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9-13 11:10:5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10篇(优选)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10篇(优选)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水做实验,验证、体验容积守恒。

  2、感知容量守恒现象,初步理解等量的液体装在大小不同的容器里,其量不变。

  活动重、难点:感知容量守恒现象,初步理解等量的液体装在大小不同的容器里,其量不变。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透明的`杯子3组(每组3个杯子:一组高矮粗细完全相同;一组高矮不同,粗细相同;一组高矮相同,粗细不同)。颜料水若干。一次性杯子若干。

  2、大小不同的容器若干,大米。

  3、幼儿操作用书。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幼儿实验——师生总结——幼儿游戏——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1、游戏:挑水。

  2、出示教具:出示三组杯子,老师给它们分成了苹果组,西瓜组和菠萝组。请幼儿分辨每组杯子的不同(高矮,粗细不同)。

  3、教师分组做实验

  第一组:分别倒入不同分量的水,请幼儿观察比较各杯中水面的高低位置。哪个杯水最多,哪个最少?幼儿回答并在教师提示下总结。

  第二组:分别倒入同样分量的水,请幼儿观察比较各杯中水面的高低位置。说说3杯水一样多吗?为什么?幼儿回答并在教师提示下总结。

  第三组: 分别倒入同样分量的水,请幼儿观察比较各杯中水面的高低位置。说说3杯水一样多吗?为什么?

  幼儿回答并在教师提示下总结。

  4、游戏“小老鼠买米”

  小朋友来扮演小老鼠,教师扮演卖米人。卖出同样分量的米,装在不同大小的容器里,比较米是否一样多?为什么?

  幼儿回答并在教师提示下总结。

  5、指导幼儿完成《幼儿操作用书》。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目标:

  1、学习数形配对,并区分6和9,复习9以内的数字。

  2、初步了解数字的不同排列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话号码。

  3、通过编电话号码,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乐。

  准备:

  1、几何图形组合画三幅

  2、小猴、小熊、小兔的图片各一

  3、幼儿每人两份操作图

  4、铅笔人手一支

  5、玩具电话机一部

  过程:

  一、看图编电话号码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下个星期,我们班有两个小朋友要来过生日了,我们邀请几个小动物一起来分享生日蛋糕,好吗?请小朋友帮忙想个办法,用什么方法通知它们呢?(写信、打电话、到家里去请、上网、发Email等)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你觉得这些办法中什么办法最好最快呢?(打电话)

  师:那我们就打电话邀请它们吧!我们要先查一查小动物的电话号码。我们先来查一下小猴家的电话。(出示小猴图片、几何图形组合图)咦?怎么只有图形没有数字呢?别着急,号码就藏在这些图形里面呢!(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并记录数字583469。请6位小朋友一起来示范)这就是小猴家的电话:583469(跟老师读两遍),(请一幼儿上来打电话给小猴:喂,你好!是小猴吗?我是月亮班的小朋友,下个星期,我们有小朋友过生日了,我请你来吃蛋糕,好吗?好的,再见!)

  师:小猴家的电话终于打通了,我们还要查一下小熊和小兔的电话。(出示小熊、小兔的图片、几何图形组合图)它们的电话号码也藏在这些图形里,不过,我要请小朋友来找了,找出来了把数字写在老师发的纸条上,看谁找的又快又对。(也可考虑分两组同时进行操作)(操作结束后,请幼儿把正确号码写在黑板上:583496、582734)两组各派一个代表打电话邀请小熊和小兔。

  二、感知数字的变化

  师:电话终于打通了,我们小朋友真能干。我们给自己鼓鼓掌。(幼儿拍手)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小猴家的号码有几个数字?小熊家的呢?小兔家的呢?这些号码都有6个数字,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呢?(因为数字的排列不同)

  观察:这三个号码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小猴家的号码是6、9,小熊家是9、6,小兔家没有这两个数字,有的是2、7)相同的是什么?(三个号码都是6位数,前两位都有5、8)

  师:老师经常要把6和9搞错,请小朋友来帮帮我,怎么样才能记住6和9。(让幼儿说出6的圆圈在下面,9的圆圈在上面)

  师:这三个号码中一共用了哪些数字宝宝?(幼儿说一个,教师出示一张数卡)还有哪个数字宝宝没出来?(1)出示0:你们认识这个数字吗?(教师给数字宝宝按0——9的顺序排好队:这些有趣的数字宝宝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看:1象铅笔细又长,2象小鸭水上飘,3象耳朵听声音,4象小旗随风摇,5象秤钩秤重量,6象豆芽咧嘴巴,7象镰刀割青草,8象麻花拧一道,9象勺子能盛饭,0象鸡蛋做蛋糕。

  三、交流所收集的'电话号码

  师:我们的电话号码就是用0——9这些有趣的数字编出来的,小朋友家也有电话,但都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就请每个小朋友开火车来把自己带过来的号码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以后有什么事你们可以互相打打电话。

  (1)请幼儿大声地读自己带来的电话号码。(边读边说说由几个数字组成的)

  (2)小结:我们山观地区家里的电话和小灵通号码都是由8个数字宝宝组成的,手机号码是由11个数字组成的,常用的比较特殊的电话象110、119、等只有三个数字组成。

  四、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可以作为延伸活动)

  1、师:这些数字真有趣,有许多小动物家还没有电话呢?下面我们小朋友来做件好事,用数字来帮它们编个电话号码吧,这样就方便大家联系了,你们说好不好?(幼儿自编号码、有意识地请几个孩子上来念念所编的号码)

  2、把小朋友编的电话号码做成电话簿。(教师装订)

  结束语:一本电话簿编好了,我们赶紧出去告诉其他小动物,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认识图形,不但是为了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更重要的是使他们通过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2.练习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难点是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

  活动准备

  粉笔、黑板、彩纸剪成的各种图形。

  活动过程

  一、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2.让幼儿比较图形的异同,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图形与图形之间有些是完全不同的。3.有些是相似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4.有些是相关联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变成一个正方形。5.经过反复辨认,幼儿对图形的特征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二、先让幼儿知道物体有名称图形也有名称,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然后才把图形的名称告诉他们。

  三、引导他们辨认生活中的物体所呈现出来的图形使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四、用画纸剪出不同的大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再用纸剪出不同的`小几何图形,然后让幼儿把同类的小图形贴在相对应的大图形上面。

  

  通过此活动幼儿对图形有清晰概念,对不同的图形有了印象。能比较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不会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看成是相同的图形。引导幼儿留心观察环境中的物体,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2.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3.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正方体 正方形 学具:《幼儿用书》各种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正方体

  师:老师这有一个大魔方,请你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幼:正方形(正方体)教师把正方形和正方体进行比较。

  (1)师:请你看一看这个魔方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 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吗?

  (2)再来比一比,这么多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吗?

  (3)数一数,这个魔方有多少个面?(6个)

  师:像这样的形状就叫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巩固学习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请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正方体(验证)

  三、操作练习

  制作正方体。

  四、抛骰子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

  2.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3.体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人手一张统计表、水彩笔、黑板、白纸、各种超市用品。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参观超市,初步探索统计的方法

  1、货架上有什么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

  2、幼儿分组自由选择货架进行记录,记录方法由幼儿自由决定。

  3、教师点评幼儿统计结果。

  二、通过观察法和推理法来学习统计

  1、我的朋友也有一家店,是糖果店,糖果店的阿姨和蜘蛛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来看看吧!

  (1)东东来买糖,蜘蛛出示了东东的买糖记录表。

  提问:东东来过几次糖果店?买过什么糖?这次他可能会买什么糖?

  (2)洋洋来买糖,蜘蛛出示洋洋的买糖记录。

  提问:洋洋买了几种糖?她怎么来过5次,只买了4种糖?这次可能会买什么糖?

  小结:好吃的东西会经常买。

  (3)菲菲来买糖,蜘蛛出示菲菲的买糖记录。

  提问:菲菲来过几次?买过几种糖?这次他会选棉花糖还是果冻?下次会买什么糖?

  小结:两种喜欢吃的`东西轮流买。

  三、尝试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

  1、阿姨又准备进货了,怎样才能知道哪种糖果才是最受欢迎的呢?

  2、出示“一周糖果销售记录表”及“统计表”,引导幼儿观察、理解。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统计表,找出最受欢迎的糖果。

  4、教师讲解:数字最大的就是卖出数量最多的,就可以多进货,数字最小的就是卖出数量最少的,就要少进货。

  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真棒!你们用统计的方法不但帮助了庞老师,还帮助了我糖果店的朋友,谢谢你们!平常生活中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统计的事情要做,我们再去看一看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为了能更好地让孩子参与到活动中去,同时能体现活动的趣味性,在学习了《6的组成》时,我首先运用游戏《碰小铃》来引起儿童活动的兴趣。

  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我始终积极主动地引导孩子在活动中自我探索意识,给孩子提供一个自我发挥的舞台。如:在活动的重点部分《学习6的组成》时,我就用实物请孩子上来分成两份,并进行记录(在分成时,我是请孩子在我画的两个圆内把实物分成两份)。但在集体操作时,我发现有一小部分的小朋友在操作时不清楚老师的要求,坐在座位上拿着操作材料看一旁的小朋友操作。在与孩子的个别交流后,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是自己一直以来为之困惑的`地方(缺少了两个让孩子分成用的圆),因为缺少了两个圆作操作背景,所以他们不能理解老师所说的“分成两份”是什么意思。这个不成功的活动使我懂得,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设计问题,运用操作和游戏覆盖传统的记忆和训练。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按口头应用题列出加法算式并进行计算,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2.探索交换加号前后两位数的位置而得数不变的规律(加法交换律)。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数学》。

  2.一棵大树的图片,各种小动物教具各七个。

  3.布袋一只,内装有各种7以内加减法的算式题(题目要做成各种礼物)。

  活动过程:

  一、学习7的加法。

  1.师:(出示大树图片,教师拿出5只猴子爬到树上)老师这里有一棵大树,有5只调皮的'小猴子爬到了树上,那么我们可以用哪个数字卡片来代表小猴子们呢?(请一名幼儿操作)师:是的,我们可以用数字卡片5来表示。

  2.师:(再拿出2只猴子爬到树上)又有2只猴子爬到了树上,我们可以用哪个数字卡片来代表它们呢?(请一名幼儿操作)

  3.现在树上一共有几只猴子?我们可以怎么来表示?(师幼共同摆出5+2=7的算式。)谁来说一说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请个别幼儿讲一讲)

  4.师小结:小朋友讲的真不错,5表示先爬到树上的5只猴子,+2表示后来树上又来了2只猴子,一共有几只猴子的一共,我们可以用=来表示,7表示树上所有猴子的总数。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

  1.师:谁愿意来试一试,调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会变成怎样的一道算术题?算一算,得数是几?(2+5=7)

  2.师:(同上形式请全班幼儿练习3+4=7、4+3=7;6+1=7、1+6=7;)咦?你有什么发现吗?(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师小结:交换加号前后两位数的位置而得数不变的规律,我们叫做加法交换律。

  三、游戏“摸礼物”,进一步巩固7以内的加法。

  1.师:小朋友们很能干,小动物们玩得很开心,它们有一袋礼物想送给你们。

  2.(出示装礼物的布袋)但是,他们说,摸到“礼物”后必须先回答对写在“礼物”背面的算术题,才能真正得到“礼物”。(请幼儿逐个上来摸“礼物”)

  四、操作活动。

  使用《小朋友的书数学》第五页“学习7的加法”,幼儿按要求进行练习,进一步巩固7以内的加法运算。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调查统计的方法,了解班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并在表格中记录。

  2、初步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

  3、注意倾听、思考并理解同伴,能从不同角度对表格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解读。

  活动准备:

  1、在黑板上实现画好"()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统计表",(如幼儿用书第26页的记录表格),粉笔若干,抹布。

  2、幼儿用书26页内容。

  活动过程:

  1、观察统计各小组男生和女生人数的图表。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第26页的各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调查统计表。

  教师:图上有几张小表,每张小表上有什么?每个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记录在小表的什么位置?(男生和女生标记下的空格里)师幼讨论:怎样让别人一看就明白每张小表统计的事第几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呢?(在每张小表的第__组中间用数字标明了小组号)

  2、调查统计各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请幼儿到班级的各个组去调查,统计每个小组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并在幼儿用书的第26页相应的小表格中作好记录。(活动中,幼儿可能会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示人数,教师都应给于肯定,以鼓励幼儿创造性的采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统计结果,然后集体在检查验证统计的人数是否正确。

  3、学习将小组统计的结果汇总到班级的大统计中。 教师出示在黑板上事先画好的"()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统计表"。

  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张表格上有些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

  教师:每张小表上统计的各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应该填写在大表的什么位置?

  此处可以请发表意见的幼儿边回答问题,边走到黑板前在大表格上指己所说的具体位置,使大家明确他所表达的意思。当幼儿理解有困难时,教师可以追问:"第一组应该记在表格的什么位置?"请一名幼儿在黑板上的班级统计表中记录本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然后再集体验证记录位置是否正确。

  请幼儿完成幼儿用书26页内容,将调查统计的各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填写到全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统计表中。

  4、师幼共同读表,了解统计图标的意义。 幼儿完成后,同伴之间可进行相互交流,并检查各自的记录是否正确。

  请一名幼儿将黑板上的记录表填写完整。

  请幼儿说说记录表上的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事情?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形的两种(三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2、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第一次操作:颜色2种圆形、正方形图片若干个,第二次操作:颜色2种,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图片每二位幼儿一份。分类图。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根据图形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合作进行分类并记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闯关游戏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老师带领一起去图形宝宝家做客。

  2、让幼儿说说图形宝宝家有哪些宝宝。

  二、第一次操作:分家家进行二次分类。

  1、请幼儿自己选择一种图形宝宝扮演这个图形宝宝。

  2、请图形宝宝们想想怎么样分分家?

  3、请幼儿根据图形的一种特征进行一次分类。并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教师进行记录。

  4、观察分完后的图形,看看它们现在都一样嘛?看看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可以怎么分分家?

  5、幼儿进行二次分类,教师进行记录。并对这两次分类进行总结。

  三、第二次操作:分组操作拓展幼儿思维。

  1、教师讲述操作要求:两位幼儿一组先两人讨论,一幼儿根据讨论结果先进行一次分类,另一幼儿进行分类记录,同前方法再根据其他特征进行分类并记录。

  2、请幼儿两两分组进行合作。教师个别指导。

  3、对幼儿操作结果进行集体检查。

  四、活动延伸:将各种小动物进行二次分类 。

  1、将各种小动物进行一次分类。(海、陆、空)

  2、再进行二次分类:海分为鱼类和两栖类、陆分为家禽和野生、空分为鸟类和昆虫类。

  引发幼儿活动兴趣,先初步接触活动的内容。

  让幼儿扮演图形宝宝亲身体验图形分类的`有趣。

  让幼儿根据图形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教师一边记录一边运用语言跟进,为幼儿下一步的分组活动奠定基础。

  清楚讲述操作要求,让幼儿能更好的分组操作。

  拓展幼儿思维。

  活动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我用一个“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故事贯穿始终,孩子们便于理解,也十分愿意投入其中,加上我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材料,并加以引导,逐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图形的二次分类”的特征,让他们充满激情的完成了一个个任务。

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正确点数立方体。

  2、体验数形关系,有一定的空间概念。

  活动准备:

  多媒体、30个立方体、若干积木、笔、调查表以及操作纸。

  活动过程:

  1、复习几何形体。

  教师出示正方体、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辨认,并能说出它们的特征。(告诉幼儿这些图形有一个

  2、学习数立方体。

  1)看图数立方体

  要求幼儿看清图形,正确点数正方体。"来;自。屈;老师;教。案;(小朋友之间进行校对;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校对。)

  2)幼儿操作活动

  把幼儿分成三组,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要求幼儿说出“我用了几个立体图形拼搭了什么?”

  3)运用多媒体让幼儿正确点数立方体,学会将隐藏部分给找出来。

  通过此活动来提高小朋友学习的'兴趣。

  3。延伸活动:数高楼

  运用调查表的形式让幼儿对小区内的高层楼房进行层次的统计,从中了解到我们的楼房也是通过一个个的立体图形而组成的。

  活动反思: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9-05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16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17

大班我的数学教案08-18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21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23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7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5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02

大班数学教案05-2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