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中班科学教案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小狗、小马、小刺猬、蛇、鱼等动物有不同的睡眠方式
2、乐意与同伴交流经验并用肢体动作表现
3、萌发探究动物奥妙的兴趣
活动重点:
让幼儿了解一些不同的动物睡眠方式
活动难点:
小动物为什么要有不同的睡眠方式
活动准备:
1、有关动物睡觉的图片资料。
2、《摇篮曲》视频,《动物狂欢曲》音乐。
3、故事录音《猴小弟学睡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视频。
1、教师播放摇篮曲视频并提出问题。
2、引导幼儿说出人要睡觉动物也要睡觉。
二、观察讲述
1、请幼儿观看动物睡觉的课件,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睡觉的。
师:图片中有哪些动物,他们都是怎样睡觉的。
2、引导幼儿说一说各种动物的不同睡觉姿势。
3、找个别幼儿模仿不同动物睡觉的姿势。
三、交流讨论
欣赏故事《猴小弟学睡觉》引导幼儿说一说故事中的小动物为什么要那样睡觉
四、探索记录
师:动物睡觉的姿势是太有趣了,小朋友们能不能用简单的.线或符号来记录呢?
鼓励幼儿探索记录
五、模仿游戏
教师播放《动物狂欢曲》音乐,任意说出一种动物的名称,请幼儿模仿这种动物睡觉的样子
活动小结:
师生共同复习所学内容
活动延伸:
小朋友将今天学到的有关动物睡觉的秘密将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3.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教学难点:小蝌蚪变青蛙的操作步骤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成长过程操作卡(人手一份)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听声音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请幼儿说一说小青蛙长什么样子呢?
(头顶上有两只眼睛、披着绿衣裳、露出白肚皮、四条腿)
(2)它有什么本领呢?
(捉害虫)
(3)想一想小青蛙小时候是谁?
二、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并分发小蝌蚪变青蛙的步骤卡片进行操作。
(1)引导幼儿讨论小蝌蚪是怎样变青蛙,在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教师把操作卡分发给每位幼儿。
(2)幼儿分步骤操作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三、与幼儿一起欣赏小蝌蚪变青蛙的视频,加深幼儿对小蝌蚪变青蛙成长过程的认识。
四、总结
师:小朋友们,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帮我们保护庄稼,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不能伤害小青蛙。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讨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青蛙。
一、成功之处:幼儿的情绪高涨,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短短活动运用了一系列活动方式,使得幼儿无暇分神,乐此不疲。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让幼儿对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有直观的影响,而且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进行了反复练习。在活动过程前,我还担心会出现混乱的现象,但在活动过程中因为是第一次用多媒体教学,并且掌握住了幼儿年龄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的'都很积极。
二、不足之处通过这节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还需要提高,在活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幼儿的操作时间较短暂,虽然有动手操作可是操作过程中幼儿的协作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如果让我在重新上这节课我想在活动中幼儿操作的环节可以让幼儿一整组进行分步骤的操作,加强幼儿协作能力的培养;在活动完成后可和幼儿进行小青蛙保护庄稼的故事创编,并让幼儿分角色表演,加深幼儿保护青蛙的意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科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能运用各种感观,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以及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次活动要求幼儿了解蜗牛的外形特点以及培养其探索的兴趣,教材在编写上注意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一般来说,一个四岁的孩子对理论知识较难明白,但如果经过自己的观察操作得出的结论往往比老师的讲述要深刻得多。
活动目标:
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环境。
活动重、难点:
蜗牛的知道5种蜗牛的名字
活动准备:
蜗牛生活环境图片,视频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发兴趣
1、教师猜谜语:没有脚,没有头,背起房子到处走,谁把他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2、幼儿举手回答(蜗牛)
二、认识蜗牛
1、教师提出问题:蜗牛长什么样子?(观看视频)
2、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蜗牛有身体、壳、触角
3、教师提出问题:蜗牛有眼睛吗?眼睛在哪里?
4、引导幼儿蜗牛有眼睛,在触角上。
5、那你们知道蜗牛生活在什么地方吗?(出示图片)幼儿自由回答(总结: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蜗牛最怕阳光直射)
三、认识种类不一样的蜗牛
1、出示蜗牛的`图片和幼儿一同来认识不同种类的蜗牛并帮助他们快速记住这5种蜗牛的名字。
四、巩固复习观看书和幼儿一同复习小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环境。和不同种类的蜗牛小小知识点告诉小朋友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小动物。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大人灌输。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孩子自己去图书馆找书、上网查资料,这样孩子获得的知识更系统、全面、深刻,学习能力由此增强。无疑,网络是一本大百科全书,提供知识更为快捷、方便。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还初步了解到网络给学习带来的好处,这为他们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人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品尝月饼,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2.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全家人团圆的好日子。
3.初步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一个月饼及切月饼的塑料小刀来园;教学音带《八月十五月儿圆》(自备);将幼儿按每八人分为一组,每组有四个不同口味的月饼。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跟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进入活动室。
--教师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八月十五是什么日子?这一天人们一般怎样庆祝?
--教师引导幼儿归纳我国过中秋的习俗。
2.观察并了解月饼。
--教师请幼儿将各自的.月饼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月饼是什么形状的?闻一闻,月饼是什么味道?
--幼儿自由交流并讨论:你吃过的月饼是什么味道?月饼馅里都放些什么?
3.分组活动,八人一组分享月饼。
--教师请每组推选四名幼儿尝试将月饼分成四等分或二等分。
--教师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不同口味的月饼,学习与同伴分享食物。
活动建议:
1.在美工区为幼儿提供橡皮泥及花纹压模,让幼儿制作"月饼"放在"娃娃超市"中进行角色游戏。师幼一起收集和整理月饼盒,用来装扮活动室,营造欢快的节日气氛。
2.此活动需在中秋节前后开展。
3.建议家长在中秋节的晚上带孩子赏月、吃月饼,让孩子体验与家人团圆的温馨与快乐。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么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危害?
通过学习让幼儿明白,塑料制品确实在生活中给人类带来很多方便,但同时也对人类造成一定的危害。幼儿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塑料制品的实物,因此,这一课幼儿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这一课中的教具是丰富多彩的易于刺激幼儿感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有关"白色污染"的总的对幼儿来说有些抽象,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课前组织幼儿清理园内的塑料垃圾,再观看有关"白色污染"的图片和纪录片,幼儿会很透彻地理解"白色污染"。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让幼儿在探索中认识各种塑料制品,知道它的特性。
2、幼儿能够自主的'了解塑料制品在人们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3、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观看,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
1、幼儿每人自带塑料制品一、两件。
2、带领幼儿在园中搞"塑料垃圾"清理活动。
3、在活动区投放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
4、白色污染图片及光盘。
四、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发现法、观察法、比较法相结合,满足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愿望,了解塑料制品特征,为了解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用途,我运用了交流讨论法、设计情境法,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经便幼儿理解。
五、教学过程
我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激发幼儿兴趣首先我设计提问:"小朋友们,请把你们带来的各种东西拿出来吧,告诉大家,你带来了什么?有什么用?是由什么制成的?"(这时幼儿会把带来的东西摆放在他们面前的桌子上,具体生动的教具摆放在桌子上,自然构成了一个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展示会,幼儿感受到刺激,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立即被激发出来了。)然后幼儿自由发言:我带的是饮料瓶,喝水用的;我带的是一个盆,是洗菜用的……最后老师小结:小朋友带来的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塑料制品。
(二)引导出现
1、在活动室里寻找塑料制品。
2、寻找后启发引导幼儿说出塑料制品的特征。
教师出示实物,引导幼儿说出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薄厚不同、软硬不同、高矮不同、长短不同。(经过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教师的启发引导,塑料制品的外部特征得到解决。然后同样用示范引导的方法,让幼儿说出它不怕摔、不怕水、比较方便、比较安全等内部特征。)这一环节完成活动目标。
(三)交流讨论本环节主要让幼儿了解塑料制品的用途。请涉朋友分组讨论,由于幼儿自带了那么多塑料制品,活动区里又投放了那么多,因此幼儿讨论的会非常激烈,激烈的讨论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拓展了幼儿的知识面。
最后,教师把讲座结果归类小结:
1、生活用塑料制品。
2、学习用塑料制品。
3、电器产品中的塑料制品。
这一环节完成了活动目标2。
(四)情境设计如今,塑料制品垃圾已成了环境的重要杀手,本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而设计的。
首先从塑料大棚模型,再通过课前的"垃圾清理"活动和观看光盘和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塑料制品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教育幼儿不随意乱扔塑料制品,尽量少使用塑料制品,鼓励幼儿研究一些处理塑料制品的科学方法,让幼儿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信念。
完成活动目标3。
(五)活动延伸
1、创造环境,在活动区多投放各种塑料制品,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巩固对塑料制品的认识。
2、在活动室张贴有关"白色污染"的图片,动员幼儿带家长利用双休日时间体验"白色污染"和用自己的能力杜绝"白色污染"。
:
塑料袋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资源,许多人除了用塑料袋装东西以外就把它随手扔到垃圾桶里面去了。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塑料袋启发幼儿对塑料袋的形状、大小的一个认识,让幼儿在观察中知道塑料袋的用处大,同时对人类的污染也是很大的,从而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动手试验的兴趣;
2、通过试验了解伞面大小对速度的影响。
活动准备: 大小不一样的降落伞人手一个、两个同样大小的小娃娃、大记录表、贴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个大小一样的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两位好朋友,他们俩一个叫欢欢,一个叫乐乐,欢欢和乐乐喜欢从空中跳下来的感觉,可他们觉得落下来的速度太快了,来不及看周围的风景,想请小朋友帮他们出个主意,怎样可以令他们落得慢些?(幼儿讨论……)
二、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降落伞 师:我给他们准备了两个降落伞,这样他们就能从很高的地方慢慢的飘下来了,我们看看这两个降落伞有什么不一样(一大一小),欢欢和乐乐带上两个不一样大的降落伞后,落下来的速度会不会也不一样呢?谁会落得更慢些?(幼儿猜测,讲猜测结果在记录表上表示) 三、实验过程 师:现在我们来让他们进行跳伞比赛,看看你们刚才猜得对不对。
1、由一个老师到滑梯放,另一位老师带着其余孩子在楼下看结果。提问:是大的降落伞慢还是小的降落伞慢?
2、玩降落伞,每个幼儿发一个降落伞,自由组合看谁的降落伞飞得高…..
3、幼儿比赛,找个地方比赛,看谁的降落伞落得慢,并记录结果。
4、讨论:为什么小的降落伞一下子就降到地面,而大的降落伞是慢慢地飘下来?
三、小结
老师在他们讨论的时候提问,你觉得他怎么会落得慢了?并要求他们详细描述落得慢的样子,引导他们知道这是空气的作用――空气在下面帮了他们的没忙……降落伞在落下来的时候,空气从下面托起他,所以他才可以慢慢落下来。
活动要点:
A、制作降落伞注意的地方:伞面的大小,伞面的材料,物体的大小,重物放置伞的中心点。
B、比赛 部分:在指定的高处,举起双手撑开降落伞让其往下降,记录降落伞停留空中时间的长短。
C、讨论部分:讨论是什么原因,影响降落伞降下来的速度。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试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做小实验,初步体验量的守恒。
2、懂得做实验后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的结果。
3、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地进行实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从杯中倒水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一粗一细两个杯子,里面分别装有不同水位的水。
3、——学具:粗细不同的杯子若干(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其中粗杯子里盛有兰色的水,细杯子里盛有红色的水),粗细不同空杯子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出示粗细不同的杯子):这两个杯子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杯子有粗有细。
——教师:杯子里面有什么?你觉得杯子里的水一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呢?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思考实验方法
——教师: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猜得对不对呢?
——鼓励幼儿思考,并提出建议。师幼归纳多种方法,并引导幼儿分析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难度,现在没办法做。鼓励幼儿发现借助空的第三只杯子可以了解两杯水是否一样多。
三、幼儿操作活动
——两位幼儿共同做实验,一人拿一杯水,然后再取一个空杯子。先猜猜两杯水是否一样多,谁多谁少,然后再实验。
——教师观察指导,了解幼儿的实验方法。
如,方法一:一幼儿先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个标记后把水倒回去。另一个幼儿幼儿再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二:一幼儿在自己杯子的水位处作标记,然后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个幼儿将自己杯中水倒入做标记的杯子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三:如果幼儿取的`空杯与其中某幼儿的一个杯子一样大小,则可以让另一幼儿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两杯水放在一起直接比较水位的高低…
——提醒幼儿实验时注意慢慢倒入,不要将水泼出来。同时要将杯中水全部倒完。
四、我们的实验结果。
请幼儿介绍实验的结果,引导幼儿发现,光用眼睛看,结果不一定正确,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正确的结果。
中班科学教案:会变的颜色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初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
2、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黄色的水若干,红、黄、蓝三色颜料。
2、演示记录卡和操作记录卡若干。
3、操作图若干,透明塑料纸若干,调色卡人手一份。
4、毛笔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以变魔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看,这是一瓶什么颜色的水呢?(黄色)
今天,老师来当回魔术师,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请小朋友仔细看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喽!我们一起喊一、二、三!(教师摇晃瓶子)
黄色的水变成什么颜色的水了呢?
2、自由讨论:
师:谁知道魔术师是怎样把黄色的水变成绿色的水的?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告诉老师!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了呢?请每位小朋友也来当回魔术师:你们看老师帮你们请来了红色宝宝、黄色宝宝、蓝色宝宝三种颜色宝宝,请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宝宝把瓶子里的黄色宝宝变成绿色宝宝?
②谁变出了绿色宝宝?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变出来的?(幼儿回答)
③总结:我们现在一起来试一试,然后用记录卡把它记录下来。
(出示大的示范调色卡教师边讲解边调色,并出示记录卡进行记录)
4、探索操作
师:咦!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变出了什么颜色?(认识橙色)
师:那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先不要说出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调色卡,请小朋友试一试,怎样可以变出橙色?再把它记录下来。(幼儿调色并记录)
教师总结: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出示大记录卡边讲解边示范。
5、引导幼儿发现并记录
①蓝色宝宝和红色宝宝也想手拉手,那它们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你们自由选择一种材料试一试,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调色卡,还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纸重叠起来看看,然后把你们的发现用记录卡记录下来!(幼儿自由选材操作并记录)
②变出了什么?请你把你的记录卡讲给大家听听。
③教师总结:出示大记录卡进行记录。
6、操作游戏:变色眼镜
师:小动物们听说小朋友学会了一样本领,所以想考考你们,瞧!小猴戴上蓝色的眼镜看黄色的香蕉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狗戴上红色的眼镜看蓝色的蓝莓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猫戴上黄色的眼镜看红色的苹果会变什么颜色了呢?(边说边出示大操作纸)请个别幼儿讲解。
四、延伸活动:
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赶快到教室去用会变的颜色做一条彩色的围巾送给它们吧!(陈皆佳)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一、活动名称:小种子大集合
二、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不同的种子。
2.观察并辨认种子的外形特征。
三、活动准备
挂图、各种种子数颗、纸盒或瓶子。
四、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种子后提问。
教师:①你曾经看过哪些种子?数一数你认得几种?
②这些种子是什么颜色?
③比较一下这些种子的大小形状。
⑴请幼儿根据颜色分类,把颜色一样的种子放在一起。
⑵请幼儿根据大小分类,把大小一样的种子放在一起。
2.教师请幼儿摸一摸每种种子并提问。
教师:①种子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②不同的种子摸起来感觉有什么不同?
3.种子配对游戏。
将各种种子放在一个纸盒或瓶子中,以本班种子的类别分成种子小组,把代表本组的种子摆放到桌子中间(例如
红豆小组就把红豆摆放到本组桌子上)。教师请一位幼儿摸种子,用布或手蒙上幼儿的`眼睛,让其在纸盒或瓶子中任意摸一颗种子,然后去找相应的种子小组进行配对。配对成功的幼儿可给予奖励。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3、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
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阳光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颜色。
2.产生探索颜色的兴趣,并通过涂色表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图片-七彩精灵
2.水盆,玻璃。
3.幼儿用画纸和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看阳光,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阳光是什么颜色吗?我们一起看一看窗外的阳光吧!
2.教师:你们看到的阳光是什么颜色的?(个别幼儿说一说)阳光真的像你们说的是这种颜色吗?
二、了解探索阳光的材料。
1.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材料,看看有些什么?
(幼儿说说材料的名称)
2.用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呢?
(幼儿自由交流)
三、利用材料探索阳光的颜色。
1.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材料亲自动手探索发现七彩的阳光。
(1)将水盆放在阳光下,请幼儿观察水面,看看能发现什么?
随即交流自己的发现。
(2)让幼儿看一看阳光下的玻璃瓶,还能发现什么?
幼儿自由交流后在集中交流。
(3)引导幼儿利用彩色透明纸观察阳光,看一看有什么新发现?
引导幼儿继续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与幼儿一起得出结论
阳光是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颜色组成的。
3.出示图片-彩虹精灵
通过观察图片,巩固对七种颜色是认识。
四、用油画棒记录阳光的`颜色。
1.教师:小朋友真能干,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了太阳的光芒是七彩的,
你们想不想画一个七彩的太阳宝宝呢?
2.幼儿进行涂色活动,活动完成后,让幼儿自由交流欣赏。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一、设计意图: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细化食品和糖类的大量摄入,导致孩子们出现龋齿的状况大大提高。日常生活中我们开始难得看见孩子们露着白净整齐的牙齿了,个个或多或少都有龋齿,而且有的孩子经常闹牙疼。因此有必要让孩子们对“如何保护牙齿”、“怎样预防龋齿”、“当牙齿出现问题时该如何处理”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如何让孩子科学理解这些内容呢?刚好我园旁边有很多牙科医院,于是我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教育契机,带领孩子走进了中医院牙科医院,一起去了解保护牙齿的秘密。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牙科医生的工作,以及引起龋齿的原因。
2、养成从小保护牙齿的好习惯,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三、活动准备:
1、联系中医院牙科病房,设计相关的参观路线
2、与医生沟通有关的口腔知识。
四、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参观牙科医院,引出课题。
提出参观牙科医院的任务,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参观牙科医院,了解牙科医院的设置和医生的工作。
1、认识牙科医生,了解牙科医生的工作:主要是处理拔牙、补牙、镶牙、洗牙、美白、正畸、修复等各类口腔齿科问题。
2、参观诊所,了解牙科医院各诊疗室:如诊疗区、候诊区、消毒室、放射室、技工室等
3.介绍治疗牙齿的机器和工具,并做相关的演示。
由牙科医生介绍治疗牙齿的各种机器和常见工具。
三医生讲解孩子的换牙期以及引起牙齿龋齿的原因。
1、什么是孩子的'换牙期?
医:我们小朋友一般是20颗牙齿左右。小宝宝生出来后,慢地长出了乳牙,到了六七就开始换牙了,新牙就是恒牙,要用一辈子的,我们要好好保护牙齿。
2、引起牙齿龋齿的原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过渡的吃甜食。
四怎样保护牙齿,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1、怎样保护牙齿?
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2、医生利用牙刷和牙齿模型,讲解并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3、互动:和幼儿一起来学习刷牙的方法。
4、告别医院,感谢牙科医生。
五、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参观了牙科医院,知道了引起龋齿的原因,那么今后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学会用正确方法刷牙,来保护我们的牙齿吧!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6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5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5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3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8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科学教案06-22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30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31
中班科学教案【精】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