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经典【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序数,正确掌握1~10序数的排列与关系。
2、喜欢在游戏情景中学习数学。
活动准备:
1、理解1~10的序数:
教师出示一排(10)玩具:
----“有谁知道这里有几只玩具?”
幼儿点数玩具只数,确认有10只玩具:
----“那么第三只玩具是什么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辨认第三只玩具是什么,说出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确认的。
教师告诉幼儿序数的概念。
师生双方确定其余几只玩具的序数位。
2、拓展序数的概念: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停车场》
----“停车场里停着好几排车,每一排是一种颜色,我们从下往上数第二排是什么颜色的车?第几辆是什么车?”
幼儿看图辨认,说出颜色和排在第几位。
教师小结:当我们开始数的起点不同,序数的位子会发生变化。(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左往右、从右往左)
3、买玩具:
教师将玩具放在架子上,幼儿要说出自己买的玩具在第几行第几个,说对了方可买走。
上午活动三:组织幼儿到健身房游戏。
上午活动二:
活动名称:我收集的交通标志(科学、社会)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讲清楚自己所收集到的'交通标志意思。
2、认识、理解生活种常见的交通标志。
活动准备:
幼儿各自收集和绘制的交通标志。
活动过程:
1、交通信息:
交流各自的信息:
----“前一段时间我们大家都在收集各种交通标志,谁愿意来介绍给大家听?”
幼儿自由结伴将自己手集和绘画的交通标志介绍给同伴。
幼儿在小组同伴面前介绍。
2、翻牌游戏:
教师将幼儿收集的卡片贴在黑板上,画面朝里,做翻牌游戏。猜对者奖励红星一颗。
幼儿游戏若干次。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教案设计:
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总会去捡许多树叶几个人一起玩,看到他们这么感兴趣,我就想能不能根据孩子的兴趣来生成一些课程呢,经过几天的研究实验,我设计了这一节活动。
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去观察、体验实验中两种物品的不同并大胆说己的看法。
2、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并制作美丽的纸手绢,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爱问、爱学、爱思考的兴趣。
教学准备
树叶(干、刚摘下的')各一筐、蒜臼、捣蒜锤、纸巾一人一张。
教学过程:
歌曲《小树叶》引出教学内容。出示实验物品。
1、通过各种感官去观察实验物品。
看:出示两筐树叶请幼儿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幼儿先说,说完后老师(:一筐黄黄的,看起来没有水分;一筐嫩嫩的,看起来很水嫩。)
摸:请幼儿来摸一摸,撕一撕、抓一抓、踩一踩两种树叶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老师:一筐干干的,一撕一抓一踩就碎了会响,一筐嫩嫩的,撕的时候不会响,抓和踩的时候不会碎不会响)
捣一捣:将撕碎的树叶干,湿两种树叶分别放入蒜臼中请幼儿动手捣一捣并观察有什么不同,捣的时候说:“1234捣一捣,2234捣一捣” 激发幼儿兴趣。(老师:干的没有水分,另一种有绿色的树汁出来)
2、制作纸手绢:
人手一张纸巾,幼儿自由折叠,叠好以后沾树汁做成各不相同的手绢。
3、活动结束:今天我们和树叶一起做实验,小树叶不仅让我们学到了东西也给我们带来了漂亮的纸手绢,我们一起去外边再捡些树叶,看还可以和树叶怎么玩呢?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我是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生成和建构的主题。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我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借助“你们发现吹的泡泡有什么秘密”这个开放性的问题,与幼儿有效地互动自然生成了这个主题。目的在于保持幼儿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让幼儿们真正理解科学、热爱科学,达到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目的。
活动目标
1.学会吹泡泡并了解泡泡的特性。
2.知道不同形状的吹泡棒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泡泡的特性(易爆 透明 七彩色)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实验验证不同形状的吹泡棒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
活动准备
教学准备:泡泡水 不同形状的吹泡棒(△○?□☆)自制或购买
活动过程
一、 出示泡泡枪,同时打出许多泡泡,幼儿说出名称,引入课题。
二、 教师讲解泡泡水、吹泡棒,认识各部分名称。重点讲解泡泡的吹法,幼儿学习。
三、 操作实验:
利用圆形吹泡棒练习吹泡泡,并在吹的过程中观察泡泡的特点。
大大小小的圆形 透明 七彩色 容易爆破
四、 教师小结并让幼儿知道:圆形吹泡棒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
五、 逐一出示其它不同形状的吹泡棒(△?□☆)幼说出名称,教师再次设疑,引起幼儿探索与思考兴趣:那么想一想,它们吹出的泡泡又会是什么形状了?
六、 幼儿操作验证结果,教师巡回提问。
七、 根据幼儿操作回答,教师逐一示范验证结果。
八、 小结:
原来不光圆形的吹泡棒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其他形状的吹泡棒吹出的泡泡也是圆形的。泡泡真奇妙呀。
延伸活动:
去院子可以互相交换吹泡棒,再次感受吹泡泡的乐趣,在太阳底下观察泡泡颜色,玩抓泡泡的'游戏。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平时,经常看见公园门口有许多孩子在玩吹泡泡游戏,而他们的年龄大多都在3岁左右,一个个满怀喜悦的追逐泡泡,抓泡泡,比比看谁吹的多等,由此激发了我设计此节课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让孩子在玩中乐,乐中学到更多知识。”而本节课的选材也正是迎合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故而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主动、积极、其乐融融的场景,达到了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在于幼儿玩得还不是那么尽兴,考虑到时间关系,教师只好在幼儿兴趣点最高时,终止了游戏,进行小结本次探索活动。通过这点,让我认识到,不要一味的遵循原则,有时候可根据孩子实际课堂情况做以灵活多变的调整,这样又会起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分析:
中班的小朋友已经对各种昆虫比较感兴趣了,可是见到的也只是在菜园地里最常见的那几种,许多别的孩子们都没见过,通过展示相似于各种植物的昆虫,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幼儿在以后生活中的探索发现和观察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螳螂、枯叶蝶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挂图一副(画面有蝴蝶、蟋蟀、瓢虫、蜻蜓、螳螂、枯叶蝶、木枝虫等昆虫)。
2、幼儿用书第三册第四页。
3、幼儿、家长收集关于动物自我保护的图片、图书等资料。
活动流程:
1、寻找昆虫。
(1)出示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找一找发现了哪些昆虫。
(2)引导幼儿寻找不容易发现的昆虫,如: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虫。
2、请幼儿讨论:为什么有些昆虫不容易被发现?
3、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的'本领。
(1)请幼儿欣赏科学小知识《捉迷藏的昆虫》。
(2)提问:小鸟为什么找不到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虫?
(3)阅读幼儿第三册第四页,仔细观察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虫。
4、游戏《捉迷藏》
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请幼儿相处好办法不容易让别人发现自己。提醒幼儿躲藏是注意安全。
活动延伸:
将相关图片、图书等资料投放在发现区,让幼儿继续了解动物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幼儿《新刚要》指出科学教育不仅要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还要将她们天生的好奇心转化成为求知的欲望,使幼儿永保探究和学习的热情,获得终身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春天到了,许多昆虫陆陆续续的出来活动,蝴蝶也开始忙着采蜜。为了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界动物的'特征,学会有目的、有顺序、连续地观察简单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而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对自然界探索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通过观察知道蝴蝶成长的过程。
活动准备:
课件、“蝴蝶飞”音乐、蝴蝶头饰、毛毛虫玩具、蝴蝶演变过程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通过谜语引起幼儿兴趣,导入主题(蝴蝶)
二、听故事,让幼儿了解蝴蝶生长的过程。
1、欣赏美丽的蝴蝶的图片,出示毛毛虫玩具引发问题。
2、毛毛虫与蝴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看图片听故事了解蝴蝶生长过程。
三、互动模仿游戏,通过排序加深幼儿印象,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跟着故事的节奏模仿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通过排序让幼儿理清思路加深印象:卵—幼虫—蛹—成虫(蝴蝶)
四、通过欣赏蝴蝶的图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1、欣赏蝴蝶图片,让幼儿感觉色彩、对称的图形。
2、模仿蝴蝶飞的动作感受美,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热情。
五、活动延伸: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美丽的蝴蝶。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我执教的是中班科学活动《纸是大力士》,这个活动来自主题《好玩的纸》的次主题《会变花样的纸》。纸不仅是幼儿生活的伙伴,也是幼儿游戏、创作的必备材料,在幼儿的世界里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今天我将带领孩子们与纸展开一系列互动,了解纸可承重的特性,使孩子愿意动手操作,并对试验感兴趣。
整个活动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组织幼儿谈话,以纸的作用引出课题。
第二个环节,让孩子操作试验,感知白纸与卡纸有不同的承重性。在做一做,说一说中寻找原因,提升孩子的经验,纸的厚薄不一样,力气就不一样,纸越厚,力气就越大,纸越薄,力气就越小,并运用图示、数字做以记录。
第三个环节,引导孩子想办法将刚才力气小的白纸变一变形状,并操作试验,在探索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发现白纸也能变成大力士。通过做一做,说一说,引导孩子感知同一种纸的形状发生变化,力气也发生变化,并且纸的弯距越多,力气越大。
最后出示报纸、皱纹纸等激发幼儿继续动手操作、探索让纸的力气变大的浓厚兴趣,这是本次活动的经验扩展,我将它设计为活动的延伸部分。
【活动目标】
1、了解纸可承重的特性。
2、愿意动手操作,对实验感兴趣。
【活动准备】
白纸、卡纸每人一张,桥墩每人两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纸的作用”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教师:“小朋友,老师给你们看一样东西,你们以前认识它吗?”(提问:这是什么纸?你还知道有什么纸?这些纸有什么作用?纸有力气吗?你们还知道什么纸力气大吗?)
二、操作实验,感知纸的厚薄不同,承重不同。
1、教师出示两种纸。”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两种纸,来,看一看摸一摸,这是什么纸?“(硬白纸)这又是什么纸?(卡纸、白纸)
教师:“好!今天呀,我们就让它们两个比一比,看谁的力气最大,谁才是大力士?怎么比呢?用纸搭一座桥,在它上面放积木,谁身上放的积木多,又不塌下来,谁的力气就最大,谁就是大力士!注意了放积木的时候要一个一个轻轻地放在中间,试的时候要一张一张的试,卡纸和白纸都要试一试。开始了,孩子们!好!到后面找你们的玩具试一试。”
2、孩子实验,教师指导。
教师:“好了孩子们,把你们的卡纸放到中间,到老师这里来,真棒真乖!看!老师已经坐好了,你们也快点坐好!
3.记录总结。
教师:“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刚才做的卡纸和白纸,谁的力气大?谁是大力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那咱们一起试一试好比好?老师放积木你们给老师数着!白纸放几个?
记一记:(用数字表示)
教师:“卡纸放几个?”
记一记:...
教师:“白纸和卡纸谁的力气大?为什么卡纸上面放的积木多?”
教师:“奥,原来呀,纸是有力气的,它们的厚薄不一样,力气就不一样大,纸越厚,力气就越大,纸越薄,力气就越小。
三、操作感知、纸的'形状不一样,力气也不一样:
1、教师:“孩子们你们看,现在白纸的力气小,如果我们把白纸折一折,变一变,如:把白纸对折一次或两次或变成扇子形状,(边说边演示)那么它的力气会有有变化吗?会变大还是会变小呢?这张白纸会不会也变成大力士呢?找一张白纸试一试好不好?“(孩子操作)
2.孩子实验,教师指导。
教师:“好了孩子们到老师这里来,做好了!(提问:纸的形状变了以后,它的力气变了吗?怎样做的?”
3.记录总结。
教师:“这是老师折好的白纸,咱们一起试一试,记录以下,好吗?”
折一次...
折两次...
折扇子形状...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什么?谁才是大力士呢?”原来纸折的次数越多,力气就越大。”
【活动延伸】
教师小结:“孩子们你们真棒!你们把白纸也变成了大力士,那其它的纸如报纸、皱纹纸它们的力气大不大呢?怎样把它们变成大力士呢?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可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咱们只能进行到这里了,我们以后再试一试好不好?”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阳光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颜色。
2.产生探索颜色的兴趣,并通过涂色表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图片-七彩精灵
2.水盆,玻璃。
3.幼儿用画纸和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看阳光,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阳光是什么颜色吗?我们一起看一看窗外的阳光吧!
2.教师:你们看到的阳光是什么颜色的?(个别幼儿说一说)阳光真的像你们说的是这种颜色吗?
二、了解探索阳光的材料。
1.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材料,看看有些什么?
(幼儿说说材料的名称)
2.用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呢?
(幼儿自由交流)
三、利用材料探索阳光的'颜色。
1.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材料亲自动手探索发现七彩的阳光。
(1)将水盆放在阳光下,请幼儿观察水面,看看能发现什么?
随即交流自己的发现。
(2)让幼儿看一看阳光下的玻璃瓶,还能发现什么?
幼儿自由交流后在集中交流。
(3)引导幼儿利用彩色透明纸观察阳光,看一看有什么新发现?
引导幼儿继续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与幼儿一起得出结论
阳光是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颜色组成的。
3.出示图片-彩虹精灵
通过观察图片,巩固对七种颜色是认识。
四、用油画棒记录阳光的颜色。
1.教师:小朋友真能干,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了太阳的光芒是七彩的,
你们想不想画一个七彩的太阳宝宝呢?
2.幼儿进行涂色活动,活动完成后,让幼儿自由交流欣赏。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知道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3、细心观察,体验探索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镜子、大口袋、万花筒、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认识镜子
1、游戏:摸口袋
师:①今天老师的口袋里藏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它是什么?②摸上去感觉怎样?你觉得它是什么?
2、自由探索
看看摸摸,镜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他有什么特点?
3、教师小结
我们刚才见到的镜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是平滑的、凉冰冰的、可以反光的,背面涂了层特殊的材料,叫金属漆,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照出物体了。(幼儿学说金属漆)
二、探索发现镜子的用途
1、回忆经验
师:你还在哪里见过镜子,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2、讨论镜子除了帮助人们整理仪容,还有什么用途。说说汽车、商店等生活环境及自然环境中安装镜子的原因。
3、通过照镜子使幼儿明白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尊重别人。
4、请幼儿说出还见过什么样的镜子。(幼儿说出各种镜子,教师出示如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
5、鼓励幼儿将两面镜子摆放在不同的位置,说说有趣的发现。
6、教师小结。
三、游戏:照镜子
1、介绍规则。
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照镜子游戏,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我的镜子,我做什么动作,你们镜子也做什么动作,好吗?
2、游戏:随音乐做照镜子的游戏。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玩万花筒,进一步了解镜子的特点。
活动评析
该活动属于观察类活动。活动注重让幼儿在充分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认识镜子、理解镜子的用途。首先在孩子观察触摸普通平面镜的基础上,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各种各样的镜子,通过回忆和幼儿操作镜子认识镜子的用途,最后在快乐的游戏中深刻体会镜子的用途。其中对镜子的观察既有个别物体的观察,又有多个物体的比较观察。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6-22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6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30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3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8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5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05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9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