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06 08:57:49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品[7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品[7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注意多音字“好”的读音。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爸爸”的好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热爱科学。

  2.指导学生朗读和识字、写字。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生字卡片

  四、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好学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读词语“爸爸”,说说自己有一个怎样的爸爸。

  1.板书课题:好学的爸爸

  2.讲“好学”的“好”是一个多音字,读第四声,“喜爱”的意思。 “好学”是什么意思? 齐读课题。

  3.“好学的爸爸”这课题告诉我们文章是谁写的?他怎么样?

  过渡:爸爸怎么好学的?让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初步理解生字词的'意思。表出自然段的序号,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自读课文。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爸爸很好学,每天晚上“充电”。爸爸上业余电脑培训班学电脑。爸爸现在是电脑高手。

  (2)分部分指名朗读并提出生字词。

  (3)引导理解部分生字词的意思。

  3.巩固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最近吃完晚饭夹着包业务上网简单资料现在好学

  重点指导“近”读前鼻音。

  出示长句,指导停顿。

  (2)自主学习记住字形,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学偏旁并结合学生发言小结记住字形的办法。换一换,加一加,猜字谜。

  (三)布置作业

  1.读读,写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想一想哪句是写爸爸好学的。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学生上讲台读生字卡片,读一个放一个。

  2.先猜字谜后写字。

  (1)两竖在中间,两点两边分,下面有一横,请猜一个字。

  (2)同字框里有两个叉。

  (二)讲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互相交流已经读懂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不够明白。

  出示插图,引发猜想。根据人物表情,图中情境,猜想说话。

  指导读好“我”的话。

  2.学生提出的问题估计较多,教师归纳:“充电”就是“再学习”的意思吗?三个“充电”为什么有两种标点符号?《好学的爸爸》为什么很少写爸爸是怎样好学的?什么叫“业余电脑培训班”?“上网啦,制图啦-------”后面的六点是什么意思?

  引读第五节。

  3.分小组讨论。

  自豪地夸奖爸爸,齐读第七节,读出对爸爸的敬佩之情。

  4.指名交流。

  (三)练习

  1.下面两句话,还可以怎么说?你不是早就会在电脑上打字了吗?这还不简单!

  2.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

  (1)光会打字是不够的。

  光会打字是远远不够的。

  (2)爸爸把我要找的资料找到了。

  爸爸在电脑前敲了几下键盘,鼠标点的飞快,一会儿就把我要找的资料找到了。

  3.学生再次读,开展讨论,然后交流。

  4.学生质疑。

  (四)布置作业

  1.填空:我的爸爸很(),最()吃()晚(),()夹着包往外走。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用下列生字扩词:好 学 近 业 网 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朗读课文

  1.出示下列句子。

  (1)爸爸说:“充电就是再学习呀”。

  (2)我说:“你不是早就会在电脑上打字了吗?”

  (3)我说:“爸爸,你能帮我从电脑上找一点骑牛比赛的资料吗?”

  (4)“这还不简单!”

  2.各自练习朗读,认为自己读地最好的,进步最大的小朋友,请举手读。

  3.学生读后,请他们说说自己的体会。

  4.学生继续体会,朗读,指名朗读全文,评议。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学习爸爸好学的品质。

  (三)写字指导

  1.怎样才能把下面这些字写好呢?请小朋友们看看、想想、说说。学爸近完饭业网现

  2.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业、网:为了写得对称、美观,一定要安排好开始的两笔。完、学:给关键笔画定好位。爸:上下结构。近:半包围结构。饭:第四笔是撇,不是横。现:左右结构。

  鼓励学生认真写字:坐姿、握笔姿势正确。

  3.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练习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字典认识生字。

  2、正确、流利的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你耳边常听见的是父亲的什么叮嘱?对父亲的叮嘱你抱什么态度?

  2、交流。

  3、本文的'作者,是他父亲一句叮嘱影响了他的一生。出示课题:父亲的叮嘱

  (通过回忆父亲的叮嘱,引出课题,揭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课前预习。

  2、检查词语:寂寞和颜悦色审视不知好歹面面相觑教诲

  3、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分工读。

  (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全班交流。

  四、再读,理解课文。

  1、父亲的叮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1) 在画杨桃时,我想起父亲的话。同时,要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矛盾心理,但最终还是按父亲的叮嘱去做的。

  (2) 在老师教育几个同学时,我又一次想起父亲的叮嘱。老师的神态有哪些变化?同学们的语气有哪些变化?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作铺垫。)

  (3) 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

  (4) 理解、体会几种“……”的含义。

  (通过分角色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2、讨论一下对“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这道理不仅在画画。”这句的含义。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

  省略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渴望内,背诵课文。

  2.能运用已有学习经验自学生字词,感受本课词语的结构美。

  3.抓住重点的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瀑布原有的雄伟气势和而今的枯竭情景,从而产生对环境加强保护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去感受瀑布原来的雄伟和而今的枯竭,从而唤起学生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生词卡、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初读初悟:

  1.交流自主识字情况,巩固书写。

  2.质疑生字词,通过交流或查阅字典,初步感知词义。

  3.质疑课题,激起学生读文兴趣。

  4.通读课文,把握内容,简要说说文中所发生的事件。

  二.品读深悟:

  1.引读感受,初悟情。

  (1)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场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引读第一自然段)

  (2)生读完着段话后自由交流,了解到这场特殊葬礼的地方。

  2.细读分享,深悟情。

  (1)让学生默读后面相关的段落,看看能否自主解决提出的问题。

  (2)欣赏优美句段,集体交流,在交流中对话,碰撞,引导学生深悟情,感受瀑布的巨大变化。

  (3)原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

  (4)用书上的词语或自己积累的词语说说原来的瀑布给人的感受。

  (5)教师知道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6)配上瀑布的画面诵读,再次感受原来的瀑布气势是多么的雄伟。

  (7)但这雄伟的景观,竟然“不辞而别”。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对“不辞而别”的.理解。

  (8)引读第五自然段。说一说对这时瀑布又有什么感受。

  (9)学生自在交流。

  (10)如果你此刻就是到那里的游人,你会有什么感触?

  (11)让我们满怀遗憾地再次读读这一自然段。

  (12)昔日雄伟壮观的瀑布就要和我们告别了,是它自己不辞而别的吗?

  3.了解人们之行为,唤起爱环境的情感。

  (1)人们肆意的破坏,给瀑布,大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就像警钟长鸣,给人们以启示,请自渎最后三个自然段,看看你能从中了解到些什么?

  (2)学生交流冲文中了解到的人们的行为。

  (3)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悲剧让人们感到-------(引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三.回扣题目,自悟理。

  1.读完课文,再次回味题目,你觉得这次特殊的葬礼特殊在哪里?

  2.不仅是对象特殊,意义更为特殊,它是对人们的警示,它是对人们的提议,它也是人们对大自然的承诺。让我们行动起来------(引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在葬礼上,总统的演讲饱含深情,动人心弦。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写这篇演说词,半班上做演讲。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感悟作者对这位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敬佩之情。

  2、读写结合,迁移训练,指导学生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课文第3节至第12节的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很好地朗读,并体会作者内心的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完成“写”的迁移训练。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课文。

  从“天游峰”入手,抓住一个“险”字指导学生朗读。

  二、分析课文。

  由“峰”到“人”,在朗读训练中完成对天游峰扫路人的清晰认识,体会作者内心的敬佩之情。

  1、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这个扫路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2、抓住作者对人物外貌的两次描写,在比较中,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

  ⑴学生读两次外貌描写。

  ⑵启发提问:从这两次外貌描写上,你觉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⑶思考:两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不同?

  ⑷是什么原因让作者“仔细”打量这个扫路人的?

  ⑸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

  ①读出“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的'语气。

  ②抓住“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在朗读中感悟作者对扫路人的佩服。

  3、指导读好第10节,深化对扫路人的认识。

  通过反复读书,感悟“悠然”的含义。并在读、悟后,认识到作者对扫路人的敬佩。

  4、齐读11、12节。

  三、读写结合,迁移训练。

  回到住地的作者,对偶然相遇的扫路老人念念不忘,他会在心里叨念些什么呢?

  1、相互议一议。

  2、个别发言、交流。

  3、写写。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2.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3.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设计

  一. 整体感知

  1.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2. 感知内容

  ① 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② 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

  春草图 草报春

  春花图 花争春

  盼春 绘春 春风图 风唱春 颂春

  春雨图 雨润春

  迎春图 人迎春

  二.研读与赏析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3. 潜心精读

  问题组

  ① 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②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好词好句)

  ③ 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教师小结

  在理清了文章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文章开头写盼春,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4. 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

  三. 体验与反思

  a) 质疑交流

  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明确]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b) 拓展延伸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收集的关于春天的诗文互相交流。

  [作业]

  〈我看秋天〉,仿照〈春〉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 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 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1、激趣导入

  1、 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

  2、 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一、 释题,简介背景

  1、 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 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二、 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 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 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三、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 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 交流诗意。

  四、 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五、 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六、 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

  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老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是按照运用插图和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拓展了另两首,学生对这首词的了解更深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在对话中巩固词义。 板书:独坐敬亭山:鸟飞云去;不厌敬亭山

  望洞庭:湖光秋月;潭面无风;山水翠;一青螺。 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2.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激趣解题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进入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博物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刀划破玻璃的时候,四周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偷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板书:新型玻璃)

  二、新授

  (一)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划出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词。

  2.给生字按结构分类归纳。

  3.运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型、罪、恙、炎、调、促、粘、阻、踪、付、店、废。”

  (1)熟字换偏旁识字。如识记“浅”:“线”去掉“纟”换上“氵”;“粘”:“战”去掉“戈”换上“米”;“调”:“绸”去掉“纟”换上“讠”。

  (2)编顺口溜:两“火”“炎”。

  (3)编谜语。一“心”咬掉羊尾巴。(恙)

  (二)词语解释

  1.提出不懂的词,学生相互解答。

  2.查字典,理解词义。

  安然无恙: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损害。

  报警:一般指报告紧急情况。本课指发出紧急信号。是动词。

  警报:发出的'表示有危险的信号。是名词。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自动窗帘”——就是指变色玻璃。

  “问世”——是指著作等出版跟读者见面。文中的“问世”指“吸热玻璃”早就生产出来和用户见面了。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认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作用。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

  特点:玻璃中夹一层金属丝网。丝网接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

  作用:防盗。

  (2)在学生理解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用途?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自由读)

  (“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3)思考:这句话中用了几个“可以”说明了什么?

  (这句话用了3个“可以”一个“也可以”,说明“夹丝网防盗玻璃”用途很广泛。)

  (4)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你能用“……可以……,……可以……,……可以……,

  也可以……。”说一句话吗?

  例如:铅笔的用途可广了,老师可以用它备课,学生可以用它写作业,工程师可以用它设计图纸,画家也可以用它勾画蓝图。

  2.第二段讲的是“夹丝玻璃。”

  特点:非常坚硬,受击安然无恙,碎了藕断丝连。

  作用:高层建筑采用,保证安全。

  3.第三段讲的是“变色玻璃”。

  特点:反射阳光,改变颜色。

  作用:调节室内光线。

  4.第四段讲吸热玻璃。

  特点:使房间冬暖夏凉。

  作用:阻挡强光和冷气。

  5.第五段讲“吸音玻璃。”

  特点:消除噪音。

  作用:闹市临街建筑物采用,减少噪音。

  6.齐读第六段。

  思考:第六段主要讲的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主要说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及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新型玻璃。这段有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7.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用笔画下来。(出示课件)

  (1)夹丝网防盗玻璃;

  (2)夹丝玻璃;

  (3)变色玻璃;

  (4)吸热玻璃;

  (5)吸音玻璃。

  8.讨论 课文使用了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在文中找出一种,并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精选]07-26

语文教案(经典)08-02

[经典]语文教案08-10

语文教案[经典]08-11

语文教案(经典)08-13

(经典)语文教案08-26

语文教案(精选)08-30

(精选)语文教案08-31

(经典)语文教案09-0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