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精品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一、音乐导入,学习课文第二段第二部分(第九自然段)
1、听《月光曲》。师:这时,贝多芬看到盲姑娘听到他的曲子是这样的兴奋,这样的喜悦,贝多芬心里怎么样?”
2、师生对读盲姑娘和贝多芬的话。
(1)师:“于是,贝多芬又给她弹了一曲,这个曲子就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贝多芬早已谱写好的,还是趁着兴致当时弹出来的?从哪一句里可以看出?”
(2)师:“同学们想一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著名的乐曲呢?盲姑娘和皮鞋匠是怎样听的?他们听着,听着,又展开了怎样的联想?”“请你们看看插图、带着这个问题自学第二部分。”
3、(学生自学)全班交流。
“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闻名的乐曲呢?”(老师读课文“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琴键来。”)
读后描述,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课文中有一幅插图,这个情景多美啊。蜡烛灭了,屋子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美。
交流:为了描写这个环境,课文中用了什么词?“(清幽)”这个“清”是“亮、清朗”的意思;“幽”给人宁静的美感。前面也讲到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清幽、幽静”,都有幽雅、美和静的含义。但“清幽”有光亮的意思。月光是那么亮、那么美,也给人宁静的感觉。”
二、再读想象,体会联想
1、“现在就请你们把这一节课文读一下,眼睛闭起来想一想,月光怎么清幽,小屋子里是什么情景?屋子里人物的形象怎么样?然后请你们讲这幅图。”(学生各自准备,同座两人对话。)
教学预设:(描述插图)一阵风拂过,把蜡烛吹灭了。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照亮了茅屋。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啊,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月夜呀,身边的穷兄妹是这样的穷苦,他们同样需要音乐,我一定要用我的音乐给他们带来快乐,给盲姑娘带来光明,贝多芬望了望穷兄妹俩,借着月光弹起琴来。
2、师:月光是这样的清幽,但是盲姑娘却看不见。贝多芬的琴声给穷兄妹带来了什么呢?课文上没有写,但是从哪儿我们可以知道?
课文是通过贝多芬的琴声,引起皮鞋匠、盲姑娘的.美妙的联想来写的。现在我们看看下一节课文,哪些句子是写穷兄妹俩听琴声的事实,哪些句子是写穷兄妹俩因听琴声产生的联想?
3、学生读写实的部分:皮鞋匠静静地听着。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他睁得大大的眼睛。
4、学生读联想,体会情境。
(1)读书想象第一幅画面:体会月光照耀下海波粼粼的画面
(2)体会第二幅画面:月亮越升越高……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的情境。
(3)随着音乐体会第三幅画面:皮鞋匠听着听着,觉得海上刮起了大凤,卷起了巨浪的情境。再引导再看图:“想一想皮鞋匠听了琴声,仿佛觉得大海卷起了巨浪,贝多芬在怎样弹琴,琴声怎样?”(贝多芬越弹越激动,身子也可能摇摆起来,节奏也越来越快。)
三、引导体会联想在文章中的作用
师:这个传说之所以写得这么感人,这么富有美感,是与文章中记叙中展开了联想有很大的关系。”
引导对比:如果把联想部分去掉,看文章会变得怎么样?(不那么深刻感人。)不信,可以读读。
指导读:读这类文章时,要搞清楚哪是叙事,哪是联想,从而很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指导写:作文时,不仅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有时还要把想到的写下来。在记事中恰当地加进自己的联想,文章就会更加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加丰富、深刻。
四、朗读全文,体会文章的前后照应
“盲姑娘听到贝多芬的第一个曲子是"入神""激动",听了"月光曲"是"恬静"是"陶醉",我们想想看这个穷苦的盲姑娘此刻心里觉得怎么样呢?她心里可能要说什么?我们帮她说出来。”
“贝多芬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而且说如果做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也是非常幸福的,这时贝多芬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个词儿说明他也很激动?”(飞奔)。
师:"同学们,我们再读读课文吧。大家可以跟着录音小声读一次,再大声读一次。"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天山不了解,只能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天山优美的景色,并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借助字典,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天山景色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自读自悟
1、我能把课文读流利
2、我能读准下列词语
戈壁滩白缎山涧飞泻洄水涡俯视五彩斑澜
饮马无限生机白皑皑撑开枝丫马蹄溅起
重重叠叠幽静萦绕五彩缤纷绵延矫健马鞍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我还知道作者是按什么方法来介绍天山哪些景物的。
三、合作、探究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a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b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主要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
四、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板书设计:
4七月的天山
走进天山:雪峰溪流
游览的顺序再往前走森林
感受大自然的美热爱祖国壮丽河山
再往前走:野花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能正确认读4个生字。正确认读生词。
教学重点:领会课文的主题。
教学难点:领会课文的主题及表现主题的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炮吗?知道大炮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卡卡王国的城堡上有三尊大炮。一天国王突然下令将三尊大炮掉头面向城堡的广场,卡卡国王要干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将进入卡卡王国的城堡,探个究竟。(板书课题:城堡上的大炮)
二、自读自悟,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堡(bao)隆(long)震(zhen)聋(long)召(zhoo)臣(chen)
授(shbu)糖(tang)降(jiong)铅(qion)橡(xiong)凡(fan)
(2)理解词语。
风调雨顺和睦喜气洋洋
2.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的.层次。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
①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②梳理文章的内容。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①文章讲述了卡卡国王在新年钟声敲响时,用三尊大炮与居民们狂欢的故事。告诉我们和平年代,百姓是么幸福、快乐,应热爱和平,珍惜和平。
②文章的内容及层次。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卡卡王国城堡上有三尊大炮及现状。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孩子们了解三尊大炮的来历及威力。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至结尾):卡卡国王用三尊大炮与居民们狂欢。
(4)指导朗读。
①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②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次写话是这学期的第一次,配合单元主题,所写的内容是学生熟悉和课外生活,要求不必过高,可以让学生能写多少写多少。
教学理念:
通过学生本节课说和写的锻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好词佳句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能力。本节课在注重培养语文基本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教育,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使学生能够乐于。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写话,引导学生学习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尝试在课外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2、培养学生写话兴趣,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表达真实的感情。
3、鼓励学习在写话中尝试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并根据需要
尝试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写话兴趣,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表达真实的感情
教学难点:
鼓励学习在写话中尝试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并根
据需要尝试使用标点符号。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呢?是的,他们在踢键子,你们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你们想加入这个游戏吗?那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那多彩的生活,好吗?同学们,在课堂之外除了踢键子之外还有许多有趣的`课外生活,平时你们都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并且写一写你们多彩的生活。
(二)看板书,想情景,说词语
师:请你们一边看老师写课题一边想,多彩的生活场景,想到了哪些成语或词组可以说,想到了哪些诗句可以说,想到了哪些情景也可以说。老师板书的同时你就可以积极的主动地站起来来响亮地发表感想了。学生说……
师相机板书。
对学生说,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声有色,我就是生活,就是多彩生活。
(三)启发谈话,互相交流
1,回家后写完作业你会做什么?怎么做?
2,节假日你会安排哪些课外活动
例如五一长假,十一长假,春节,六一等等
3,在小组内互相练说。
4,小组内的成员互相评议。
(四指导写话
1、明确写话内容。
2、把内容尽量写完整,语句要通顺,尽量能使用学过的词语。
3、注意使用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
4、教师巡视,指导。
(五)推荐到全班交流要求:
⒈组员先说说推荐的理由。
⒉小作者交流前可先说说自己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写后的收获。
⒊生交流,其他人员点评。
(六)学生(可以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七)师
希望你们课后仍要多多积累扎实你的记忆,磨快你的嘴。这节课大家上得很认真,我觉得你们很可爱,我希望你们把亮亮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多多观察美好的事物,多多描绘美好的事物。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积累带有女字旁、虫字旁、提手旁、反犬旁的生字,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
2、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语,练习词语搭配。
3、练习用“非常、保护”造句。
4、让学生读句子,逼供练习加标点的符号。
5、在读背中积累语言。
6、练习看图编故事,写故事。
7、口语交际中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
六、作业:
1、写出带下面偏旁的字。
亻
2、加标点,读句子。
①小马生病了吗 ② 你看 这里的`花多美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背一背,读读背背,看图说话写话。
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夜宿山寺》并背下来。
2、读背儿歌《我喜欢》。
3、说话写话救小鸟,在说话中懂得要保护小鸟儿。
教学重难点:看图说话写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背一背。
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指名朗读短文,师纠正字音。
3、小组讨论不理解的意思。
4、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5、指导朗读。
6、同桌互背,指名背,齐背。
三、读读背背。
1、出示题目。
2、问;你喜欢什么?
3、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4、指名朗读,读准字音。
5、指导朗读。
6、说说小朋友喜欢些什么?
7、有感情地齐读。
四、说话写话。
1、揭示说话写话的题目:救小鸟。
2、针对题目提出问题:
(1) 谁去救小鸟?
(2) 小鸟怎么啦?为什么我们要去救它呢?
(3) 有什么办法救小鸟呢?怎么救?
(4)结果怎样了呢?
3、出示投影图,让学生说。
4、学生练习编故事。
5、指名说故事,学生评议。
6、学生练习写,师指导。
五、作业:
1、读背《夜宿山寺》 2、修改写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观察图画,了解图意后展开联想,把故事便完整。
2、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将图意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能说会道。
1、出示四幅插图。
2、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
3、小组交流互说。
(1)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让你想到了什么?
(2)说说你曾经关心过谁?是怎样做的?
4、指名逐图说说,集体评议。
5、对说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三、总结。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后,知道大家刚才很认真观察图画,而且还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四、 作业:把四幅图的内容讲给家人听。
:通过字、词拓展与交流的学习与积累,孩子们感受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内涵与底蕴,并正确运用掌握了阅读方法,特别是口语交际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联发现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的奇妙。
2.积累成语,借助成语词典自学“词语超市”里不懂的成语。
3.通过“读读填填”,让学生仿照例子说出几个含有数字的格言警句。
4.指导学生书写6个字,并练习写毛笔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5.阅读欣赏短文,查词典,并结合文章说说“纸上谈兵”的意思。培养学生勇于发表不同见解的创新精神。
6.语文生活,培养听故事讲故事的能力。再根据所听的故事,发挥想象,把《小铁锤》这个故事写下来。
教学重点:
1.积累成语和格言警句。
2.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听说能力,发挥想象,进行习作训练。
教学准备:
小黑板,《纸上谈兵》故事的录音,写有毛笔书法“左点”和“右点”的挂图以及写好的范字。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1.学生小声自由读。
2.指名读。评价是否读得正确、流利。如有错误及时正音。
3.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和那户人家素不相识,却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了这户人家的贫困和急需的物品,送去粮食和衣物救了这户人家的急,一副对联使无米下锅的贫困人家度过了年关。)
4.你能谈谈这副对联妙在哪里?谈谈你读了这个故事后的感受。(这户人家利用汉字谐音的特点,用对联委婉地道出了家中缺衣少食,没有东西过年的窘境。“一”指“衣”,“十”指“食”,“南北”就是没有东西。)
5.小结: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多有趣啊!郑板桥和这户人家的人也很聪明。你想了解更多有关汉字的'有趣故事吗?可以去图书室借阅有关书籍,你会收获更大的!
二、词语超市。
过渡:了解了有趣的汉字,现在我们一起去逛逛词语超市。
1.小黑板出示词语:分组合作学习,读一读,和小组同学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不懂的可以借助词典理解,也可以相互讨论。
2.指名读词语,交流词语意思。也可以用上一个或几个你最喜欢的成语说一两句话。
3.全班读成语,每个成语读三遍。
4.课外你积累了哪些成语,知道了哪些成语故事?自由发言交流。
三、读读填填。
1.出示抄有句子的小黑板,想想:你能说出下半句吗?试着在书上填一填。
2.指名上黑板写。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全班齐读。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读到过这些格言警句,你理解了哪几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千里的行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而大逐渐积累的。出自《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民间传说中的八个神仙。八个神仙各显神通过海。比喻各有各的本事,各有各的办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种植、培养。木,树木。《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意思是种粮食是为当年打算,种树是为十年后打算,培养人是为长远打算。现在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表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三国演义》,周瑜定计火攻曹操,做好了一切准备,只因未刮东风,不能点火。后比喻一切都已齐备,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4.咱们比一比,看哪位同学最聪明,能仿照书上的例子再说出几个含有数字的格言警句?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三十六计,走为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第二课时
一、写字板。
1.认读这几个字。
2.归类指导书写六个字。除“牵”外均为左右结构,仔细观察,写时注意什么?
3.学生先描红,再写两个。教师巡视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二、阅读欣赏。
1.自由轻声读短文,读准生字词语。
赵括(kuò)赵奢(shē)告诫(jiè)
接触(chù)廉颇(liánpō)撤职(zhí)
同桌互相听读,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分段读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讲了什么?(赵王让赵括代替廉颇为将,与秦军交战,因为赵括只会空谈军事而没有实际的本领,不善用兵,所以赵国的几十万大军全部覆没。)
3.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说说“纸上谈兵”的意思是什么?可以在文中找出说明这个词语意思的重点句。如:“他熟读兵书,谈论起军事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连他的父亲也难不倒他。”“赵括没有实际的本领,只会空谈。”(纸上谈兵的意思是在纸面上谈论用兵,比喻没有真本领,不合实际的空谈。)
4.这个故事对我们大家有什么启示?(不能只说空话,说套话,要有真本领。)(看了书要能够灵活运用,要有实践操作能力。)
5.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第三课时
一、激趣导入,提出要求。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的语文生活,老师给你们讲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小铁锤。听故事前老师有个要求,一定要认真听,听清楚小铁锤是干什么的?他做了什么事?听完故事后还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呢。
二、听故事录音。
三、回忆故事内容,指导讲故事。
1.同学们,故事好听吗?小铁锤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他只有12岁,矮矮的个子,长得很结实,他很聪明也很勇敢。常常为民兵们探听消息。)
2.小铁锤做了件什么事?先概括说说。
3.谁的记性最好?能够把小铁锤机智应对敌人的过程具体说说?抓住他的语言、动作、心理来说。请几名学生说。评一评,他讲的怎样?哪些地方他说得不够完整、具体,谁能够补充?不要求和故事原文一样,只要抓住了故事的主要情节。
4.能够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出来吗?四人一组练习讲故事,比比谁讲得最生动、最完整。
5.各组推荐代表上台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四、指导习作。
1.激发写作兴趣:小铁锤真是个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啊!刚才同学们讲得真好!怎样才能让小铁锤的英勇的形象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呢?我们用手中的笔写下来,好吗?
2.写故事又有什么要求呢?根据刚才听到的,再加上你的想象,把故事编得更有趣,更生动。
3.指导想象故事。比比谁最聪明?你想加些什么内容,使这个故事更有趣?可以在中间的段落加上一些内容。如:当小铁锤看到敌人来了,怎样想?小铁锤是怎样跟乡亲们说的?(例如:小铁锤可能会想:不好,来了一队日本鬼子,它们气势汹汹的。我得赶快去告诉乡亲们。小铁锤急忙赶着羊群回到村里,把敌人来了的事告诉村长,村长赶紧敲响警钟提醒乡亲们隐蔽在地洞里。小铁锤说:“大叔,我现在马上去把这个消息告诉民兵队长。”村长说:“孩子,敌人就要来了,你得小心啊!”“大叔,你就放心吧!我有办法对付鬼子,我一定把信及时送到民兵队长手上。”小铁锤拍拍胸脯,神气地说。)敌人来了以后,小铁锤还想了什么办法对付它们,巧妙、安全地把信送走?(小铁锤为了引开敌人,只好把自己最心爱的小肥羊送给敌人做烤全羊吃。)让学生充分想象,在你认为不够完善的地方加上相关的情节,还可以续写故事,小铁锤把敌人来了的消息告诉民兵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4.你想给故事取个什么有特色的名字呢?可以根据故事的主要内容确定题目。(如“机智勇敢的小铁锤”“铁锤送信”等。)
第四课时
一、动笔写作。
回忆你听的故事再加上想象,把小铁锤的故事写下来。
教师巡视指导。
二、讲评。
请几位作文写得好的同学念他们的习作。注意辅导后进生。
评议: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
三、修改习作。
先自己修改,再同桌或好朋友之间互相修改习作。
四、认真地誊写作文。
第五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一个新的又很基本的笔画——点。
二、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点画。
2.出示写有左点和右点的挂图。组织学生观察,说说左点和右点的外形特点。
3.学生齐读口诀歌:点画头尖尾圆。左点头向左上,尾向左下。右点头向左,尾向右下。
4.教师边示范边强调左点和右点的不同运笔方法。
左点:①左起顺锋,顺斜向左②向左下运笔,折转右下③回锋向右上收笔。右点:①顺锋起笔,向右下运笔②下按顿圆③回锋向左上收笔。
5.组织学生练习书写左点和右点,教师巡视检查。
6.出示三个带有左点或右点的范字“斗、杰、头”,指导书写。教师巡视检查,选出优秀的作品表扬。
三、课堂总结。
小结本课的学习内容,指出学生书写时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回家有空多练习写毛笔字,练习写含有左点和右点的字。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每天四问的原因,培养学生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提高自我诊断与矫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题,基础性诊断。
1、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陶、演两个字。简介陶行知。
2、质疑:看到题目,你首先产生哪些问题?
3、交流,小结:陶校长演讲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讲这些内容?
二、初读感知,自主性学习诊断。
1、带着刚才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自主解决的问题。
3、再读课文,说说演讲稿的特点、格式。
4、检查初读情况,适时指导朗读和书写锻、炼、垒。
5、通读全文,理清脉络。演讲的内容是什么?文章可分几个部分?
三、精读感悟,研析结构,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研读第一问,感悟学法。
(1)交流问什么,指导读好问句。
(2)抓关联词,解决为什么问。出示没有关联词的句子,让学生填词后领悟健康的重要性。
(3)从陶校长提出的希望,说说你将怎样做。
(4)指导朗读
(5)小结第一问的结构形式:问什么
为什么问
希望怎么做。
(6)出示列表,指名填表。(填第一行)
问什么为什么问提出希望
2、根据列表,自学第二四问。自主性学习诊断。
提示:理清层次,抓关键词语朗读体会。
3、交流反馈:抓以下几点:(1)读好问句,(2)找关联词语,体会为什么问,(3)结合提出的希望说说自己的`打算。
4、用之所以是因为,因此的句式把每天四问简洁的概括一下。
四、精读悟情,发展性诊断练习。
1、任选一问,读出自己的体会,可以说、演、背。
2、组织复述其他三问。
五、总结迁移,自主性练习诊断。(选做两题)
1、从课文内容和学习方法方面谈谈学习收获。
2、迁移训练:以某一天为例或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根据文中四问作答。
3、自选题目,查阅相关资料,可小组合作,通过群体诊断与矫治,写一篇演讲稿,准备演讲表演。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7-26
【精选】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经典)08-02
[经典]语文教案08-10
语文教案[经典]08-11
语文教案(经典)08-13
语文教学教案07-11
语文教案模板06-25
《彩虹》语文教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