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精华)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泛滥”“心安理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鹿是怎样通过自己的智慧死里逃生,讽刺愚蠢的鳄鱼的。
(3)理解“贪婪者总是愚蠢的”这句话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促思,体会鹿的聪明。通过分角色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表演、表达等综合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鹿的赞叹和敬佩。
(2)教育学生不能贪婪,遇事要认真思考。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要慌张,要动脑筋,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
重难点、关键
1.理解“贪婪者总是愚蠢的”这句话的意思。
2.知道鹿是怎样通过自己的智慧死里逃生的。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具准备
1.鹿和鳄鱼图片。
2.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学。
1.教师出示鹿和鳄鱼的图,板书“鹿和鳄鱼”,启发谈话: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动物在一起的'时候,你们想到了什么?(鹿被鳄鱼吃了)
2.教师:那如果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呢?(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
3.教师设置悬念,导读:同学们,鹿和多么温顺、而鳄鱼却多么的凶残。一条鳄鱼,鹿就必死无疑,更别说是一千条了。可是,今天的这只鹿非但没有死,反而把这一千条鳄鱼愚弄了。这是怎么回事?现在,我们就去了解这个故事。
(从题目入手,抓住鹿和鳄鱼这两种动物的品行以及数量上的明显悬殊,让学生想象后果,教师再通过结果的反差,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兴趣)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
(1)互相检查预习时生字新词掌握的情况。
(2)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确。
2.教师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字音:“曾”“伺”是平舌音,“曾”还是多音字,在文中读“zēng”。”“蠢”是卷舌音。
字形:“鹿”是半包围结构,的,里面注意不能多一横;“毒”要注意“母”的笔画顺序;“延”字不能写成廷”字,注意区别“虚”和“虑”。
(2)教师再出示生字新词,大家一起读一读。
3.指名分段读,检查学生读通课文的情况。
4.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有一天,一只鹿被困在孤岛上,遇到了一条老鳄鱼。老鳄鱼想吃这只鹿,鹿想办法让老鳄鱼召来一千条鳄鱼,然后从它们的背上逃到了岸边。鳄鱼为了报复这只鹿,假装木头浮在水面上,结果被鹿识破了,还被鹿嘲笑)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让学生在说一说,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合作意思、概括能力等)
三、教师提纲辅导,学生复述课文。
1.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这个故事可有意思了,你们想把它讲给爸爸妈妈或是其他人听吗?(想)那,我们现在就来试着说一说这个故事。
2.教师出示提纲,要求学生照着提纲自己说一说。
提纲:
(1)鹿被困在一个孤岛上,一条老鳄鱼想吃掉鹿。
(2)鹿说自己有毒,如果是一条鳄鱼吃就不会中毒。老鳄鱼不相信。
(3)鹿要说老鳄鱼找不到一千条鳄鱼,老鳄鱼为了争口气,召来了一千条鳄鱼。
(4)鹿要求一字排开,数一数是不是一千条鳄鱼。鳄鱼按要求办,排到了河对岸。
(5)鹿踩到鳄鱼背上,数着数着逃到了岸边。老鳄鱼想伺机报复。
(6)老鳄鱼伪装木头被鹿揭穿,众人嘲笑老鳄鱼。
3.指名说一说,集体评议。
4.教师指导学生适当地配上表情或动作复述课文。
5.再指名复述课文。
(进行复述练习,让学生在说中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要意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指名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这是一只鹿。
这是一条条鳄鱼。
2.教师小结:
同学们,一只鹿居然能从一条老鳄鱼、一千条老鳄鱼的口中逃走,多聪明啊!鹿是怎样让自己逃离虎口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这篇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把本课的生字新词抄写两遍。
2.熟读课文,把这个故事复述给爸爸妈妈听。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读一读,写一写。
高高兴兴怒气冲冲不动声色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二、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句子。
1.一条老鳄鱼游近小岛对鹿说:“我要吃掉你!”
2.“看来,这条小河根本招不来一千条鳄鱼,对吧?鹿故意装出瞧不起的样子。
3.“你数吧!”鳄鱼大叫起来,“快点,我们都饿坏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鹿的聪明。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启迪教育学生。
3.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鳄鱼、鹿等动物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本课生生字新词,大家一起读一读,读中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读和书写。
2.教师指名反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有一天,一只鹿被困在孤岛上,遇到了一条老鳄鱼。老鳄鱼要吃这只鹿,鹿想办法让老鳄鱼召来一千条鳄鱼,然后从它们的背上逃到了岸边。鳄鱼为了报复这只鹿,假装木头浮在水面上,结果被鹿识破了,还被鹿嘲笑)
3.教师导入新课:鹿是想出了什么办法死里逃生的呢?请大家读课文,想一想。
二、继续学文,体会鹿的机智。
1.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问题。
2.指名反馈:鹿想出了什么办法让自己脱离危险的?(教师引导学生用最简练的句子说:鹿让一千条鳄鱼搭成桥,然后从鳄鱼背上走到了对岸。)
3.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鹿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计策的?
4.指名反馈,学生互相补充。
(1)骗老鳄鱼说自己有毒,如果是一千条鳄鱼吃就不会中毒。让老鳄鱼召来一千条鳄鱼。
(2)老鳄鱼不相信鹿,它就用激将法让老鳄鱼召来一千条鳄鱼。
(3)要求鳄鱼们一字排开,它要亲自数一数。
5.教师小结:多么聪明的鹿牙。遇到危险,它冷静思考,临危不惧,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死里逃生。真是太了不起了。
6.教师导读:课文还讲了一件事情,也体现了鹿的聪明过人?请大家读一读课文,找一找。
7.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反馈。(当老鳄鱼伪装木头要报复它的时候,它说:“如果真是根木头,他就会朝我漂过来;如果是条与愚蠢的鳄鱼,就会留在原处。”结果鳄鱼居然向它游去)
8.教师总结:这条老鳄鱼实在是太愚蠢了,它为什么会这么愚蠢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9.教师出示文中的有关句子,引导学生了解句子的意思。
“贪婪者总是愚蠢大。“
(1)引导学生理解“贪婪”的意思。(极力希望得到某种好处)
(2)文中的老鳄鱼极力希望得到什么?(指名反馈:吃掉鹿)
(3)教师:是呀,正是因为它一心想吃掉鹿,所以对问题不加思考,不思考的人自然会变得愚蠢。
(以学生的字读感悟为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在读中解答问题,在探究鹿识怎样一步一步地实行自己的计策问题中,逐步深入理解内容,体会鹿的聪明和鳄鱼的愚蠢)
三、总结全文,角色表演
1.教师指名说一说:同学们,读了全文,你对鹿或鳄鱼说什么呢?(一是对鹿的称赞,二是对鳄鱼的规劝:不能太贪婪,要勤于思考)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3.指派小组上来表演,其他的评议,一起导演这个故事。
4.学生再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
5.再指派小组上来表演,其他的评议,和前面一次的表演做对比,强调导演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贪婪者总是愚蠢大。我们要像鹿那样,做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只要勤动脑筋思考,老师相信大家都能够成为一个聪明人。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演给其他小朋友看。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guǎngfànèdúyánchángqiānxū
二、用下列词语造句
一边……一边……:
如果……就……:
板书设计
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
聪明愚蠢
(死里逃生)(被嘲笑)
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句:恶狠狠
第二句:蔑视的语气、满不在乎的语气
第三句:不耐烦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课文先写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写为什么要摇桂花,接着主要描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怀念。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方面是为了继续培养学生分清文章主次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对自己的童年生活、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学情分析
该班共有学生47人,女生26人,男生21人。本班学生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活泼、机灵,待人有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问好,同学之间也团结友爱,极少有打架闹事的事件发生,也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老师的教育能虚心接受,知错就改。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无论是课程的调整,还是身心的成长、个性特点的塑造都需要我们细心的去观察和发现,通过掌握的材料再加以分析,以便指导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
教学目标
1.学会“箩、杭”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爷、到、给、穿、暖、冷、开、伞、热9 个生字,会写5个字。认识一种笔画
2、能通过观察两幅图,小组合作学习等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看图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棵、穿、伞的猜字图。
2、学唱歌曲《小松树》
预设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看图猜想,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幅图大概讲了什么事?
2、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请学生读准爷爷。
3、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爷字的?
4、师出示爷爷、爸爸,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认识偏旁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2、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3、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4、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课文。
(二)自主识字。
1、师课件显红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2、教师随机点击生字,学生练读。
3、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4、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猜字游戏:
(1)一个学生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
如:一个学生指冷,另一个同学如果猜的是冷,其他同学就说:冷冷猜对了,请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如果猜的是暖。同学们就说:暖暖猜错了,请你想一想……
(2)看图猜字。师出示穿、棵、伞三个字的图,学生集体猜字。随机请学生说说自己会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己知道哪些伞。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一)学习第一段
1、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2、学生自己练习读。
3、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4、指名读。
5、你能用上我家门口有-------------说话吗?
6、再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请学生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2、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4、板书:穿衣,不冷。
5、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6、看看图,说说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暖和的--------?
7、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学生练习读,同桌同学互读。8、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9、小树不冷了,它会对爷爷说什么话?引导学生分别戴上头饰开展口语交际。
10、演一演第二段。
(三)第三段。
1、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安全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教师出示课件:夏天枝叶茂盛的小树)
2、你发现小树的变化了吗?
3、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板书:撑伞,不热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看图说一说,夏天,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色的------?
6、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7、演一演第三段课本剧。
四、连读全文、背诵。
(1)看着填空练习背诵。
我家()小树。
()天到了,()给小树穿上()。小树不冷了。
()到了,小树给爷爷()。爷爷()了。
(2)教师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3)试着独立背诵。
(4)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5)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学唱童谣。
爷爷和小树
下雪了,
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小树不冷了,
大热天,
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
爷爷不热了,
爷爷,真好!
小树,真好!
六、拓展说话:春天和秋天,爷爷和小树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七、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1.学生打开书按笔顺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3.在书上田字格中把每个生字写一遍。
4.让学生提出难写的字。
(1)教师指导书写开字。
(2)教师指导书写朵字。
6、将书上田格中字各写一遍。
八、巩固练习
1、成生字本上的作业,每个生字写3遍。
2、后练习3,读一读,说一说。
3、唱一唱《小松树》
九、课外延伸:
1、演一演《爷爷和小树》
2、读一读:树1
树是一座吹不倒的凉亭, 农夫们累了,
就会跑到他那里休息, 他从未嫌弃过谁。
树2
树有很多手 他想捉天上的云
他想捉天上的星星 树的头发很多
不怕动物的袭击 却怕暴风雨的来临
板书设计: 5 爷爷和小树
穿衣 不冷
爷爷 和 小树
不热 撑伞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理解来源于象棋的词语意思,了解象棋规则。
2、 熟记成语和古贤文。
3、 写好钢笔字。
4、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倾诉烦恼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引入:同学们听说过象棋吗?象棋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棋类运动,它是象征着古代战场双方厮杀的一种游戏。我们生活中有些词语就来源于象棋。练习中举了一个例子。请同学们看看。
(2)我们了解了象棋中“将军”的本意,那么,现在“将军”一词常常比喻什么呢?
(3)书中还列举了一些这样的词语,请读读这些词语,想想它们在象棋中是什么意思,现在在生活中又表示什么意思?
(4)除了书中提到的,你还能说出哪些呢?
(5)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
2、教学第二部分。
(1)同学们会下象棋吗?下象棋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出示歌诀)这段歌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请同学们自己读读。
(2)能读懂歌诀的意思吗?请同学们凭借棋盘讲解。
(3)一首简单的歌诀,让我们对象棋的竞赛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在朗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呢?(琅琅上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对称押韵)
(4)欣赏朗读。
3、教学第三部分。
(1)胡荣华是我国著名的象棋大师。为什么这样说呢?请读读短文。
(2)在这段话中有一组近义词,你发现了吗?(技术、战术)它们可以调换吗?说说理由。
(3)“蝉联”这个词,听说过吗?根据上下文来猜猜意思。再查查词典,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读“犯、饱、它”三个字,观察字形,说说异同。
2、观察字帖,读读“小小窍门”,领悟其中的规律。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先读读词语,读准字音。
(2)借助字典,了解词语意思。
(3)交流汇报,并体会每排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的联系。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2、背诵《古今贤文—合作篇(下)》。
(1)回忆《古今贤文—合作篇(上)》。
(2)学生自读《古今贤文—合作篇(下)》。
(3)这段文章中的句子,有的来自古诗,有的来自民间谚语。你能读懂哪些句子呢?(全班交流,教师适当讲解,帮助学生大致理解句意)
(4)除了文中介绍的句子,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合作”的`名言呢?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烦恼。“小烦恼热线”开通了。我们可以通过热线跟主持人通话,把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从而得到帮助。
2、那么,在倾诉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表达清楚,说清烦恼的原因;有礼貌,言辞诚恳……)
3、作为“小烦恼热线”的主持人要注意什么?(耐心、诚恳……)
4、同桌试着扮演角色进行口语交际。
5、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并评议。
6、小结:在生活中有烦恼是正常的,我们有很多解决方式,在倾诉与倾听时,都应做到尊重、有礼有节。愿同学们都能做一个善解人意、天天快乐的孩子。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板书课题。
3、学习生字:江南。
二、分析课题
这是古代的一首民歌。
“江南”是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南部和浙江的北部。
自古以来,江南就是一片富饶美丽的地方。
三、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可采莲田田鱼戏间西北
(2)指名朗读,指点学生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采莲、戏。
(4)齐读生字词。
(5)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
1、自学书后第二题,练习书空。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二、精读训练
1、第一行:江南可采莲。
“莲”指荷花,看图说说“采莲”是什么意思。
“江南可采莲”是什么意思?
2、第二行:莲叶何田田。
看图,莲叶是什么样的.?
莲叶挺出水面,像擎在手里的一把把小伞。
小结。
3、第三至七行。
(1)看图,鱼儿在莲叶间游动,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这儿为什么不用“游”而用“戏”呢?
(2)指导朗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3)指名说说这几句的意思。
小结:这五行写鱼儿在莲叶间四处游动,穿来穿去,好象在游戏作乐。
三、巩固
1、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采莲田田戏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四、小结
1、学习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如果你是采莲人,你的心情如何?为什么?
五、指导朗读背诵
1、要读出采莲人愉悦的心情。
2、指导停顿。
3、反复练习朗读。
4、自由练背,指名背诵。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课文最后一部分有些句子的含义深刻,学生受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释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钓鱼的启示》,请看老师写课题。板书:钓鱼的启示
你们觉得课题中哪个词最关键?那“启示”是什么意思呢?(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
通过此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对“启示”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二、抓“启示”的句子。
1、通过钓鱼这件事,作者又从中获得什么启示呢?答案就在文中,用你善于发现的眼睛找一找吧!
2、谁愿意把找到的句子与大家交流呢?
a、课件出示:
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b、你们都觉得这句话是钓鱼给作者带来的启示吗?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齐读)发现了吗?这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
板书:是 非
你认为“是”是什么意思?“非”是什么意思?
师:那么在钓鱼这件事上,怎样做就是对的,怎样做就是错?板书:放 不放
面对这样一条大鲈鱼,作者与父亲的意见一致吗?他们的意见是什么?
板书:父亲 “我”
找启示的句子,目的.是解决两点,一是通过找反义词让学生是与非的意思;二是在学生对文章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明白我和父亲的具体做法是怎样的。
三、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感受“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1、为什么作者不愿意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呢?能找见文中的句子来告诉大家吗?
课件出示:
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阳光下轻轻翕动着。
能谈谈自己的理解吗?能把作者这种得意的神情读出来吗?
2、同学们,从哪些句子也能看出作者舍不得把鲈鱼放回湖里呢?
3、交流,谈理由,并引导想象作者的心理活动,指导读。
4、出示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
5、师:发现了吗?你们找得这些句子,有的是描写作者的(生补充:语言、神态、动作)透过这些描写,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作者心情的变化,快速从这些句子中找一找,体现作者心情的词语。
板书:(得意)——(急切)——(伤心)——(乞求)——(依依不舍)
6、师:(指板书)作者的心情由捕到鲈鱼时的“得意”,到父亲要求放掉鲈鱼时的急切、伤心,以至到舍不得放掉鲈鱼时的乞求,依依不舍,心情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感受作者心情的变化。
7、我们看到作者对这条大鲈鱼实在是太喜爱了,但因为喜爱就能占为己有吗?为什么?(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来两个小时)
8、师:这就是道德的抉择,面对这样一条诱人的大鲈鱼,只是放与不放的问题,可作者做起来却很难,作者不想放,不愿意放,而父亲却——(坚持要“我”放),老师相信你们对这句话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9、再次出示启示的句子齐读。
10、从哪儿看出父亲坚持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呢?
(1)、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a、引导抓词体会“得”?(一定、必须、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体会到父亲的坚决。
b、指导读好父亲的话
c、那么,你们从“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又能体会到什么呢?(父亲也很喜爱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也舍不得放,父亲也在经历道德的抉择),但父亲最终选择的还是“放”。
(2)、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引导理解:不容争辩
看插图想象:父亲会“不容争辩”地会对作者说些什么?
11、师:孩子们,此时老师心中有一个疑问,在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到处都静悄悄的,除了天知、地知、父亲知,“我”知外,根本再也没有人知道“我”没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可父亲却坚决让“我”放掉鲈鱼,这是不是不爱我呢?(生谈)
12、师:这就是爱,他不是溺爱,而是一种严厉的爱,父亲是理解孩子的心情的,但道德实践是没法妥协的,必须从小严格要求,这是作为一位真正爱孩子的父亲必须做的,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在作者11岁的人生旅途中,父亲给他上了一堂道德课,三十四年过去后,作者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但是在人生旅途中,作者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大鲈鱼相似的诱惑的“鱼”。面对这诱惑人的“鱼”,大家猜猜作者会怎样做呢?
课件出示:
但是,在人生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大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这个加引号的“鱼”是什么意思呢?老师这儿有两种答案供同学们选择:
(1)、捕捞指作者到诱人的大鲈鱼。( )
(2)、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如金钱、地位、荣誉……包括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 )
师:作者之所以在面临道德抉择时是非分明,一切都因为——
出示父亲的话(生读):作者也深深明白:是父亲让作者在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这是作者后来成为著名建筑设计师的重要原因。
课件出示(生读):
一个人要是从小……力量。
通过找具体的句子,使学生明白我之所以不放鱼的原因和父亲坚持要放鱼的做法是正确的,让学生对是与非有进一步的理解,明白文中的“我”做法错在哪里。
四、德育渗透
1、师: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经常碰到——
﹡、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你会怎样做?
﹡、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你会怎样做?
﹡、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民警叔叔,你或怎样做?
2、师:听着你们的回答,老师看到了你们在道德面前,是非分明的表现,这就是《钓鱼的启示》一文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相信此时此刻你的心中一定澎湃着千言万语,那你就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3、交流
师:同学们,让我们记住法国著名数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这句话吧!
出示 :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得时候做些什么。
——孟德斯鸠
也让我们记住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这句话吧!
出示:
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
——毕达哥拉斯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理解在生活中怎样对待形形色色的诱惑,道德的遵守主要依靠自觉。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能借助拼音读懂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课文内容。
3、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明白只有认真、虚心、耐心学习,才能学好本领的道理。
一、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了许多鸟,可是你们有没有观察到不同种类的鸟,它们搭的地方和窝的样子是不一样的,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下面,我们来学《群鸟学艺》这篇课文,了解鸟儿们是怎样学本领。
2、质疑课题
(1)、什么是群鸟?
(2)、"艺"的意思是什么?
(3)、群鸟学的是什么本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课文。
2、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呢?
三、读画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按课文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找出不理解的句子、词语做上记号提出来。
(2)、你从哪句话中学到了什么?或懂得了什么时候请提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指导朗读:
(1)、有哪些鸟向凤凰学搭窝?
(2)、它们各是怎么学的?怎么做的?
3、过渡句:我们来看看小燕子怎样向凤凰学搭窝?
4、请一位同学朗读6--7自然段。
讨论:
(1)、在这两个自然段中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2)、他同学边听边画出凤凰教小燕子搭窝的过程,分成几个步骤,用" "标出。
(3)、能用上?"先……再……然后这个并联词说一句话。
5、认为要学好搭窝最重要的是什么?
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答:无论学什么,只要虚心好学,认认真真,有耐心就能学到本领?
四、读演结合,感悟中心: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推荐代表朗读,分角色带动作表演课文内容。
3、你们认为谁表演最精彩,为什么?
五、总结、扩展延伸;
1、指导看图编故事:
(1)、分小组讨论
(2)、本组组长讲故事
六、联系实际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七、板书设计:
群鸟学艺
想做
猫头鹰 有什么 飞走了 仍旧不会
老鹰 挺简单 飞走了
乌鸦 我也会 得意 粗糙
麻雀 和我想的一样转身
小燕子 认认真真 漂亮 结实 暖和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6-18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2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31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0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06-25
小学语文教案【热门】07-02
小学语文教案【荐】07-02
【荐】小学语文教案07-02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07-03
【精】小学语文教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