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14 10:20:4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集合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集合6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能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并知道吃蔬菜的哪些部位。

  2、初步了解不同蔬菜有不同的营养,多吃蔬菜身体棒。

  3、幼儿能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获得其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蔬菜实物若干:西兰花、花菜、菠菜、卷心菜、青菜、芹菜、莴笋、土豆、胡萝卜、萝卜、毛豆、花生、丝瓜、黄瓜、茄子、番茄。

  2、分类筐。

  3、一次性桌布,筷子、碟子若干,蔬菜沙拉(小番茄、黄瓜、生菜、胡萝卜、紫甘蓝)。

  三、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让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吃的蔬菜,通过介绍自己喜欢的蔬菜,进一步了解各种不同的蔬菜。

  1、师(出示“蔬菜”):每天无论是家里还是幼儿园,我们都要吃许多的蔬菜。你喜欢蔬菜吗?你都喜欢吃什么蔬菜,为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并及时的给予表扬,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教师小结:蔬菜有很多的维生素、矿物质,营养很丰富,所以多吃蔬菜身体好,我们应该样样蔬菜都要吃。

  (二)、蔬菜可以吃那些部位?对蔬菜食用的不同部位感兴趣。

  1、猜猜老师喜欢吃什么蔬菜?(引出胡萝卜)胡萝卜的什么部位可以吃?

  小结:原来胡萝卜的根是可以吃的。

  2、不同的蔬菜吃的是不同的.部位,有的是吃花,有的是吃种子,有的是吃果实,有的是吃茎/叶,还有的是吃根。这里有很多的蔬菜,它们的什么部位可以吃哪?

  小结:原来,蔬菜的根/花/果/叶/茎/种子是可以吃的。青菜真厉害,可以同时吃两种部位,有没有更厉害的蔬菜,可以吃三种不同的部位的?除了这些蔬菜以外,哪些蔬菜的根(花/果/叶/茎/种子)也是可以吃的?我们回去再找一找。

  (三)、品尝蔬菜沙拉

  1、平常你们吃的哪些菜是用蔬菜做的?

  小结:蔬菜有很多的做法,可以炒、凉拌、煮……还可以做汤。

  2、老师用一种不一样的做法做蔬菜,就是用蔬菜做成蔬菜沙拉,我们一起来品尝吧。尝尝你吃到的是什么蔬菜?吃的是它的什么部位?

  3、教师小结:蔬菜不仅味道好营养也很丰富,是维持我们生命不可缺少的食物。所以我们小朋友要天天吃蔬菜,而且要样样蔬菜都爱吃。

  活动反思:

  今天的教学活动是科学活动《我爱吃的蔬菜》,主要是让幼儿认识一些蔬菜,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蔬菜,及蔬菜的营养。为了避免课堂上幼儿不知所措,所以在提前一天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家长,请家长让幼儿在家说说自己喜欢的蔬菜及蔬菜的营养。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很多小朋友都带来了纸条,上面写的一些蔬菜的相关知识,甚至有的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从网上下载了一些蔬菜的资料,既有图片又有文字说明。看来我们的家长对小朋友真的很重视。

  但是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虽然小朋友家长准备了很多资料,可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出现了冷场。虽然事先的准备看起来很充分,但是由于这些材料都是家长准备的,我们的小朋友又不识字,所以他们还是不会说。所以这个教学活动不是很成功,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看来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

  一、教学准备应重视幼儿的经验准备

  经验准备是教师在备课时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分析。教师在组织任何教学时都要反复思前顾后,让前面活动成为后面活动的铺垫。只有重视幼儿的经验准备,才能不断引导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建构新的经验。本次活动家长参与准备工作比较多,如幼儿家长还打印了蔬菜的相关资料,而幼儿却没有进行相关经验的准备,所以才导致冷场。

  二、让幼儿参与准备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主动地建构过程,教师在思考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幼儿成为活动的主动者,让幼儿在参与准备的过程中学习、思考、提问、尝试解决问题,与别人交流等。今天这样家长虽然找了很多资料,但是幼儿却没有参与,所以他们会不知所措。所以下次还要请家长和孩子共同收集资料,因为在找资料的过程也是幼儿经验的积累。比如今天的活动完全可以请小朋友跟家长说一说蔬菜的营养,家长如果发现孩子不会说,在进行适当的补充,我想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三、做好自身的经验准备

  上课的老师必须要为教学认真做好自身的经验准备,也就是要努力扩展自己的知识经验。我必须事先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一些常见蔬菜的营养,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解答。力求了解幼儿文化,尽量缩短成人和幼儿的心理距离。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体会“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得事情”的美好。

  2、理解故事并对四季的花卉感兴趣,乐意不同的韵律节奏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1、四季特征明显的花:迎春花、桃花、油菜花、荷花、玫瑰、菊花、桂花、红梅、腊梅、水仙花、白玉兰。

  2、《花婆婆》PPT。

  3、儿歌“四季花开”:

  暖和的 春天 来到了,什么 花儿 朵朵 开?

  炎热的 夏天 来到了,什么 花儿 朵朵 开?

  凉爽的 秋天 来到了,什么 花儿 朵朵 开?

  寒冷的 冬天 来到了,什么 花儿 朵朵 开?(备有:我们种的 什么花儿 开)

  4. 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

  1. 引出活动:

  老师:今天带来一个故事(出示PPY),认字吗?《花婆婆》。婆婆是个什么样的人?花婆婆是干什么的?

  ——这里对故事题目的展开,既是激发对故事的喜欢和期待,又是引导孩子情绪渐渐投入的必须过程。

  在活动中:

  老师:婆婆是个什么样的人?

  孩子:老人。

  老师:花婆婆是干什么的?

  孩子:种花的……买花的……喜欢花的……

  2. 讲述故事

  老师: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们听听故事。(音乐起)

  (讲到:第三件事后,插问)。

  老师:小女孩答应爷爷要做哪三件事?

  孩子:做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到世界去逛逛(老师:就是去旅行)……在海边住……

  二、四季开的花

  1. 说说四季开的花:讲到“花婆婆”准备种花时,引发交流四季开的花。

  老师:花婆婆想,如果海边开满了鲜花,世界一定变得更美丽;如果海边一年四季都开满鲜花,世界一定变得更美丽。

  老师:那么,你知道什么花儿会在什么季节开放吗?

  ——从这里,延伸出另外的学习内容:关于花卉的活动。我认为,尽管故事最能凸现的是情感教育,但情感认知也需要现实认知作基础。所以,一个故事一定蕴含着认知或其他的学习因素。另外,孩子在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也需要变换不同的学习内容或方式,才能保持学习热情,所以,这里的“走神”,对主题和孩子的学习,都是有用的。只是,这时的故事,已经是孩子的认知活动的平台了。

  孩子:桃花是在春天里开得……荷花是在夏天里开的……

  老师:除了这些花,你还能说出其他花的名字吗?

  孩子:梨花……康乃馨……(很踊跃)。

  ——这里的两个问题,前者难,后者易。按逻辑,应该先易后难。可是,现场要观察,孩子对于花卉的经验有多少。

  如果,孩子的花卉经验积累比较正常的,那就“先难后易”,因为,“先难”让有着一些四季花卉经验的孩子,极力地搜寻自己的记忆,需要集中精力。而“后易”让绷紧的思维,稍稍地“松了一口气”,学习积极性依然很高。

  如果,孩子的花卉经验很少。那么就要“先易后难”,因为,“先易”让孩子在少有的花卉经验中,回答相对简单的问题,再从孩子知道的花卉出发,开始思维的二维思考,但这时“后难”,往往带有“接受”的性质,如***是什么季节开放的呢……其实啊,***是在夏季开放的……

  本次活动,提问是“先难后易”。孩子“先”愣了几秒,渐渐地有5个孩子相继回答,“后”来,孩子的回答很踊跃,有些刹不住,场面因孩子的自信而热烈。

  2. 分一分:四季不同的花。

  老师:其实,我们现在知道的花的名字有7000多种。我准备了一些花的照片,你和朋友两人一起,去认一认:这是什么花?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 把它们放在相应的字卡的'下面(字卡为:春天花儿、夏天花儿……)

  孩子:(操作)。——这时应该关注不认识字的孩子。老师出示字卡时,孩子跟读一边。

  重点把握:

  桂花:是在夏天过后的中秋节时开的,中国人常说:八月桂花香。

  玫瑰:这是红玫瑰,红玫瑰是在火热的夏天,开得最红。

  孩子:玫瑰是冬天开的

  老师:红玫瑰是在火热的夏天,开得最红。

  孩子:桂花,不知道……

  老师:它是在中秋节开放的……

  孩子:夏天……秋天,中秋节当然是秋天……

  老师:没错,是秋天。中国人关于桂花的诗叫:八月桂花香。

  孩子:对,八月十五中秋节。

  3. 唱一唱:四季花儿开。

  1]老师:还有许多花,会在四季里开放,这真是件美好的事。如果,我们可以把花儿在四季开放的事,唱出来,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这里有一些儿歌,我们一起有节奏地唱唱看。

  ——这里既帮助孩子认字,又有了节奏的范式。在春、夏读完后,提问:刚才是用手来打击节奏,还可以用什么来打击节奏?(提示:脚,动作都可以表示节奏)

  在活动中,请一个孩子回答:迎春花。孩子回答得节奏完全相符。于是,孩子和朋友两人选一种花各自练习,一问一答。

  老师提示:节奏和别人不一样,那会更美好。

  交流中,两个女孩用转腕动作表示节奏,大受赞赏。两个女孩用手击头打节奏,

  老师:节奏倒是表示出来了,头受伤了,这事情就不美好了。所以,不要打头。

  孩子:桃花桃花朵朵开。

  老师:瞧,重复“桃花桃花”真好听,多美!

  2]老师:出示“我们种的什么花儿开”(让孩子感受16分音符的节奏),是水仙花,怎么唱着回答?

  女孩子节奏完全正确,大家跟着学一次。

  老师:啊,这真是件美好的事情!

  ——其实,这里的感叹,都是为让孩子感受现实中的“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为后面的情感深化的环节作铺垫。

  三、一件美好的事

  1. 回归故事。

  老师:花婆婆知道了那么多四季开放的花,写信买了许多花籽……可是,孩子们也不知道将来会做什么!

  2. 美好的事情。

  老师:你觉得做什么事,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呢?——深化“美好的事情”,让孩子拥有一个短暂或许是永久的理想。

  孩子:(愣了10多秒)念儿歌……

  老师:对,唱歌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孩子:做花,做纸花、布花,会让世界更美好!

  老师:是啊!那些纸花、绢花可美丽了!

  孩子:弹琴。我弹的钢琴声传到许多人家里,世界就变得更美好!

  老师:啊!真的美好!

  孩子:我要保护世界……

  大家:啊?

  孩子:让大家知道,不要在水里扔垃圾,小河就变得更美好!

  老师:对!小河一美好,世界也就更美好!

  孩子们,你们已经知道了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事情。请你记住这件事情,努力去做这件事情。知道吗?等你们长大了,世界因为有你们,会变得更美好!

  ——孩子想的美好的事情,都很实际,那是前面的伏笔所致。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运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熟悉歌词,并说说歌词的内容。

  2、通过倾听乐曲,让幼儿知道这是一首熟悉的流行歌曲曲调,能根据曲调、歌词学习仿编歌曲。

  3、学习运用动作表达歌曲,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4、教育幼儿当别人有小缺点时,应给机会让别人改过。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6、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幼儿已熟悉流行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狼头饰一只,钢琴一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梦,你们猜我梦到了谁?(兔子、狼)它们俩在一起会说什么?

  二、熟悉歌词

  1、狼说:"别看我长得很可怕,其实我很可爱"(按节奏说歌词)兔子说:"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来看去你都是个大坏蛋,我想了又想,我看了又看,做朋友的是还真难办。"

  2、幼儿重复说说歌词。

  三、熟悉乐曲

  1、小朋友真能干,现在我们要用兔子和狼的故事玩唱歌的游戏。歌词就在故事里,曲子在哪儿?请你们听琴声,你听过这首曲子吗?(老师弹"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乐曲)

  2、你们听过这首曲子吗?是谁唱过的?(任贤齐唱的流行歌曲)

  3、什么是流行歌曲?我们也来编一首自己的流行歌曲好吗?

  4、老师编出第一句:"对面的兔子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幼儿编唱:"别看我长得很可怕,其实我很可爱。"(老师提示:兔子怎么说的,也编编看?)幼儿接着编唱:"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来看去你都是个大坏蛋,我想了又想,看了又看,做朋友的'事还真难办。"

  5、老师弹琴,幼儿演唱自己编的歌曲。(讨论:最后一句歌词可不可以用说唱的形式说出来?"做朋友的事还真难办")

  四、游戏活动

  1、老师戴上狼头饰问:"我是一只改好的狼,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请用歌声告诉我!(老师唱狼说的话,唱完后小朋友接唱兔子说的话)

  2、唱完整首歌曲,问幼儿: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和我做朋友?(老师假装把自己的尖牙齿拔掉,再和幼儿对唱一边歌曲。)问:你们现在愿意和我做朋友了吗?

  3、和听课的客人老师玩对唱的游戏。

  问:客人老师,我们今天真高兴,你愿意和我们玩兔子和狼的游戏吗?你想扮演什么?(和客人老师对唱几遍,在最后一遍时,客人老师答应做朋友,歌词最后一句改唱为"做朋友的事真好办。"

  五、随机教育在平时的生活中你的朋友、同伴有了小缺点,要给机会让别人改过,这样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好吗?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最后的反思环节中,兔子和狼都在诉说着他们的快乐。这也是本次活动的价值实现。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比较关注的是表达,仿佛总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说别人的事。这次活动我们希望幼儿用自我卷入的方式参加反思,幼儿的反思是在他们自己感动的基础上获得的,而且,这种感动来源于幼儿的亲身体验与经历。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2、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3、对冬天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事先准备一些干净的冰块。

  2、准备不同形状的容器,各种装饰物品,绳子,彩色颜料水。

  3、“好玩的冰”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幼儿感知了解水会结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新朋友和你们一起玩!

  师:你听到水宝宝说什么了?

  师:水宝宝在什么时候变成冰娃娃?

  2、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1)提问: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玩冰娃娃?

  (2)初次探索: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玩冰,并用笔画着记录下来。

  (3)提问:你么用了哪些方法玩冰?

  (4)再次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摸、捏、砸、尝等)感知冰的物理特性。注意观察并表扬那些探索方法特别的孩子,促进幼儿间相互学习。

  3、讨论、了解冰的物理特性。

  (1)提问:你觉得冰娃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

  (2)小结冰的特性。

  师:原来冰娃娃有这么多的秘密!无色、无味、透明、光滑、硬、易碎。

  4、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师:你们的冰娃娃和刚拿到时后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真棒说出了一个新词——融化。冰娃娃是可以融化成水宝宝的。

  小结:原来冰娃娃在手里会融化掉!变成水宝宝!

  5、幼儿制作彩冰灯。

  师:让我们动起灵巧的小手,一起来制作漂亮的冰灯吧!送给我们可爱的冬爷爷做新年礼物吧!

  课后延伸:组织幼儿玩冰灯。

  

  冬天是一个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个奇特的世界。在这个奇特的世界里有雪花在漫天飞舞,有美丽的冰棱倒挂在屋檐边边,也有雪娃娃陪着我们快乐地玩耍。虽然北风呼啸、寒风凛冽,但在这个寒冷的世界里,我们开展的活动却是热火朝天、喜气洋洋,消融了冰冻带给我们的寒意,让浓浓的温暖洋溢在我们爱意浓浓的班级里。

  晶莹剔透的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们对冰有着浓厚的兴趣,可对冰的认识仅仅只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对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开展“冬爷爷的礼物”主题活动中,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选材设计教学方案,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美国的劳伦斯教授指出:“教学就是要通过情景在学生的头脑中引起认知的兴奋,产生认知的冲突,形成思维的爆炸,进而引发学生的认知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就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上投进了一快石头,激起圈圈涟漪。”因此我在设计此节科学课时,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孩子具有好奇、爱探索的心理特点。我通过提供适合他们认知特点的内容,唤起他们的想象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孩子们感知了解水会结冰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其次,从幼儿实际出发,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间,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在教学中,利用孩子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进行实验前的猜想,并将猜想记录在记录单上。接着通过每人各自进行的小探索,让孩子发现“冰的物理特性”。调动其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观察、分析能力。通过经验分享环节,帮助孩子们汇总探索结果,总结探索结论,又进一步激发了学习活动的热情。最后孩子们在教室中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冰灯,这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刻,瞧他们个个神情专注、乐不思蜀的样子,真有趣!他们每个人都想制作出最美、最漂亮的冰灯,作为礼物送给冬爷爷,这是孩子们一份童真、一份爱心、一份真情。

  我认为,教师不应该把一节课的结束视作探究的终点,更不应把孩子束缚在教室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应引导孩子把探究的兴趣和关注的事物延伸到生活中和大自然中,注重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教学,生成系列的不断深入的探究活动。我们的延伸活动,是让孩子们到户外玩冰灯,激发他们继续探究冰的奥秘。看着孩子们玩着亲手做的冰灯,寒冷再也不能阻挡他们散发出的热情、探索的激情,我们要的不就是这样的结果吗?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用纸条创作的乐趣。

  2.学习用各种颜色的纸条制作水果、动物等有趣的图案,发展小肌肉动作。

  3.尝试根据纸条作品仿编儿歌。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挂历纸、广告纸、包装纸、剪成长条等。

  2.剪刀,双面胶,A4大小色卡纸(也可用其他纸替代)每人一张,彩笔。

  3.轻柔、优美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欣赏纸条制成的手工作品,感受作品的美和奇妙。

  请幼儿看看是什么,说说是怎么做的。如:西瓜的花纹可用绿纸条折成波浪状;葡萄可用紫色纸条粘成许多小圈等。

  (1)幼儿观看老师的制作步骤:用一张纸条从一端卷到另一端,做蜗牛的壳,粘在另一张纸条上,面上小蜗牛的眼睛,纸条小蜗牛就做成了。

  (2)请幼儿边欣赏纸条小蜗牛,边欣赏老师创编的儿歌:小纸条,变变变,变什么?。变成小蜗牛慢慢爬。

  (3)引导幼儿用拍手和模仿蜗牛爬的动作学说一遍儿歌,增加趣味性。

  2.幼儿制作。

  (1)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自由进行纸条创作活动。

  (2)教师引导幼儿在选用多种纸条时注意色彩的搭配,尝试用双面胶把卷或折的纸条粘贴在色卡纸上。

  (3)提醒幼儿可用合作完成作品。

  3.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欣赏作品并仿编儿歌。

  根据幼儿完成的作品内容,教师启发引导幼儿仿编儿歌。用“小纸条,变变变,变什么?变个……”的.句式进行仿编。

  活动延伸:

  将材料放置手工区,引导幼儿继续创作纸条作品。

  

  本节活动选材好。教师用拟人化的语气引起幼儿对彩色纸条的兴趣,使之在游戏中产生想要动手试一试的欲望和热情,并且能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去探索。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了解蜻蜓、母鸡、乌龟、青蛙的生育及成长过程。

  2.激发幼儿对动物的热爱。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兴趣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看是谁?

  小鸡想带我们到外面去看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了解蜻蜓、母鸡、乌龟、青蛙的生育及成长过程

  1.课件:蜻蜓妈妈生宝宝

  师:小鸟遇到了谁?它在干什么?卵生在哪里?

  蜻蜓小宝宝是怎样长大的?

  你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和蜻蜓一样产卵的呢

  2.课件:母鸡妈妈生宝宝

  师:小鸟又遇见了谁?它在干什么?

  鸡妈妈是怎样生宝宝的?

  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这样的?

  3.出示一些动物请幼儿看这些是不是卵生的。

  师:这些动物叫卵生动物,还有哪些也是卵生的?(金鱼、蚂蚁、老鹰、壁虎)

  4.课件:猫、狗

  师:他们的宝宝是怎样的?

  师小结:原来他们生下来和妈妈长得是一样的,叫胎生动物,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胎生的呢?

  (三)竞赛游戏:分两队进行抢答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种动物,一种是胎生。一种是卵生。现在我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胎生的还是卵生的?(课件:企鹅、蜘蛛、熊猫等有代表性的动物)

  (四)延伸活动

  师:其实,动物界还有许多的动物,我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查查资料,找找还有什么动物妈妈生宝宝的故事。

  专家点评:

  1.本次活动采用了较好的.教学策略,以科学小故事的形式,让幼儿感受到了科学神奇的现象。

  2.课件的运用也非常的巧妙合理,也适当运用了竞赛的形式,这样更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3.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在介绍卵生和胎生的时候,不能说有个好听的词叫卵生或胎生,而应该说这种方式叫卵生或胎生。

  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给幼儿少一些记忆的东西,多一点感受,可以再给幼儿介绍更多的动物生宝宝的录像,让幼儿更好的感受到自然界这一神奇的科学现象。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教案09-14

大班教案(经典)09-10

(经典)大班教案09-11

大班教案(经典)09-17

[经典]大班教案09-19

(精选)大班教案09-19

大班教案(精选)09-07

(精选)大班教案10-05

【精选】大班教案07-26

【经典】大班教案07-2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