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18 09:59:35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汇编[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汇编[6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心急发焚”、“霎时间”造句。

  4、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唾和织女星,将观察到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唾和织女星,将观察到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磁带、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内容。

  2、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么样了?(问题导入)

  二、初读指导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词组成的词语。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词的认读。

  2、朗读课文。

  3、说说每一段主要讲了些什么。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第一段中哪些词语写出了牛郎织女的“日子过得挺美满的”?

  ①师生讨论。

  ②教师板书。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4、思考本段的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五、讲读第二段

  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

  ①衰老的牛又讲话,老牛讲了什么?

  ②老牛讲话时的神态怎样?

  2、小组讨论。

  3、有感情地朗读老牛讲的话。

  4、老牛死了,牛郎织女的性情怎样?

  5、小结。

  善解人意的'老牛离开了牛郎,分手前还留下了“把我的皮肃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的话语,也给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织女打下了伏笔。

  六、作业

  1、完成文后的习题2。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讲读课文第三段

  1、牛郎和织女过着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候也发愁,她愁什么呢?

  2、王母娘娘知道了织女下嫁人间后怎样?

  3、读课文3-5节,画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①王母娘娘更是气得……

  ②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

  ③王母娘娘狠狠一推……

  ④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

  4、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

  5、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王母娘娘的句子。

  6、默读3-5节,画出描写织女与牛郎的句子。

  ①朗读“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体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②“心急如焚”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牛郎的“心急如焚”?

  7、有感情地朗读第3-5节。

  8、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①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②闯人家里,抓走织女

  ③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9、让学生根据上述三个标题说说这断课文的内容。

  二、讲读课文第四段

  1、指名读第6、7节,思考这两段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①隔河相望,化作星辰。

  ②喜鹊搭桥,一年一见。

  2、牛郎和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七他们在鹊桥相会时会说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三、总结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

  四、作业

  1、用下列词语造句。

  心急如焚——

  霎时间——

  2、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唾和织女星,将观察到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高粱根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高粱的深厚感情。

  3、初步认识借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高粱根的特点,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高粱扎根土地的品格,悟出它坚忍不拔的品格。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讨论,悟出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示投影片,指导学生从秆、穗、根三方面观察,了解高粱的特点。

  3、插图中的根被放大了,由此可以猜测课文描写的重点是高粱 的哪一部分?

  4、课题为什么要加一个“情“字?作者对这种北方最普通的农作物怀着怎样的感情呢?

  二、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读准字音,辨析字形。

  2、理解词语。

  神圣:崇高而庄严。

  贫瘠:形容土地质量很差,不肥沃。

  强悍:原指勇猛无所顾忌。课文中指坚强,经得住恶劣自然环境的考验。

  跋涉:爬山涉水。课文中指艰难前进。

  三、再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1、说说课文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2、找出能体现高粱特点的语句读一读。

  3、作者为什么要写高粱?哪些段落写高粱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一、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它塑造了我的躯体和生命”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一、二自然段。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作者对高粱有怎样的情感?从哪里可以看出高粱在我心中是那么崇高而神圣?

  二、学习3——5自然段

  1、课文描写了高粱的哪些方面?重点写什么?

  2、作者从总写高粱到具体写根,哪个词起到衔接的`作用? (尤其)

  3、指名读3——5自然段,思考:高粱的根有什么特点、作用?

  (1)长着许多气根。 (2)很苦。 (3)扎得很深。

  4、为什么在土地十分贫瘠的雁门关脚下,高粱还能长着“正直的秆子”和“硕大而血红的穗头”?

  高粱有气根,扎得牢,就能抵御风暴,支撑秆子,保护穗头;根扎得深,就能吸收营养,提供给秆子和穗头,而把土地中的盐碱等苦东西留给了自己。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说说你从这一段中体会到了什么?

  3、齐读第6自然段。

  四、深入理解比较,概括表达方法

  1、朗读第1、2 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思考并讨论:

  (1)高粱在我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为什么?

  (2)高粱对“我”的影响是什么?“我”对高粱怀着怎样的感情?

  2、总结:

  作者通过描写高粱尤其是高粱根的特点,抒发了对高粱深厚感情及对它坚忍不拔的品格的赞美。

  [板书设计]

  秆:正直、挺拔、粗壮

  穗:硕大、血红

  高粱情 有气根 坚忍不拔的品格

  根 味苦 激励我生活、跋涉

  扎得深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自己的理解融入有感情的朗读中。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惩治饭馆老板的。感悟阿凡提的聪明和帮助穷人的正义感。

  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明白阿凡提是怎样聪明地对付了贪婪无理的饭馆老板的。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词语卡、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1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自己的理解融入有感情的朗读中。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惩治饭馆老板的。感悟阿凡提的聪明和帮助穷人的正义感。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明白阿凡提是怎样聪明地对付了贪婪无理的饭馆老板的。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1、在童话世界里,有一个非常聪明,总喜欢骑着毛驴的人,你们猜猜,他是谁?

  生:阿凡提。

  对,就是阿凡提。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他的童话世界,看看他到底有多聪明!

  (板书:聪明的阿凡提)

  2、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设置悬念猜测故事发展,让学生初步感知阿凡提的形象。

  1、同学们想听他的故事吗?(师讲述故事的起因,即课文前三段)

  2、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阿凡提,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猜测故事发展,提出不同意见。

  (继续讲故事)听了故事,你想……

  3、我们再来看看阿凡提是怎样做的,对阿凡提说点什么?

  三、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同学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那得先把课文读熟。

  下面请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地方和同桌合作多读几遍,读会了,呆会儿我们来做游戏。

  2、生字宝宝也来了,你们想和他们打打招呼吗?那我就来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

  (1)下面抢读带拼音的生字,会读得自己快速站起来读一遍。

  (2)要是去掉拼音,你们还会读吗?下边儿抽同学读。

  (出示生字课件)

  请问小朋友们都能给哪个生字组词?适时进行

  (3)如:学生用“架”字组成“打架”扩句,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我顺势引导,我们能打架吗?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3、生字会认了,相信同学们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同学们齐读课文。

  师:读的真好!

  四、读读评评,体验感悟。

  1、下面请四个同学为一小组,选择课文中喜欢的一句话读一读,读出感情。一会儿小组内推荐一名读得最棒的'同学,上台读给大家听。

  2、评一评: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同学们,他读的好吗?好在哪个地方?

  引导体验理解:“气势汹汹、目瞪口呆”等重点词语。让学生明白阿凡提是怎样聪明地对付了贪婪无理的饭馆老板的,感知阿凡提是一个聪明、正义、对穷人有同情心的人,用自己的智慧帮助穷人解决困难。

  适时进行品德教育,激发学生向阿凡提学习。

  五、分角色表演,情感升华。

  1、同学们想当演员吗?下面请三个同学分角色表演。(师旁白)刚才三个小演员哪些地方表演的好?(评一评)

  2、三个小演员演的真好!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同学们喜欢阿凡提吗?(机动环节:抽生讲故事)

  拓展:请同学们下去收集你喜欢的童话故事读一读,有空讲给老师同学听。

  总结:(出示课件)阿凡提要给大家说再见了,同学们要给他道个别吗?下课!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着眼全,区分详略主次

  在初读课文、尝试分段并概括段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问:课文共分几部分?哪部分写得最详细?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吗?通过对课文的初步了解,学生就会发现:全文共分三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是重点,写得最详细。因为文章题目是“卢沟桥的狮子”,以写物为主,所以介绍狮子特点的部分理应是全文重点。学生明白这层关系后,教师再追问:那么你们说,我们学习,应重点学哪一部分?(答:重点段。)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花最少的功夫,完成一、三两部分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读课文,说一说:

  读了第1部分,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第3部分,我又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文章中,作者会把主要部分写得很详细,而次要部分就简略些,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现在,让我们到第二部分去看看卢沟桥的狮子到底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么把它写好的?

  这样处理,使得教师在第一个整体教学(即初读课文、初步感知)阶段就收获匪浅:既让学生理清了全文脉络,了解了文章大意,又向他们渗透了读书与的基本技法。寥寥数语,就将读文与训练落到了实处。

  二、切入段落,摸清构句方法

  当学习的车头被直拉到重点段之后,可以这样让学生理清本段的层次关系。

  1.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边画,找出能概括卢沟桥狮子特点的语句,并做上记号。(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难数清楚。)

  2.这两个语句分别位于本段的什么位置?

  3.那么中间部分又写什么呢?(具体写狮子大小不一和神态各异。)

  4.由此可见,这一段作者写狮子,先( )写,后( )写,再( )写。

  5.能给中间的这部分分层吗?看看在这里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并出示习题:在具体叙述时,又先写( )再写( )。

  :用总———分———总的方法,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楚,结构严谨。板书:条理清。

  三、品读词句 学习观察表达

  第二段要重点讲解的是要让学生仿写的部分,除了要字求其义、句求其旨外,更要明白作者是怎样观察狮子,并把他看到的狮子写下来的。具体操作如下:议一议。

  (1)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大小不一”的?(大的几十厘米,小的几厘米,甚至……也看不清———列举数据,作对比。)

  (2)读读具体写“神态各异”的句子,看看作者用“有的”共写了几类、几种样子的狮子?

  (3)作者为什么既要写到大狮子,又要写到小狮子?(这样才能让我们知道卢沟桥的狮子有大有小,大的'威武,小的淘气。)

  (4)“好像朝着远方长吼,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这些是比喻句吗?(不是。这是作者根据石狮的样子想象出来的。)

  (5):正因为作者给不动的石狮注入了动作与情感,使它活起来了,所以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这儿写得最有趣。由此可知,看图也好,写物也好,我们都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静的写成动的,把无生命的写成有生命的,把黑白的写成彩色的,这样文章才生动形象。

  演一演。卢沟桥的狮子这么活泼、威武,教师可请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分别学一学这样的形态。也可以指名上台表演。一演胜千言,在表演中学文,在表演中读文,在表演中记文,印象更深,效果更好。

  写一写。演完五种姿态后,教师提醒学生:卢沟桥的狮子只有这些形态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卢沟桥的狮子确实是姿态万千,各不相同,那么还会有哪些形态呢?你能想象出来吗?这样一提醒,学生兴趣盎然,立刻会展开热烈的讨论,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最后,要求学生从自己及同学的表演中选择最喜欢的一两种“狮子”,把它的大小及动作、神态描写下来。这一安排,把课堂的所读、所演全部融入到所写之中,完成了“读为基础,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任务。整堂课凭借了“课文”这一教学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与讲与练相结合,做到举一反三。学生除了读懂课文,更练习了“阅读和的熟练方法”(叶圣陶)。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阅读中认识生字“窟、涸、墅”等生字,在预习中尝试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天才、贫民窟、干涸”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词语若干。

  方法与过程: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文,了解贝利由一个穷孩子成长为世界球星的历程。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的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一个原来不为世人所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等句子的深刻含义。

  情感与态度:初步感悟一个人既要被别人爱,也要能爱别人,对别人的给予要有回应,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难点:

  1、 积累相应的语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的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

  2、 通过读文,感悟一个人既要被别人爱,也要能爱别人,对别人的给予要有回应,这样才能健康成长。理解“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的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1、 老师: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2、 学生: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执教时间:6、16

  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

  1、板书:“天才”:你认为哪些人能称之为“天才”,为什么?

  2、小结引入新课:是啊,你们所说的艺术家,运动员,甚至自己身边的同学都在某方面有着过人的才能。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讲的就是一位天才小时候的故事。

  3、出示课题,组织学生齐读。(课件出示)

  二、 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初读课文。(课件出示)

  初读课文小建议:

  (1)轻声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题中的“天才”指的是谁?

  他在哪方面有过人的才能?

  2、交流

  (1)分小节读课文。

  (2)正音:干涸 祈祷 完毕 准确 别墅 圣诞节(课件出示)

  (3)理解词语: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先组织学生查字典了解“涸”的意思,最后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用近义词组成的词语。)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4)交流:课题中的“天才”指的是谁?他在哪方面有过人的才能?

  (5)出示“贝利”的简介,读一读。(课件出示)

  1、 小结过渡:

  刚才,大家都读了球王贝利的简介,我们惊叹于他在踢足球方面的过人才能,都被他为巴西足球立下的汗马功劳所折服。

  三、 研读课文

  1、 贝利获得了成功,他的成功之路怎么铺成的呢?让我们来读读文中的这句话(课件出示)

  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

  (1)指名读。

  (2)齐读。

  2、 句中的“爱心”指什么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从贝利和足球之间,贝利和教练之间找一找。

  3、交流体会。

  (1)贝利和足球之间:(热爱踢球)

  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捡来的椰子壳。他在巷子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力了。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的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

  (2)贝利和教练之间:

  教练对贝利(关爱):

  有一天,当他在一个干涸的水塘里猛踢一只猪膀胱时,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他发现这男孩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主动提出送给他一只足球。

  贝利对教练(感恩):

  小男孩跟妈妈祷告完毕,向妈妈要了一只铲子跑了出去。他来到一处别墅前的花园里,开始挖坑。

  小男孩抬起满是汗珠的脸蛋,说:“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你,我愿给你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

  4、组织学生再读课文最后一节,谈谈理解。(课件出示最后一节)

  5、总结:

  没有素不相识的足球教练的关爱,贝利连足球都买不起,更别说成为足球运动员了,当然也不可能显露他的足球才华;贝利用自己的爱心去回报教练,因此他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最终获得了“球王”之称。

  四、 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句子,联系句子意思,给带点词找近义词。

  一个原来不为世人所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

  ( ) ( )

  3、想想说说:为什么课文直到最后才揭示这个小男孩的名字——贝利?(调动读者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进一步体现文章中心。)

  五、 拓展作业

  1、照样子组词:

  “干涸”是一个由近义词构成的词语,你能照样子再说几个吗?

  (艰难、恶劣、美丽……)

  ( ) ( ) ( )

  2、制作感恩卡:

  一个人只知道被人爱,不知道爱别人,他绝不可能幸福,更不可能成材。请同学们静心写下自己对辛辛苦苦哺育我们的父母或不厌其烦教育我们的老师,或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同学、朋友的深深谢意。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学生分析: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词语的理解。多数词语可以联系语言环境来理解。比如第二自然段的“五彩缤纷”,这个词语比较抽象,但是当我们读完了这一段,眼前浮现出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和美丽的菊花时,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五彩缤纷指的是什么意思了。课文的语言很美,有些句子富有诗意,需要好好体会品味。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理解这些句子时,一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平时的生活积累;二要反复朗读品味。学生理解上有困难,比如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讲秋天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来到的,为什么会不知不觉?因为秋雨虽凉,但不冷,使人爽快,不大,润物无声;朗读的时候,声音要轻一些,要给人轻松舒服的感觉,这样教学,学生会觉得容易些。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菠萝、钥匙、气味、香甜、粮食、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大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秋雨的特点,感受秋雨的美。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总分的句式,及含蓄、艺术化的语言。

  教具准备:秋天的雨的课件

  板书设计:

  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 五彩缤纷的颜料 美丽、丰收、欢乐

  藏着气味

  吹起小喇叭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寓情导学。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引述: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对秋天。秋天来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我们用优美的词语来赞美一番吧!

  2.齐读课题。(板书:秋天的雨)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检查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师出示词语

  (1)谁愿意领读这些词。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一起纠正。

  (2)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边读边回忆上节课的内容,秋天的雨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生说。师板书:是一把钥匙

  五彩缤纷的颜料

  藏着气味

  吹起小喇叭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读。

  三、精读课文,品析内容。

  (一)、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天总给我们阵阵凉意,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仔细听,看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

  (1)学生说体会,教师指导读。

  (2)男女生读。

  (二)、体会五彩缤纷。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描写颜色的词用波浪线画出来。一会儿汇报。

  1、出示画面(一)重点体会、美读描写银杏树的句子。

  (1)学生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2)去词体会。

  如果我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自己再来读读看,好不好?为什么?

  (“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3)指导朗读。运用联系上下文和一边读、一边想象、一边做动作的方法,走进情境,美读课文。

  (4)个别读、全班读。

  2、出示画面(二)体会描写枫树的句子。

  (1)学生自主体会读。

  (2)学生做上动作再读一次。

  3、出示画面(三、四)。

  (1)师引导学生观看画面,拓展语言,体会丰收的词:海洋、你挤我碰。

  (2)个别读。

  4、看录像,感悟“五彩缤纷”。

  小朋友们,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去看一看?让我们一边看,一边读出它的美丽吧。

  (多媒体出示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学生根据画面读相关文字。)

  (三)、体会“气味的香甜”。

  秋天到了,不光庄稼丰收了,水果也丰收了。

  (1)师引读学生想象秋雨里还会有什么味道?

  (2)重点理解勾住。

  (3)秋天的雨多香啊!带着这样的体会,美美地读。

  (四)、吹起小喇叭,体会欢乐。

  (1)师生互动读一读。

  (2)学生自主感悟朗读。

  这么快乐的景象,就让我们来快乐地读一读吧。放开声音读出你的快乐,自己读自己的。

  四、拓展、积累,升华感情。

  1、小朋友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美丽、欢乐……)

  2、齐读最后一段。

  五、做自己喜欢的一项。

  (1)收集描写秋天的词句,背诵本课喜欢的段落。

  (2)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

  (3)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

  秋天的雨反思

  是一首很具有美感的散文诗,以秋天的雨为线索,将秋天的众多景物描写巧妙地串起来,形成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语言文字的美感染了每一个幼儿,他们从文字中的确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

  为了让幼儿能够真正感受散文中优美的意境,我重复的给孩子看课件,让他们找一找秋天有些什么景色,丰富知识经验。有了知识经验的丰富,在第一环节中我就进行了提问: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有很多的水果。”“我也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有很多的颜色,非常的漂亮。”------小朋友都争着回答,还有的幼儿会用优美的话来说呢。

  孩子们的记忆力很不错,看了一遍课件之后,有个别孩子就能答出:“把黄颜色给了谁?(银杏)”,虽然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不是很足,但看了生动形象的课件之后,很快就能回答出来。但是孩子们在秋天的气味方面,我可以让他们先闻一下橘子的香味,菠萝的香味……这样,他们就能充分的体验到秋天的好多气味。

  综合本次欣赏活动,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方法,让幼儿在动静交替中充分感受到了秋天的美。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0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2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31

小学语文教案06-18

小学语文教案[优]07-20

小学语文教案(精)07-21

小学语文教案【热】07-27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07-27

【热】小学语文教案07-21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7-2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