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21 09:05:20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热门)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热门)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二)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分析: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二)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分析: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三)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分析;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四)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分析: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译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五)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四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一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二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三层,其余是第四层。

  (2)分二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一层,其余是第二层。

  (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三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

  分析: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公、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详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三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三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三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六)在第2自然段第一大层中,三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一小层写秦攻各国,第二小层写各国攻秦,第三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分析:还可以有一种理解,三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一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二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三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七)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分析:“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并吞八荒”之举。

  (八)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分析: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服务的。

  (九)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分析:(1)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2)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3)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为什么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一句话,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二)预习指导。

  印发预习提纲,以学生自学为主。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大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3.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课文前“预习提示”疏通课文,并完成下面练习:

  (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①合从( )缔交 赢( )粮而景 从( )

  因利乘( )便 万乘( )之势

  ②宁( )越 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

  宁( )静 乐( )毅 安乐( )

  ③翟( )景 墨翟( ) 召( )滑

  累召( )不应 蒙恬( ) 铦( )

  ④逡( )巡 鉏耰棘矜( ) 矜( )持

  度( )长絜( )大 度( )德量力 内立法度( )

  (2)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或查字典(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给课本上没有注释的下列加粗字词作解释:

  ①务耕织( ) 守战之具( )

  ②会盟( ) 重宝( )

  ③明智忠信( ) 尊贤而重士( )

  ④兼韩、魏……之众( ) 杜赫之属( )

  ⑤于是六国之士( ) 于是从散约败( )

  ⑥开关延敌( ) 天下诸侯已困矣( )

  ⑦因利乘便( ) 延及孝文王( )

  ⑧享国之日浅( ) 陈利兵而谁何( )

  ⑨铸以为金人十二( ) 自以为关中之固( )

  ⑩斩木为兵( ) 同年而语( )

  天下非小弱也( ) 为天下笑者( )

  (3)说明下列加粗词的用法: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4)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

  ③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

  ④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⑤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5)在横线上填空: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句省略了主语______。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______。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句,“一夫作难”指______;“身死”后面省略了______词______;“为天下笑者,何也?”是______修辞句。

  (6)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粗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A.句中加粗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粗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粗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D.加粗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说明:预习提纲部分最好印发给学生,特别是作者和时代背景部分,教师不必再赘述。课本“预习提示”部分对本文结构、中心及文采已有简要说明,要引导学生结合“提示”基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附] 练习答案:

  (1)①z^ong y0ng c$ng ch6ng sh8ng

  ②n@ng n@ng n0ng yu8 l8

  ③zh2i do sh4o zh4o ti2n xi1n

  ④q&n q0n j9n du$ du$ d)

  (2)①致力,从事;防御和进攻②诸侯间聚会而结盟;贵重③懂事理,有远见;尊重④同时并有;类⑤介宾短语,在那时;介宾短语,从此⑥迎接;困窘,困厄⑦凭借有利的形势;延续⑧享有;时间短暂;陈列;锋利;兵器⑨以,连词;为,做;认为⑩树木;兵器;论 国家;变小,缩小;削弱,变弱;介词,被;天下的人

  (3)①名词作状语 ②使动用法 ③名词作状语 ④使动用法

  (4)①夸张 ②夸张 ③夸张 ④比喻 ⑤借代

  (5)①秦孝公 ②之 ③陈涉起义;介;于;设问

  (6)C

  (三)研习新课。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①秦的地理优势;②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③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史实补充:①“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②“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记·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东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按:这是秦取河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2.诵读第2段。

  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①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③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第一次合从。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这是第二次合从。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背诵要求:①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③“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3.诵读第3段。

  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①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

  ③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补充解释:“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做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

  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

  ④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说明:以上内容可以在分层诵读中依次讨论。诵读和讨论是交叉进行的。在全班学生基本成诵之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

  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4.诵读第4段。

  默读一遍后概括本段大意: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亡秦。

  提问: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这说明了什么?(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仁义不施”。)

  再问“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这说明了什么?(“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在学生基本成诵后,还可以问:你怎样看待贾谊对陈涉的评价?

  教师小结时主要谈两点:①贾谊是对陈涉起义作出高度评价的第一人;③阶级的偏见也是有的。

  5.诵读第5段。

  补充注释:①“且夫天下非同小弱也”——意谓秦有天下,非同地方性政权,其力量是不小的。②“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雍州的地势、殽函的险固,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意谓秦地的优越地形并未发生变化。③棘——课本注,“棘”通“戟”。此与上文“斩木为兵”矛盾。按:“棘矜”应合解,即伐棘为矜,矜仗也。“鉏耰”又作:“耰鉏”,是一种农具,类似今之长柄大锄。这样解释,正好跟下文“钩戟长铩’对应成文。④同年而语——又可以写作“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之意。⑤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这句说的是秦统一全国以前的事。万乘,战国时的大国也称“万乘”。同列,秦与山东各国皆诸侯,故称“同列”、“序”、“朝”为互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秦很强大,所以八州诸侯都来朝拜它。按:从秦孝公到秦统一全国之前,共有140年,所以下文接着说“百有余年矣”。至“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才说到秦统一天下。⑥攻守之势——“攻”,指统一六国以前;“守”,指统一六国之后。

  划分层次: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三句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诵读指导:本段是全文的重心,句句都是说秦之过,一定要读得有气势,表达出作者“过秦”的深意。

  ①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口气。

  ②以下连用六个“也”,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

  ③排比句中的重音是:“非属(于)”、“非铦(于)”、“非抗(于)”和“非及”。(“非及”后其实也可加“于”)

  ④“向时之士也”后作一顿,为下句转折蓄势。

  ⑤“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也”后有较长停顿。如去掉“也字”,再增“何也”一句,答案即是全文结句,可见作者有意为下文蓄势,所以述而不问。

  ⑥“试使”三句,重复上文之意,换假设口气,再作一鉏。

  ⑦“然秦”三句作低回之势,以下节节升高,至“为天下笑者”达于顶峰,稍作一顿,再逼出“何也”一句。

  ⑧“仁义不施”是一篇纲领,用深责语气读;“攻守之势异”用解释语气读,寓“不知天下之势”之意。

  以上内容都穿插在诵读过程中说明。

  四、总结全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

  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5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九国<秦国<秦朝。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强秦亡于陈涉,这种对史实进行对比、评论,从中引出教益,以匡时政之弊的写法,借古喻今,借古讽今极具有说服力,值得王朝与契丹、西夏的关系作对比,从爵位的高下、实力的强弱、地盘的大小、胜负的趋势几个方面对比,说明宋王朝如果赂敌而亡国,实在是最下策的做法了。

  (2)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反复对比的论证手法。

  强大统一的秦帝国从它强盛的峰端,一下子跌落到尘埃,强大之势与败亡之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正是这种对比,给读者以极为强烈而深刻的印象,引发人们去思考,去寻求答案:秦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呢?

  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结论。对比在四个方面展开: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使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得到极尽显现。其结构的宏伟,气势的磅礴,使结论的推出分外有力。

  仅以课文第五层为例,就可以看到这一点。陈涉之位和九国之君比,尊卑悬殊;陈涉武器和九国之械比,利钝大别;陈涉之众和九国之军比,从寡极异;陈涉之谋和九国之士比,智愚径庭,陈涉和山东之国“度长絜大,比权量力”,不可同年而语,可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换句话说,就是陈涉<九国<秦朝,却最终推翻了秦朝。这样对比,激起读者急切地追寻原因,也为作者揭示答案蓄积了语势。最后是总比,总括前文两极对比,从而揭示题旨。

  (3)文章的语言特色。

  本文的语言独具特色。从语言的运用看,文章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句与排比句,又多用对偶与排比混成糅合的长句,句子短长相间,读来琅琅上口。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又没有雷同之嫌。

  《过秦论》与《六国论》的异同?

  《过秦论》与《六国论》虽然出自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之手,但却有同曲异工之妙,堪称中学语文教材中又一著名的姊妹篇。

  就文章的体裁来说,两文同属历史评论。一评秦国灭亡的缘由,一评六国破灭的原因。就文章的主旨来说,两文均意在借古讽今,劝诫后人要吸取前人教训,勿重蹈覆辙,悲剧重演。就文章的表现手法来说,两文均采用了评述结合。这是两文的相同之处,但它们同中有异,异中见妙。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结构安排不同

  《过秦论》与《六国论》虽是史评,同属议论文,但两文的论证结构安排却不同。《过秦论》采用两段式结构;《六国论》采用三段式结构。《过秦论》第一大段详细具体而又简洁生动地记述了秦自孝公始至秦二世由弱及强,由强到弱而亡的过程;第二大段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秦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六国论》第一大段指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二大段运用韩、魏、楚赂秦而亡,齐、燕、赵因它国赂秦而亡的具体事实,证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三大段在第二大段的基础上,引出教训,警戒后人。

  二、组材顺序不同

  《过秦论》组材以时间为序;《六国论》组材以事物类别为序。《过秦论》从秦孝公写起,历经惠文、武王、昭襄王,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及至始皇,具体记述了秦国由弱变强,由强及弱而亡的历史。《六国论》则将六国中直接赂秦而亡,因他国赂秦而亡,分别加以归类,进行具体分析阐述,进而得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结论。

  三、表现手法侧重点不同

  《过秦论》和《六国论》虽然都运用了述评结合的手法,但两文表现手法的侧重点不同。《过秦论》侧重于记述,因为本文主要是运用大量的事实来进行对照比较,让事实说话,从而证明秦亡的原因。《六国论》主要在分析阐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赂秦弊端所在,所以全文侧重点放在议论分析上。《过秦论》采用先述后评,以述为主;《六国论》采用先评后述,边述边评,以评为主。

  四、评论点位置不同

  《过秦论》与《六国论)的评论点都非常明确,但两文所放的位置不同。(过秦论》的评论点放在文章的最后。卒章显志。(六国论》的评论点放在文章的篇首,开门见山。(过秦论》在前面述评的基础上,收束作结,发人深思,令人回味;(六国论》开篇点旨,一目了然,鲜明突出,引人入胜。

  明确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仅有利于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同时,对指导学生写评论练习,也会大有帮助的。

  (一)重点内容图示。

  (二)译文。

  秦孝公占据殽山与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它)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有席卷天下,征服列国,控制海内的意愿,并吞远地的雄心。在那时候,商君辅佐他,国内确立法度,从事耕种和纺织,修制防守与出战的器械,对外推行连衡之策而使诸侯自相争斗。于是秦国不费力而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孝公死后,惠文王、惠武王、昭襄王承接原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汉中,向西攻占巴、蜀,向东割来肥沃的土地,向北收来要害的郡邑。诸侯都很恐惧,聚会结盟而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不再吝惜珍奇的祭器和贵重的宝物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订立合纵的盟约,结为盟国,合为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都英明有智而又忠诚信义,宽容仁厚而且爱惜人民,尊敬贤才而重视士人,约为合纵之盟而离散连横之策,兼有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等国的兵力。于是,六国的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谋划;有齐明、周最、陈珍、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与各国国君〕沟通意见;有吴起、孙腹、带陀、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以十倍(于秦国)的土地,以百万(甲土)的军队,开往函谷关而攻打秦国。秦人打开函谷关想引入敌军,九国的军队犹豫、徘徊而不敢进关。秦人没有丢掉一支箭那样的消耗,天下的诸侯已经困厄不堪了。于是合纵的盟约解散了,诸侯们争着割让土地而贿赂秦国。秦国也就有了充足的力量从他们这一弱点入手制服他们,追逐散逃的败兵,倒下上百万的尸体,流成河的血水甚至能漂浮起盾牌来;乘袭这样的便利形势,(秦人)任意割取天下的土地,划分了山河的区域。强大的国家自愿称臣归服,弱小的国家甘心成为属国。发展到孝文王、庄襄王,统治国家的时间短,国家没有(什么大)事(可写)。

  到秦始皇的时候,他振兴六代君王遗留的事业,挥起长长的鞭子来驱赶着各国人民,吞并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登上了最尊上的宝座而制限了天下,用暴力鞭笞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撼四海。于是,他向南攻取了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表示归顺,任凭小官支配。(秦始皇)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而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再敢南下来牧马,士人不敢动武来报复仇怨,于是(秦始皇)废除了先王的治世之道,焚毁了百家的著作,用这种办法来愚化百姓;毁掉著名的城池,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聚到咸阳,销毁了刀和箭头,用它铸成十二个金人,来削弱天下的百姓。然后,利用华山为城墙,黄河为护城河,在亿丈的高山之上,下视不可测度的深渊,以此来取得稳固。优良的将领以强劲的弓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卒、陈列着坚利的兵器,盘问来往行人。天下已经平定,秦始皇的心意,自以为有关中的稳固地势,无数的坚固城池,正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呀。

  始皇去世,他的余威还震慑着远方各地。然而,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徙戍边的征夫;(他的)才能不如中等人,又没有仲尼、墨翟那样的贤德,没有陶朱、猗顿那样的财富;(他)出身于戍卒的队伍,露面于阡陌纵横的田间,(他)率领疲弊的士卒,统率数百名的部队,一转变就进攻秦朝;砍下树木作为兵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天下人却如同阴云一样聚集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背着粮食,如同影子那样跟随着他。此后,山以东的豪杰于是纷纷起事而灭亡了秦国。

  那么,(由此看来,秦的)天下并不小不弱,雍州的地势,殽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陈涉的社会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尊贵;(他的)农具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他的那些)適戍的部卒,并不能与九国的军队相抗衡;(他的)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战术,又不及九国的士人。然而成功与失败却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功业恰恰呈现出相反的情况。假使以山东的国家与陈涉比比长短,较量一下极势与力量,简直是差得太多了。然而,秦却以其区区之地,达到万乘兵车的国势,重新排列八州的位次而使同列诸侯归服,已有一百多年了;然后以天下为私产,以殽函作宫殿;一个平民起事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本人又死在人家的手里,被天下人嘲笑的原因是什么呢?——不施行仁义的政策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语文教案 篇2

  预设目标

  1.能用简单句式做自俺介绍;在交流、倾听中知道和了解一些有趣的动植物。

  2.多交几个新朋友,能简单介绍他人,并懂得交往的基本礼仪,在交往中感受愉悦。

  3.对生物发生兴趣,感受动植物间和谐、友好的情感。

  课前准备

  请同学了解一种有趣的动植物。

  设计意图

  《有趣的动物和植物》是人教社课程规范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低年级同学对动植物有着较浓厚的兴趣,本堂课试着让同学把自身当作一种有趣的动植物,通过创设一个“交朋友”的情境,引导同学进行有趣地介绍、交往,并在不同层次的口语交际活动中使同学学善于交际、乐于交际,并从中感受动植物的有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交际情境,进行自俺介绍

  1.导入。

  2.进行自俺介绍,并展开互动交流。引导:其他的朋友们假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机动:弹涂鱼的录音介绍。并作交流:弹涂鱼的哪一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为什么记住了这一点呢?(同学如不能较有趣地进行介绍时可作这样的范例引导)

  二、营造交际氛围,引导交朋友

  1.互相介绍自身,自由交一个新朋友。

  2.请两组扮演。引导同学评价:他们在交朋友的时候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比你们要交得好?重点引导如何交际:交往时的态度要大方、自然、有礼貌。

  3.播放《找朋友》,再度自由交往。

  三、转换语言角度,介绍一个新朋友

  介绍新认知的好朋友。引导:他人把你介绍给大家的时候,你可以怎么说呢?假如你觉得满意你就谢谢他,假如你还不满意那你自身再来补充。

  四、引导组合情景,介绍几个新朋友

  1.引导同学组成一个个“小小动物园”或“小小植物园”。通过准备,介绍组内的几个新朋友。

  2.交流,评价。

  五、师生一起小结,快乐结束课堂

  师:这次聚会,俺们认知了这么多有趣的新朋友,收获真大,开心吗?那就带上你的新朋友,一起到外面去玩吧!在音乐《找朋友》中结束。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吹、祝”等14个生字,会写“吹,地”等6个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儿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能随着优美的曲调唱歌。

  3.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感情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用欢快的语调背诵儿歌,从中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

  课目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快乐的节日》歌曲;

  2.《快乐的节日》图片或动画片;

  3.所有字,词的课件或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放《快乐的节日》歌曲,会唱的跟着唱一唱。

  2.听了这首歌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3.让学生说一说什么节日你最快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范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认真听。

  2.小朋友借助拼音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

  3.借助课前预习笔记与小组同学交流识字方法。

  4.学生汇报、老师指导归纳识字方法。

  ①换一换:祝→祖。(与祭祀有关)

  ②加一加:加+贝=贺口+玉=国习+习=羽王+里=理

  ③形近字:席+度。

  ④平翘要分开:zhù祝zǔ祖chuī吹

  ⑤后鼻音字:xìng幸jìng敬fēng丰yǒng勇

  ⑥同偏旁:文→敢敬

  5.识字游戏,巩固识字。

  找朋友:(把上下两行字组词连起来)。

  敢敬祝幸度席自羽

  过勇尊不主贺毛由

  三、再读课文,熟悉字词

  1.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此刻心情。

  2.指发名朗读。

  3.齐读,共同体会自己的快乐心情。

  四、生字归类,指导写字

  ①左右结构:吹地快师(左窄右宽)

  ②教师范写:师老

  师:第二笔是竖撇,左边窄右边宽,最后一笔上面不出头是悬针竖。

  ③学生先描红再练习,师个别指导。

  ④展示漂亮的字。

  五、作业:

  把儿歌读给父母听,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2.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二、教学设想:

  1.结合语境揣摩词类活用后的具体含义。

  2.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3.安排二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家作品;疏通文意。

  (一)预习课文、实词析疑:

  鼓:①乐器。例。噌吰如钟鼓绝。②击鼓;例:一鼓作气。③弹秦。例:令赵王鼓瑟。④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

  是:①是。例:问今是何世。②正确。例:辨清是非。③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双石潭上。②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③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

  遗:①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②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

  鸣:①鸟叫。②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徐:慢慢的。与”疾”相反。

  适:往。

  固:①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坚决。例:相如固止之。③本来。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例:莫用众人之广议也。②没有谁。例:莫不响震失色。③通暮(mù)。例:莫夜月明。

  磔磔:见注释。

  罅:见注释。

  当①对、向。例:当窗理云鬓。②阻挡。例:豺狼当道。③抵敌。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④在。例:有大石当中流。

  向:①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②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斤:①重量单位。②斧头。例: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二)导入新课。

  提问:这篇就是说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当中要认真加以领会。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三)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当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

  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镗鞳(tāngtà)识(zhì)无射(wú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四)划分结构的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当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结构的分析。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学生概括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问:这是作者的言论,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__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指出: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学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

  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说郦元没有欺骗他?(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五)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秘下名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中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貌岸然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

  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过之。④“到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未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何哉”——驳得有力。

  (六)布置作业:

  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讲析课文;课堂练习。

  (一)检查练习:

  (二)诵读第2段。

  1.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

  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博”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吰”与“窽坎镗鞳”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

  ③“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

  访石钟山缘由→小重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

  第二层(“余方心动欲还”至段末)发现声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大石中的.“窽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4.检查背诵。

  (三)讨论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

  问:郦、李二说的不同点是什么?(郦说认为“水石相搏”而发声,李说认为潭石有声。)这意味着什么?(李说是对郦说的否定。)从寺僧使小童择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么问题来?(说明信李说者多,俗见之误人。)

  问:从这一段的内容来看,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问:作者对李说“尤疑”,为什么写小童扣石事仅用一句带过?(不值一驳。)试品味这句话的语气。(轻蔑、讥笑。)本段着重写声源,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还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正所以批李说。)本文不是游记,而是考察记,为什么要渲染绝壁下的阴森恐怖气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浅人之无知妄说遂行于世。)

  小结:本段是为破疑案而写,作者对郦说是信中有疑(故结句是“古之人不余欺也”),疑既释而益信;对李说则是绝对否定。

  (四)诵读第3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

  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磐……而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便是臆断。)

  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怎样的情绪?(坡公何尝不自得?然与李渤有别:李是臆断,坡公是以事实为据。)

  补充问:有人说这句话中的“夜”字可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讨论此题不必涉及科学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图,其实“不肯”后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处。)

  ④“而陋者……得其实”——再次讥评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才出现一“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笔力。

  ⑤“余是以记之……李渤之陋也”——卒章显志。

  3.教师领诵。

  4.检查背诵。

  (五)比较、辨析。

  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面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课文

  项目《游褒禅山记》《》

  内容记游。

  从游未尽兴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用事实破千古疑案,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议论——记游——议论。

  写法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有“破”有“立”。

  (六)布置作业:

  1.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力争能全文背诵。

  2.练习三、四。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生字7个,读准平翘舌音。

  2.了解故事内容,背诵文中的诗词。

  3.体会苏轼思念亲人的情感,知道苏轼是宋代著名的`诗人。

  4. 了解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典故和重大事件,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培养民族的自豪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发奋图强。

  重点: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这首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质疑

  板课题,齐读

  质疑: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学生字,读通课文

  1.交流

  音:轼 辙

  形:州

  义:皓月、婵娟

  2.分组读课文

  3.再读课文,解疑

  师:读了课文,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事?

  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交流

  三.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1.采用各种形式背这首诗。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听配音全班读

  4.各组比赛读。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讲了苏轼思念亲人的故事,真是人间亲情浓于血。

  欣赏歌曲《但愿人长久》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音响的录音。

  学生:1.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

  2.准备自己游览风景名胜后的照片与及相关文字资料。

  3.交流第一项内容的同学可以制作头饰。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揭题导入

  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

  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

  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三、分块讨论,组内交流

  1.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

  2.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

  四、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2.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第二、三课时习作

  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写作过程

  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

  二、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

  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

  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

  3、习作要求。

  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

  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四、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五、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第五课时

  习作讲评

  重点难点:

  结合自己的习作谈优劣。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一、师总结本次习作的优缺点。

  二、对本次习作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欣赏评价。

  要求认真听,说说这篇文章写的怎么样?

  有什么优点值得你学习?

  还有你认为不足的地方吗?

  你觉得怎样修改比较好?

  学生畅所欲言,范评作文。

  三、发放作文

  学生读自己手中的作文,说说你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可以是全篇作文,也可以是对某段某句的品评。

  四、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再誊写。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德育目标:感悟本课中的道理,学习纪昌刻苦努力的精神。认识到学习一定要重视基本功训练。

  知识目标:熟读课文,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运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能力目标:提高文言文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运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教学方法:自读探究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达 芬奇经过数次的“画蛋”成为画家,莫泊桑经过不倦的写作终于成为文学巨匠。由此看来,“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成功来自于恒心、毅力,来自于扎实的基本功。今天我们就从这篇文章中再去验证这个观点。二 学生自读课文

  1、 形式多样的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整体感知能力)A、 参照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梗概给同桌听。B、 播放音乐,学生配乐朗读。让学生感悟文章意蕴。2、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文中理解有困难的词句,组与组之间以提问——应答的方式交流,教师点拨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三 探究课文内容

  3、 试一试,翻译几个句子,检验一下学生对词句的理解。4、 飞卫要求纪昌怎样做?纪昌又做了哪些事情?这与射箭有关系吗?5、 本文的成功之处你认为在哪里?6、 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依次发言。

  二、 课外延伸(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明白加强基本训练的重要性。)

  自由谈:1、你怎样评价飞卫、纪昌两人的行为?2、假如你是纪昌,你会怎样做?3、你认为当前的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五 熟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六 板书设计:

  勤奋苦练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以及联想、想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的精神

  重点:

  (1)龙舟赛的精彩场面描写

  (2)联想的作用

  教具安排:

  (1)龙舟赛的相关图片(2)投影片(3)朗读磁带

  教时:一教时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一年之中你最喜欢过的是哪一个节日?能说说喜欢的理由吗?(老师鼓励畅所欲言,并提示启发:春节、儿童节以外,还有哪些节日?目标导向:端午节)

  有同学说到了端午节,那它是农历的几月初几?

  (五月初五)

  我们这里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呀?请知道的自告奋勇站起来告诉你的同学。

  (包粽子,吃咸鸭蛋、挂艾叶菖蒲,用雄黄涂在小孩的额头及手足心)

  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知道包粽子的用意吗?

  (纪念屈原)

  【归纳】:对,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楚国灭亡后,他满怀悲愤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沿江的百姓不忍屈原尸体被蛟龙吞食,便包粽子投入江中,造龙舟争相竞捞,并鸣锣擂鼓驱赶蛟龙。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些也便成了一种习俗被流传下来了。

  刚才我提到了龙舟赛,大家看到过吗?我们这里有这个习俗吗?

  (有)

  【归纳】:我们这里在水乡河面宽阔的地方有这项活动。

  那么请看到过龙舟竞赛场面的同学请举手,包括当现场观看过的,也可以包括在电视电影里看到过的。

  能不能用一些词语来概括一下你看时或看后的感受。

  (热烈、紧张、刺激,人山人海,人声鼎沸,锣鼓喧天)

  【归纳】:好的。如果没有看到过的,请跟我一起来看看龙舟赛的精彩画面。

  展示图片:(网上下载的图片:搜狐体育频道图片库。连贯播放)

  老师从旁解释:龙舟,龙头龙尾身狭长。船手一般有8-20个,持桨坐在两侧,船头有鼓手。比赛时船手随锣鼓声的节奏,合力划桨,冲向终点。看,河面上是龙舟一片如出水蛟龙,船手们你争我赶,奋力拼搏,鼓手们则指挥若定,两岸的观众更是呐喊助威,蔚为壮观。

  【归纳】看过之后,我们确实能感受到龙舟赛的热闹与欢腾、紧张激烈。

  二、正文引入:

  好了,光谈我们这里的端午节和龙舟赛了,忘了正事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现代作家沈从文到湘西去了解一下他们那里的端午日风俗是怎么样的?同时也领略一下那里的茶峒人是怎么过他们的端午日的。(板书:端午日沈从文)

  先请同学们一起静下心来,走进茶峒人的端午日,感受一下那里的节日气氛。在听朗读时思考一下:(投影片1)

  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与我们家乡的风俗是否相同或相近?

  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说说理由?

  (播放课文朗诵磁带)

  检查预习情况,正音辨形:(投影片2)

  茶峒擂鼓呐喊调理

  不拘泅水戍军蘸酒

  请位同学来读一遍,适当纠正。

  好的,接下来请同学先相互讨论一下刚才的问题(投影片1)

  然后起来来告诉其他同学。

  第一问: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归纳:①穿新衣。②用雄黄蘸酒画王字。③吃鱼吃肉。④赛龙舟。)

  第二问:相近的是有用雄黄涂在额头,但他们写“王”字,还有就是赛龙舟啦。

  第三问: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归纳:龙舟竞赛,竞追鸭子)(板书)

  理由呢?

  (要求简洁表达就行,老师归纳:热闹,有趣等,并适当板书)

  三、精品细节:

  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品味一下作者笔下龙舟赛的场面。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这一场面的。到底好在何处,会如此吸引你们的?

  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段文字:“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读时及时纠正读错或破句之处)

  请先相互讨论一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龙舟赛的精彩场面的。

  【归纳】桨手、带头的、锣手、鼓手的外貌和动作描写(板书)

  请找出来:(投影片3)

  桨手----持、划

  带头的----缠裹拿挥动指挥

  锣鼓手----敲打调理

  外貌与动作的描写,活画出了桨手、带头的、锣鼓手各自的特征,表现出比赛场面的紧张、激烈,突出了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板书)

  再请同学们找一下,除了直接描写船手们,作者还从什么方面突出这龙舟赛的紧张与激烈?

  (“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梁红玉在黄天荡老鹳河抗击金兵,一场水战几乎使得金兵全军覆没。这与龙舟赛有关吗?两者有相似点吗?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的手法来写的?

  【归纳】联想。两者相似点在:(板书)

  鼓声如雷声,加上两岸人的'呐喊助威声------水战时擂鼓,激战喊杀声。

  作用是什么,请位同学来归纳一下好不好?

  (归纳:联想的作用是突出龙舟赛的紧张、激烈、热闹)(板书)

  刚才说了,梁红玉水战与龙舟赛无关,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联想,并想通过这种联想来突出龙舟赛的热闹欢腾。这在描写角度上说应该是什么?

  侧面描写。

  【归纳】作者就是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龙舟竞赛的激烈程度和热烈氛围。(板书)

  【练习】:请你们开动一下你们的脑筋,也来试着联想一下,假如你处在这样的场合,这样令人热血沸腾的场景之中,耳朵里充满了呐喊之声,你会联想到什么?

  相互讨论两至三分钟,然后口头交流一下。

  (归纳:运动场,足球比赛,大型歌舞演唱会,激烈的战斗场面)

  那么,能不能从文中再找出能突出龙舟赛热闹欢腾场面的侧面描写的内容啦?除了龙舟赛的船手们,最热闹的应该是谁呀?

  【归纳】看比赛的人们:“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不讲等级,不论老少,倾家出去,全城出击,争睹龙舟竞赛,这一切的一切,都透露出了龙舟赛的热烈欢腾)

  老师看到这里,就要瞎想啦:龙舟赛既然是如此的紧张激烈,那获胜者的奖品一定是非常丰厚的啦,是不是?所谓的“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那获胜的船手们的奖励是什么?

  (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唉,奖品并不算丰厚呀!)

  是不是获胜的龙舟上的所有的船手都有呀?

  (不是,“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哦,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

  那他们图个啥?

  (欢乐、热闹)

  【归纳】体现出团队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或者说,体现的是团结合作的精神,奋力拼搏精神,表现出的是人与人的真诚。

  其实,在我们的校运会上,不管是参赛的选手也,啦啦队也好,尽管得到了奖品算不了什么,啦啦队不用说了也奖品也没有。但大家图的就是能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光,对不对。同时,齐心协力,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你们说是不是?(板书)

  好了,龙舟也划累了,呐喊也喊累,也该休息休息啦,下面安排的是什么余兴节目呀?

  (竞追鸭子)

  目的是什么?

  (与民同乐,还是为了突出节日的欢腾气氛!)

  我们一齐来把这节读一遍。

  既然是余兴节目,作者也懒得动脑筋啦,两三笔就略带过了。对于竞追鸭子,作者仅用了一句话:“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就对这热闹有趣的场面作了概括。(板书)

  但我在这里要难为各位同学啦。如果你当时也在边上的话,请你用50到100字描写一下你想象中人们竞追鸭子的细节。可以写一个人怎么样抓住鸭子的,或者可以写一群人怎么样抓住鸭子的。想一下,河面上抓鸭子,一般会采用些什么方法?

  (提示:穷追猛打迂回包抄合力擒抓守株待兔)

  (要求三至五分钟内完成,然后交流:抽两三个同学朗读一下自己的“作品”)(学生作品可实物投影)

  四、归纳要点:

  上面,我们一齐随着沈从文去茶峒参观了他们的端午日风情。感受到了那里节日欢腾热闹的气氛。同时,也增长了不少知识,真是不虚此行!

  (归纳总结,整理板书,提示要点:

  湘西的端午日,以龙舟竞赛作为重头戏。作者就抓住了这个重点,象一个向导一样,为我们详细描述了龙舟竞赛的精彩场面。并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面,突出了龙舟竞赛的热烈与欢腾。同时运用了联想的手法,渲染出竞赛的紧张、激烈程度,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这一场景中,一同和茶峒人欢笑,嬉戏,共同度过这个充满了喜庆的节日。

  最后,让我们再来欣赏有关龙舟赛的另外几幅图片。相信你们会有与刚才欣赏图片时不同的感受的。

  【结束授课】

  五、课外练习:

  同学们,刚刚过去的中秋节,肯定给大家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印象吧。家乡的中秋节有什么样的风俗呀?

  老师请你们试着回忆一下中秋节那一天,特别是那个夜晚,你和你的家人是怎么渡过的。请把你回忆到的事情甚至是点滴用文字写下来,尽量能抓住重点,进行较为细致的描写,适当进行联想和想象,把中秋节的氛围给突现出来。

  附板书设计

  端午日沈从文

  描写(正面)热烈欢腾

  龙舟竞赛详紧张激烈

  联想(侧面)团结合作奋力拼搏

  竞追鸭子(想象)略

语文教案 篇9

  前置性学习提纲:

  1、把课文读熟练。

  2、理解词语的意思:俊俏映衬

  3、每段的意思。

  4、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5、查阅资料:燕子。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我们春天里常见的燕子(出示燕子图片),我们会怎样描绘它呢?(学生自由发挥)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作家郑振铎是怎样描述燕子的。

  2、读题:(板书“燕子”)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

  A、屏幕出示字词:自由读 指名纠正读 齐读

  B、读课文:(分段指名读)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教师评)

  2、理清课文层次(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那些内容?(小组讨论)

  (2)、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外形,春天赶来,飞行,休息)。

  三、布置作业

  1、习字册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细读第一自然段

  1、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一起回答:外形)

  作者是抓住它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相机板书:羽毛——乌黑光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

  2、指导朗读

  (1)、情感准备:既然燕子是这样的漂亮、机灵,大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喜爱、欢快……的语气)

  (2)、小组内练读:

  (3)、小组比赛读。

  3、指导背诵

  (1)、思路:课文是怎样写燕子的外形的?(指板书:羽毛——翅膀——尾巴、指图)

  (2)、请学生自己试着把这一段背给同桌听。(提示:可看板书或看图)

  (3)、看板书,分一二排、三四排背。

  (4)、齐背。

  二、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

  这一段主要写燕子干什么?哪些词句说明燕子飞得快?哪些词句说明燕子飞得轻?

  指导用偶尔造句。

  指导朗读、背诵。

  2、指名读。

  学习打比方的句子。

  画出文中两句打比方的句子,并说说把什么比做了什么。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3 燕子

  样子

  增添生趣

  飞行

  休息

  特点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7-26

[经典]语文教案08-10

语文教案[经典]08-11

语文教案(经典)08-13

语文教案(经典)08-02

语文教案【经典】10-03

语文教案(精选)09-28

(经典)语文教案08-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