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11-01 09:37:2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经典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经典5篇]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每年,幼儿园都会组织中、大班幼儿开展春游、秋游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如今,家庭选择节假日旅游的也日渐增多。但游玩前的准备工作基本都由家长独自承担了,孩子参与的很少。考虑到为出游做准备这一环节中蕴含了自主选择、计划活动等社会领域部分的内容与要求。于是,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己选择的机会,并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同伴间协商、分工、妥协、尊重和合作的过程。

  活动目标

  1.乐意在活动中主动与同伴讨论、交流,会表达自己的意愿,懂得尊重别人的.意愿,体验同伴间的关爱。

  2.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选物计划,将接触到的物品分类、记录,根据计划挑选合适的物品。

  3.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做事有始有终,主动为集体、他人服务。

  活动准备

  1.幼儿曾参与过旅游,具备简单的旅游经验。

  2.准备与幼儿人数相等的购物篮和书包,布置货柜和旅游所需的各类物品,如饮品、水果等食物和玩具,常用物品(比如塑料袋、餐巾纸、雨伞、创可贴)等。

  活动过程

  1.导人部分。

  教师介绍郊游地点和游玩的时间安排,激发幼儿自己准备郊游物品的愿望,提出让幼儿自己准备郊游物品的要求。

  2.尝试选物。

  (1)幼儿尝试选物,教师主要观察幼儿选物的种类是否合适、全面,展示个别幼儿所选物品,讨论这些东西是否需要带。

  (2)启发幼儿讨论,还有些什么东西是旅游所需要的,而大家没有想到。

  (3)观看课件,请幼儿仔细观察其他小朋友去郊游都带了哪些物品。

  (4)幼儿进行讨论,相互检查物品并归类小结。

  3.分小组制定选物计划表。

  (1)讲解计划表,提出计划要求:明天全班出门郊游,上午出发,中午吃小朋友自己带的食物,下午回家。

  (2)幼儿分小组商量,每组带多少物品合适。

  (3)小组长按小组成员的需求填写计划表。

  4.集体讨论计划表。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以下几点:

  (1)小朋友带的东西太少不够吃,太多装不下,背不动,玩起来也不方便,要不多不少刚刚好。

  (2)每个小组选择的是什么玩具?可以几个人一起玩?

  (3)常用物品都选了哪些?雨伞、相机、桌布等带多少合适?

  (4)你的好朋友喜欢吃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修改计划表。

  5.根据各组制定的计划表,小组成员分工取物品。

  6.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按计划表检查所选物品。

  活动小结

  郊游前的物品准备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定要考虑周到。比如,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带的,带多少合适。如果制定一个计划表,事情就会做得更快更好。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对中班幼儿来说,“>”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活动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

  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

  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

  请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一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6大于4“4小于6。”

  对中班幼儿来说,“>”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活动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内容与要求:

  1、仔细观察公益广告的画面,能完整地讲述事情的经过,感受互相帮助的快乐。

  2、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设计思路:

  1、活动背景

  (1)对活动内容选择的分析本次活动将三段电视公益广告片段(超市购物、推轮椅和看书)作为活动素材,不仅符合倡导共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也符合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大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并力求与别人不同。因此,三个片段的讲述考虑采用不同的讲述方法,片断一超市购物中引导幼儿能仔细观察画面、关注细节;片断二小区门口引导幼儿能够根据画面内容想象人物之间的对话;片断三弄堂里的事情则引导幼儿根据画面顺序讲述事情的经过,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概括能力、表达能力。本次活动所体现的关心、助人为乐的品质,与我园所开展的课题《农村幼儿学会尊重的实践研究》相吻合,使幼儿从小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分析我班孩子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讲述能力日益增强,并富有一定的想象,本次活动通过观察画面,让孩子完整地讲述事情的'经过,不仅提供了幼儿发挥想象的机会,对幼儿语言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也是一个挑战。另外在观察中发现有不少孩子平时较少关注同伴,有时看到别人有困难也不当回事。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观察、理解、讲述,让幼儿知道帮助一个人不仅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是快乐的,从而真正把这种助人为乐的品质渗透在幼儿日常生活中,落实在幼儿行为中。

  2、对活动价值的分析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观察、理解、讲述公益广告画面内容,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同时让孩子们感受互相帮助所带来的快乐,从而引发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力所能及地帮助同伴、关心周围人的行为,体验互相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三段公益广告视频、与视频内容相关的图片、数字、笑脸图等。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图片分类(设计意图:通过完整欣赏视频,让幼儿感受视频的画面美,音乐美,同时对画面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运用图片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建立图片与视频画面间的联系)

  (一)完整欣赏视频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很美的电视,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2、你们有没有看过这段电视呢?(那你是在哪里看到的呢?)总结:原来我们从电视里也能学到很多。

  3、一共有几件事情?

  (二)再次观看视频要求:观看仔细,我们以一个地方为一件事情,看看到底有几件事情?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数字卡片和文字(1超市,2小区,3弄堂)。

  (三)图片分类

  1、幼儿自由选择一张图片,与旁边的幼儿自由交流讲述。

  2、图片分类,请幼儿把图片按照视频内容摆放,相关的图片放一起。

  二、画面交流讲述(设计意图:通过分段讲述,让幼儿能仔细观察公益广告的画面,能完整地讲述事情的经过,感受互相帮助的快乐。)

  1、超市里

  (1)第一件事发生在哪儿?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2)阿姨怎么知道小姑娘遇到困难了?(个别幼儿选择小女孩需要帮助的图片。)

  (3)你从哪里看出来这个是需要帮助的小女孩?

  (4)幼儿体验踮脚酸、累的感觉。

  小结: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他就会很开心。

  2、小区里

  (1)播放第二件事情的视频,提问:他们说了什么?

  (2)再次观看第二段视频:边看边集体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3)提问:刚才推轮椅已经有阿姨了,为什么还要叔叔来帮忙呢?

  小结:叔叔是一个善于发现的人,我们平时也要善于发现需要帮助的人,发现后就应该去帮助他。

  3、弄堂里

  (1)观看第三段视频后,请幼儿说说谁被帮助了,找出图片贴在黑板上。

  (2)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开始时怎么样的?接着呢?最后呢?我们一起把这些图片排排队。

  (3)最后请一位幼儿完整讲述故事的经过。

  小结: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大家互相帮助,我们的社会充满了关爱。

  三、情感激发(设计意图:通过让幼儿了解笑脸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激发他们乐意帮助别人的情感,同时能把这种助人为乐的情感引伸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引导语:(出示笑脸图片)你们觉得它和哪件事有关系?(每件事都合适)小结:刚才三件事中的每一个人都很快乐,因为他们帮助了别人,也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如果你能帮助他,就能把困难解决,把快乐带给他。原来帮助别人不仅会给别人带来快乐,也会让自己变得快乐。

  四、活动延伸

  引导语:你们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帮助过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呢?

  请一到二名幼儿讲述。

  师:我们知道了帮助别人不仅会给别人带来快乐,也会让自己快乐,那么在平时生活中看到别人有困难了我们应该主动帮助他们,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好吗?(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观察幼儿助人为乐的行为,并取得家长的配合)

  活动反思:

  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真实的情景体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教师坚持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根据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势利导给予启发帮助,使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整个活动以情激趣,以情激学,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了师生互动作用,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我班的幼儿处于大班初期,运动能力有所增强,在日常生活中有了一定的合作交往意识和技能,但在一些自主性及自选活动中,仍不能与同伴友好合作,争强好胜、争抢玩具的现象经常发生。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在活动中正确运用交往合作技能,逐步积累交往与合作的经验,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设计了自主性体育游戏《超级小勇士》。我选择了贴近他们生活的器械和材料,如:报纸、梯子、长凳等,这些器械和材料不仅可以一物多玩,而且丰富了活动内容,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调动了幼儿的自主性,让他们在自由组合、自主选择器械和材料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尝试并积累经验,逐步感受同伴之间合作的重要,提高交往合作技能,同时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成功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与环境、材料和器械的互动,培养幼儿交往合作技能,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成功快乐。

  2、在自主选择、自由组合、自发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及合作精神。

  3、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积累运动经验,发展运动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5、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场地:幼儿园户外塑胶运动场。

  2、器械及材料:梯子两个、长凳5条、大线轴10个、小木桩10个、圆形镂空板6个、桌子两张,标记牌、“超级”棒、报纸等若干。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报纸游戏,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小飞侠”

  玩法:幼儿把报纸打开放在胸前,快速向前奔跑,同时双手向身体两侧打开,报纸会紧贴身体而不掉下来。

  (2)“冲破纸墙”。让幼儿在不断尝试中积累经验,初步感受同伴之间合作的重要。

  玩法:幼儿三人一组,其中两人各持报纸两端,做成一堵“纸墙”,另一人双臂前伸,从几步远处冲过来,勇敢地穿“墙”而过。

  2、幼儿自主选择、自由组合、自发探索器械及材料。

  教师引导:“刚才大家都发现了报纸有很多好玩的游戏,现在我们来玩更好玩的,这里有很多器械和材料,大家一起想办法,这些器械和材料可以怎么玩,看谁想的办法最好!”

  (1)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幼儿变化不同的玩法。

  (2)教师小结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表扬喜欢动脑筋、勇敢的幼儿。

  3、引导幼儿利用环境中的器械和材料设计游戏“超级小勇士”的两个险关。

  (1)教师提示:要夺取“超级棒”成为小勇士,必须要勇敢地闯过两个险关,现在我们大家一起用这些器械和材料设计两个险关,看哪个组的小朋友最会动脑筋!

  (2)幼儿分成两组并商讨设险关所需的`材料。

  (3)引导每组幼儿与同伴讨论并尝试利用材料建构超级高架桥及超级梅花桩的方法。

  第一关:超级高架桥(分别用梯子、桌子及长凳组合成两座桥)

  第二关:超级梅花桩(大线轴、小木桩)

  4、游戏“超级小勇士”。鼓励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梅花桩和高架桥,体验团队合作获得成功的快乐。

  玩法:幼儿分成两队站在起跑线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闯关”。先过“超级梅花桩”,然后走“超级高架桥”,最后爬上“轮胎墙”,夺下“超级棒”,成为“超级小勇士”。

  5、教师小结,共同分享幼儿活动经验。

  6、活动结束,师幼共同整理活动场内器械及材料。

  【活动反思】

  在今天执教的体能游戏活动中,我认为通过对环境细致和充分的利用以及游戏活动的精心设计,紧紧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使这次活动达到了我所预想的效果,具体体现在:(1)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性非常高,情绪愉悦“(2)整个活动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幼儿在玩挑战性较大的器械中,部分能力较弱、胆子较小、意志力较弱的幼儿活动情况,并给予了恰当的指导,通过帮助和鼓励,最终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表现在,我感觉对孩子的全面关注还不够,评价语言的激励性还要加强,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教育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环境。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4.可以用来自制钟面的有关材料(如长短针、1~12的数字、各种形状和造型的硬板纸或吹塑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边听“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边把幼儿带进“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找找、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设计、制造这些钟表?

  二、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时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

  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教师操作演示:一只钟两根针都指在12上;一只钟时针拨到1上,分针拨到12上;另一只钟时针拨到12和l的中间,分针拨到6上。

  2.提问:①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②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半点时,分针指在哪里?③想一想,2点整时,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1点半时,时针指在哪里?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

  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上;半点时,时针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分针指在6上。

  4.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①按老师的要求拨整点、半点;②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五、教师总结时钟的有关知识内容

  六、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呢?(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或看图片来说出钟的用途)

  2.教师归纳: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

  七、出示时钟演变过程的图片,让幼儿简单了解从古到今计时器的变化,激发幼儿尝试探索知识的兴趣

  师:古时候没有钟,人们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来计时。日晷在常州的天宁寺就有,小朋友可去看看。随着科学的发展,聪明的`叔叔阿姨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钟和表(闹钟、石英钟、音乐钟、工艺钟、手表、怀表),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还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小朋友,你们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也来发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钟和表,好吗?

  【延伸活动】

  提供制作钟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时钟模型。

  【活动反思】

  《认识钟表》这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了解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半点。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整节课堂上幼儿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我用参观钟表店的方式引出课题,出示了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时钟,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说开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高涨了。

  接着,我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个数字,重点认识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按顺时针方向走。然后让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两根指针朝着一个方向走,叫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通过演示,幼儿看得清晰明确,兴趣浓厚。

  在认识整点这一环节中我在课件中出示了12个整点的钟面,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整点时时针在哪里,分针在哪里。接着我再出示几个整点的钟表让幼儿巩固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就请他们拿出学具“企鹅钟”听老师报时,他们来拨一拨整点,这一环节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幼儿大多掌握得较好。

  活动的难点是认识半点,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难点呢?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幼儿观察整点、半点两个时钟,孩子们大多说出了整点的时间,亦有个别幼儿说出了半点的时间,我就请他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最后我再来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半点时分钟总是指向6,时钟指在2个数字的中间。对于究竟是几点半这个难点中的难点,我借助实物大钟边拨钟边解释:看现在时针在4和5的中间,那么时针已经走过的数字4,有没有走到数字5上,所以现在应该是4点半而不是5点半。当再出示课件请他们看看、说说几点半时,发现孩子们大多掌握了半点。接着又让幼儿看数字时间,自己 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教案07-26

【经典】大班教案07-23

[经典]大班教案09-19

(精选)大班教案09-19

大班教案(经典)09-17

(精选)大班教案10-05

大班教案【经典】08-29

(经典)大班教案09-11

[精选]大班教案09-1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