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03 08:32:03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经典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经典10篇

科学教案 篇1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冬天

  一、设计意图:

  无声之间又一个冬天来了, 把秋天的最后一丝余温包裹在了冬寒冷的怀抱。但是孩子们却没有忽略这些细小的变化,我说话怎么在冒烟阿?”“我的手好冷啊!”“我穿了好多衣服,都动不了了!”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对冬天是什麽样的产生了好奇,而关于冬天的话题引来了更多孩子参与其中。于是,我们就本次活动,试图让幼儿在说说看看玩玩中,感受冬天的季节特征,了解动物、人类不同的过冬方式。对冬天有一个更真切的认识。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冬天的季节特征,了解动物、人类不同的过冬方式。

  2、知道冬天的时候应该多运动,身体才能更健康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冬天的情景图片若干

  2、幼儿已了解一些冬天的特征(活动前教师让幼儿向爸爸妈妈了解)

  三、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说说冬天是什么?

  1、师:现在进入什么季节了?(冬天)冬天是什么哪?冬天有些什么变化哪?

  2、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回答,并及时的表扬回答积极的幼儿。

  3、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让后再请幼儿进行回答冬天的特征。

  4、教师小结:重点关注冬天动物迁徙、人们衣着等方面的变化(冬天人们换上了厚厚的冬衣,戴上棉帽……)

  (二)游戏:找冬天

  1、师:冬天还是怎样的哪?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2、在众多图片里找出冬天情景的图片,并说说为什么?

  3、以散文《冬天来》进行小结。

  (三)阅读《冬天是什么》

  1、请幼儿打开自制图书《冬天是什么》,边看图书边欣赏教师朗诵散文

  2、师:冬天是什么?

  重点:引导幼儿边看图书边根据图书内容进行回答。

  3、师:冬天还是什么哪?我们到处去找一找看一看吧。(可进行延伸活动――续编散文《冬天是什么》)

  四、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行游戏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活动的快乐。

  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影子

  活动目标:

  1.感知影子的颜色、形状,获得有关影子的具体经验。

  2.对探索影子的活动产生兴趣,提高细致的观察力和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一个美丽的布娃娃。

  2.幼儿已获初步经验,玩过踩影子的游戏。

  3.时间安排:有阳光的日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对影子的探索兴趣。

  1.教师:你们认为人有影子吗?你的影子在哪里?你的影子是什么样的?请你把它画下来。

  (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影子的特征。

  1.教师:你的影子是什么样的呢?

  2.分组实验:教师引导幼儿在阳光下做各种动作,观察影子的颜色和形状变化。

  3.借助布娃娃玩具,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布娃娃和影子的不同。教师:美丽的布娃娃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布娃娃影子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教师:布娃娃举起双手,她的影子怎么变化了?

  (三)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和影子的不同。教师:你和你的影子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四)绘画记录,请幼儿把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画下来。

  1.教师提醒幼儿思考怎样画出自己的身体和影子。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是哪个?

  3.教师和幼儿讨论:影子在身体的什么位置?

  活动评析:

  中班幼儿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本次活动中通过寻找、探索发现影子的奥秘,激发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科学教育活动是在引导幼儿亲自探索和发展获得有关经验的过程.玩影子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教师紧紧抓住幼儿这一特征设计了本次活动,以玩手影为导入,在循序渐进深入,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影子的舞蹈——进一步探索影子舞蹈的.奥秘——到户外寻找影子,结束本次活动。从而让幼儿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了影子。活动中,教师提供大量的图片等操作材料,并分层次逐步投入,鼓励幼儿想办法,让这些材料跳起舞来,这种与材料互动的学习方法,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了探索式教学法,满足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愿望,充分做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实践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让幼儿养成从小就主动探索科学的习惯,提倡幼儿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进一步体验自信带来的愉悦感。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设计玩影子的游戏,并教几种手影,如孔雀、小鸟、狐狸、小狗更手影。(用应集灯放在桌子上,手放在灯光中间,射到墙上的各种形态的影子,让幼儿自由操作感受到乐趣。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激发出来。) 向幼儿提问: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呢?(通过幼儿自由发言,体现幼儿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原则,引出本次课题。)并为他们提供手电筒和一些立体物体,请幼儿用手电筒往物体上照,看看不同角度的光照的方向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关掉手电,观察还有没有影子,并提问影子是怎样产生的。通过实验观察,在不同角度的光照方向产生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并小结初,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了光线产生了影子,让幼儿发现光照方向与投影的关系。

  本次活动通过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自己动脑解决问题,并通过交流讨论是幼儿感知,光线位置变化,影子也随之变化的现象,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影子,从中获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蜡烛的作用及用途。

  2.观察蜡烛在不同材料上的凝固状态。

  3.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蜡烛、打火机、纸、理石板

  1.谜语导入——心细如线,胸怀大志,燃尽自己,照亮别人。让小朋友们猜出谜底是蜡烛。

  2.出示蜡烛并且观察蜡烛,发现蜡烛遇冷水凝固的现象,观察蜡烛油在不同材料上的凝固状态。

  3.讨论举出蜡的3种不同用途。

  4.会制作两种不同的蜡烛花,点燃蜡烛,让蜡烛油滴在水、纸、布、理石板上,发现它的'变化。

  5.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并独立创作一幅蜡染画。

  幼儿园教案活动延伸:

  1.在家里与妈妈一起创作小蜡烛,找一个灌装的饮料桶,把蜡和蜡笔削入桶中;

  2.加热并搅拌里面的蜡和蜡笔,使之熔化;

  3.把熔化的蜡液倒入好看的容器中,放入棉线做烛芯;

  4.冷却后好看的蜡烛就做成了。

  科学乐园:

  生活中蜡的妙用可真不少,如:小蜡笔、制作蜡像、防水密封,还能去除房间里的异味等作用。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探索光的兴趣。

  2.感知光透过各种物品后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3.能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并尝试用符号记录。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手电筒幼儿每人一个,并学会使用;各种颜色的布、皱纹纸以及各种玩具;"我的新发现"记录图、彩色笔、标志符号;一段舞台灯光视频、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

  活动实录与分析:

  一、导入活动:出示电筒,激发幼儿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手电筒发出了什么颜色的光?

  二、第一次自主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后,光颜色的变化。)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师准备了什么材料?(各种颜色的布、纸。)

  2.讨论: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3.小实验: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手电筒前面放上红色的布,光就变成红色;手电筒蒙上紫色皱纹纸,光就变成了紫色了……)

  4.我们得出的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光变出了各种各样的颜色。

  5.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我的发现"图表上。

  分析:教师让幼儿在用手电筒和布、纸玩的过程中,自己去观察、比较、发现。尽管幼儿观察到的变化是很微小的一方面,但是通过他们个体经验的整合,以及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完善,使探索的结果全面而细致。

  三、第二次自主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后,光形状的变化。)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师还带来了什么?(是各种各样的玩具)

  2.讨论:玩具、手电筒一起玩一玩,光还会有什么变化呢?

  3.实验:用玩具和手电筒玩玩,看看光还会有什么变化?(用有孔的玩具和手电筒一起玩,光变出了好多小汤圆;光变出了一朵花,手电筒动花也会动……)

  4.我们得出的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不仅颜色会变,形状也会变。

  5.幼儿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并在"我的发现"图表上记录新发现。

  分析:在活动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在幼儿猜测一实验一再猜测一再实验的矛盾冲突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培养幼儿有步骤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观看舞台灯光视频,制作彩色灯,师幼表演。

  幼儿邀请客人老师当灯光师,自己当小演员,一起表演。

  五、活动结束,幼儿快乐地离开大厅。

  活动延伸:

  教师、幼儿、家长一起寻找资源,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其他的材料后,光还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变化。

  活动反思:

  刚开始进行"彩光变变变"活动时,我和幼儿都遇到了不少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共同实践、共同研究、共同学习,将活动不断深入下去。

  最初,教师一厢情愿地投放了手电筒、颜色鲜艳的皱纹纸,并预设幼儿会喜欢的活动过程,可结果让人失望,幼儿的兴趣只持续了十分钟,是什么原因呢?我把遇到的问题请教听课的老师,希望通过集体的智慧给我一些启示。教师们建议我不妨先观察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再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深层次地挖掘。于是我潜下心来观察思考,发现幼儿对"光"发生变化这一现象是很感兴趣的,可是因为我投放的材料太单一,幼儿很快发现了规律,才造成了活动的停滞。于是,我物色了大量能让手电筒光改变的材料,如糖纸、各色布、透明纸、水果泡沫网、雪花片等……亲自试验,试验结果出乎意料的成功。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不仅颜色变得鲜艳漂亮,形状也发生了变化。这些新发现使幼儿在新一轮的活动中感到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事实证明,追随幼儿兴趣,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点进行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幼儿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构建相关的知识经验。

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认识牙齿是大班普通的科学内容,由于活动内容较为枯燥,于是我在教学形式上下了点工夫。一是从幼儿熟悉的事物入手,利用可利用的生活资源让幼儿亲身感受;二是利用实验材料、模型、影碟等多种材料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通过活动让幼儿亲身感知和了解牙齿的有关知识,从而达到教育幼儿保护牙齿,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的目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让幼儿了解牙齿的基本功能。

  2、使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

  3、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准备:

  1、牙齿的模型教具;

  2、饼干、甘蔗、花生每组一盘;

  3、牙刷、小镜子人手一个;

  4、介绍牙齿功能、龋齿形成、刷牙方法的影碟片;

  5、活动前两天找几个蛋壳,洗净后把每个蛋壳的`一半浸醋里;

  活动流程:

  活动引入————品尝食物————认识牙齿的功能————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牙齿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出示饼干,提问:怎样才能把饼干送进肚子里?

  二、基本部分:

  (一)使用牙齿,认识牙齿的功能:

  1、分组品尝食物,初步感知各部位牙齿的功能;

  2、欣赏影碟片,了解牙齿的排列;

  3、小游戏:模仿牙齿的动作,加深对各部位牙齿功能的认识;

  (二)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1、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吃过饼干和花生,请小朋友互相看看牙缝里

  多了什么?”(残渣、碎屑)“如果不弄掉会使牙齿变得怎样?”

  2、欣赏影碟片,了解龋齿形成过程及保护牙齿的方法;

  3、出示小实验,请幼儿观察,捞出浸在醋里的蛋壳,请幼儿看看、捏

  捏、说说蛋壳有什么变化?并比较浸在醋里的蛋壳与没浸过醋的蛋

  壳有什么不同?(浸过醋的蛋壳变黑、变软了)并讨论:蛋壳为什

  么会变黑、变软了?

  4、教师小结:醋是酸的,酸性会腐蚀蛋壳中的钙,所以蛋壳就会变黑、

  变软了。牙缝里如果有食物残渣,嘴里唾液中有一种酶会使食物残渣变酸,这些酸会像腐蚀蛋壳一样,使我们牙齿被腐蚀掉,牙齿就会变黑,变成龋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虫牙。

  5、找龋齿:请幼儿利用小镜子观察自己有没有长龋齿?有几颗?

  6、教师小结:怎样保护牙齿。

  (三)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欣赏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的影碟片;

  2、配合牙齿模型,教师再次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

  3、人手一跟牙刷练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三、结束部份:

  歌表演:刷牙歌

  活动延伸:

  1、与家长配合,请他们提醒幼儿坚持每天早、晚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2、引导幼儿开展“比比谁的牙齿好”活动;

  活动反思:

  从教学程序上说,教学导入简洁直奔主题,既节约了时间又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幼儿将有机会了解食物在口腔中发生的变化,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食物只有经过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地磨碎、捣烂,才容易被身体吸收”这个观点,以利于幼儿建立健康生活的意识。

  牙齿的分类与功能及保护牙齿的内容是幼儿将要深入观察研究的主要内容,安排的两段录相为幼儿对牙齿提供了不同的认识方式,有助于在幼儿脑中构建起更鲜明的口腔内消化工具的概念,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对牙齿的认识进行补充完善。

  从教学手段上说,让幼儿进行了体验探究、观看录相、交流互动等多种学习方式,教学内容与形式显得丰富多彩。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几种剪刀的外形特征。

  2、了解几种剪刀的用途,知道它们是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3、发展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

  4、牢记用剪常规。

  【活动准备】

  窗花剪纸一张、花枝剪、理发剪、剪指刀、幼儿用剪刀。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平时都爱玩,都喜欢做游戏,小朋友们,你们玩过这种游戏吗?(师示范)你们知道这个游戏叫什么名字吗?(石头、剪刀、金刚锤,师着重用手示范剪刀)平时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剪刀啊?(剪花的、剪指甲的……)

  二、认识各种剪刀

  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几把剪刀,大家来仔细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这些剪刀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幼儿边看边说)教师小结:(1)相同点:都叫剪刀;都可用来剪东西;都有一个轴;都有刀刃。(2)不同点:外形不同,用途不同。剪刀的外形决定了它的用途,教师手持实物问:既然剪刀的外形决定了它们的用途,那么小朋友根据你观察到的这几种剪刀的外形,猜一猜它们是剪什么的?(幼儿:可能是修剪树枝的、也可能是理发的……),好!让我们通过课件来看一下,它们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三、剪刀的用途

  在课件的展示过程中小结剪刀的用途(结合外形特征)花枝剪:刀柄、刀刃都比较粗壮,适合大幅度的用力切 断物体。理发剪:剪尾更有利于理发师的抓握,不易在手中脱落,它是圆头的,使用时可以避免戳伤客人。布料剪:因为布很软,所以它的刀刃比较锋利,刀刃也较长,这样剪起来就快,刀柄短,刀身较重,只用拇指提拉刀柄就可以了。指甲刀:外形较小,容易操作,刀刃之间的距离小,避免伤到人手,刀刃的形状是按照我们人的指甲的形状设计的,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四、使用剪刀

  孩子们,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剪刀,这些剪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很大的方便,但是在使用剪刀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注意安全,特别是我们小朋友,因为剪刀是一种很锋利的工具。那么谁能告诉我在使用剪刀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引导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对使用剪刀的安全看法)对啊!我们在使用剪刀时,一定要记住:不能抢剪刀、不能用剪刀对着别人、也不能拿着剪刀乱跑、剪刀尖儿更不要朝上……

  (出示窗花引起幼儿兴趣)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对!这是窗花,那你们猜猜这些美丽的窗花是怎么变出来的?(剪刀)下面老师给你们每人发一把剪刀,

  小剪刀,手中拿,咔嚓咔嚓剪窗花。(边发剪刀边念儿歌)

  剪窗花,剪窗花,剪得宝宝笑哈哈

  快过年了,老师也想请大家用窗花把我们班的教室打扮一下。我们一起来剪窗花,好吗? 让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安全地使用剪刀,体验剪刀的作用,获得剪纸的乐趣。(教师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五、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爬行方式,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与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和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放大镜、玻璃瓶、塑料板、木板、玻璃板、木棍、各种食物等。

  活动过程:

  一、捉蜗牛

  雨过天晴,带领幼儿到野外捉蜗牛,引导幼儿观察蜗牛喜欢住在什么地方。提问:你是在哪儿捉到蜗牛的?捉了几个?

  二、采用多种方法观察蜗牛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外形,说出其特征。

  2、用手触摸蜗牛的身体和壳,轻触蜗牛的“角”,看有何反应。

  3、将蜗牛分别放在塑料板、木板和玻璃板上爬行,观察留下了什么,从玻璃板的背面观察蜗牛的身体。

  4、游戏:蜗牛赛跑。每个幼儿选取自己的“最佳选手”参赛,看哪个蜗牛获得冠军,从而观察蜗牛的爬行方式。

  5、让蜗牛相互背负着爬行。观察大蜗牛驮着小蜗牛、小蜗牛驮着大蜗牛爬行有什么不同,小蜗牛驮阗大蜗牛是怎样爬行的。

  6、让蜗牛在竖立的木棍上向上爬,不断调转木棍的方蜗牛(大班科学)向,看看蜗牛会怎样,蜗牛为什么掉不下来?

  7、幼儿自由观察,引导幼儿创造更多的观察方法。

  三、喂蜗牛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食物喂蜗牛,观察一下它们爱吃什么。

  四、养蜗牛

  和幼儿一起讨论饲养蜗牛的条件。

  创设下列不同条件,让幼儿观察,动脑思考:你想将你的蜗牛放在哪个“家”里饲养?为什么?

  1、将蜗牛放入空瓶中,瓶中盖上玻璃。

  2、将蜗牛放入有水的瓶子中,瓶口盖上纱布。

  3、将蜗牛放入有干沙的瓶子里,瓶口盖上纱布。

  4、将蜗牛放入有湿沙的瓶子里,瓶口盖上纱布。

  鼓励幼儿想办法为蜗牛创设更好的“家”。

  幼儿在欢快的“蜗牛与黄鹂鸟”的乐曲中,模仿蜗牛爬行的动作,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一)、准确把握教材本课是观察蜗牛这样的小动物,在活动中,我从动物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入手,在环境布置和材料选择上有的放矢,考虑较为周详。由于蜗牛具有胆小、怕受惊扰、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等生活习性,在环境布置上,我利用窗帘遮挡光线,要求学生较为安静,不能惊吓我们的动物朋友,营造了一个适宜蜗牛出来爬行的物理环境,课堂上的蜗牛表现得很活跃。在材料选择上,蜗牛爬行的地方是一张明胶片,底下衬一张白纸。白纸是为了防止桌子与蜗牛相近的颜色混淆学生的观察判断,明胶片的利用有两大作用,第一是减少磨擦,利于蜗牛的爬行;其二是让学生能多角度地对蜗牛进行观察。在材料中还用到了纸杯,一方面是蜗牛会乱爬,会影响到课堂秩序;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把蜗牛套入纸杯中,减少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倾听同学的发言。

  (二)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本课在教学中力求体现这样的理念。课堂中第一个活动,学生小组观察研究蜗牛用时13分,汇报交流6到7分钟。第二个活动学生小组观察蜗牛壳用时6分,汇报交流9分。从时间上来说,保证了学生探究的时间,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使探究的理念较好地落实在了课堂上。从学生的反映来看,学生对蜗牛的描述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每个小组观察描述的方法并不雷同,学生有了自己的观察和思想。学生对蜗牛的观察也不局限于课堂,通过教师送给学生的蜗牛食物,学生对蜗牛食物的探究自然就延伸到了课外,通过课外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对蜗牛依然是兴趣盎然、气氛热烈,令我颇为欣慰。

  (三)对本课以及科学教学的一些探讨

  1、对教学重点的把握过去的教学是一个个知识点的连接,而现在的科学教学强调的是一个个活动的连接,让学生在活动中去经历,去体验,从而获得儿童成长所需要的经验。因此他关注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以及活动的价值。在本课中如果我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学生对蜗牛壳的观察上,对学生的发展会更有利。因为学生对蜗牛柔软部分的观察是他们平时就会注意的内容,没有必要在课堂上重点展开。而对蜗牛壳的观察是学生原来忽略的,如果在课堂上作为重点观察对象的话,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对动物身体细节观察的经历,进而在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的观察,产生更多的发现,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去寻找对儿童来说价值更大的活动。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在科学教学中,不仅是我,恐怕大部分的教师都会感觉时间不够。要让学生活动,没有时间的保证,活动是不会有效的。但要给学生时间,我们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就产生了问题。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唯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效率可从这些方面入手。一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组活动结束了,该停就得及时停下,不然一等一两分钟就过去了,几次活动下来,仅40分钟的课堂已浪费了好几分钟了。在培养习惯方面还应包括记录的有效性,组内分工的快速,活动开始的及时等。二是对观察活动的组织。组织观察活动时,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把学生当成白纸,什么都去指导,时间自然不够用。当然也不能高估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放任自流。只有把握了学生的实际,让我们的教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3、如何引导学生生成新问题来源于学生内部的问题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产生学习的内驱力。科学教学中学生如果能不断地发现,在新发现中也许新问题就会不断地产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情境,让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并在发现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一个观察活动结束时,有意识地提问:“在观察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尽管只是一句话,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经常这样的教学,学生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活动,从而得到更多的问题,从自己想要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开展后续活动, 不再是教师要求学生去做,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和发展。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中寻找方向,加深对指南针的认识。

  2.知道中国人很聪明,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活动准备

  塑料碗若干、水若干、磁针若干、教学PPT、记录纸

  活动过程

  1.设疑激趣

  (1)播放 PPT引起幼儿探索。

  提问:在海上航行迷路了怎么办?

  (2)幼儿讨论交流。

  小结:海上航行需要使用指南针。

  2.指南针的奥秘

  玩磁针,并提问:磁针为什么红色总是指在南面?3.做指南针

  (1)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2)分享交流

  你的指南针成功了吗?

  4.游戏:我在哪?

  引导幼儿用指南针寻找自己的方位并记录下来。

  活动生成与建议:

  1.在区域中学用指南针,让幼儿在活动室中找“南”,进一步探索指南针指南的现象。

  2.在区域活动时,探索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导幼儿发现吸引和排斥的现象。

  3.寻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用到了磁铁,了解磁铁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幼儿探索防暑降温的各种办法。

  2、了解在夏天带草帽的好处引发幼儿用各种方法制作大草帽。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防暑用品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互相观察谈谈有哪些防暑用品。

  你们这几天带来了很多防暑用品,看看都有些什么?这些用品有几种?

  二、说说用用他们怎样使人们感到凉快。

  你用过那些?感觉怎样?有没有让你感觉到凉快?

  重点介绍遮阳帽:夏天太阳很大,我出门时会戴一顶遮阳帽。你们戴过吗?有什么感觉?

  在夏天戴遮阳帽可使人们避免阳光的直射,感觉不那么热,脸上的皮肤不容易晒伤。

  说说你们带来的各种遮阳帽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幼儿介绍)

  如果让你来做一顶遮阳帽你会怎么做?选用什么材料?样式等

  我们下次到区角去做做看好吗?

  三、幼儿谈论还有哪些防暑降温的方法。

  那么除了我们今天带来的.还有什么在夏天防暑降温的好方法?我们还可以回去问问爸爸妈妈看他们有什么好办法。

  活动反思:

  1、小朋友都说:“生病可难受了,还不能上幼儿园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还要打针吃药,平时我就最讨厌生病了”。让幼儿了解中暑会生病。

  2、帮助幼儿了解一些夏季的防暑知识,做好防暑工作,可有利于我们少生病,让我们健康的度过夏季!

  3、和幼儿一起讨论还有哪些防暑降温的好方法,培养幼儿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会用保护色、盔甲、逃跑、硬刺等方法保护自己,初步理解"仿生学"的含义。(活动重点)

  2、在交流、分享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基础上,能知道人类从动物的一些特征中获得启发进行的发明创造。(活动难点)

  3、萌发对动物奇特的保护自己方法的好奇心,体验探索动物世界奥妙的乐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利用保护色、盔甲、硬刺等方法保护自己的动物图片。

  (2)动物和由其得到启示所发明物品的操作卡片,每两个个幼儿一份:鸟、刺猬、公鸡;飞机、叉子、乌龟、坦克、闹钟、鲨鱼、潜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交流活动,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和家人都一起观察了哪些小动物,它们都有哪些特殊的本领呢?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们会怎样保护自己?(谁大胆起来说一下)

  2、幼:我知道乌龟的本领,它遇到危险可以把头缩到龟壳里……

  3、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幼儿所知道的动物出示相应的图片,师幼一起观察。

  二、出示常见动物的图片,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本领。

  1、教师分别出示(蝴蝶、青蛙)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小朋友们,蝴蝶和青蛙平时都生活在哪里啊?(花丛、陆地)它们会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呢?(身体的颜色)师:宝贝们说的真不错,它们身体的这种颜色叫保护色,蝴蝶很漂亮,它身上的颜色飞在花丛中就像花儿的颜色比较相似;青蛙身体上是绿色的,它在陆地上抓害虫时不易被敌人发现;所以说蝴蝶和青蛙的自我保护方法就是利用保护色,用自己身体上的颜色来保护自己不被伤害。

  2、教师依次出示乌龟、兔子、刺猬等动物图片,让幼儿了解它们可以用盔甲、逃跑、硬刺的方法保护自己。(教师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大胆发表见解)

  3、教师小结:在大自然中,无论是生活在哪里的动物它们都有保护自己的本领,有的动物油保护色,有的动物有盔甲、硬刺等,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三、通过联想、操作,知道人类可以从动物身上得到发明创造。

  1、教师出示坦克图片,引导幼儿猜测这是根据什么动物设计的,并说出理由。师:宝贝们,它是根据什么动物设计的?(乌龟)为什么?

  2、再次出示潜艇和装甲车等的图片,让幼儿想象:根据这些小动物的本领,人们可以发明什么?(鼓励幼儿大胆交流猜想)

  小结:原来在动物界中,它们有这么多的特殊本领啊!人们通过乌龟的硬壳发从制造出坦克,装甲车。蝶的保护色中发明创造了迷彩服,这样迷彩服颜色与周围环境相似,就不易被敌人发现了;从青蛙游泳的姿势中,发明了蛙泳,成就了很多运动健儿的蛙泳技能。

  3、幼儿每人一盒操作盒,盒里装有小动物和根据动物本身发明的物品,请幼儿帮它们配对,并大胆说明配对理由。

  (公鸡-闹钟,鸟-飞机,刺猬-叉子)

  小结:让幼儿理解"仿生学"的含义,人们看到了会飞的鸟,发明了飞机;根据蝴蝶的颜色,发明了迷彩服;根据刺猬坚硬的刺,发明了叉子;这些发明创造都是模仿了动物本身特殊本领发明的,这种技术就叫"仿生学"。所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物,动物的存在给人类很多启发,才能发明出这些对人们有用的东西。让人们的生活很方便、很快乐,我们也要爱护这些小动物。

  四、引导幼儿想象还有哪些动物有特殊本领学习,结合"仿生学"的含义大胆猜想可以发明什么物品,并讨论交流自己该如何保护动物。(体现情感目标)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小动物的特殊本领,除了这几种常见的你还知道哪些?它们可以启发人们发明什么呢?

  2、师;小动物这么有用处,那你该如何保护它们呢?(教师可随时引导)

  3、教师小结:我们人类从动物身上学到了这么多本领,发明了这么多有用的东西,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它们,保护它们,和小动物和谐相处,不去伤害它们。

  活动延伸:

  活动区时,请幼儿在美工区将认识的动物及根据它们本领发明的东西用表征的方式画下来,张贴到主题墙上。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对中草药产生兴趣。

  2、认识几种常见的中草药,知道它们可以治病。

  3、知道中草药最早是中国人发现并使用的,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些常见的中草药实物,并知道其名称与作用。

  2、课件(1):中草药的由来与采制。课件(2):可以用作中草药的各种动植物及矿物质等。课件(3):李时珍及《本草纲目》。

  3、准备一些常见的中草药

  活动流程:

  一、导入部分

  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些中草药,这几天小朋友带来了这么多的中草药,你在哪儿找到这些中草药的呢?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中草药?引导幼儿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说一说,从而激发幼儿探究中草药的愿望。

  二、展开部分

  1、引导幼儿认识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名称及作用

  师:老师把大家收集到的中草药布置成了一个小小的药店。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仔细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这些药材,看看你认识多少种呢?它们叫什么名字?都有什么作用?是植物类的还是动物类的呢?一会儿老师请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幼儿自由观看)

  (1)提问个别幼儿,介绍自己认识的药材的名称及其功效。

  (2)教师介绍名贵药材——灵芝

  师:老师也认识一种药材,它是生长在山林中的一种植物,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药材,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它叫灵芝,可以治很多病,还可以增强抵抗力,延长寿命呢。据说千年灵芝还可以让快要死去的人活过来呢,神奇吧!

  小结:原来,植物做成的药材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帮助的,有些还可以治病呢!

  2、了解中药的由来与采制

  师:小小的植物也能治病,是哪个国家的人这么聪明发现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课件你就会找到答案的。播放课件(1)。

  师:现在大家知道了吗?对!就是我们的祖先发现的,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发现植物可以治病的`,所以我们称这些药物为中药。你觉得我们祖先聪明吗?他们的确非常聪明,不仅发现了有些植物可以治病,而且还发现了许多动物和矿物质也可以做成药材用来治病呢!那么,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这些做成药材的动植物和矿物质呢?

  播放课件(2)

  师:原来,大自然中到处都可以找到用来制成中药的动植物和矿物质呢,又方便又便宜,而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离不开大自然,我们要保护好大自然。

  3、介绍中药名医李时珍及其著作《本草纲目》播放课件(3)

  师:在明朝,有个非常有名的大夫,叫李时珍,为了给老百姓寻找治病的药材,不怕苦,不怕累,带着徒弟走遍了千山万水,亲自尝尽各种奇花异草,最后终于编写了著名的医药用书《本草纲目》,这本书里面记载了一万多种中草药的作用,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珍贵产物。因为中药的副作用特别小,所以很多外国人十分佩服我们中国的中医药,也来学习我们用中药来给病人治病。李时珍爷爷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呀!

  三、结束部分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关于中草药的知识,谁能告诉大家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关于中草药的知识?个别幼儿发言,教师总结(如:灵芝是名贵药材,中草药是中国人发现的,李时珍是一位名医等等)。

  四、拓展延伸:

  组织幼儿参观附近的中药店,增加对中草药的亲身体验。没有条件参观中药店的幼儿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区域,请幼儿进行中药店的游戏。

  活动反思:

  科学研究应从幼儿身边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和常见事物,发现其中的趣味和奥妙,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本次活动从幼儿熟悉的几种常见中草药入手,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并通过参观实物、观看课件等多种形式,层层递进,让幼儿了解中草药的有关知识,从而达到活动目的。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07-29

科学教案(经典)07-30

(精选)科学教案07-26

【经典】科学教案08-08

(经典)科学教案08-05

[精选]科学教案08-16

科学教案[经典]08-09

科学教案【经典】08-23

(精选)科学教案08-31

[经典]科学教案08-2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