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15 13:11:1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优秀8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泼水节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体会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企盼。

  2、能介绍一个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节日。

  教学准备:

  多媒体、演示文稿、少数民族节日的图片及简要文字数张。

  学生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少数民族节日的图片及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周总理是个平易近人、尊重傣家传统、与民同乐的好总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谈话: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节日。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老师收集了几张有关的图片,请看——(多媒体出示一组少数民族节日的图片及简要文字)

  2、出示课题: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这些节日吗?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走进44课,感受一下傣族的泼水节。(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激发起学生对我国多元的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①泼水节有哪些习俗?②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馈朗读。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3、谁了解泼水节的习俗:填空:

  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泼水节时人们互相(泼水祝福)。老人说,泼水节的水(盛满了吉祥和祝福),泼到草木上,会(开出最美的花朵);泼到花朵上,会(结出最甜的果实);泼到人身上,会(得到最大的.幸福)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感知,填空题的出现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

  三、精读课文:

  1、在泼水节里,人们以水祝福,以水消灾,以水净化灵魂。所以,人们尽情泼水,十分得开心。仔细读读课文,看看可以从文中哪些词句看出?(花侧面写)

  2、作者经历了多次泼水节,为什么忘不了1961年这一次?

  3、“这动人的一幕”、“那一幕”,用“__”划出有关句子。

  4、读第7、8小节,你有什么体会?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理解周总理是个平易近人、尊重傣家传统、与民同乐的好总理。

  四、拓展课文:

  1、文中哪一幕你印象最深,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

  2、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有各民族的习俗和文化,哪个节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有哪些与众不同?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我国多元的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激发学生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②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③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

  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课前准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本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教学内容

  抓重点词语,感知内容,理清思路,诵读感悟。

  五、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

  阅读标题,揣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板书课题:山中访友

  如果你没读过课文,请展开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

  学生可能会说:

  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

  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

  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

  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

  教师:可作者是怎样说的呢?

  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像,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②学生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幽径、逝川、青翠、唱和、湛蓝、赞助、玄奥、清澈、禅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灭、返老还童、津津乐道、栀子花

  ③感悟内容

  点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学生讨论明确:

  读到第3自然段,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研读与赏析

  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关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访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朋友?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①精细地朗读课文,细细品味,自主探究,讨论明确:

  古桥。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

  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无回报地从古唱到今

  悬崖?一爷爷一一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石头。敲击。时间的回声

  落叶。纹理。命运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头上。悄悄做一会儿女性(寻找一份荚)

  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感动又吓人

  老柏树。慈祥。恩泽、遮雨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

  归鹤。伴我披月回家女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合作探究: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

  [讨论明确]

  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走进画面中,走进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感到更加亲切,似乎我们也随着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③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

  4、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可以向同学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形成讨论交流的过程。

  5、[教师小结]

  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拓展延伸作业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下节课交流。

  6、信息反馈略过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写作方法。

  教 法:引导探究法、组织合作法、以读代讲法

  学 法:阅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到10个生字,会写出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地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写作地兴趣,丰富知识。

  教具准备:生字卡、挂图、录音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教师的活动及教法

  (一)、初读课文,了解相关知识。

  1、引导自读

  2、组织小组内交流读后知道了什么?

  (二)、再读,熟练朗读。

  1、组织小组学习

  2、指名读课文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三) 交流识字方法

  (四)、思考:

  我的故乡有哪些风光?我的童年有哪些趣事?

  二、学生的活动及学法

  1自由读课文,了解内容。(自主学习法)

  2交流自己通过朗读知道了什么。

  1组内朗读。(小组读、分段读、同桌读)

  2指名读了解学生朗读情况

  3、组内说一说

  1、班内交流方法

  2、小结: 我的故乡有哪些风光?我的童年有哪些趣事? 2仔细读

  三、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说话让学生亲身体验作者的写作方法。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客。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认真读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钱塘江大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点,从而认识到钱塘江大潮是汹涌澎湃的天下奇观。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潮汐”的成因及相关知识。

  情感目标:

  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热爱。

  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能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小节。学着按时间写作的办法仿写片段《雷雨》。

  [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法,感情朗读法。

  学法:朗读法、交流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钱塘江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板书设计]

  1、观潮

  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出现白线

  江面平静 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余波西去、恢复平静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新华字典。

  2、掌握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与步骤。

  3、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主动查字典的好习惯。

  4、背诵《赠汪伦》。

  教学重点

  掌握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与步骤,背诵《赠汪伦》。

  教学难点

  养成主动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字母歌

  播放音乐,师生同唱《汉语拼音字母歌》。

  二、激趣谈话,认识字典

  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想知道一个字的意思时,怎么办?(生自由发言)

  我们可以请一位“不会说话的'小老师”来帮忙。这位老师可是神通广大,没有一个字它不认识,想结识它吗?出示字典。

  三、学习音序查字法

  1、认识字典的组成部分。

  现在请大家翻开字典,观察一下字典里都有哪些内容?

  学生边汇报,师边点击课件出示“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部首检字表”“正文”等,并对每一个部分做以简单的介绍说明。

  2、以具体字为例,详细指导,教给方法。

  以“厨”为例,具体展示操作过程。

  第一步:查音序。在字典的“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要查的第一个字母“C”。

  第二步:查音节及页码。在这个大写字母“C”的栏下,找到要查的音节和这个音节的页码:chu(46)。

  第三步:在查到的页码中,根据要查字音节的声调顺序,在正文中查出要找的汉字“厨”。

  提示学生,查声母是“zh”“ch”“sh”的字时,要查“z”“c”“s”。

  有的字典的音节是没有声调的,可以找到这个音节的页码后,在该页码下查找不同声调的字。

  四、反复练习,总结方法,揭示规律

  1、出示“猫”和“电”字,师生共同查字典。

  2、独立查一查“漂(piào)”“踪(zōnɡ)”两个字。

  3、出示“糖”“信”“物”三个字,组织学生查字典比赛。

  采访胜利者,有什么好方法,查得这样快?

  4、小结方法:先看字母查“索引”,找到字母查音节,根据页码翻正文,按照声调去找字。

  5、读一读“音序查字法口诀”,并比赛背一背。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有2篇主题课文《啄木鸟》、《大熊猫》和一个“语文天地”,第五单元 动物。主题课文下面依次列识字表、写字表和供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语文天地”包括写字及拼音的要求和指导,巩固扩展主题课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练习。以及各种旨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语文活动。

  教学目标:

  1、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2、初步了解啄木鸟和大熊猫的特点。

  3、认字28个(最低),写字16个。

  4、通过课文学习初步培养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力、判断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啄木鸟和大熊猫的特点。

  2、认字28个(最低),写字16个。

  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黑板、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

  7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啄木鸟》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客人,你们看(出示挂图:啄木鸟),他愿意和我们同学做好朋友,有谁知道啄木鸟有什么本领?

  二、听录音,读课文:

  1、先让学生说出自己以前已经认识的字。

  2、放录音。

  3、谁愿意再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人一段。)

  要求:其他人认真听,想一想,啄木鸟是怎样为苹果树治病的?

  4、小组内互相学习读课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动物》。

  5、一组一段,讨论苹果树的病是怎样治好的回答。

  6、比赛:看哪个组学得最快最好。

  三、巩固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学生来说一说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找出其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偏旁部首以及一些笔画。

  棵 病 体 虫 医 治 鹰 气

  对 捉 鹊 干 啄 敲 坏 术

  学生观察后说说应注意什么?

  作业设计:

  制作生字卡片。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棵 病 体 虫 医

  治 鹰 气

  对 捉 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本课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啄木鸟》。

  二、复习:

  1、朗读《啄木鸟》。

  2、开火车读生字。

  3、指五名学生分段读一读。读音请学生自己纠正。

  4、学生读后说说学了这篇课文知道了些什么?

  三、学写字:

  1、出示生字卡,请学生来说一说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找出其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偏旁部首以及一些笔画。

  2、你认为这个字怎样写好?

  3、学生自由讨论字的笔顺师纠正并在田字格里示范:

  说 病 体 虫 气 棵 起 术

  学生观察后说说应注意什么?在自己的本子上写。

  四、师生沟通:

  你对啄木鸟这样的动物感兴趣吗?课下留心对人类有益的动物积攒一些有关它们的知识会很有用的。

  板书设计:

  说 病 体 虫 气 棵 起 术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大熊猫》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可爱的客人,出示图片:大熊猫。你们想和他交朋友吗?谁来说说大熊猫为什么可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里是怎样说大熊猫的。

  二、新授:

  1、(放音乐,老师朗诵课文)

  要求:边听边看,标出你还不认识的字。

  2、分组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3、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音。

  4、找一个你记得最牢的生字,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5、谁想当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6、游戏:我说你对。

  7、小组合作进一步学习生字。

  8、谁能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生字的。(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字分析生字)

  9、带着感情读读课文。

  先练习,再指名读。

  开火车读课文,小组比赛。

  10、你能看着图画,描述一下大熊猫吗?

  三、配乐朗读

  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可以边读边表演。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学写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读生字卡片。

  朗读课文。

  二、学写生字:

  1、读生字,纠正字音,

  2、出示“起、爪”,学生自己交流谈区别及书写规则。

  结合语文天地中,描一描、写一写。

  “四、国、物、爱、毛、耳、两、爪”:

  3、你能说出这些字的笔顺吗?

  4、小组同学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5、你能把这些字写的漂亮吗 ?

语文教案 篇7

  《晚餐桌上的学校》者的父亲每天晚餐时间都要与家里人一起交流一天获得的新知识,使晚餐桌变成了一所特殊的学校。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一个热爱学习、不断坚持学习的父亲形象,同时也告诉我们“生命有限,而学海无涯”,要“不断学习,坚持学习”的道理。

  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紧扣文本,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读出个性,在多维互动中深化认识,在质疑解疑中收获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关注课堂之外的“课堂”、学校之外的“学校”,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父亲的言行,读懂课文内容,从父亲身上感受到不断学习、坚持学习的,并能体会到父亲的教育方法对“我”的深远影响。

  3.认识生字“恕”,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体会“生命有限、学海无涯”这一人生哲理,学习文中人物时刻不忘学习、坚持学习的。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学习的名人名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以文前提示导入:古时候有人充分利用“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的时光学习新知。可你知道吗,有时候餐桌上也是学校呢!(板书课题,生齐读)

  2.读了课题后,你产生了哪些问题?

  预设:

  ①“餐桌上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学校?

  ③在这样的学校里是怎样学习的呢?

  抓住课题激疑,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积极触发学生自主走入课文,这是教学成功的一半。

  二、自读自悟,初步理解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自读要求:

  ①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围绕课题提出的问题,在书上圈点批画。

  ②用“——”画出父亲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思考作者从父亲身上得到了哪些终身有用的教益,做一做批注。

  ③画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分小组交流自读收获,讨论不懂的问题。

  教学中,重视学生单元阅读的迁移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读、自探、自悟、自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集体研读,深入感悟

  1.指名读课文,正音(可有重点地抽读两三个自然段)。

  2.通过自读、交流,弄懂了哪些问题?(一般问题可通过学生互动解决,重点问题可置后于研读中解决。)

  3.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理出文章的条理:想一想,课文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请理一理文章的思路。

  ①父亲每天晚餐时间都要与家人一起交流一天获得的新知识,使晚餐桌成了一所特殊的学校。

  ②父亲认为“生命有限,而学海无涯”,人必须不断学习,坚持学习,所以才会出现“晚餐桌上的学校”。

  ③父亲的这种教育方法使我终身受用不尽。

  3.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了解学生疑难,确定研读重点)

  4.讨论:究竟是什么使我终身受用不尽?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集体交流讨论,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读出语言背后的`东西:

  ①父亲自身对待学习的态度“使我终身受用不尽”。(结合文中父亲说的话,重点研读第2、3自然段,体会父亲以生活为课堂、酷爱学习的)

  ②父亲对孩子们严格要求、巧妙的教育方法“使我终身受用不尽”。(结合对一家人晚餐桌上学习、交流情景的叙述,重点研读13-16自然段,指导朗读,体会父亲教育的“生动有效”。)

  5.讨论:你认为文中的哪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对它的理解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及感受,畅所欲言。)

  交流合作,合作交流,通过互动,激发学生的研读热情,引发学生思维碰撞,能使学生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品评答问,互促互进,于感悟中体验,于体验中感悟,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交流课前有关学习的名人名言。

  2.学生在积累本上摘抄优美词句及名言,并从中选择一句话作为自己学习上的“座右铭”。

  3.谈话:文中的一家人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氛围中通过互相交流收获了知识。其实,我们也常常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在游戏玩耍中学到许多的知识。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说给同桌听一听。

  4.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窃读记》,(1)想一想,文中主人公令你感动的地方。

  拓展延伸,读说写结合,能深化本课教学主旨,促使学生语文综合水平得到积极发展。

语文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体悟,寻找意象,品味意境。

  2.通过诵读,把握意象,体会本诗的情感。

  3.了解作者面对残酷的现实,始终不渝的热爱祖国、相信未来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揣摩诗歌语言,赏析诗歌丰富含蓄的意象。

  2.难点:体会诗歌深沉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赏析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有一首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这首诗就是《相信未来》,作者是食指,原名郭路生。紧接着向学生介绍作者,同时交代清楚诗歌的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齐声诵读诗歌,给诗歌断句,标出重读字词,并且明确诗歌总体结构。诗人从我怎样相信未来到为什么相信未来,最后呼吁人们相信未来。这是整体感知的第一步,通过自己的诵读体验。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音频文件,注意朗读者节奏、语气、语调的变化,从而体会诗人当时的特殊情感。

  (三)再次朗读,深入体会

  1.在整体把握诗歌感情的基础上,我将从诗歌的具体意象入手,让学生讨论意象的运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创设一个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

  具体来说就是明确:

  第1节中的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美丽的雪花这项意象代表的含义,学生可以从中看到荒芜、穷困和艰难,诗人从艰难生活中升起了相信未来的信念。

  在第2节中学生要把握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鲜花、凝露的'枯藤这些意象,从生命由新鲜至黯淡、从热情到失意、从饱满到枯竭的过程,了解诗人从人生的苦难升起了相信未来的信念。

  2.接着请学生仔细朗读第3节,此时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合理断句。因为不同的读法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特别注意这里运用比喻修辞。教师针对排浪,大海、曙光具体分析它们与手指、手掌、曙光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具体研习能了解这是诗人由真实内心升起的相信未来的信念。

  3.在接下来的4-6节朗读中,教师同样要求学生从意象的把握上来理解为什么要“相信未来”,从腐烂的皮肉、脊骨这些意象来看清人们内心深处对未来的共同信念。第4节视角“我”到“她”,她是未来,从未来的角度看,现在就成为了历史,历史不可抹去,未来将会做公正的评价,正因为不屈的信念和探索的精神,所以我焦急地等待着评定。

  4.再次朗读,加深体验。在具体的意象分析后,学生已经对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有了一个更深刻的把握,所以接下来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即这首诗歌最明显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诗歌,这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真切感受诗人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朗读之后,学生应该很明显就能发现诗歌运用了反复手法。

  (四)延伸作业

  比较阅读食指的另外一首诗《热爱生命》,希望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无论人生多么艰辛、命运多么坎坷,我们都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未来。

  五、板书设计

  相信未来

  食指

  描绘现实,表明信念

  直抒胸臆

  发出召唤,相信未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