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范例(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探索并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在四年级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除法,出示320÷3,你会列竖式吗?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完成后说出计算过程。
2、还记得整数除法是怎样计算的吗?
从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除到哪位商写在那位上,不够商1就商0。
3、今天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一起来研究小数领域的除法计算。
(设计意图:小数除以整数是在学生学会整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一个新内容,算理与计算方法都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前,对这一知识的复习时非常必要的)
二、探究新知,探索算法
1、冬天来了,天气比较干燥,我们都要多吃水果,瞧,妈妈买了好多水果呢!(出示例题)从表格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求单价,可以根据那个关系式(总价÷数量=单价)你会列式吗?(师板书三个算式)
(设计意图:在课的开始就创设了妈妈在超市购买水果的情景,并且出示购买水果的情况表,让学生的除法计算学习置身于一个活生生的生活情景中,激发学生求知的。这里的情景与计算教学并非简单的拼凑,而是对学生探索计算方法时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这一激活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孩子体会小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为下面竖式算理的探索活动买下了伏笔,奠定了基础。)
2、我们先来求苹果的单价。
比较刚才9.6÷3与320÷3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①每千克苹果是多少元?谁知道?
②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a、把9.6元分成9元和6角
9÷3=3(元) 6÷3=2(角) 3元+2角=3元2角 3元2角=3.2元
b、9.6元是96角 96÷3=32(角) 32角是3.2元
c、9个1除以3等于3个一也就是3,6个0.1除以3等于2个0.1,也就是0.2,3加0.2是3.2
d、9.6表示96个0.1,吧96个0.1平均分成3分每份是32个0.1也就是3.2
e、列竖式。(利用小数的组成和小数本身的计数单位(9.6可以分成9个一和6个十分之一,9个一除以3得3个一,6个十分之一除以3得2个十分之一,3个一和2个十分之一合起来是3.2))
③刚才有些同学们利用元、角、分间的进率还有小数的组成算出了苹果的单价,除了这样我还发现有同学是用竖式计算的。请那位同学汇报一下计算的`过程。
a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呢?(先算9个一除以3等于3个一,3商在个位上;再算6个十分之一除以3等于2个十分之一,2商在十分位上)
b那小数点呢?你为什么将小数点点在这里?(指名回答)
(指着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问:同学们认真观察小数点点在这里也就是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怎样了?(对齐)谁愿意再来说一遍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点“3”和“2”的中间也就是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这位同学非常了不起,自己用竖式计算出了9.6÷3=3.2,现在你也会用竖式计算了吗,请同学们说一说用竖式是怎样计算的。请一生完整地把过程说一遍,课件演示。强调小数点对齐。
④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整个的计算过程。(边板书竖式,边回顾)9.6÷3先算? 3商在?计算时为了避免漏掉小数点,通常我们在算出商的个位上的数之后,就在商里点上小数点。接下去再算?2商在?)
(设计意图:周玉仁教授曾说:“学生能探索得知的教师不要替代,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要暗示,要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空间。因此我就这一环节我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给学生在小组里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通过学生积极的思考,主动探索,说出的理由百花齐放。足够的探索空间使学生真正的研究知识本身的特点,学生的这些想法正正是为竖式计算的探索活动“蓄势待发”,在学生充分地说明理由后再说竖式的写法,学生对竖式每一步的理由,每部分的意义就清晰明了多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整个活动学生把精力集中到探索算理本身中去,真正地提高探索发现的价值与有效性,也为后面学习12÷5和5.7÷6的计算奠定了丰厚的算理基础。)
3、下面我们来研究香蕉的单价。
①估算香蕉的单价应该在什么范围之间?
②估算对吗?让我们用竖式算一算(巡视后,指名板书竖式)。
③我们一起来看这位同学算的。
12个一除以5得2个一,还余2个一。在整数除法中,算到这儿就行了。但今天我们研究的是小数除法啊,算完没有?该怎样继续除下去呢?(停顿,生答:添0再除)
④0添在哪里?(2后面)
添0后的20表示20个?(20个十分之一)
这个0在什么位?(十分位)这样添0的根据什么?(小数的基本性质)
⑤能继续往下算了吗?(生口述,师板书)
⑥2.4元的确是在估算范围之内。
⑦小结:这题与以前学的整数除法有什么不同?(出示:有余数,添0继续除)
4、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橘子的单价。
你认为橘子的单价会在什么范围之内?(学生估算)
是吗?让我们用竖式来算算。(指名板书)
②反馈:5.7÷6,除数6是一位数,看被除数的前一位,5除以6个位不够商1,怎么办?(在商的整数部分写0,点上小数点,再继续往下除。)
③小结:,通过这题我们又发现在小数除法中,个位上不够商1,该怎么办?(出示:个位不够商1,商0)
5、检验:
刚才我们分别求出了苹果、香蕉、橘子的单价,做的对吗,可以怎样检验?
指名说,你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来检验的?(单价×数量=总价)
下面我们分工合作,第一组检验苹果,第二、三组检验香蕉,第三组检验橘子。它们的单价对吗?那我们就可以将答案填入表格中,同学们一定要养成及时检验的好习惯,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6、比较:
大家看黑板,让我们再来观察这3道竖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同:①都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异:①直接计算;②有余数,在后面添0继续往下除;③个位不够商1,在商的整数部分写0,点上小数点,再继续往下除。)
(设计意图:通过3道例题的教学,学生在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时常遇到的情况基本在这里讲到了,,这里的教学能从一般到特殊逐步使学生掌握计算过程中的具体技巧,突破难点,最后通过引导学生对3题式子的比较,初步领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再次探索,理解算法
1、过渡:学到这儿,老师有理由相信我们五(4)班的每个同学都能独立地进行计算了,你们有没有信心来“试一试”吗?
①在书本第73页上独立完成试一试。
指名板演笔算过程,集体交流。提问:个位不够商1怎么办?计算到被除数的十分位还是不够商1,怎么办?
比较两题与例题的异同。
2,观察例题和试一试,在小组说说:小数除以整数应该怎样计算。
①预设:(①都是从高位算起;②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③除的时候不够商1就商0)其实同学们说的这些就是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也就是说小数除以整数,首先是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来算,但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学生齐读)
小结:小数除以整数,先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来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你认为在计算时还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问题?
四、巩固内化,熟练算法
1、P73改错过渡:相信同学们能正确而熟练的进行计算。
P76/2 : 4.26÷3 0.735÷7 2.76÷6 6÷8
2、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手指课题齐读),现在你会计算小数除以整数了吗?在计算的过程中该注意什么?提醒大家要注意,个位不够0补位,余数添0继续除。
六、开放练习
厨房准备了72.72千克的香蕉准备放在一些盘里面,你认为可以准备( )几个盘,每个盘里分得( )千克。
七、板书设计
小数除以整数
9.6÷3=3.2(元) 12÷5=2.4(元) 5.7÷6=0.95(元)
八、作业设计
1、计算: 4.26÷3 0.735÷7 2.76÷6 6÷8
2、改错3、实际应用:厨房准备了72.7千克的香蕉准备放在一些盘里面,你认为可以准备( )几个盘,每个盘里分得( )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几的表象,会读写简单分数。
2、能力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
对几分之几的理解。
活动准备:
长方形纸、圆形纸、正方形纸、毛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挖掘潜能。
师:孩子们,都说数学课是最有趣的一门学科!因为在数学课堂上总能发生有趣的事!下面我们就来玩个小游戏,不用说话,只要拍手就行,答案是几,你就拍几下?看谁反应的快又准!准备好!
师:老师这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请你用手势告诉我,每人分到几个苹果?(生迅速做出反应。)
师:真不错!有2个苹果,也平均分给2个同学,请你用掌声告诉我们,每人分到几个苹果?(生拍一下手掌。)
师:还真不错!相信接下来的问题你们也能回答得很出色。迅速抢答:现在只有一个苹果了,还要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多少个苹果呢?
生:表现得很尴尬!没法拍手!
二、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1.借助形象,认识 ①多媒体演示平均分苹果。
师:没关系,我们可以动手试验一下!现在就有1个苹果,我要分啦!(故意将刀子向外偏一些。)
生:(激动)不对,没有平均分。
师:为什么要平均分啊?
生:要不然就不公平了。
师:(重新分苹果,展示)苹果的一半,还有人说了什么?
生:(齐答)1/2。
师:(板书1/2)这1/2以前学过的知识可没有见过,1/2是怎么回
事啊?
生:是两份中的一份。
师:它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位新朋友,谁啊?(板书课题。)
认识分数
二、探索新知
师:(故做神秘)这一半苹果用1/2表示,那另一半呢?
生:(抢答)1/2。
师:(总结)这一半苹果可以用1/2表示,另一半也可以用1/2表
示。其实啊,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表示,
打开书到53页,看书中的“涂一涂”中给了哪些图?
【评析:在此处体会1/2不仅可以表示半个苹果,还可以表示许多事物的“一半”。】
生汇报:花瓶、脸谱、六边形、圆形和正方形。
师:淘气请大家分别涂出它们的1/2,怎么涂啊?
生:涂它的一半!
师:对,刚刚我们说过“一半”就是1/2,对呀,可这一半怎么找啊?
生: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师:(故做惊讶)你都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这节课遇到的新问
题啦,真让我佩服。那我们只要找到这个图形的(生:对称轴),
平均分成(生:两份),再涂其中的(生: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2,是吗?(生:对)温馨提示:为了更方便、更快捷,同学们可以像这样用画斜线的方法来表示。看懂了吗孩子们?
那开始吧!
师:刚刚在大家涂的过程中,老师看到六边形的涂法有些不同,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两种不同的对称轴。)(生说自己找对称轴的方法和原因。)
师:老师班级的一名学生是这样找二分之一的。老师想请大家帮忙判断一下。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个物体的二分之一,那如果老师将物体的数量增加你还能试着找到他的二分之一了吗?(出示课件)
师:能不能告诉齐老师,你怎么分得这么快?我是用除法算式算出来的。
师:孩子,你很会学习,懂得将知识活学学用!
师:我们只要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板书:平均分)成了2份,这两份中的1份就是它的1/2。(边说边演示。)
师:下面我们来动手折一折你桌角资料袋里的正方形,先看清老师的要求:(多媒体出示)
1.请将你手中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
2.用你的彩笔想涂几份就涂几份;
3.再和你的同桌小伙伴说一说,你涂的这部分是这个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准备好了吗?(学生操作,教师随机观察并评价。)
师:折完的同学,如果你涂的是1份就把它贴在左起第一块纸板上,如果涂的是2份就贴在第二块纸板上,以此类推。要求是贴得整齐一些。
师:睁大你明亮的眼睛,看一看这块板上是不是都涂了4份中的1份啊?如果这4份中的1份用一个分数表示,该用哪个分数呢?
生:1/4。
师:(板书1/4)我发现点问题:怎么几个1/4不一样呢!不对吧?
生:对!只不过折法不一样。
师:(故做恍然大悟状)原来它们都是表示这个正方形纸的1/4。你发现什么了?
生:只要是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的1份,就都可以用1/4表示。
师:只要是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的1份,就表示这张正方形纸的.1/4。
【评析:引导学生丰富对1/4的认识,同时也是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那现在如果涂的是2份,是这个图形的?
生:(齐答)2/4。(师板书2/4。)
师:这个涂得真好玩。
师:那里还有两个孤苦伶仃的小朋友呢。(指着3/4)这个涂法该
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生:(齐答)3/4。
师:那你能说说为什么用3/4表示呢?
生: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的3份,就可以用3/4
表示。
师:(纠正)应该是表示这个图形的3/4。
师:(指着4/4)那这个呢?
生:4/4。
师: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的4份,就是这张正方形纸的4/4。
师:通过刚才的折一折,我们真是收获的不少啊!我们又认识了……(生答1/4、2/4、3/4、4/4。)
三、拓展延伸
师:你还知道哪些分数?
生:3/6、8/8、2/10。
师:能不能说完?
生:不能。
师:看来分数是无穷无尽的。现在我们以3/4为例,你知道它各
部分的名称吗?
生:4叫分母,3叫分子,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
师:那分母表示什么呢?分子又表示什么呢?
生:分母表示平均分成了几份,分子表示其中的几分。
师:说的不错!很有概括性!
师:其实在远古时代分数是这样表示的“”,你来猜一猜,这个分数是多少?
生:3/4。
师:后来当阿拉伯数字产生以后,分数就演变成“3 4”。后来人们觉得这样的表示用意和我们学过的整数弄混了,人们就想出了用一个表示分数最大特点的——平均分这种方式来区分它们。于是在它们中间加上了一条象征平均分,也是分数的重要标志的分数线,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的分数。那我们的祖先这么有智慧,都发明了分数,你能骄傲地读一读它吗?谁能来试一试?(2个学生分别读四分之三,一个比一个骄傲。)
师:孩子们,知道吗?欧洲使用这样的表示方式,要比我们中国晚了1 400年呢!古代人的聪明才智真让我佩服。那你们呢?
师:接下来,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更神秘的地方!数学发现王国那里的国民都很聪明!看我们班的同学聪明吗?
师:下面的分数谁能读出来。(教材54页,“说一说”练习。)
师:快速的看一下,想一想你为什么用这个分数表示啊?
生:这段线分成3份,其中的1份就用1/3表示。
师:随便的3份都行吗?怎么分都行啊?
生:(急忙纠正)是把这段线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就用1/3表示。
师:(强调)就表示这段线的1/3。
师:那这样的呢?(指剩下的2份。)
生:2/3。
五、总结
师:今天,祁老师特别高兴,能在这里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数家族中的一位新成员——分数。它和整数、小数一样充满了无穷的乐趣。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分数,回家后可以找一找分数和爸爸妈妈说一说,展示一下你渊博的知识。我们以后还会继续研究分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选用恰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
不足1米的部分如何用厘米作单位。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估一估、量一量
1、让学生估计我们教室里黑板有多少长?
2、师生测量。
当出现不足1米时,学生讨论如何来表示。
得出可以用------米-----厘米来表示。
二、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1、试一试
(1)讲桌的高是---米---厘米。
(2)板报的长是---米---厘米。
(3)门的高是---米—厘米。
学生先估计,再量一量,最后得出具体的数值。填写。
2、练一练第1题,
同桌合作,先估计,再进行测量,然后再把正确的数值写在数上。
目的`是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
3、估计淘气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
让学生仔细观察以后,再独立完成。
核对,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得。
第二课时
1、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算一算,最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
内容是P19第三题。
2、找一找,量一量。
先小组里交流,谁比谁高,谁比谁矮?然后小组里进行测量。
3、P19第5题。
先让学生小组内进行,先估计,同学间再进行互量。讨论出测量的方法。
4、实践运用。
(1)多少人手拉手长度大约是10米?
(2)到操场上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活动。
三、课堂总结。
说说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课后延伸
回到家里,对自己家里的一些物体先进行估计再测量。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6
小学数学教案06-13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6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7-21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7-30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31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03
(通用)小学数学教案07-25
[荐]小学数学教案07-29
(优秀)小学数学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