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大班科学教案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影子一向对幼儿有一种神秘感,幼儿对此很感兴趣,抓住这一特点设计此活动,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很容易掌握,同时发展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的欲望。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及思考、表达等能力。
3、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1、白纸、手电筒、胶水、擦布等。
2、彩色纸剪的乌龟、金鱼、风车、小鸟、电扇等。
3、实现要让幼儿懂得物体挡住光就有了影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出示纸乌龟。他究竟是怎样跳舞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教师操作以激发起幼儿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操作
1、为每个幼儿提供一个手电筒、一张白纸、一只纸乌龟、胶水等材料,启发幼儿设法让乌龟跳起舞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探索情况,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突发问题。
3、组织幼儿交流讨论
让幼儿相互之间把自己玩的`方法、过程说一下,为什么有的乌龟会跳舞?为什么有的乌龟不会跳舞?
教师小结:要让乌龟跳舞,乌龟的腿于纸之间必须有距离,也就是说把乌龟的身体粘在纸上即可,四肢不必粘上。
4、让幼儿自己纠正错误并验证,使其体验成功的乐趣。
(1)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2)启发幼儿设计各种形象的小动物并能让它跳起舞来。
(3)启发幼儿在让小动物跳舞时发现了什么秘密?(手电筒左右移动时,影子也左右移动;手电筒上下移动时,影子也上下移动。)
教师小结:当手电筒移动时,光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时影子也会变化,因此小动物们就会变得更加欢快,更加好看。
[活动延伸]
告诉幼儿利用晚上的实践来多观察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可以使影子变得更加好看。
[效果分析]
此活动深得小朋友们喜欢,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因此比较成功。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效果良好。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发现磁铁能吸铁的特性。
2、能按要求进行归类并记录,发展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对磁铁探索兴趣,提高幼儿对探索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1、每组一个筐;木块、铁钉、啤酒盖、回形针、发夹、石头等物品。
2、磁铁每人一块;大磁铁一块。
3、记录纸统计一份。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活动,发现磁铁能吸铁的特性。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进行归类并记录。
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昨天有人送了我一件宝贝,你们想看吗?出示(磁铁)。原来这件宝贝是什么呀?这可是一块神奇的磁铁,它有一种神奇的本领,现在请你们去找一找这神奇的本领是什么?
二、初步感受磁铁磁性
1、初步感受吸铁石的磁性。(提供一元钱幼儿发现磁铁吸引一元钱。)
2、小朋友刚才你们和磁铁玩了游戏,发现磁铁有什么神奇的'本领呢?(磁铁能吸引一元钱)磁铁为什么会吸住盖子呢?
3、小结:原来这磁铁神奇的地方是:磁铁有磁性,能把一元钱吸引住。
三、磁铁找朋友,发现磁铁吸铁
1、出示材料,请幼儿猜测哪些能被磁铁吸引。
(老师的筐子里有什么呀,请你们猜一猜,哪些是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会被磁铁吸引)
2、幼儿猜测并填好记录表格。
3、幼儿进行操作验证。
四、集中校对
1、教师引导幼儿将统计结果分类摆放。
2、师幼一起将操作结果和事先的猜测进行检验。
3、小结:原来磁铁能吸起铁夹、铁钉、回形针等,因为这些东西都是铁做的,但磁铁不能吸起石头、积木,因为这些东西不是铁做的。
五、拓展:磁铁在生活中可以帮助我们做哪些有益的事呢?
六、游戏:瓶里杯里取回形针。
刚才,老师不小心把针掉进了瓶子里,请你想办法帮老师取出来,不能倒出来。
(1)教师提出游戏要求,并告诉幼儿游戏规则。规则:不能将磁铁放在杯子里取回形针,也不能用手拿。
(2、)幼儿演示。
小朋友们真聪明,能想到利用磁铁的吸引力把针吸出来。
七、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磁铁,知道了磁铁能吸住铁的东西,现在我们到活动室外面去找一找吧。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2、发现转动的很多有趣现象,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有发明创造的欲望。
3、为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兴。
二、活动准备:
1、每组一份操作材料:塑料玩具、筷子、轮子、绳子、风车、火柴棒、盖子、纸片等。
2、学具:手巾花、陀螺、发条玩具、录音机、转椅、钟表等。
3、介绍转动在现代科技中应用课件
三、活动过程:
1、通过操作,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转动的经验。
(1)教师出示各种能够转动的玩具,鼓励幼儿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和同伴交流,并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
(2)教师投放半成品,幼儿再次探索操作。鼓励幼儿想办法,做个会转动的小玩具:使不能够转动的物品转动起来。玩的时候边玩边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3)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同伴,并请想法奇特的幼儿演示,鼓励幼儿为同伴的成功而高兴。
2、游戏“找一找”:感受转动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转动的兴趣及创新的欲望。
(1)幼儿自由讨论:聪明的人,让许多东西都转动起来,来方便我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能转动的物体,以及转动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2)集体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能转动?××转动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3)、幼儿观看ppt:转动在现代科技中应用。
3、发散思维:
如果你是小小发明家,你想让什么转动起来?转动以后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4、通过游戏,让幼儿发现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1)师:“你能让自己的身体也转动起来吗?”
(2)试一试,看看自己的身体有那些部位也能转动起来,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弄伤自己和小朋友。
(3)交流:你让身体的那个部分转动起来了?请你来试一试。
(4)“如果我们身体的一些部位(如头不能转了)不能转动了,行不行?”
(5)“我们的身体真了不起,有那么多的部位都能转动起来,让我们做事、运动更灵活!”
四、活动延伸:
1、老师和幼儿一同到室外寻找可以转动的物体。
2、利用谈话鼓励幼儿继续寻找、探索、发现日常生活中有关转动的物体。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尝试探索用各种方法移动物品。
2、学习主人公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与勇气。
活动准备:
1、故事。
2、各种大小不同的盒子,球。
活动过程:
一、解读课题,导入故事。
师:小朋友们中午好!
幼:老师中午好!
师:这几个字认识吗?(不认识老师可以标注音节)幼:搬过来,搬过去。
师:你们搬过东西吗?搬过什么?
幼:我搬过椅子。
我搬过箱子。
我搬过玩具箱。
我搬过家。
师:用什么来搬的?
幼:用手。
用头(顶)。
用脚。
师:好,我们来听听故事。
二、欣赏故事,玩玩游戏。
1、欣赏故事。
师:这是长颈鹿小姐,这是鳄鱼先生,他们恋爱了,尽管他们的身高相差那么多,但是他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他们结婚了,你们觉得他们住在谁家里合适一些?
幼:住在长颈鹿家,因为长颈鹿高一些。
师:好,看看他们商量的结果,住在谁家?
(出示鳄鱼的房子)幼:鳄鱼家师:哦,他们商量了住在鳄鱼家,长颈鹿小姐有好多东西要搬呢,你们愿意帮他们吗?
幼:愿意!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盒子。
师:一样吗?
幼:不一样有大盒子,中盒子,小盒子。
师:有多少个呢?你们过来数数看幼:9个师:你们是一个一个数的,马上要做小学生的朋友了,这样数起来有点慢,有没有更快的办法来数一数?
幼:24689师:他刚才是2个2个数的,有谁能3个3个的数?
幼:369师:马上要做小学生的朋友了,数数的方法肯定很多,刚才你们每人搬几个?
幼:1个师:搬了几次?
幼:1次相亲相爱的长颈鹿小姐和鳄鱼先生想快点把家搬好,谁能帮他们?
(幼儿单独搬,一幼儿一次搬2个,叠放,一幼儿一次搬5个)师:看看别人的,对你有帮助的师:哦,这样两次就搬完了师:谁能一次就把盒子搬完?
(一幼儿尝试,结果弄翻了)师:想想怎样才最安全?
幼:要大中小的排列(一男孩去,不能解决)师:好,这位妹妹在这里等得很安静的,你来帮帮他师:哦,果然两个人在一起办法就多些师:好,看看他们是怎么放的幼:大的在下面,中等的在中间,最小的在下面师:好,看看这样的办法行不行(一幼儿搬,有一幼儿说:别倒啊,小心点)师:哦,成功了(掌声)师:这就是你们刚才想的叠加的办法,谢谢你,谁还有别的办法?
(一幼儿打开盒子)(掌声)师:他把盒子打开干嘛呢(小盒放进中盒,中盒放进大盒,放好了搬)师:没刚才那么高了,这样就安全了,是吗师:把小盒放进中盒,把中盒放进大盒,这就是你们想的套装的方法师:你们帮他们搬好了家,他们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吗?长颈鹿小姐到处碰壁,当她想伸个懒腰的时候,头就到屋外面去了,他们的生活遇到了困难,你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困难吗?会怎么办呢?
幼:平时爸爸搬桌子就会喊我,我个子矮幼:克服困难幼:有句话说得好,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师:他们的生活遇到了困难,会想什么办法呢幼:搬到长颈鹿家去幼:鳄鱼搬个梯子住到屋顶上幼:各住各的'师:他们还真跟你们想到一块去了,这次还有爱运动的鳄鱼先生有很多东西,有球,你们能不用手把这些球搬过去吗来,一人拿一个球,不用手(放嘴里,夹在手臂里)师:刚刚你们用了什么方法师:可是,放嘴里有点脏呢,能用别的方法吗幼:用胳膊幼:用膝盖夹幼:放肚子上,弯着腰夹过去幼:用脚轻轻的踢过去幼:用脚尖夹住慢慢跳过去师:哥哥学会等一等,你又想到什么办法幼:还可以用衣服夹师:长颈鹿小姐和鳄鱼先生的生活又遇到了困难,当他们想共进晚餐的时候,桌子太高,鳄鱼先生够不着,上卫生间的时候,马桶太大,他们又开始想办法了,他们有了一个伟大的计划,他们在门口挖呀,凿呀,终于建好了属于他们的新家。走,我们一起去参观他们的新家好吗。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一、 教学目标
1、 鼓励幼儿愿意将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用语言表达。
2、 幼儿能够根据需要解决问题,选择恰当的工具,激发幼儿对探究活动的兴趣。
3、 初步尝试记录的方式。
二、 教学准备
a) 教学试验材料:
印章、记录图表;大盆6个、小筐4个、夹子4个、漏勺4把、透明托盘12个、花生、小米。
b) 科学术语及词汇:漏眼
c) 可能的难点:工具的使用
d) 学生的课前准备:用手分沙子和石子
e) 实验记录:用表格形式记录结果
f) 时间安排:25分钟
三、 教学过程
a) 情景引入:
1、“伙房的叔叔不小心把花生和小米混在了一起,他想请咱们班小朋友帮助他把花生和小米分开”
2、出示各种工具,与幼儿共同认识工具以及简单的功用。
夹子、小筐、漏勺
b) 猜想预测:哪种工具分得又快又干净?
c) 问题探讨: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d) 分组实验与记录
(一)第一次实验
1、幼儿自选工具,把花生分拣到托盘里。(停止时,要求幼儿把工具放回原处整齐) 1、 讲解认识记录表,进行记录:用自己的印章在所用工具对应的格子内记录。
2、 幼儿分别来讲讲用工具分花生和小米的情况。
3、 依次看各组使用不同工具后的'结果。
4、 集体记录分得又快又干净的工具。
(二) 第二次实验
5、 提出要求:仔细想一想哪种工具你还没试过,请再换种工具试试。
6、 记录再次实验用的工具(记录方式培养:看看这是第几次,在哪个格子里记录)
7、 观察记录结果,哪种工具分得又快又干净?记录在表格中。
f) 集体总结:
“今天我们发现用小筐分花生和小米又快又干净,为什么小筐能分得那么快?”
幼儿观察小筐并与其他的几种工具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小筐有眼,可以把小米漏下去,把花生留在筐里,所以分得又快又干净;漏勺也有眼,但眼儿太小,小米漏不下去,所以不能把花生和小米分开;夹子能分开,但是一次只能夹一个,太慢了。
四、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让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尝试使用小工具把混在一起的小米和花生分开,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这些常用工具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工具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玩巧提沙的游戏,让幼儿探索提沙的方法,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的习惯。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干沙、湿沙、一次性塑料杯子、筷子、吸管、毛线、竹签等。
活动过程
一、探究的问题:不用手端,能把装沙的杯子提起来吗?幼儿讨论。
(1)不能提起来。
(2)把筷子插到沙子里。
(3)我把毛线一头埋在沙子里。
(4)我用树叶提沙。
(5)我用吸管提沙。
二、试一试。
(1)把筷子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
(2)把毛线一头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
(3)把吸管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
(4)把水彩笔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
三、说一说我的实验。
(1)我用毛线把杯子提起来了。
(2)我用水彩笔把杯子提起来了。
(3)我用筷子把杯子提起来了。
四、画一画:我的实验过程。
五、注意事项
注意幼儿玩沙时不能用沙撒向他人。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感知油水分离的现象。
2.大胆地探索让油水融合的方法,初步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乐于积极探索,细致观察比较。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水、花生油、一次性透明杯、抹布、记录纸、笔、筷子、热水、洗洁精。
活动过程:
一、观察油和水,运用各种感官初步感知其特点。
引导幼儿看颜色、闻气味的方法分辨油和水。
1.你们面前都有2个杯子,杯子里装的分别是什么?
2.杯子里装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结:对,这就是一杯水和一杯油。
二、实验:观察油水分离现象。
1.猜一猜把油倒进水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幼儿实验、观察。
把油倒进水里,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注意事项:倒的时候小心点别倒到外面,如洒了及时用抹布擦掉。)
3.小结:油和水倒在一起后,是分成两层的,油和水是分离,油总是在上面,水总是在下面。
三、探索感知不同材料能否让油水相融。
1.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使它们融合在一起呢?
2.出示三种材料进行集体猜测
这里有筷子、热水、洗洁精三种东西,你们认为这些东西可以让油和水融合在一起吗?(教师进行记录)
3.幼儿实验、观察,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纸上。(提醒幼儿操作一个记录一个以免忘记实验结果)
4.交流实验结果
小结:原来,洗洁精可以帮助油和水融合在一起,变成了白色的液体。
四、联系生活实际
1.除了洗洁精,还有什么可以让油和水融合在一起呢?(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2.观看视频(洗衣粉、洗衣液去油渍)
3.小结:原来像洗洁精、洗衣粉、洗衣液这些洗涤用品都能让油和水融合在一起,在生活中帮助我们把衣服上、手上的油渍洗干净呢!
活动反思:
油和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油和水混在一起到底会出现什么现象,这是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但又不太注意的现象,我抓住这一现象,意在通过观察记录和实验操作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整节活动连接紧密,稳扎稳打。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并坚持幼儿自己动手探索、发现的原则,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能力,让幼儿在实践中感悟出真知,在细心的观察中发现“油和水”的奥秘。也培养了幼儿敢于质疑、乐于猜想的科学态度。活动达到教育目标。
小百科:油是常温下为液体的憎水性物质的总称,由一种或多种液态的碳氢化合物组成(硅油有很大部分由硅氧化合物组成),与醇、酮和醚等碳氢化合物的区别在于油的组成部分不极化,与脂肪的区别在于组成油的化合物的分子长度和分子之间的连接比较小。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实验、观察中认识光的七种颜色,从而对光的现象产生兴趣。
2、培养独立操作的能力。
3、学习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一种事物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一张大的彩虹图。
2、三棱镜、平面镜、大碗(装上水);剪刀、七色盘、小棍、透明胶;吹泡泡的工具每人一套。
3、相关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引起幼儿兴趣:
1、你看见过什么颜色?
2、你知道光是什么颜色?
3、猜猜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光的颜色?
二、实验:七色光。
实验1:美丽的光。
1、用三棱镜的平面对着太阳,可看见光透过三棱镜后折射在白纸上的各种色彩,从而了解光的颜色。
2、大碗里装上水,将镜子斜放在碗里,让阳光透过水照在镜子上并反射到白墙上,能看到七色的彩虹。
教师引导幼儿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光的颜色。
实验2:吹泡泡。
1、引导幼儿边玩边观察泡泡在太阳光下呈现出哪几种颜色?
2、人造彩虹:艳阳下,捏住水管口,使水呈雾状喷向天空出现彩虹,观察其颜色。
实验3:七色转盘。
1、师:你们看,这个圆盘静止时有哪几种颜色?他们的颜色有什么区别?
如果让这些圆盘转动起来,会出现什么颜色呢?看看不同图案的转盘转起来有没有不同的色彩。
2、幼儿边玩转盘边思考:当七色转盘转动时我们的眼睛看见什么颜色?为什么?
3、教师小结:光有七种颜色,当它们一起飞快转动时我们会看到白色的光。
三、演示课件为幼儿介绍光在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1、红外线烤箱可以烤东西;红外线还可以治病。
2、紫外线可以消毒、杀菌。七色
3、在医院里,人们可以用激光进行光治疗。
小结:光的作用真不少。希望小朋友们从都能热爱科学,爱探究,多动脑筋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长大后利用光为人类做更多更有益的事。
【活动延伸】
1、观察泡泡画出彩虹或泡泡。
2、手工制作:七色转盘。
【活动反思】
近期执教的一节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七彩光》,和《指南》中的很多要求相吻合。如:⒈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⒉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⒊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⒋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⒌能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节来自主题《七彩世界》中的科学活动,旨在利用三棱镜折射阳光的原理发现光有七种颜色,对光的自然现象产生兴趣。另外,还能乐意探索,与同伴一起讨论,并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活动的选择、设计、组织过程都和《指南》中科学领域的目标相吻合。原以为孩子在这一过程中玩的开心,也发现了一些秘密,活动组织的还算成功。但经过沙老师的指导后,才发现任然存在很多问题。
问题一:环节不够紧凑,问题设计不够精炼。
第一环节通过提问导入,预设的问题“知道光是什么颜色吗?”和第二环节交流记录猜测的颜色类似,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所以在导入环节仅需让几名幼儿说说后,老师请大家一起去记录自己的想法。孩子们记录好后,给一点时间,让孩子们相互交流,满足孩子们想说、乐说的需要。
问题二:没有指导幼儿正确使用三棱镜的方法。
活动前由于没有和孩子讨论三棱镜的使用方法,出现了有孩子用眼睛对准三棱镜直视太阳的情况,而且有的孩子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让三棱镜进行反射,没能在墙上反射出七色光。在幼儿操作实验前,就需要讲清楚拿三棱镜的方法以及使用三棱镜观察的方法,提醒幼儿保护眼睛,提高孩子们使用成功的概率。或者进行两次实验,在第一次实验后让孩子交流自己实验成功的方法,让更多孩子可以体验到探索带来的成功感,也发现物体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问题三:操作记录表的提供不够恰当,活动中提供了两人一份的.操作记录表,不能很好的表现出幼儿自己的想法。可以提供人手一份操作记录表,供幼儿记录自己的猜想以及实验结果。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直观的发现其中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积累记录的经验。
问题四:教师的语言不够严谨,科学素养不够。怎样解释三棱镜反射后的色彩、三棱镜的形态如何表述清楚,这些都需要教师能用简洁、科学严谨、易于幼儿听懂的语言表述。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不仅是粗浅的备活动,而是深入思考,了解活动中的价值点并进行准备。另外,也需要在平时加强对科学知识、科学素养的学习。
问题五:活动不够深入,缺少引导。
在孩子们都观察到三棱镜颜色时,观察到三棱镜有哪些颜色适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反射后的颜色是否有规律,如果有,有怎样的规律,从而帮助幼儿发现光的规律。
问题六:缺少拓展
“这么有趣的“七彩色”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也看到过呢?”“还有哪些物品也会产生七彩色呢?”“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呢?”多几个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将原本源自幼儿生活中的活动又回归于幼儿的生活中,引发幼儿对生活中这一现象的关注,引发幼儿今后对一些科学现象的探索。此外,还可以在科学区投放一些材料,引导孩子继续用其他材料去探索制造“七彩色”的方法,让活动仍有延续。
虽是一节在我们成人看似简单、习以为常的科学活动,但组织下来后仍然会存在许多问题。内容的选择、要求虽与《指南》相符,但落实到自己组织的活动中,则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可见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学习,加强教育教学的能力,让孩子在这些有价值的活动中能习得更多有效的经验。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28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7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0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6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6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6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12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2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4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