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17 10:04:38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集合(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教案集合(5篇)

科学教案 篇1

  学习要点

  合作方块游戏活动;初步经历计划与组织过程的锻炼。

  学习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体会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培养合作精神。

  (2)通过制定考察活动计划,初步经历计划与组织的锻炼。

  怎样进行

  (1)引入活动

  本单元结合季节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营造一个走出校园考察的活动情境,旨在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下,利用考察活动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个考察计划。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下面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本单元首先安排了“合作方块”游戏活动。教学时,一定要精心准备活动材料,周密组织教学过程,要让学生玩得高兴,玩得有序,玩出体会。

  (2)关于“合作方块”游戏活动的规则和教学过程:

  游戏准备:准备大小相同的纸,剪刀,每位学生取一张,分别剪成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规则图形,然后分组装成一袋,小组之间交换,作为拼图用的卡片。

  游戏规则:小组成员都拼出了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时,就完成了任务。率先拼完的小组获胜。

  游戏要求:游戏前,小组先讨论协商方案,制定实施计划;游戏时小组成员都从袋内取卡片,拼成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游戏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小组在活动中的表现,讨论和总结经验与教训,并进行集体交流,特别强调认真作好活动计划与组织工作的重要性。

  (3)制定考察活动计划

  走出教室去亲近大自然,深入社会,这是令学生欢欣鼓舞的事。教师宣布下周六到大自然中去考察的消息后,启发谈话“刚才的游戏活动,我们已经体会到认真作好计划与组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考察活动前,我们要做好哪些计划与组织工作呢?”引导学生分成小组,一起商议,并作好记录。

  由于这是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的第一课,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我们对制定考察计划的方法做了适当指导,它是以卡通对话和样张的形式体现的,教学时教师要认真领会这一编写意图。这节课的下半时教学重点是制定考察活动计划,初步培养学生的计划与组织能力。如果教学时间不足,可以让学生课后完成,并告诉他们下节课要举行“考察计划展示会”,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2 考察计划展示会

  学习要点

  引导学生自主地总结出计划与组织项目清单。

  学习目标

  (1)启发学生自己比较、自己讨论、自己总结,使他们能够初步体验怎样计划与组织,悟出计划

  与组织的重要意义。

  (2)训练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欣赏他人,培养合作精神。

  怎样进行

  (1)考察计划展示会

  举行“考察计划展示会”是本节课和本单元的重点活动。教学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让各小组将制定好的.考察计划贴在展板上或黑板上,组织全班学生参观。也可以把各组的考察计划复印若干份,每组发一份,这样便于下面的讨论与总结。这一过程既是参观与学习的过程,也是比较与评价的过程。

  接下来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重点讨论“哪些小组的准备工作做得好?计划与组织的内容有哪些?”并让他们把讨论结果记录在“计划与组织项目清单”里。

  然后,进行集体交流与讨论,集思广益,统一认识,清楚制定考察计划的项目和计划与组织的要求。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需要说明的是教材里提供的计划与组织项目清单的内容,只是一个样张,决不是标准答案。教师要根据所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教学实际,充分开发和利用本班学生的智慧,让他们体验怎样计划与组织,了解计划与组织的一般内容和要求,这才是本课的教学目的。

  (2)评选最佳考察计划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对怎样计划与组织有了新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提升每一位学生计划与组织的能力,下面让学生分组制定一个完整的考察计划,并且要从中选择适合全班考察的内容,评选出最好的考察计划,用来指导下周六的科学考察活动。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2、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方面。

  过程与方法

  1、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2、观察磁铁形状,根据形状给磁铁取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磁铁的用途,体会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乐于表达和交流。

  3、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交流、整理关于磁铁的知识。

  【教学难点】知道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

  【教学准备】各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宝刀传说。(课件图片出示)古代的侠客不光武功高强,而且常常有好的`兵器。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从青铜兵器到铁制兵器,越来越结实,但是也有了一类特殊的兵器。就一把普通式样的刀,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却说是“宝刀”。原来,其他的兵器不敢轻易靠上它,一靠上它兵器就会被它吸住,力气小的人往往会让兵器脱手。撒暗器的也不管用,那些铁制的暗器还没伤到人,只要用宝刀在面前挥舞几圈,暗器就被它全部吸住了。难怪被侠客们称为“宝刀”!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2、听完了宝刀的传说,我想小朋友们的心里一定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吧?呵呵!不着急,再看看老师的遥控小车吧!

  3、演示遥控小车:把一块磁铁用纸包上放在塑料小车上,把一根条形磁铁包装成指挥棒状,手拿“指挥棒”靠近小车,吸引或排斥着小车前进和倒退。小车怎么会听我的指挥?

  4、怪事还真多,你能猜猜其中的奥秘吗?学生猜测、交流、讨论。

  二、我们对磁铁的了解:

  1、在我们周围,很多物体上也都使用了磁铁。我们知道磁铁的哪些事情,是怎么知道的?

  2、请以小组为单位,在记录纸(我们知道的磁铁)上画出或者写出对磁铁的了解吧!再想想怎样把小组知道的有关磁铁的事情介绍给全班小朋友。一会儿我们开个小小交流会,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多,介绍的好。

  3、小小交流会:我们知道的磁铁。

  (1)、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以“磁铁”为中心用网状图形式记录在黑板上。

  (2)、评比得出最佳表现组。

  三、利用网状图,整理磁铁知识:

  1、形状

  (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课件图片出示)

  (2)、这么多不同形状的磁铁,怎么进行交流介绍呢?为了方便,人们就根据形状给磁铁取名了。你能给这些磁铁取个名字吗?(凡取的名有道理的都给予肯定,但注意最后统一到通用称呼上来:蹄形、条形、环形磁铁等。)

  (3)、为什么磁铁要做成这么多的形状?

  2、用途

  (1)、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2)、磁铁在这些地方有什么作用?

  (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图片出示,或补充介绍或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3、性质

  (1)、我们知道磁铁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是怎么知道的呢?

  (2)、我们能把这些性质记录下来吗?学生在记录纸(我们所了解的磁铁性质)上写下自己所知道的磁铁的性质。

  (3)、交流汇报。

  四、总结延伸:

  1、回顾宝刀传说和遥控小车,利用磁铁还可以做什么有趣的小游戏呢?自己课后去设计设计哦!

  2、对于磁铁,我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2、会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在“天气日历”中记录降水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

  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2、会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教学难点】

  制作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记录一个月的降水量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带有刻度尺的纸条,胶带纸;喷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比较: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成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前两次的降水,哪一次大一些?

  2、提出问题:怎样知道每次降水的多少呢?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

  二、制作雨量器

  1、出示气象站的雨量器。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水量来区分雨的等级。

  提出:我们能不能制作一个雨量器呢?

  2、阅读课文中制作雨量器的方法

  3、分析讨论:

  A、需要哪些材料?

  B、为什么要用直筒透明杯子呢?(杯子口径大底小或小底大对测量降水量各会有什么影响?)

  C、刻度单位以什么计算?

  D、0刻度在什么位置?(与杯子内测底部对齐)

  4、分组制作雨量器

  三、模拟测量降水量

  1、模拟测量降水量

  A、用喷壶模拟降雨30秒。

  B、观察降水量。(雨量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平放。(2)视线与水面保持平行,不能俯视或仰视。)

  2、交流:

  在测量降水量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3、阅读气象学家对降水量的分级。

  4、分析:刚才模拟降水中下雨的等级是多少。

  5、指导画降水量的柱状图。

  四、课后练习,观测记录降水量

  1、在下雨的天气里测量24小时的降水量。

  2、记录每次的降水量并画出柱状图。

  3、记录、统计一个月的降水量。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要点:

  1.能够对夏令物品正确命名。

  2.通过画面帮助婴幼儿简单的表述夏令生活经验。

  观察:

  1.婴幼儿表述简单句的主动性。

  2.婴幼儿已有相关经验的再现水平。

  支持:

  婴幼儿对夏令用品正确命名。

  活动准备:

  点点豆豆游戏板,有关洗澡,出汗,蚊虫咬的相关物品的图片或照片。

  活动展开:

  (一)引起兴趣 夏天到了,天气真热呀!瞧瞧,这个小宝宝怎么了? 夏天到了,天气真热呀!小宝宝在干什么? 这个小宝宝皱着眉头,手臂上鼓起了一个红红的包,"好痒呀,好痒呀"给谁叮了一口?

  (二)了解玩法 这边有这么多宝宝,洗澡的宝宝,出汗的宝宝,给蚊子叮的.宝宝,你们瞧宝宝的身边有红豆豆,也有绿豆豆, 今天老师要和洗澡的宝宝做点点豆豆的游戏,伸出二拇哥,从红豆豆开始"点点豆豆,开花石榴,小狗搬砖,一搬 一大摞"点到红豆豆,可以打开,看看下面是什么好东西,让我轻轻打开看看,是什么?沐浴露给小宝宝洗一洗, 小宝宝身上香喷喷。 豆豆下面还有许多好东西,你们想看吗?点到了才能打开看。我们一起来点。伸出二拇哥点绿豆豆,念歌谣。 点到了打开看看,你想看吗?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这是洗澡的宝宝,这是出汗的宝宝,这是给蚊子叮的宝宝,点 到了才能打开看,没点到了不能打开看,记住了吗?你们也找个宝宝坐下来,我们一起来点豆豆。

  (三)进入游戏 引导幼儿坐好,问你找到哪位宝宝了? 我们伸出二拇哥,点红豆豆,念歌谣。点到了打开看看下面是什么?你找到什么了送给你的宝宝。 告诉你的宝宝,你给宝宝找到什么好东西?

  (四)结束 把小宝宝送到垫子上,和小宝宝说再见

科学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科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学科学必须要学自己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科学。本课采用建构主义和探究教学的思想着力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科学,在动手动脑中学知识,重视从学生的视角来展开研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本课的开始,教材以一段文字引发学生进入声音世界,指出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声音,声音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然后安排了两个造声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想出办法制造声音;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出本课的研究主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最后引导学生运用间接观察法和归纳法发现物体发声的共同规律,建立起“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

  设计思路:

  本课所呈现的教学活动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点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结构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制造声音,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多法验证——归纳结论,拓展应用。本课教学的关键,贵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自主设计实验,强调多法并举和方法创新。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知识与能力:能够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在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声时的变化,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学会尊重事实,学会通过收集第一手资料来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现象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保鲜袋、小鼓、鼓槌、音叉、尺子、橡皮筋、绿豆、钹、干净的透明瓶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声音,提出问题1、谈话:老师这儿搜集了好多种声音,想试一试你的耳朵灵不灵,猜一猜这些声音都是什么物体发出的,有兴趣吗?

  播放制作的.声音课件:国歌声、雨声、鞭炮声、鸟鸣声、欢呼声、打雷声……

  学生汇报。

  提问:你能从这些声音中知道些什么?

  2、保鲜袋发声。

  谈话: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这只保鲜袋发出声音。

  学生实验、交流方法。

  3、身体发声。

  谈话: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我们每组请一个人上来做,老师也参加。

  提问: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4、小结: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它们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

  5、关于声音,请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吧!

  学生提出关于声音的诸多问题,选择“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

  [设计意图:一是将学生带入到轻松优美的声音中,让学生放松身心,愉悦性情,同时也感受到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声音,声音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二是想办法制造声音,可激发学生对研究声音的兴趣,让学生知道发声的方法很多,丰富学生对于制造声音的感性认识。]

  二、制造声音,观察现象,猜想原因 1、提问: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学生交流。

  2、交流:用哪些方法可以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呢?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可以用耳听、手摸、眼睛看的方法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3、提出实验和观察要求:下面老师给你10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制造声音,这儿老师有两点建议:(1)制造声音时不易用力过猛损坏器材,控制好声音的大小;(2)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注意观察每一种物体发声时的现象,比一比谁的发现最多!

  学生按要求使它发出声音,然后完成课后记录表。

  (1)橡皮筋:将橡皮筋套在右手拇指和食指上,用力张开这两个手指,用左手手指拔动橡皮筋。

  (2)钢尺:一只手在桌子边缘按住钢尺的一小部分,另一只手向下按住钢尺另一端,松开。

  (3)音叉:一手拿住音叉的柄,一手用小锤敲击音叉。

  (4)鼓、鼓槌、绿豆:将绿豆撒在鼓面上,将左手的食指按在鼓面上,用右手拿鼓槌敲击鼓面。

  (5)塑料瓶、小泡沫球:用嘴靠近塑料瓶口,轻轻地连续吹气。

  4、交流与猜想:(1)各种物体发声时分别有什么现象?(2)尽管不同的物体用不同方法发出的声音不同,但它们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现象?(3)由此推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5、小结:各种物体在敲打、碰撞、摩擦等外力作用下发出声音时都有一个共同现象,即物体发声时都有振动现象,由此可以推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设计意图:在以往执教这一课的诸多课例中,由于教师的指导不够到位,学生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怎样制造声音上,忽视了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导致了学生动手多,观察少,对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推测缺乏深入的思考,只关注外力作用。为避免重蹈覆辙,教师提出了明确的活动目标,通过交流明确了观察方法和要求,展开了有目的的探究活动,保证学生有针对性地获取充分的感知信息,让学生的猜想有根有据。]

  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归纳结论

  1、预设实验方案:你能想办法让我们看到或感受到物体发声时在振动吗?比如,老师击鼓后怎样看到鼓面在振动,你可以设计个实验来证明给大家看。其他的发声物体如音叉、小瓶、气球、水、锣、笛子等都可以设计一个看得见振动现象的实验,比比看,谁的方法多,做法妙!

  学生选择材料,讨论实验方案。

  2、交流:(1)选择什么材料,怎样进行实验?(2)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交流时可以对设计不完善的实验进行修改,对设计中没有用的材料提示学生运用。)

  3、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倾听和指导。

  4、展示交流实验结果。

  5、归纳结论:以上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出声音。

  [设计意图:教师启发学生想办法让振动发声现象显性化,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充分表达、交流实验方案与实验结果,体现了个性的张扬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四、应用所学,升华认知,感受快乐

  1、教师击锣、锣声发出的声音很长,怎样去做才能使锣声立即停止呢?(用手摸锣面或用其他物体的接触锣面。)

  2、手摸喉咙发声,感受发声时的现象。

  3、欣赏歌曲(假如幸福拍拍手):让我们随着优美的歌声,用心体会振动发声带给我们的快乐。

  [设计意图:联系现实生活,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并能使学生有用所学知识去改变生活的意识。]

  五、拓展应用

  1、老师送给你一件小礼物:麦杆,试一试能让它发出动听的声音吗?

  2、课后制作会发声的麦杆。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7-29

科学教案(经典)07-30

(精选)科学教案07-26

【精选】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1

科学教案[经典]08-09

(经典)科学教案08-05

【经典】科学教案08-08

[精选]科学教案08-1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