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26 09:36:36 教案 我要投稿

(热)科学教案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科学教案9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眼睛的形状、颜色、位置及功能。

  2.认识保护眼睛的方法。

  3.知道看东西需要光线。

  4.复习红色、黄色和绿色。

  5.认读“眼”字。

  活动准备

  红色、黄色、绿色的物品。

  眼罩。

  小镜子、没有五官的脸谱、彩笔。

  识字图卡“眼”(见教具)。

  与眼睛有关的图书。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红色、黄色、绿色的物品,请幼儿蒙着眼睛触摸物品,看看能否说出物品的颜色。

  2.与幼儿一起讨论眼睛的功能,以及保护眼睛的方法。

  3.大家一起欣赏上述物品美丽的颜色,过一会儿,老师把活动室的灯光调暗,并拉上窗帘,向幼儿提问能否看得清楚物品的颜色(有些幼儿可能怕黑,老师最好站在他身边)。

  4.再把灯光调亮,与幼儿一起讨论能再次看清楚物品的原因,然后总结有光才可以看见东西。

  5.请幼儿照镜子,观察自己眼睛的形状、颜色和位置,再在一个没有五官的脸谱上画自己的眼睛。(脸谱留待以后的活动使用。)

  6.出示识字图卡“眼”让幼儿认读。

  总结分享

  请幼儿互相观察,说说彼此的眼睛有什么不相同。

  活动评价

  1.能说出眼睛的形状、颜色、位置及功能。

  2.了解保护眼睛的.基本方法。

  3.知道有光才可以看见东西。

  4.能认读“眼”字。

  延伸活动

  请幼儿到“全家福”区,观察谁的家人戴了眼镜。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以多种方式认识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例如引导幼儿学习一些与保护眼睛有关的儿歌等。

  2.邀请两位戴眼镜的家长来园,向幼儿介绍戴上眼镜的原因及带来的种种不便。

  3.在图书角中投放与五官的汉字认读有关的图书,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认读汉字。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许多物体能发光,了解光的用途。

  2、能自己制定标准并根据标准对各种光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有意识地让青年供幼儿感受太阳光的明亮和热量。事先请家长带幼儿参观星星。

  2、收集有关现代科技对光的应用的录像片,如X光的应用等。

  3、提供手电筒、电池、玩具娃娃、电动玩具、积木、塑料玩具等若干,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光源。

  教师(介绍材料):这里有许多材料,请你们自己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会发光,它是怎样发光的,并将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2、引导幼儿讨论,扩展对光的认识。

  教师:你刚才发现了哪些东西会发光,它是怎样发光的?(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表述,教师用图示记录幼儿的发现。)教师:除了这些东西,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会发光,它们又是怎样发光的?(教师继续用图示记录。)

  3、通过讨论,引导幼儿对光进行分类。

  教师:这么多的东西都能发光,这些光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原来每种光都互不相同,那我们怎样将它们分类呢?可以怎样分呢?(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讲演指定标准进行分类,如自身发光、需要电力等。)

  4、师生共同讨论光的.用途。

  教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会发光的物体,光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光的作用,例如:光能照明,光能传递信息,光是一种信号标志(绿灯—前进、红灯—停止)、光能帮助人们切割和焊接、光能带给人们美好的视觉感受……(进一步感知体验高科技带给人们的好处)。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茶泡水是解渴的好饮料,知道茶叶的品种很多,味道也是不一样的。

  2、使幼儿知道茶叶是茶树上摘下的叶子制成的,用它来泡水喝是人第一个发明的,激发幼儿对祖国的自豪。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从家中带一些茶叶来幼儿园(要向家长了解茶叶的名称)。

  2、每人一个茶杯,一壶开水。

  3、一幅茶园并有茶农在采茶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幼儿观察讲述茶叶的名称、形状及功能。

  1、提问:“请你看看、闻闻,向组内的小朋友介绍自己带来的茶叶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观察:“现在请几个小朋友来向大家介绍你带来的茶叶的名字和形状。”“茶叶怎么喝?”请幼儿拿一些茶叶放在茶杯里,老师泡上水,引导幼儿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变化,然后品尝。“请你说说 茶叶泡在开水中有什么变化?喝在嘴里有什么感觉?”

  3、“喝茶有什么好处?人们为什么喜欢喝茶?”

  二、幼儿讨论茶叶是哪里来的?

  “茶叶是从哪里来的呢?”你见过茶树吗?“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茶叶是茶农从树上采下来,经过炒制而成的。”茶树生长在什么地方?

  三、茶叶是人第一个发现的.饮料。

  “茶叶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我们的云南有一棵‘茶树王’比四层楼还要高,已有1700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一棵茶树。”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能主动参与探索,用各种方法了解旋转。

  2、能大胆尝试让纸条旋转起来的方法。

  3、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回家收集会旋转的玩具。

  2、生活中能旋转的玩具图片制成课件。

  3、旋转的玩具若干:旋转飞机、陀螺、风扇、呼拉圈等。

  4、画有实线的长方形和有圆心的圆片纸片人手一份、剪刀、牙签、回形针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T:你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会旋转吗?为什么会旋转呢?

  1、根据幼儿回答演示课件。

  2、这些物品怎么会旋转起来的?

  二、玩能旋转的玩具,了解玩具的旋转

  T:今天,我们带来了许多玩具,它能不能旋转起来?为什么能旋转起来?

  我们来玩一玩,发现让它旋转起来的秘密。

  三、小结:旋转的玩具真好玩

  T:你的玩具有没有旋转起来,怎么会旋转起来的?

  小结:因为他们都有一个中心点。

  四、尝试操作:我来做旋转玩具。

  1、T:这儿一张长方形的纸条和圆片纸,你能让它旋转起来吗?请你来试一试。

  2、幼儿操作

  幼儿小结:T:纸条为什么不能旋转能?请幼儿自由回答并示范给大家看。

  3、探索怎样让纸条和圆片旋转起来。

  T:纸片上有什么,你们发现了吗?你觉得要让你的纸片旋转起来,需要什么材料?

  教师小结:要让纸片旋转起来,首先我们要找到他们的中心点,我会提供给你们剪刀、回形针、牙签,结合这些材料找到他们的中心点,你的纸片就会旋转起来。

  五、幼儿再次操作。

  幼儿经验交流分享:我是怎样让纸片旋转起来的!

  六、幼儿自主玩或交换玩:我的旋转的玩具真好玩

  活动建议和延伸:

  1、家园共育

  家长带着孩子寻找生活中能旋转的玩具、物品等积累有关物体旋转的经验。

  2、环境创设

  (1)主题环境:提供各种旋转物体的实物及图片

  展示幼儿手工制作的成品

  (2)科学探索区:提供多种能旋转的玩具:陀螺及各种旋转玩具

  3、活动延伸

  手工区:提供画有实线和中心点的长方形及圆片纸;回形针、小夹子、牙签等供幼儿活动结束后继续操作。

  4、日常活动

  引导幼儿继续寻找生活中会旋转的玩具及物品。

  活动反思:

  在上本课时,教师应注意准备稍微结实一点的线,不能太细,准备的纽扣要稍微大一些且是2个孔或4个孔的,在用线穿孔时教师应做详细的指导说明,不然幼儿自制的玩具就没有办法转起来。美术教学过程主要是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幼儿积极参与体验美术的过程,没有幼儿的主动、热心的参与,就没有真正的美术课堂教学。本节课是一节儿童非常喜欢的游戏课,我在上课一开始,就用自制的会转的玩具吸引住了幼儿生,激发幼儿的兴趣,并让孩子玩一玩老师带来的玩具,让孩子产生非常浓厚的尝试和游戏的欲望,这时教师进行指导教学,让幼儿在学习基本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将自制玩具进行变形、装饰,使它更有趣味性,让幼儿在愉悦的心情和环境中自由地玩耍,在玩耍中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整节课的评价应该是活动过程的评价,幼儿能积极地参与,快乐地活动着,这就是成功的。

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纸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它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如:写字、画画、环境布置、包裹东西等等。平时孩子对白纸、折纸、卡纸、蜡光纸了解的比较多,但纸还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粗糙程度不同、厚薄不同、用途各异。为了丰富幼儿对纸的名称、用途、特点、以及特殊纸的用途等方面知识,我分别从感知不同纸的质地、纸的特性、用途,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纸”这节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生活中纸的多样性及特征。

  2.了解纸在生活中的多种用途,感受纸及纸制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教育幼儿节约用纸,注意环保。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类型的纸:新闻纸、图画纸、皱纹纸、宣纸、亮光纸、蜡光纸、牛皮纸、彩色卡纸、彩色折纸、卫生纸、复写纸、蒙纸、锡纸。

  2.各种纸制品:纸币、纸巾、信封、邮票、奖状、报纸、纸盒、纸袋、纸杯、图书。

  3.做实验用的材料:

  实验一:蓝天白云图、彩色折纸、胶水。

  实验二:白发没胡子的老爷爷图、白纸。

  实验三:透明小杯子、白纸几张。

  实验四:一杯有颜色的水、白色餐巾纸。

  实验五:打火机、一小盆水,白纸。

  活动过程

  一、感知纸的多样性

  1.认识各种各样的纸。

  老师:今天老师邀请了很多“纸宝宝”来我们班做客,小朋友欢迎它们。请你看一看,你认识哪些纸?它叫什么名字?它是干什么用的`?

  (1)幼儿上前自由观察讨论。

  (2)幼儿逐个发言,幼儿认识的,让他说说是什么纸,干什么的。幼儿不认识的,老师帮忙介绍。

  2.感知各种纸的特征。

  老师:这些纸都一样吗?请小朋友再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觉一下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

  (1)幼儿自由玩纸(有的幼儿拿起纸对着阳光照一照)

  (2)集中交流。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3)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纸是各种各样的,有不同的颜色,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厚有的薄,有的软,有的硬,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有光泽,有的暗淡一些。“纸宝宝”不光有这些特征,它还有许多秘密呢?下面,我们来玩几个游戏来看看“纸宝宝”到底有什么秘密。

  二、教师为幼儿提供材料,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探索纸的特性(秘密)

  1.实验一:天空中少了谁?

  (1)老师问:看,高高的天空中有太阳,有白云,可总感觉少点什么?如果有一架飞机在高高的天空中飞就好了,请小朋友想想办法,只用这些纸怎样做飞机?

  启发幼儿可以折一架飞机。

  (2)请几名幼儿上前折飞机并黏到图上。

  (3)老师总结:小朋友通过折飞机知道了“纸宝宝”的第一个秘密就是:纸能折。

  2.实验二:给老爷爷粘胡子

  (1)出示白发老爷爷,问:这位老爷爷今年一百多岁了,他的眉毛、胡子都白了,咦,老爷爷嘴巴上的胡子哪去了?小朋友快帮帮老爷爷,只有这些纸,怎样帮助老爷爷变出胡子呢?

  (2)启发幼儿用撕的办法给老爷爷变出胡子,并粘到嘴巴上。

  (3)老师总结:小朋友通过给老爷爷找胡子,发现了“纸宝宝”的第二个秘密:纸能撕。

  3.实验三:“纸宝宝”变小了。

  (1)出示一个透明的空瓶子和几张白纸,老师问:“纸宝宝”要到瓶子里玩一玩,怎么办?谁来帮帮它?

  (2)启发幼儿说出:把纸卷起来或把纸团起来。

  (3)老师总结:纸团起来之后,你发现纸怎么了?(变皱了),我们又发现了“纸宝宝”秘密是:纸能卷,能团,能变皱。

  4.实验四:“纸宝宝”去洗澡。

  (1)出示一小盆带颜色的水和一张餐巾纸,老师问:“纸宝宝想到浴盆里去洗个澡,他会怎样?”

  (2)启发幼儿把餐巾纸放到水盆里。

  (3)教师总结:我们又发现“纸宝宝”一个秘密:纸能吸水。

  5.实验五:“纸宝宝”烤烤火。

  (1)老师问:“纸宝宝”冷了,想烤烤火会怎样?

  (2)老师演示把纸点着,然后放入水盆里,幼儿观察得出结论:纸能燃烧。

  (3)老师总结:纸遇到火会燃烧,所以小朋友看书、玩纸是不能靠近有火的地方,还有就是不能随便玩火。

  三、了解纸制品在生活中的用途

  1.认识纸制品。

  老师问:你见过纸做的物品吗?只要是纸做的物品都叫做纸制品。

  2.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纸的应用:你知道哪些纸制品?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3.老师出示一些纸制品,让幼儿了解更多的纸制品给人们生活中带来的方便。

  四、教育幼儿节约用纸,注意环保

  老师:日常生活中纸有很大的用处,我们一定要节约用纸,同时废纸也不要乱扔,注意讲究卫生。

  五、幼儿玩纸,体验纸的变化

  提供纸,引导幼儿用纸做一件事情,如折、剪、撕、画等,教师巡回指导。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玩玩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对魔术的探究兴趣。

  2、通过尝试操作魔术,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感受魔术带来的快乐。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教师:3个魔术视频、教室和幼儿人手2份的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导入活动,观看魔术视频引起兴趣

  1、回忆生活经验:有没有看过魔术表演?在哪里看到过谁变得?

  2、观看魔术视频:今天,顾老师给小朋友带了个魔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魔术师可真厉害,撕碎的报纸还可以还原成原来的样子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你们猜猜看?

  3、魔术揭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吧!魔术真神奇,有时魔术师用一些假动作和特殊的手法来迷惑大家的眼睛。接下来,顾老师也来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你们想看吗?(幼儿鼓掌)

  二、引导幼儿探索小兔子魔术的秘密

  1、教师取一张红色的纸,先撕出小兔子,然后找根隐形的线让兔子的耳朵动起来。

  师:这是什么颜色的纸?现在我要把他变成一只小兔子,先往下撕,猜猜这是小兔的什么?小兔子几只耳朵,两只耳朵一样长,中间的往下折,然后撕掉。看得清吗?

  现在我让这两只小兔的耳朵听我的.话,可不可以?找跟线,穿进去,拉出来,耳朵耳朵听我话,耳朵耳朵听我话,小兔子的耳朵怎么样啦?这边可以吗?耳朵耳朵听我话,耳朵耳朵听我话,这只兔子的另一只耳朵怎么样啦?现在我想两只耳朵一起动,可以吗?用点力气,线再拉长一点。

  2、猜一猜:那小兔子的耳朵是怎么动起来的?

  3、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有的小朋友想试一试了,老师这里有一张红纸,你认为是什么样的,就按照你的方法试一试,看看小兔子的耳朵会不会动起来,先把他变成小兔子,撕出两只耳朵,小心点,别撕歪了。撕下的指头放到箩筐里。

  4、教师解密。

  想知道吗?(看反面)发现秘密了吗?发现什么秘密了?(纸还留了一点,这是第一个秘密,难道光留了点就可以动了吗?)示范。还发现什么秘密了?哪一根手动的啊?兔子耳朵动顾老师的手也在动,我刚刚在变的时候,你们为什么没发现我的大拇指在动啊?(藏在后面了)放在后面挡住了,所以看不见了,那你们等下再表演的时候也要把大拇指挡住了,不能让观众看见了。

  既然是我的大拇指在动,为什么我的另一只手要像拉线一样的动呢?动动脑筋告诉我。让观众以为真的有线在拉,其实有没有啊?(没有)这就是魔术里的假动作。

  5、幼儿第二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好了,魔术的秘密找到了,现在请小朋友们在来做魔术师,变给大家看一看,魔术的秘密不要忘记了啊,还有假动作也不要忘记呢。(老师巡回指导)魔术成功了吗?表演给后面的客人老师看一看。

  秘密不给别人看见,你就是一名真正的魔术师了,做魔术师的感觉怎么样?想不想再来一个?

  三、新魔术引发幼儿的思考魔术除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2种,还有许多种,顾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魔术表演,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这个魔术师可真厉害,一张纸变出了这么多的雪花,你知道这个魔术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那我们回教室一起去寻找这个魔术的秘密吧。

  活动反思:

  利用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变魔术”真的很神奇,尤其是老师给他们“施了魔法”之后,瓶子里的水真的能变了,孩子们都觉得非常有趣。整个活动中,都以围绕“变魔术”来开展。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2、能积极探索、发现动物保护色以及保护色在生活中的应用,会用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3、感受动物保护色的神奇,萌发探究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难点:能积极探索、发现动物保护色以及保护色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准备:

  《熊二捉迷藏》课件、有关动物保护色及应用的课件和录像、磁性黑板、森林背景图、动物图片、背景音乐等。

  活动过程:

  1、以游戏“捉迷藏”导入,在情境中激发幼儿了解对动物保护色的兴趣。

  1课件演示,引导幼儿说出熊二衣服的特点。

  (2)继续演示课件,以“熊二捉述藏”的形式引导幼儿说出熊二两次躲藏的位置并进行标注。

  教师小结:熊二为了隐藏自己,它躲藏的地方与身上的衣服颜色和花纹差不多。

  2、动物搜寻,在探索中发现、了解并交流不同动物的保护色,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1)继续以“捉迷藏”情境引导幼儿观看录像,了解动物保护色。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都有谁?藏在什么地方?

  教师小结:这些颜色是动物用来保护自己的,是它们的保护色。

  (2)请幼儿帮小动物利用保护色玩“捉迷藏”,引导幼儿观察、操作,进一步理解保护色。

  (3)课件展示,经验分享,引导幼儿了解其它动物的.保护色。

  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保护色?

  教师展示各种动物课件,进一步了解不同动物的保护色,丰富幼儿对保护色的认识并进行小结。

  3、视频欣赏,在分享中提升幼儿经验,了解动物的不同保护色。

  (1)观看视频“变色龙”,了解变色龙保护自己的特殊方法。

  (2)观看过程中提问:它变成了什么颜色?引导幼儿观察并表达自己的发现。

  教师小结:变色龙的保护色更神奇,它的皮肤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来保护自己。

  4、播放课件,联系生活,了解人们对保护色的利用。

  (1)猜猜看:以穿不同服装的军队在森林里行军打仗为例子,引导幼儿思考:“他们谁能取胜,为什么?”

  (2)播放录像,引导幼儿通过视频验证自己的想法。

  (3)结合课件,拓展幼儿经验,加深幼儿对保护色的了解,并进行小结。

  5、以游戏巩固对保护色的认识,进一步体验探索的快乐。

  游戏“快乐大躲藏”,引导幼儿在活动室寻找隐藏的动物,并通过动物自身的保护色进行躲藏。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到户外玩“捉迷藏”的游戏自然结束活动。

  2、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探索动物保护色的知识,并充分利用保护色进行奇思妙想。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捡石头、玩石头,比较石头的花纹、颜色、形状、硬度等,让幼儿体验和感知石头的一些特性,尝试区分三峡石。

  2、幼儿能相互合作,大胆表现,并在观察、讲述、创意的活动过程中丰富自身经验。

  3、扩散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及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前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石头;小提篮(人手一份),易拉罐若干;精美三峡石工艺品,手工材料(彩笔、悬挂吊饰半成品、强力粘合剂……),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有趣的石头。

  教师带领幼儿户外捡石头,自由玩石头,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提问设计:

  1、看一看,这些石头都是什么形状的?哪块石头上有花纹?石头上的花纹象什么?

  2、比一比,哪块石头大?哪块石头小?(自己比、互相比)按大小顺序排列,并准确说出总数。

  3、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捏一捏会怎样?

  4、用两块石头互相敲击听声音,并用词汇准确描述。

  5、用石头自制打击乐器(石头装进易拉罐即成),并演奏一曲。

  二、美丽的`三峡石。

  1、出示精美的工艺品(三峡石),让幼儿欣赏。感受家乡人民的智慧与勤劳,萌发浓厚的爱家乡和爱家乡人民的真挚情感。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并自由讲述三峡石的特性,总结归纳后,幼儿认真区分、归类。

  三、创意石头:“小小三峡石”。

  1、启发幼儿说出生活中石头的用处(建筑、铺路、工艺品……)。

  2、教师和幼儿一切摆弄石头,寻找创作灵感。(分组进行,幼儿自由选择)

  (1)作画:自制三峡工艺品、装饰石头。

  (2)拼图:任意造型(神女峰、小动物……)

  (3)自制玩具:悬挂吊饰、项链……

科学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情绪的支配。无意记忆占优势,常常在无意中记住一些事物。游戏、操作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如果单纯让幼儿认识圆形,幼儿会感到很枯燥,兴趣往往不高,而且效果也会不好。因此,在设计这个教学活动时,让幼儿在游戏操作中了解一些常见的圆形物品与特点,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观察探究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和想象能力。

  活动目标:

  1、在认知、操作和游戏活动中掌握圆形的特征。

  2、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圆形物体,感知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布置一些圆形的物品。

  2、圆形纸一张,圆形物品若干(如镜子、瓶盖、铃鼓、盘子)。

  3、幻灯片,每桌一只箱子,箱子里有各种不同的圆形物品,操作纸若干、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圆形物品。

  师:(用神秘的口气加眼神)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箱子的玩具,请你们每人拿一件在桌上玩一下,说说它是什么?

  幼:我拿的镜子,

  幼:我拿的铃鼓,

  幼:我拿的盘子……

  师: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物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幼:他们都是圆圆的。(引出圆形这一话题。)

  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提问:它像什么?

  幼:它像盘子,

  幼:它像太阳,

  二、感知圆形的特征

  师:请小朋友自选圆形物品,沿着物品的表面和边缘触摸,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幼:平平的,

  幼:圆圆的,

  幼:边缘是光滑的,

  幼:没有棱角……(幼儿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鼓励幼儿说出在家里或者在其他地方见到的圆形物品)

  幼:碗、盆,球、掉灯……

  三、观察幻灯片《杂技表演》

  师:说一说,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幼 :奇奇、乐乐、欢欢、小熊。

  幼:他们在玩杂技。

  师:想一想,圆圈能翻跟头,为什么方圈不能呢?

  幼:方圈不光,它有角翻不过去。(引导幼儿说)

  师:看一看,独轮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

  幼:圆形的,(幼儿一起说)

  幼:还有球,呼啦圈,滚圈,盘子

  四、做圆形标记

  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四周打好圆形的小孔),指导幼儿沿小孔撕成圆形,然后请幼儿在圆形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或作一个标记,做完后把它贴到自己的物品上作为标志。

  五、寻找圆形物品

  引导幼儿寻找活动室里的圆形物品,要求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我发现: 是圆形的”。并把他们有规律的摆放到数学活动区。

  活动延伸:

  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圆形的`纸,启发孩子在圆形上面添加几笔后变成另一个图案(如太阳,苹果),鼓励他画的越多越好。

  

  1、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幼儿能够从众多物体中区分出圆形,能够通过观察,寻找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2、本节课,我上的还是比较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这次活动我遵循了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幼儿的兴趣为前提,通过幼儿喜欢的泡泡来引出了今天的活动主题 ——认识圆圆世界,幼儿能够根据老师的引导参与其中,并一步一步的认识圆形。不足的是,我觉得我的语言还不够儿童化,有些话语稍显生硬,幼儿听不太明白,导致整节课的活动进程有点不流畅,我以后一定要多听其他老师课,综合他们的教学语言,最终形成我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堂课,我将利用课件来展示各种圆形,设计吹泡泡的游戏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其中,因为在我看来,通过课件展示的泡泡更加生动,更加能够吸引住幼儿的眼球,设计吹泡泡的游戏,更加能够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8-08

科学教案[经典]08-09

(经典)科学教案08-05

(精选)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精选】07-29

科学教案(经典)07-30

科学教案(精选)10-22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8-23

[精选]科学教案08-1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