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精华6篇)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为了能更好地让孩子参与到活动中去,同时能体现活动的趣味性,在学习了《6的组成》时,我首先运用游戏《碰小铃》来引起儿童活动的兴趣。
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我始终积极主动地引导孩子在活动中自我探索意识,给孩子提供一个自我发挥的舞台。如:在活动的重点部分《学习6的组成》时,我就用实物请孩子上来分成两份,并进行记录(在分成时,我是请孩子在我画的两个圆内把实物分成两份)。但在集体操作时,我发现有一小部分的小朋友在操作时不清楚老师的要求,坐在座位上拿着操作材料看一旁的小朋友操作。在与孩子的.个别交流后,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是自己一直以来为之困惑的地方(缺少了两个让孩子分成用的圆),因为缺少了两个圆作操作背景,所以他们不能理解老师所说的“分成两份”是什么意思。这个不成功的活动使我懂得,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设计问题,运用操作和游戏覆盖传统的记忆和训练。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体会20以内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2、知道任何一个数的相邻数有两个,乐意与同伴合作。
3、喜爱参加相邻数探究活动,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数棒、挂图
2、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数棒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教师幼儿相互问候。 走线,进行线上游戏:找邻居。每个幼儿一张数字卡片,边念儿歌边走线。教师出示任意一张卡片,手拿相同卡片的幼儿就站在中间念儿歌,当念到“我的邻居在哪里”时,拿着相邻两数数字卡片的幼儿念“你的邻居在这里”并走到中间,三个相邻数好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 2、集体活动。
①复习1~20的序数。 接龙游戏:1名幼儿任意说一个数,后面的幼儿依次往下数,一直数到20。
②感知“一个数的相邻数有两个”。 出示“宿舍楼”挂图,请幼儿将数字宝宝1~20按顺序住进20间宿舍。设情境:数字宝宝2没有牙膏,想找邻居借。请小朋友观察并想想:谁离它最近,谁是它的邻居?组织幼儿讨论交流,可能出现两种找法。 第一种:找它前面一间房(1号宿舍)的邻居借。 第二种:找它后面一间房(3号宿舍)的邻居借。 小结:一个数的相邻数有两个,如数字1和3都是2的相邻数。
③体会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操作学具“数棒”,请幼儿将数棒按顺序摆放,在每根数棒旁摆上相应的数字卡片,教师问幼儿:你发现了数棒之间有什么秘密吗?引导幼儿发现:数棒越来越长,每根数棒比它前面的数棒多一节,比它后面的数棒少一节。 师幼共同小结:1~20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每个数总比它前面的一个数多1,比它后面的一个数少1,所以每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
3、游戏活动。 游戏“抱一抱”。分发给幼儿每人一张1~20的.数字卡,教师任意出示2~19的数字卡一张,请拿有这个数相邻数的幼儿与老师抱一抱。游戏反复进行。
4、分组活动。 第一组:操作数字卡片和数棒。幼儿在相应的数字卡片下摆放相应的数棒,感知体验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第二组:完成操作册第33页的活动。 第三组:玩相邻数接龙游戏。一名幼儿出数字卡片,其余幼儿接龙。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比较物体个数的具体过程,认识符号=、﹥和﹤及其含义,能用符号或词语描述所认识的数的大小。
2. 使学生在比较物体多少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策略和思想,体验和理解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概念,培养观察、比较、判断和推理的初步能力。
3. 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学唱一首歌。
白板展示歌曲内容;大于号,小于号,
两个兄弟来报到。
大于号,嘴巴朝着左边笑,
小于号,嘴巴朝着右边笑,
大于号,小于号,
嘴巴朝着大数笑。
二、探究新知,比较大小。
教师侧耳倾听:“哇,森林里好热闹啊!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好多动植物都来参加运动会啦,真热闹啊!
1、‘‘摸大树’’游戏
(1)现在进行的是‘‘摸大树’’游戏,同学们看一下,都有哪些动物参加了这个游戏?它们各有多少只?
学生看图回答 ,教师给予肯定。
(2)教师给学生介绍‘‘﹥’’,并告知学生
‘‘4>3 ’’读作‘‘4 大于 3’’
2、‘‘捉迷藏’’游戏
(1) 同学们,小松鼠和小白兔的只数,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一个对着一个比,小狐狸没有了,小白兔还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狐狸的只数比小白兔少。
(2)教师给学生介绍‘‘﹤’’,并告知学生
‘‘2﹤3’’读作‘‘2小于3’’
3、‘‘抢松果’’游戏
(1)小松鼠和小兔子各有多少只?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自己的说法,得出“小松鼠和小兔子一样多” 。
(2) 教师给学生介绍‘‘=’’,并告知学生
‘‘3=3’’读作‘‘3等于3’’
三、课堂练习,巩固记忆
1、教师和学生共同复习歌曲,再次加深对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记忆。(学生边唱边用手指表式)
2、比较“﹥”和“﹤” 。
(1)你们看,“﹥”和“﹤”像什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观察交流自己的发现。
(2)巩固记忆“﹥”和“﹤”
出示儿歌:开口朝左大于号,开口朝右小于号。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
(师生边说边用剪刀式手指表式)
3、放飞气球游戏。
学生完成课本第19页“想想做做1、2题” ,集体纠正。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数的大小比较,认识了那几个新朋友,新符号?你会用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认识“﹥”、“﹤”和“=”)
活动反思:
(一)创设教学情境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我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将学生喜爱的“森林运动会”的场景作为切入点,一下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调动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饶有兴趣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注重方法教学
新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在本课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比较两种动物的多少时,采用了一一对应排列的方法。先把小兔和小猴一一对应排列起来,让学生观察,要求说说从这样的图中可以看出什么。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明确:一只小兔正好对着一只小猴,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小猴,这就说明小兔和小猴同样多。在教学“多”和“少”时,我也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并在教学松鼠和小熊的多少关系中,让学生体会“多”“少”的相对关系。
(三)顺口溜突破难点
由于大于号和小于号在外形上有些相似,学生比较容易混淆,所以本课的难点也在于区分记忆大于号和小于号。在区分记忆大于小于符号时,我看了一些教师编的顺口溜——尖尖对小数,大口对大数,我认为这种顺口溜不是太好,因为我以前碰到过有些孩子能使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可大部分往往分不清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但是他们的表示的结果是对的。我就把顺口溜又修改了一下,变成——大口朝前大于号、尖角朝前小于号。并马上运用,结果很是顺畅,学生记忆情况还不错。这样就形成了一首较完整的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理解这课内容。顺口溜是“大口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牢牢记住莫忘记”。也许这个顺口溜不是很完美,但是它无疑是当前最适合学生实际需要的。
本节课上下来感觉大部分学生有了顺口溜的帮助能区分记忆等于、大于、小于号了,并能正确应用这些符号。但是熟练程度还不够,原因是顺口溜背得还不是很熟,需要在课后再练习背熟顺口溜。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生活中,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样事物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所谓“站得高,望得远”,通过这堂课的设计,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在低处与高处看到不同景象。大班幼儿的空间方位已有了较好的发展。因此通过本次活动的集体感知和个人操作,可以帮助幼儿用不同的方式比较、观察事物。
活动目标
1.发现站在低处与站在高处,会看到不同的景象。
2.体验用比较的方式观察事物的趣味。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记录纸和笔。
2.事先选择适合观察比较的场地。如:操场上(低处)和二楼阳台或露天走廊(高处),两处地方必须能看到同一处景物。
活动过程
(一)走到操场看一看
1.引导每个幼儿在操场上选择一样物体作为观察对象,如:小树、小花、滑梯、地面上一个有特征的东西等。
2.仔细观察自己选定的某个物体,并把它记录在纸上。
(二)爬上高处看一看
1.让幼儿自由选择不同高度的观察点,如:大型运动器具的最高处、二楼露天走廊或更高楼层的.阳台等。
2.你看到了什么?感觉有什么不同?(站在高处时,比在下面看到的东西更多,看得更远)
3.继续观察刚才选定的对象。
4.刚才站在地上看的时候,那棵树显得很高,现在看上去就像在我们脚下,是这棵树变矮了吗?
5.仔细想一想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在记录纸上画一画站在不同高度的地方所看到的同一对象的不同景象。
(三)比一比、说一说
1.你喜欢站在高处看,还是喜欢站在低处看?
2.幼儿分成两组,分别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蜘蛛和糖果店》是一个有关概率和统计的绘本故事。概率是依据自己收集的材料推测未来,概率其实就是生活中可能性的大小,绘本中的蜘蛛经过统计得知咪咪买棒棒糖概率比买其他糖果的大,但概率虽然能判断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却不能保证100%正确。所以从孩子的思维层面上考虑,在设计此活动时,我把这个绘本设计成了有情景性的估猜活动,以故事中蜘蛛猜测顾客来糖果店买什么糖的情景为主线,帮助幼儿理解概率和统计,同时鼓励孩子根据自己已有的数学经验去推理、猜想,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估猜生活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幼儿进行大胆进行推理与预测,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2.愿意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PPT,人手一张统计表,铅笔,橡皮。 活动重点: 在观察、比较统计表的基础上,大胆推理与预测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 活动难点 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审美元素
《蜘蛛和糖果店》是一个绘本故事,将抽象的概率与统计的数学知识,融于美妙、动听、有趣的故事之中,使孩子们在美丽的童话世界里,不知不觉地初步接触、学习概率和统计的数学知识。在有趣、有情景的故事中,孩子们去思考、去探索,并学会观察生活、关心周围的事物,逐步地培养了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孩子们在感动的同时也打开了心智,让美与智慧陪伴孩子们的童年。
活动过程:
一、情景激趣
1.这儿有一家商店,看到了吗?这家商店里有我喜欢的,有没有你喜欢的商品啊?也有我喜欢的,说说你喜欢什么?
2.这么多的糖,那么这是一家什么店呢?是卖什么的?是食品里的哪个种类?都是什么?那叫什么?对了,叫糖果店,
3.糖果店里 还有个朋友呢,我们来看看好吧?(PPT) 是谁啊,蜘蛛在糖果店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儿呢?儿童网站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物测量桌子等物体,知道测量的正确方法。
2、能表达测量结果,感知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3、愿意用自然测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
活动准备
1、测量工具:纸条、绳子、小木棍等;
2、相关的PPT课件、记录表、记录用的铅笔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动手尝试
1、电话铃声响起,师以“接电话”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喂,您好!你是喜羊羊呀,你想买跟我们班一样的桌子,哦,等会儿我量好再告诉你!
2、幼儿讨论,自选方法。
师:我们要用什么量?怎么量呢?(老师这里有绳子、纸条还有小木棍,我们用这些工具可以量出桌面的长度吗?)一起来试试吧!边量边想自己是怎么量的。
3、动手尝试,交流方法。
师:刚才你们是怎么量的?(个别提问,口头表述)
4、结合幼儿的回答,教师用PPT演示要测量的桌面的长边。
师:好,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方法,谁愿意来这里演示一下,你刚才是怎么量的?(幼儿演示)
(二)示范讲解,合作测量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师:找准起点,做上记号,移动工具,头尾相连,不留空白,不能重叠,一直量到终点。数一数有几个记号。
2)请幼儿两人一组用小木棍量桌面的长边,各自记录在自己的记录单。
3)个别幼儿演示测量方法,表达测量结果。
师:请红黄蓝绿四队代表汇报测量结果。用什么工具测量桌面的长边,结果是多少?
4)师幼共同小结:用同样的工具测量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三)反复实践,发现秘密
1)请幼儿选择另外两种测量工具量桌面的长边,并记录测量结果。
师:如果用不同的工具测量桌面的长边,结果会怎么样呢?我们再来试试吧!
2)幼儿操作,记录结果。
师:刚才我们已经用了其中一种工具进行测量,还剩下两种工具,请小朋友用这两种工具分别来测量桌面的长边,记下结果想想发现什么秘密?
3)分享交流,提升小结。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总表上记录,引导幼儿观察,思考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发现什么秘密?
4)师幼小结:工具不同,结果不同,工具长,量的次数少,工具短,量的次数多。
四、经验迁移,解决问题
1、打电话回复喜羊羊
师:你好,喜羊羊啊!我们小朋友帮你量好了,用三种不同的工具量结果不一样,我把这三种不同的工具和量的结果都寄给你自己定吧。
师:这样做出来的桌子会跟我们一样吗?为什么?
幼儿:会一样,因为我们的工具和测量的结果都告诉喜羊羊啦。
2、师:你们真聪明,现在我考考你们,不用自然物和工具,你能很快测量这个教室从门口到对面墙脚的长度吗?(启发幼儿用跨步和用手连接等方法)
3、幼儿在游戏中活动自然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5-27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7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5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02
大班数学教案(通用)07-28
大班数学教案(优秀)07-26
大班数学教案【精华】08-01
大班数学教案[荐]08-01
大班数学教案(优选)07-30
(实用)大班数学教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