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班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故事并能感悟故事中表达的情感。
2、知道老人劳动很辛苦,学习主动关心和帮助老人。
二、环境创设及材料
1、创设-个美丽的小花园场景,分别放些假月季花、茉莉花等等。
2、木偶(熊猫奶奶与小马)
三、活动过程
1、问题启动
①在听故事前呈现问题:“熊猫奶奶在林子里新开辟了一块地,种了许多许多的花,是个很美丽的小花园,她每天辛苦地照顾这些花,但终于发生了一件事”。运用这样的提问引起幼儿兴趣,让幼儿产生悬念,急切地想知道故事的内容,既启动幼儿积极地仔细地明故事,也引起幼儿积极地思维。
②听故事的录音(前半段)
从开始……她着急地想:我不在,花怎么办?它们一定会……。
2、顺向设问
问:熊猫奶奶的小花园里有些什么花?引起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唤起幼儿要爱惜美丽的花。
①熊猫奶奶每天一早干什么?她怎样照看这些美丽的花?
②熊猫奶奶突然生病了,为什么?(设想老人的劳动很辛苦,知道由于年老休弱、老人很容易生病,引起幼儿关心老人、尊敬老人的情感。)
那么熊猫奶奶的花怎么样了?(幼儿讨论,创造性的想象出花有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3、假定设问:
①花园里的花儿长得很好,并没有渴死,那是因为小象在帮助熊猫奶奶,假如小象不去关心帮助会怎么样?这个问题主要是引起幼儿充分的讨论,去领悟老人劳动辛苦和主动关心老人是可赞美的品德,为形成正确的道德评价提供一些认识并引起情感的共鸣。
②如果你遇到了有困难的老人,你会怎样做?
4、欣赏、改变
通过故事的表演(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木偶)再现故事中美的.场景,美的色彩,美的形象等,来烘托小象主动关心老人,帮助老人的“爱心”与行动。
引起幼儿要向小象学习,激发幼儿尊敬老人的情感,故事中的小象可根据幼儿的想象进行更改。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体验颜色的混色过程。
2.理解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1.“儿歌”:《你好吗》
2.食用色素(红黄蓝色)面团。
活动过程:
1. 结合幼儿用书中的《你好吗》,和幼儿一起学念儿歌。
2. 给幼儿一块白色的'面团,允许他们随意揉捏成圆形、长条形等。
3. 拿出红黄蓝色食用色素,请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种颜色,加在面团里(食用色素的量不要太多,一面颜色太深,不易变色),揉一揉、捏一捏,看看面团变成了什么颜色。
4. 请幼儿从自己有颜色的面团上取下一块,和别的幼儿交换不同颜色的面团,然后将两者并在一起,揉一揉、捏捏,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5. 请幼儿利用变色的面团自由造型。
6. 和幼儿一起讨论、交流变色面团。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吃点心。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对游戏活动产生兴趣。
2、探索拖拉着玩具平稳前进的技巧。
活动准备:
布带子若干,装饰成狐狸的'纸箱(内装重物)数个。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几个装饰成狐狸的纸箱,演示拖拉“狐狸”的尾巴,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游戏的名称和玩法。
二、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游戏。
1、请部分幼儿拉着“狐狸”自由行进,探索拖拉技巧。另一部分幼儿在旁作拉拉队,为游戏的幼儿加油。
2、活动在交替轮流中进行一次。
3、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游戏感受,讨论:怎样拉才能又快又稳。
4、游戏继续进行,要求幼儿平稳地拉着“狐狸”,按预定的行进方向行进到目的地。
三、游戏结束,教师进行简单的。
四、幼儿随音乐学老师做鸟飞、兔跳等动作回教室。
小班教案 篇4
叶秀渊有一次,有块糖果云飘过来,在城里下了一场糖果雨。绿的、紫的、蓝的、玫瑰色【红、黄、蓝、绿】的,什么颜色的都有。一个小孩捡了一颗绿(黄色)的放在嘴里尝了一下,很快就知道这是薄荷味(香蕉味)的;另一个孩子尝了一块玫瑰色(红色)的,那是草莓味的。“快来呀!都是糖果,都是糖果!”所有的人都到马路上来,都想把自己的口袋塞得满满的。糖果雨密密麻麻地落下来,大家捡都来不及捡。雨下了一会儿就停了。但是,糖果已经像地毯一样铺满了马路,在脚下“咯吱咯吱”响。孩子们一个个把自己的书包装得鼓鼓的。老婆婆们也摘下漂亮的头巾,把糖果放在里面打成一个小包袱。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等着从天上落下糖果雨呢!但是那块云再也没有从城市上空飘过,糖果雨也再没有下过了。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天上下“糖果雨”的乐趣。
2、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大胆讲述吃过哪些颜色及口味的糖果。
3、尝试运用“假如我是魔术师……”的句型,表达自己想下各种“神奇雨”的愿望。
二、活动准备:
自制图片若干,各色手工糖果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教师:宝宝们,你们认识我吗?(不认识)其实,我是一个魔术师!有些小朋友肯定不太相信,所以,我特意给大家带来一朵神奇的云朵,我的这个云朵,它既不下雨,也不下雪,它呀,会下糖果!下面,我就给宝宝们讲一个《糖果雨》的故事。
(二)借助图片进行分层次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教案《小班语言课教案《糖果雨》》。
1、完整倾听故事后提问: 天上下了一场什么雨?这些糖果都有哪些颜色?
2、分段欣赏故事第一部分,熟悉故事中不同颜色、不同口味的糖果特征。 倾听故事后提问:①故事里的小朋友尝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口味的糖果?(教师根据幼儿回答与讲述情况,插入相应糖果特征小图片)②你还希望下什么颜色的糖果雨?③这种颜色的糖果可能会是什么口味的?
3、分段欣赏故事第二部分,理解故事中“糖果雨”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与甜蜜。①带着问题听故事:你在故事里听到有谁来捡糖果?②倾听故事后提问:孩子们和老婆婆是怎么装糖果的?
4、发散性提问:你喜欢糖果雨吗?你最喜欢吃什么糖果?
(三)、拓展性提问,启发幼儿想象各种神奇的雨。
师:假如你是魔术师,你想下一场什么样的雨?
1、引导幼儿用“假如我是魔术师,我想下一场……”的句型大胆想象讲述:例如:饼干雨、巧克力雨、冰淇淋雨、花雨等。
2、给予想象奇特、构思合理、表述清楚的孩子鼓掌肯定。
(四)、教师抛撒“糖果雨”,引发幼儿游戏活动高潮。
师:今天,咱们的糖果云真开心!它要亲自来给大家分享糖果:
①交代游戏规则与要求:建议“变魔术”之前,幼儿自己用小手把小眼睛蒙起来。
②教师抛洒糖果,并提醒幼儿千万不能偷看,否则“魔术”就不灵了。
③睁开小眼睛看一看,找一找,地上都有哪些糖果?如果喜欢的'话,就来捡一颗你喜欢的糖果吧!
(关注孩子们的活动情绪及捡糖果的情况,提醒孩子注意轻轻捡拾,防止发生碰撞或争抢的情况。)
(五)对宝宝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做点评,然后结束课堂。宝宝们也发现了,老师给大家的糖果不是真正的糖果,它是糖果云送给每个宝宝的礼物。
糖果云让我告诉宝宝们:你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些漂亮的糖果,然后拿到幼儿园和好朋友们一起分享吧!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看图复述故事。
2、尝试用表演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3、了解爱妈妈、爱长辈的美好情操。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摄像头、小动物头饰、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音乐响起)教师讲故事《爱妈妈的`小乌鸦》
二、基本部分:
1、逐图指名讲述故事内容
2、有感情的复述故事
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含义。
3、启发提问
提问:故事里面都有谁?
幼儿:小乌鸦、乌鸦妈妈、小燕子、小喜鹊。
提问:乌鸦妈妈为什么不自己捉虫子吃?小燕子和小喜鹊说什么了?
幼儿:乌鸦妈妈因为生小乌鸦得病了。小燕子和小喜鹊说乌鸦妈妈懒。
提问:那你们觉得乌鸦妈妈懒吗?
幼儿:不懒。
提问:小燕子和小喜鹊最后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吗?小乌鸦是个好孩子吗?
幼儿:知道了。小乌鸦是个好孩子,他爱妈妈。
引导幼儿大胆发言,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4、分角色表演故事内容
请小朋友上前面来表演故事。
三、结束部分:
老师弹琴幼儿演唱已经学过的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总目标:
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会围绕塑料袋进行简单的谈话,说出自己的发现。通过运用塑料袋开展多种游戏活动,引发幼儿愿意尝试多种新玩法,让幼儿了解使用塑料袋的有关安全常识。认识到它与人与环境的关系,爱护环境。
游戏活动
(一):玩水
目标:通过用塑料袋玩水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体验游戏的快乐。
准备:塑料袋若干、其中有的袋子上事先扎好大大小小的孔、较深的水盆
过程:〈一〉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 小朋友,老师这儿有许多塑料袋,你们想不想玩儿呀?”
〈二〉幼儿在布置好的场地中玩水,进行探索活动。
1幼儿自由用塑料袋玩水。
2观察有漏洞的袋子装水的情形,玩“喷泉”游戏。
3讨论为什么有的喷泉大有的喷泉小呢?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水多→水流快,水少→水流慢;洞大:水柱粗,洞小:水柱细。
4幼儿再次玩水。
游戏活动二:玩色
目标:
通过玩色活动,了解塑料袋透明的特性,探索颜色由浅到深的变化过程。
感受色彩对比。
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准备:
白塑料袋若干、彩色水笔墨水、水盆
过程:
〈一〉 幼儿用袋子蒙在眼睛上,观察周围事物,感受塑料袋透明的特性。
〈二〉用袋子玩水、玩色,观察色彩变化。
1、由少到多地往袋子里滴入墨水,引导幼儿观察水中颜色由浅到深的变化。
2、将袋子中的水倒掉,观察白塑料袋变成了有颜色的塑料袋。
3、排笔蘸上各种颜色的墨水涂刷在塑料袋上。
待晾干后透过染色后的袋子观察周围的景物。
:
孩子们非常地感兴趣,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也知道了只要幼儿感兴趣地东西,他们就会给你意想不到地惊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应该从幼儿地兴趣出发,来提高活动地质量,因为兴趣是幼儿最好地老师。
小班教案 篇7
生活化的数学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更有趣、更易掌握。
课题生成:
饼干是幼儿常见、喜吃的一种食品,它不仅种类繁多、艳,而且形状各异,味道丰富。遵循“生活即课堂”的宗旨,熟悉的饼干着手,尝试将数学教育的新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其目的是在生活活动中做个尝试,并在充分尊重幼儿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动手操作,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变的。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
2、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的。
活动准备:
1、圆形饼干(大、中、小)每位幼儿三块放人盘中。
2、投影仪、电视机。
3、课前请幼儿洗手并消毒桌面。
活动过程: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
(1)观察饼干,感知形状与大小,发散幼儿思维。
教师,“盘子里的饼干你们喜欢吗?它们都是什么形状 “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东西是圆形状的?”
(2)品尝饼干,比较大、中、小。
教师:“三块饼干比较一下,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图案、花纹、厚薄等。)
“请你挑一块你最喜欢的饼干尝一尝,然后说说你吃的饼干?”(从大、中、小来分。)
“你吃的叫什么饼干,你是怎样知道中饼干的?”(让幼中饼干是相对大、小饼干而言的。)
小结:“中饼干比大饼干小些,比小饼干大些,安排们叫它中饼干。”
2、在探索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
教师:“刚才有位小朋友咬了一口饼干,你们看,饼干被口洧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
“饼干被咬,掰了以后,像什么呢?”……发挥幼儿想像探索大或中饼干的变化。(像船、山峰、扇子……)
教师:“饼干被小朋友咬了以后,发生了许多变化,改变的.形状。”
3、请幼儿继续吃饼干,想像、交流。(先吃完饼干的水、漱水。)
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比较大、中、小”是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生活中常见物“饼干”进行粗浅的数学活动。活动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幼儿在活动中感到亲切、自然。活动过程难易结合、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恰当的设问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多通道感知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便于幼儿掌握学习。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使幼儿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育”,让小班幼儿在没有学习压力和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粗浅的科学道理,从而掌握了有关数学的奥秘。
小班教案 篇8
目标:
1.喜欢听故事,能理解故事的内容。
2.知道运动时要注意安全,懂得一些运动中自我保护的方法。
准备:
1.观察手受伤的小熊。
教师出示贴满橡皮膏的`玩具熊。
提问;这是谁?它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小熊受伤后,会有什么感觉呢?
2.讨论小熊受伤的原因。
(1).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猜猜小熊受伤的原因。
(2).鼓励幼儿大胆大胆发言。
(3).听小熊受伤的故事。
1.教师结合挂图完整讲述一遍故事。
提问:小熊究竟是怎么受伤的呢?
2.再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提问:小熊爱运动但不会保护自己,让我们来告诉它怎样做才不会受伤,好吗?
引导幼儿模仿“接,扶,抓”的动作。
4.根据故事内容,在幼儿活动材料上给小熊画上橡皮膏。
5.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并能边看边讲述。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5-16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经典]07-22
(精选)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经典】07-29
(精选)小班教案08-01
[精选]小班教案08-16
小班教案(经典)08-18
小班教案【精选】08-20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