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共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
2、植物根、茎、叶的作用。
3、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过程与方法:
1、根据给出的谜语猜出谜底和说出有关的知识。
2、通过展示发现植物的生长规律。
3、小组活动复习这一单元的重要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进一步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
2、体会小组合作的重要,提高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及植物的生命器官。
【教学难点】知识的综合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试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我知道我们三(1)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想考考大家,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谜语?
生:异口同声想。
师:请看大屏幕这个谜语是:尖尖叶子,火红小花,姑娘用它,染红指甲。(打一植物)猜猜看这是什么?
生:凤仙花。
师:对是凤仙花,想一想凤仙花还有哪些名字呢?
生1指甲花。
生2芨芨草。
生3急性子、别碰我。
师:关于凤仙花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小组讨论汇报。
师:刚才有同学说知道了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凤仙花的.生长过程是什么?出示媒体。
凤仙花植株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什么?投影出示。
学生跟着画面说出相应的内容。
二、多种形式,回顾旧知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想一想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想不起来可以看书。(小组活动)
小组汇报。播种的方法,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植物根、茎、叶的作用等等。
师:同学们学的怎么样呢?咱们来个知识比赛好不好?
生:好!
师:第一项比赛是判断题。
请看比赛要求:投影出示:温馨提示:
1、试卷每人一份
2、老师说开始时才能答题
3、最先完成的交给老师
4、其他同学交给小组长
5、最先完成全对加上20分其他同学全对每人加上10分,分数最高的那组获胜。
师:比赛要求看明白了吗?请各组小组长来领试卷。
判断:
1、植物的根向下生长。( )
2、植物都是用种子繁衍后代的。( )
3、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是以种子开始的。( )
4、所有植物的种子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
5、植物的根只是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
6、植物的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接受更多阳光。( )
7、凤仙花是一种常见的木本植物,( )
8、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
9、植物的茎能从上向下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
10、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
师:好,开始!
学生独立完成试卷。
师:我们来一起看看谁是第一回合的冠军呢?展示第一个同学做的题。集体订正。
指名说出错题,学生帮忙解决。
师:刚才某某小组第一名大家不要灰心我们继续比赛。第二项比赛是简答题。
媒体显示题目:
1、播种方法
2、植物的根的作用
3、植物叶的作用
4、植物茎的作用。
温馨提示:
1、给你一会时间朗读下面问题
2每组1号先背1号背完叫其他组的组员背
3、会背的给小组加上10分不会的请小组成员帮忙会背加上5分,小组成员不会其他组可以站起帮忙,会背的给她那组加上10分。最后分数最高的小组获胜。
学生比赛。评出名次。
三、总结拓展,再激兴趣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植物的生长变化这单元的有关知识,对学过的内容又加深了认识,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棒,老师为你们自豪。老师遇到了难题想请大家帮忙,大家愿意吗?
出示:
1、植物体内的水为什么会向上输送?
2、植物的种植方法有哪些?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分析发现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
2.能通过比较发现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3.能利用简单工具(如秒表)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接受运动对人类健康有好处的观点。
2.能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3.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工作。
科学知识目标:
能够举例说出动物运动对其生存的意义。
STSE目标:
意识到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可以帮助自己更准确地知道运动前后身体发生的变化。
教学重点:重点是比较运动前后的变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秒表.体育器材.记录表.锻炼计划等。
教学地点:校园或操场(考虑到让学生进行运动,在宽阔的地方较好)
教学活动
引入
师:我们举行过“动物运动会”,今天让我们也来举行一场运动会。
新课
1.生命在于运动
⑴ 公布运动会的项目(50米跑步.跳绳等简单的运动)
学生分组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
⑵ 师:你知道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会有怎样的变化吗?
怎样能证明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猜想.回答.交流
⑶ 指导学生测量并记录运动前的身体情况(如心跳.呼吸.出汗等)
⑷ 按自己小组选择的项目进行运动,并在运动后及时测量和记录身体情况
⑸ 指导学生比较运动前后身体状况的变化.分析.交流
⑹ 讨论:这些由运动产生的身体的变化,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接受运动对人类健康有好处的观点
⑺ 讨论:动物运动对其生存有什么意义?
⑻ 归纳得出:生命在于运动
2.拓展活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
⑴ 师:我们知道“生命在于运动”,我们就要定期进行运动来锻炼身体。
让我们一起来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
⑵ 出示一份运动计划的式样,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
⑶ 展示.交流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滚动各种物体,探究能滚动的物体的形状特征。
2.尝试用不同方法把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滚动。
活动准备
1.玩具城(能滚动和不能滚动的玩具或物品若干)。
2.贴有能滚动或不能滚动标识的大筐各一个。
3.以小组为单位,给每组提供操作材料,进行不能滚动变滚动的尝试。
4.幻灯片。
5.笔、纸、双面胶、柜子、幼儿使用的桌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玩玩具,引出"滚动"。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小礼物,希望小朋友能喜欢。(把玩具事先放在幼儿的椅子下面)
师:请把小椅子下的礼物拿出来,玩一玩!(幼儿玩玩具)。
师:刚才你们的玩具是怎么玩的?(幼儿回答,引导幼儿说出"滚动"。 幼:皮球可以拍。师:皮球除了可以拍还可以怎么玩呢?幼:还可以滚?师:你们手中的玩具哪些也是可以滚动的?)
二、围绕"滚动和物体形状的关系"讨论交流。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些能够滚动的物体它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幼儿回答)
总结:原来这些能够滚动的物体它的形状都有圆形的一面所以能够滚动。
三、幼儿设计标志
1、幼儿想象用什么标志表示"滚动"和"不滚动",为下个环节铺垫。
师:其他的'礼物就是不能滚动的。现在请小朋友帮老师设计标志,你们觉得"滚动"标志应该怎么来表示呢?(幼儿想象,说出好的标志马上采用其想法,并画下来。)
师:"不会滚动"的标志又应该怎么表示?(幼儿想象,教师画下来。)
四、幼儿送玩具回家
1、送礼物回家
师:礼物要回家喽!请小朋友将能够滚动的礼物送到贴有滚动标识的筐子里,不能滚动的礼物送到贴有不能滚动标识的筐里。(教师检查幼儿是否送错,幼儿自己纠正。如:我觉得这件礼物有疑问?)
五、尝试让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滚动
1.明确任务(每组分别提供报纸、硬纸、橡皮泥、气球、两个半圆,可以滚动的器皿,双面胶也带去)。
师:刚才我们说到,滚动的物体都有圆形的一面,徐老师还提供了一些物品,我们看看它们能不能滚动?(幼儿回答:不能)
师:今天我们就要挑战这个任务,把这些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滚动,请小朋友走到自己的座位进行尝试,成功了举手告诉我哦。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滚动尝试
总结:小朋友们都想出了好办法,你们真棒!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运用了滚动。
六:结束:滚动乐园
出示幻灯片
师:哇,原来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运用到了滚动,现在让我们回自己教室去找找,教室里有哪些物体也能滚动吧!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 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3、 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4、 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过程与方法:
1、 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2、 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 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2、 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显微镜观察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
【教学难点】记录并识别水中的微生物。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
教师演示器材:介绍微生物的图片或
【教学过程】
一、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1、故事导入: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他在他的观察记录里这样描绘:“大量难以相信的各种不同的、极小的‘狄尔肯’……它们活动相当优美,它们来回地转动,也向前和向一旁转动……” “一个粗糙沙粒中有100万个这种小东西;而在一滴水中,‘狄尔肯’不仅能够生长良好,而且能活跃地繁殖——能够寄生大约270多万个‘狄尔肯”。 “狄尔肯”(拉丁文中“细小活泼的物体”的意思)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微生物。1675年,雨水成了列文虎克的观察对象,他描述到:“我用4天的时间,观察了雨水中的小生物,我很感兴趣的是,这些小生物远比直接用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要小到万分之一……这些小生物在运动的时候,头部会伸出两只小角,并不断地活动……如果把这些小生物放在蛆的旁边,它就好像是一匹高头大马旁边的一只小小的蜜蜂……”。雨水中的小生物其实就是原生动物。1683年,牙垢成了列文虎克关注的对象,他发现人口腔中竟然躲藏着许多“小动物”,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的弯曲姿势运动。他惊叹地记录道:“在人的口腔的牙垢中生活的动物,比整个荷兰王国的居民还要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
今天我们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和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
2、制作装片
1)准备好一块载玻片
2)在玻片中央放少量脱脂棉纤维
3)在池塘水或培养液中取一滴水滴在棉纤维上
4)轻轻盖上盖玻片
5)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3、搜索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1) 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将要观察的中心部分对准通光孔中央
2) 调整好镜筒的高度,使视野里出现较清楚的物体影像
3) 移动装片,搜索装片上的生物
4) 找到生物后继续调整镜头高度使镜头下的生物图像更清晰
5) 初步辨别是否是生物(动物会动,生物一般都有较规则、完整的个体)
a)画下观察到的微生物
两个学生一组,将观察到的微生物画在科学记录本或18页上。
b)辨别认识微生物
对照18页,22-24页的资料,辨认所观察到的是什么生物。如果与资料提供的生物不相符,课外再找资料查证。老师也可在课前对培养液中的微生物进行观察,并事先寻找相关的资料与图片提供给学生作为参考。
4、微生物和我们
请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c)除了水中有微生物,哪些地方也有微生物?
d)它们是如何生存的?
e)微生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板书设计:
水中的微生物
(张贴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的图片)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与小组同学合作制作简易的科学探究所需的生态瓶,并对生态瓶中生物关系作出科学解释。
2、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正确修订自己的探究方案。
3、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所遇到的现象作出判断和解释,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生活水平。
4、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1、生态瓶(缸)样本(或相关图片、课件)。
2、供学生实验所需的小型水生动植物及玻璃或透明塑料容器。(教师课前准备小型水生动植物,学生自备容器。农村学校可在教师带领下到浅水池塘或水沟现场采集水生动植物。
3、清洁砂、水、水槽、毛巾或卫生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探究问题:
1、复习引入:池塘生物群落是怎样保持生态平衡的?
2、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模仿自然界的池塘做一个简易的小生物瓶,要如何选择水生生物种类?
3、让学生拿出自备的容器,如果让你用手中的容器做一个小生物瓶,你认为还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4、出示生态瓶(缸)样本,如果将生态瓶放在教室的讲台上,你认为动植物能正常生长吗?为什么?
二、制订活动方案
1、学生根据刚才所见的生态瓶样本,分小组讨论制作小生态瓶应该准备什么材料,按照什么步骤进行制作?
2、小组讨论,将所需材料名称填写在39页空框中,制作方法和步骤记录在草稿纸上。
3、小组汇报。阅读课本39、40页制作步骤,与自己选用的.材料和步骤进行对照,补充遗漏的材料,更改不科学的材料。
4、小组讨论课本上提示性语句所反映的问题:为什么生态瓶内要装沙?为什么要选择无污染的河水或池塘水,城市学生用自来水做实验为什么要放置24小时以后才加入生态瓶内?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为什么要选择小型健康的动物?
生态瓶制作完成后还应注意哪些方面因素来保证生态瓶中生物正常生长。
5、分小组展开讨论。
6、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订正、教师小结评讲。
7、学生将讨论结果记录在课本40页空框内。
三、绘制生态瓶制作图
1、学生根据所学,初步设计绘制小生态瓶设计图。
2、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小生态瓶设计图,相互交流经验。
3、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四、课外参观实践
学生参观水族馆、水族箱(生态缸、掌中缸)销售店,向专家请教,查阅书籍或网络资料,对自己小组绘制的小生态瓶设计图进行修改完善,将小生态瓶设计得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第二课时
一、分小组制作小生态瓶。
1、学习小组各成员讲述参观实践活动所见所闻。发表自己修改设计图的意见。
2、教师展示水族馆、水族箱(生态缸、掌中缸)相关图片或播放录像(课件)。
3、小组讨论修改设计图。
4、各小组汇报修改小生态瓶设计图的内容和原因,相互取长补短。
5、各小组有秩序地在讲台前方不同位置领取不同的材料。
6、分小组按制订的方案和设计图有步骤地制作小生态瓶,教师巡回参与制作活动,对有困难的小组适当指导。
二、交流和讲评。
1、做好了的小组展示给大家看,大家认为合格者,该小组所有同学可以在课本上规定地方画三面小红旗。评选小生态瓶设计得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小组,该小组所有同学可以画四面小红旗。
2、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三、课外实践活动安排。
每位同学由家长陪同,在家乡池塘采集小型健康生物活体和无污染水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生态瓶,保证水生生物存活一周。
四、安排准备“自由研究”课堂教学
对学生“了解池塘水质对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响”、填写“自由研究”调查表的进度进行抽查,要求学生下一节课将“自由研究”调查表带来。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作用,了解常见物体的含水量。
2、提出问题,列举事例,实验探究。
3、了解水资源状况,珍惜水资源。
教学准备:
配套光盘、西红柿、其他蔬菜和水果等。
教学活动建议:
从小到大,孩子们天天跟水打交道,生活的经验使他们能够说出许多水的作用,如水能喝、能洗脸洗手、能浇花、能养鱼……这些的粗浅认识,正是我们带领学生走进水单元的基础。本课从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入手,逐步扩展到动物、植物的生命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对水的认识、感受到生命离不开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补充一些数据加以说明水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带领学生做一个装置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想多种方法,了解植物的含水量,注意,只要是合理的,都要鼓励学生尝试。
教学过程:
导课:
同学们,在上一个单元的教学中,我们认识了我们眼中的生命世界,生命世界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所有的生命都必须有一样东西做保障,那就是——水,水是生命之源。这个单元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生命之源——水。(板书课题)
一、写一首赞美水的`小诗
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
学生写完后,让写得优美的同学上台朗读,激发学生热情。
二、了解水的作用
通过刚才同学们所描写的优美的小诗,我想同学们了解了水在许多方面的作用。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每人说10个动物、植物和人离不开水的事例。
人要喝水,不喝水就会渴死;洗脸、洗手、洗澡,讲究卫生少不了水;浇花、种庄稼都需要水;……(根据学生列举的事例,小结归纳出水的作用——有生命的世界都离不开水)
三、探究常见物体的含水量
1、动动手。
想多种办法,把西红柿里面的水挤出来,看看它含有多少水。
可以怎样做?
2、也可以选择其他含水分较多的蔬菜或水果来做实验。
3、小组讨论:
怎样比较胡萝卜和土豆哪个含水多?
四、活动
1、给下面的扇形图涂颜色(用淡蓝色表示水所占的面积)
A人体65%是水;
B鸡蛋76%是水;
C鱼85%是水;
D蔬菜90%是水。
2、试验
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实验方法:将小草植入一个玻璃瓶子中,在瓶内倒入100毫升的水,再在水上滴一层水以防止水分蒸发,然后进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把观察结果写在记录纸上。
五、小结
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2、金鱼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3、金鱼和蚂蚁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
2、继续利用维恩图比较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培养用实验证据证明猜想的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金鱼的生活,了解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难点】
学生有想法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教学准备】
每组:2-3条金鱼,装载玻璃缸里。1只滴管、少许使用色素调制的红水、少许鱼食。
【教学过程】
一、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
1、教师介绍鱼类的生活环境。
2、学生举例其他的水生生物。
3、关注:“鱼生活在水里”的理解。
4、设计意图:为进一步观察与作铺垫。
二、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1、学生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2、教师适时告知鱼鳞、鱼鳍等及其作用。
3、关注:学生对金鱼形态的关注和对金鱼运动方式的关注。
4、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在外形和运动方面的信息。
三、观察金鱼的吃食和呼吸
1、交流有关金鱼在吃食和呼吸方面的'经验。
2、讨论、设计观察金鱼吃食和呼吸的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作出提示:喂食观察金鱼的吃食;用红水观察金鱼的呼吸。
4、学生观察并记录。
5、教师适时指导并提供信息:水中有少量的空气。
6、关注: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看法时是否干扰金鱼;是否观察到更多信息:如排泄等。
7、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吃食和呼吸方面的信息;培养“用实验方法验证看法”的意识。
四、比较金鱼和蚂蚁的相同和不同
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蚂蚁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金鱼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3、小结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
5、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把观察后的金鱼养在各班教室,方便学生继续观察,获取更多信息。注意平时的看护,保证金鱼存活。
科学教案 篇8
一、导入新课
活动一:
1、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曾安排的观察动物的任务,下面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个观察情况吧
2、汇报交流情况
(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在一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
3、过程中注意引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
4、关注:学生是否注意倾听同学的经历;学生的描述是否有想象的内容
5、教师提示:我们已经研究了鸟、昆虫、一些哺乳动物,今天我们再来研究其他类型的动物,你还了解哪一类动物呢?
6、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评价
学生交流
学生代表汇报
学生纷纷发言
课前提前安排学生观察动物,对学生学习这节课作了重要铺垫。
培养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
适时评价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活动
活动二:认识动物的特征
1、布置探究任务:观察昆虫、鸟、哺乳动物之外的其它动物
2、提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动物进行观察,观察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观察后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3、布置学生讨论交流,分组探究
(鱼一个小组,两栖动物一个小组,爬行动物一个小组,共三个小组)
4、根据观察讨论的结果,分组填写观察记录(各个小组填写各自的记录表,动物类别不同表不同)
5、组织学生汇报小组填写的记录
6、教师提问:你能按照特征给他们分类吗?
7、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类交流
活动三:
1、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这类动物的特征相似?你还了解这类动物的哪些知识?
2、组织学生交流
3、你还了解哪些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它们为什么属于这类动物呢?
学生纷纷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分组探究
小组填写观察记录(适当引导)
学生汇报记录
学生分组讨论分类
学生交流
学生讨论(教师适时引导)
让学生重视观察的注意事项,也让学生学好科学养成良好得习惯。
在让学生记录汇报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科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过程与方法
● 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 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 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
● 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难点】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 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分组准备:记录本,记录工具,观察工具,调查表为整个班级准备:校园常见生物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校园里有很多植物和动物,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吗?用幻灯片放校园内常见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辨认和观察(意图:学生能说出名字的让学生说,如说不出名字,让学生观察动植物样子,告诉名称。引发学生调查兴趣) 2、: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和动物?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让我们一起去调查
二、设计调查方案 1、师:如何去调查呢(意图:引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调查计划) 2、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汇报,师点拨: A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B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C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 D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E在调查时可能会出现具有不同特征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不同颜色花的郁金香等,记录时可以都记录成蝴蝶或郁金香,也可分别记录某某样的蝴蝶;某某颜色的郁金香。F要爱护动植物
三、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鼓励学生认真记录,对认真调查的组给予加星评价。(意图:为后面形成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也具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积累感性经验。)
四、课外延伸:对不知名的动物和植物,回家查找资料
板书设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8-28
(精选)科学教案08-31
(经典)科学教案09-17
[精选]科学教案08-16
科学教案【经典】08-23
科学教案[精选]09-22
科学教案(精选)09-24
科学教案(经典)07-30
(精选)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精选】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