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汇编(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练习各种身体动作,锻炼平衡,跨跳以及从高往下跳的能力,促进身体的协调和灵敏,增进四肢肌肉的力量。
2、发展参与活动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不怕挫折、勇敢竞争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
1、选择离幼儿园较近且田埂宽度、硬度较适宜的闲地。
2、让幼儿做好外出活动的准备。
三、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这里有许多田埂,它到底有什么用呢?
2、游戏“抢田埂”。
(1)自由玩抢田埂游戏,探索各种玩法。
(2)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玩法游戏。
(3)在平地上集合,听口令分组抢占田埂,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游戏“跟我走田埂”。
(1)请一名平衡性较好的.幼儿在前面走,其余幼儿按顺序依次从田埂上走过。
(2)启发幼儿探索:侧平举、叉腰、上举、抱头等动作,看哪一种动作走起来更平稳。
(3)要求胆小,能力弱的幼儿走慢一些,但要勇敢地坚持走下去。
4、跨跳田埂。
(1)选择一条高度适宜的田埂做障碍,要求幼儿助跑、屈膝跨跳过去。
(2)幼儿站成四横排依次练习。
(3)及时帮助幼儿纠正动作姿势,提醒幼儿注意落地的平衡和安全。
5、游戏“从高往下立定跳远”。
(1)选择一条高度适合自己的田埂,练习由高往下跳远。
(2)引导幼儿思考落地时应当怎样保护自己。
(3)根据幼儿练习的情况讲评,请跳的好的幼儿示范后,再继续练习。
6、游戏:学小猴爬。
师生共同总结讲评。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可爱的动物
活动目标:
1.尝试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大胆作画。
2.愿意用肢体动作、符号等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走路姿势。
活动准备: 画有隐藏动物的图片、颜料桶若干、排笔、记录卡等。
活动过程:
一、在情境中请出动物
1、猜你猜一猜今天会有哪些动物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幼儿自由猜测)
2、这儿有颜料和笔,等会儿你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颜色找和桶上相同标记的画纸涂色把小动物请出来。记住图的时候笔要在桶边轻轻的舔一舔,那涂色应该怎么涂?(顺着一个方向,从上到下)
3、你请出的动物是谁?去看一看其他小朋友请出了哪些动物?
二、说说学学做做
1、我们来看看有谁来了,来了几个?(加以统计记录)
2、你知道这些动物是怎样来的?请你来学一学它走路的样子。(请个别幼儿示范,集体学样)
三、尝试运用符号记录动物的走路动作。
1、刚才我们学了小动物走路的样子,你们真棒,学的真像。我们会不会把这些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画下来呢?
2、桌上有记号笔、水笔、蜡笔、棉签等,你想用什么就用什么画,画好以后贴在小动物的旁边。
四、交流讨论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画的符号的。谁来介绍一下你画的代表什么意思?(及时鼓励幼儿)
2、这些小动物夸我们很聪明,它们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也来学自己喜欢的动物走到教室里和它们一起做游戏。
设计思路: 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小动物》中,孩子们通过活动了解了常见动物,并对常见动物行走的姿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班幼儿已经具有了运用肢体动作模仿他们喜爱动物的动作特征,能初步的感知到运动节律的变化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时而模仿小猫轻轻走的动作,时而模仿小兔蹦蹦跳跳的行走。
小班孩子已经能用各种感官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比较事物的异同,并开始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符号与动作之间的微妙的关系。每个幼儿都会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充满稚气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幼儿的表达符号犹如一个个千姿百态的万花筒,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他们用自己语言表达的对事物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探索的轨迹。让孩子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和体验,并尝试理解他人的表达方式,从而达到互相提高的方式。
丰富多样的工具材料,能适合幼儿的兴趣、爱好,满足幼儿不断探索发现的需要,在材料的投放上,以多元化为主,这样幼儿就能根据活动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同时在表现的过程中引发幼儿对材料运用特性的探索,因此在活动中我投放了记号笔、蜡笔、水彩笔、棉签等不同的绘画工具,让孩子有较多的选择余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进行表现。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感知、认识、表达、表现,大胆想象,因此我想让孩子在运用美术经验大胆的表现的过程中,萌发兴趣,体验探索的兴趣,学习的过程对幼儿来说才变得真正有意义。
大班教案 篇3
生成背景:
今天早上王周俊在看图画书《爱心树》,看完后就来问我:“孙老师,大树被男孩“砍”了树枝、树干,它为什么还很快乐啊?”我一看,这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大树的付出和男孩的索取形成对比,这点对孩子来说有点难理解。此外最近我也发现,我班幼儿在交谈时常说:“我要什么,爸妈都给。”的确,如今长辈对待孩子都是无私奉献,而孩子把父母给予自己的爱看成理所当然的。在这两点基础上生成了此次活动,为了让幼儿体会爱与被爱的幸福,同时激发幼儿对身边人的关爱,从小学会感恩。
活动目标:
1、感知故事内容,理解大树每一次的付出给自己带来了快乐。
2、回忆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体验爱与被爱的幸福。
3、制作爱心卡,积极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四幅、幼儿操作卡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边讲故事边提问,让幼儿感知故事内容。
1、第一次小男孩去问大树要什么?大树是怎么做的?
2、第一次小男孩去问大树要什么?大树是怎么做的?
3、大树最后变成树桩,它的心情怎么样?它是怎样一棵大树?
小结:这棵大树从长满叶子,结满苹果到最后只剩下树桩,但是它还是很快乐,原来这是一棵充满爱心的大树,是一棵爱心树。
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故事,体会长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1、你觉得大树爱这个男孩子吗?你是怎么知道大树非常爱这个男孩?
2、小男孩他爱大树吗?他为大树做了什么?
3、大树和男孩子之间,你喜欢谁?为什么?
4、你身边有像大树一样爱着你的人吗?他们为你做了什么?
5、你为你们的父母做过什么呢?他们会很快乐呢?
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我们的爸爸妈妈就象大树一样,从小关心我们,爱着我们。
爸爸妈妈关心爱护我们,我们也要关心爱他们。让爸爸妈妈也知道你们也是爱他们的,给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爱心行动,表达对亲人的爱
1、说说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2、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制作爱心卡,表达对父母的爱。
小结:爱心卡装满了我们小朋友很多的爱,让我们把爱送给我们爱的人和爱我我们的人,让爱永远住在我们幸福的家。
活动反馈:本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孩子们在活动中大胆发言表达父母对他们的爱,以及他们如何去爱父母,在活动中让他们体会感恩的重要,但是由于这是个绘本,在教学方法和讲述方法上更多的应该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此外对于小男孩最后没有回来,给人感觉故事不是很完整。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根雕作品,感受根雕艺术之美。
2、体会根雕艺人“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的智慧,提高环保艺术和创新艺术。
3、大胆尝试变废为宝,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根雕制作视频、幼儿用书《树根的艺术》、幼儿收集的枯树枝、树叶、废旧物品、剪刀、胶水、胶布、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根雕制作视频,感受根雕的神奇魅力。
出示根雕制作视频中未制作前的图片,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它像什么?
播放根雕制作视频,感受根雕艺人将树根“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
师:小朋友,一根普通的树根,在艺术家的手里就变成了一件精美的作品,是不是很神奇呢?
教师小结:这门神奇的艺术叫根雕,是用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根据它原来的形状,经过加工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的作品。
二、欣赏根雕作品,感受根雕艺术之美。
出示根雕图片,请幼儿欣赏。
这些作品都是用什么做的?你觉得它们美吗?美在哪?
这些聪明的艺人能把丑陋的、奇怪的、没用的树根变成美丽的艺术品。小朋友可以怎样向艺人学习呢?
师:根雕艺术源于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艺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小朋友可以学习他们“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把废旧物品善加利用,变废为宝哦。
三、集体创作,尝试变废为宝。
师:由于树根比较难收集,所以,我们用收集的树叶、树枝和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请你想想这些物品可以怎样组合,变成一个新的作品呢?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制作与其他幼儿不同的'作品,并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四、作品展示。
将幼儿作品展示出来,鼓励幼儿相互介绍,并说说自己制作的内容和制作过程。
区角活动
美工区:投放树枝、树叶、废旧物品让幼儿进行手工制作。
科学区:投放根雕原型与作品的图片,让幼儿进行配对。
环境创设
教师打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根雕图片,张贴在主题墙内,供幼儿欣赏。
家园共育
1、有根雕藏品的家庭,可以引导幼儿欣赏。
2、家长可以带幼儿去欣赏一些民间根雕艺人的根雕作品,开拓视野。
随机教育
美是多种多样的,各种艺术都有自己的特色。日常引导幼儿去发现美,欣赏不同的美。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精选]08-13
大班教案[经典]08-15
(经典)大班教案09-11
[经典]大班教案09-19
(精选)大班教案09-19
[精选]大班教案09-14
大班教案(经典)09-17
大班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精选)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