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5篇(精品)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玩科学小游戏。
2、了解眼睛的延时现象。
活动准备
1、铅笔若干。
2、小长方形卡纸、彩笔。
3、自制绘画作品:老虎、笼子。
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请幼儿注意观察铅笔上贴画的变化。
2、幼儿制作。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让其他小动物也到笼子里睡觉?
制作方法:
(1)在纸的一面画上一只小动物,另一面画上笼子。
(2)把卡纸贴在铅笔的中间。
3、教师请幼儿试试看,并小结。
操作:把自己制作的特别的铅笔转动起来试试看,看看小动物是不是能进到笼子里。
小结:铅笔转动起来后,小动物进到笼子里了,这就是眼睛的延时现象。
教师小结:
如果慢慢击打。你的`硬币塔是会倒的!击打的时候,要快!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观察物体的吸水现象,通过动手操作感知不同物体的吸水能力。
2、对实验有探究兴趣,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并记录。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白纸、水果外的塑料网、面巾纸、棉布、纱布、小木块、棉花、泡沫等
2.魔术材料:海绵、水杯、装有水的瓶子等
3.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我今天要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看看谁最聪明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1.出示2个杯子,杯子放在桌子上,将瓶子里的水倒进杯子里,请幼儿猜猜水在哪个杯子里。(音效)
2.猜测并揭示魔术秘密。 请幼儿猜测水倒不出来的原因。揭晓答案,原来水被海绵吸收了,演示海绵吸水的过程。
3、你想不想来试一试?颜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
二、幼儿通过实验感知不同物体的吸水能力,交流操作经验
1、简单介绍操作材料(PPT展示) 操作材料:白纸、水果外的塑料网、面巾纸、棉布、纱布、小木块、棉花、泡沫,材料人手1份。 幼儿人手一份:托盘、水杯、瓶盖子 请一名幼儿上来与教师一同示范如何选择材料。要求:思考后选择物品实验,物品不能从杯子里掉出来,水要适量(2小杯),在操作盘里操作。
2、自由选择材料,寻找可用来吸水的材料。
3、幼儿操作,教师协助。
4、操作结束后,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1)你都试了哪些材料?有哪些可以吸水?你上来给我们演示一下好吗?
(2)请个别幼儿演示
三、幼儿再次尝试,并尝试记录实验结果
1、“我们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吧!”投影记录表,“海绵吸水,演示打钩,告知不吸水打叉)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吸水的用√表示,不吸水的用×表示。
2、展示幼儿实验成果(投影记录表)
四、活动延伸,迁移生活经验 (PPT图片)这些吸水的物品在生活中有很多作用呢,毛巾吸水可以洗脸;布吸水可以抹桌子、拖地;纸吸水可以擦汗、擦鼻涕;棉花做成棉签,打针的时候用等等。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能根据汽车的颜色、大小和功能进行分类,加深对汽车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各种玩具汽车、汽车图卡1套。
2.自备不同汽车声音的录音。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收集各种玩具汽车,建立共享区域,让幼儿互相交换汽车玩具玩。
2.引导幼儿从汽车的名称、颜色、功能等方面介绍自己的车。
3.请幼儿根据汽车卡片中汽车的颜色、大小和功能进行分类,说说是按照什么分类的。
4.以“我的车开来了”的游戏形式,让幼儿为汽车玩具进行分类。
(1)启发幼儿根据汽车玩具的颜色、大小和功能等进行分类,将车停在不同的停车场里,如按照车的功能不同分别将客车、货车以及特殊用途车开进不同的停车场里。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分类方法。,引导幼儿说一说是按照什么进行分类的。
(3)请全体幼儿一起检查一下这些车停得是否正确,说说为什么。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听录音,辨别特殊汽车发出的不同声音,可根据声音的不同开进不同的停车场。如根据救护车、消防车、警车发出的不同声音将车开进不同的停车场里。
2.请幼儿将各种玩具汽车放在科学区中,引导其进一步探索,加深对车的`认识。
: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准备
1. 教师演示图片。
(1)小猴。
(2)小猴和长颈鹿站在同一平面上比高矮。
(3)小猴站在椅子上和长颈鹿比高矮。
(4)小兔、小猴、长颈鹿站在同一平面上比高矮。
2. 分组操作材料。
(1)玩具比高矮:各种玩具、记录表、笔。
(2)最高和最矮:图片、笔。
(3)高矮排排队:高矮不同的瓶子。
活动目标
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乐意参与比较高矮的操作并用语言交流表达。
尝试用目测的方法比较高矮,知道要在同一平面上比较高矮。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引导语:听说今天森林里在举行比较高矮大赛,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问题引导,学习方法。
1. 问题1:小猴子说自己最高?对吗?为什么?
小结:小猴子这样说是不对的,因为高矮是要通过比较才知道的。
2. 问题2:小猴子站在椅子上和长颈鹿比高矮,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小结:比较高矮要在同一平面上,否则得出来的.结果就不准确了。
3. 问题3:小猴子到底是高?还是矮?为什么?
小结:和不同的对象比高矮,得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因为高矮是相对的。
三、操作比较,巩固认知。
1. 幼儿相互比较高矮。
(1)提出活动要求:三个人一组,两个背靠背,另一个观察比较。
(2)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3)小结幼儿活动情况。
(4)经验拓展:用身高仪进行测量得出的结果比用眼睛观察更准确。
2. 幼儿操作。
(1)介绍操作材料和要求:每个小朋友桌上都有一张图,图上有许多高矮不一样的积木,请小朋友给最高的积木涂上绿色,给最矮的积木涂上红色。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谈话小结。
小朋友们平时区域活动的时间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继续比较高矮。我们生活中许多物品也可以比较高矮,大家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再去试一试。
延伸活动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提供各种比较高矮的材料,引导幼儿继续操作比较。
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比较高矮。幼儿教育网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刚一入秋,班里的阳阳就带来了几个看上去毛绒绒、碰上去刺刺痛的"家伙",大家都围过来,争着看热闹,这个说:"什么呀,像个小刺猬?"那个说:"好像是个松果吧!"还有的说:"不对不对,一定是刺猬宝宝在睡觉呢?"这时阳阳忍不住了:"你们不认识它吧,告诉你们,他们是毛栗子,是我爸爸从虞山上带下来的。"听着孩子们的争论,看着孩子们那求知的目光,我的脑中油然生出一个念头:我们地处虞山脚下,正是栗子的产地,何不利用这自然资源,带孩子们认识一下栗子呢,于是产生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 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栗子的特征和用途,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
2、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剥栗子的各种方法,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幼儿互相协作,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材料】
1、 发动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上山采栗子,同时鼓励幼儿想出一种或几种剥栗子取果实的方法。
2、 幼儿自备各种手套、剪刀、小榔头、小刀等。
3、 栗子食品:糖炒栗子、糖水栗子、煮栗子、栗子烧肉。
【活动过程】
1、 认识栗子球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①观察栗子球的形状、颜色、体会摸上去的感觉。
②小结:栗子球市绿绿的、圆圆得,摸一摸刺刺的、毛毛的、很扎手的。
2、 引导幼儿探索取出栗子果实方法。师:这么一个毛毛的、刺刺的、圆溜溜的东西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小秘密呢?
①先让幼儿猜一猜。
②再让幼儿分散操作,利用各种工具取出栗子果实。
③最后交流各自选用的方法:用剪刀先剪掉刺再慢慢地剪开来。用小榔头重重地敲,把外面的刺皮敲掉。戴上手套用手用力地掰。放在脚底下用力地踩。
④小结:因为栗子球外层代词,所以在取果实时要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那带刺的球,可以戴上手套或用脚帮忙。
3、 认识栗子的外形特征。
①看一看:取出来的栗子的形状、颜色?
②问一问:有什么气味?
③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④想一想:栗子和栗子球之间的关系?这些粒子像什么?
⑤小结:栗子有的是球形、有的是半球形,成熟的栗子,外面有一层深棕色的硬皮,而不太成熟的栗子这层硬皮变成了绿棕色的软皮。像小皮球、像月亮、像刚出升的太阳、像小船等。
4、再次引导幼儿探索取出栗子肉的方法。 师:栗子肉到底藏在哪儿呢?让我们再来动手剥一剥。
①你想请谁帮忙?
②剥开后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操作剥栗子,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剥好的栗子肉。
③讨论剥栗子肉的方法:请手指帮忙,掰开栗子。请小刀帮忙,切开栗子。请剪刀帮忙,剪开栗子。
④请个别幼儿说说栗子肉的特征。
⑤小结:剥开栗子的硬皮外面有一层前棕色的毛茸茸的薄皮包着,里面是黄色的肉。
5、品尝栗子,了解粒子的功用。
①启发幼儿谈谈吃过哪些用栗子制成的食品。
②品尝栗子食品,知道栗子的多种吃法。(糖炒栗子、糖水栗子、煮栗子、栗子烧肉)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6-22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5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5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6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9-0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9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0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8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6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