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09 09:08:44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7篇[合集]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7篇[合集]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专注地倾听同伴谈话,学习别人的谈话经验。

  2.使幼儿积极参与交谈培养幼儿的想像力、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在天空中飞翔

  2.课件-动画片:你能飞吗

  3.课件-音乐:在天空中飞翔

  动画片

  动画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动画片,引出谈话话题。

  1.老师先请小朋友看一个非常好看的动画片,你们喜欢看吗?

  2.动画片中有谁?小鸟有什么本领?

  二、展开

  1.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让幼儿自由交谈,要求围绕鸟儿的`本领来谈,启发幼儿回忆见过或听过的事,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2.教师倾听幼儿谈话,提醒幼儿专心听同伴谈话,了解别人说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说,自己可以说得与别人不一样。

  3.引导幼儿发挥想象

  谈论:小鸟为什么能在天空中飞翔?

  (1)小鸟为什么会飞?

  (小鸟有一对翅膀)

  (2)还有谁有翅膀?有了翅膀它们能干些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4.围绕:如果你会飞,进行谈论

  (1)如果你有了翅膀,你会做些什么?

  (2)你会做些特别的事吗?

  (3)你想为别人做些什么事?做些别人做不到的事?

  (4)你还希望谁也会飞,为什么?

  (5)教师引起话题帮助幼儿发挥想像,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5..播放动画片:你能飞吗

  围绕动画片,激发幼儿思考兴趣

  公鸡也有翅膀,为什么飞不到天空中?

  三、结束

  音乐:在天空中飞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本活动我们选择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叶子为主题,通过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迁移已有经验,在用眼睛观察叶子的外形特征、用动作表现叶子的生长过程中从而了解各种各样的叶子,同时通过联系自身生活经验知道有些植物的叶子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叶脉、叶片、叶柄等),初步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能用语言、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叶子产生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家长事先和幼儿找一找关于叶子的资料,丰富幼儿的经验。

  材料准备:制作《各种各样的叶子》PPT;各种各样的叶子若干、白菜、包菜、青菜;两盆一样的植物、记录表。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活动难点:

  用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大树的叶子。

  1.观察大树的叶子

  师:看!画面上有棵大树,这棵大树上长满了叶子,请你仔细的观察一下这些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幼:绿绿的、叶子上面有一条一条的线。

  2.师:这些叶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叶脉、叶片、叶柄)这些树叶都长在大树的什么地方?

  幼1:叶子上有像树枝一样的小棒。

  幼2:有的叶子长在树枝上,有的长在树干上。

  师:高高的大树上长满了叶子,这些叶子都长在大树的树枝树干上,虽然它们长得大小不一样,但它们都是由叶脉、叶片、叶柄组成的。

  (评析:树叶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帮助幼儿清晰的观察到树叶的样子,从而打开了幼儿的思维,也为下一个模仿环节做较好的铺垫。)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子,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1.师:那除了大树有叶子,还有什么植物也有叶子呢?(幼儿交流讨论)

  幼1:花上面有叶子,小草上也有。

  幼2:苹果树上有叶子。

  幼3:芹菜上有叶子。

  2.展示幼儿采集来的各种各样叶子。

  师:原来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都长着叶子,我们一起来观察桌子上的的`这些叶子,看看它们一样吗?它们长的什么样?像什么?

  幼1:它们不一样,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

  幼2:这个叶子大大的,像一把扇子。

  幼3:这个叶子小小的,有一点圆圆的像小葡萄。

  师:你还知道有哪些植物的叶子长得很特别?(出示枫叶、杏叶)它们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幼1:这个是枫叶,它的叶子分成好几瓣,每个头都是尖尖的。

  幼2:这个杏叶像把小扇子,它有的时候是红色的,有的时候是黄色的,颜色会变的。

  3.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师:你们认识了这么多种叶子,那你知道这些叶子是怎么长大的吗?(播放PPT中叶子生长的视频)请你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它的生长过程。(幼儿分散均匀,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评析:通过观察实物叶子和PPT中的叶子,丰富了幼儿的相关经验,在观看叶子的生长视频时了解了叶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用身体动作表现叶子的生长过程,这给整个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过程中不仅用肢体动作表现了叶子的生长过程,更是表现了不同叶子的形态。)

  三、多种形式了解叶子的多样性。

  1.出示白菜、包菜、青菜

  师:叶子慢慢长大后都有不同的作用,我这里还有一些特殊的叶子请你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说说这些叶子都有什么用?(可以食用)

  幼1:这个是白菜的叶子,它是可以吃的。

  幼2:这个是青菜的叶子。

  2.师:原来叶子还可以让我们人类食用,那它还可以做成什么呢?(出示PPT中一些用植物的叶子制成的中药药材图片)我们平日里生病了会用到一些中药,这些给我们人类治病的药材有的也是用一些特殊的叶子做成的。

  (评析:本环节通过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中发现叶子的多样性,从而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拓展幼儿的各种思维,丰富幼儿的知识面,也为幼儿的自主发展开渠。)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落叶树和常绿树的不同特征,尝试有规律的排序。

  2、在交流分享中,感受秋天的美丽。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树叶若干;绿叶树、常绿树图片若干。

  2、课件“树妈妈的话”一份。

  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忆:说说自己收集的各种树叶

  1、说一说: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表达。

  2、谈一谈: 你捡到的是什么树叶?它象什么?”

  3、教师小结:原来这些树叶有的会在秋天变成黄颜色或者红颜色,有的一年四季都是绿颜色的,而且不同的树叶都有它不同的样子,真是太漂亮了。

  4、提问:——“为什么这些树叶有的'到了秋天会变成黄颜色,然后枯掉了从树上落下来,有的还是绿绿的留在大树妈妈的身上呢?”——“让我们听听大树妈妈是怎么说的。”

  二、播放课件,幼儿拓宽经验

  ——“为什么有的树叫落叶树?而有的树叫常绿树?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是落叶树、哪些是常绿树吗?(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大胆完整地表达。)

  ——师小结:有些树一年四季常绿,秋天也不例外,这叫常绿树。如棕榈树、冬青、桂花树等。有些到了秋天叶子就枯黄,树枝变成光秃秃的,这叫落叶树。如水杉、枫树、柿子树等等。

  三、文学欣赏:树真好

  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

  树真好。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到处乱跑。

  树真好。阵阵风儿吹,满树花香飘呀飘。

  树真好,天热了,我们躺在树下睡午觉。

  四、操作活动:种树

  1、欣赏常绿树、落叶树的图片,引发幼儿对间隔排列的关注。

  2、操作“种树”。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因为:

  《纲要》中指出,科学活动的目标定位应遵循:

  (一)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小班的幼儿对秋天树和树叶特别感兴趣,他们能观察到树叶颜色的变化,户外活动还发现,有的树叶从树上掉了下来,有的还留在树妈妈身上,所以引发了幼儿对常青树和落叶树的问题。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细致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捕捉他们的兴趣点,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为基础,贴近幼儿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发,层层深入开展活动。

  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能积极的参与老师的活动,有2-3名幼儿参与不够积极,游离于活动之外,一方面是也许是因为活动的内容脱离了这几名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学手段不适合这几个幼儿,我应该通过优化教育内容,改进教育策略来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知道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名称。

  2、学习实物(图片)与文字的配对。

  3、激发观察力、探索精神和提高做事的顺序性。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各种泡涨的种子(豆),每个幼儿一个装种子的容器。

  2、四色卡纸若干,种子各结构的字卡(不同颜色底版),种子结构分类操作卡片,种子的三步卡。

  3、作业单:种子的结构。

  【活动过程】

  一、引导观察,激发兴趣

  让幼儿观察种子,说说对种子的认识及了解。

  师:“小朋友请你们摸摸、看看我们的肚子上有什么?(肚脐)那现在,请小朋友看看,你们容器里装的都是些什么种子?它们身上有没有“种子的肚脐”?或者还有些什么?”(根据已有的经验,让幼儿自由说说这些都是什么种子,幼儿争相回答,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你们知道你们容器里的种子里面有什么?它们每一个结构名称叫什么,你们知道吗?

  二、自由观察、探索种子的结构。

  (一)幼儿自由观察、探索种子

  1、师:“你们每人选自己最喜欢的种子,看看它身上有什么?老师可提醒孩子把种子剥开看看里面有没有东西?(见图1、图2)(幼儿自由观察、探索)

  2、师:“请孩子把种子剥开的后,每一部分分别放在不同颜色的四张纸上。”(见图3)

  3、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都把种子剥成了几部分?”(四部分)

  (二)认识种子各部分的结构(见图4、图5)

  1、师:刚才我们把种子都剥成了四部分。现在我们每人再拿起一颗种子,在看看我们手上的种子是否还能剥开四个不同的部分。

  2、师拿起一颗种子说:我们先看看到种子外表有什么?(一个小白点)告诉幼儿这小白点叫种脐。(出示种脐字卡)师:现在我们都把种脐剥放在字卡下方。

  3、师:现在我们看到外面的这一层是什么呀?(种皮)老师出示种皮字卡让幼儿认识,让幼儿把自己手上种子的外面的皮剥下来,放在字卡下面。

  4、师:现在我们再把这光滑的种子轻轻的剥开,我剥开后发现里面还有个小小的胚芽,看看小朋友手上的种子有没有?(胚芽)老师出示胚芽字卡让幼儿认识,让幼儿把胚芽剥下来,放在字卡下面。

  5、师:现在看看剩下两个象什么呢?引导幼儿:“叶子”。师:那就是种子的子叶,老师出示字卡,认识后,让大家都把子叶放在字卡下方。

  6、大家看着字卡和种子各部分的结构,认一认。(有兴趣的幼儿可以再次剥种子与种子结构分类操作卡配对)

  三、活动小结

  1、师:“现在,你们认识种子各结构的'名称了吗?。”让幼儿再次对种子结构的认识,老师说种子的结构名称,幼儿指出,或老师指种子的结构,幼儿说出其名称。(见图6)

  2、师:“请小朋友回家再找找各种种子,看看它们是不是每个种子都有种脐、子叶、胚芽呢?”

  3、种植实验:师:“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如果我们把种子的一部分去掉它还能发芽吗?”

  四、延伸活动:

  在科学文化区投放:

  1、种子结构(实物)字卡配对(见图7)

  2、种子的三步卡(见图8),

  3、纸张作业单(见图表9),供幼儿区域活动时选择操作。

  【活动设计反思】

  本次活动用的材料——种子,是来自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的物体,但对幼儿活动来说却有很大的吸引力。结合中班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在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和探索种子的结构上。

  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通过自己先观察、动手剥种子,来提取和激活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发幼儿活动的愿望。接着,我们反复自己剥种子,让幼儿在反复的亲身体验中,积极的探索。从整个活动来看,大部分的时间是孩子们在活动(动手、动眼),在通过观察、探索的活动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经验。通过自己观察和操作,幼儿知道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名称。幼儿在实践中激发观察力、探索精神和提高做事的顺序性。同时,该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交流和提升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理解车上各种设施在设计上的人性化理念。

  2、增强对周围事物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3、探索、发现生活中公共汽车的特征。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具准备:公共汽车上部分设施的照片

  经验准备:幼儿对公共汽车比较熟悉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对公共汽车关注的兴趣

  1、你们乘过公共汽车吗?

  2、在乘公共汽车时看见车上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吗?

  小结:许多小朋友乘过公共汽车,公共汽车车上有椅子给乘客坐,有电视给乘客看。

  二、观看录像——在讨论中了解一些设施的作用

  1、车上的座位为什么要有不同的颜色?这些黄色的座位为什么靠近车门?

  2、车上为什么要装电视?

  3、乘车时,如果不知道哪一站下车,可以借助车上的哪些设施查询?

  4、后车门旁扶杆上的红按钮有什么用处?

  小结:原来公共汽车上的.许多设施有不同的用处,乘客在乘车时会很方便。

  三、活动延伸——进一步激发幼儿后期的探究兴趣

  1、如果你来设计一辆公共汽车,你觉得还可以装些什么?

  2、怎样才能让乘客更方便?

  反思:

  1、幼儿对公共汽车上的各种设施"似曾相识",却"稍有经验"。因此,这些看似平凡的设施激发了他们猜想、探索和发现的兴趣。

  2、如果能拍摄一些乘客使用这些设施的照片,让幼儿根据照片进行分析、猜想的话,活动会更加有趣,对幼儿思维的挑战也更有益,而且幼儿对设施用途的理解也会更加形象直观。

  3、也可考虑用区域活动或家园合作的形式进行后续活动,使高结构活动与低结构活动有机结合。

科学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见到鸡蛋,但大多时候见到的多为煮熟的的蛋,如炒蛋、煮蛋、蒸蛋等等,选择本次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能够激起幼儿的兴趣。并且我班幼儿对于科学操作兴趣度较高,有一定的操作、记录的相关经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

  因此,本次活动主要侧重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让幼儿能够根据猜测的指向,关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细致观察,初步控制自变量。按照“猜测—实验—交流”的流程开展科学小实验,让幼儿发现和记录操作结果,并尝试去描述实验的过程和解释实验结果。

  活动目标:

  1.能够利用手电筒照明的方法区分生蛋。

  2.学习使用记录表进行记录,并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3.喜欢参与区分生蛋的科学探索活动,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人4颗蛋、ppt、记号笔、记录表、手电筒

  活动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利用手电筒照明的方法区分生蛋,体验科学动手操作的乐趣。

  教学难点:操作时能轻拿轻放,能将操作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讲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ppt鸡蛋

  你们认识吗?是什么?你吃过的鸡蛋是什么样子的?

  生鸡蛋和熟鸡蛋有什么不一样?

  二、基本部分

  1.出示PPT图片,哪些是生鸡蛋?哪些是熟鸡蛋?生蛋熟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找出生蛋

  (1)两颗鸡蛋,那颗是生蛋哪颗是熟蛋?

  (2)请小朋友观察

  3.请小朋友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进行记录

  (1)记录单的介绍

  (2)鸡蛋轻拿轻放

  4.使用手电筒动手操作,并将结果进行调整

  (1)手电筒使用方法探索

  (2)使用手电筒操作,调整记录

  5.分享探索结果

  (1)你觉得生蛋是哪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将蛋敲碎进行验证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送回生蛋。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捉泥鳅”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幼儿认 识到“物体表面光滑的摩擦力小…”的科学知识。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活动准备:泥鳅若干条,音乐磁带一盒,南瓜叶、棉手套、 废手帕、筷子、棉布、沙子、其他植物的叶子若干、一次性手套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认识泥鳅。

  1、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群小客人,知道是谁吗?提示一下:身体是长长的,整天在水里游、泥里钻?猜猜看是什么?(幼儿猜测)

  2、师:你们猜得对吗?看仔细了,他们要出现了。(教师揭开盖布)

  提问:它们是什么呀?原来是一群小泥鳅来我们班上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呀,小泥鳅长什么样子?(幼儿围观,自由说一说)小泥鳅来我们班上多开心呀!它们在盆里高兴的游呢?我们也一起来学学小泥鳅。(师生共同学小泥鳅游泳的动作)

  二、设置情景,鼓励幼儿第一次尝试捉泥鳅。

  1、 师:这么多的小泥鳅挤在一起,我们小朋友看得可不清楚,这样,偶老师抓几条起来让你们多瞧瞧好吗?(教师操作)

  2、 师:咦,偶老师怎么抓不起来呀?谁来帮帮我?(请个别孩子帮忙抓泥鳅)

  3、幼儿出现困难,

  师:小朋友一起去帮帮偶老师的忙吧!可别让泥鳅掉到地板上哦!(幼儿第一次尝试)一只手不行还可以两只手!

  4、活动后,要求幼儿擦擦手。

  三、总结尝试结果。

  1、师:(安顿幼儿坐下后)小朋友,你们在捉泥鳅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秘密?为什么泥鳅会抓不起来呢?(幼儿回答)

  2、师:既然泥鳅这么难捉,我们用什么办法才能更好的把泥鳅抓住呢?(鼓励幼儿讨论,并个别交流)

  师:谁来把自己想到的好办法告诉我们大家.(幼儿个别交流)

  四、幼儿借助别的物体(毛糙)抓泥鳅。

  1、师:小朋友你们想得真好,偶老师都没有想到,还可以借这么多的小工具帮忙,那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用那些小工具帮忙呢?快过来看看,都有哪些小工具呀?(逐一出示,幼儿认识)请你们动手试试看,能不能抓起来!

  2、幼儿再次操作。(教师指导)

  3、师:你是请什么小工具帮忙的`?成功了吗?(怎么抓起来的)!(记录操作结果)

  4、师:为什么这些小工具抓不起来呢?(抓得起来呢?)

  5、得出结论。

  五、引导幼儿了解泥鳅身上黏液的作用。

  1、师:刚才我们在抓泥鳅的时候,发现泥鳅身上有滑溜溜的东西,偶老师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泥鳅身上滑溜溜的呢?你们知道吗?(幼儿自由说——个别说)

  2、教师总结泥鳅黏液的作用。

  师:原来泥鳅身上那滑溜溜的东西这么神奇,那除了泥鳅有这样的本领外,还有什么动物也有这样的本领?(幼儿交流)

  六 、游戏结束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们真能干,连泥鳅这么滑的东西都能抓起来,我们一起来表扬表扬自己,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庆贺一下。(幼儿玩游戏结束活动)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8-05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1

(精选)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精选】07-29

科学教案(经典)07-30

【经典】科学教案08-08

科学教案[经典]08-09

有关科学教案05-2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