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30 09:09:2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7篇【必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7篇【必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设计说明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人民币,所以对人民币并不陌生。在教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让学生尝试把人民币进行分类,在这一过程中明确人民币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然后根据教材提供的关系图,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兑换。

  2.在教学时,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意识到人民币的作用,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就是爱护我们国家的教育,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从小养成存款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教材使用)

  学生准备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教材使用)

  教学过程

  ⊙出示情境,导入新课

  1.铺垫。

  课件出示教材52页4幅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说说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购买文具、买票、买报纸和存零钱)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用到了什么?(人民币)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都要用到人民币。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象征,爱护人民币也就是爱护我们的国家。同时我们也要合理使用人民币,养成存钱的`好习惯。

  2.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看看它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列举出使用人民币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民币在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你们能认出几种?是怎样识别的?

  学生说出这些人民币的名称和识别的依据。

  (根据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等可以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对人民币进行分类,深化认识。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能否对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分类,汇报交流。

  预设

  生1:按质地分,可以分为硬币和纸币两种。

  生2:元的是一类,角的是一类,分的是一类。

  生3:还可以按上面写的年份分类。

  ……

  学生汇报完毕后教师小结:用纸张做的钱币叫做纸币,用金属做的钱币叫做硬币。(板书:纸币、硬币)按照人民币的单位分类可以把钱币分为三类,即分别以元、角、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板书:元、角、分)同一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是等值的,如1元纸币和1元硬币是等值的,1角和5角的纸币和硬币也是如此。

  3.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认识元和角之间的进率。

  师: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老师要和同学们做一个“换钱”的游戏。

  师(出示一张5角纸币):如果你用1角纸币来换老师的5角纸币,你应该用几张?(5张)

  师(出示一张1元纸币):如果你用1角硬币来换老师的1元纸币,你应该给老师几枚1角硬币?(板书:1元=10角)

  师:还是换老师的1元纸币,请你选任意面值的人民币来换,并分别摆一摆,看用几张纸币或几枚硬币。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摆出几种情况之后,教师小结: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换,所换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0角,也就是1元。(出示教材例2中的左图)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例题、“试一试”,第46—4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景中经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出6、7减几的计算方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意识,愿意与别人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星期天到了,智慧爷爷要带同学们到课外去学习一些知识。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观察情景图

  (1)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 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三、建立模型

  1、同学们已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么哪种方法更能表达图意呢?

  (1) 学生评价,教师引导。

  (2) 学生讨论并列出算式。7-3=4 7-4=3

  2、“试一试”

  让学生看图列式,并简单表述想法。

  四、应用拓展

  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智慧爷爷很高兴,他要奖给你们一些礼物只要你们答对问题,礼物就属于你们。

  1、“想想做做”第1题,看图列式。

  (1)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 交流时重点探讨第3幅图。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说图意,再填写算式和得数。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说出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再自己画线连一连。

  4、“想想做做”第5题。

  7只蜻蜓,飞走几只,还剩几只呢?

  填完7-□=□后,再交流。

  5、“想想做做”第6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回答问题,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提问题的能力。

  6、“想想做做”第4题,“吃蛋糕”比赛。

  蛋糕上写着3组算式,让学生比较每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智慧爷爷带我们到课堂外面去,你有哪些收获?你是怎样得到他的礼物的?

  七、 六、教学后记:1 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2 学会通过数的分合来学习新知识。

  3 对于利用加法求减法,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利用。

  4 计算的时间太长,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快的反应出来。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24点游戏活动中,经历“玩”中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

  2、能综合运用混合运算的指示,解决点游戏中的血算是问题。

  3、感受与同伴玩中学数学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一幅牌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数学课你们都带来了什么?

  你们可别小看这样的一副牌,它里面可有很多的小秘密呢?你能抽出任意两张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吗?哪两个数字相乘得24?刚刚有一位小朋友说牌可以用来算24点,大家想玩这个游戏吗?你知道算24点是怎样玩的吗?好吧,我们一起打开课本自学算24点游戏的玩法。

  谁来说一说/

  生:就是利用几张牌,用+-×÷使其结果为24,每张牌只可用一次。下面我们就来算24点。(板书课题)

  二、幸运第一关――对对碰

  1、三八二十四

  师:我出8,敢从你的手中拿一张牌和我碰成24吗?

  生:我出3,三八二十四

  师:我还出8,敢拿出两张牌跟我碰成24吗?

  生:……

  师:你们都是凑成3,再利用三八二十四的口诀碰成24的。

  2、四六二十四

  你能自己出一张牌,让全班同学和你碰成24吗?

  生:4

  3、其它方法

  12数字宝宝也要来算“24点”,你能让它算出24点吗?

  三、幸运第二关:三张牌

  1、7、6、3这三个数能算得24

  ①先自己想一想怎样计算?

  ②同桌商量?

  ③集体讨论(板书方法)

  ④同桌互相说

  2、2、3、4这三张牌怎么想?

  (过程同上)

  3、9、8、3这三张牌呢?

  (过程同上)

  4、3、5、9这三张牌呢?

  (过程同上)

  四、幸运第三关——四张牌

  1、12 5 8

  ①先自己想一想怎样计算?

  ②小组讨论。

  ③集体讨论(板书方法)

  2、4、5、7、8

  (过程同上)

  3、3、1、7、9

  (过程同上)

  4、5、5、9、3

  (过程同上)

  5、

  五、比一比

  1、提要求:每个小组每人抽一张牌,放在桌子上,算出24点,先算出的拍一下手,说出你的方法,对的.就能得到4张牌。谁得到的牌最多就是冠军。

  2、分小组比一比

  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讲讲你算“24点”的好方法吗?

  集体交流

  其实玩起来也很方便,回家以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我们谈了很多体会,有了许多办法,我相信你准能赢你的爸爸妈妈。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课本75页内容,树林医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用纸条来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之间比多少的关系。

  教学准备:

  红色、绿色的纸条,小棒,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见口算题卡

  二、复习旧知。

  昨天学习的数量关系:多的=少的+相差的,以及

  少的=多的相差的`。

  三、自主练习

  1.第3题。

  让学生先说信息,再借助纸条来列算式。集体订正,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第4题。

  游戏:先看懂图意,明白小芳说的话(我卡片上的数比你的大65,它是多少?)

  3.第5题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动物种类的资料,从中获得数学信息,然后提出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解决。

  4.第6题。

  让学生先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再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14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编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感知3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3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口算。

  3、能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讨论、交流、推理、归纳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

  教具学具:

  学具盒(小棒)。

  教学过程:

  一、引出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2的乘法口诀,你能说一说吗?按你的理解,知道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吗?

  学生:3的乘法口诀。

  (板书:3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观察例1插图,把例1补充完整。

  教师: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分组的?你能根据1,2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把例1的表格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吗?学生独立思考,把例1补充完整,教师指定一学生上台(黑板上)补充。

  (2)探索口诀的编法,促进口诀理解。

  课件显示完整的例1。(随机抽取图或算式、口诀)

  教师:表格中的哪一个数可以表示8个组跳绳的人数?

  教师:说说哪一个算式可以表示4个组跳绳的人数。

  教师:7个组有几个人在跳绳?可以用哪一个算式来表示?

  教师:三九二十七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它表示几个组跳绳的人数?应该用哪个算式?

  三九二十七这句口诀表示9个3是27;它表示9个组跳绳的人数;应对应39=27(或93=27)这个算式。

  (3)读3的乘法口诀。

  学生全班拍手齐读3的乘法口诀。

  (4)找特征,总结规律。

  教师:3的乘法口诀有哪些特征和规律?

  3的乘法口诀共有7句。

  口诀的第一个字都是三。

  口诀的第二个字从上到下依次增加1。

  口诀的积从上到下依次增加3。

  教师: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规律?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自己找出了这么多的特征,总结出这么多的规律。你能利用这些特征和规律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出示:三七二十一

  三四十二

  三八二十四

  三五十五

  (5)熟记口诀。

  教师:利用口诀的特征,我们可以把临时遗忘的口诀补充完整,你们能记住这么多口诀吗?

  学生集体拍手背口诀一生当小老师,抽大家背同桌互相打电话背分4人小组抽背集体拍手背。

  2、教学例2

  教师:刚才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下面我们来学例2。

  教师板书出示例2:36=□73=□

  教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计算这两道题各用哪句口诀?计算结果是多少?再把积填在方框里。

  学生独立思考,在书上填出得数,教师指名在黑板上填写。

  学生:我填出的积各是18,21,各用的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这两句口诀。

  3、小结

  教师:刚才同学们合作学习了例1,自学了例2。下面老师要看小朋友们能不能熟练地、灵活地运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的第1题、第2题、练习三第5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你自己解决了几个问题?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3的乘法口诀,学会了编3的乘法口诀,了解了口诀的特征,知道了用3的乘法口诀可以求积。

  五、板书

  3的乘法口诀

  三三得九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 目标

  1.通过比一比的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 重难点

  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 准备

  投影片、课件课时1

  教学过程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生活中的大数无处不在,那么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学一学,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一练。

  完成练一练。在()里填上“>”或“<”。

  学中做1。试一试。先试着做一做,再议一议。

  3.想一想

  4。数学游戏。

  5.估一估。完成练一练的第一、二题。

  板书设计

  比一比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表达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过程和结果,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总结并熟练掌握和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名山大川更是让世人心驰神往。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边领略美丽风光,一边学数学知识,好吗?(出示情景图)。

  〖资料:黄山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香山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香山红叶最为著名。

  恒山,人称北岳,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海拔20xx米,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扬名国内外。

  华山,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正因为如此,华山多少年以来吸引了无数勇敢者。〗

  师:哪座山比较高?这样可以比吗?必须知道什么?(每座山的高度),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回答:

  黄山1873米,香山575米,恒山20xx米,华山2160米。

  华山最高,香山最低

  ……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一开始,我就出示四幅生活中的图片——黄山、香山、恒山和华山,并给出了相应的海拔高度,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出生活中的大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会、理解并掌握知识,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二、实践活动,探索新知

  1.位数不同直接比。

  黄山和香山哪座山高?, 你是怎样比较的?

  学生回答:黄山高。黄山1873米是四位数,香山575米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所以1873>575(板书)。

  师:这个同学分析很有道理,四位数确实比三位数大。根据这个道理,从图中,你还可以知道哪些山也一定比香山高?

  2160>575

  师:你还知道哪些位数不同的数可以直接比?

  [五位数一定大于(四位数、三位数、两位数、一位数……)]

  师:从刚才的比较中,我们知道:(板书:位数不同直接比)。

  生提问:位数相同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问得真好,这就是我们接下去要研究的问题。

  2.位数相同,比首位。

  师:黄山和恒山比较,哪座山高呢?为什么?

  生:恒山和黄山都是四位数,先看千位,千位上1比2少,所以1873<201(板书)。

  师:真聪明。比较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那个就大(板书:位数相同,比首位)。

  师:你能举个例子来说一说吗?

  3.位数相同,首位也相同,依次比

  恒山和华山比较,那座山比较高呢?你能说说理由吗?

  生:华山。恒山和华山都是四位数。从最高位比起,它们的最高位千位相同,就比较百位,在百位上,0比1要少,所以20xx<2160。

  师:这个学生的思路很清晰,语言概括很具体。同学们,比较两个数,如果位数相同的数,最高位也相同的数,就比下一位,这样一位一位比下去。(板书:首位相同,依次比)

  师:出一个这类的题目,考考你的同桌。

  4.总结万以内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探索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通过“比一比”的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利用讨论等方法,在合作中,不断主动探索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四位数比三位数大;如果都是四位数,就要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等,就依次比较下一位……从而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 应用新知

  1.练一练。

  师:欣赏完了名山,下一站是参观动物园,进动物园需要门票,只要你做36页中的练一练,你就可以得到门票,顺利进入动物园,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故意设置障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自己想要的,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

  2.试一试。

  师:动物园到了,咦,这里怎么这么热闹呀?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原来呀,这六只小动物是非常好的朋友,它们决定以兄弟姐妹相称,可比来比去,比了半天,也没弄清楚谁大谁小?小朋友,你们愿意帮他们按年龄的大小排好顺序吗?

  (课件展示,学生在教材上自主完成)

  师:你为什么这么快就能把这么多数排列出来呢?

  生:先按位数多少分一分,分出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就很容易排列了。

  生:……(点击课件检验并给予鼓励)(设计意图:小学生最喜欢乐于助人了,通过帮助小动物们确定身份这一载体,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同时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3.想一想:

  最小的三位数是多少(100)?最大的三位数是多少(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9999)?

  指名回答,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你还知道什么?

  (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四、考验能力,树立自信

  1.考眼力: 估计杯子中的豆子多少粒。(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说思路课件用红色虚线演示比一比)

  2.考智力: 确定数的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考眼力和考智力,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数感,感受大数的意义。)

  3.数学游戏:

  两人一组,一人想数,一人猜。想数的人只能说“是”或“不是”,猜数的人按照题中提示的方法提问,直到把数猜中,猜的次数尽可能少。

  (设计意图: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三位数和四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课堂评价,总结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2.课件出示比较方法:

  位数不同,直接比;位数相同,比首位;首位相同,依次比。

  六、板书设计

  比一比

  1873 >575 位数不同,直接比

  四位数 三位数

  1873 < 20xx 位数相同,比首位

  四位数 四位数

  20xx <2160 首位相同,依次比

  四位数 四位数

  

  这节课的内容是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大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对万以内的大数有进一步的认识,掌握万以内的数的比较方法,并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提倡所学数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大数,因此,教材一开始就出示四幅生活中的图片——黄山、香山、恒山和华山,并给出了相应的海拔高度,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出生活中的大数,让学生比较大小,并概括总结出比较万以内大数的方法。接着,教材又通过“比一比”“想一想”“猜一猜”等活动进一步巩固比较大数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接近生活,具有操作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本节课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能紧扣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生活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了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6-13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6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27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7-21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08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05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31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7-30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03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