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通用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教案 篇1
个别化活动:
一、角色及区域游戏。
1、我是小小歌唱家。
2、 画画各种各样的鞋。
二、户外活动 参观鞋店
集体活动:大鞋和小鞋
教材分析:大班孩子对于自己的身体变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最近他们经常会交流一些自己的发现,如“我掉了一颗牙,爸爸说我长大了,要换牙了。”“我的鞋子穿不上了,妈妈说我的脚长大了。”等等。他们对自己的长大很感兴趣,也很有体验。他们还从家里带来了小时候穿过的衣物还有鞋子,以证明自己在不断地长大变化。大班主题《我自己》中有个案例分析《人会变化长大》,里面讲了要让幼儿将事物放在关系中去考虑和比较,如“你们身上有哪些变化,说明你长大了?”等,启发幼儿关注事物的动态变化。因此我设计本次活动,让孩子通过鞋子来体验脚在长大,激发幼儿对脚的变化的兴趣,体验成长的快乐。
活动中我选择了中班《我自己》主题中的音乐《大鞋和小鞋》这首歌曲。由于孩子们中班时学过这首歌,而且非常感兴趣。因此我让他们在学过这首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创编。大班孩子对各种鞋子的认识较之中班又有了更多的体验,想象力也更为丰富,表达与表现的方式多样化,能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进行创编活动。
我班幼儿很喜欢音乐,他们经常哼唱老师教的各种歌曲,但是他们对歌曲的音乐理解还比较欠缺,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尝试让幼儿用不同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从而更好地表现歌曲内容。
个别活动引发的兴趣和经验:
个别幼儿:对鞋子是随着身体的长大而不断地变换的现象很感兴趣。。
多数幼儿:他们对鞋子的种类和不同的特征感到好奇并进行探索。。
教师重视:
二期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但也不忽视教育结果,特别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向作用。
音乐教学活动大多数显性的`结果是关系到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获得,但教育所要达到的远不止这些,对促进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学习态度、情感表现、合作能力、自信心、成功感等等,其实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中他们的学习态度、听辨音乐的能力、大胆的表现、成功的喜悦,都是一个持续性的发展过程。
活动目标:
1、根据鞋的特点大胆创编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声音演唱。(认知技能目标)
2、感受脚的变化,体验成长的快乐。(情感目标)
活动准备:
幼儿会唱歌曲、各种鞋子(包括实物、图片、字卡)。
活动重难点:创编歌词
活动流程:
情境导入——集体创编——分组创编——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 情境导入,复习歌曲。
1、练声。我们和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客人老师好!
2、小朋友,我们班里新开了一家鞋子超市,有许多鞋子。先看看这个鞋柜上都有哪些鞋子呀?是谁穿的呀?
3、对了,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关于鞋子的歌,还记得是什么歌吗?学这首歌的时候我们已经穿过爸爸的鞋和宝宝的鞋,就是没有穿过妈妈的高跟鞋跳舞。你们想不想穿上高跟鞋来跳跳舞呢?但是有个要求的,只有唱得最好听的小朋友才能穿高跟鞋。
4、集体唱三次,分别提升经验。
·他唱歌时能用不同的声音来演唱,唱穿上爸爸的鞋走路时声音是粗粗的,很神气的,踢塔踢塔······而唱娃娃的鞋时声音轻轻的,脆脆的,滴笃滴笃······
·他唱歌时不但能用不同的声音唱,而且很有感情的,做出了表情,开心的时候俄脸上笑眯眯的,走路时很神气的,还有动作呢。
·我们再来唱一唱。把两种鞋子的不同唱出来,还要有感情。
二、集体创编高跟鞋
1、请小朋友穿上高跟鞋走一走,说说穿上高跟鞋以后是怎么样的。
·我们是怎么样走路的?就像什么?小企鹅是在哪里走路的?会发出什么声音呀?
歌词:我穿妈妈的鞋,就像小企鹅,走在凉凉的冰块上,嘀咯嘀咯···
4、编得真好听,我们还可以唱出来呢!
5、在老师指导下创编并演唱歌曲。
6、现在我们把穿爸爸的鞋、娃娃的鞋和妈妈的高跟鞋连起来唱一唱。不同的鞋要用不同的声音来唱。
:唱得真棒!娃娃的鞋是我们小时候穿的,长大了弟弟小朋友就穿爸爸的鞋,妹妹小朋友穿高跟鞋。
三、分组创编歌曲
1、那我们现在穿什么鞋呀?
2、今天你穿了什么鞋?(运动鞋)
引导:穿上运动鞋,就像什么呀?它会在哪里跑呀?会发出什么声音?
歌词:我穿运动鞋,就像小红马,跑在绿绿的草地上,得架······
3、我们一起唱一唱。小红马跑起来很轻快很轻松的,我们也要唱出来。
: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鞋子,他们的名字不一样 ,穿上以后的感觉也不一样。
4、这边的四个鞋柜上放着好多鞋,有图片的,有真的鞋子的,还有写汉字的。请你们找喜欢的鞋子编一编好听的歌。记住歌里面要有你穿了什么鞋,就像什么,在什么地方,要让小朋友一听就知道你唱了什么鞋。
5、幼儿自由选择,创编歌词。
(1)字卡 (2)图片(幼儿画) (3)实物 (4)照片
6、分享交流
(1)请小朋友坐回自己的座位。
(2)刚才你把什么鞋子编成了一首歌,唱听一听。
(3)请多个小朋友创编。(两个层次:不同的鞋,同一鞋不同的歌。)
:小朋友真聪明,把喜欢的鞋编成了好听的歌,而且能让我们一听就知道你唱了什么鞋。
四、活动延伸:请你和我跳个舞
1、鞋子有很多很多,只有穿上自己的鞋才是最舒服的。现在我们穿着自己的舒适的鞋一起来跳个舞吧。先找个舞伴。
2、你还可以去请客人老师一起跳。
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流程清晰流畅,围绕目标开展。活动环节层次分明,层层递进。先是复习,然后集体创编,再分组创编。在交流时,我也采用了两个层次,一是不同鞋子创编不同歌曲,二是相同鞋子创编不同歌曲,以提升他们的创编能力。如莉莉和阳阳都创编了小雨鞋的歌,但内容完全不同。
2、小朋友在活动中非常投入,不管是演唱歌曲还是创编歌曲,都很积极。尤其是在创编交流环节,创编的歌曲很好听,内容也很特别。
3、老师给予幼儿表现的机会少了一些。如在创编歌曲时,孩子们创编的热情很高,但是老师只请了三个孩子交流,其他孩子想表现却没有机会,有种意犹未竟的感觉。这时教师应该再多请几个幼儿唱一唱,或者也可以请他们唱给客人老师听,充分体验创编歌曲的快乐。
4、环节过渡时有些仓促。如出示运动鞋时太突然了,可以自然地过渡。这时老师可以问问小朋友:“你们今天穿什么鞋?”当有孩子说出运动鞋后,老师再出示。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石头的特性与作用,体验活动的乐趣。
2、对生活中的自然物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培养幼儿大胆、连贯、完整的表述能力。
活动准备:
1、实物展示台,相关图片,相关石头实物。
2、环境创设:收集各类石头风景及石头建筑物的图片在活动室内展贴。
活动过程:
1、以观察"石头展览"谈话引入:
教师:今天幼儿园举办了一个石头展,小朋友想去参观吗?这里老师提个要求:参观时请小朋友摸一摸、看一看、捏一捏,比一比、踩一踩,然后说一说,这些石头的名字,有些什么秘密?可以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同伴小声讨论。
2、幼儿参观"石头展",探究石头的特性。师引导幼儿从纹路、颜色、形状、大小、软硬光滑、粗糙等方面进行感知。
3、请幼儿自由挑选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并起个好听的名字。
4、幼儿集中交流,分享探究发现
(1)幼儿互相介绍手中的石头。鼓励幼儿自由与同伴交流,说出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朋友参观石头展,谁愿意来告诉大家:你认识哪些石头(要求说出石头的名称),你发现这些石头有哪些秘密(要求说出颜色、形状等方面的特性)。
5、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石头的特性及作用。
(1)引导幼儿小结石头的特性。
教师:今天大家认识了许多石头朋友,它们的颜色是怎么样的呀?(可用:五颜六色、许多颜色、五彩斑澜等等),石头的大小怎么样?(可用:大大小小、有大有小等等)。用手摸一摸、捏一捏,你发现了石头有什么秘密?(有的光滑、有的粗糙、都很硬)。石头都很硬,小朋友玩石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2)了解石头的`作用。
教师:小朋友们知道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有什么作用呢?根据幼儿所说,展示相关图片,介绍石头的用途。如:石头是一种很好的建筑材料,可用来盖房子、造桥、铺路;有些石头经过工人叔叔的加工,成为我们的日常用品,如石磨、茶几和漂亮的工艺品等等。
6、欣赏石头风景图。
教师:还有一些石头是我们不知道的,他们在大自然中成为美丽的石头风景,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要边看边想:这些石头风景你见过吗?是哪儿的?这些石头形状象什么?(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同伴之间互相交流)
7、结束活动。
教师:石头不但作用大,而且很好玩,小朋友们在活动结束后,可和自己喜欢的小石头一起做游戏,也可以在回家后,把你们发现石头的秘密告诉爸爸和妈妈。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通过实验,对重力现象产生好奇与思考。
2.发现弹簧的粗细长短与小球下滑的速度有关系。
3.使动手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在操作中得到提高。
活动准备:
1. 做好的旋转彩球玩具。
2. 幼儿操作材料:长铜丝、短铜丝若干,粗细不同的圆铅笔、吸管、小棒等若干,圆形彩纸片若干,浆糊、抹布,橡皮泥,别针。
活动内容:
1. 演示彩球玩具,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演示玩具,请幼儿观察现象。
(2)介绍玩具的构造。
①教师:这个玩具有几个部分组成的呢?
②示范弹簧的制作方法。
2. 请幼儿来制作玩具。
(1)幼儿尝试自己制作旋转彩球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玩一玩自己制作的玩具。
(3)交流制作经验。
教师:
①你是怎样做旋转彩球的?你的彩球能滑下来吗?怎样滑下来的?
②师生共同小结。
3.讨论:为什么彩球下滑转动快慢不一样。
(1)比一比:谁的小球转得快?
(2)想一想:为什么彩球转的快慢不一样呢?
弹簧粗的转得快还是弹簧细的转得快?
(3)小结:原来有的小朋友他绕的弹簧比较细,所以彩球转的快;有的小朋友绕的弹簧粗,所以彩球转的慢些。
4.怎样使彩球转得快些。
(1)猜一猜:不改变弹簧的`粗细能不能让彩球转得快些?
(2)幼儿尝试,教师做必要的提醒和指导。
(3)小结:
活动延伸:
1.将材料投放在科学角,供幼儿平时操作。提供橡皮泥,鼓励幼儿尝试将纸球换成橡皮泥,改变两边橡皮泥的重量,观察其下滑速度的变化。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重力与速度变化的现象。
活动建议:
1.长短铜丝应分别为两种规格,利于
幼儿对比。
2.铜丝应软些,便于幼儿操作。
3.活动周期为2课时;幼儿园的集体活动、兴趣小组、家庭等均可开展此项活动。
相关知识:
1.玩具原理及制作方法:
在本玩具中,重力可以分解成为对铜丝的压力和下滑力,把螺旋弹簧拉长,重力中的下滑力变大,所以“彩球”旋转的速度就变快了,同理,弹簧变细了,重力中的下滑力也变大了,所以速度同样变快了。
取一根长约50厘米的16号铁丝。铁丝一端留出5厘米后,在圆铅笔上绕10余圈,铅笔脱出后做成弹簧,然后再将弹簧拉长。
取l根长约20厘米的18号或加号铁丝,中间交叉留出1个圆环,铁丝的2个顶端弯个直角小钩。用彩色粘纸或白纸涂上颜色,剪4个“圆球”,粘贴在铁丝两端的小钩上。将贴有彩色“圆球”的铁丝中间圆环,套入螺旋弹簧顶端,“彩球”沿螺旋铁丝,旋转下落。
2.重力、重力加速度的概念。
任意两个物体或两个粒子间的与其质量乘积相关的吸引力。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力。简称引力,有时也称重力。在地球物理学中习惯把地球重力加速度称为地球重力,其单位厘米/秒2称伽(Gal,为纪念伽利略而命名)。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引导幼儿细致观察、迁移经验,尝试运用比较、分析、推理、排除等手段进行案情分析。
2、感受对人物、场景等的细致观察在侦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
1、已认识各种脚印。
2、课件:ppt画面
3、幼儿侦探卡人手一张,笔。
4、侦探道具(眼镜,放大镜)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事件起因――少了商品。
1、点击ppt画面一:熊猫开超市。
师:熊猫开了一个超市,生意可好了,来买东西的顾客非常多。一天的生意忙完了,客人都走了,熊猫要货物,清点商品数量了。
2、点击ppt画面二:商品清单。
幼儿对照自己的清单卡,记录数量。
师:算出来的单子仔细观察一下,发现什么问题?
幼:货架上有1块蛋糕,记录单上有3块蛋糕,少了2块蛋糕。
幼:货架上有3罐蜂蜜,记录单上有4罐蜂蜜,少了1罐蜂蜜。
二、进行侦破。
1、猜测。
师:那少了的1罐蜂蜜,2块蛋糕会到哪里去了呢?
幼儿猜测,自由交流商店可能发生的情况。引导幼儿说出有人拿走了。
师:到底可能是谁拿走的呢?让我们来看看今天到过超市的顾客们吧!
(有熊、猴子、狐狸、小狗等6种动物,动物神情、动作、衣着等各不相同,有利于引导幼儿观察、分析与推理。)幼:是猴子,因为它戴着一副眼镜像坏人。
幼:可能是小狗,因为狗在流汗,很紧张。
幼:是熊,因为熊爱吃蜂蜜。
幼:可能是鸡,因为鸡背着背包上超市,很可疑。
幼:……。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可是这些都是你们猜出来的,光凭猜行不行,想想侦探破案需要找到什么?
引导幼儿得出:找线索。
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侦探,一起去找线索吧!
2、根据线索,圈定嫌疑人。
线索一:脚印(点击ppt画面五:脚印)师:在蜂蜜和蛋糕的柜台前,留下什么呢?
幼:弯弯的月牙形的是马的脚印。
幼:像竹叶样的是鸡的脚印。
幼:枫叶样的是鸭的脚印。
幼:圆圆脚趾的是狗的脚印、尖尖脚趾的是狐狸的脚印。
师:留下这些脚印的人,很可能就是拿走蜂蜜和蛋糕的嫌疑人。
师:我们每个小侦探都有一张这样的侦探卡,请你们把留下脚印的小动物找出来,在第一行里做个记号,表示它是嫌疑人。
幼儿操作,打勾记录,教师在大侦探卡上记录。幼儿纠错。(教师巡视)
线索二:黄色格子布。(点击ppt画面五:黄色格子布)师:除了脚印,柜台前还留下了什么?
幼:一块黄色的格子布。
师:留下这块黄色格子布的'人也可能是嫌疑人。这块布会是谁留下的呢?我们还是看看这些顾客仔细找找看。
请幼儿找到后自己说说在哪些小动物身上有这块黄色格子布,教师倾听。
提出观察要求:观察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小动物身上的每个地方都要仔细看,这样才能一个都不漏掉!
师:请你们把可能留下黄色格子布的嫌疑人也找出来,在第二行里做上记号。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操作,打勾记录,教师在大侦探卡上记录。统计找到了2位嫌疑人。
线索三:目击者。
师:除了在柜台前发现的脚印和黄色格子布外,我们还找到了一位目击者。
(小猪)什么是目击者呢?(看到别人拿东西的这个人就是目击者。)我们一起来仔细听听目击者是怎么说的?
小猪说:我看见拿走蜂蜜和蛋糕的人穿着一件背心,背心上有数字"58"。(教师体态)幼儿复述目击者的话。
记录线索。一边听目击者的话一边将这条线索在第三行第一格里记录下来。
幼儿操作,打勾记录,教师在大侦探卡上记录。
3、推理、结案。
(1)、思考:根据线索找到了这么多的嫌疑人,那到底谁最有可能是拿走蜂蜜和蛋糕的人?请幼儿看着自己的侦探卡,思考分析。
幼儿讨论,引导幼儿从三条线索和对应的嫌疑记号着手,找出最有可能的嫌疑人。
(2)、幼儿推理:谁是最可能拿走蜂蜜和蛋糕的人。
师:不能光凭一条线索就能断定谁是嫌疑人!
幼儿自由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小狗)
(3)、结案,了解真相。
师:小狗就是拿走蜂蜜和蛋糕的人。那狗为什么会拿蜂蜜和蛋糕呢?
请幼儿个别发表意见师:那我们一起去问问小狗,看看小狗会怎么说。
小狗说:我是小熊家的邻居,熊妈妈生病了,很想吃蜂蜜蛋糕,可是家里的钱都拿去给熊妈妈看病了,小熊哭得很伤心。我舍不得可怜的熊妈妈,所以才到商店里拿了蜂蜜和蛋糕。
4、案情动机讨论。
师:真的是小狗拿走了蜂蜜和蛋糕,狗为什么要拿走蜂蜜和蛋糕呢?小狗这样做对吗?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潜水艇下沉、上浮与鱼鳔的关系,乐于探究其中的奥秘,初步感知仿生学的原理。
2、欣赏有关潜水艇的录像,进一步了解潜水艇潜水的过程与简单原理。
3、想象创造各种各样的潜水艇,发展大胆想象的能力及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准备:制作好的潜水艇模型、吸管、纸鱼、气球、橡皮泥、胶带、铁块、剪刀、装满水的'盆。
活动流程:
1、教师做“纸鱼”游泳实验,引发幼儿探究兴趣。
(1)请幼儿讨论;鱼为什么会游泳。
(2)出示一条纸鱼,演示鱼游泳的过程。把气球放在纸鱼的肚子里当鱼鳔,通过给气球充气、排气观察鱼上下沉浮的样子。让幼儿说出鱼鳔的用处:鱼有了鱼鳔,就能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游,想浮起来时就在鱼鳔里充满空气,想沉下去休息时就排掉鱼鳔里的空气。
2、引导幼儿探索潜水艇下沉、上浮的秘密。
(1)组织幼儿自己玩潜水艇,想办法使潜水艇上浮、下沉。
(2)分析讨论为什么潜水艇能够下沉、上浮,知道潜水艇是模仿鱼鳔的原理制作的。
3、观看有关潜水艇的录像片,进一步探索潜水艇的奥秘。
4、拓展思路:用手工制作、绘画、粘贴、拼搭的形式来表现想象中的潜水艇。
(1)在潜水艇的全身都安装小圆桶,使潜水艇浑身上下都是枪。
(2)幻想画:我乘潜水艇遨游时光隧道。
(3)把潜水艇做成鱼的形状,这样的潜水艇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4)插上翅膀,制作会飞的“潜水艇”。
(5)安装四条腿,变成机器人的“潜水艇”。
活动延伸:
了解更多仿生学的相关知识。
科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情绪愉快地参加探知活动,培养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鸡蛋碰撞在软硬不同物体上的不同结果。
3、帮助幼儿学习用语言讲述活动。
二、活动准备:
盆、毛巾、海绵垫、沙堆、棉花、小石块、积木、鸡蛋等。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产生探知的`欲望1、出示两个盆,一个盆底垫上了软软的毛巾。桌上有什么?两个盆一样吗?2、出示两个鸡蛋:如果把鸡蛋丢在盆里会怎么样?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3、鸡蛋壳怎么会一个破了,一个没有破?幼儿感知两个盆的不同及不同的结果。
(二)幼儿动手操作、感知1、幼儿人手一个鸡蛋,在周围环境中尝试。2、帮助幼儿用语言讲述活动。
(三)讨论、扩展经验1、鸡蛋丢在石头上怎么就会破了?2、我们小朋友吃鸡蛋时怎么吃呀?3、还有什么东西碰在硬的上面会碎呢?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认识几种有特征的动物的脚丫
2、体验辨认小脚丫的乐趣
活动准备:动物的小脚丫图片毛绒玩具(小鸡小鸭大象小猫)
在环境中贴上小脚丫的图片以便幼儿辨认
活动过程:
一、请孩子看看,唱唱自己的脚
1、我们来唱唱我们的小手小脚
歌曲《小手小脚在哪里》
2、数一数自己有几只脚,我们的小脚有什么本领呀?
教师带领幼儿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感受脚是我们的好朋友
二、幼儿辨认这是谁的小脚丫
1、出始小脚丫的图片,让幼儿找一找是哪只小动物的
2、说一说小脚丫的特征
小鸡的'脚丫尖尖
小鸭的脚丫扁扁
小猫的脚丫像梅花
大象的脚丫大又圆
3、再次辨认这是谁的小脚丫
三、游戏:找一找,踩一踩小脚丫
1、教师说出小动物的名字让幼儿去找找它的小脚丫
2、教师与孩子一起辨认没有看过的小脚丫(马的小脚丫)
3、继续寻找其他的小脚丫
科学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玩印章"活动取自上海《学习活动》5—6岁教师参考用书《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印章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产物,它以一种中国独有的语言方式,向世界讲述着文明古国的历史和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赋予了它更多的意蕴和内涵。但是印章对与幼儿而言还是比较陌生的,于是我们利用外出活动、社区资源,找寻与印章有关的信息,增加幼儿对于印章的感性认识,为《玩印章》活动的开展提供经验准备。活动开展中我尝试着借助教材故事《爱盖章的国王》作为切入口,进行了创造性地改编,利用作品,引出印章,并由此展开了科学活动。引发幼儿对印章兴趣,感受印章的历史和文化,这是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诠释,也是本次教学价值之一。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盖盖、找找印章的过程中,了解印章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2、找寻印章在生活中作用,产生自制印章的'愿望。
活动流程
1、经验准备——积累对印章的感性认识
2、讲述故事——丰富有关印章知识
3、参观"国王印章店"——感受印章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4、游戏:找印章——进一步感受印章在生活中的作用
5、延伸活动——产生自制印章的愿望
科学教案 篇9
一、设计思路
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兴趣热点,孩子们参观了幼儿园旁边的菜场,通过与营业员的接触了解蛋的种类和名称;通过家园之窗及与家长的沟通,发动家长老师孩子共同收集实物图片等,扩大了对蛋的认识。可以说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浓厚兴趣,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让他们看看摸摸尝尝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喜欢的。为了进一步拓展蛋的主题我特预设了这节探索活动,旨在让本班的孩子通过各种感官来探索了解蛋的形状结构。进一步积累有关蛋的知识经验。小班的孩子正是培养情感的初始阶段,通过在这次活动让孩子在吃蛋的时候互相谦让,共同分享,这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在探索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强烈的探究愿望,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索了解蛋的形状、结构,积累有关蛋的知识经验。
2、初步培养幼儿比较、判断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与同伴分享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
1、让幼儿自己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蛋,将蛋藏在教室四周的"树林"里。
2、一只不透明的大布袋内装鸭蛋、鸡蛋、鹅蛋、鹌鹑蛋等。
3、人手一只塑料碗,每桌中央放一空碗、擦手巾。
4、将幼儿家长、教师收集的有关蛋的图片布置在活动室墙上。
四、活动流程:
玩一玩→试一试→尝一尝→延伸
(一)玩一玩
1、看看摸摸猜口袋教师:你们猜猜看口袋里装了什么?(启发幼儿运用视觉、触觉来猜)2、教师逐一出示口袋中的蛋宝宝,让幼儿数数有几只并说出蛋的名
3、找找蛋宝宝让幼儿自由到"树林"边找蛋宝宝,互相看看比比。
教师:你找的是什么蛋?什么蛋宝宝大?什么蛋宝宝小?
(二)试一试
1、引发吃蛋的愿望教师:你喜欢吃蛋吗?要吃到蛋先要做什么?(提醒幼儿将剥掉的蛋壳放入碗中)
2、幼儿自由探索,尝试区分了解生蛋和熟蛋。
教师:你们的蛋都可以吃吗?为什么?生的蛋里面是什么样的?熟的蛋里面又是什么样的?
3、幼儿讨论交流
4、归纳小结
(三)尝一尝
1、让幼儿尝尝熟蛋。
2、启发幼儿将熟蛋与别人分享。
(四)延伸
教师品尝咸蛋并与几名幼儿分享,提示幼儿:为什么你们吃的蛋有的淡有的,那是怎么一回事呀?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其他蛋的愿望。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1
(精选)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精选)09-24
[经典]科学教案08-28
科学教案[精选]09-22
(经典)科学教案09-17
(精选)科学教案08-31
[精选]科学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