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必备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经入学以来一个月的观察,我发现,班上的学生,大部分都能够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独自进行分类,一些基础较好、领悟力较高的孩子已能够根据事物的功用(个别的功能和用途,如可以吃)进行分类。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单一标准的分类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在不同标准的分类活动中,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确,在单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既定的,不可改变的。而不同标准的分类,由于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 学生能否独自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
2. 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自己提出分类依据。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 4 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授课
日期
单一标准的分类 让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意义 1节
不同标准的分类 学会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1节
练习课 通过充分练习,熟练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 1节
单元测试及分析 检测本单元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1节
合 计 4节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节 《单一标准的`分类》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能够体会到单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既定的,不可改变的。
三、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分类。
老师用课件展示出一家商场里面,货架上的商品摆放情况。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通过看课件,使学生明确商场物品有很多种。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二) 新知学习
【明确分类】
课件展示:(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售货员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了一起。
揭示概念:像售货员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一、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
(3)汇报交流。
教师在巡视中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
2.完成练习六第1至3题。
(1)第1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第2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启发说出:4辆车是同一类的。
(3)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不是同类。
第二节 《不同标准的分类》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2.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2.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确,由于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三、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四、教学活动
(一 )课前教具的准备:预先把数学书第39页的“做一做”进行了改编,并用彩色卡纸做成水果卡片。把原来同一形状都是同一底色的(如三角形都是绿色的),改为同一形状,底色却不同的(如三角形有绿色、红色和黄色,另两种形状也各有三种颜色)。并把制作的卡片放在1个大信封里,让小组长保管。
(二 )新知学习
主动探索,实践操作(学习不同标准分类)
1.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把水果卡片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多次分类,从而使分类过程不断地细化,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同一类物品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然后再通过分铅笔等其它物品,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不同标准分类的方法。
2.动手分水果卡片,初步体会到不同标准分类。
(分类前,老师应先提出具体的要求):
(1)分类前,每位同学先自己独立思考一下想好你将怎样分,是按什么分的?想好后再小组动手交流。
(2)当一个同学在发表他的想法时,其他同学要静静地听,等他讲完后再讲讲自己的想法或对他的话进行补充。
(3)分好后,上来给大家汇报的小组,请选好自己组的介绍员,还要有一个同学配合拿卡片。
3.再次实践,巩固不同标准分类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再来动手分一分桌面上的铅笔,这一次我们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一分,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操作完后,教师统计分的方法,并请方法最多的小组上来汇报。
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分类,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各有用途的。
5、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分类
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处处接触到分类,你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看过或接触过分类?(学生自己汇报,教师适当追问:是按什么分,有什么好处。)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在水果的下面画“○”
2.在会游泳的动物下面画“√”
3.把同类的圈起来。
【提高练习】
1、 把不一样的划去。
2.把不同类的涂上红色。
3.想一想,有几种分法?
【拓展练习】
1.圈一圈,把下面的饼干分成三类。
2.想一想,有几种分法?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难点】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第47页例1: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
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馈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教师板书)
5.比较归纳,总结算法:(全班交流讨论)
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6.深化概念,运用计算
(1)讲解脱式计算53-24+38的书写格式,教师示范板书,边讲解边说明计算方法,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2)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列综合算式:53+38-24,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改错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3.书中练习题:先学生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课后继续提出能用今天的算法解决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六、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除法
教学内容、长颈鹿和小鸟、小兔安家、游乐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乘除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探索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
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3、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
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1、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培养估算意识,学会估算策略,体会估算价值,进
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课时、
本单元共4课时
第一课时 长颈鹿和小鸟 1课时
第二课时 小兔安家 1课时
第三课时 游乐场 1课时
练习五 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8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习用
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在动手活动、探究学习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学生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列出除法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说出用哪句口诀求商,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手段、 用吹塑纸做42只小鸟和6个小房子。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讲故事引入新课:森林中的长颈鹿和小鸟是好朋友,
小鸟来长颈鹿家做客,每群4只,先后来了5群,问:一共来了多少只小鸟?
2、继续引导:这20只小鸟要长颈鹿帮助它们做房子,每所房子住4只小鸟,你们知道长颈鹿要做多少栋房子吗?
3、继续引导提问:长颈鹿家又来了22只小鸟,现在,长颈鹿家一共有42只小鸟,它们都要长颈鹿帮助建房子,每栋房子住6只小鸟,同学们知道长颈鹿要建多少栋房子吗?
二、长颈鹿和小鸟。
1、提问:引导学生思考:42只小鸟,每栋住6只,
长颈鹿要为它们准备几栋房子?(板书课题:长颈鹿和小鸟)
2、在讲台上演示42只小鸟分在6个小房子里。并请学生思考:每个房子里有几只小鸟?
3、要求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42个小圆片分别放在6个小纸盒里。
4、请学生回顾:积是42的乘法口诀。
5、在黑板上列出除法算式:42÷6=7,同时介绍
除法书写,引导学生认识各数分别表示的意义。
6、出示“想一想”,请学生作练习。
三、练一练。
1、把第一题抄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上来做。
2、纠正学生有错误的答案并讲解答案。
3、请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用哪句口诀。
4、出示“小动物回家”的第3题。请学生说题意,并连线。
5、引导学生计算64÷8时,启发学生:我们为小动
物再建造一个家吧。
6、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猫捉老鼠”,并连线。
7、引导学生讲这个数学故事。
8、演示图画“平均每人吃几个”并列出算式。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
们进一步体会到,虽然数字大了,但除法与乘法是联系在一起的。
板书设计、
长颈鹿和小鸟
42只小鸟,每栋房子住6只,长颈鹿要为它们准备几栋房子?
42÷6=7(栋)乘法口诀:六七四十二
答:要准备7栋房子。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 理解积的乘方法则。
2、 会计算积的乘方。
3、 会进行简单的幂的混合运算。
学习重难点 重点:积的乘方法则。
难点:积的乘方法则的推导过程。
自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看一看
1、积的乘方法则:
2、完成课堂作业部分(写在预习本上)
二、做一做:
1、看看运算过程用到哪些运算律?运算结果有什么规律?
(ab)2=(ab)(ab)=(aa)(bb)=a( )b( )
(ab)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b( )
(ab)n=(ab)(ab)(ab)=aaabbb=anbn
即:(ab)n=__________(n为正整数)
2、计算:
(1)(2a)3= (2) (5b)3=
(3) (xy2)2= (4) (2x3)4=
3、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1)b3b3=2b3
(2) x4x4=x16
(3)(a5)2=a7
(4)(a3)2a4=a9
(5)(a3)2a4=a9
(6)(ab2)3=ab6
(7) (2a)2= 4a2
(8)x3+x4=x7
(9) y22y2=2y4
(10) (a2b)3=a6b3
(11) a42a3=3a7
4、计算:
(1)(x5)2+(x2)5=___________
(2) (3102)2=___________
(3) (x3)( )x2=x14
(4) (2a2y4)3=
(5) m2m3=
(6) (a2b2)m=
(7) (2104)2=
(8) (6xy)2=
(9) (x2y)3(xy3)2=
(10) (x2y3)4(x)8(y6)2=
5、( )20xx(-3)20xx =
6、0.12530(-8)30=
7、2444(-0.125)4=
8、若xn=2,yn=5,则 (xy)n=________
9、已知 48m16m=29 求m的'值
10、已知 x+y=a
求(x+y)3(2x+2y)3(3x+3y)3的值
三、想一想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懂?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展示:
1、根据乘方的意义(幂的意义)和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46)3表示什么?
2、那(46)5,(ab)3又等于什么?
由特殊的(ab)3=a3b3出发,你能想到一般的公式吗?
猜想:(ab)n=anbn
(abc)n= (n为正整数),为什么?
应用探究: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D、
2.计算下列各题
3.计算下列各题
4、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5、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木星可以近似地看成球体。已知木星的半径大约是7104km,木星的体积大约是多少km3(п取3.14)。
拓展提高:
若n为正整数,且 ,求
的值.
堂堂清:
1. 若(9 ) =3 ,则正整数m的值为 .
2.若将棱长为2的正方体切成8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则所有小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原正方体表面积的_______倍; 若将棱长为3的正方体切成27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则所有小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原正方体表面积的_______倍; 若将棱长为n(n1,且为整数)的正方体切成n3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则所有小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原正方体表面积的_______倍.
3. 化简求值:(-3a2b)3 -8(a2)2(-b)2(-a2b),其中a=1,b=-1.
4. 已知xn=2,yn=3,求(x2y)2n的值.
教后反思 这节课又学习了一节新的运算:积的乘方,有了前面学习的过程,那么这几课也采用前面的教学过程,学生接受的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学生对于单独的一种运算还可以做的游刃有余,但是对于多种运算在一起的混合运算就有点难度。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百分数的应用。(板书:百分数)什么是百分数?你能说一个生活中的百分数吗?你怎么理解这个百分数?
2、师:因为百分数的意义使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要研究的主题就是百分数的应用(补充板书:百分数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师:同学们,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常常用冰块来消暑降温。你们制作过冰块吗?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课件出示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师:有一位同学把他制作冰块的过程记录了下来,(大屏幕出示实验记录)请看:
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3、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师选择板书。
(1)、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2)、原来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3)、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
4、在这些问题中,我们能解决哪些问题?
师生共同解决,并将解决的问题擦掉。
活动二:理解“增加百分之几”。
1、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这个问题,一起读题,你觉得哪句话最难理解?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
3、全班汇报,由口头理解的不清晰,引出线段草图。
4、对比书中的线段图和学生的线段草图,引导学生思考“增加了……”这个省略号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图上看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了,增加了百分之几指的增加了谁的百分之几?
通得讨论得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的部分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5、列式计算,数形结合,说出两个列式的含义
6、课件演示,小结两种解题思路。“增加百分之几”指的是增加的部分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
可以先求出增加的部分再除以单位“1”;也可以先求出增加后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再减去单位“1”。
三、训练巩固
1、根据问句,说出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的量。
①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②梨的质量是苹果质量的百分之几?
③降价了百分之几?
④增产了百分之几?
2、消费宝典
电饭煲降价,原价220元,现价160元,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引导学生先理解“降低百分之几”再列式计算。)
3、建设新农村
选一选:
光明村今年每百户拥有彩电121台,比去年增加66台,今年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几?
(1)、(121-66)÷121
(2)、 66÷121
(3)、 66÷(121-66)
(让学生说出选择的依据。)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我们理解并掌握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解题的重点是理解题意,关键是正确地找到单位“1”。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自主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颜色、摆学具等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经历寻找规律过程中,体验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
教具学具
准备好5支彩笔放在桌面上:大红色、粉红色、天蓝色、草绿色、淡黄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刚才在上课之前播放的那首歌小朋友们熟悉吗?是哪一部动画片啊?对,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今天它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睁大眼睛看,谁来了。(大屏幕出示:喜羊羊)小朋友鼓掌欢迎它。第二个会是谁呢?(大屏幕出示:灰太狼)
2、第三个又会是谁呢,陈老师请小朋友猜一猜……(大屏幕又出示:喜羊羊)是谁呀,又是喜羊羊,请小朋友继续猜,第四个是谁,你猜…… 你为什么猜是灰太狼呢?(大屏幕又出示:灰太狼)又是灰太狼。
3、现在,谁能一口气猜出第五个?第六个呢?你能确定吗?为什么这么肯定?说说理由。
4、师:像这样一只羊、一只狼;又一只羊、又一只狼;再一只羊、再一只狼,它们排列时的顺序是重复出现的,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排列叫作——规律(板书:规律),今天这节课咱们就和喜羊羊一块儿来——找——规律,(板书:找)。
5、激趣:请看大屏幕,小羊还给每个小朋友带来了3颗星星:懒羊羊带来的是发言星,送给大声发言的宝贝;喜羊羊带来的是智慧星,送给爱动脑筋的宝贝;美羊羊带来的是快乐星,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朋友从老师手上摘走的星星最多。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师:请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再过10天小朋友最喜欢的节日就要到了,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六一儿童节)你看,图上的小朋友们可高兴了,他们把教室布置的多么漂亮啊,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是用什么来布置教室的?谁会说完整话?再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图中有规律?有些什么规律?谁能够用上“又、再”来具体说说图中的排列规律。
3、想一想:这最后一面彩旗应该选什么颜色的?小朋友观察的很仔细,说的也很棒,下面请大家翻开数学书第88页,找到大屏幕上的例题1,铅笔握在手,按照自己发现的规律在书上选一选,圈一圈。
4、指名订正并说一说:最后一朵彩花你选什么颜色的?灯笼呢,小朋友呢?
5、想一想: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有规律的挂彩花、灯笼和彩旗呢?
6、小结:有规律的排列不但能让我们猜出下一个是什么,还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涂一涂。
1、喜羊羊问小朋友:你们能用手中的彩笔按照规律涂颜色吗?仔细观察数学书第89页的例题3和“做一做”。,每一行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涂的`颜色,并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往下涂一涂吗。
2、学生自主涂一涂。
3、指名订正。如果从右往左观察第5行图形,你会发现规律……变了。
2、小结:看来啊,同一行图形,如果观察的角度不同,找到的规律也会不同
(二)摆一摆。
1、小朋友两人合作,先用这些学具在桌面上摆出有规律的图形,再按照你们设计的规律把摆好的图形一个一个的粘上去,完成任务后把你们的作品拿到黑板前展示出来。比比看,哪两个同学最有创意,摆出来的规律与众不同!
2、同桌合作用学具来摆一摆并粘贴在卡纸上。
3、学生展示作品。
4、老师随机选取作品评价。
(三)比一比。
1、灰太狼挑战小朋友,请看大屏幕:仔细看,下一个是谁?
2、每次请一个小朋友来答题,其他的同学来当评委,用yes或no表示意见。答对一个一颗星,答对两个两颗星,答对三个三颗星。要说完整话。
3、学生抢答,师随机介绍圆形和方形排列的规律。
(四)笑一笑。
1、师:我们胜利了,灰太狼被打败罗,它现在是什么心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灰太狼,唉。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心情呢,大声说出来。
2、想一想:你们能用有规律的笑声或动作来表示一下开心的心情吗?哪个宝贝最有创意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欣赏规律的美:条纹衣服,床上用品、、橱柜、花瓶、连续纹样等。(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规律在哪里?规律美不美?)
2、课堂小结。小朋友,规律美吧,今天你学会找规律的本领之后,你就多了一双会找规律的眼睛。陈老师相信,只要你认真观察,你一定能从生活中找到更多美的规律。
3、请小朋友拿出3颗小星星,想一想,这节课你说了吗?你会了吗?你开心吗?你做到几样就摘下几颗星贴在数学书上。
4、学生诚实评价自己。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训练目标:
1、理解解决有关排队中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会根据不同的思考方法列式。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训练重点: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训练难点:减去重复的,加上遗漏的。
教具学具:课件、1个红色圆片、10个蓝色圆片。
训练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题目:一排队伍,从前面数小红是第5个,从后面数小红是第6个。这排队伍共有几个人?
2、排队游戏。
3、引入课题。
二、训练准备。
1、课件出示:☆☆☆☆☆☆☆☆☆
2、讨论:两种数法主要不同在哪儿?
3、画一画。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在练习纸上画一画。
⑴△△△△▲
从右往左数,▲是第5个,请你把盖住的△画出来。
⑵ ▲ △△
从左往右数,▲是第4个,从右往左数,▲是第7个,请你把盖住的△画出来。
4、画完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操作与思考。
1、学生拿学具操作,指名一生用磁铁在黑板上摆一摆。
数一数共有几个圆片?应怎样列式?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字各表示什么。
2、小结:像刚才那样,已知1个物体,1个图形或1个人在排列中的前后顺序数,计算总数时要注意减去重复的.,加上遗漏的。
四、练习。
1、填空:
① ○
从前面数,○是第9个,从后面数,○是第8个,这一排共有( )个图形。
② 一排图形,从上面数□是第4个,从下面数□是第8个,这排图形共有( )个。
2、先画一画,再填一填。
①从左往右数,小花排在第8个,从右往左数,小花也排在第8个,这排小朋友共有( )个小朋友。
②一队动物去参加运动会,小兔的前面有3只动物,小兔的后面有10只动物,这队动物共有( )只。
3、列式计算:
一队动物去观看演出,它们排队进场,小熊前面有2只动物,小猪后面3只动物,小熊和小猪之间排着4只动物,这一队的小动物共有几只?
4、思考题:
⑴有16个同学排队出操,从前面数小刚是第10个,从后面数,小刚是第( )个。
⑵18个小朋友排成一排,从左到右数明明排在第8个,从右往左数,红红排在第3个,明明和红红之间有几个小朋友?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通过活动,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难点:
从统计中获得简单的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决策,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今天我们上课和平时不太一样,坐成了六个小组,老师这有一张评价表,如果哪个组里的同学表现好,我就给他们组贴上一颗星,这时老师就来看看哪个组坐得最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体育比赛吗?在操场上同学们正在进行体育训练,为比赛做准备。他们在进行什么训练呢?
生:跳绳、踢毽、套圈、踢球。
师:如果我们班要组织一项比赛,(揭题)在这些活动中你认为组织什么比赛好呢?
生:
师:咦,这下有问题了,大家参加的活动不一致,可是我们班又只能组织一项比赛,大家说说看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通过统计同学们最想参加的比赛来确定我们班组织什么比赛。
三、体验统计过程。
1、复习统计图
师:这是我们的一个老朋友,你还认识它吗?
生:统计图
师: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最下面是比赛的项目,
生:每一格就表示一个。
2、分小组进行统计
师:今天我们就要利用统计图来统计我们最想参加的活动。有谁知道在统计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不漏掉,不重复)接下来,我们就分小组来进行统计同学们最想参加的比赛,在分小组活动时要注意:第一,在组长带领下依次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体育比赛,第二,每个人只能说一项,第三,一位同学说的时候其余人要认真听,组长在相应的项目上涂上一格。大家明白了吗?比一比哪组的同学调查的又快又准确。开始!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组织比赛》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组织比赛》教学设计师:这时老师将每个组的统计图贴在黑板上了,比一比,你想把星星送给哪个组?说说你的理由。老师觉得刚才每个组的表现都不错。所以给每个组都贴上一颗星星。
3、完成统计表。
师:老师想邀请大家一起参加下一项活动,你们想不想参加?
同学们请看,你看到了什么?对这是一张统计表,我们要把刚才同学们统计的情况填到这张表里。
谁能通过第一小组填的这张统计图看出。
第一小组共有 人,想参加跳绳比赛的有 人,想参加踢毽比赛的有人,想参加套圈比赛的有人,想参加拍球比赛的有人。
最下面一行应该怎么填呢?谁来说一说?
将每一列的数据加起来就行了。
这个数据说明了什么?
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班想参加跳绳比赛的一共有 人,想参加踢毽比赛的.一共有人,想参加套圈比赛的一共有人,想参加拍球比赛的一共有人。
同学们能根据最后一行的数据完成这一张统计图吗?
这时分小组合作完成这一张统计图。
四、观察发现
1、第 组最先完成,老师把他们组制作的统计图展示到黑板上。
2、这时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一张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现在你们认为,我们班应该组织哪一项比赛呢?
3、你能根据统计出来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吗?
五、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六、拓展
老师也进行了一个调查,统计了我们班同学最爱喝的饮料。通过这幅统计图,你知道老师一共调查了多少人吗?你还发现了什么?如果在比赛的那天,我们班要买一种饮料的话,应该买哪种?
七、备用
结束:今天我们学会了怎么样进行统计,在生活中,你还可以利用统计的知识调查身边的事情。比如,你家里一天用了多少只塑料袋,全班同学每人每周用几枝铅笔。只要我们用明亮的眼睛仔细观察用智慧的大脑认真思考就会发现统计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最后我们来看一看在今天的学习中哪个小组的表现最好。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数学规律。
2、让学生体验计算器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计算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快乐联想的游戏吗?还想玩吗?
课件依次出示四个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完美
基督教
医院
三三两两
师:你能想到什么?
生1:我猜是十字架。
生2:我想可能是。
出示提示四
生3:我猜是十。
答对的同学,给予肯定。
师:还想玩吗?
课件依次出示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知错能改
小巧
学习用品
计算工具
生1:我猜是橡皮
生2:我也认为是橡皮。
出示了提示四后
生3:计算器。
表扬答对的同学。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课件出示课题,并板书。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计算器。
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过计算器?(根据同学回答,依次出示课件中的图片)
表述:看来计算器已经深入我们生活中。瞧,老师手中就有一个计算器,你们观察过计算器吗?看老师手中的`计算器,你们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数字键、符号键、功能键、键盘、显示器)
指出:有些功能键由于我们所学知识有限,现在还不需要用,今后我们可以再慢慢认识它们。
2、认识开机键、关机键。
用计算器前,先按什么键?(ON键,根据学生回答指出开机键)
用完后呢?(OFF键,指出关机键)
3、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有多少同学会用计算器?真会?那我们来试着瞧瞧。
(课件出示 38 + 27 = 3018 = )
指名说第一题计算过程。
师:你是怎么输入的?
(先输入3和8,再输入加号键,输入3和7和等号键,等于65。)
追问:想知道得数,需要输入什么键?(等号键)
指出:算完后,我们可以口算或者笔算验算计算结果。
4、用计算器计算试一试。
看来同学们都会使用计算器计算了,让我们再显身手,拿出计算器和学习工具。把得数写在练习纸上。
(课件出示书上第101页的试一试)
交流得数
师:你有什么感受?(计算器计算的便捷,是我们的好帮手)
重点讲解816 68 27 是怎样输入的 ?
5、比一比用计算器计算
(课件出示题目)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出色,我们来一次计算比赛如何?
问:你为什么这么快?(因为有几题可以口算的)
师:其它同学看出来了吗? 是哪几题呢?(25 4 128 8 6180625)
小结:是啊,能口算的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6、解决实际问题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
课件出示: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水12千克,按照一年365天计算,这个水龙头一年会 浪费( )千克的水。
师:你知道一年要浪费多少水吗?(36512 =4380 千克)
读完这则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指名说
小结: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节约用水的习惯。
三、 探究规律,灵活运用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第3题。)
师:想不想继续接受挑战?
问:观察式子有什么特点?(都有一个相同的乘数)
问:那么它们的积和乘数142857有什么关系呢,先计算,再交流。
全班交流得:积都是由乘数142857里的数字组成。而且还有回文的特征。
2、教学11111111111111=
师:数字1也给大家带了一道难题,愿意继续接受挑战吗?
学生计算
师:从同学们的表情中,老师发现同学们遇到了困难,是吗?
指名说遇到的困难。
指出:显示器上显示了错误的标志,即使显示了一部分数字,也是不准确的。
师:谁能想个好办法呢?
交流得出:找规律
课件出示: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指名说得数,观察这些算式得出规律。
师:现在同学们知道11111111111111=的积怎么填了吗?
指名说。
师:你有没有想说的 ? (计算器也有不足的地方,人脑更胜一筹)
3、课件出示
99=81
9999=9801
999999=998001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得出规律
师:再让你用9写几个这样的等式,你会吗?
展示两位学生的式子。
小结:同学真棒,已经会用规律来解决问题了。
四、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
师:同学想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吗?
课件出示图片和配音文字。
师:了解了这些资料,你想说什么?
学生发言。
五、总结全课
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最想对计算器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
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98101页 学看整时。
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
2、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学会认读整时,感受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学 具:自制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老师要求你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制作一个钟表的模型,经过老师的检查,发现你们每个人都做得很漂亮!那老师还想问问,你们的家里有没有真的钟表?它有什么用啊?
2、生自由回答。(可能会说:看时间用)
3、师:在你的生活中,都什么时候需要看看时间啊?
4、生自由回答。(可能会说:上学时、看动画片时等等)
5、师:除了在家里,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钟表?
6、生自由回答。(电信局的楼顶上、火车站的大厅里等等)
7、师:看来钟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有用!今天我们就来《学看钟表》。(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发散、联想到哪些场所、什么场合用到时间,充分交流对时间的了解和认识,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感受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时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学看整时
1、认时钟表面。
①、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许多钟表朋友来和我们一起上课。(课件演示各种钟表图片) 它们虽然穿的衣服都不一样,但在它们身上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课件演示:钟表面)
②、师:钟面上都有什么?(生自由发言,可能会说:有12个数字、时针和分针,师随着学生发言引导小结)
③、师:每个钟面上都有12个数字,我们按着从小到大的顺序数一数,好吗?(生数)你们知道它们表示什么吗?(生自由发言)
师:钟面上的12个数字,每个数字都表示一个时刻。1代表1时,就是我们平时说的1点,1时是数学语言,在数学课上我们要用数学语言来表达。2呢、3、4、(师指钟面说几个数字)
④、师:钟面上有两个表针,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课件辅助演示)跟着老师再认一遍,短的是?长的是?
注:③④的引导顺序要随学生的发言调整。
2、学看整时。
①、师:那你能告诉老师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吗?(学生很可能会说出3时,师课件辅助演示)
师:为什么是3时?你是怎么想的?(生自由发言)
师:你的`想法是对的!(或你真有想法!)时针指着3,分针指着12就表示3时。(要训练孩子说完整话: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②、师课件依次出示三个钟面:7时、10时、8时
师:你能把话说完整吗?
生1:时针指着7,分针指着12就是7时。
生2:时针指着10,分针指着12就是10时。
生3: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就是8时。
③、师课件同时出示三个钟面:我们把3时、7时、8时、10时这样的时刻叫做整时。(板书:3时 7时 8时 整时)
⑤、师:同学们,请你们认真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整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自己想好了,可以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设计意图:整时的判定对于学生而言不是很难,通过对四个钟面整时的判断,加上日常生活中的积累,这里设置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⑥、小结:整时的时候分针总是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试一试:(学生利用手中学具拨出整时)
①、活动要求:一组拨1时,二组拨2时,三组拨3时
②、生活动
③、反馈。(让其他组的学生作判断)
4、数字符号表示法:
①、(课件演示电子表、手机、电视屏幕上的时刻):你见过这样的时间显示吗?(师指课件:这是几时?)这也是一种时刻的表示方法。
②、(课件出示7时、10时、8时)7时还可以写成7:00,也读作七时
③、同样的方法写出10时、8时。
三、巩固练习
1、快乐的一天:
①、师引:有一个小朋友也上一年级了,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一天,看看他是怎么度过的,好吗?
②、学生边回答边课件反馈。
2、过1小时是几时?
3、为什么都是10时而小朋友做的事却不一样?
四、数学文化
古代计时工具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6-13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6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7-30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6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7-21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03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08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31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05
小学数学教案【荐】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