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28 08:23:4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集合(10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不同的”睡眠”方式.

  4、能用自身的话向他人介绍动物的睡眠方式.

  5、学会作者分类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1、了解动物不同的”睡眠”方式.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身的话向他人进行精彩的'介绍。

  教学准备:

  图片、生子卡片、录像。

  课时布置: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俺们大家都知道人一般都是在晚上睡觉,白昼工作,不会一睡几天不吃不喝。可是大家是否知道有的动物就能一睡几个月不吃不喝,这是不是很有趣呢?这些动物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学完这课,你们就会知道。(板书课题)为什么将睡眠打上引号呢?有谁知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1)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自身不认识的字。

  三、学习本课生字。

  1、读准字音。

  (1)出示卡片、指名认读。

  (2)老师范读。

  (3)指导重点读音。

  2、记忆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学习生字。

  (2)分析重点生字。

  四、同学汇报初读的感悟。

  1、同学快速默读课文。

  2、同学汇报。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非常遥远。

  昏昏沉沉:指蝙蝠们头脑迷糊,神智不清。

  金蝉脱壳:比喻用计逃脱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蠕动:指海参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第1~3自然段,考虑问题。(同学之间可相互讨论)

  动物睡眠是为了什么?

  蝙蝠是怎样进行冬眠的?

  (2)同学汇报。

  (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但又不全是为了休息)

  老师引导:动物睡眠,特别是进入休眠期。睡眠的目的就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

  老师总结:蝙蝠睡眠比较奇特,一是集体睡眠奇,二是睡觉方式奇,三是睡眠时间奇。

  (3)观看蝙蝠冬眠录像,增强对课文理解。

  2、学习课文第4~7自然段、看看海参是如何冬眠的。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看看海参是如何冬眠的,并作汇报。

  (海参靠吃海底下的虫子——浮游生物维持生命)

  (2)老师总结。

  因为海参是一种生活在海底的动物,靠吃海底的浮游生物维持生命。到了夏天,海底的浮游生物都浮出海面,而海参只能蠕动,不能浮出海面,所以要进行夏眠。

  (3)观看海参夏眠录像资料,自由探究蜗牛的睡眠。

  3、合作学习第三局部,自由探究蜗牛的睡眠。

  (1)自由朗读。

  (2)自由组合合作探究蜗牛的睡眠,并作汇报。

  (蜗牛在冬天的时候要进行“冬眠”)

  (蜗牛在夏天天不下雨时要进行“夏眠”)

  (蜗牛称得上是“睡觉大王”)

  (3)观看蜗牛冬眠和夏眠录像,加深对课文理解。

  二、扩展眼神,巩固提高。

  1、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睡眠方式?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2、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蝙蝠要进行“冬眠”而海参要进行“夏眠”?

  板书:

  18 动物的“睡眠”

  蝙蝠 冬眠

  海参 夏眠 适应环境的变化

  蜗牛 冬眠 夏眠

语文教案 篇2

  训练内容

  1、认识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2、练习按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写字。

  3、学习字词句

  4、朗读背诵儿歌。

  5、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训练重点

  1、按笔顺写字。

  2、了解小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按笔顺写字。

  1、审题。

  (1)读题目

  (2)说明题目要求

  2、指导

  3、其余两组可按上述步骤进行教学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练习,描红仿写。

  3、指导练习临写

  三、教学第三题:学习字词语句

  1、教学题1:你认识这几种小动物吗?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1)审题。

  (2)指导练习

  2、教学题2:你知道它们遇到危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1)审题

  (2)指导练习

  (3)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读读背背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要求

  2、指导学习的方法

  3、练习:读读背背

  二、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1、课前准备

  2、审题

  明确要求

  3、指导

  (1)看图说一说

  (2)同桌说一说

  (3)指名分角色表演

  (4)评一评

  小结:注意创设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将学生的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复习音节,看图学习音节词,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二)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并说出图意,读句子,认识“山、田、左、片、右、风、云、她”8个字。

  (三)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读儿歌。

  教学重难点

  复习汉语拼音,认识8个汉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复韵母卡片an、en、in、un、ün。

  2.出示两拼音,三拼音卡片。开火车读;(小兔小兔快开门,谁来开?)指名读、齐读。

  (二)导学新知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1.看图学音节词。

  方法:找一人敲鼓,鼓停时,拿花环的同学上台抽一张音节词卡片,读两遍。

  (1)做游戏“传花环”。

  (2)师出示音节词卡片。

  (3)出示实物图、铅笔盒、字典、转笔刀。

  大家读一读,用一两个词说话。学生上台抽卡片贴图。

  (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

  师:同学们学得可真快!为了放松一下,让我们大家坐上氢气球一起到郊外玩一玩吧!

  2.看图按顺序说图意,学句子,识字。

  (1)逐步演示山、田、树、果园出现的课件,问:“谁愿意当个小导游,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郊外美丽的风景?

  生说:远处、近处、左边、右边各有什么?

  (训练学生观察图说话的能力。)

  用“郁郁葱葱”“广阔”“又大又红的`苹果像红灯笼一样”等词句,按顺序介绍一下美丽的大草原。

  (丰富学生的想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

  ①先给小伙伴介绍。

  ②上台指图说一说。

  (2)教师贴小动物图(小鱼、老鹰、小兔等)。

  师:(准备图)美丽的大草原准备开个盛大的宴会。看!大草原来了哪些小动物?

  (3)想当导游的同学赶快把这个热闹的场面介绍给各位老师和你的小伙伴吧!

  学生像讲故事一样,按一定的顺序给老师和小伙伴说一说。然后让想说的学生上台看图说说。

  (让学生主动学习,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观察能力。)

  师:大家玩得高兴吗?可是你们知道林文、孙燕会在哪里游玩呢?

  3.学习儿歌识字。

  (1)出示投影片(儿歌)。

  小组合作读,不会的问小老师。指名读。

  (2)出示课件演示爬山的过程并范读(配乐)。

  (把抽象内容具体可感地展示给学生。)

  (3)教师指要求认识的汉字。

  指名说并组词说话,学生做动作有表情地读儿歌。

  (4)师出示假山、小人的实物图演示爬山的过程。

  师:看!老师画了一棵大苹果树,看谁能帮老师把大苹果挂在树上?

  (三)巩固新知

  1.出示大苹果卡片。

  抢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2.小结: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学得真棒!希望大家今后能够表现得更出色。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技能目标

  在对话,交流,质疑中,引导学生朗读,想象,体会江凡在火灾中的冷静,机智,沉着的品质。

  情感与价值观

  目标学习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到事情冷静,沉着,机智;激发学生提高自救意识合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了解江凡为什么能够从火中把奶奶和邻居救出以及我们应当向江凡学什么的问题。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展开联想,学习江凡冷静,机智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小朋友们,看着视频上这些触目惊心的火灾现场,想来大家心里都觉得很害怕吧!生命只有一次,在无情的大火面前,即使是大人,也会惊慌失措。今天,老师就要将大家带领到一个火灾现场,而小朋友们,今天也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就是充当小记者,来记录下这个关于火灾场上的故事。”

  师:“那么,小记者们,跟老师一起去还原这个火灾现场吧,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熟读词语

  师:“在充当小记者之前,我们有一场记者入职考试,不过关的小朋友可不能当上记者呢。”

  师:“让我们来男女分工合作。男生先读,女生跟上。看谁今天是我们班的最佳小记者。”

  生读

  师:“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当一名好记者的潜质。现在就请我们班的小记者们前往火灾现场吧。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火灾发生的时候火势如何?人们又是怎么表现的?”

  三、精读 第二 第四

  1、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看着同学们认真考察的神情,老师相信你已经能将现场描述出来了。请一位小记者为我们描绘一下当时的场景,请他读读第二自然段。注意,阅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逗号和句号之间的停顿,他们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句子,读懂文章。”

  师贴“注意逗号和句号”

  师:“这位小记者的朗读真是让老师如临其境。那让老师再来考考小记者们。阅读课文时,找出关键词语也能帮助我们理解文章,你能圈出表示现在火势情况的词语吗?请小记者们动动小手指,拿出笔来,圈出描写火势的词语。看谁才是合格的小记者。”

  师:“有哪一位小记者画出来了?”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师:“是啊,这可不是一场小火,而是一场大火啊!这场大火迅速蔓延,仿佛一只火龙,想要瞬间吞噬人们。人们从甜美的梦中惊醒过来,一下子,什么声音充斥了楼层。”(生:喊声、哭声、咳嗽声,以及呼呼声)

  师:“听这声音,多么的令人为之一颤。情况已经非常危及了,请小记者们带上危急的感情,一起再来读读这第二自然段。”

  抓住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火势庞大,情况紧急。指导有感情朗读。

  2、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从外面看,楼层已经非常危急了,那楼层内部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请勇敢的小记者们,随着老师,一起来楼道里看看吧。请同学们自由地读第四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 “从这一段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处境已经刻不容缓了,行动已经受到了限制。人们都被呛得无法呼吸,因为楼道里——(烟雾腾腾),更可怕的是,眼睛看不清前方的路,已经被熏得睁不开眼睛,都是因为楼道里——(烟雾腾腾),这可怕的烟雾完全阻挡了人们逃出的步伐。多么浓的烟啊!据统计,火灾中,很多人并不是被火烧死的,而是被烟呛死的。可想而知,当时,在烟的笼罩下,人们的感受是怎么样的——用一个词来概括(惊慌)”

  抓住重点词句。

  3、师:“耳闻不如亲见,小记者们想不想亲自走进现场,去感受一下火灾发生时的情景?”(播放图片)

  “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刚刚进入甜美的梦乡,就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火惊醒了,一时,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他们有的……有的……有的在喊……有的在叫……还有的……还有的……(激发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他们实在太惊慌了,所以他们挤来挤去,碰倒了杂物,撞上了自行车,却依然是找不到出去的大门。请小记者们,带着你对火灾的印象,边读边想象火灾发生时的情景。再次齐读这两段话。”

  师:“请小朋友们张开你们的火眼金睛,瞧一瞧,怎样记住这两个字?”

  引出“形声字猜义法”

  三、精读 第三、第五自然段

  师:“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现场,你就住在那被火和烟包围着的小楼上,你最想干什么?”

  师:“是啊,逃,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赶快逃出去,那么,年仅10岁的`江凡又是怎么做的呢?他也和别人一样惊慌吗?

  生:“不是,他很镇静”

  师:“你从课文什么地方读出了他的镇静?请小记者们默读第3、第5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小江凡动作的词,读一读,想一想,他是怎么做的?。”

  指名回答。

  师: “江凡的本能反应也是害怕,他迅速地就让自己镇静了下来。他急忙先——(拿起一件衣服),为什么要拿衣服(为了给奶奶捂住鼻子,为了防止吸入烟雾)。是啊,这个小江凡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仍然能考虑得如此周到,照顾奶奶如此体贴,真的是很不容易啊!可是要逃出火灾现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人们失去理智,挤来挤去的时候,我们的小江凡脑筋一转,不是跟人们挤来挤去,而是——?(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师:“这位小记者的朗读让老师都忍不住想见一见这个江凡了。是啊,他不像人们挤来挤去,而是先思索了一下,就马上()在地上,接着(——沿着墙脚一点一点摸索),用了一个动词是什么(摸索)因为烟雾已经挡住了他的实现,如果莽撞跑来跑去,只会事半功倍,所以他只能一点一点的摸索。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找到了(木板),根据以往的经验。他一下子就判断出这是什么?(楼门)可见,他平时也是个留心观察事物的人啊。摸着这木板,他一把 (推开)大门,新鲜的空气终于又回到了他们身边。这一系列的动作,一气呵成,你们觉得,这个江凡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啊?(聪明、冷静……)如果没有一个冷静、机智的思考,他能做到吗?(不能)事实上,根据后来的调查,我们了解到,慌乱的人群中,有不少大人也学过火灾自救的知识,但是,最终将30多位邻居救出火海的却是这个年仅10岁的小江凡。那么,为什么江凡能将邻居从火海中救出来呢?请同学们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齐读该段课文,注意动词,体会江凡的机智。

  四、相机学习对比

  相机点出“对比”的手法

  师: “面对同样的火灾,人们和江凡却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反应。大人是非常的惊慌,而江凡他是非常的镇静,文章通过描写大人的惊慌来凸显江凡的镇静,这种的手法就叫做:“对比”。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对比)。当我们描写人物时,用上对比,相信你的文章一定是最有创意的那一。”

  五、拓展延伸,充当小记者

  相机点题:这一位遇事冷静,勇敢机智的小江凡,从火海中救出了30多位邻居,他就是一位真正的小英雄,你们喜欢他吗?(喜欢)作为一个小记者,现在需要你去采访小江凡,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请小朋友拿出笔来,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赞美赞美小江凡吧。可以是几句话,也可以是一小段赞美的诗句。

  六、拓展延伸

  火灾扑灭了,邻居们也得救了,同学们,此时此刻,相信你们也被小江凡的冷静和机智深深的折服了。希望你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像小江凡一样,冷静、机智,因为,惊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一、导课今天我们自学一课文,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认真。

  二、自学课文《乐山龙舟会》投影出示要求:

  1.自学生字,读通、读熟课文

  2.同位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

  3.在小组内交流读懂和没读懂的问题

  4.体会“乐山龙舟会”进行交流

  5.体会课文的`特点,集体交流

  读准音:旌 弋 黠 乍 解释;游弋

  高亢

  围剿

  千顷水面琉璃滑,百艘龙舟竞争先

  这句话写出了赛龙舟的热烈场面一时间,呈现出一派光的天地、色的世界因为晚上彩船上会亮起无数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日光灯,他们交相辉映、与水中得倒影连成一片,在探照灯的扫射下,仿佛是一条闪动着的五彩的银河

  指名说泛指在水中游动声音高而洪亮包围起来剿灭辽阔的水面如同玻璃一样光滑剔透,上百艘龙舟争先恐后勇夺冠军。

  三、美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四、布置作业《乐山龙舟会》这文章重点写了什么活动?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乐山龙舟会的盛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乐山龙舟会》一课,你们还记得这文章写了什么事吗?哪一位同学能来概括乐山龙舟会这个故事的盛况?

  二、检查认读字词及朗读课文。

  三、重点理解词句。

  1、投影片出示本课词句: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资 弦 弋 蛟 倾

  姿 炫 戈 狡 顷

  3、理解句子意思绿杨夹岸水平铺各色各状造型的“蛟龙”如箭离弦,顺流而下。

  四、交流

  所查资料哪几个民族举行赛龙舟?人们为什么要举办“赛龙舟”活动?

  五、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词语。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讲授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基本特点有所了解。.

  2.明确赏析古诗词的几个基本点。

  二、教学思想设计

  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不仅学习课文之文本,而且学习分析一首诗的方法。

  因而从课文文本分析入手,首先进行现代文——文艺评论的阅读训练;在此基础上,进而学习课文所展示的分析一首诗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请学生简介杜牧其人;背诵《清明》一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是,

  牧童遥指杏化村。

  2.老师简介作者(见课本注解)周汝昌先生,激发学生兴趣。

  (二)周汝昌先生首先抓住了《清明》绝句中的哪个词对该诗进行赏析的?赏析过程中采用了什么方法?

  明确:“纷纷”;比较法

  (三)在周汝昌先生心目中“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

  明确:“诗眼”即诗句关键处,乃全篇“神光所聚”,能使全诗境界全出,开阖变化而一动而万随者。

  (四)请学生例举含“诗眼”古诗词名句。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

  (五)周汝昌先生对“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进行赏析时,运用了哪些方法?

  明确:比较法及通过想象再现图景之法。

  (六)复习:想象的种类。

  明确:再现的想象和创造的想象。

  (七)作者在分析《清明》绝句第三、第四句时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联想法。

  (八)复习:联想与想象的`主要区别何在?联想一般而言有哪些种类?

  明确:想象无须触媒;联想则必须有触媒。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相似联想、因果联想。

  (九)想象与联想在古诗词赏析中的作用何在?

  明确: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将想象与联想称之为“神思”,作家凭借想象和联想,可以“思接千载”(超越时间),“视通万里”(超越空间),形象是诗歌的生命,诗歌往往要把思想感情浓缩到有限的生活画面之中,使人通过画面的形象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古诗词作品,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对画面形象进行还原,如能理解作者是怎样凭借想象与联想来描绘生活画面,塑造人物形象,抒发思想感情,阐明人生哲理,那么就能更清晰地把握作品脉络,更深刻理解作品意蕴。

  (十)作者对《清明》一诗的总体评价是什么?

  明确:音节十分和谐、圆满;形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十一)我们能否总结一下中国古典诗词的总体特点?

  明确:(1)语言简练;(2)生动形象;(3)音韵和谐;(4)想象独特;(5)情感丰富;(6)境界优美。

  (十二)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对我们今后赏析古诗词有什么启发?我们能否总结出几个“抓手”?

  明确:(1)品味涵咏语言,抓住诗眼。

  (2)分析把握修辞,明辨手法

  (3)探究作者思路,分析结构

  (4)分析情景关系,体味意境

  四、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训练中的有关练习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福尔摩斯是怎么推断出送信人身份的。

  2、抓住描写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当时的感受。朗读课文。

  3、学习福尔摩斯善于观察,遇事爱推断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学习福尔摩斯善于观察,遇事爱推断的好品质。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请同学们说说福尔摩斯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说说福尔摩斯对什么进行了推断,结果怎样?他是怎么推断出来的?

  3、根据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

  三、反馈交流,自学汇报

  1、讨论自学练习2。

  2、讨论自学练习3。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一找在事情发展过程中“我”有哪些感受?“我”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4、进一步想想福尔摩斯为什么能推断出那个人的.身份呢?(善于观察,善于推理)

  四、朗读课文

  五、你们还了解福尔摩斯的哪些事情?互相交流

  教后记: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识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韵律。

  3.培养学生爱查字典,主动、经常翻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爱查字典,主动、经常翻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韵律。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带字典了吗?赶快翻翻,说说你对它有什么印象?让我们到课文里了解了解它吧!

  二、自学

  1、自主读文,轻声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和自己喜欢的方法如:问一问,猜一猜,查一查等去认识字。

  2、尝试查字典

  三、识字。

  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四、交流

  1、读文整体感知

  2、你喜欢哪小节,就可以读哪小节,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五、诵读

  1、练读: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选择喜欢的方式练习读文。2、汇报表演: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读文。

  六、评价

  七、写字

  1、认读生字卡片并扩词。

  2、自主学习较简单的字

  3、交流学习较难的生字。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同学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默读,能够体会两只白鹅的不同之处。

  2、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3、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具体描写,唤起同学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谁来说说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只白鹅,它就是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

  板书课题:

  白公鹅

  二、新课学习

  1、同学默读课文,要求:

  给自然段标号;在文中勾画出二类生字,多读几遍;哪些词、句、段给你印象

  最深?可以勾一勾,写一写。

  2、同学交流。

  3、谁来说说这只白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4、这究竟是只什么样的`白鹅?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概括一下。

  (耀武扬威)的大公鹅

  (威风凛凛)的大公鹅

  (派头十足)的大公鹅

  5、好一只拥有海军上将衔的大公鹅,那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又是怎么样的呢?谁来概括一下?

  (高傲的)

  6、学到这里,同学们讨论一下:

  同是白鹅,但不同作者的笔下又各有姿态,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相同点:

  抓特点,围绕特点来写。

  不同点:

  前者抓住一个特点──高傲,围绕总写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从三个方面(叫声、步态、吃相)突出其高傲;后者先写大白鹅应当荣膺海军上将衔,然后再写为什么应当荣膺?在解释说明中写出了白鹅的特点。我们写作文时,就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突出其特点。

  【板书设计】

  14、白公鹅

  步态:慢条斯理 海军上将派头

  活动:无忧无虑 自由 自在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百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收集、背诵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古诗。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诗人纳兰性德,阅读他们的作品。

  3、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不好?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思念家乡)

  3、那么是什么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呢?

  (月亮)

  月亮象征着团员之意,所以诗人写的思乡诗中,常常提到月亮。但并不是所有人的乡愁,都是月亮引起的,熟悉的景物,特殊的节日,都会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再来读三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体会一下,是什么勾起作者的乡愁呢?

  二、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用自己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

  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学生多读。)

  (教师播放教学课件:古诗三首·泊船瓜洲课文朗读。)

  4、指名答:

  (我觉得它写得很美、我觉得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我们解读后再来体会一下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

  2、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我们一块儿来读一读吧。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齐读。)

  3、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

  (指名答。)

  4、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5、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

  6、指数名说。

  7、小结:

  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8、那就用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9、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可为什么诗中只有一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一下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10、指名答:

  (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1、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12、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手指课题“船”字)(生答: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

  (生答:绿色)

  让作者那么明显地感受到──

  (生答:春天到了、来了)

  13、你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哦,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14、指名答:

  (感受到春天就单单是个“绿”也各有各的美;这个“绿”有着层次美,远近各不相同;”绿”也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5、同学们理解的多准确呀!把你感受到的“绿”再读出来吧。

  (分男女生赛读。)

  16、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7、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教师播放教学课件:古诗三首·泊船瓜洲古诗文解读。)

  18、小结:

  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更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

  我想,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9、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过渡:

  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

  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

  引导从课题的船停泊在“瓜洲”“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3、你能到这个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明:

  (教师播放作者简介王安石)

  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6、指名答:

  引导从“一水间”“只隔几重山”“又”“何时找我还”这些词句理解。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五、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呀!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块再来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感吧。

  2、有感情地读。

  3、学到这,我们再来想想为什么人们对这首诗如此偏爱?

  4、背诵课文,我们下堂课时检查大家背诵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相信同学们都已经理解背诵了。下面我们请同学们来背一背。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

  (注意读准“意万重”“聒”。)

  (教师播放教学课件)

  1、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

  (指名答。)

  2、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3、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

  (指名答。)

  三、再读课文,品悟情感

  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

  (默读,画出来。)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

  (指名答。)

  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

  (小组内交流。)

  8、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9、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

  10、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

  (齐读。)

  11、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四、课堂背诵,加深理解

  1、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

  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指名答。)

  3、总结: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得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

  五、生字学习,布置作业

  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4、学生练写。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07-20

【精选】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精选]07-26

小学语文教案06-18

《彩虹》语文教案06-20

语文教案【集合】07-23

语文教学教案07-11

(优秀)语文教案07-20

实用的语文教案07-20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