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8-02 09:24:39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活动教案【实用9篇】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活动教案【实用9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大班孩子已经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充满探索的兴趣,同时他们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相当的知识和经验。在活动中,孩子们特别对一些自然界中物象预报天气的现象颇感兴趣,他们从好奇到自己主动地探索:通过信息的收集、故事的讨论、绘画的表达和做个“小小气象预报员”等活动,孩子的好奇得以满足,知识得以丰富、经验得到提升,从而能进一步激发孩子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喜欢收集天气信息,萌发幼儿观察天气的兴趣。

  2、通过理解故事和争做气象预报员,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

  活动准备:

  1、事先发动幼儿收集“大自然语言”的气象信息:如“蜻蜓低飞,天要下雨”等气象信息。

  2、倒霉的小白马挂图、小白马头饰

  3、绘画材料、“小小气象台”舞台一个

  活动流程:

  故事导入――讨论――我知道的天气信息――小小气象预报员――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倒霉的小白马

  (1)教师出示小白马头饰,引出故事:有一匹小白马想出门,它遇到了一些什么事情呢?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出示挂图)

  (3)提问:小白马打算去草地上玩,遇到了什么倒霉事?为什么?

  小白马打算去看日出,遇到了什么倒霉事?

  小白马想去树林里散步,遇到了什么倒霉事?为什么?

  (4)幼儿再次完整倾听故事。

  2、讨论:故事中告诉我们什么天气信息?

  (1)听了故事,故事中有那些关于天气信息的`内容,如:晚上星星多,白天天气热;朝霞映红了天,就会下雨等等。

  (2)小白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获得天气方面的信息?

  3、我知道的天气信息。

  (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知道天气的信息?(观察天气、动物;电视、报纸、电脑等)

  (2)你收集的是什么信息,能不能把自己知道的气象信息用绘画表达出来。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小小气象预报员。

  (1)那么,我们知道这么多的气象信息,现在,我们就可以和电视台的气象预报员一样来预报气象。

  (2)讨论:怎样预报天气。(教师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语句来表达,如:乌龟背潮湿,明天下大雨)

  (3)学做“小小气象预报员”

  5、延伸活动

  让幼儿到户外,看看天、花草树木、小蚂蚁等,猜猜明天的天气,说说自己的理由。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名称:科学活动——水的秘密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宝宝发现:颜料放水里,水变成颜料的颜色;蜡笔放水里,水没有变色。

  2,体验玩水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红绿色颜料、2支排笔、蜡笔(若干)、水盆1个、水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材料导入

  1, 小朋友,看一看今天李老师准备了什么好玩的'东西,这是什么?

  幼:颜料、蜡笔

  2, 这是两瓶水,把颜料和蜡笔放水里,水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二、水的实验

  师:现在我们试一试:

  1, 颜料实验:颜料是什么颜色? 幼:红色

  师:红色的颜料放水里,看水会不会变颜色?

  幼:水变成红色了

  总结:红色的颜料放水里,水也变成了红色了。

  2, 蜡笔实验:这支蜡笔是什么颜色?幼:红色

  师:红色的蜡笔放水里,水会不会变成红色呢?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试试(幼操作)再把水摇一摇,水变色了吗? 幼:没有

  总结:蜡笔放水里,水不会变色。

  三、幼操作

  师:是不是所有的蜡笔放水里,水都不会变色呢?现在老师请小朋友都试试

  1, 蜡笔实验:每人一支蜡笔、一盆水,分组投放。

  总结:所有的蜡笔放水里,水都不会变色。

  2, 颜料实验:人手一个水瓶,师依次投放颜料。

  总结:颜料放水里,水会变成颜料的颜色。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愿意创造“工具”,解决简单的移动问题。

  2、了解移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准备:

  玩具小汽车、双面胶、夹子、垫板、滑轮车、扭扭棒、塑料纽扣、游戏棒、卡纸、塑料环扣、吸铁石、塑料棒子、塑料圆环、报纸、视频《生活中的移动》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游戏:移动小汽车

  1、关键提问:什么是移动?

  小结:物体从原来的位置改换到另一个位置,就是移动。

  2、游戏介绍:用桌面上的材料帮助小汽车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另一边的位置。

  3、操作交流:你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汽车移动了?

  4、小结:相同的办法,却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帮助小汽车移动。

  相同的材料,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使小汽车移动。

  几种材料可以组合在一起变成让小汽车移动的'工具。

  二、第二次游戏:移动小汽车

  1、游戏介绍:用一张报纸帮助小汽车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另一边的位置。

  2、操作交流:你的作品是什么?像什么?

  3、小结:小小的游戏,你们却有大大的发明。在生活中还会有更大的用处。

  三、活动延伸:欣赏视频《生活中的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内容:

  面粉是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食物,但这只是孩子与它的间接的接触。我们的幼儿对它到底了解多少呢?于是我把面粉深入到了教学活动中,和我的'孩子们一起来分享面粉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

  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活动环境,提供多样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运用多用方法辨别出真正的面粉并做出记录。

  活动目标:

  1、在“真假面粉”活动中,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心与热爱,并从中体验到探索的快乐。

  2、在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时,让幼儿形成较强的观察力及初步的对比分析能力。

  3、通过探索实践,让幼儿在四种白色粉状物中辨别出面粉。

  活动准备:

  百宝箱 、面粉、淀粉、糯米粉、水、盐、馒头、花卷、水饺皮、馄沌皮、电饭锅、记录表、笔

  活动建议:

  一、导入:通过游戏“百宝箱”出示馒头、花卷、水饺皮、馄沌皮引起幼儿对活动兴趣。并提问幼儿:馒头、花卷、水饺皮都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儿:“面粉”

  教师依次出示面粉、淀粉、糯米粉、盐供幼儿猜想四种白色粉状物品哪一种是真正的面粉。

  二、 展开:

  幼儿的操作记录分两部分:

  1)猜想记录:要求幼儿只用眼观察凭借以往的知识经验判断谁是真面粉并做猜想记录(四样猜想物品分别用数字作为各自标志。1、面粉、2、淀粉、3、糯米粉、4、盐)如:

  2)验证真假并做记录(在这里我挑选面粉、淀粉、糯米粉、盐四样食物是因为它们1、在外观上比较接近可供幼儿探索2、即使幼儿用品尝的方法来验证真正的面粉也是很安全的。

  3)可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交流)

  验证后的记录:

  三、 师幼交流验证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做出真面粉统计记录总人数36人)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体验爸爸妈妈的艰辛。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课件:我从哪里来

  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的形式与幼儿交流。

  “宝宝们,你是从哪里来的呢?猜猜看。”

  回答各异:有的说捡来的,有的说妈妈生出来的。

  不同的回答给予不同的评价

  二、看课件。

  1、爸爸的种子和妈妈的种子结合在一起。

  师问:爸爸的种子像什么?(像小蝌蚪)师:这些小蝌蚪游得可真欢啊!学小蝌蚪游呀游的动作。

  它们住在妈妈的肚子叫什么?(子宫)

  2、妈妈吃东西的.情节,认识脐带的作用

  3、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情节,宝宝在肚子里会干什么?

  幼儿:会睡觉,会伸手,也会翻身……我们一起来学小胎儿做做动作吧。

  师:妈妈为了宝宝要改变许多不好的习惯。

  4、宝宝出生时的样子。

  有的宝宝自己爬出来,有的需要医生帮忙。

  宝宝出生了,大家叫他婴儿或新生儿。

  三、感受妈妈的辛苦,表达对妈妈的爱。对妈妈说一句感谢的话。

  妈妈我爱你!

  妈妈真辛苦!

  我要帮妈妈做事。

  我要听妈妈的话。

  课后小结: 成功之处:上好一节科学活动,特别是有关宝宝出生方面的课,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把握不好,会变得很枯燥,我充分利用课件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使孩子明白一个生命史如何起源的,更体验到母亲的艰辛,在孩子的言行中有不少宝宝明白自己是妈妈生出来的。相信这节课后,他们明白,一个生命创造是爸爸妈妈共同努力的。

  不足之处:如果能请一位怀孕的妈妈或医生阿姨讲述妈妈怀孕时的艰辛,讲讲宝宝出生时的故事,幼儿会更感兴趣,记忆会更深刻。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水的冷和热,对物体的变冷和变热产生好奇。

  2、探索简单的降温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温度计一支。一张大记录表,六张小记录表。

  2、活动前小实验:晨间活动时,盛满两杯凉水,一杯放在室内,一杯放在室外太阳下。

  3、幼儿已有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哪一杯水热。

  ――出示一杯水:楼老师这里有一杯水,这杯水是放在教室里的,还有一杯水呢,我是放在太阳底下的,请宣老师帮忙拿进来。你们想想看,这两杯水一样吗?请小朋友来摸一摸,有什么不同呢?请个别幼儿来尝试。(一杯水热,一杯水冷)

  ――楼老师请专门测量水温的温度计来帮帮忙,看看小朋友摸出来的对不对。(教师分别在两杯水中放入温度计进行测量,提醒幼儿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小朋友真棒,原来放在太阳底下的水热,放在室内的水冷。

  ――介绍大统计表:老师这儿有一张表格,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杯水是放在哪儿的?(手指房子标记)放在房子里的水冷我们贴上蓝标记。这杯水是放在哪儿的?(手指太阳标记)放在太阳下面的水热我们不贴。

  2、怎样使水变冷。

  ――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宝宝变热了,它们觉得热死了,太难受了,请小朋友来想个办法,帮帮忙,让它们凉快一些。

  ――幼儿讨论讲述。

  ――教师介绍材料,记录表。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空杯子、扇子、筷子、盛有冷水的小碗、冰块还有三杯一样的热水,这三个杯子上都有一个标记,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数字1、2、3)

  ――请小朋友每人找一只水杯,用你们想的方法让热水变冷。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帮助个别遇到困难的幼儿完成。

  ――出示记录表:我们都用自己的方法帮助了水宝宝,可是老师和别的小朋友不知道哪一杯水是最冷的.。怎么办呢!老师为每组小朋友准备了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三个杯子,和桌上的杯子一样有标记。请小朋友摸一摸三个杯子,哪一杯水最冷就用在上面贴上蓝标记。

  ――幼儿记录,提醒幼儿不争抢。

  ――展示幼儿的记录表,教师请二――三组的幼儿讲述:你们用了什么方法让水冷得最快。

  3、怎样使身体变凉快。

  ――水宝宝可高兴了,现在天热了,如果我们也很热,觉得不舒服了,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的身体也变得凉快些呢!

  ――幼儿讲述使自己身体变凉的方法,如:扇扇子、用凉水擦脸、洗澡、开空调等等。

  ――你们想的办法真多,以后我们热了就可以用这些方法使自己变得更加凉快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对“凉快招数”的研究,在不断的尝试操作、探索感知、体验分享来发现热水变冷的不同方法,并进一步发现里面的科学道理,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及尝试教育的理念,并让幼儿从中体验到了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从小爱科学的兴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平时,我们常常提到空气。那空气到底在哪儿呢?因此,我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让幼儿动手反复地实践,通过捕捉空气、手帕不会湿、吹泡泡、捏鼻子等游戏,把抽象的空气概念具体化,让幼儿充分感知空气,知道空气无处不在,作用很大,人和动植物都离不开它。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发现到处 都有空气,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2、初步了解空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人和动植物都需要空 气。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

  准备:

  1、教师操作用品:

  (1)方形金鱼缸一个,透明水杯一个,手帕两条。

  (2)大小不同的透明玻璃杯两个,蜡烛两支。

  2、幼儿实验用品:每个幼儿一个塑料袋,一个装有水的杯子, 一只吸管。

  步骤:

  一、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感知空气无处不在。

  1、捕捉空气游戏。

  (1)给每个幼儿一个塑料袋,让幼儿想办法让塑料袋鼓起来。 感知教室里面有空气。

  刘老师想请小朋友把这个塑料袋变得大大的、胖胖的,好吗?(幼儿动手操作,在教是室里找空气。)

  提问:刚才小朋友是怎样让袋子变胖的呢?(袋子里面装满了空气)反复实验,让幼儿感知教是室里到处是空气。

  (2)老师和幼儿再到室外找空气。让幼儿感知到处都有空气。

  教室里面有空气,那走廊上有没有空气呢?(幼儿回答)请小朋友把袋子里的空气放掉,到走廊上找一找,看看走廊上到底有没有空气。以此类推,带幼儿到操场上、大型玩具里、树下找空气。

  提问:刚才小朋友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空气的?(幼儿回答)让幼儿充分感知空气的无处不在。

  提问:看一看,空气看得见吗?摸一摸,空气摸得着吗?尝一尝,空气有味道吗?

  教师小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没有颜色没味道,它天天和我们在一起,躲在我们身边和我们做游戏。

  2、教师演示小魔术——手帕为什么不会湿?进一步让幼儿感知空气的无处不在。

  (1)教师演示手帕不会湿的实验。教师将手帕塞入玻璃杯底,倒扣杯子,压入玻璃缸的水中,让幼儿猜一猜手帕湿了吗?取出杯子,看一看,摸一摸,手帕湿了没有?

  (2)教师演示手帕会湿的实验。教师再将手帕塞入玻璃杯底,倒扣杯子,压入玻璃缸的'水中,慢慢倾斜杯子,让空气跑出来。请幼儿猜一猜手帕湿了吗?取出杯子,看一看,摸一摸,手帕湿了没有?

  (3)提问:为什么第一次手帕没有湿,第二次手帕又湿了?让幼儿带着疑问再看教师做实验,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直至都能看清前后两次实验的不同:知道第一次手帕没有湿,是因为杯子有空气,空气挡住了水,水不能进入杯子,所以手帕没有湿。而第二次是因为杯子的空气跑出来了,水进入了杯子,所以手帕湿了。

  3、幼儿操作实践,感知人体内也有空气。

  空气到处都是,那我们的身体里有没有空气呢?给每个幼儿一杯水,一只吸管,让幼儿用吸管插入水中吹气,观察气泡冒出的现象,感知人体中有空气。

  二、了解空气的作用。

  1、人、动物、植物都需要空气。

  捏鼻子游戏。 让幼儿捏住鼻子不呼吸,有什么感觉,想一想如果没有空气会怎么样?了解空气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空气,人类就不能生存,那除了人以外,还有谁离开空气也不能生存的呢?让幼儿知道动物、植物的生存也离不开空气。

  2、教师演示实验——燃烧也需要空气。

  (1)教师拿出大小不同的透明玻璃杯,内装蜡烛,先让幼儿观察杯子,引导幼儿说出杯子里除了蜡烛以外,还有空气。

  (2)点燃蜡烛,幼儿观察哪个杯子的蜡烛先熄灭。

  (3)提问:刚才是哪个杯子的蜡烛先熄灭的?为什么?让幼儿感知燃烧也需要空气。

  三、活动延伸——游戏:火箭飞上天。

  火箭上天

  材料:大塑料瓶(矿泉水瓶最佳)、纸。

  制作:在大塑料瓶上卷一纸筒,做成火箭状,套在瓶口上。

  玩法:猛地拍压塑料瓶,火箭被推上天。让幼儿想一想,为什么火箭能飞上天?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1、在多次探究验证中探索感知力作用于蛋壳的凹面与凸面时出现的不同现象,发现拱形面能承受更大的力。

  2、在操作中能仔细观察,会与同伴分享交流探究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小鸡出壳》挂图;

  2、鸡蛋壳、削好的铅笔、针筒、装水的盆、托盘、积木、纸板若干;

  3、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小鸡出壳"引发问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鸡姐姐和鸡妹妹吵个不停,你们来评评理,到底是谁先啄破了蛋壳?"

  (二)第一次探索:戳鸡蛋壳的'凸面与凹面,哪个更容易破?

  1、与幼儿共同设计实验方法:

  提问:我们来做个实验吧,那要怎么做能比较出谁先啄破蛋壳的呢?需要什么材料?什么东西比较像小鸡的尖嘴巴?

  2、幼儿用铅笔模拟小鸡的尖嘴巴,做自由落体,分别戳蛋壳的凸面、凹面,并记录探究的结果。教师关注幼儿探究的过程与困难,鼓励幼儿多次尝试验证。

  3、结合幼儿记录表,交流分享。

  师:"小朋友们都发现蛋壳的凹面比较容易戳破,蛋壳的凸面要花较大的力才能戳破。"

  (三)第二次探索:为什么蛋壳的凸面不容易戳破?

  1、设置疑问:鸡姐姐不服气,我也用了同样的力气,为什么啄不破蛋壳呢?我用的力气到底到哪里去了呢?

  2、教师出示针管,介绍操作的方法。

  3、幼儿实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流下的情况。

  4、交流分享探究的结果。

  师:针管里的水落在蛋壳凸面时就散开了,就像铅笔戳在蛋壳上的力被分散了,所以蛋壳不容易破;当水落在蛋壳的凹面时,会集中在蛋壳里,就像是力集中在蛋壳的中心,蛋壳就容易破。

  (四)第三次探索:拱桥承载的重量更大吗?

  1、教师介绍材料及操作方法:

  幼儿两两合作,分别用纸板搭两座"桥"(一座平面桥、一座拱桥),然后轻轻地往上面摆放积木,比一比哪座桥承载的积木更多,并以小组记录的方式记录结果。

  2、幼儿操作探究,教师引导幼儿更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自己探究的结果。

  3、结合记录表分享交流:

  "哪座桥承受的积木多?""有不同意见的吗?"

  (五)引发问题,拓展活动。

  师:"拱形的力气更大吗?在我们的生活里,人们在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拱形,请你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明天带到班上和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目标:

  1.通过撕纸、抛纸、团纸、扔纸球等活动锻炼小肌肉和大肌肉的动作。

  2.乐意参加集体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准备:

  1.各种质地、大小的纸张。

  2.大纸箱一个,质量较好的大塑料袋两只。

  3.在活动室上空吊挂纸盘(内盛满碎纸,一拉就会飘下许多碎纸);地上撒一些撕碎的小纸片。

  过程:

  一、撕纸

  1.教师边撕广告纸边说:“大纸变小喽,又变小喽,变得很小很小喽,真好玩!快来,快来,我们一起来把大纸变成小小纸吧!”

  2.孩子们自由撕纸,教师巡回观察,帮助力气小的孩子撕纸,鼓励孩子合作撕纸。

  二、抛纸

  1.教师把地上的碎纸用力向上抛,吸引孩子们玩碎纸。

  2.教师与孩子们一起抛纸。

  3.引导孩子把纸抛向悬挂着的`纸盘,鼓励个别孩子去拉绳子,使碎纸飘落下来,启发孩子想象这一情景与生活中的哪些情景相似。(放鞭炮、下雪等。)

  三、团纸

  1.教师将碎纸片团捏成小纸球,扔向孩子的小屁股,以吸引孩子参与。

  2.孩子们自由地团纸球,扔纸球,教师巡回观察,并适当帮助不会团捏的孩子。

  3.这里还有一个大纸箱呢!让我们把球扔进去吧!

  4.我们把大筐里的小球变成两个大球,好不好?来,让我们一起装。(教师与孩子们一起把筐里的纸球装进两只塑料袋并扎紧袋口。)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5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9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3

科学活动教案06-13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1

科学活动教案【优】07-26

(集合)科学活动教案07-26

(合集)科学活动教案07-26

[优选]科学活动教案07-2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