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12 08:26:5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科学教案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科学教案4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通过不同感官感知种子外形及质感,激发其种植热情。

  2、引导幼儿猜想种子的播种方法及成长过程。

  【活动准备】

  长豆果实、长豆种子、记录表每个小朋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

  (1)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吗?(长豆)

  (2)小朋友知道长豆长在哪里吗?(长在土里)

  (3)那么长豆是怎么样长出来的呢?(长豆种子种到土里)

  (4)小朋友知道长豆种子可以从哪儿得到呢?(长豆里)

  (5)现场剥开长豆的外皮让幼儿观察

  2、观察

  将若干粒长豆种子放在投影仪上让幼儿仔细观察

  师:请问小朋友观察到的长豆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请若干幼儿描述,老师稍作总结。

  过渡:小朋友刚刚仅用眼睛观察了长豆种子,想了解它多一点吗?

  幼:想(有的想摸一摸,有的想闻一闻)

  3、分组观察长豆种子,让幼儿在看摸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长豆种子:

  (1)集中,请幼儿介绍自己观察长豆种子的方法(看摸闻)

  (2)请幼儿描述通过看摸闻的'方法了解到长豆种子的哪些特点

  小结并过渡: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了长豆种子那么多特点,它是深紫色的,小小的,很饱满,摸上去很光滑,闻不到什么味道。了解了那么多,你们知道长豆种子是怎样种到土里和长大的吗?

  4、幼儿猜想种子的种植方法和成长过程并进行记录

  5、结束:小朋友表现真棒,以后可以自己尝试种植各种种子了。

  【活动反思】

  对于科学课,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动脑筋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是关键。

  老师在问题的设置方面应该是简单、直接、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

  本次记录属于猜想记录,更加需要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和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物品的不同包装及其各自的作用;

  2、通过观察发现各种包装的异同,发展观察能力。

  活动重点:了解物品的不同包装及其各自的作用;

  活动难点:细心观察,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

  活动准备:

  家乡特产图片

  幼儿用书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特产的包装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特产吗?

  (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家乡有的一些特产。)

  2、教师:如果这些特产你要把它送给外地的朋友或亲戚的话,你会怎样带去呢?

  二、出示几种不同包装的特产:茶叶、酱鸭、南丰蜜橘、瓷器,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包装有什么不同之处

  1、教师:小朋友,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特产的包装,它们有哪些地方不一样的呢?

  2、为什么人们喜欢用罐子来装茶叶、用真空包装半酱鸭、用塑料袋装蜜橘、用带有纸槽的纸盒装瓷器呢?能不能把这引动物品的'包装互相调换一下呢?

  (让幼儿大胆讨论,说明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各种物品的包装要根据这种物品的特点来选择适合保存它的材料。比如罐子的密封性好,所以用它装茶叶可以更好的使茶叶防潮保鲜;真空包装减少了袋子里的氧气,用它来装酱鸭可以防止酱鸭变质;塑料代轻便、透明,用它装蜜橘便于人们购买;盒子能将很多小东西集中在一起,方便携带,在盒子里做一个硬纸槽,用来装瓷器,可以更好的固定,防止瓷器破碎。

  三、观察这些包装发现它们的相同点

  1、教师: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虽然这些包装的材料不一样,但是它们上面都有什么呢?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再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2、教师小结:包装上都有文字和图案,是用来介绍该产品的名字、配料、生产日期及使用方法等。

  四、启发幼儿根据包装的不同材质来分类:纸包装、塑料袋包装、罐包装、真空包装等

  教师:原来各种物品的包装都它们各自的特点,我们现在把包装材料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我们一起来分分类,看看有多少材质的包装吧!

  五、讨论:平时生活中你见过还有哪些物品用过这些包装呢?为什么用这种包装呢?

  教师示范边讲解;

  教师:老师还见过小朋友的玩具有很多是用纸盒包装的,因为纸盒可以减少对玩具的碰撞和磨损。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会组装一个皮带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和链条传动装置。

  知识与技能

  ●知道几种传动装置的结构与功能;

  ●知道怎样来传递运动和能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进行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其乐趣;

  ●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中的传动装置。

  学生准备:带一些会运动的玩具如玩具赛车、跳蛙、回力汽车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

  1、谈话:我知道同学们都爱看动画片,下面就播放动画片《木偶奇遇记》的片断。

  2、提问:第一个运动的物体和最后一个物体之间隔得很远,而且根本没有任何接触,可为什么仍然能够引起最后一个物体的运动呢?讨论交流。

  3、再次观看录像,欣赏动力传递的过程。

  4、结合录像解释:这些可以把动力传到另一个地方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5、提问:你还在哪些物体上见到过传动装置?你能描述一下这种装置的结构吗?(教师适时出示并操作某些有代表性的物体,展示物体的传动装置和传动方式。)

  6、谈话:这些传动装置是怎么样传递动力的?常见的动力传递方式有哪些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动力的传递》。(板书课题)

  二、探究几种传动装置的结构和功能。

  (一)、探究皮带传动的特点。

  1、教师出示一个皮带传动装置,操作演示。学生观察:这个传动装置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2、认识皮带传动装置的结构:一根皮带、两个大小不同的轮子。

  3、教师操作皮带传动装置,学生观察轮子的运动状态。

  4、交流讨论:当大轮运动时,小轮是何种状态?大轮和小轮的运动方向是怎么样的?大轮和小轮转动的快慢一样吗?动力是依靠什么传递到小轮上的?

  5、讲解:我们把这种传动方式叫做“皮带传动”。皮带将运动和能量从一个轮子传到另一个轮子上,带动了轮子的转动,也决定着轮子运动的方向。

  6、分组操作实践。

  ⑴各组学生利用工具箱里的器材组装一个皮带传动装置模型;

  ⑵设法将大轮和小轮按照相反的方向同时转动,画下皮带传动的示意图;

  ⑶记录下大轮和小轮的转动方向和快慢。

  7、交流汇报,操作演示。

  8、讨论:皮带传动有什么特点?

  9、小结:皮带传动装置一般是由一根皮带和它所连接的两个轮子或滑轮组成的。通过皮带,一个轮子的转动被传到另一个轮子上。皮带传动可以传递力,能改变轮子转动的快慢,能改变轮子转动的方向。

  10、欣赏:利用课件展示皮带传动装置运动的.画面,了解皮带传动装置在机器运动中的作用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洗衣机、电梯、缝纫机、游乐场里的旋转玩具、工厂里的机器、农村的脱粒机、拖拉机等)

  (二)、探究齿轮传动的特点。

  1、电脑演示、放大座钟内部的传动装置,观察:传动装置的结构跟皮带传动装置有什么不同?

  2、观察传动装置的运动状况,了解此种传动方式叫“齿轮传动”。

  3、分组操作实践:

  各组学生利用工具箱内提供的材料做一个齿轮传动装置,研究它的传动特点并填写实验记录:

  ⑴按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转动齿轮A,观察发生的现象。

  ⑵增加一个齿轮,依次转动每一个齿轮,观察另外两个齿轮转动的方向和快慢。

  依次转动每一个齿轮,记下另外两个齿轮的方向和快慢。

  A B C

  方向 快慢 方向 快慢 方向 快慢

  转动 A * * B * * C * *

  4、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5、讨论:

  ⑴在齿轮传动装置中,相邻的两个齿轮转动方向有什么特点?

  ⑵齿轮传动中,齿轮转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6、小结:齿轮传动装置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成。齿轮传动可以传递力,能改变齿轮转动的方向、能改变齿轮传动的快慢。无论一个齿轮朝哪个方向转动,与它相邻的齿轮一定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要使两个相邻的齿轮朝同一个方向运动,必须在两者之间再加入一个齿轮。齿轮的旋转速度取决于两个齿轮的大小,还与两个齿轮齿数的比值有关,比如一个16齿的齿轮会使一个8齿的齿轮的转速增加一倍。

  7、扩展阅读:几种齿轮传动的装置(教材15页)。

  普通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伞形齿轮传动、内齿轮传动

  8、比较:皮带传动和齿轮传动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皮带传动可以远距离传动,但容易损失动力;齿轮传动可以最大限度地传递动力,但必须近距离。)

  9、设疑:你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既可以远距离传动,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传递动力的传动方式呢?

  (三)、探究链传动的特点。

  1、依靠一根结实的链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操作演示链传传动装置,学生观察两个轮子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

  2、交流发现。

  3、操作实验器材,体验链传动的特点。

  4、比较:链传动与皮带传动、齿轮传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链传动可以最大限度传递力,也可以远距离传递力,但工作动力不能太大,因为受到链条的承受能力的限制。)

  三、巩固应用,迁移拓展。

  1、谈话:各组学生分别观察自己小组带来的玩具,找一找玩具的哪个部分是起传动作用的,说一说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传动方式。

  (电动赛车里应用的是齿轮传动、音乐盒里应用的是齿轮传动、自行车应用的是链条传动……)

  2、提问: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机器分别运用了什么传动方式呢?

  3、拓展迁移:

  ⑴玩一玩:

  将两只注射器装满水,用胶管连通,推动或者拉动其中一只注射器的活塞,观察另一只活塞的运动,说一说其中的道理。

  ⑵了解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类型的传动装置。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豆子。

  2、知道黄豆可以制作豆浆、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

  3、培养幼儿不挑食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前一天泡的黄豆;生好的黄豆芽。

  2、师幼一起收集各种豆子,丰富幼儿关于豆子的认知经验。

  3、透明瓶子。

  活动过程

  一、听声音,引出黄豆。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闭上眼睛,竖起小耳朵仔细听,猜猜球棒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教师拿出黄豆)它是什么颜色、形状的?

  师:除了黄豆宝宝,你还知道哪些豆宝宝?

  二、认识各种豆子

  1、师:黄豆、红豆、绿豆、黑豆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

  师幼小结:相同,都叫豆,表面很光滑,捏上去硬硬的;不同,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

  2、师:豆子的颜色和它们的名字有关吗?

  引导幼儿发现它们的`名字有和颜色有关;黄色的是黄豆、红色的是红豆、绿色的是绿豆。

  幼儿分组操作,将混在一起的豆子进行分类。

  3、感知干湿黄豆的区别

  教师出示干湿黄豆若干。

  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软硬上进行比较。

  师幼小结:泡过的黄豆比原来大一些,软一些,颜色也浅一些。

  4、教师出示图片,幼儿了解黄豆宝宝的生长过程。

  三、了解各种豆制品及其营养价值

  观看幼儿画册《豆宝宝》。

  引导幼儿边看边说出画页中各种豆制品的名称。

  幼儿讨论:豆制品的营养。

  师幼小结:黄豆宝宝可以做很多好吃的食品和调味品。豆制品的营养非常丰富,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少生病;补充各种营养,如维生素、钙、铁等,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所以小朋友一定要多吃豆制品,不挑食。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09-24

科学教案[精选]09-22

(经典)科学教案09-17

[经典]科学教案08-28

(精选)科学教案08-31

[精选]科学教案08-16

科学教案【经典】08-23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