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大班科学教案3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探索让葱叶等多种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叶子的特征,感知叶子特征与其发声特征之间的关系。
2.通过参与活动,懂得 “仔细观察、大胆猜测、多次尝试”等途径认识事物特征,发展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独立与合作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请一位幼儿准备好简单的葱叶吹奏表演。
2.材料表演:葱叶每人若干,芦苇叶、竹叶、青菜叶等多种叶子若干。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
——听声音,引发幼儿猜测和探索的兴趣。
1. 先准备好的幼儿背对大家吹葱叶。
2. 师:“请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 (幼儿进行猜测)“原来是葱叶在唱歌。”
第二部分
——操作体验,探索葱叶发出的声音第一环节:幼儿第一次尝试:幼儿自选一段葱的叶子,尝试让葱叶“唱歌”。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二个问题:
1.你们让葱叶“唱歌”了吗?为什么有的唱有的不唱呢?(幼儿猜测并讨论)
2.和刚才“唱歌”的葱叶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观察刚才表演的幼儿手中的葱叶,会发现会发声葱叶的秘密:只有一寸左右,两头都是空心的。)第二环节:幼儿第二次尝试:幼儿将葱叶摘至一寸左右,进行试吹。
教师提问:这次你们的葱叶都“唱歌”了吗?为什么还有的“唱”有的“不唱”呢?
这一环节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并发现:要取葱叶中部绿色薄薄的部分,如果取了偏向葱白那段厚的部分,就吹不响。
第三环节:在对比与讨论中感知叶子外形特征与其发声特征之间的.关系。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二个问题:
1.你们的葱叶都唱起来了吧?请和旁边的同伴比一比,看谁的葱叶唱的更好听呢?
(提供幼儿充分时间与同伴进行探索与比较)
2.一起来说说看,你发现自己的葱叶和同伴的葱叶“唱”起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第三部分
探索其它叶子发出的声音
1.组织幼儿讨论:找一找还有哪些叶子会唱歌?
2.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叶子唱起歌来?引导幼儿直接把叶子放在嘴边吹就能“唱”起来。大家试一试。(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的探索结果。同伴的表演示范更能激起孩子们的兴趣。
(引导幼儿通过探索进一步发现,薄薄的叶子,吹的时候容易振动,就唱起歌来了,厚厚的,容易碎的叶子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3.什么办法可以让叶子唱起歌来呢?(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的探索结果。
(教师体验经验:葱叶为什么会唱歌呢?因为葱叶的形状和笛子很像,中间有一个小通道,我们吹出的气会振动发出声音,我们就听起葱叶唱起歌来了,从而引导幼儿探索并发现,一些叶子卷成来之后能发出声音。
第四部分
——演奏叶子大合唱
1.听名人让幼儿了解,原来叶子还能发出这么美妙的声音。
2.表演乐音,分享愉悦师幼一起用选用自己喜欢的叶子进行演奏。
第五部分
——活动延伸,模拟声音将幼儿实验操作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去,继续探索!
活动反思:
这节课上完之后,我感触很深。特别是有的孩子们到最后也没能吹响葱叶是在我的意料之外的,因为我觉得这个不是难题,应该比较简单,是我太高估他们还是我讲解的不清楚还是有其他原因呢?可能都有吧!就因为他们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上课的时候有点着急,急的汗都快流下了。评课老师们向我提出,其实我可以多让孩子们研究、讨论、琢磨,让孩子们互相帮忙,也许到最后他们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是的,很有道理,这也许是我的一点遗憾,也是孩子们的遗憾了!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的物体的沉浮现象,学会记录实验结果。
2、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3、通过自主实验探索科学现象,培养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沉浮的'乐趣。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水、毛巾、铅笔、记录卡、木头、塑料、泡沫、玻璃、金属、石头
教学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课题
师:这个魔术袋里啊装了好多东西,小朋友你们想知道装了什么吗?
1、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是我们把他们放进水里会怎么样呢?
2、教师操作让幼儿仔细观看记录卡,引导幼儿看上下两个箭头,上表示上浮,下的表示沉下去的,告诉幼儿如何做记录卡的方法。
3、让幼儿自由讨论,叫兴趣较浓的幼儿上来操作,并提醒幼儿记录的方法。
二、分组实验,自主探究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试一试啊?
1、讲解操作方法与规则:要求幼儿操作完后,马上拿铅笔到记录卡做好物体沉浮现象的记录。
2、幼儿操作:师,小朋友在把物体放进水里时要看仔细了,看一下物体到底是沉下去还是浮起来的,认真观察水中的现象。
温馨提示:
①把材料贴近水面轻轻地放入水中;
②每次只放一种材料;
③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现象记录。
④小组要分工,更要合作。
3、教师来回巡视,适时指导,帮助幼儿在观察沉浮现象时,如何做好表示“沉”和“浮”的记录,同时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4、表达与交流
请个别组幼儿汇报、分享实验现象:在汇报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尤其是不同的意见。
三、教师验证、小结
将幼儿做的记录卡作验证与分析,按幼儿的记录进行讲解,并对幼儿错误记录再次进行操作,加深幼儿对物体“沉、浮”有进一步了解。从而激发幼儿的探讨兴趣。
四、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趣的沉浮现象,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的物体放在水中会发生很有趣的现象,小朋友在家里也可以动手去做做实验,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噢!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强调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本活动运用纸板这一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沿着“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结果讨论”这一线索层层推进,让孩子们通过积极主动地操作,去探索物体平衡这一科学现象。活动由情感激发导入,始终把幼儿探究习惯的养成融入丰富的问题情境中,让幼儿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催动幼儿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形成积极探究的态度,养成积极探究的行为习惯。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形状的纸板都有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
2.探索用不同材料顶纸板的难易程度,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
3.乐于参加探究活动,体验顶纸板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杂技节目《顶碗》视频。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正方形、正三角形、圆形纸板,粗吸管,纸筒芯,铅笔,易拉罐,彩色纸棒。
3.幼儿实验记录表人手一份,记号笔,教师实验记录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感知不同形状的纸板都有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
2.探索用不同材料顶纸板的难易程度,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
教学方法和手段:
谈话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练习巩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一、欣赏:激发幼儿顶纸板的兴趣
1、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精彩的.节目吧。
播放杂技表演《顶碗》视频,幼儿观看。
2、师生讨论交流:大家看到了什么,杂技演员表演的
1、欣赏视频顶碗
2、认真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通过观看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杂技节目,唤醒幼儿已有的顶纸板的活动经验,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铺垫。什么节目,那么多小碗都顶在什么地方,除了用头顶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顶。
3、师:杂技演员真有本领。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纸板,想请你们也来学学杂技演员,试着用身体部位来顶纸板。
4、师:你们的纸板都顶起来了吗?除了用身体来顶纸板,我们也可以用工具来顶一顶纸板,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工具来顶纸板呢?
3、幼儿尝试用身体部位顶纸板。
4、幼儿发散讨论。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幼儿进行大胆尝试,试着用身体部位来顶纸板。二、尝试:发现顶纸板的最佳位置
1、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圆圆的纸筒芯,请大家试一试,你能用这个小圆筒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吗?
2、师:你们顶起来了吗?纸筒芯大约顶在纸板的什么位置呀?是每一个位置都可以顶起来吗?
3、小结:我们要把工具顶在纸板的中心,就能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
4、师:不管什么形状的纸板,我们都能找到它的中心点,想不想把这个神奇的点用笔记下来呢?如果一边玩一边记有困难,可以请好朋友帮忙哦!看看哪一对好朋友能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务。
教师观察、指导、检查每一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引导幼儿把找准的位置巧妙变成一个成功的笑脸。
展示幼儿讨论的结果。小结:原来这些不同形状的纸板,我们都能找到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
三、探索:分析用不同材料顶起纸板的难易程度
1、师:请大家猜一猜,易拉罐、纸筒芯、粗吸管、铅笔等材料,哪些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哪些很难顶起纸板。
2、出示教师记录表。
师:看来每个小朋友的想法都不一样。老师这里有一张有趣的记录表,请你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你觉得最容易的就在记录表的“?”栏里标上“1”,接下来呢就依次标上“2”“3”“4”,给它们排排队、编编号吧。
3、师:到底用哪种材料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哪种材料很难顶起来呢,就让我们用这些材料在刚才找到的中心点上分别试一试,看看你猜得对不对,再把试的结果在“!”栏里记录下来。
展示2~3名幼儿的记录表,集体验证操作结果。
1、幼儿第一次实验,自由尝试顶纸板。
2、幼儿观察自己顶的位置,与同伴讨论成败原因。
3、幼儿再次尝试,找找纸板的中心点。
4、幼儿两两合作在纸板上寻找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并在纸板上画出记号。
1、根据老师出示的易拉罐、纸筒芯、粗吸管、铅笔等各种材料,幼儿猜想。
2、幼儿记录下自己的猜想。
3、幼儿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并记录下操作结果。
捕捉本次探究活动的关键性问题“怎样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让幼儿带着任务去思考,引导幼儿反复尝试,相互质疑、争论,促使幼儿不断去探索、发现。独具匠心的笑脸增强了孩子们参与探究活动的信心。
猜想、验证和记录交替进行,猜想在前,验证在后,个性化的记录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推动幼儿的探究活动向更高水平发展。四、讨论:找出有利于顶纸板的因素
师:刚才我们用这么多的材料都试了顶纸板,为什么用易拉罐、纸筒芯这些材料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而用吸管、铅笔却很难把纸板顶起来呢?小结:顶的面是平平地,而且面越大就越能方便、平稳地顶起纸板。幼儿结伴讨论、分析,教师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通过探索经验的整理、分析,巧妙地揭示出生活中蕴藏的科学原理。五、表演:分享顶纸板的快乐
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顶纸板的本领,杂技团邀请你们一同去参加他们的表演呢。孩子们,上场吧!
鼓励幼儿摆出各种身体造型。
幼儿手持彩棒,在音乐声中进行顶技表演在轻松的氛围中,将探索获得的活动经验进行迁移运用,与同伴分享快乐、分享成功,使幼儿对探索活动依然保持浓厚的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10-09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6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6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12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2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7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9-20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9-08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9-01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