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实用(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大意,尝试唱歌曲中衬词部分,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风格。
2.理解“孤独”,知道在孤独时,可采取唱歌等积极的方法使自己和别人快乐。
3.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视频、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引出歌曲
组织幼儿听歌曲《叨来咪》做律动,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吗?”
师:这首歌曲是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他是一部和音乐有关的电影,里面还有很多好听的歌曲,如《孤独的牧羊人》。
(二)完整欣赏歌曲,感知歌曲的旋律、演唱速度及衬词的活泼诙谐
1.播放视频,介绍歌曲名称《孤独的牧羊人》,让幼儿理解“孤独”的意思。
师:那你们知道“孤独”是什么意思?(寂寞、一个人、没有朋友、很忧伤、很可怜)那我们现在来听一下《孤独地牧羊人》这首歌曲,看看歌中的.牧羊人是不是像小朋友说的那样?播放视频,听了这首歌后,你认为他是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吗?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
2.完整欣赏歌曲,引导幼儿从歌曲的旋律、演唱的速度及演唱方式等方面感受音乐性质,理解“牧羊人”不是孤独的,而是快乐的。
没听出来,没关系,我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一个牧羊人感觉自己特别孤单,就来到山顶上唱歌“来咿噢都来咿噢都来咿噢”,歌声嘹亮,城里的人们在远处就听到了这好听的声音,这时候城边的王子、挑扁担的农民、餐桌旁的人们、喝啤酒的人们都听到了他的歌声,这时一个小姑娘和她的妈妈听到牧羊人的歌声后,也用相同的歌声回应他。
现在咱们再来听一遍歌曲,但是是有任务的哦。你认为歌曲什么地方最有趣、好玩?(衬词“来咿噢都来咿噢都来咿噢”、低音处、唱歌中声音等好玩。)为什么?好像在做什么事?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教师示范演唱衬词“来咿噢都来咿噢都来咿噢”部分,请幼儿跟着学唱。进一步体验歌曲活泼诙谐的风格。(为下一个环节的对唱作好准备)
(三)出示相应的图片,分段欣赏歌曲,知道快乐的方法
1.欣赏歌曲第一段。师随音乐贴牧羊人等图片,画图谱,引导幼儿跟唱衬词。
提问:这个牧羊人到底是孤独的还是快乐的?(快乐的)他用什么方法使自己和别人快乐的?(通过歌声将所有人都吸引过来,用歌声给自己带来快乐)
2.欣赏歌曲第二段。师随音乐贴王子、农夫、餐桌、啤酒图片,引导幼儿看图谱跟唱衬词。
提问:牧羊人的歌声都把谁吸引过来了?他们都听到了什么歌声?
3.欣赏歌曲第三段。师随音乐贴小姑娘、妈妈图片,引导幼儿看图谱跟唱衬词。
提问:谁用歌声回应了牧羊人?怎样唱的?
4.小结。
你在孤独的时候,除了唱歌还会用什么和他不一样的方法,使自己和别人快乐呢?
(引导幼儿说出:可以开玩笑、看漫画书、看电视、跳舞、找好朋友聊天、玩游戏等多种方法来排除孤独。)
5.播放歌曲,师幼边唱边跳,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曲,做一个快乐的牧羊人吧?
: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水垢是幼儿生活中常见但是不易为幼儿所了解的东西,本活动通过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让幼儿了解水垢和水垢对人身体的危害,以及除垢的简便方法,以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及对化学小实验的操作兴趣。
[活动目标]
⒈初步了解水垢的危害及简单的除垢知识。
⒉培养幼儿对化学小实验的操作兴趣,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
⒊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白醋、水垢清除剂、玻璃杯、药匙、有水垢的热水瓶和新热水瓶各一个、用醋、除垢剂分别除垢一半的热水瓶各一个。
[活动过程]
⒈引导幼儿观察水垢,知道水垢对人们的危害。
⑴幼儿观察瓶内的水垢,认识水垢
教师手持有水垢的热水瓶和新热水瓶,请幼儿轮流观察两个瓶内的情况,说一说两瓶的不同,知道水瓶内附着的物体就是水垢。
⑵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还在哪里、什么容器里见到 过水垢?
⑶教师小结,讲述水垢的`危害
师:“这些粘在水壶和水瓶里的东西叫水垢,它是水中的杂质和矿物质,在水中被加热、烧开以后变成的。水壶、锅炉烧水多了或者热水瓶、饮水机用时间长了会结成一层水垢。水壶里有了水垢,水就不容易烧开,浪费燃料;水垢的碎块如果被我们喝进身体里,会损害健康容易生病;工厂里的大锅炉如果不除水垢,还会有爆炸的危险。
⒉幼儿操作实验,观察除垢的过程
⑴幼儿观察玻璃杯中的液体:无色、透明,闻一闻气味,知道杯中的液体是白醋。
教给幼儿闻液体的方法:一只手扶住杯子,另一只手在杯口轻轻煽动,再用鼻子闻煽动的空气。
⑵幼儿观察盘中的水垢:黄色的、粉状或块状
⑶让幼儿用药匙把水垢放入白醋,观察发生的变化。
⑷幼儿讲述自己观察到的情况。
⑸教师小结:白醋和水垢放在一起,水垢会产生气泡,渐渐变小,这种变化叫化学反应。
⒊观察用醋、除垢剂分别除垢一半的热水瓶各一个,知道除了用醋,还可以用专门的除垢剂来除垢,而且效果更好。
⒋请幼儿说一说,还知道哪种除水垢的方法,哪一种最省力最好用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在变洞洞游戏中的乐趣,愿意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了解"围集"的概念,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洞洞。
3、能主动参与游戏。与同伴合作玩洞洞的游戏。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身体各部位已经有一定了解。
2、材料准备:报纸球15个左右、音乐碟片。
活动过程:
1、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1)教师用身体各部位变大象,变茶壶……
(2)教师用手掌变出一个洞洞,引导幼儿思考:这像什么?(水杯、望远镜)引导幼儿说这是一个小洞洞。
(3)请幼儿寻找身体上有哪些洞洞。(鼻孔、肚脐、耳孔)
(4)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来变洞洞。
(5)教师与幼儿交换角色,幼儿发令。教师变出没有封闭的洞洞。引导幼儿理解"围集"的概念,教师提问:为什么老师变出来的不是洞洞?
2、变洞洞游戏
(1)男女幼儿分组变洞洞。教师:看谁的'洞洞最结实,可以让好朋友的报纸球钻过去。
(2)请小朋友想办法,变出大一些的洞洞,让你的好朋友钻过去。
(3)请大家动脑筋和好朋友合作,变出能让老师钻过去的大洞。
(4)教师钻过的"洞洞"就跟在老师身后变成小火车,直到大家围成一个圆圈。
3、延伸活动
大家试一试,除了用我们自己的身体变洞洞,还有什么能帮助我们一起变洞洞?(墙壁、桌子、板凳)
:
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是这个活动的重点之一,我设计了能让每个孩子很快进入角色的导入游戏"变魔术",将每一次探索和难度的提升渗透到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中;而掌握洞的正确概念,并能够用各种肢体语言准确地表现出来是这个活动的另一个重点.我借助的则是让小小报纸球穿过的游戏。
环节变洞洞。当我发现一个孩子将手臂放在耳边变出了洞,和别人变得不一样时,马上招呼其他幼儿来看看他是怎么变的,于是所有的孩子都将手臂放在耳边变出了洞。我在旁边不断地提醒:动动你的小脑筋.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吗?有一个孩子用双手交叉变成了洞,我马上朝他点了点头,又用手指了指他的腿.说:"你能再试试吗?"孩子马上心领神会,用脚变出了洞洞。在西宁,在我们讨论到变出不一样的方法时.我注意让孩子示范的机会多一些.不再只示范一位孩子的动作,每当看到一名孩子用身体的各部位变化有所不同时,马上表扬,这下子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设计不同的动作让小纸球穿过了。
环节玩洞洞。孩子们变出了洞洞,都等着我用纸球来"检验"洞洞是否结实.我赶紧请孩子们分成两组,男孩子和女孩子面对面,当一组变洞洞的时候另一组就把手中的报纸球从洞洞里扔过去,我做过示范后孩子们就非常投入地玩了起来。
在两次活动后我进行了分析,总的来说,这个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设计层层递进,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与老师配合默契。随着教师预设情景的不断深入,孩子们由游离于目标之外到对活动本身产生较高的兴趣,从不熟悉老师到愿意和老师一同想各种办法,贯彻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一再强调的让幼儿在自由探索、相互学习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适应人际交往中的变化,乐意认识和接纳“新朋友”,知道朋友间友好相处。
2.交流、分享并积极实践结交“新朋友”,了解新朋友的信息。
3.体验交到新朋友并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2个大班幼儿、友情卡、报纸若干、音乐、纸盒、笔、视频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新朋友
1、今天到这里上课,发现同学有什么变化?
2、教师小结:为什么会选两个班的孩子上课呢?因为我们今天要认识新朋友。
二、讨论,结交新朋友
1、你认为这里谁会成为你的新朋友?为什么?如何交到新朋友?
2、每位幼儿离开座位,用自己的办法找一个其他班级的新朋友。
3、你交到新朋友了吗?他叫什么名字?你为什么没有交到新朋友?
4、交新朋友可以说些什么?可以做些什么呢?
5、教师小结:交新朋友要大方、有礼貌。可以先介绍自己,然后问问朋友名字,说说大家的年龄、爱好等等,还可以握手表示友好。
6、小朋友现在有了更多的好方法,就用这些方法重新再找一个新朋友,并且和交到的新朋友,两个两个坐在一起。
三、记录,了解新朋友
1、你的新朋友叫什么名字?你还知道他的什么信息?
2、(出示友情卡)在这张友情卡上,需要你填写朋友的信息,请你主动询问你的朋友,并把这些信息画下来,名字可以请朋友帮你填写。
3、请你简单介绍介绍你的新朋友。
4、教师小结: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能保管好这张友情卡,记住这位新朋友,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用这些结交新朋友的方式,去交更多的朋友。
四、体验,搭档新朋友
1、平时你和好朋友会玩些什么游戏呢?今天就和你的.新朋友玩“叠报纸”游戏。
2、新朋友之间两两组合,会得到一张报纸,听老师说“开始”,你们赶紧站在报纸上,小脚千万不能踩在地上。依次折叠报纸三次,玩游戏。
3、收起报纸,放在这个纸盒里,坐回位置。
4、请刚才玩的最好的一组说说:当报纸越变越小,你们是怎么完成游戏的?
5、教师小结:与新朋友玩游戏时,遇到问题可以相互商量,相互帮助,这样才能玩的更开心。
五、交流,朋友相处之道
1、除了玩游戏,我们平时还能怎样与新朋友相处呢?2、如果和新朋友在马路上遇到,你会怎么做?3、还可以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朋友之间要有礼貌,互相帮助、经常保持联系,相信你们会成为永远的朋友!
六 、分别,说说悄悄话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就要分开了,你还有什么想对新朋友说的吗?赶紧说说悄悄话,和你的新朋友说再见吧!
大班教案 篇5
“快乐的小鼹鼠”是一节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根据音乐的特点,选用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鼹鼠”(动画片中)为角色,以快乐的.小鼹鼠在森林里的遭遇为主线,根据音乐旋律的性质、结构及音乐节奏,贯穿了从小鼹鼠走走、跑出去跑回来、听见可怕的声音以为来了危险的动物、又高兴的跳起了舞蹈这些相应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的浓厚兴趣,并使幼儿大胆想象与创编相应的手指游戏,使他们的身体动作与音乐相匹配。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初步感受诙谐、欢快、跳跃的乐曲特点。
2.通过手指游戏,进一步感受和理解音乐。
3.体验音乐带来的想象,感受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从幼儿的表现与发展来看,教学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积极投入到游戏中,根据音乐特点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和创编动作,体现了发展幼儿自主性、创造性的重要性。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唱准跨度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结构。
2、感受新年的热闹,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鼓、钹、鞭炮的声音。
活动过程:
1、练声
根据5 3 3|1 5 |5 3 1 |6 0|幼儿先听,然后用“啦”来唱出来。
2、理解歌词,学习歌曲。
教师:“前几天我们过的什么节日啊 ?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日呢?”(幼儿讨论)
教师总结:
因为是新的一年由开始了,人们心里很高兴,为了庆祝所以要过元旦这个节日。
教师:“你知道人们是怎样庆祝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敲鼓、放鞭炮)
教师播放放鞭炮的声音,用鼓敲歌曲中的节奏。让幼儿模仿声音。
教师:“为了庆祝这个节日,老师还准备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呢!想不想听听啊?”
(教师示范完整的唱一遍)
教师:“你感觉老师唱的哪个地方象刚才的声音?你来学一学!”(幼儿说)
教师:“那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遍!这一遍你又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带领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说歌词,2――3遍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唱歌。集体合唱。
3、体验歌曲的快乐情绪
教师:“你在唱这首歌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那我们在唱的时候应该怎样唱呢?”(幼儿说)
教师:“那我们根据你说的,我们一起来唱一遍,我们的脸上要怎么样?”(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活动结束:
教师:“我们一起去鞭炮吧!”(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
大班教案 篇7
课题生成:
在进行有关“马”的主题活动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加深对马的认识,我结合了二胡独奏曲《赛马》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它是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不失为幼儿音乐欣赏的好教材。我将一首结构比较复杂的器乐曲诠释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让幼儿去了解它、接纳它、表现它,运用多通道参与理论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欣赏、律动、打击乐演奏活动让幼儿自发的投入到听、说、想、做、演的活动中来,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生成本课题。
教育目标:
1、通过观看木偶表演,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创造性的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知。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四种颜色(红、黄、白、黑)的木偶马饰,二胡曲《赛马》,共四组幼儿人手两把筷子,串铃,圆舞板,小铃,实物二胡。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奔跑着四匹骏马,一匹红马、一匹黄马、一匹白马、还有一匹黑马(相继出现马饰),看----它们来啦!(两位老师手持马饰,随乐进行木偶操作)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木偶表演。
二、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1>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对,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这首音乐听上去很欢快、奔放,表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该的动人场面。
三、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1>教师示范随乐用筷子敲奏。
①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幼儿:我坐的是红色的椅子,就扮演红色的马。
②教师: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幼儿1:我可以象骑马的叔叔那样挥鞭;幼儿2:我可以喊“驾——”
<3>幼儿听音乐,分组用筷子演奏。
①教师出示小乐器:圆舞板、小铃、串铃。手持木偶马饰:刚才四匹马奔跑时,哪里发出声音?哪种乐器最象马铃声?(串铃)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集体);哪种乐器最象马蹄声?(圆舞板)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单独)
②各请两位幼儿分别加奏串铃和圆舞板,全体幼儿共同演奏。
四、小结:
今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了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赛马》,它是由弦乐器二胡演奏的,好听吗?下次老师再次带领你们欣赏优美的二胡曲!(出示二胡实物,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
活动反思:
在欣赏课《赛马》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培养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感受颇深,有值得保留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推敲的地方。
一、成功之处:
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一般情况下很难要求他们非常静心的投入地来完整欣赏一首音乐,那么,就需要教师来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被音乐吸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从而发展他们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但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对象始终是音乐,就需要教师把握一个度,因为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音乐服务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情境。教学伊始,一段那达慕大会的视频将学生带进辽阔的大草原,带进紧张激烈的比赛现场,为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联想情境做铺垫,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打开视野。在完整初听音乐中模仿赛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结合乐曲三乐段不同的音乐特点在分段细听时,我根据A乐段的旋律紧凑密集音乐情绪紧张的特点设计了蒙古舞扬马鞭的动作,将学生带进紧张激烈的赛马场。学生们有的小拳头握得紧紧的,有的兴奋地挥动着马鞭,进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在细听B乐段时我以主题的三次变奏用了二胡连弓、顿弓、拨弦三种演奏方法为切入点,让学生视唱音乐主题,聆听主题出现几次,每次音乐情绪的变化。最后我揭示答案:演奏方法的不同。学生在音乐中兴高采烈的模仿二胡三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对音乐知识,音乐情绪理解更为深刻。在细听A1乐段设计了学生模仿赛马冲刺,体验音乐。
当学生脸上洋溢出紧张的神情时,我知道学生已与音乐融为了一体。在模仿马嘶鸣的动作时,学生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现在想到那一匹匹小骏马可爱的模样,我的心就会随着兴奋起来,这说明我的教学是成功的。他们已在律动与模仿中感受到了《赛马》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二、有待提高之处:
针对学生音乐视野窄,对民族音乐的体验感受不足的弱点。如果教师能现场用二胡演奏一曲赛马,会让学生更为深刻的感受到二胡这种民族乐器的极大艺术魅力。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教案07-23
【精选】大班教案07-26
(经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精选)08-11
大班教案【精选】08-23
大班教案[精选]08-13
大班教案[经典]08-15
[经典]大班教案09-19
(精选)大班教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