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语言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通过对画面的质疑,大胆猜测故事情节,感知角色的心理活动。
3.积极参与讨论活动,体验阅读带来的惊喜。
活动准备:
1.故事读本两人一本;情节线索图标一套。
2.兔子、狐狸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1.观察故事开头和中间部分画面,引发幼儿对读本的兴趣和思考。
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好看的图书,你们知道这本书里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吗?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教师朗读故事的名字)
2.幼儿两两合作自主阅读故事前半部分。
教师: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小兔子会和狐狸说些什么?狐狸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们自己读一读这本书的前半部分,读完以后可以和旁边小朋友说一说。
3.集体阅读幼儿看懂的和看不懂的画面,重点引导幼儿阅读第8页和第10页。(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图标,并有意识地按序进行排列)
(1)教师:你看懂了哪一页?讲了什么内容?请你讲给大家听一听。(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表情和动作,如:伸出手是什么意思?讲出角色间的对话,不一定要求和书中内容一致)
(2)你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谁看懂了?帮帮他。
(3)引导幼儿感知画面内容:重点阅读第8页和第10页——兔子坐在哪里?他做了个什么动作?大家学一学,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狐狸在干什么?(讲故事),他是怎么想的?(引导幼儿观察小图并进行讲述);兔子坐在哪里?狐狸背着兔子回到哪里去?他为什么会一边走一边笑?他想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小图并进行讲述)
4.教师帮助幼儿根据图标提供的线索总结归纳:狐狸想吃掉小兔子,小兔子是怎么做的?
5.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讲述故事。
6.阅读画面第16页、18页,猜测故事的后半部分。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简单小结:你喜欢这只小兔子吗?为什么?
7.带领幼儿阅读故事后半部分
教师:故事的结尾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8.幼儿两两合作完整阅读绘本。
教师:请你们一边看一边讲一讲这个故事。
9.故事表演。
教师:今天真的来了一只狐狸和一只兔子,我们也来做小兔子,大家一起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表演一遍。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目 标:
1、通过对小乌龟大背壳的联想,尝试用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体验创编活动的快乐。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准 备:
课件。
关键点:
对坚硬的龟壳进行联想,尝试用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环 节:
1、经验交流,引入主题。
(1)这是什么?(背壳)
(2)又厚又硬的大背壳对小乌龟来说有什么用?
2、过渡:下面我们就来听故事“小乌龟的大背壳”。听听故事里小乌龟的大背壳有什么特别的用处。
3、听听讲讲,理解作品。
(1)故事里的小乌龟为什么经常感冒?
(2)小松鼠不肯睡树洞,松鼠妈妈看见滚来的大背壳,想想她会把大背壳当成什么?大背壳为什么能当小松鼠的摇篮?
(3)猜猜小乌龟听了小山羊的话会怎么做?为什么?
(4) 大背壳黑黑的,全是药味。这样的大背壳对生病的小乌龟来说会有什么用处呢?倾听故事结尾。
(5)你喜欢小乌龟吗?为什么?
4、小结:小乌龟十分善良,把自己的大背壳借给别人,帮了别人的大忙,真了不起,也因为这样它得到了意外的收获。
5、续编结尾,激发想象。
(1)小朋友,小乌龟的大背壳除了像摇篮、锅子,还像什么?。,(鸟窝、车子、雨伞……)
(2)如果你是小乌龟,你有一个半圆形的大背壳,你还想将大背壳借给哪个小动物?这个小动物可以用它做什么呢?接下面我们一起来编故事。 老师先来编一段。下面请你像老师这样将“小乌龟的大背壳”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幼儿自由编讲。
(3)请个别小组代表讲故事。
附:故事《小乌龟的大背壳》
小乌龟一生下来就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因为它除了有一个小背壳之外,还有一个又厚又硬的大背壳,大背壳太大了,经常掉下来,一掉下来小乌龟就会感冒。
有一天小乌龟走着走着,忽然被一块小石头绊了一跤,大背壳骨碌一声就掉了下来,向前滚去。小乌龟追呀追,远远的看见松鼠妈妈正在哄宝宝睡觉,宝宝哭着不肯睡树洞。
松鼠妈妈正犯愁呢!看见滚来的大背壳,她就用绳子将大背壳吊起来做了个小摇篮。
松鼠宝宝笑眯眯地睡进摇篮里,一会就睡着了。小乌龟打了个大喷嚏,惊动了松鼠妈妈。
松鼠妈妈赶紧把宝宝抱出来,对小乌龟说:“谢谢你的大背壳,让我的孩子睡得那么香” 小乌龟把大背壳背在背上连忙说:不用谢!不用谢!
小乌龟走着走着,遇见了小山羊。小山羊愁眉苦脸的说:爷爷病了,没有锅子熬药。
小乌龟想了想,把大背壳借给了小山羊。回家之后就感冒了。
小乌龟正病着呢,小山羊来还大背壳了。
这时的大背壳已经熏得黑黑的,都看不出原来的摸样了,再闻一闻全是药味。奇怪的是,小乌龟一背上大背壳就有精神了,再喝一杯水,感冒就好了。小乌龟想:一定是山羊爷爷熬药的时候,把药熬到大背壳里去了,要不然自己的.病怎么会好得那么快呢!果然,以后小乌龟感冒了,只要一背上大背壳,病就好了。
活动反思:
《聪明的乌龟》是一篇寓意很强、语言角色对比鲜明,形象生动的故事。通过故事中乌龟与狐狸的有趣对话,使得孩子懂得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要机智、勇敢,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我根据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对话,进行了夸张的讲述,语言的不断渲染,使幼儿加深了对本次活动开展的兴趣。这为幼儿对故事的深入理解做了好的铺垫。活动中我提出了几个开放性的问题,能让幼儿展开更多丰富的联想,推理假设出各种不同的情节发展,并且能够大胆地表述出来,但在表达的过程中,幼儿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不够完善,因此,部分幼儿的表达不够完整。
如果在活动中能够让幼儿进行相关的情景表演,那么更能体现出氛围,使幼儿不仅学习了故事中角色的简单对话,更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
2、知道遇事要动脑筋,要机智勇敢。
3、初步学会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学习词:溜、暖、炕等。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师:你们看他们是谁啊?今天我们来看看狐狸和兔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教师分段述故事。
1、师:故事叫什么名字?
2、讲述狐狸和兔子部分。
师:狐狸和兔子发生了什么事?
3、讲述狗帮助兔子。
师:谁来了,结果怎么样?
4、讲述熊帮助兔子。
师:这时谁来了,结果怎么样?
5、讲述公牛帮助兔子。
师:又有谁来了,结果怎么样?
6、讲述公鸡帮助兔子。
师:这时谁来了,最后怎么样?
三、播放课件,完整欣赏故事。
1、提问:故事中说到了哪些动物?(根据幼儿所说播放课件,依次出现动物)狐狸和兔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哪些动物来帮助过小兔子,结果怎样?最后是谁帮兔子赶走了狐狸,夺回了自己的家?
2、讨论: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小结:遇到事情要勇敢,多动脑筋,才能解决问题。
四、幼儿与教师一起阅读《幼儿画册》,边看边讲述故事。
讲述过程中重点引导幼儿学习词:溜、暖、炕等,能发准音,理解词意。并指导幼儿学习狐狸和兔子、公鸡的三段对话,狐狸:“我一跳出来……”,兔子:“我怎么能不哭呢……”,公鸡:“喔喔喔,我用脚跟走路……”
五、延伸:故事表演。
师:我们学会了这个故事下次一起来表演吧!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并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
2、借助故事的情节发展,掌握故事的情感线索。
3、意识到朋友的重要,体验有朋友的幸福。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启发幼儿调动已有经验,自由谈论信
二、教师讲述故事的名称并设疑,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关注。
教师设疑:谁会寄信给蛤蟆呢?他为什么要寄信给蛤蟆?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初步感知、理解故事。
教师:故事里有谁?蛤蟆想要得到什么?小青蛙是怎样帮助他的?
四、教师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分段讲述故事,有二借助故事画面和情节,理解故事的'情感线索。
1、教师讲述故事至“总是很难过”,提问:“为什么蛤蟆每次等信,总是很难过?”
2、继续讲述故事至“他们都很难过”,提问:“青蛙和蛤蟆为什么都很难过?猜猜看,青蛙有什么事要做?
3、继续讲述故事至“一封多好的信啊”,提问:“听说青蛙给自己写了一封信,蛤蟆感觉怎样?
4、继续讲述故事“青蛙和蛤蟆一起坐在门口等信,他们都非常、、、、、、
5、“最后,蛤蟆等到信了吗?蛤蟆读着信笑得、、、、、、
五、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故事的情感发展线索。
1、从青蛙发现给蛤蟆难过――他们都很难过――青蛙回家写信――请蜗牛送信――告诉蛤蟆――蛤蟆高兴――他们都非常快乐――最后蛤蟆高兴的合不拢嘴。
六、教师引导幼儿分析青蛙的性格特征,理解有朋友是件幸福的事。
提问:你喜欢青蛙吗?为什么?如果没有青蛙,猜猜蛤蟆会怎样?
七、师生共同演唱歌曲《青蛙和蛤蟆》。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尝试通过联想,将人事物或场景进行结合,去想象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观察PPT,学习问答式对话。
2、围绕画面展开想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鼓励幼儿用清楚地语言表达自己长大后的心愿,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幼儿运用想象力和推断能力了解故事的基本结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表达能力,掌握绘本的基本阅读方法。
活动准备
《长大以后做什么》PPT、角色头饰、响板。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PPT
(1),引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老师悄悄告诉你们我的小秘密,我小时候有个很伟大的`愿望,长大以后想做一名老师,结果我的愿望实现啦,你们的小秘密是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老师、医生),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看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
请认字的小朋友大声说出来《长大以后做什么》。让我们一起看看故事里的朋友长大以后做什么?
二、分段欣赏并猜测绘本。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讲述主要角色长大后的心愿。
1、播放PPT第一部分(2~5),猜测蒲公英的心愿,理解威武、善良。
提问:
(1)咦,你们在这图上看到了什么?(小女孩在草地上玩耍……)
(2)女孩发现了谁?(蒲公英)
(3)我们一起来猜猜蒲公英长大想做什么?(飞向远方发芽……)
(4)原来这朵美丽的蒲公英长大以后想做一只大狮子。为什么蒲公英想做一只大狮子?(会保护自己帮助小动物·······)
(5)威武又善良的大狮子是怎样的呢?(理解威武、善良)多么神奇的想法啊,蒲公英变成了大狮子!它的梦想真奇特。
过渡句:男孩和女孩还会走到哪里去呢?
2、播放PPT第二部分(6~9),猜测小鱼的心愿,理解四大洋。
提问:
(1)来到了小河边他们发现了什么?(小鱼)
(2)猜一猜小鱼长大以后想做什么?(鲨鱼)
(3)小朋友想象力真好,我们一起看看这条小鱼长大以后做什么?(一头大鲸鱼)
(4)小鱼为什么长大想做大鲸鱼?(游得很快······)理解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多美的梦想啊,小鱼变成了大鲸鱼正在海洋里飞快的游泳呢。请个别幼儿角色扮演。
3、播放PPT(10~11),猜测蜡笔的心愿。
提问:
(1)男孩和女孩坐在地上干什么呢?(画画)他们一起问蜡笔:“蜡笔,蜡笔,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大家来猜一猜蜡笔长大想做什么?(魔术笔·····)
(2)蜡笔说:“我们要做一片大森林!长满了蜡笔树,一片彩色的大森林。”为什么蜡笔想做蜡笔树啊?(树上结满了果实……)
真羡慕蒲公英、小鱼和蜡笔呀,他们有那么多梦想,那么美好、那么奇特。那么男孩和女孩又有什么梦想呢?
4、播放PPT(12~14),猜测男孩和女孩的梦想。
提问:
(1)女孩用绿色涂出了什么?幼儿猜测后出现图:用绿色涂出了一片草原啊,跑啊,永远永远也跑不到头的草原。女孩为什么要涂出一片绿色的草原,她的心愿是什么?
(2)男孩用蓝色涂出了什么?男孩长大后做什么?男孩会怎么说?
5、播放PPT15,每个人都有梦想,,那你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为什么?
哇~每个小朋友都有许多美好的心愿,相信长大后你们都能实现这些愿望的。
三、出示PPT(16~18),简写故事进行游戏互动(问答式对话),回忆故事。
1、师:蒲公英,蒲公英,长大你想做什么?(我要做一只大狮子)为什么?(威武又善良)
2、师:小鱼,小鱼,长大你要做什么?(我要做一头大鲸鱼)为什么?(畅游四大洋)
3、师:蜡笔,蜡笔,长大你要做什么?(我要做一片大森林)为什么?(当一片彩色的大森林)
四、以念童谣的方式有节奏的念简写版《长大以后做什么》。
五、出示头饰,幼儿抽取角色,以念童谣的方式有节奏的进行情景剧扮演。
六、两人一组,拍手问答游戏,告诉自己的好朋友自己长大以后做什么?
七、活动延伸。
幼儿绘画出自己的心愿。
活动总结
绘本中发生的一系列奇特的愿望,从蒲公英想当大狮子……
到自己长大想做什么,让小朋友们融入到环境里,大班幼儿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他们对这种变化感到非常有趣,愿意去想象并表达。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快睡吧,小田鼠》是一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作者采用诙谐滑稽的笔调夸张的描写小田鼠如何磨磨蹭蹭,不肯睡觉的,一连串具有捉狭性的睡前行为,会使孩子提起阅读的兴趣,针对我班幼儿的认知水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磨蹭,拖拉的行为习惯,而本故事中主人公也有这样的习惯,阅读这样的`作品时幼儿会将小田鼠当作自己拖拉行的象征形象,展开回忆、联想和心灵共鸣,是一蕴涵着深刻哲理的好教材。同时,在该童话故事中还蕴涵着多领域的价值,体现了活动的多元化与整合。
二、活动及修改意见
大班:快睡吧小田鼠(第一研)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发现小田鼠各种可笑的拖拉行为。
2.结合生活经验,想出各种帮助小田鼠改掉拖拉习惯的办法。
活动准备:
1.小田鼠、田鼠爸爸、田鼠妈妈手偶各一个。
2.幼儿用书:《快睡吧,小田鼠》。
3.语言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示手偶,讲述故事《快睡吧,小田鼠》。
教师:这是谁?晚上,它会做什么?
(二)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故事里有谁?晚上该睡觉了,可小田鼠还不肯睡觉,他做了些什么?
教师:你觉得小田鼠有个什么坏习惯?小田鼠的爸爸、妈妈开心吗?
(三)引导幼儿看图阅读故事,并围绕故事内容进行讨论。
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晚上,小田鼠拖拖拉拉地不肯上床睡觉,都做了些什么?
教师:睡觉前,小田鼠还要吃东西,小田鼠真的肚子饿了吗?
教师:它应该怎样做,爸爸妈妈才不会生气?
(四)播放语言磁带,再次欣赏故事。
(五)通过谈论"拖拉",引导幼儿谈谈自己的习惯。
教师:小朋友,你有拖拉的习惯吗?表现在什么地方?
教师:今后你想怎样做?
2.鼓励幼儿大胆交流,相互学习。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语言区中相关头饰、图片、绘本,让幼儿边看边讲,并在熟悉的基础上节能型表演故事,进一步对故事内容让理解。
第一次讨论意见:
(优点略)
建议:
1.可以让幼儿在进行自主阅读,教师给予充分的鼓励。
2.活动的环节设计还可以稍加调整,重点调整放在讲述一方面。
3.在活动中,应充分给孩子机会,让孩子们自己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
大班:快睡吧小田鼠(第二研)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发现小田鼠各种可笑的拖拉行为。
2.结合生活经验,想出各种帮助小田鼠改掉拖拉习惯的办法。
3.改变拖拉习惯,学会自我管理。
活动准备:
1.小田鼠、田鼠爸爸、田鼠妈妈手偶各一个。
2.幼儿用书:《快睡吧,小田鼠》。
3.语言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示手偶,讲述故事《快睡吧,小田鼠》。
1.导入故事。
教师:晚上,天黑了,爸爸、妈妈会让小朋友做什么?
2.出示手偶小田鼠。
教师:这是谁?晚上,它会做什么?
(二)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故事里有谁?晚上该睡觉了,可小田鼠还不肯睡觉,他做了些什么?
教师:你觉得小田鼠有个什么坏习惯?小田鼠的爸爸、妈妈开心吗?
(三)引导幼儿看图阅读故事,并围绕故事内容进行讨论。
1.幼儿翻阅幼儿用书并讲述故事。
2.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晚上,小田鼠拖拖拉拉地不肯上床睡觉,都做了些什么?它真的需要做这些事吗?
教师:睡觉前,小田鼠还要吃东西,小田鼠真的肚子饿了吗?
教师:它应该怎样做,爸爸妈妈才不会生气?谁来帮帮小田鼠?
(四)播放语言磁带,再次欣赏故事。
(五)通过谈论"拖拉",引导幼儿谈谈自己的习惯。
教师:小朋友,你有拖拉的习惯吗?表现在什么地方?
教师:今后你想怎样做?
2.鼓励幼儿大胆交流,相互学习。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语言区中相关头饰、图片、绘本,让幼儿边看边讲,并在熟悉的基础上节能型表演故事,进一步对故事内容让理解。
第二次讨论意见:
(优点略)
建议:
1.活动过程日益完美,活动组织自然流畅,活动效果有一定提高。
2.教师提问比较到位,问题富有针对性。
3.教师讲述故事的速度适中,表情生动,深受幼儿喜爱。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07-12
大班语言教案06-13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07-22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07-23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09-03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9-02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09-02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7-26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07-27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