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09-10 11:51:11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通用5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 学习将相等数量的物体放在一起,初步建立等量观念。

  ● 准确感知8以内物体的数量。

  活动准备:

  ● 教具:卡片5张,7、8的数卡。

  ● 学具;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 探究活动。

  教师出示卡片,请幼儿数数每张卡片上有几个图形。启发幼儿将数量一样多的卡片放在一起,并送上相应数量的数卡。

  ● 幼儿操作练习。

  请将相同数量的物体画线连起来。

  ● 游戏活动:采花。

  玩法:将场地布置成草地,草地上有许多鲜花的卡片(正面花形,反面8以内的'圆点),卡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跑到草地上采花,每人采一朵,数数卡片背面圆点的数量,然后看老师手中的数卡,老师举起数卡7,拿有7个圆点的幼儿立即将卡片举起来,小朋友互相检查是否正确,换数卡游戏重新开始。

  活动拓展:

  ● 在小组活动时间教幼儿玩游戏:配对。

  玩法:为幼儿提供1――7的点卡3套;1――7的实物卡3套。幼儿每两人一组玩游戏。将点卡背面朝上,无规则散放在桌子上,将实物卡片打乱反扣在桌子另一边,两人轮流拿牌(点卡),将牌拿完后,第一个幼儿先翻一张实物卡,如果实物卡的数量与自己手中的某一张点卡数量相同,则出掉这一对牌,如果不同,就将实物卡放回原处。然后由第二个幼儿拿牌,玩法同第一个幼儿。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来源

  一次美术活动,张标小朋友的纸画脏了,他对周围的孩子说,我想把纸洗干净再画。雯雯附和着,画布能洗画纸也能洗,欣悦却说,不能洗,纸会烂……听着孩子们的讨论,我想:既然孩子对“洗纸”有这么多疑问,我们何不走进童心世界,抓住孩子自发生生成的问题,组织一次科学探索活动,让孩子的奇思秒想,在与材料交互作用中明达,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自己发现答案,自己整理经验,自主获得发展,使他们的学习更为主动积极,培养好学、探究的品质。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纸张在水里的变化,能用语言与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用观察、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客观记录事实。

  3、知道爱惜纸张,体验发现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师生家长共同收集废旧的宣纸画、卡纸画、糖纸、牛皮纸、即时贴、面巾纸、电光纸、复印纸、瓦楞纸、报纸等。

  2、水盆四只,抹布四块,84消毒液少许,毛笔4支,待装饰的果奶瓶。

  3、记录纸(见附页),与上述纸对应的纸卡(5×10cm2)一套。

  活动过程

  一、初次探索:用比较的方法给画纸洗澡。

  请张标小朋友在集体面前洗宣纸画和卡纸画,其他孩子围观,边看边谈。

  1、猜猜——两种纸宝宝洗完澡会变成怎样?

  2、洗洗——验证刚才猜想的结果。在张标将画纸放入水中洗的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通过积极的语言和表情诱导孩子七嘴八舌地交谈:潮了、卡纸软了、宣纸一潮就烂了、干净了、吸水了、卡纸搓破了、卡纸也烂了……

  3、议议——画纸能不能洗澡?为什么?你发现两种纸在水里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幼儿从吸水快慢、纸张厚薄等角度谈自己的发现。 小结:刚才我们用比较的方法(给孩子一个学习的线索),发现宣纸薄,烂得快,卡纸厚,烂得慢。张标的想法很好,但画纸一洗就烂,我们平时画画时要爱惜纸,小心一些。

  表扬大胆说出发现的孩子。

  二、再次探索:给其他纸宝宝洗澡

  自己选择感兴趣的纸宝宝,边洗边看边讲。

  1、找找——哪些纸可能会烂?哪些纸可能不烂?将手中的纸分一分。

  2、试试——分组洗纸,迁移洗手帕的经验,提醒幼儿一张一张地洗,将纸沉入水中,用手搓搓。

  3、比比——哪些纸(不)烂?哪些纸烂得快(慢)?哪些纸(不)吸水?

  三、呈现经验

  1、讲讲——将探索过程中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2、贴贴——根据自己实验中的发现将5×10cm2的纸卡按烂和不烂,对应贴在标记卡内相应水漕里,记录探索的真实结果。对牛皮纸、瓦楞纸等烂得慢的,给幼儿等待的时间,允许幼儿稍候记录。

  四、拓展经验

  1、你知道还有哪些纸?给他们洗澡会怎么样?激发幼儿发明一种能洗又能给小朋友画画写字的纸的愿望。

  2、讨论:洗烂了的废纸有什么用?不烂的废纸又有什么用?出示花瓶,引导 幼儿观看,烂了的废纸,可以用胶水和颜料,调和成五颜六色的纸浆,涂在果奶瓶上装饰成美丽的花瓶。不烂的废纸可制作剪贴画,制作服装道具。

  五、活动延伸:自主选择,分组游戏

  1、捣纸浆,装饰花瓶。制作服装道具、剪贴画。

  2、继续实验:在园内外收集毛边纸,铜版纸,蜡光纸,纸杯、纸盒等,进行洗纸活动。进而探索用多种方法使纸遇水不烂。

  活动反思

  尊重孩子,往往体现在一个微笑中、一种手势上、一句话语里。《给“纸宝宝”洗澡》,就是我们根据孩子离奇的想法,设计的科学探索活动。主题从孩子的当前需要产生,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在这里教师成功扮演了幼儿的玩伴。《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

  本次活动,教师借助张标等几个孩子的心血来潮,从调协幼儿多种感官司协同活动入手,对孩子的问题“纸能不能洗干净再用?”作了积极应答。提供适宜的探索材料,营造平等、赏识、支持的宽松环境,给孩子充分实践的机会。满足了孩子的兴趣需要,使孩子获得了一次成功的玩纸体验。

  在洗的过程中,孩子情绪愉悦,学习主动,交流大胆,教师永存童心,面向全体,引导得法。让每个孩子在猜猜、洗洗、议议、找找、比比、试试、讲讲、贴贴的过程中,人人享有尝试的机会,人人享有探索的自由。孩子们得以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运用原有经验,尝试解释新问题,建构新经验。同时孩子在与老师、同伴讨论交流,自己对纸的变化的认识中,得到了老师积极回应,老师对孩子表达的肯定、猜想的认同、行为的激励,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幼儿语言交往能力提高,培植了儿童的自信,点燃了发散思维的火种。同时,在用废纸浆装饰花瓶等活动中,孩子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废物再利用、废物巧用,环保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儿童是自主成长的主体,教师是一个支持者。从本次活动中,我们感悟到,孩子的“异想天开”就是一次绝好的教育良机,我们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调节教育行为,深入研究幼儿、努力理解幼儿、耐心扶持幼儿,从孩子的现实需要出发,尊重孩子的意愿,灵活组织教育活动,向孩子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乐意想象有趣的蔬菜形象,体验想象和创编的快乐。

  2、仔细观察蔬菜的外形特征,能用语言大胆描述和创编。

  3、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二、活动重难点:

  难点:仔细观察蔬菜的外形特征,能用语言大胆描述和创编。

  重点: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三、活动准备:

  儿歌图片(番茄、茄子、白萝卜、玉米)

  儿歌录音 蔬菜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儿歌图片,幼儿看看、说说图片内容。

  ——看看,这些分别是什么蔬菜?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蔬菜的样子吗?(形状、颜色、味道等)

  (二)播放儿歌录音,幼儿学习儿歌。

  1、第一次播放录音,幼儿初步感知儿歌。

  ——听听儿歌里是怎么说的`?你最喜欢哪一句?

  2、第二次播放录音,幼儿初步理解儿歌。

  ——为什么说茄子穿着紧身衣呢?为什么说番茄带着绿帽子呢?白萝卜的绿长发是指什么?黄玉米的长胡须在哪里?

  3、第三次播放录音,幼儿初步学念儿歌。

  ——我们一起跟着录音来学一学、说一说吧!

  (三)出示蔬菜图片,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创编儿歌。

  ——这些蔬菜有什么最特别的地方?要怎形容它呢?

  ——如果你要形容这些蔬菜,还可以怎么说呢?能不能像儿歌里那样说一说?

  (四)教师将幼儿创编的蔬菜儿歌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并带领幼儿集体念儿歌。

  (五)延伸活动:幼儿将自己创编的蔬菜儿歌画下来,制作蔬菜儿歌图书。

  五、教具图片: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与蚂蚁的共同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关注自然的兴趣。

  2、感受蚂蚁勤劳、团结、守纪及勇于牺牲的可贵精神,陶冶性情。

  3、初步了解蚂蚁的特征、习性及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内装无数的蚂蚁

  2、面包屑、糖块、放大镜、皮球若干

  3、故事PPT《小不点和小蚂蚁》

  活动过程:

  一、神秘客人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你们想和它打个招呼吗?你们认识它们吗?

  1、组织幼儿讨论:

  师:怎样才能让蚂蚁勇敢的从瓶子里出来?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用面包屑、糖块吸引蚂蚁。

  2、逗蚂蚁:活动中幼儿四人一组在瓶子周围观察蚂蚁的动向。

  二、看蚂蚁

  1、借助放大镜看蚂蚁

  幼儿用放大镜对蚂蚁的身体进行观察,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教师结合PPT总结:这是蚂蚁的头,这是它们的足,原来蚂蚁的足上面还有毛呢,在它的头顶上有一对长长的触角。

  三、童话故事《小不点和小蚂蚁》幼儿边看PPT边欣赏故事。

  1、组织幼儿讨论:小蚂蚁吃什么?(死了的小虫、蚯蚓、小朋友丢掉的米粒,还会吃烂草叶和烂树叶。)此时教师结合图片帮助幼儿记忆。

  2、蚂蚁怎么搬粮食的?(大家一起搬,团结力量大)

  3、要下雨的时候蚂蚁怎么做的`?(蚂蚁还有一个了不起的本领,那就是天气预报,看到蚂蚁排队搬家就说明天快下雨了)

  四、游戏:蚂蚁搬家

  带幼儿到户外,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模仿蚂蚁搬豆(皮球),幼儿自由结伴,商讨运球的方法,并进行分组竞赛。

  活动评析:

  此活动设计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同时,教师

  也发现了幼儿在生活与活动中的兴趣点,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保障,从幼儿的兴趣着手,发展幼儿能力,及时抓住了这次机会,收集材料,设计活动,孩子们本身对蚂蚁产生了兴趣,活动中的图片,为了解决问题孩子们便会主动的探索,寻找答案。在这探索的过程中教师的适当参与和引导使孩子们获得了知识,整理了已有的知识,构建了相对完整的蚂蚁知识网。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将6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继续学习正确目测6以内的数群。

  3.乐意主动的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教具:分类底版,6以内的实物卡片,相应数量的数卡

  学具:聪明的玩家(分类底版,6以内的各种实物卡片,相应数(点)卡等)

  给一样多的发花(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操作卡,雪花片)

  一样多的放一起(6以内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卡片)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了解游戏玩法。

  1.出示分层式分类底版,各种球类实物卡。

  教师:超市里有许多的球,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球呢?它们各是几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数数,并能说一说自己数的方法。

  2.师幼共同讨论整理“分层货架”的规则:一样多的球放在一起

  3.幼儿示范分球,师幼共同读一读,检查分得对不对。

  4.出示3—5的数卡,

  教师:谁愿意来帮助球儿们找到运货的小推车呢?

  幼儿讨论得出:每层货架上放的球儿数量是几,就摆上数字几的卡片,把数卡放在每层货架的最后空格处。

  二、小组操作活动。

  1.介绍各组活动

  有重点的介绍“聪明的玩家”的规则

  2.小组活动与规则。

  (1)聪明的玩家

  能将6以内的等量实物放在一起,并为各底版空格处摆上相应的数(点)卡

  (2)给一样多的发花

  能用目测的方法进行6以内实物的等量判断。

  (3)一样多的放一起

  能用目测接数的方法快速辨认实物卡上的数量。

  3.教师重点观察指导“聪明的玩家”的活动。

  三、活动评价

  1.再出示房屋底版和小动物的实物卡片,幼儿完整的演示一次操作过程。

  2.引导幼儿知道:x数字的屋里放的全都是数量是x的小动物,数量是x的小动物都可以用数字x来表示等。

  中班数学活动:藏起来的花瓣(找规律

  活动目标:

  1、体验在数学活动中找规律快乐。

  2、能认真观察物体的颜色排列规律,并按规律进行排列。

  3、学习用多种方式探索和寻找物体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1、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项链,盒子,记录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出示ABAB直线型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察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请幼儿讨论花瓣颜色的排列顺序。

  (2)教师将幼儿的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2、出示ABB环形花瓣项链,感知环形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出示ABB环形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察其颜色排列规律。

  (2)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3)教师引导幼儿沿相反方向观察项链颜色排列顺序,并记录排列规律。

  (4)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顺序。

  3、游戏:“猜一猜”。

  (1)将项链中的一部分藏在盒子里,请幼儿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

  (2)教师记录幼儿的猜测,再打开盒子,进行验证。

  (3)根据幼儿掌握情况,隐藏不同数量的花瓣再次进行游戏。

  4、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操作方法。

  (2)幼儿操作。

  第一、二组:画一画。

  方法:请幼儿从串珠卡片中抽出一张,根据卡片上的提示在白纸上画出一串项链。

  第三、四组:猜一猜。

  请幼儿猜一猜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

  5、活动评价。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生活中一些物体上的花纹排列规律,如地垫、餐桌布、床单、衣服等,丰富幼儿有关排序的.经验。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硬币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能够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准备:

  5角、1元的硬币每人一套,存钱罐1个,篮子20个,小盒子1个,教棍1根,幻灯片7张(5角、1元硬币的正面、反面、正反面各一张,5角、1元在一张图的图片一张),捐物箱2个,玩具若干,长桌2张。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活动难点: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出示存钱罐,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存钱罐)老师在里面存了好多硬币。现在我把它请出来和小朋友交朋友。

  2、基本部分

  (1)幼儿找“朋友”,进行认识。

  硬币朋友最喜欢和轻轻拿,轻轻放的人交朋友了,你们能做到吗?请你们在篮子里找一个“朋友”。

  提问:

  a、你找的“朋友”是什么形状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

  c、上面有些什么图案?

  (2)幻灯片演示,教师逐一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认识。

  现在,请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朋友”送回到篮子里,下面我们把这些硬币放大了再来看一看。

  认识5角,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5角的硬币。

  正面——提问:

  a、这是多少钱的硬币?(5角)

  b、它的正面上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5角的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有什么图案?(荷花)

  正反面——这就是5角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们在篮子中找出相同的硬币。(找到后)

  提问:

  a、请你们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硬硬的、圆圆的、凹凸不平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金色、圆形的)

  认识1元,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1元的硬币。

  正面——提问:

  a、它是多大面值的硬币?(1元)

  b、上面都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的是什么图案?(菊花)

  正反面——这个就是1元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把它找出来,好吗?(找到后)

  提问:

  a、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银色、圆形的)

  b、数字是几?(1)

  c、上面的汉字是什么?(元)

  (3)同时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观察、认识。

  老师把5角、1元的硬币都放到了一起,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

  a、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都是圆形的,都是硬硬的,凹凸不平的。5角和1元的硬币,颜色不同,大小不同,数字不一样,汉字也不一样。

  (4)区分硬币以巩固硬币的认识。

  我们认识了5角、1元的硬币,现在我要考考旁边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认识吗?这是多少钱?(5角)要考倒爸爸妈妈可真难,现在我来考小朋友,看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元)这呢?(5角)真棒!现在老师换一换,请你们在篮子里面找出5角的硬币让老师看看,你们还能找出1元的硬币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看吗?刚才小朋友说了5角和1元的大小不同,老师这里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放了许多5角、1元的硬币,我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摸出一个5角的。

  3、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并进行简单的购物。

  今天,我们和硬币交了朋友,都认识了5角、1元。看,老师请了2个售货员阿姨来,请阿姨们说说她们卖的是什么东西?(售货员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5角店的售货员阿姨,里面有…)你们想买玩具吗?(想)那老师请小朋友拿一枚硬币去买一样自己喜欢的玩具,买到后玩一会儿就把它捐给灾区的小朋友。请1、2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请3、4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小朋友你们看,这是捐物箱,我们把买到的玩具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甘红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