难点:
通过探索,知道有洞的材料能吹出泡泡,并且发现不同形状的洞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与幼儿一起听《吹泡泡》歌曲进入活动室。
2、教师吹一个泡泡。
师:小朋友,你吹过泡泡吗?你是怎么吹的?小结:哦!吹泡泡是要水里蘸一蘸,对着小嘴巴,轻轻吹一吹。但是,泡泡水对我们的皮肤是有伤害的,所以吹泡泡的时候要小心,嘴巴不要碰到泡泡水,也不要对着小朋友吹。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吹泡泡,好吗?
二、实验探究,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1、实验一:猜想并验证,哪些东西可以吹出泡泡。
(1)猜想实验结果。
出示课件。
师:这里有一些材料,看看都有些什么?
出示记录表。
师:哇!这么多材料,猜一猜哪些东西是可以吹出泡泡呢?
(2)操作验证。
①师:……觉得积木、吸管等材料可以吹出泡泡,……有的小朋友觉得可以,有的小朋友说不可以,那我们就试一试。
②要求:记住!试一个记录一个,能吹出泡泡就在记录表上打“√”,不能吹出泡泡的打“×”。好!开始吧。
③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实验结果。你们是不是跟他们一样?这个有的说能吹出泡泡,有的说不能,我们一起来试试。小结:吸管、积木、玩具和钥匙可以吹出泡泡。
⑤师:这四样东西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呢?小结:原来这些东西都有洞洞,泡泡是从洞洞里出来的,把洞洞完全放入泡泡水中,拿出来就可以吹出泡泡了。
(3)尝试制作吹泡泡器。
师:树叶和铅丝不能吹出泡泡,因为它们没有洞洞,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它们也能吹出泡泡呢?想一想,然后用你的办法试一试。
师:你们的办法都吹出泡泡了吗?你的办法是什么?小结:真棒!都动脑筋想出了办法,把树叶弯一弯或是戳个洞,铅丝弯一弯,绕个洞就变成吹泡泡的玩具了。
2、实验二:猜想并验证,任何形状的镂空物体都可以吹出圆形的泡泡。
出示五角星、爱心、方形和圆形的吹泡泡玩具,引发幼儿探究不同形状吹出的泡泡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1)猜想实验结果。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不同形状的玩具,看看有什么形状?猜猜这些不同形状的玩具吹出来的泡泡会是什么形状呢?把形状画在记录表上。
师:你们的答案是什么?
(2)操作验证。
幼儿进行实验,教师观察。
师:有的小朋友说玩具是什么形状的,吹出来的泡泡就是什么形状的,那我们试试看,每一种材料都试试,把自己的结果写在记录表上,试一样记录一样,是什么形状就画上什么形状。
师:不同形状的玩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呢?小结:哦!原来任何形状的玩具都能吹出圆圆的泡泡。
三、活动延伸,拓展知识。
师:今天我们玩了吹泡泡的游戏,开心吗?那现在我们去太阳底下吹泡泡,看看泡泡的颜色会有什么变化,快走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对事物原理性问题的探究兴趣最为浓厚,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工具也有着极大的关注,每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看到有飞机从空中飞过时他们总会立刻兴奋的手舞足蹈、大叫大跳,并且非常渴望进一步了解飞机。针对孩子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和对纲要精神的领会,为幼儿提供认知探索的环境,更好的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现代科学奥秘的兴趣、引发对科学家的崇敬和敢于大胆创新的热情,我设计此次活动。在活动中我准备采用小组讨论、探索,同伴合作及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的方式从而更好地适应幼儿发展需要,体现新纲要的教育精神。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现代科学奥秘的积极探究兴趣,满足幼儿渴望了解飞机的愿望。
2、能力目标:在初步了解飞机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推理能力、创造力、想象力。
3、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飞机的主要结构、种类和用途。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探究现代科学奥秘的兴趣,了解飞机的主要结构、种类及用途。解决方法:探究飞机玩具、模型,欣赏课件展示。
活动难点:大胆创新想象新种类的飞机、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疑问。解决方法:小组讨论,教师引导。
活动准备:电脑课件,各种飞机模型。画笔画纸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谜语:它像鸟不是鸟,身上没长毛,肚里能装人,飞的比鸟高。”(飞机)
老师: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就非常渴望能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到蔚蓝的天空,发展到现代的高科技时代我们人类已经发明了飞机完成空中之旅。
2、飞机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空中交通工具,教师出示一架客机模型,提问:老师手中的飞机是哪种类型的?它有什么用途?整个飞机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发动机等)每个部分在飞行中都有什么作用?欣赏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场景。
3、你知道哪些不同类型的飞机?他们都有哪些不同的用途?(桌子中间的盒子里有不同种飞机)在桌子中间的盒子里请每个小朋友选一架你喜欢的飞机,仔细观察以后请你和同伴说说它是什么飞机,有什么用途,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你还知道那些其他的飞机,他们有什么特殊本领?
教师巡回指导以后请个别幼儿回答。请幼儿完整欣赏课件中的飞机种类介绍。
4、在我们探讨了飞机的结构、种类之后,你们还有什么关于飞机的问题想和大家一起探讨吗?(例如:飞机是靠什么力量飞上天的呢?课件展示内容:飞机是谁最早发明的,怎样被发明的?最早的飞机什么样子?等等)渗透爱国教育,初步了解中国的`航天技术的进步。
启发幼儿说出人类发明的其他为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交通工具,鼓励幼儿去探究他们,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热情,鼓舞幼儿用自己聪明的大脑、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世界。
延伸活动:
1、请幼儿用画笔画出自己喜欢的飞机,鼓励大胆想象创新。
2、户外活动时玩纸飞机、风筝、竹蜻蜓,探究飞机靠什么力量上天的原因。
3、探究其他交通工具的种类、结构,以绘画折纸的方式大胆设计新种类。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镜子。
2、寻找生活中可以反射影像的物品或场地。
教学重点:
寻找生活中的镜子,让幼儿留意生活周围的景物,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教学难点:
寻找生活中可以反射影像的物品或场地。
活动准备:
镜子、窗户、黑色书面纸、铁制饼干盒、光亮的锅子、脸盆、水龙头、门把、汽车后视镜
活动过程:
一、照镜子
1、教师先以“照镜子”为题引起幼儿的注意。
2、与幼儿讨论:我们什么时候会照镜子?
3、请幼儿想一想,除了镜子外哪些东西也可以当做镜子使用?
二、教师带领幼儿,在教室中寻找像镜子一般的物品,并一一验证幼儿们刚才的想法,看看这些东西是否真能照出自己的影像?
三、带幼儿回归幼儿用书第26、27页面,让幼儿观察页面中的画面,并说出观察到的情形。
1、饼干盒可以清楚地照出自己的样子。
2、商店街中的橱窗像面镜子。
3、亮晶晶的水龙头也可以当做镜子。
4、汽车的车窗玻璃,也是很棒的.镜子。
5、厨房的大汤勺也可以当做镜子。
6、地上的小水洼有时也可以照出模样。
7、家中的电视机荧幕也可以当成镜子。
四、教师让幼儿利用手边发现的、准备的东西照照看,然后把可以当成小镜子的东西画在页面上。
五、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玻璃,并了解用玻璃可以当镜子的条件。
1、先请幼儿观察窗户玻璃,看看是否能看出自己的影像?
2、接着在窗户玻璃的另一面铺上黑色书面纸,让幼儿再次观察,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并比较影像的清晰度。
让幼儿实地操作后在进行讨论与分享。
活动延伸:
在阳光晴好的日子里带领幼儿到户外玩“阳光接力赛”的游戏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灰喜鹊的生活习性及动物生活和环境间的关系。
2、使幼儿懂得珍惜自然资源,建立环保意识。
3、激发幼儿热爱美好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灰喜鹊图片一张,喜鹊叫声录音
影像资料两段:灰喜鹊在和谐、美丽的环境中生活
环境恶化,灰喜鹊无家可归,伤心搬家
活动过程:
一、通过电教手段,让幼儿了解灰喜鹊的生活习性。
1、播放灰喜鹊鸣叫,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听,这是谁在鸣叫?鸣叫声怎样?听后,你有什么感觉?
2、出示灰喜鹊图片,幼儿认识灰喜鹊外形。
原来这么好听的声音是一只灰喜鹊在叫,它在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歌唱。
3、通过视频,幼儿了解喜鹊习性。
你们知道灰喜鹊喜欢吃什么?
你们知道灰喜鹊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我们一起来看看灰喜鹊的独白。(看视频1)
4、教师小结:灰喜鹊生活在道旁、山麓、住宅旁、公园和风景区的稀疏树林中,常十余只或数十只一群,穿梭于树林间,不喜久留,似游击式活动,骤然成群飞向这里,又突然飞向别处。食性杂的鸟类,但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步行甲、金针虫、金花虫、金龟甲,鳞翅目的螟蛾、枯叶蛾、夜蛾、膜翅目的蚂蚁、胡蜂,双翅目的家蝇、花蝇等昆虫及幼虫,兼食一些乔灌木的果实及种子。
二、通过视频,幼儿感知环境的变化对灰喜鹊的影响。
1、看,灰喜鹊在美丽的环境中生活得多快乐、开心。可是有一天,美丽的环境变了(看视频2,树林被损坏的场面)
2、请幼儿讨论:环境的变化会对灰喜鹊有何影响。
3、幼儿看视频2(完整观看)
4、小结:美丽的环境被破坏了,绿绿的树林没有了,灰喜鹊生活的环境被破坏了,因为没有了树木,灰喜鹊的食物越来越来少,因此灰喜鹊伤心地离开了,它搬离了原来的家。
三、经验迁移:
灰喜鹊会搬到什么地方去?在那儿灰喜鹊又能生活多久?
四、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让我们大家都来爱护环境,让灰喜鹊有个永远的家。
五、结束活动:歌唱《我们都是好朋友》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唱响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教材简解]
纸和桌子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更是密不可分的,画画,做手工,写字都需要用到纸。活动《神奇的纸桌》的设计灵感来自区域活动,一天,手工区的乐乐将纸折成一张桌子,然后在纸桌上放雪花积木,他一边放一边数。乐乐看见我高兴的说:“老师我的纸桌很结实能放20个雪花片。”在观察中,我还发现我班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已由直觉行动思维过度到了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喜欢做做玩玩,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折叠、粘贴等操作能力,他们能够运用想象,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制作活动。用纸来做桌子,对于孩子来说十分新奇,在熟悉与新奇的碰撞下,很好地激发了他们制作与探索的欲望。所以我根据本班幼儿发展水平,选择设计了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
[设计理念]
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孩子熟悉的东西,让孩子从身边经常接触的事物纸和桌开始,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奥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就像杜威先生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本能的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惧来的特点。”活动中把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引入探究的对象,通过多次操作与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来解决不同的问题,达到不同的目的。
[目标预设]
1.乐于探索,并能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创新。
2.通过操作活动,探索使纸桌站起来及站得稳的方法;
3.能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体验探索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每人两张大小、形状相同的纸,固体胶、记录纸、记号笔没人一份。
2.相同大小的雪花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
幼:纸师:纸有什么用处?
幼:画画、写字、折纸……师:你有什么方法能让这张纸站起来?
幼:折、卷2.师:前些天我的朋友告诉我,她能用两张纸,一张做桌面,一张做桌腿组合成一张一条腿的桌子,你觉得这张纸桌能站起来吗?
幼:不能站起来、站起来3.师: 那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证实这件事的'真假呢?
幼:有4.师:好,如果给你两张纸,你能做成一张一条腿的桌子还要让它站起来吗?你准备怎么来做这条腿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幼儿讨论)评析:活动一开始,以疑问为线索,“两张纸能做一张一条腿的纸桌吗?”展开探索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尝试制作纸桌,探索桌腿的多种制作方法。
1.师:在你们的桌上有每人两张纸,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来做一做、试一试,看看谁的桌子最先立起来,做的又稳当又牢固,好吗?
2.幼儿尝试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制作。
3.集中讨论:“我的纸桌站起来了” (用语言结合实物表述)。
师:你是怎样做的桌腿,让它站起来呢?你的桌腿是什么形状的呢?
幼1:用折的方法:将纸对折立起来变小山型幼2:用折的方法:将纸三折变成门型幼3:用折的方法:将纸四折变扇型幼4:用卷的方法:将纸卷成圆型4. 师小结:纸的本领很大,通过折、卷的方法,改变它原来的形状后,可以“站”起来,变成一张一条腿的桌子。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采用独立探究法,经验法,操作法,交流讨论法。活动中对纸桌的制作没有提出过多的要求,幼儿在操作活动时尽量不介入,只是适时的点拨,肯定,并鼓励幼儿不轻易放弃。为幼儿制作后的讨论“你的纸桌站起来了吗?”留出了很大的空间。最后幼儿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分享彼此的经验,在说中学,听中学,幼儿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三、以游戏“摆积木”,尝试发现各种形状桌腿的纸桌承受力是不同的。
1.师:你的纸桌上能放东西吗?
幼:能(引导幼儿猜测纸桌上能摆放积木的数量)2.师:在纸桌上轻轻地平放雪花积木,看看哪种形状的桌腿最牢,桌面上放的积木最多?
3.师:出示记录表。你觉得纸桌上能放几个积木,请你把你的猜想数量记录在“?”号的格子中。
4. 幼儿将自己的猜测记在格子里。
5. 幼儿尝试在将纸桌上放积木。
6. 师:你的纸桌上放了几个雪花片?它是什么形状的桌腿?你发现哪种形状的桌腿比较牢?(引导讨论)7.师小结:圆柱体桌腿的纸桌,放的积木数量最多,承受重量的本领最大。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采用游戏的形式,营造探索学习的气氛。鼓励幼儿在自己制作的纸桌上尽量多放积木,以探索不同桌腿对桌子的承受力的影响,让幼儿在问题情景中去思考,去寻求答案。
四、引发新的探究点,延伸探究。
1.师:刚才,我们通过操作,得出圆柱体的桌腿的桌子承受力的本领更大,还有没有像圆柱体的桌腿一样,有一个支撑面的纸桌,在桌上可以放许多积木呢?
2.师: 那相同形状的桌腿,如果我们改变它的高矮,胖瘦,承受力又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下次再来试试,好吗?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从而促进幼儿扩散性思维的发展,促使幼儿永远种保持学习的热情,并获得主动学习的动力机制。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按磁铁的特性(能吸住的物品和不能吸住得物品)分类。
2、通过动手操作把不能被磁铁吸起的东西能被磁铁吸起来。
3、激发幼儿的探究欲,发展幼儿探索的能力。
活动准备:
人手一块磁铁,一份记录纸,水彩笔人手一支,能被磁铁吸的东西和不能被磁铁吸的东西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发活动课题。
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吧!“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师:小朋友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吗?
2、老师这里还有一位新朋友呢,我们把它请出来吧,(老师出示磁铁)你们看它是谁呀?它也想来找好朋友呢!你们猜猜看谁会是磁铁的好朋友呢?幼儿自由猜测。
3、小朋友们猜了这么多材料宝宝(教师出示准备的材料)老师这里也有一些材料宝宝,(老师介绍材料的名称)我们来猜一猜谁会是磁铁的好朋友呢?幼儿自由的猜测(幼儿猜了之后要自己说猜的是什么东西)。
那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猜的对不对呢,现在我们3个人一组动手实验一下,把是磁铁好朋友的材料放到中间的红色小框里,不是磁铁好朋友的还是放到原来的盆里。
要求:记住自己放的是几号篮子。
下面的请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找一找。全都找好后派一个代表把篮子交给老师。
我们先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找到的磁铁的.好朋友有哪些呢(请一组的小朋友全部讲完)。难道留在盆里的材料都不是磁铁的好朋友了吗?我们来试一下。(师拿磁铁到每组的盆里试一试)
二、引导幼儿帮助把不能被磁铁吸起的东西变成能吸起的东西。
1、我们帮磁铁找到了好朋友,听!是谁在说话呢,喔,我听清楚了,原来是桌上盆里面的宝宝们在说“我们也想和磁铁做好朋友,请你们帮我们想个办法和磁铁做好朋友吧!”谁来说说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他们,幼儿想办法讲述。我们知道这个小篮子里的材料都是磁铁的好朋友,请它们来帮帮忙吧。教师选择其中的一样展示操作。(如:我们看这张纸不是磁铁的好朋友,那我可以利用小篮子里面的材料来帮助它,师示范,然后记录在记录纸上。)
2、老师这里有一张记录纸,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是需要帮忙的,你用什么材料帮助它的就来这里材料的下面打“√”。下面每组派一个代表来拿你们的小篮子,还是回到你们原来的桌上试一试,然后再记录下来,试完一样再试一样。幼儿三人一组动手操作,老师巡视。
3、操作交流:幼儿展示动手操作的记录表。你们都帮这些材料宝宝想出办法来了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来帮助它的。例:用**帮**,有没有其他办法,看看别的小朋友的记录纸谁用的办法多(如有争议可在集体面前示范)
三、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帮磁铁找到了很多好朋友,我们还帮助这些本来不是磁铁好朋友的东西变成了磁铁的好朋友,你还能在我们教室帮助磁铁找到更多的好朋友吗?让我们出发去找找看吧!
活动反思:
今天的活动时科学《磁铁找朋友》,磁铁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今天的科学活动主要让幼儿对磁铁的想象感兴趣,并初步了解不同形状的磁铁都能吸铁和铁制品的特性。让幼儿借助对磁铁的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幼儿用磁铁玩一玩,吸一吸。去感知磁铁的性质,幼儿再通过自己的观察结果,会生成很多有关磁铁的问题。充分让幼儿自己探究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特别是我在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吸布条时,有几个小朋友告诉我说,我能吸住布条,从而使让我能为下一步隔着物体吸铁有了明确的指引。
在实验操作时,小朋友能认真参与到实验中,但是出现过于关注实验,等实验结束后,才发现忘记记录了。说明小朋友还不太习惯记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记录这种方法用得太少了,以后要让小朋友多记录。
在活动结束后,我将磁铁放入区域活动中,在区域活动时,很多小朋友拿着磁铁去找好朋友,教室里、走廊上、活动室、午睡室。每当他们找到磁铁的朋友,他们都会兴奋不已。我请小朋友到家里再找找磁铁的朋友,找到了再和小朋友来分享。通过这样的探索活动,小朋友就知道铁和铁制品都是磁铁的好朋友。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3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1
科学活动教案06-13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活动教案(集合)07-20
(通用)科学活动教案07-20
(精)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活动教案(通用)07-21
(精华)科学活动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