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0 一112 页的内容及第113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
二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 .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重点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布置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在下表中:
(二) 教学实施
1 .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如下表:
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 + =
2 . 探讨" + "的算法。
(1) 尝试计算" + "。
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① + = + = =
② + = + =
③ + = = =
( 2 )集体。
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达成共识: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 和 通分时,没有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 ,一个是 ,单位不
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老师用图加以说明:
( 3 )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在集体的基础上,老师用课件动态显示 + 的计算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明:由于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是20 ,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 份,这样 变成 , 变成 ,所以 + = + 。
老师:通过计算 + ,谁来说一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相加?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老师请学生打开教材第110 页,让学生将自己表述的语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语言进行对照,学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异分母的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 .教学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 )题。
( 1 )由验算引人异分母分数减法。
请学生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2 题。先做左边的两道小题。
- = ( ) - = ( )
学生利用已有经验验算,方法有两种:一种重算法(将原式再算一遍);一种逆算法,逆算关系有两种,学生多数会用此法验算。
① 利用关系式"减数+差=被减数"。
因为 + = = ,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 + = ≠ ,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② 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
因为 - = - = ,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 - = - (结果为负数),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学生完成后,集体讲评。利用实物投影将上述两种不同的验算方法展示出来,然后请学生表达计算的过程。当学生说到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进行验算时,着重让他们说一说 - (先通分,将 化成 )。
在学生说算法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归纳:异分母分数相减,也是先通分再相减。
( 2 )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再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2 题中右边两道小题。
老师:"你会验算右边两道小题吗?请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验算过程。集体反馈时,先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验算,然后请用"和一个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的同学说一说,如何计算是 - 和 - 。引导学生把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减法中去。
老师:通过计算 + 、 - 等算式,你能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 3 )说明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老师指着学生验算的4 道题目,提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吗?
4 .完成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 )题。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书写过程。
5 .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1 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每道题中两个分母的特征,是特殊关系的直接找出最小公倍数。
6 .完成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四)思维训练
1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找出规律。
+ + = + + + = + + + + =
应用上面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式题的得数。
+ + + + + + =
2 .想一想,哪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和是 ?
+ =
(五)课堂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计算、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乘法同样适用。
3、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培养简便计算的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4分钟左右)
1、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乘法运算律有哪些?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总结:
(1)同一级符号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率a(b+c)=ab+ac
2、明确课题。
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自学例14。(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14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看图,根据题意列出综合算式。
(2)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3)比较两种解法,哪一种更简便?
(4)计算并比较三组算式。
点拨:先分别算出种茄子和辣椒的面积;或先算出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长是多少米。
点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相同。
总结:“先算出这块菜地的长,再算它的面积”相对简便些。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2)三道算式的圆圈里能填等号吗?为什么?
(3)整数加、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乘法也都适用吗?
4。集体交流。
导学要点: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乘法同样适用。而且,应用运算律常常能使计算过程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13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整合“练一练”第1题和练习十四的第2题,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点拨:“练一练”第1题的(1)可以先同时计算乘除法,再算加法;练习十四第2题的最后一题,算式中既有中括号又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2。整合“练一练”第2题和练习十四的第2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点拨:0。25×36=0。25×4×9
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2。4×1。02=2。4×(1+0。02)
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二)口答练习。
1、练习十四第1题中的6道题。
提醒:
(1)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不要忘加小数点。
(三)整合练习。
1、练习十四第4题。
提示:要求这四名同学完成接力赛的总时间,只要把表中的四个数据相加就可以了;而求这四个数连加的和时,可以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练习十四第5题。
点拨:
(1)400×0.25×0.35先算400棵向日葵可收葵花子的千克数,再算可榨油的千克数;
(2)0.25×0.35×400先算每棵向日葵可榨油的千克数,再算400棵向日葵可榨油的总千克数。
(四)创编练习。
简便计算:7.3×9.9 0.125×8.8
提醒:7.3×9.9=7.3×(10-0.1)
0.125×8.8=0.125×8×1.1或
0.125×8.8=0.125×(8+0.8)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精选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3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页。
教学目标:
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成计算技能,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计算训练
1、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混合运算,完成练习十一上的练习。(板书课题)
2、口算:
720÷90 484÷2 450÷50
28+42 3×48 40÷2
360×2 65-17 56+8
3、计算下面各题。指名说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完成练习十一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提醒自觉验算。
4、练习十一第10题。
说说每组中两道算式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判断哪道算式的得数大。
通过计算检验。
二、解决问题练习
1、练习十一第11、12题。
学生独立解答。
反馈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说说是怎样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2、练习十一第1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估算,并说说是怎样估算的。
再列式算出结果,并把它与估算的结果比较。
3、练习十一第14题。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
反馈解题思路。
引导思考“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三、课题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四则混合运算
这一单元的目标是这样定的: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从教参的教学目标定位来看,应该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然而结合我们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看,两样都已初步的感受过,但又不是很深入,如: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平时的练习中曾经碰到过,但不是很多(但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于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了然于胸了)。所以是不是把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作为重点来教我真的曾不止一次的怀疑过。让我怀疑动摇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新课程一线教师都清楚现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所以,这一次四则运算知识的教学也正是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一次好机会,与我有这种相同想法的教师还真不少,认为还是有必要侧重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
在教学式题过程中,我要求学生用先算,再算,最后算来口述式题的运算顺序,减少运算顺序的错误,同时也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写作业时还要求学生根据式题的运算顺序用简单的画顺序线,以增强运算顺序的形象感。如:第11页例题5: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42+6(12-4)
(2)42+612-4
口述顺序是: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口述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
括号外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加法。算减法。
而在教两三步计算解决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时,我先要求学生口述解题思路,让其明白列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
只有多巩固练习,就能熟能生巧,做到四则运算式题的顺序无误,列综合算式条理清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大的收获是差生做式题的计算减少了不必要的错误。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知道字母能表示什么,能用字母表示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数学教案-用字母表示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的同时,体会到合作与成功的快乐,由此激发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和探索勇气。
本课重点: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本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意义,从中体会它的优越性,但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没有具体数字的数量,因此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师:同学们,我们来轻松一下好吗?(课件反复播放ABC英文歌曲。学生跟着唱)
师:刚才的唱的内容是什么?(英文字母歌)
师:谁能来说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字母? (生答)
师:是呀,字母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广泛的应用,刚才所说,在音乐简谱中它表示音高,在车牌号上可以表示一个地区……同样,在数学学习中也常常用字母来表示数量,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二、
1、师:瞧大屏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盒子,一个装着乒乓球,另一个装着羽毛球。又知道“羽毛球比乒乓球多3个”,问:你来猜猜看,盒子里的羽毛球和乒乓球各有几个?
(课件出示两个分别写着“羽毛球”和“乒乓球”的盒子再出示“已知羽毛球比乒乓球多3个”这个条件。)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填表)
乒乓球个数
羽毛球个数
师:我们已经猜出了5种可能性,还有其他可能吗?(有)那我们用省略号来表示剩下的可能性,好吗?
师:如果我们刚才继续猜下去,这两种球的个数能猜得完吗?那可怎么办?谁能够想出一个简单的法子来表示呢?
生汇报,师板书。如:乒乓球:a 羽毛球:a+3
还可以怎样表示? 羽毛球:a 乒乓球: a-3
师:请同学们思考:a+3中,a 表示什么?a+3 表示哪一个量?
a-3 中,a 表示什么?a-3 表示哪一个量?
当a=3、8……时,羽毛球分别是几个?
师结合板书,小结:看来,除了用一个字母表示数量外,我们还可以
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数量 (含有字母的式子)
2、 那咱们试试看,
一箱苹果重10千克,吃了a千克,现在还有多少千克?
一只足球35元,买x 只,应付多少元?
商店运到g台彩电,总价7200元,每台彩电多少元?
周二温度由26C下降tC后是几摄氏度?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师:一个字母只能表示数量,而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但能表示出数量,而且能表示出数量关系。
独立思考:如果我们用A表示乒乓球的个数,用下面的式子分别表示排球、足球、篮球的个数,你能看得出乒乓球个数与这几种球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课件出示:A-5 6A A÷2
师小结:看来,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出数量关系,的确作用很大。
三、尝试解题,自主归纳
1、师:我们就用刚刚学的本领,到超市里去逛逛吧!(课件出示超市情景,镜头特写一些物品的单价)
师:每位同学先一样自己最喜欢的食品。
(师下发购物单、生自主进行)
购物单
名 称
单 价
数 量
总 价(列式计算)
2、交流:
师:(可以投影一些同学的购物单)你买了什么?还有谁也买了()?看这些买()的情况,这些量中,什么变?什么没有变?你能买()的总价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
师:可以用你喜欢的来表示,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用字母表示数》。(……)
师:那么,买()的购物单我们也用不着一张张地看了,谁能用一个算式反咱们全班买()的总价表示出来?表示什么意思?
(生可能会讲同一个字母)
师作补充:一般来讲,在同一个问题里,不同的量要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
这些字母可以是哪些数呢?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用a、b、c、d……任何一个字母来表示数,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某些特定的量常常用特定的字母来表示,如v用来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路程,而在求面积时,s又用来表示面积。
四、 激发情感,升华新知
1、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2、大家的收获真不小!但如果能很快地解决下面的几个问题的话,陈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收获更大!
课件出示练习题:
(一)口答:(1)一辆公共汽车上有46名乘客,在西门站下去A名,
又上来B名,这时,汽车上有( )名乘客。
(2)A的5倍减去4.8的差表示为( )
(3)张师傅每天做A个零件,李师傅每天比张师傅多做8个,
李师傅5天共做()个零件。
(二)师:上星期,我们齐贤镇举行了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镇校五年级6个班
组成一支代表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支代表队参加比赛的人数是这样的:(出示课件)
师:从屏幕上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想想看还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其他相关的信息吗?可以小组合作完成,看哪组写得快,写得多。
(三)玩一个数青蛙的游戏,好吗?
(课件播放)1只蛤蟆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
2只蛤蟆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
3只蛤蟆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
……
师:你还能继续往下唱吗?能用咱们今天的知识解决它吗?
(n 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
(四)挑战性问题。
师:最后,我们再看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同学们课后解决。
在某地,人们发现蟋蟀叫的次数与温度有如下的近似关系:用蟋蟀1分钟收的次数除以7,然后再加上3,就近似地得到该地当时的温度(℃)。
(1)用字母表示该地当时的温度;
(2)当蟋蟀1分钟叫的次数分别是84、105和140时,该地当时的温度约是多少?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例4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会归纳总结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能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养成良好的计算、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你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特殊情况的小数除以整数的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2.4÷2 4.8÷6 9.09÷9
8.24÷8 6÷5 1÷5
2、填空,并说出为什么?
(复习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为下面学习验算做好准备)
3、列竖式计算(生板演)
(1)7.44÷4(2)7.44÷8
(3)102÷24(4)4.551÷5
四道逐渐变难
二、探究新知
1、在评价学生的计算结果中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解题,你能说出小数除以整数是怎么除的吗?
学情预设:学生有的会把步骤在说一遍,有的会讲出前面“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和“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两种特殊情况的小数除以整数的算法,教师一一给与肯定。
师:做小数除以整数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四人小组讨论并归纳
学情预设:生根据小数乘法经验说出转化乘整数除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然后继续除。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然有余数,要添0后再除。
课件出示补充。
2、在暴露计算错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验算。
(1)师:为了保证我们的计算正确,怎么办?——验算
验算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怎样验算黑板上面的小数除法呢?
学情预设:生根据整数除法经验能说出用乘法验算除法,或估算一下,或用被除数除以商等。
师:四人小组,一人选一道进行验算,算完在组内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门诊台
课件出示。
小结:用估算能知道计算有没有错;用乘法或再除一遍的方法能保证计算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小马虎也做了两道题,请同学们看看他做对了吗?如果不对应该怎么订正?
37.8÷6=63 7.4÷5=1.4……4
2、计算并验算
43.5÷29 18.9÷27
1.35÷15 207÷45
3、书第20页:7、8题
四、课堂小结
说说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第10页例6及后做一做、练习二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应用迁移的方法来求积的近似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0.8×40.32×40.8×12.57.8×0.01
3.2×0.20.08×0.089.3×0.014.8-0.48
2、把下面各数精确到百分位。
0.256≈ 12.889≈ 40.00001≈
二、新授
1.教学教材第10页例题6.
(1)出示例题6: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3)生尝试练习。
(4)抽生板演:0.049×45≈2.2(亿个)
0.049
× 45
245
196
2.205
(5)分析订正: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或师提问:)
①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根据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0.049的45倍用乘法计算。)
②结果2.20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2.2是怎么来的.?(根据四舍五入法: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小于五,就从第二位开始省略掉。)
(6)小结:当我们求出的积的小数位数比较多,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三、练习
1、完成第10页“做一做”。
生完成在练习本上,抽生板演,并说出四舍五入的方法。
2、课堂作业:第13页练习二1、2、3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本册教学目标,使学生: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案
教学内容小数乘以整数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具准备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元元=3元5角
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元
用乘法计算:×3=元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计算? ×3表示什么?
(3个或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把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3 5角
× 3 × 3
1 0. 5元1 0 5角
缩小到它的1/10
105角就等于元
(5)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0.7 2
× 5
3. 6 0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0. 7 2扩大100倍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到它的1/100
(4)回顾对于×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1
× 2
0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计算7 ×4 ×4 25×7 ×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l专项练习
二、运用
1、填空。
4.5 ( ) 0 .7 4 ( )
× 3 × 3 × 2 × 2
( ) 1 3 5 ( ) 1 4 8
2、做一做书p2
三、体验:(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
口算:
70×30
45×100
×10
×1000
5×10
×100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板书小数乘整数1
3.5元3 5角
× 3 × 3
1 0. 5元1 0 5角
例2
0. 7 2扩大到它的100倍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到它的1/100
教后反思:学生基本能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但是在计算完后小数点经常点错。下节课要进行专项练习。
教案
教学内容小数乘小数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具准备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2、尝试计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
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
1. 2扩大到它的10倍1 2
× 0. 8扩大到它的10倍× 8
6缩小到它的1/100 9 6
3、×,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2×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计算×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专项练习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 4 1 3
× 4 × 2 6
9 6 7 8
2 4 2 6
3 6 0 0 3 3 8
三、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 . 5 8 6 . 2 5 2 . 0 4
× 4. 2 × 0 . 1 8 ×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
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67× ×
3、页5题。
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四、体验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P8 7、9题。P9 13题。个人修改
口算:
×
×1
76×3
75×5
5×6
×
②根据1056×27=,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 6×7= 056×27= ×7=
板书
教后反思:小数乘小数的乘法是本单元的难点,学生在计算时错误较多,要继续多练,重点练习点小数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2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7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
1、学生练习:300-120+25×4
强调混合运算顺序。
二、添上括号,新课引入
计算300-(120+25×4)
提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算式里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计算?
明确:这题含有小括号,那第一步就应该算小括号里的;其他的步骤还轮不到算,只能把它们移下来。如果小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指名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强调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1)小括号;(2)乘或除;(3)加或减。
小结:混合运算一定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考虑它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开始计算。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计算。组织反馈与交流。
2、做练习十一第5题。
(1)先出示左边的'一组题,比较第一、二小题,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比较第二、三小题,说一说小括号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评价。
(2)出示右边的一组题,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比较和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反馈评价。
3、做练习十一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再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以及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4、做练习十一第7题。
学生自由读题,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整理条件和问题,在小组里讨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列综合算式解答。
反馈不同的解题方法。
说说分析数量关系的思考过程和列式的依据。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P2P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在经历探索发现加与减的互逆关系及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归纳、判断推理能力。
3、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与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今天就来研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探索发现
1、探究加、减法的意义。
(1)教学加法的意义
出示教材P2例1主题图
思考:怎样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怎样计算?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独立列式:814+1142=1956(千米)并展示线段图。
结合加法算式,说一说加法算式的意义。
教师总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你知道加法各部分名称吗?
教师总结: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教学减法的意义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总结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适时渗透法制、德育教育,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法制哩念。教学重点:能系统地总结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⒈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前几节课学习的混合计算进行练习,比一比谁练习得最好。(板书课题)
⒉口算
90÷3012×578×2270÷903×1557÷3200÷5027×396×12280÷40
4×1960÷15
二、整理混合运算顺序
⒈运算顺序。
⑴出示:280+120÷10280+120×10
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⑵出示:30÷6×530-6+5
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⑶出示:(120+150)÷9017×(78-29)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⑷提问:刚刚计算的几道题可以分成几类?应该怎样计算?
⒉完成练习五第2题
⑴出示:480-180+6031+2×30240÷4×20480-(180+60)(31+2)×30240÷(4×20)请同学们分组分别进行计算。
⑵比一比。
提问:每组中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呢?
三、实际应用
⒈完成练习十一第5题。
①出示题目列表。提问: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要求的是什么问题。请同学们列综合算式来计算。
②指名请同学们说说解题思路,并相应地说综合算式为什么这么列式。
⒉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
①出示第6题的3小题。提问:这3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②同学们独立完成。
③分析、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一第1、3、4题
练习十二⑵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体会到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体会到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⒈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复习混合运算,完成练习十二上的练习。(板书课题)
⒉口算:
720÷90484÷2450÷5028+4213×4840÷21360×265-1756+8
⒊计算下面各题。指名说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87-49+21(90+70)÷80100-5×1332×(47-17)
二、灵活运用
⒈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⑴出示题目:请同学们一线一组地算一算。
⑵比较: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关系?
⑶小结:能过这组题的计算,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个数边续除以两个数,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结果相同。⑷组织同学们分组举例,并证实以上的结论。
⒉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⑴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可以不计算,通过观察比较。
⑵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每题比较时的思考过程。
⒊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
同学们独立完成,发现问题及是纠正。四、全课小结:通过练习,你有那些收获?
十二、布置作业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小数乘以整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具准备
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
(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 扩大10倍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缩小到它的1/10
105角就等于10.5元
(5)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 2
× 5
3. 6 0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 示范:0. 7 2 扩大100倍 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到它的1/100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1 3.5
× 2
2.7 0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计算 7 ×4 0.7×4 25×7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猜测—验证—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正确、合理、灵活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们大部分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让他们通过亲自探索和体验来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具体地说分为以下几种方法:1、情景创设法。 2、活动探究法。 3、集体讨论法。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精心选题,多层训练,——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会向孩子们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谁能来说一说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
学生们会回答: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接着我会让孩子们用数字、字母或者符号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这三个定律。学生展示后,我进行小结:我们知道乘法运算定律在整数乘法中,可以使一些计算更简便了,那么在小数乘法中,这些运算定律是否也能运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同时板书课题。
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三个定律,一方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以旧引新,激发孩子的探究__,让他们有目标的去思考。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一)小组合作,猜测验证
1、用幻灯片出示以下题目。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孩子们猜一猜,每一组算式它们有怎样的关系?(当然由于是猜测,学生出现的答案很可能会不一样。)
2、学生自己探究,验证。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原来每组算式的结果都是相等的。
接着我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每一组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们通过观察会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组算式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第二组算式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第三组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举例验证。
我向孩子们提问:通过上面的一组例子,能否就说明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孩子们可能有两种意见:能或是不能。
针对不同意见,我会引导他们:对,单纯的一组例子并没有说服力,我们需要多举几个例子进行验证。下面咱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仿照第一组的例子,也写出三种这样的算式,并验证是否相等。
(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动手写,验证后让他们进行汇报,尽量多让几组学生汇报,这样例子多了,结论更有说服力。)
学生汇报的同时,我会有目的的板书几组算式,让学生观察发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在大家交流结束后,我这样引导他们:刚刚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后,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们的发现吗?(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在头脑中初步感知每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验证,进一步理解每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再次启发学生自己举例验证,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以及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拨,决不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猜测、发现、验证。
(二)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出示例题8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两题,看看它们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4。78×4 0。65×201
(1)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写在练习本上。
(2)指名让学生板演。
然后我会让孩子们思考:第①题中为什么先让0。25和4相乘?这里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呢?
孩子们会自然而然的答出: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接着问他们:你们认为第②小题中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会根据以往的知识答出:把201分成200+1,然后用乘法分配律完成。(因为乘法分配率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就是一个难点,所以这里我也会强调一下,让孩子们体会到先把特殊的数进行分解,然后才能进行简算。)
然后继续提问:在小数乘法中,要使计算简便,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启发学生思考,认真审题,要观察数的特点等。)
在这一环节里,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数学学习的目的。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尝试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激发了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__,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性,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三环节:精心选题,多层训练。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
练习题组设计如下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四环节: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用幻灯片出示以下两个问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学生充分发言,交流学习所得。在评价方面:先让学生自评,接着让他们互评,最后我会表扬全班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在本环节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孩子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了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2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7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学生在按顺序进行计算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策略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下棋吗?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李老师正在体育用品商店为同学们购买中国象棋和围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道题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再问:想一想,要求李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要先算什么?请按自己的想法列式解答,并与同学交流。
指名板演,并组织讲评。
提问:如果列综合算式解答这道题,可以怎么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3+15×4。
2、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展开教学
1、教学例1。
启发:你会算这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吗?请同学们先根据例题中的填空想一想,这道算式可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再试着算一算。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追问:你觉得按这样的顺序计算正确吗?能联系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来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吗?
比较分别计算出两个积与同时算出两个积的两种情况。提问:谁的计算过程更简略一些?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
谈话:这里还有一道三步混合运算的算式,你能试一试吗?先算出结果,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2)反馈,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3、引导归纳。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的三步混合运算,都是不含括号的算式。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
2、做练习十一第2题。
(1)出示左边一组题,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学生练习后,试着解释两道题得数相等的道理。
(3)出示右边一组题,让学生先按顺序计算,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这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组织交流。
3、做练习十一第4题。
出示题目,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要求合唱组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要求书法组和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要先算出哪个组的人数?
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并组织反馈。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加深对方程及相关概念的认识,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地理解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能够熟练并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在复习了整数、小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题的基础上,今天要复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求路程的`数量关系。
(2)乘法交换律。
(3)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
2、做“练一练”第x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结合提问怎样求式子的值。
3、做练习第x题。
指名学生口答。选择两道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复习解简易方程
1、复习方程概念。
提问:什么是方程?你能举出方程的例子吗?(老师板书出方程的例子)这里用字母表示等式里的什么?指出:字母还可以表示等式里的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方程。(板书定义)
2、做“练一练”第x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提问:5x—4x=2里未知数x等于几,x=2是这个方程的什么?7×0。3+x=2。5里未知数x等于几?x=0。4是这个方程的什么?那么,什么叫做“方程的解”?(板书定义)它与“解方程”有什么不同?(强调解方程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过程)你会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吗?根据什么解方程?
3、解简易方程。
(1)做“练一练”第x题第一组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解第一个方程是怎样想的,检查解方程时每一步依据什么做的。第二个方程与第一个有什么不同,解方程时有什么不同?指出:解方程时先看清题目,根据运算顺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来。不能算的就看做一个未知数。我们现在解方程是一般根据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的。(结合板书:解方程:能先算的要先算,再按各部分关系来解)追问:这两题可以怎样检验方程的解对不对?
(2)做“练一练”第x题后两组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分别做其中的一组题。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说每组两题有什么不同,解方程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强调一定要先看清题,按运算顺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来,然后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
(3)做“练一练”第x题。
让学生列出方程。指名口答方程,老师板书。提问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复习了哪些知识?你进一步明确了什么内容?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完成“练一练”第x题解方程;练习第x题,第x题后x题,第x题。
家庭作业;练习第x题前x题、第x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连乘、乘加、乘减和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
2、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3、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新知识,看哪位同学学得快,掌握得好。
一、复习旧知
1、出示投影,先回答问题,再计算。
(1)12×5×60
(2)30×7+85
(3)250×4—200
教师提问:每个式题各含什么运算?是什么式题?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在练习本上计算结果。
订正:(1)3600(2)295(3)800
教师说明:小数的这些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教学意图:本环节通过三个式题复习整数连乘、乘加和乘减的运算顺序,并向学生说明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为下面学生将整数运算顺序迁移到小数作准备。
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
1、初步尝试。
出示例6: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全班学生默读题目后,指名让学生说出怎样列算式,教师板书。然后让学生独立尝试把这道题做完,教师指名板书计算过程
0。45×0。18×300
=0。081×300
=24。3(千克)
答:一共可榨油24。3千克。
订正答案后,教师提问
(1)算式中有几步计算?每个数目都是小数吗?是什么式题?
(2)这个含有小数的连乘式你是按什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进行类推。
计算下列各题。
(1)72×0。81+10。4(2)7。06×2。4—5。7
学生先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在订正答案时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订正:(1)68。72(含有乘法与加法两种运算,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2)11。244(含有乘法与减法两种运算,先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板书:连乘、乘加、乘减
教学意图:本环节利用迁移,让学生将整数的运算顺序类推到小数,尝试完成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三、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复习。
教师提问:我们在学习整数乘法时曾学习过几个运算定律,谁还记得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
教师贴出:a×b=b×a
(a×b)×c=a×(b×c)
(a+b)×c=a×c+b×c
提问学生:乘法交换律中两个数的范围是什么?结合律中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分配律中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这些数的范围都是整数。)
2、观察讨论。
教师用投影出示两组算式,学生口答结果,然后教师用○将左右两组算式相连。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观察这三组算式,并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三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2)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一样?
(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通过讨论将得出如下结论
①三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中间可以用等号连接。
②第一组是把两个相乘的数交换位置,结果不变,与学过的乘法交换律一样。第二组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与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结果相等,与乘法结合律一样。第三组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后求和,结果不变,与乘法分配律一样。
③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教师提问:我们分别比较这三组算式左右两侧的式子,哪一个式子在计算中更为简便?(第一组写成竖式,右边的比较简便,第二组不明显,第三组左式比右式简便。)
3、教师小结:通过观察讨论,我们发现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可以推广到小数乘法,并且利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乘法计算更简便。
板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教学意图:本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每组两个算式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等关系,并且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适用,同样可以使一些计算更加简便,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填空,并说一说应用了哪个运算定律。(填在书上)
4。2×1。69=□×□
2。5×(0。77×0。4)=(□×□)×□
6。1×3。6+3。9×3。6=(□+□)×□
2、计算下面各题。
(1)19。4×6。1×2。3
(2)3。25×4。76—7。8
(3)18。1×0。92+3。93
(4)5。67×0。21—0。62
(5)7。2×0。18×28。5
(6)0。043×0。24+0。875
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存在问题。
3、判断对错。
(1)50。4×1。95—1。9(2)3。76×0。25+25。8
=50。4×0。05 =0。9776+25。8
= 25。2 =26。7776
全体学生用手势判断,并说出错误原因。
4、应用题。
玉山农场新建一座温室,室内耕地面积是285平方米,全部栽种西红柿,一茬平均每平方米产6千克。每千克按1。30元计算,一共可收入多少元?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及时订正
2。(1)272。182(2)7。67(3)20。582(4)0。5707(5)36。936(6)0。88532
3。(1)运算顺序错误。改正:(2)计算错误。改正
50。4×1。95—1。9 3。76×0。25+25。8
=98。28—1。9 =0。94+25。8
=96。38 =26。74
4。1。30×6×285=2223(元)
教学意图:本环节通过多种练习使学生分别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与小数连乘、乘加、乘减这两部分知识进行巩固。其中第二题的六道计算题,各题目计算结果小数部分位数较多,除了注意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外,还要注意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教材分析
一、主要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本单元学生已掌握了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及运算律、整数乘除法、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它是根据整数除法迁移过来的,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将其转化为整数除法,体现了转化的思想。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小数小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增进对相关运算律的理解,提高运用四则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用“四舍五入”法求积、商的近似值,了解除数大于1(或小于1、接近1)时,商和被除数的关系。学生要能用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并能举例说明估算在现实生活和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2、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自然数,倍数与找倍数,2、5、3倍数的特征,因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安排了六个情境活动:在“数的世界”活动中,主要是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中,学生将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在“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中,学生将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在“找因数”活动中,利用直观的拼图游戏,让学生体会、掌握找因数的直观方法;在“找质数”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历用“筛法”制作质数表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在活动在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史,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在“数的奇偶性”活动中,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法问题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以及知道质数、合数;将经历2、3、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3、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分数大小变化规律、公约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计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本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安排了九个活动情境:在“分数的再认识”活动中,通过
具体的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了解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则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在“分饼”与“分数与除法”两个活动中,学生将知道分数的分类标准,并能掌握带分数与假分数的相互转化的方法;在“找规律”的活动中,经历探索分数大小不变规律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在“找最大公因数”与“约分”两个活动中,学生将认识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正确地约分,也为后续理解、掌握通分的方法打下了基础;在“去少年宫”与“分数的大小”两个活动中,学生将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并能运用这一知识,会正确地通分与比较分数的大小。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重视结合已有知识和折纸、画图等经验,进一步学习轴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算理,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发展运算、分析、推理能力,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3.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
本节课关键性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的原因。
2、如何引导学生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进行联系沟通。
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实物投影
过程设计教学过程:
一.错题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学什么?(出示课题)
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所以昨天我做了一次课前调查,这是同学们列的两道竖式:
师:你认为哪道是对的?
师追问:为什么这个2不与5相加,而要与6相加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错例引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为自主探究作好铺垫。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的原因。
【关键问题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的原因。
出示学习单
小组合作要求:
(1)组长合理分工,在最短时间内让组员将讨论结果内记录在学习单上。
(2)小组汇报时按顺序依次发言。
(3)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预设生):百分位与百分位加,十分位与十分位加,个位与个位加。
(预设生):用计数器来表示算法的。
(预设生):2个一加3个一,6个0.1加2个0.1,5个0.01加0个0.01。
(预设生):用格子图来解释。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这个2不与这个5相加,而要与6相加了吗?
(预设生):2表示2个0.1,5表示5个0.01.(同时板书)他们的计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师追问: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个2不与5相加,而要与6相加吗?
小结:是的,只有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也就是计算小数加法的时候我们要做到相同数位对齐。(板书)
练习:判断一下下面哪道竖式是正确的?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判断出来啊!
(预设生):看看小数点对齐了没有。
小结:在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师:那么以后再算小数加法时我们要做到什么?
(预设生):计算小数加法时,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自主发现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体验自主探究学习的快乐。
与整数加法进行比较
1.【关键问题2】如何引导学生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进行联系沟通。
师:相同数位对齐你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在哪里听过。
出示课件
小结:在做整数加减法的时候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才能相加减。原来小数加减法与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2.回到课前调查引出小数减法
师:看来同学们,小数加法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请再来看看课前调查中的那一道算式:
师:现在你知道哪道是正确的吗?为什么?
师:百分位上没有数怎么减?
师:计算小数减法时有什么好窍门?
小结:所以以后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了,就与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把旧的知识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上,让学生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计算问题。
练习巩固
1.校对时借助课件用计数器演示退位过程。
设计意图:借助开小卡车,调节学习氛围,同时让学生巩固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通过演示计数器让学生形象地感知退位过程。
2.你觉得生活中有没有用到小数加减的地方?
师:这是小马虎的妈妈去超市购物的清单,可是清单的右下角被油渍弄脏了看不清了,你们能帮忙算一算吗?先估一估大约是几元?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小数加减法问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体会加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方框上填上运算符号,然后添上小数点,使竖式成立。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感知小数点对齐的本质就是让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三、课堂总结
谈谈你的收获?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上册教学总结12-31
五年级上册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03-07
五年级上册工作总结03-09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说课稿02-12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01-20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01-22
五年级语文上册工作总结05-22
五年级上册数学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07-02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03-19
五年级美术上册工作总结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