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07 07:58:1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大全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大全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赠刘景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2.认识本首诗中出现的生字,学写“刘、枝、首、记”四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教学重难点

  学习古诗《赠刘景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这幅图上画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画的是秋天的景色,从一片片的红叶可以看出是秋天的景色。)

  你从图上还看到了什么?(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的荷叶已经枯萎,岸边开满了菊花。)

  2.这幅图画就是诗人苏轼当年所看到的景色,于是,他写了一首诗送给他的朋友——刘景文。板书课文题目,齐读。

  二 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出示生字卡片。

  刘 菊 残 君 橙 橘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小组合作,交流记字方法。)

  (3)学习书写“刘、首、枝、记”。

  ①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②分析字形。

  ③指导书写。

  a.首:下半部分是“自”。 b.枝、记:左右结构,注意要写得左窄右宽。

  c.刘:左右结构,“文”的`第四笔写成点。

  ④学生描红、仿写。

  2.自由读古诗,在诗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

  3.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1)每人读一遍古诗。

  (2)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一起讨论。

  三 再读感悟,想象画面

  1.自由读诗,说说你懂了什么,读懂了哪句就说哪句。课件演示“擎雨盖”,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甲:第一句的意思是说荷花已经凋谢了,连擎雨的荷叶都枯萎了。

  学生乙:第二句的意思是说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不怕寒冷。

  学生丙:第三句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

  学生丁:第四句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2.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全班一起解答。

  (1)尽:没有了,在诗中指荷花凋谢了。 (2)残:是说菊花已经开败了。

  (3)君须记:你一定要记住。

  3.读给你的伙伴听。

  4.老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 启发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1.诗人在我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幅秋末的美丽图画,并用优美的诗句描写了秋末时节美丽的景色,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自由读,指名读。)

  2.说说你最喜欢哪句,试着背下来。

  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五 启发思考

  你认为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这个季节的喜爱。(写、画、讲等形式。)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有趣的作业》是义务教育课程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鄂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一阅读课文,全文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同学们到大自然里找春天,把能代表春天的东西带到教室来,大家纷纷带来了小蝌蚪、柳枝、青草……可小丽带来的是自己亲笔画的一幅玉兰花的画。小丽的作业受到了老师的特别称赞。故事告诉同学们,任何花草树木,还包括小蝌蚪,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当尊重它们的生命,关爱它们的生命。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经过半年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的'能力在不断地提高,能够关注日常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变化,并且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见解。

  教学理念:

  1、《语文课程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积极性。

  2、让朗读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自主的氛围中学习,自由地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理解课文,让学生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树立环保意识和正确的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

  1、学会“王、每、今、画、公、玉、兰、四”8个字,会认“代、表、教、定、课、桌、昨、完”7个字,认识5个偏旁“、人、、、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要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

  1、教学生学会生字,认识新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关爱动物和植物,热爱大自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师:前两天,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请你们把能代表春天的东西带到教室里来,你们能给老师看看吗?

  (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点评)

  师:有位老师也给他的学生布置了相同的作业,你们想知道那些小朋友带的是什么东西吗?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三课吧!

  (板书课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悬念式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检查作业时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为后面的学习做到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

  师:谁愿意提醒大家,我们在初学一新课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标然段画出生字,读准字音。2、画出生字,读者准字音。3、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4、把不懂的词做上记号。)。

  [让学生自己说出初读课文应注意的问题,而不是教师一味地灌输,这样不但巩固了学习方法,还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课文,对故事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老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初读

  (尽量面向低水平学生,这样更能发现问题)

  1、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要求会认的字:代、表、教、学、课、桌、昨、完

  要学会的字:王、每、今、画、公、玉、兰、回、。

  2、指名读课文

  ①指名读。(学生)

  ②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通过检查和学生的,发现学生在学词识记和课文朗读方面的不足,并及时弥补,消灭了初读中的“拦路虎”,为后面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四、学习课文1-6自然段

  1、师:上星期,王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什么作业?

  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让其他学生带着问题听读)

  生:王老师要每个同学到大自然里找春天,把能代表春天的东西带到教室里来。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读课文,看插图)

  师:同学们带的东西能代表春天吗?

  生:能

  师:同学们带了些什么呢?

  生:有蝌蚪、有柳枝、有青草……

  师:同学们只带了这三种东西吗?

  生:不是。

  师:你们想象一下,还会带些什么呢?

  生1:桃花。

  生2:小燕子。

  ……

  师:看来同学们一定很喜欢春天,所以观察得非常仔细。

  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深入新课。

  师:上节课同学们学的非常好,谁能说出课文的1-6自然段写了什么?

  生:老师要同学们把最能代表春天的东西带到教室里来,同学们有的带蝌蚪,有的带柳枝,有的带青草,小丽带的一幅画。

  师:你真棒,小丽为什么要画画呢?

  (学生自读第七自然段)

  生:小丽说:“我在公园看到一朵玉兰花开了,想摘一朵,突然看见‘爱护花木’的牌子,就回家画了这朵玉兰花”。

  师:你们知道小丽为什么要摘玉兰花吗?

  生:因为小丽心里想:这玉兰花开得这么美,不就正好代表春天吗?

  师:小丽为什么又没摘,而画了一朵玉兰花呢?

  生:因为牌子上写着“爱护花木”。

  小丽舍不得摘花,又很喜欢这些兰花,所以只好画一朵。

  师:玉兰花这样美丽,春天这样美好,小丽又是这样地喜爱春天,我们一起来读第七自然段,读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好吗?

  (学生读第七自然段,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由此走进小丽的内心世界)

  师:王老师说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第八自然段。

  (学生自读)

  师: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明白了什么?

  生1:小丽和同学们一样,把最能代表春天的东西带来了。

  生2:小丽不但找到了春天,她还懂得了去爱春天。

  师:其他同学呢?

  生:他们有的捉蝌蚪,有的摘柳枝,有的摘青草,这是不对的。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动物也有生命,花草树木是供人们欣赏的,不能损坏。

  师:对呀!任何花草树木和小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尊重它们的生命,关爱它们的生命。

  (指老师的话,读出真心赞美小丽的语气)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吧!读出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读全文)

  [在教学中,注重课文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让学生联系生活去观察、去感悟,把学习语言和塑造人格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人文]

  结束

  师(播放有关春天景物的课件)配乐唱《春天在哪里》。

  板书设计

  3、有趣的作业

  同学们蝌蚪、柳枝、青草……

  找春天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了解破折号的作用并会使用。

  2.自主阅读两首寓言诗,理解其中蕴涵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

  3.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按要求讲给大家听。

  重点难点

  1.自主阅读两首寓言诗,理解其中蕴涵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

  2.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按要求讲给大家听。

  教学课时 一课时

  1.学生自主阅读两首寓言诗,理解其中蕴涵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

  2.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按要求讲给大家听。

  重点句幻灯片

  一 温故知新

  1.字义的理解。

  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时,要先把句子反复读上几遍,结合加点字所处的语言环境来确定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2.认识破折号。

  破折号是表示话题或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等的符号。“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声音延长,拟声词后用破折号。”“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表示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时空的起止,或用为夹注。”即破折号的作用是:①解释说明;②表示递进;③表示声音延长;④表示转折;⑤加强重点。

  破折号是一个用途比较广的标点符号。它的主要用法可以归纳如下:

  ①用以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②表示话题的转变。③表示话语的.中断。④表示声音的延长。⑤表示引出下文。⑥表示总结上文。⑦分行列举,每个分列项前用破折号。⑧用在副标题的前面。⑨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

  3.拓展交流。

  阅读三个小朋友的发言,结合课文的内容体会他们的想法,感受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自己从文中找一些重点词句或重要的场面、情节,仔细想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并与同学、老师交流。

  二 阅读平台

  1.这两则寓言诗都告诉我们不能从自己的角度,以个人的眼光去认识事物,要遵循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客观地、公正地去认识它们。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1)“我并不羡慕你这种囚徒的生活。”意思是鲤鱼对金鱼的“自由”并不羡慕,在鲤鱼看来,金鱼永远生活在鱼缸里,这根本不是自由,只是像生活在牢笼中的囚徒罢了,体现了鲤鱼对真正自由的追求。

  (2)“我虽然由于不慎遭受了灾难,但我毕竟领略过江湖的广阔。”这句话是鲤鱼对金鱼的反驳。鲤鱼说自己虽然大难临头,但以前自己在广阔的江湖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见识过许多美好的事物,虽死无憾。而金鱼虽然能苟活一世,却毫无自由,这样的生活和囚徒没什么区别。

  三 积少成多

  这部分十二个词语都是成语,每个成语都有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学生可以查找资料,把这十二个成语故事找来读一读,体会其中的道理,理解成语的含义。

  四 口语交际

  1.导入: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畅游在童话、寓言故事的海洋中,亲历着一个个惊险有趣的故事,结识了一个个天真可爱的故事人物。今天,让我们召开一个讨论会,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

  2.请学生阅读“活动建议”,将关键的要求用笔画下来。

  交流明确:

  (1)讲故事,还要说明喜欢的理由。

  (2)故事要讲清楚明白、重点突出。寓言故事可以讲明寓意,也可以让大家思考。

  (3)倾听别人的发言时要边听边思考。

  3.准备发言。

  自己再看一看活动建议,进一步明确要求。

  准备自己的发言提纲,想一想自己是否按前三点要求准备了,还需要补充哪些内容,做一些调整和完善。自己先小声说一说。

  4.进行活动。

  (1)结合教材中“活动评价”发放《活动评价表》,进一步明确对听、说者的要求。

  (2)小组内发言,大家共同评价,推选最佳发言者。

  (3)每组代表在大家的帮助下完善发言,然后在全班展示,评选出“优秀故事大王”。

  五 习作

  1.出示习作要求。

  (1)以“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为题,想象自己有哪些经历。

  (2)要写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你是怎样得到尼尔斯的鹅的,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等。

  (3)通过这个故事,你想告诉别人什么?想象一下再确定习作内容。

  2.开始习作。

  (1)学生认真阅读习作要求,弄清写作的内容和题目。

  (2)以课文内容为基础,体会尼尔斯历险的经过,想象自己将要经历的故事情节。

  (3)语句要通顺,内容要具体,写完后认真修改。

  范文:

  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

  我家养了许多鹅。一天,我正在院子里看故事《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我一看表,离上课只有几分钟了。“怎么办呢?”我心急火燎地叫着,准备走出家门。这时,突然从鹅群中间站出一只比普通鹅大几倍的天鹅,我吓了一跳:“这是什么?难道尼尔斯的鹅来到我家了?”我正疑惑着,天鹅说:“快来,我驮你去上学。” 我心里感到又害怕又新奇好玩儿。我试着爬到天鹅的背上,天鹅拍着翅膀飞了起来。三四分钟就到学校了,我激动地叫道:“我到了!”

  天鹅轻轻落在校园里,周围的同学目瞪口呆地看着我从鹅背上下来。天鹅飞走后,一下子围上来许多同学问我怎么回事,我也有点儿说不清。

  下午放学,天鹅从天空飞下来接我回家。我向同学们炫耀:“这是我的私人飞机!”平时走回家要四五十分钟,而现在五六分钟就搞定了。我的作业也很少,写完作业后就去河边玩儿。现在既然有天鹅了,我就可以好好在河里玩儿了。我指给天鹅看河里的鱼,天鹅把头伸进水里,等伸出水面后,嘴里已有三四条鱼了。我把鱼放进大口袋里,高兴地想:如果把鱼卖了,不就赚钱了吗?我们一直捉到天黑,捉了满满一袋鱼。我拿到菜市场,卖了好多钱,啊!太爽了!几天下来,我赚了一百多元钱。

  我越来越喜欢这只天鹅了,简直和它形影不离。

  这天,我们学校到山区举行马拉松比赛。我故意跑得很慢,等到周围没人时,我吹了一声口哨,天鹅从天而降,驮上我向终点飞去。不一会儿我就到终点了。天鹅飞走了,我坐在终点等着同学们。同学们跑到终点,看到我,都十分奇怪,我没理他们。最后,我得到了冠军奖杯。

  现在,除了上课我一步也不离开天鹅了。平时,我和天鹅经常在天空中闲游。有一次我们无意间落在一个院子里,我看开着门,就走进屋里,屋里没有人,突然我看见桌上放着200元钱,我想到老早就想买一个MP4,可才攒了一百多块钱,如果加上这200元钱……我再次环顾四周,没人!我赶紧把钱装进了口袋,叫天鹅把我带回家里。

  第二天,没人发现。第三天,没人吭声……我得意极了,又要天鹅带我去那个地方。但天鹅就是不起飞,可能它识破我的诡计了。我生气了,就说:“你不去,我去!”

  我一个人跑到那个院子里,翻起钱来。突然,从门外进来一群拿着棍棒的家伙,嘴里喊着:“抓住他,是他偷的钱!”我慌了,赶紧从窗户逃了出来,他们紧追不放。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天鹅从天而降,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和他们打了起来。我想帮天鹅,可天鹅扇动翅膀不让我靠近,好像在说:“快走!这里有我!”我赶紧往家跑,身后只听见噼噼啪啪的敲打声。

  我边跑边流泪。我知道我错了,一开始我就错了。我把天鹅当作我的工具,让它接送我上学,让它帮我捉鱼挣钱,让它帮我作弊跑完马拉松……我错了,我完全错了。我跑回家,拿出那300多元钱,站在家门口等着天鹅回家……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知识要求:

  自学课文中的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能力要求:

  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

  教具准备:

  常规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回忆过去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充满乐趣。你会回忆过去经历过的有趣的事吗?爸爸妈妈也会回忆他们的童年,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课文的题目是《桂花雨》

  二、 初读课文

  思考:

  1、 课题“桂花雨”是什么意思?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

  2、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3、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三、 学习课文

  1、 自由读课文,标出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事,哪几段是写这件事?(小组讨论再全班发言)

  2、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读了这一段你对“我”桂花都有了什么了解?

  3、 学习三至六自然段

  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结合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结合学生的想像点题为什么用“桂花雨”做题目

  4、 学习第七八自然段

  如何理解母亲说的话?杭州小山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吗?(自由发言)

  老师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写桂花的事,看出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也看出我和母亲对家乡、对家乡桂花有深厚的感情。

  5、 带感情读课文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一、诵读

  二、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

  教学重点

  一、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设想

  一、诵读的准备指导

  二、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

  三、.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

  设计说明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显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重视诵读”。依据以上两点,特确定两个教学目标——诵读和领悟。

  为了便于研习课文,课前必须作好充分的预习,所以布置了明确的预习目标,其中包括诵读指导、疏通课文。

  在研习课文的过程中,主要是诵读和领悟互为推进,同时在感悟课文某一点内容的时候,适当地引用陶潜的其他诗句,以达到以此篇带动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反过来,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又能加深对课文内涵的领悟。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问答法、讨论法和讲解法。让学生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法中,群策群力,归纳提炼;通过老师的必要讲解,巩固和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

  辅助手段

  幻灯片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预习准备

  1、明确诵读要求——读出语调;读出语气;读出语速;读出语顿;读出语意

  2、了解背景材料(含作者生平),以课下题注为准

  3、参照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谁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

  (齐答:陶潜)那么,关于陶潜你们了解多少呢?(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板书课题、作者)

  二、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听语顿的特点——三字句2、1顿;四字句2、2顿;五字句2、3顿;六字句3、3顿或1、2、1、2顿。

  三、研习课文

  (一)、读悟第1段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指名朗读本段。

  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陶潜的这种“心为行役”,视入仕为‘迷途“的心情有他的诗为证:

  幻灯片1

  设问: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

  (二)、读悟第2段

  齐读本段。

  讨论:

  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2、抵家时的欣喜有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有从何看出?

  明确:

  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载欣载奔”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流利地说出动物睡觉的情景。

  2、 图文结合,体会有关动作词语的准确精当。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了夜晚的(生齐:动物园)你觉得动物园的晚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授课

  过渡: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去看看这动物园的晚上,想不想读一读?好,打开课本,注意,读完了你就应该有话可说,谈谈你的理解,你的感想,你的疑问,行不行?

  那一边读一边想,我要说什么?还有应该“不动笔墨不读书”。(生自读)

  三、学习“狗”

  1、过渡:下面我们先去看看狗吧!(出示媒体狗)

  2、指读1、2节。其他思考:狗是怎样睡觉的?先画出狗睡觉的句子,然后圈出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如有什么不懂的,请在旁边打个“?”。

  3、交流

  师:你看见的小狗是怎样睡觉的呢?

  生答,师板书:趴 紧贴 一下子

  过渡:我们一块儿做回小狗好吗?把桌子当地面,做耳朵贴地的动作,再作紧贴的动作。(边读边做)

  激趣:哦,我明白了,这一定是只笨狗,睡觉还要花这么大的力,多累呀!

  反驳:它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远处的脚步声,你现在还认为它是一只笨狗吗?(不是)它是一只灵敏、尽职的狗。真的?你怎么知道的?分角色读好爸爸的话和小明的话。 原来这是只又尽职又灵敏的狗呀,好的,让我们再一起看看这只狗是怎样睡觉的吧。(齐读)

  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吗?

  4、师:谁能看着图,用上这几个词说说狗是怎样睡觉的。(练说——个别说——联系爸爸的话或你的感受说得具体生动些)

  5、 小结学法。

  师:刚刚我们跟着小明一起去看了小狗睡觉的样子,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学的吗?在这里老师归纳了一下,我们大家来看看。

  出示:观察画面——默读批注(画句子、圈词语、说感受、打“?”)——交流所得——熟读练说。

  四、 学习“长颈鹿、蝙蝠、大猩猩、大象”。

  1、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以同样的方法学习以下四种动物。媒体“田”字出示。

  2、 先请大家对照图,自学3——12节(默读),

  出示:默读要求:画出描写动物睡觉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说说感受,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

  3、刚才大家学得很认真,老师也发现有些同学碰到了一些困难,还有一些地方有疑问,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助,试着解决,需要老师帮忙的请举手。

  4、大堂交流。

  你喜欢说哪种动物就交流哪种吧!

  师:交流时要求:他交流时,同学们仔细听,说得精彩处,给点掌声,说得不到之处,欢迎补充,有疑问处,随时提问。看看谁的耳朵最灵,谁的脑子最活。

  A 长颈鹿。出示画面。

  (指读)“长颈鹿趴在地上,长长的脖子绕了个弯,把头搁在自己的背上,闭着眼睛,一动也不动。”

  你认为哪几词用得比较准确、形象?板书:趴、绕、搁、闭。哪个词用的最好?(绕)

  师:谁想表演一下,转过去,绕个弯行吗?为什么?那你能从绕字上体会到什么?——长,困难。(读好4、5节)这个词用在长颈鹿身上多贴切呀。

  师:请喜欢长颈鹿的同学一起向大家介绍它睡觉的样子吧!(齐读句子)看图用上关键词说话。

  B 蝙蝠 。出示画面。

  听:“啪啪,啪啪……”是什么声音?(生:蝙蝠飞了过来)。通过刚才的默读,谁来先向我们介绍一下蝙蝠是怎样睡觉的?

  (指读)师板书:倒挂 钩住

  师:蝙蝠一般是白天睡觉,可现在是晚上,那么,小明是怎么知道蝙蝠睡觉的样子的呢?(爸爸介绍的),小明的爸爸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动物学家,今天,也让我们来做一回有学问的动物学家吧!(自由朗读6——9节,分角色读,指读)看图,齐说蝙蝠睡觉的样子。

  小结:今天晚上,听了你们这些动物学家的介绍,我仿佛已经亲眼看见蝙蝠睡觉的样子了。

  C 猩猩 。出示画面。

  师:看,那边枕着胳膊打呼噜的是谁呀?(大猩猩)聪明的动物学家们,谁来向我们介绍一下大猩猩睡觉的样子啊。

  (指读,师板书:侧 枕)

  大猩猩像人,所以睡觉的样子也像人。

  D 象

  师:小明一边看,一边听爸爸讲述动物的趣闻,不知不觉中和爸爸来到了-----(象宫)这时候小明看见了什么?(只见……)

  又问了什么?爸爸怎样向我们介绍的?(师:叙述 生:对话 )

  小结:听了爸爸的介绍,我们知道,非洲象爱---(站)着睡觉;亚洲象爱---(躺)着睡觉。板书:站 躺

  5、角色表演。

  A、 过渡:今天,我们跟着小明再一次看到了动物睡觉各自的特点,同学们真是会学习、会动脑、会说话。为了奖励大家,下面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新生小学的红领巾电视台正要录制一档介绍动物睡眠的节目。目前正在招聘小主持人,我想在我们班邀请5 位同学做嘉宾主持,任务是:每人自选我们今天所学的一种动物随着画面向观众朋友们介绍它是怎样睡觉的。当然作为主持人怎样开头,怎样说得吸引人那可是大有学问啊,比如可以这样开头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看这图,大家肯定知道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说起——大家一定喜欢,其实它睡觉的样子也是很讨人喜欢的——”下面先请大家在下面作好准备。

  B、 推荐5 位同学上台主持,其它的同学既当观众又当评委,评出最佳主持人。轻轻提示开头。“各位观众大家好,我首先为大家介绍的是狗睡觉的情况——”……(如上) “最后,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

  C、表演。师: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我们《红领巾电视台》为大家隆重推出一档特别的节目《动物园的晚上》为了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我们邀请了5 位嘉宾主持为大家解说动物睡觉的有趣情景。(出示相关画面播放音乐,表演)——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大家熟悉的动物如小鸡、小鸭、小猫……他们的睡觉也各有特色,请大家回去仔细观察,有机会的话,我希望有更多的同学来我们红领巾电视台作客。

  D、评出最佳主持人。

  四、讲读末段

  1、谈话:刚才,我们随小明去动物园,了解了有关动物睡觉的知识,观看了有关动物睡觉的情景,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呢?

  小结:小明的爸爸是个动物学家,从爸爸的话中,也能了解到好多动物睡觉的“学问”。由此可见,观察事物,除了用眼睛仔细看之外,多问、多听,同样十分重要。

  2、 小明的感受和我们一样。读小明的话。

  五、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动物)睡觉的知识,你们开心不开心?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除了书本外,得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一切,多看,多想,多问,还可以查资料。

  六、作业。

  课后搜集、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动物睡觉的知识,将资料整理一下,办份小报。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这是课文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3、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构想

  读着《装满昆虫的口袋》,一个迷恋昆虫的孩子跃然纸上。为了捉到纺织娘,他锲而不舍地寻找了三天;爸爸叫他放鸭子,他却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正是凭着这种浓厚的兴趣,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昆虫学家。读着读着,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被这个孩子所吸引。

  在阅读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时,我们惊奇地看到,法布尔用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描述、诙谐的语调,把一个个昆虫写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让我们情不自禁、兴趣盎然地随着他漫游于昆虫的王国。

  在读法布尔的传记时,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不论是在童年还是在后来的日子中,他始终是那么迷恋昆虫。

  读完这一切,我们真的想说: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呀!

  在教学时,我努力想把一个真实的法布尔全面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在本课,我引导学生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常常是人在文中,神在文外。因此,教学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下二点:

  其一,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激活学生的读书需求,使师、生、文本之间进行和谐的对话。

  其二,充分利用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把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多层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有小时候观察昆虫的痴迷,也有以后一如既往对昆虫的迷恋;既惊叹于他对科学的执著,也钦佩他优美的文笔、流畅的语言。学生学完后,脑海中留下的,除了对课文的全面感知,还有对法布尔的深深钦佩。

  教学重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四、教学流程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听一段录音:《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螳螂捕食蝗虫

  2、听了这个片断,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

  3、你们对法布尔有什么了解吗?

  (学生课前已搜集了很多关于法布尔的资料,对法布尔的事迹有了大致了解。)

  4、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了解资料的获得有多种方法:到图书馆查阅.上网查询等等。)

  5、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

  出示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

  指名读、齐读课题

  (通过《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法布尔富有诗意的语言和他敏锐的观察力。当学生互相交流了搜集到的关于法布尔的资料后,对法布尔就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学生进行评议,评议重点是生字字音是否读准

  3、教师出示重点词卡检查:浓厚、训斥、迷恋、怒气冲天。

  (本环节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通过自学、学生之间的评议及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扫除生字障碍)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1、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对小时候的法布尔有哪些了解?谁能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

  2、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的认识。

  (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对法布尔有了初步了解,对课文大致内容有了整体感知)

  (四)、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1、自由读2、3段。

  你们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

  说明:依据学生当时的读书感受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教师结合重点做相机的调控。师生共读、共议。交流的重点内容及过程如下:

  生:我觉得法布尔观察昆虫很着迷。我是从“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这句话看出来的,他为了观察昆虫,居然连回家都忘了。

  生:我从“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了这位‘歌唱家’。”这一句感受到法布尔很执著,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我从“终于”这个词感受到他找到这只纺织娘是很不容易的。

  师: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生:草丛里的小虫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痒,但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忍着一动不动。

  生:他发现纺织娘了,猛地往前一扑,可纺织娘一下蹦走了,法布尔膝盖都摔破了。

  生:三天前,法布尔发现了这只纺织娘,连续三天,他每天都早早地蹲在草丛中,观察着它,常常连晚饭都忘了吃。

  师: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练读2、3段(从学生读书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们对“三天前”“终于”这些重点词都有了较深的感悟。)

  师:看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行吗?(学生很高兴)

  师读第二段,加上录音(呼喊的声音):法布尔!法布尔!法布尔!

  生读法布尔的话“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住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这只虫子真可爱!三天前,你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来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原来是它呀!你是怎么找到这位歌唱家的'?

  生:我在草丛中趴了三天,才抓到了它。

  师:看来,找到这位歌唱家可真不容易呀!难怪你这么高兴呢!

  生练读法布尔的话。(学生一个个兴高采烈,有的情不自禁地加上动作,好像真的捏着那只好不容易捉来的纺织娘。)

  (教师积极创设对话情境,入情入境地与学生对话,激发起学生对话的欲望与热情,在对话中学生自然地走进文本,与法布尔共同感受捉纺织娘的辛苦,捉住纺织娘的那份喜悦,所呈现的是师、生、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美丽场景。)

  学生练读2、3段

  齐读2、3段

  师: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出示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采用变序设计,立体解读文本,第一段并不需过多地讲解,只是当学生通过这件事更深地了解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后,再读第一段,实际上就是把学生零散的印象进行了归纳,但一切又尽在不言中。)

  2、法布尔的故事可多啦!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4、5、6段,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大声读,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句子,写上批注,并多读几遍。

  学生依照自己的情感体验,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说使自己感受深刻的原因。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师相机指导:看看书上的插图,想一想,法布尔趴在岸上,都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

  (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师(相机互动交流)我觉得这一句有些问题,我想改一下:“……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小小的甲虫。”因为我觉得小甲虫怎么能比作珍珠呢?

  (引导学生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相机指导读好这一句。)

  (3)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家了。

  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家人的训斥并没有削弱他对昆虫的迷恋,大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引入第一段)

  齐读第一段话。

  (在对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后,再次回到第一段,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法布尔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第一段在文中是起着总起的作用)

  爸爸的训斥削弱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吗?

  自读最后一段。

  大家预习时搜集了很多法布尔的有关资料,资料中有许多关于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事例,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交流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有关资料。

  师补充资料:法布尔受到国王接见时竟觉得国王和大臣都很像鞘翅目昆虫。

  法布尔研究昆虫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指名读、齐读第一句话。

  (这部分语言比较简洁概括,为学生自己创生语言提供了较大空间。教学中,通过资料的交流,使学生对“迷恋”这个词有了深刻印象的感悟)

  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甚至了解昆虫的内心世界。

  听一段《昆虫记》的录音——花金龟的内心世界

  他用自己的笔给人们呈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展现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①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②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课前准备

  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制作有关昆虫特别是蝈蝈的动画形象,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学生注意本课的语言积累,并注意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教学内容

  《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阅读本文,不但可以掌握科学知识,且可以体味到浓厚的文学色彩,从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体味说明文的情趣?

  ○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绿色蝈蝈’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a.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b.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以上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

  教师指导明确汐L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

  学生可再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有哪些好的拟人手法的运用等。

  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

  a.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b.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

  在学生的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教师可总结指导。

  也许有的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的形象生动的感受;也许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文艺笔调生动;语言传神形象;拟人贴切自然;比较突出特征。

  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课后练习]

  a.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节选本。

  b.以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为内容写一篇小短文。

  ○板书设计

  绿色蝈蛔法布尔

  (科学小品文)

  绿

  色特征:漂亮、嫩绿、苗条、匀称拟人

  蝈{}生动

  蝈习性:叫声—柔和,捕蝉—为食

语文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词语。

  2。反复诵读,注意读出感情和节奏。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在读中感受诗中浪的形象。

  2。深刻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四、课前准备:查字典解决字词,搜集作者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导语:

  许多美好的事物都会让人浮想联翩,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海浪的图片,欣赏之后,请你来形容一下在你的眼中与心中,海浪是的形象以及你的感受。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他的散文诗《组歌》中为我们塑造了关于海浪的全新的形象,那他的想象与你的想象是否有一些相通之处?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浪之歌》。

  2。检查预习作业。

  读准字音。

  炽热执拗憔悴馈赠夜阑人静彻夜不寐

  关于作者及本文

  纪伯伦,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其在散文诗方面的成就和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的理想。

  3。整体感知

  (1)学生听配乐朗诵,边听边想象课文展现的画面,体会诗的美好情韵。

  (2)请大家自由朗读,模仿录音,注意语言流畅,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初步感知诗中浪的形象。

  (3)思考:诗人在作品中把浪塑造成了一个什么形象?

  运用拟人手法,塑造了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首先是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晚,她又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潮涨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倒在情侣的脚下。接下来,这个女性形象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寂静的夜晚,大地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她辗转反侧,难以安眠。它成为人间世界的`守护者。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在这里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形象。我们可以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也是对更广阔的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

  (4)海浪深情地爱着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眷恋,有时候诗人还可以借助诗来表达更深刻的内涵,这时我们就要结合诗人当时的写作背景。

  熟悉诗人的都知道,诗人长期与故土别离,旅居异国,身老他乡。所以他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寓深厚的恋情。那么这首诗中也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忠贞不渝的热爱。

  (5)我们对诗歌的情感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了,现在请大家挑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带着感情朗读,并且思考下面的问题:作者笔下的海浪是具有怎样的特点?结合具体语句来说明。可以用如下句式来表达:

  我选的句子是(文中语句)我从中看到了一个的浪,我的理解是:。

  例如:我选的句子是“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我从中看到了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浪,我的理解是:潮涨时,浪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倒在情侣的脚下。无论何时,浪始终依恋着自己的情人,和他不离不弃,这体现了浪的忠贞。

  (6)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有了生命,有了灵气,他深情地爱着自己的情人,他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让我们带着深情的语气,舒缓的节奏再次朗读课文,感受诗人笔下全新的海浪的形象。

  女生读1—4节,男生读5—6节,齐读7节。

  4。诗人这种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仁爱博大的胸襟不仅体现在这首《浪之歌》中,在《组歌》的其他几首中都有惊人的表现。让我们带着纪伯伦的深情来欣赏课文节选的第二首《雨之歌》。

  (1)用深情的语气和舒缓的节奏朗读课文,初步感知雨的形象。

  (2)品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在旁边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

  六、作业:

  课下阅读《组歌》中其他三首,用旁批形式写下自己的评析,并摘抄诗中的佳句。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7-26

语文教案(精选)08-30

(精选)语文教案08-31

(经典)语文教案09-02

(经典)语文教案08-26

[经典]语文教案08-10

语文教案[经典]08-11

语文教案(经典)08-0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