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10篇[热]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聚焦问题;2.探索活动;3.研讨交流。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
【学生分析】
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
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
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
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器材准备】
为学生准备:3个装水的透明杯子、3个小玻璃盒、放大镜、搅拌棒、小勺、食盐、红糖(块状)、小石子、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聚焦问题
1.问题导入。
(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水,谁还记得水都有哪些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为后续学习物质放入水中是否会发生变化做好了铺垫。
(2)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水,谁能说一说水有什么用处?
(3)水还有一个本领,可以加很多东西进去,比如妈妈做汤时会放一些作料在水中,使汤更加鲜美。类似的情况你们还见过哪些?在哪里见过?(在这里,学生可能会根据一些生活经验,提到“溶解”这个词)
(4)所有的.东西放入水中,都能被溶解吗?
(课件展示一些生动的溶解现象)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引入,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都有科学存在。)
2.聚焦问题。
如果我们把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水会发生变化吗?会发生什么变化?食盐、红糖或小石子会发生变化吗
设计意图:教师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探查,同时,也可以根据他们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即“它们去哪里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二、学习新课,探究发现
1.描述并记录现象。
(1)师:老师为每一组都准备了这三样物品,请你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课件出示三种被观察的物质)
(2)小组成员分头观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观察物体原始特征,为稍后对放入水中前后的对比观察做好准备。在观察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地科学态度。同时,在交流过程中,继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3)师:要想看到它们放入水中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打算怎么做?
(4)学生分组研讨,拿出实验方案,教师加以指导。
指导要点:①使学生明确要用小勺来取物质,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静静地观察这些物质进入水中的情况,并与物质之前的状况进行对比;②提醒学生不能晃动水杯;③在物质进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让物质与水充分混合;④搅拌停止后,再次观察、对比物质的变化情况、混合液的情况以及杯底的情况。
同时,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可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通过图画来表示。要特别强调没有变化与有变化同样重要,所有观察结果都要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分组商量实验方法。但学生毕竟年龄小,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完善实验方案,明确实验步骤,为下一步准确地进行操作打下基础。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教师需继续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5)学生小组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
(6)教师巡视和指导。
设计意图:使学生会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质充分混合。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按照操作流程在一步步地进行实验,合作是否愉快,在每一个环节是否做到仔细观察,是否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及时记录等
2.研讨交流,达成共识。
(1)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引导学生分别描述3种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询问学生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并对比3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加以说明,食盐和红糖在水中溶解了,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溶解。(播放课件)
(2)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
引导学生在说出自己判断结果的同时,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实验现象来说明)。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课堂上不允许学生品尝,学生归纳的“咸”和“甜”是基于生活经验)。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将盐、红糖在水中的共同现象与小石子在水中的现象进行对比,明确“盐和红糖都在水中溶解了,而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溶解”,从而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溶解现象。同时,鼓励学生对现象进行解释,指向更深层次的思考,激发他们研究的欲望,发展他们的为自己观点寻找证据的能力。在学生交流环节,继续强调落实说和听的习惯养成。不同的学生可能持有不同的观点,教师要鼓励他们说出观点和理由,不必急于纠正他们的想法。可以鼓励他们继续学习、研究,寻找能够被人信服的证据。
三、课堂小结、扩展延伸
1.通过我们的研究你有哪些收获?谁愿意来谈一谈?
2.课堂伊始,大家说俩人很多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现在再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会溶解在水里?哪些不会溶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学到的方法试一试,下一堂课跟大家分享。
(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教学首尾呼应,扩展延伸,巩固所学。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⒈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类型和分布
⒉学会根据气候资料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⒊学会根据气候资料分析我国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
⒋知道气候变化雨动物行为的关系
⒌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如流对气候资源的利用
⒍知道寒潮、台风、洪水等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和危害
⒎关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初步建立人地和谐的气候资源观。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东部的季风雨西部的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活动雨洪水;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中国东部的季风雨西部的干旱气候的特点分析;
人类活动与洪水
教学预设调控对策
一、东部季风气候
1、季风气候区是指夏季风能够到达的地区。
2、我国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分布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度季风气候。
【讨论】P91讨论题得出:
3、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冬季气温低,降水少;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南方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北方,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更大。
4、季风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有利有弊。
A、降水充沛,集中夏季,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B、我国季风气候的大陆性强,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使我国洪涝和旱灾频发。
C、冬季的低温又常形成寒潮、冻害、暴雪等恶劣天气。
二、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⒈夏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各半干旱气候区。
⒉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的特点:全年降水量稀少,降水集中在夏季,季节变化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很大,但日照充沛。(形成原因的分析:西部地区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⒊干旱气候的利弊:气温较差大,光照时间长,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如棉花、瓜果的生产。
⒋干旱气候区的生物在行为和形态上的适应性:如仙人掌粗大的茎和叶刺;抬尾芥虫在大雾的夜里抬起屁股的做法。
三、寒潮、台风和洪水
1、寒潮是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会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
2、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
【讨论】⑴台风天气的感受和自我防护知识
⑵台风的利弊
3、洪水是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引发的原因:持续性的暴雨、台风,人类活动。
【实验】植被护坡实验
【为什么做】
持续性暴雨和台风使引发洪水的主要自然原因。一些人类活动也可以引发洪水或使洪水的危害增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洪水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现实呈现在我们面前!譬如黄河上游植被的破坏,使黄河中下游地区频频发生洪涝灾害。由于上游泥沙的大量流失,黄河在下游也成为了地上河,使位于黄河下游的城市时刻处在洪水的威胁之中。让我们来做这个实验,初步而实在地体会一下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怎样做】
1、实验前我们应准备好一下器材:一个一侧为玻璃,其它三个侧面为木头箱子,接水桶,洒水壶,泥土,草皮。
2、在箱子内两侧按30。角堆好泥土,在其中一个土坡上种上草皮。在低处安上引水沟,放好接水桶。
3、用洒水壶以相同的水量、同样快的速度对两个坡面洒水。
4、观察两个坡面上,水的流动速度、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的差别。
【应关注的问题】
1、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使用的土壤应是非沙质土,土壤的紧密程度和湿度要与自然状态相似。
2、如果能使草皮在土坡上种植一段时间后再做实验,或者直接实验整块的`草皮,效果会更好。
【学到了什么】
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有草皮的坡面有草的阻挡,水的流速慢,水的下渗就多,汇入水沟的水量就少。显然,如果植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使洪水的危害和发生频率增大。
2、从这个实验中,我们进一步知道怎样对相关的实验条件进行有效的控制。
【进一步的研究】
通过以上的实验,你想进一步知道植被是怎样达到保持水土的作用的吗?植被的抗侵蚀作用是通过它的三个主要构成部分来实现的:一是植物的生长层(包括花被、叶鞘、叶片、茎),通过自身致密的覆盖防止边坡表层土壤直接遭受雨水的冲蚀,降低暴雨径流的冲刷能量和地表径流速度,从而减少土壤的流失;二是腐质层(包括落叶层与根茎交界面),为边坡表层土壤提供了一个保护层;三是根系层,这一部分对坡面的地表土壤加筋锚固,提供机械稳定作用。一般情况下,在植物生长初期,由于单株植物形成的根系只是松散地纠结在一起,没有长卧的根系,易与土层分离,起不到保护作用。同时护坡植被的存在也为各种小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繁殖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四、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人类与气候关系密切。人类根据自然规律,改良局部地区的气候,使气候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科学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了解一些属于大自然的事物,知道一些自然现象。
2.科学探究
初步经历明确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制定考察计划,经历考察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3.科学态度、STSE
乐于参与考察活动观察仔细认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在考察中知道要爱护大自然。
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活动手册中考察大自然的选项表,笔,小收纳盒子。
教师准备:考察提示PPT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这节课,我们将模仿达尔文考察大自然的方法,在校园中考察身边的大自然。
(二)新课学习
1.明确考察对象
提问:1.我们的校园里有哪些属于大自然的事物?
2.我们在校园里考察身边的大自然,选取哪个区域进行呢?
2.交待考察提示
(1)选择植物多的地方
(2)考察时,要记录观察到了什么和有什么发现。
(3)带回2-3样大自然的物品。
(4)爱护校园环境
(5)注意安全
3.排队,教师带领下,在校园中的已选取区域进行考察。
4.完成考察任务之后,教师带领下排队返回教室。
(三)整理,下课
(1)各自整理自己带回的物品,并要求妥善保管好。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为下节课作好准备。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陀螺旋转时,知道陀螺面上的图案会发生变化。
2.探索发现陀螺旋转时陀螺面上点、线会“变”成圈圈。
3.体验陀螺旋转的乐趣,感知陀螺变化的奇妙。
【活动重点】
活动重点:探索发现陀螺旋转时陀螺面上简单的点、线的变化。
活动难点:探索“同心圆”及“从圆心出发,画三条向圆外的线”的变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玩过陀螺,知道陀螺旋转时,上面图案会发生变化。
物质准备:在圆心打好孔的圆形陀螺面,“同心圆”陀螺面,用乐高积木做出的陀螺。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
幼儿进行组装乐高陀螺,并自由玩陀螺。
指导语:之前我们用乐高积木的齿轮、轴,组装成一个有趣的陀螺,你们还记得应该选用哪种规格的.齿轮?齿轮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开始玩陀螺吧。
引导幼儿观察陀螺旋转时,表面发生的变化。
提问:老师为我们齿轮穿上了新衣服(有图案的圆形面),谁愿意帮我转动它?在陀螺旋转时,你发现了什么?它的图案会产出变化吗?
基本部分
1. 引导幼儿探索陀螺旋转时,陀螺面上点的变化。
(1) 幼儿拿出两张陀螺面,进行按规则进行画点。
指导语:拿出一张陀螺面,在上面画上一个大大的点;再拿出一张,在上面随意地画上多个大大的点。
(2) 幼儿分别转动两张陀螺面,观察交流纸上面的变化。
提问:我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幼儿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发现的喜悦。
(4)师生共同分享发现的现象,鼓励幼儿进行总结。
引导语:谁愿意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的发现。一个点时,你看到了什么?随意画多个点时,你又看到了什么?
2. 幼儿拿出“同心圆”纸片,进一步探索。
(1)幼儿沿着“同心圆”纸片上的圆线,画一圈点。
指导语:沿着上面的线,我们画上一圈点,可以稍微近一点,也可以稍微远一点。
(2)请幼儿大胆地猜测结果,并进行实验。
提问:画了一圈点,你觉得会发生什么?现在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吧。
(3)师生共同交流实验结果,请幼儿进行总结。
指导语:在同心圆上,转动一个点就是一个圆,我们画的这一圈点,转动时每个点形成的圆圈就在这个“同心圆”上,所以旋转起来我们只看到一个圆圈。
3.引导幼儿探索陀螺旋转时,陀螺面上线的变化。
(1)幼儿拿出两张陀螺面,开始划线。
提问:拿出一张陀螺面,在上面画上一条粗粗的线;再拿出一张,在上面随意地画上多个粗粗的线。
(2)幼儿进行实验,并分享实验结果。
指导语:原来在陀螺面上画线,旋转时我们会看到圆圈。
4. 幼儿拿笔“从圆心出发,画三条向圆外的线”,进行实验。
(1)教师提出关键问题,再次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指导语:陀螺面上所有的线转动时都会看到圆圈吗?像这样的陀螺会怎样呢?
(2)幼儿进行实验,分享实验结果。
引导语:你用不同颜色,进行画竖线,它们的呈现的颜色,会一样吗?还是原来的陀螺面的颜色吗?
延伸活动
1.在科学区,多投放白色的陀螺面,引导幼儿进行后续的观察。
引导语:你们可以在科学区中,在陀螺面画一些有趣的点、线,也可以画一些图案,观察陀螺在旋转时,发生的变化。
2.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哪里还存在这种现象,并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科学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课是工具和机械单元第2课,在前一课,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从课本开始,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本课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省力与费力的规律。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杠杆。从生活中的撬棍引入杠杆,与今天的课堂对接起来,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如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上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分析出杠杆的特征,从而让学生能够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
认识一些生活生产中的杠杆。
第二部分:研究杠杆的秘密。
这部分内容是本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通过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如果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省力的; 如果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并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杠杆现象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屡见不鲜了,但孩子很少对其进行理性分析。有些孩子可能在其他书籍或电视上对杠杆有所理解,但是孩子的这种理解并不清晰,他们所建立的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经验而不是科学认识。本课的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分析使用撬棍的过程,观察撬棍工作的特点,从而认识杠杆类工具。并通过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认识杠杆这类简单机械可按省力情况分成三类:省力的杠杆、费力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杠杆有三个主要位置: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杠杆有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三种。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杠杆尺的模型做实验,研究杠杆的省力、费力和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
2.学会正确收集实验数据,通过正确收集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与分类,得出科学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科学实验中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
2.养成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科学学习习惯,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杠杆的作用,通过对杠杆尺的研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杠杆的.简单原理,利用得到的实验数据解释生活中的杠杆问题。
教学突破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自感知,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是通过简单的说教和讲授给学生。本着以科学课标的精神指导科学教学的原则,遵循课标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论,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可以对教材内容做适当处理。在学生探究时,教师有扶有放,在教学活动中将讲解与指导相结合。在学生分组实验之前,老师先和一名同学合作完成实验,目的是让学生看清实验步骤,明白实验的注意点。在师生合作完成示范实验之后,引领学生分组合作,经历这么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多次实验、收集数据、初步结论、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教师:木棍、大石块、撬棍撬石头图片等。
学生:简单机械盒、支架、杠杆尺、钩码盒、杠杆尺的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机械和简单机械。
2.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一个学生上来也搬不动)
哎,总得想个办法呀!能不能用我们学习的简单机械来帮我们完成这件事呢?用什么工具呢?
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板书:杠杆
二、新课探究
活动一:认识杠杆。
什么是杠杆?
1、出示撬棍撬石头图片。
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结合撬棍撬起讲台和教材内容,分析杠杆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定义。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第四页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学生画三个点,老师巡视指导。
6、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找出三个点的正确位置。
7、分辨杠杆
观察第4 、5页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分别找出三个点)
8、学生通过逐一的观察分析,说出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简单说明理由。
9、集体交流,最后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回答,给出正确答案。
活动二:研究杠杆的秘密。
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2、教师对杠杆尺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进行介绍。
3、教师提问: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六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还有其他方法吗 ?
4、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六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
5、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第6页的“杠杆尺的记录表”内。
6、学生动手实验,并按要求记录数据。
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填写:省力情况有( )种,费力情况有( )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 )种。
7、学生对所得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然后回答表格下面的问题。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8、学生分析数据,说出大体意思,但表达不够简洁和完整。
9、师生一起对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即
杠杆的规律:
(1)用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则杠杆是省力的;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3)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三、拓展活动
1、思考: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2、学生思考,各组回答自己的操作步骤。
3、老师引导发现:左边钩码个数×左边格子数=右边钩码个数×右边格子数。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
教师补充完整:1. 杠杆的三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杠杆的规律:
(1)用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则杠杆是省力的;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3)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3.发现杠杆尺:左边钩码个数×左边格子数=右边钩码个数×右边格子数。
五、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阅读资料库“阿基米德撬地球的故事”回答下面的问题。
阿基米德说:“只要给我一个_______,我就可以撬起地球。”
板书设计
2.杠杆的科学
活动一:认识杠杆
杠杆的三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活动二:研究杠杆的秘密
杠杆的规律:
(1)用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则杠杆是省力的;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3)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发现杠杆尺:左边钩码个数×左边格数=右边钩码个数×右边格数。
优点:在导入的时候,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整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比较集中。在突破难点的时候,通过“左边钩码个数×左边格子数=右边钩码个数×右边格子数”的方法,使学生突然就明白了,这种“一点击破”的感觉很开心。
不足:学生做实验不能在我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以在分析与归纳时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做准确的表达。
改进: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把时间安排好,把时间留给学生,做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科学教案 篇6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摆动,知道摆动的规律——摆线短的摆动得快。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让学生认识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
二、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
(1)支架:在铁架台或木支架的横梁上安一个挂钩。
(2)单摆:3个。用细线和螺丝帽做成,细线一端在螺丝帽上系牢,另一端打一个结,使其成为一个套,能挂在支架的钩上。在3个摆中,有2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轻重不同(用大小不同的螺丝帽);有2个摆摆锤轻重相同,摆线长短不同。
2.演示材料:带摆的钟。
3.挂图或投影片:摆钟、荡秋千等。
三、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出示摆钟(或挂图、投影片)问学生这是什么东西,它有何作用?
2.让学生观察,然后说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板书课题。)
(二)猜想假设
出示实验装置——单摆。我们用这样一个装置来实验。在一根细线上栓一个重物——钩码,在线的上端系一个套,通过套把线挂在支架横梁的钩上;用手轻轻推动钩码,它就会像钟摆、吊灯一样摆动起来。我们把这个实验装置叫做“摆”。每个组有3个摆,各组任意选择一个摆,把它挂在支架上,观察它是怎样摆动的`,摆动有什么规律。
(三)制定方案
分小组制定探究方案
(四)实施探究
(1)学生分组安装、观察。
(2)汇报观察结果。
讲述: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
(1)学生分组观察:通过变换钩码的数量和变换吊线的长度,记录摆的摆动次数。
(2)讨论:通过以上观察、实验,你发现摆动有什么规律?
(钩码的数量不影响摆动次数;吊线的长度越短,摆动越快。)
(3)学生分组实验-为什么摆会慢慢的停下来?
(4)指导学生认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5)讨论:
①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为什么?
②现在你知道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即什么样的摆摆动得快?什么样的摆摆动得慢?)
(6)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短的摆动得快。
3、做一个听话的摆-通过改变摆线的长度,分别让学生做出一分钟摆动50次、90次的摆。
(五)展示交流
展示学生研究结果,并交流一下问题。
(1)钟摆有什么作用?(由于同一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一定的,这样就可以利用摆控制钟表内齿轮转动的快慢,使钟表匀速、平稳地走动。)
(2)怎样调整有摆的钟“走”的快慢?(摆锤下有螺丝,将螺丝沿顺时针方向拧,摆锤上升,相当摆线缩短,钟摆摆动变快,钟表便“走”得快;将螺丝沿逆时针方向拧,摆锤下降,相当摆线加长,钟摆摆动变慢,钟表便“走”得慢。)
(3)钟摆的能量是哪里来的?(发条或电池是钟摆的动力)
(六)拓展创新
用一条一米左右的细绳悬吊一个沙漏,上端固定在高处,拉动沙漏在略低于上端悬挂点的位置放手,观察沙迹的路线,记录你的发现。
四、 :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科学教案 篇7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有趣的食物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实验小学教案。
2、知道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并会辨识。
3、知道食物链的营养源自于绿色植物。
4、培养学生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5、知道食物链被破坏的后果,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难点:学会找、写食物链教学准备:课件、卡片等教学过程:一、初步了解食物链同学们,都猜过谜语吧?现在,老师这儿就有两个谜语呢,有兴趣试试吗?好,一起来看大屏幕。
出示谜语: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名称)然后又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名称)结合学生回答,揭示谜底:草莓杨梅。
为什么是草莓、杨梅呢?教师边解释边板书:草→羊→狼谈话:在科学上呢,我们是用箭头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谁被吃箭头就从谁指出来。
二、建立食物链的概念1、游戏“帮我找位置”谈话:接下来咱们再来玩一个“帮我找位置”的游戏,好吗?现在这儿有几张生物的卡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五张卡片按吃与被吃的关系应该怎样放?谁愿意到前面来,帮他们把顺序排一下?【出示卡片:高粱 蝗虫 小鸟 蛇 鹰】提问:你能给大伙儿说说为什么这样排吗?学生回答。
课件演示“谁被谁吃”2、谈话:的确,这些生物之间就是存在着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生物学家呢把这种像链条一样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趣的食物链。
【板书课题:有趣的食物链】你是怎么理解“食物链”的概念的?【学生讨论过后齐读食物链的概念】发现了吗,刚刚我们猜的两个谜语中就存在着这样一条有趣的食物链!对吧?(草→羊→狼)3、谈话: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生物之间也存在这种吃与被吃的食物链关系呢?学生举例。
师:好像我们学过一个成语,讲的就是它们之间的故事吧!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成语说的是什么?课件播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板书:蝉螳螂 黄雀】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中,螳螂、蝉、黄雀这三种生物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结合学生汇报,师板书箭头】那谁又知道蝉吃什么?黄雀会被什么吃呢?蛇呢?结合学生回答,完整板书:树汁→蝉→螳螂→黄雀→蛇→鹰现在,这个食物链就比较完整了,教案《实验小学教案》。
三、认识食物链的构成1、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食物链,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结合回答,出示食物链的特点: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2、从这些食物链中,我们还能发现从第二环节起的这些生物呢,都是去捕食比它们弱小的其他生物,那么位于食物链源头的绿色植物,又是如何获取食物的呢?谁知道?教师讲述:绿色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把土壤里的水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换成维持生命的营养物质,再以食物的方式储存起来。
这些绿色植物可以自己制造出食物来,真的是很了不起呢!其实在一条食物链上不同生物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有的能自己制造食物,有的必须以其它生物为食。
生物学家就给食物链上的这些不同生物分了类,各起了名字呢,我们来看看。
【视频出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概念】刚才我们看了录像的介绍,现在我们来共同回忆一下什么叫生产者,什么叫消费者,什么叫分解者?【位于食物链源头的这些绿色植物就是属于生产者,其他的都是消费者。
还有一类生物专门“吃”动植物的残骸或废弃的食物,同时还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物质,它们有一个光荣的称号叫——大自然的清洁工,科学家称它们为分解者。
】以前面几条食物链为例,解释什么叫生产者,什么叫消费者,什么叫分解者。
同学们都已经了解了什么叫生产者,什么叫消费者,什么叫分解者,那么请同学们来辨别一下书本中出现的这些生物分别属于哪一类?(45页)四、深入认识食物链,了解食物网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食物链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来尝试画一画食物链,好吗?课件示范食物链的画法。
【学生表述,课件演示】活动:画食物链。
【给每个小组分发图片,要求:小组合作完成。
尽量找齐所有的食物链,注意箭头的方向】由于时间关系,咱们一边汇报一边听取别的小组的意见,尤其要注意的是,上来汇报的`必须是跟其他小组不一样的。
看大家找到的这么多条食物链交叉在一起,你们觉得像什么?【出示食物网概念】五、了解食物链破坏所带来的后果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动植物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取食联系,就像链条一样,我们都知道链条其中一环如果断开,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那食物链呢?以刚才同学们画的食物链为例,如果没有了植物,哪些生物会受到影响?接着呢?【学生讨论并回答】小结:自然界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网。
每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充当着重要角色。
破坏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些环节,就可能导致食物关系的中断,就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课件总结食物链跟食物网的知识。
六、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对食物链和食物网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你觉得我们人类在食物网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学生自由讨论)人类大量捕杀野生动物,最终会破坏良性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大量使用农药,排放污染也会给良性的食物链造成巨大的破坏。
瞧,如果农民在地里喷洒农药(书本46页图片),会发生什么情况?(鼠和鸟等吃了有药的庄稼和虫会死去,猫和猫头鹰吃了有毒的鼠和鸟也会死掉……)其实,关于人与食物链、食物网的关系,事实上它有很多很多可以说的。
今天我们所展示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例子而已。
那么,作为掌握着先进科技的人类,我们在与其他生物的竞争中间,是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的,但是不是意味着人类就可以为所欲为、随心所欲地对待其他生物呢?学生回答。
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也能意识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重要性,不要去破坏良性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七、板书设计有趣的食物链草 →羊 →狼高梁→蝗虫→小鸟→蛇→鹰树汁→蝉→螳螂→黄雀→蛇→鹰
科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用适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使用工具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解剖花。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为每组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一个凤仙花的果实,镊子、一张白纸。(学生准备)用于交流观察的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提出任务
1、师:我们种下的凤仙花开花了,结果了。
2、师:凤仙花开花和结果有什么联系吗?
二、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记录
交流活动:
1、师: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察记录,引领学生重点关注花和果实的生长现象。
2、生:学生分小组交流。
3、师:根据学生的发现,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整理观察信息的.活动:
1、师:指导学生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2、生:在书P14页上“我看到的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画板里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3、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的欲望。
三、研究花变果实的过程
1、师:为了观察凤仙花,我们采摘几朵凤仙花(按生长顺序采摘)。
2、师:指导学生观察花,引领学生发现,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3、师:指导学生解剖花。(解剖花时,要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个部分。提醒学生注意: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解剖下来的花的各部分,要分类摆放,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花的每一部分的名称。)
4、生:学生解剖花。(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四、观察凤仙花的果实
1、师: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呢?它在生长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师:组织学生观察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和未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引导学生比较观察。
3、师:引导学生关注完全成熟的凤仙花果实,果实里面有什么?(种子)
4、生:学生观察凤仙花果实。观察完了以后,学生汇报。
5、师:教师总结。
【作业布置】:
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过程,做好观察记录。
【板书设计】:
开花了,结果了
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果实里面有种子。
科学教案 篇9
教学准备:
1、各小组预备一些没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叶。
2、各组不同颜色的同种叶数片。
3、学生描画叶片大小的方格纸。
教学活动设计:
一、叶的颜色的观察
1、谈话引入,上节课中,我们对叶已经有了不少的了解,如果有人问你叶是什么颜色的,你该怎么回答?
2、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学生观察说说自己预备的叶,有哪些颜色?
4、让学生按颜色的变化给叶排排顺序。
5、小组代表,出示各组的排列情况并说说排列的依据。
6、再次设问:如果有人问你叶是什么颜色的,你该怎么回答?
二、叶的形状观察
1、叶的颜色是各不相同的,那么它们的形状相同吗?
2、学生观察,说说自己小组有哪些形状的叶?
3、小组尝试根据形状给自己的叶分类。
4、小组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分类情况。
三、叶的大小观察
1、(承前)让学生将其中一种形状的叶按大小顺序排列。
2、交流排列中遇到的问题,设问:大小相近的叶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大小呢?
3、各小组研究探讨。
4、学生交流各组的方案。
5、教师总结比较叶大小的方法,适时提出描方格的方法。
6、学生描一描,试一试。
四、作业
用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叶拼一幅图画。
科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和相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相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分组汇报实验中的发现:
预设:
1、(我们的种子都发芽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准备填实验记录)。
2、我们的种子为什么沒发芽?(找岀原因填在实验报告里)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组长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填好表后,由组长负责收集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信息分类。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预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每组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向同学汇报,认真听取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猜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五、阅读并记录、
1: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1、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2、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称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3、是充足的氧气。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1
【经典】科学教案08-08
科学教案[经典]08-09
(经典)科学教案08-05
(精选)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经典】08-23
[精选]科学教案08-16
科学教案【精选】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