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集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活动的乐趣。
2.发展幼儿语言的能力。
3.培养幼儿用优美的语调和适当的动作来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磁带、挂图、头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参与活动。
教师:看,这位新朋友是谁啊?是太阳啊,我们还有一位新朋友没出来,小朋友们还想不想认识它啊?
教师:那今天呢,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的两位新朋友就是太阳和月亮。
2.引入
(1)教:小朋友,太阳哥哥和月亮弟弟每天都在做游戏,它们做的游戏可好玩啦,你们想不想玩啊?
(2)教:老师也想玩这个游戏,我们一起玩好不好(教师介绍游戏规则与游戏中注意的事项)(边玩边播放磁带《太阳和月亮》)
(3)让幼儿带着问题玩二次游戏。
教:小朋友,你们在玩游戏的时候,知道我们录音机中播放这首儿歌的题目是什么吗?它们中出现了谁呢?它们都在做什么呢?那现在呢,老师请小朋友们再玩一次《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3.让幼儿学习儿歌《太阳和月亮》
(1)提问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儿歌的题目是什么?儿歌中都有谁?它们都在做什么?
教: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又玩了一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现在,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我儿歌的题目是什么?它们中有谁?它们都在做什么?老师再播放一遍这首儿歌。这次,小朋友们要注意听,看看之前我们说的答案对不对。(再播放一遍儿歌,边放边与幼儿复习儿歌中出现的内容)。
(2)教师出示挂图,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儿歌《太阳和月亮》。
教:老师这里有一幅图,想请小朋友们帮我看看它上面有哪些东西啊?太阳都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啊?月亮呢?
教:哦!因为白天太阳哥哥出来的时候,月亮弟弟还没睡醒呢,等到晚上月亮弟弟出来的时候,太阳哥哥又去睡觉了。可是太阳哥哥又想见到月亮弟弟,所以它们呀“跑来又跑去,从东逼到西”。老师把这着儿歌给抄了出来,还给它编上了一些简单的动作,我想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练习,好不好?
活动延伸:
让幼儿用优美的语调和适当的动作来表演儿歌《太阳和月亮》(请两、三个小朋友上来表演,教师在旁边提示,之后再让全体幼儿共同表演最后一次儿歌)(给上来表演的小朋友奖励)。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将儿歌内容创编成小故事,并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谦让、学会关心他人。
2、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故事续编结尾。
3、幼儿可根据故事内容为故事请名字。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教学重难点:
幼儿结合儿歌内容大胆的想象将其创编成故事。
续编故事结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兔子手偶、螃蟹头饰若干、幕布一个。
教学过程:
1、活动导入:配班教师运用小兔子手偶在幕布后为幼儿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2、主班教师与幼儿参与"小兔子的活动",从而进行猜谜游戏引出本次课题--螃蟹。
3、讨论分析:帮助幼儿了解螃蟹的特征。
提问:
(1)"螃蟹是什么样子,它有几条腿?"
(2)"螃蟹走路是什么样子的?"
4、教师朗诵儿歌内容,请幼儿仔细倾听儿歌。
5、幼儿运用自己的语言将儿歌创编成故事,从中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谦让并学会关心他人。
6、续编部分:
(1)观看多媒体图片,当爸爸、妈妈、叔叔、娃娃在一起出现时,图片停止,引导幼儿针对后面的内容进行续编。(提问:"在这时,爸爸、妈妈、叔叔、娃娃会想到什 么?"引导幼儿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述)
7、情景表演:出示道具--头饰,教师针对小朋友创编的故事引导幼儿进行角色表演。
(1)观看图片后半部分,(提问:"当小螃蟹发生不愉快时,它们之后会怎样做的?"引导幼儿续编故事结尾。)
(2)将幼儿进行分组,教师给予引导。
(3)请小组代表进行故事讲述,引导其他幼儿认真倾听。
8、教师小结,引导幼儿为自己喜欢的'故事起名字。
9、听轻音乐,引导幼儿分组排队,比一比哪组小朋友最棒。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我发现幼儿对讲故事很感兴趣,为满足幼儿的意愿,我们在班级进行了本次课程,本次课程是由一首儿歌展开的,在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让幼儿展开想象进行对内容的创编及结尾的续编。
课上每位幼儿积极主动,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班级教师配合默契。课程初期,教师运用小兔子手偶与幼儿互动,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运用猜谜游戏,引出本课的主题。通过描述,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螃蟹的特征,而这些都是为了续编和创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续编故事过程中,幼儿展开想象,运用自己的语言为简单的儿歌增添丰富的内容,例如:"调皮的螃蟹要回妈家;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将简单的儿歌变得生动、活泼。为小朋友们接下来的表演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孩子们在台上大胆的表演赢得了台下小观众的阵阵掌声,就连不爱回答问题的小朋友这次都勇敢的站在台前为大家进行表演。在编故事结尾时孩子们创意更是丰富多彩,有说:"可爱的小螃蟹排成队一个挨着一个走。"还有的说:"小螃蟹摔倒时,爸爸妈妈把它扶起来,它们不怕困难继续向前走······"各式各样的答案。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围绕诗歌内容,丰富幼儿有关风的知识,培养幼儿探究自然界奥妙的愿望。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用优美的语句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小风车;幼儿自带可产生风的工具,如小扇子、小气筒等;幼儿已认识过空气,教案《大班语言教案:风在哪里》。
活动过程
1.小实验:风是怎样产生的。
①幼儿用手在脸旁扇动,产生风,从而知道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②利用小风车的转动,让幼儿了解到:空气流动得越快,风就越大,反之风就越小。
③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让身边的空气流动起来,产生风,如用扇子扇,压打气筒。
④同伴之间互相交流:怎样才能产生风?
2.户外观察。
①指导幼儿观察风来时天空、陆地、水的`变化,并联想这些变化的形态像什么,学习用诗歌的语句描述出来,如彩球说:“当我在天空中轻盈地飞舞,那是风在吹过。”
②鼓励幼儿回家后,把看到的、想到的风来时引起的变化画出来,教师要布置一个“风来的时候”小画展。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学习绕口令,能口齿较清楚地跟读绕口令。
2、引导幼儿注意倾听词句,能敏捷地变换拗口的词句。
3、体会语言的趣味。
活动准备:
1、图片:白猫黑鼻子,黑猫白鼻子。(图1)
2、幼儿用书(绕口令内容的图片三幅。(图2--4))
3、道具:白猫,黑猫面具各一副。绿色地毯两块及红色粉笔灰。
指导要点:
1、重点:能口齿较清楚地念绕口令;
2、难点:能敏捷地变换拗口的词句。
3、指导要点: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理解绕口令的内容,同时引导幼儿听听、看看、说说、念念,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词句,变换拗口的词句。
活动过程:
1、介绍角色,引起学习兴趣。
(1)猜一猜(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对好朋友,请你们猜猜是谁?教师念谜语::“胡子翘,妙妙叫,夜晚捉老鼠,白天睡大觉。”猜猜是谁?(幼儿回答)
(2)看看,讲讲(猜出后出示图片白猫和黑猫)瞧!就是这一对小猫,你们看它们多可爱呀!可是你们发现它们俩有什么不一样吗?
(幼儿回答)
(3)师:是的,白猫黑鼻子,黑猫白鼻子。可是有一天,这对猫的鼻子都成了花鼻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2、跟读绕口令,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1)情景表演(事先让两个幼儿准备)
(2)表演后问全体幼儿:白猫、黑猫为什么哈哈大笑?
(3)幼儿回答,分享答案。
3、师:听听!刚才呀,老师把白猫黑猫玩耍时发生的趣事,编成一首绕口令给你们听。
(1)教师以平时速度示范朗读绕口令。朗读后问:你听到了什么?你觉得哪句话很有趣?(幼儿按自己的'意思讲,教师以绕口令句强化印象。)
(2)以三幅小图提示,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词句。
图一:白猫、黑猫有什么不同?它俩怎么会成花鼻子?(学习1-2句)观察图二-四:在自由讲述的基础上,学习3-7句。
(3)幼儿看图,教师以较快的速度朗读绕口令,给幼儿一个完整的印象。
(4)互助与练习。看谁的本领大,会自己看着图,自己学会这绕口令,千万别把词读错了。
(5)教师以快速示范朗读绕口令,增进幼儿学习的兴趣,知道绕口令要念得很快。
(6)幼儿跟随教师快速念,体会和找出念得快时,容易读错的词。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多使用普通话说话,只有这样词句才会更加清晰。
评价要素
1、是否喜欢听、念绕口令,感受绕口令带来的乐趣。
2、是否在口齿清晰、快速地读绕口令。
活动建议
1、在语言角看图练习读绕口令。
2、在美术区放置白猫和黑猫图让幼儿涂色。
情景表演(幼儿戴着猫面具出场,自我介绍与表演)
白猫:我叫白猫。黑猫:我叫黑猫。
白、黑猫:我两颜色相反,你们千万别搞错哟!
白猫:我是白猫黑鼻子。黑猫:我是黑猫白鼻子,有趣吗?
白猫: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出去玩耍,好吗?
黑猫:好,到草地上玩吧。(白猫走到有粉笔灰的绿色地毯,并在地上滚来滚去,乘幼儿不注意时,,往面具的鼻子上擦。)白猫:哎呀,你的鼻子脏了,我来给你擦鼻子(用沾有泥巴的手去抹黑猫的鼻子)。黑猫:你的鼻子也脏了,我来给你擦鼻子。(动作同上)(白猫黑猫相互对视,手指点对方的鼻子,捧腹大笑。)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愿意大胆表述自己名字的秘密,感受自己名字的独特。(重点)
2、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激发幼儿认识百家姓的兴趣。(难点)
【教学准备】
1、事先请幼儿向家长了解自己名字的写法、含义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将写有幼儿姓名的小卡片(幼儿的姓和名用不同颜色区分)排贴在大黑板上。
3、红绿对棋、标有数字的房子、奖励牌。
【教学课时】
1课时教育理论依据:
《幼儿园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幼儿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幼儿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和体验的环境及条件中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一个宽松愉悦的游戏环境让幼儿主动发现自己名字的秘密、大胆说出名字的故事,让幼儿真正学会主动学习和探索学习,从而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寻找名字的秘密(价值取向:初步感知自己名字的不同。)
1、音乐火车介绍自己的名字"今天我们班来了客人老师,怎么样让她马上就认识你呢?""我们开着音乐火车来介绍一下自己吧。"
2、找名字"刚才宝宝们用很好听的声音介绍了自己的名字。那你们都认识自己的名字吗?请你来告诉大家你名字在哪里?"(出示幼儿名字,第几排第几个)
3、找不同"这些名字都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姓名之间的差别)
4、送名字宝宝回家"我们给名字宝宝排排队好吗?"(出示三幢有数字的房子)"想一想数字宝宝2的.房子住哪些名字?数字宝宝3的房子里住哪些名字?数字宝宝4的房子里住哪些名字?"(按字数送名字)
5、小结:原来,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不一样,多数名字都是有两个字或者是三个字组成的,只有一小部分的名字是由四个字组成。
二、寻找自己姓的秘密(价值取向:发现自己名字中"姓"的不同。)
1、出示教师名字:"你们知道王老师叫什么名字吗?""猜猜看我名字中的第一个字表示什么?谁和老师一样都姓王呢,我们抱一抱。""你姓什么?怎么来的?"
2、小结:名字中的第一个字是姓。有的幼儿是跟爸爸姓,有的幼儿是跟妈妈姓。姓是家族给予的,不可以随便更改。
三、寻找百家姓的秘密(价值取向:进一步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激发一定的兴趣。)
1、出示百家姓卡片:"你知道还有哪些姓吗?老师这里有一首童谣里面都说了哪些姓?找一找你认识的字。"
2、小结:我们中国很大,人口也很多,有好多姓,我们就称百家姓。
四、说说我名字的秘密(价值取向:大胆表述自己名字的故事,了解名字的独特和父母的期望。)
1、抢答游戏《我名字的秘密》
幼儿分成红绿两队。
"你的名字有什么秘密或者故事呢?请你用最快的速度最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看哪个队说的多哪那个队就获胜。"
2、小结:原来大人给你们取的名字都是很有意义的,表达了大人对孩子的期望和美好的祝愿。
教学评析:
"名字的秘密"是立足于"我是中国人"这一主题而作的一次拓展活动。活动中幼儿找名字的不同、说名字的不同,将原本的接受式学习变成发现式学习。更深远的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让幼儿了解自己名字中包含着父母的期望和让幼儿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及中国文化的博大,进而激发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内容,会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2、感受快板诗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艺术风格,体验朗读的快乐。
3、理解诗歌内容,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竹子制品课件、响板。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受快板诗特点。
这首诗歌听起来有什么感觉?这种打着响板表演的诗歌叫快板诗,它很有趣,很好听。
二、学习、理解作品。
1、教师表演前两段。
(1)提问:竹子可以制成什么东西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2)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
2、教师表演后两段。
(1)提问:你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什么是用竹子做成的呢?
(2)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
三、表演、巩固作品。
1、师生以轮读的方式练习作品,教师可放慢速度,让幼儿有思考的时间。
2、男女幼儿轮读,适当加快速度,教师要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幼儿,使幼儿感受到快板诗的内在情趣。
3、教师和幼儿边打响板边表演。
快板诗歌《夸夸竹子本领大》
竹板这么一打啊,
别的都不夸
今天我来夸一夸,
竹子本领大。
日常生活用品中,
经常看到它。
竹帘子、竹筷子、竹门、竹床、竹席子,
竹高跷、竹梯子、竹扇、竹桶、竹柜子,
我啊不夸不知道,
一夸吓一跳,
小朋友们别不信,
也常用到它。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07-12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7-26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07-27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07-22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07-23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08-05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8-07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08-11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6-12
大班语言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