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六年级语文上册名师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上册名师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语文上册名师教案1
《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2.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3.学习根据不同的任务,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他们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2.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根据不同的任务,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多媒体呈现教材中的故宫图片:1.平面图2.平面示意图)
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就是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故宫,美国的奥巴马总统访华时就游览过故宫。故宫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如果你有去参观,肯定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规模的宏大、建筑的精美、布局的统一。特别是那些珍藏着的无数稀世珍宝,更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世,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
二、整体感知,明确任务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为介绍故宫为我们提供的四份材料。
2.根据不同的任务,确定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出示:
任务一: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任务二: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做讲解。
三、温馨提示,指导方法
1.画图提示: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画好故宫博物院路线图。
(板书:故宫博物馆参观路线图)
⑴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到……”
“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
⑵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
2.景点讲解:(板书:景点介绍)
(1)根据课文和图片分组介绍一两处景物。(外观、内景、位置、用途等。)
(2)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来介绍;语言优美,说明准确,有自己的创意。
四、汇报评价,点拨指导。
(一)检查指导任务
1、参观路线图
①指名说一说参观路线图怎么画?(参观路线是怎样的?)
②师生评价,教师指导:
(1)只看参观的路线,我们的着眼点就放在文章中的某些方位词或表示行踪的词语上,可以用笔圈画出各处景点,再通过说明语言确定出具体方位,就可以绘制出参观路线图了。
(2)阅读《材料三》明确参观时按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板书:由南向北)
出示:
_→端门→午门→汉白玉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前朝(三大殿、文华殿、武英殿)→内廷(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六宫、西六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
2.检查指导任务
(二)介绍一两处景物
1.检查提问:你想选取哪两处景物来介绍呢?你想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呢?
2.课文重点介绍了哪个宫殿?(太和殿)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学生小组讨论,指名汇报,教师指导)
出示:
A.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
B.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的殿堂),色彩壮丽;内部装饰庄严富丽;
C.位置和功用(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
D.重建
(讲解时,适时板书:太和殿台基外观内装位置和功用重建)
3.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代表性。
4.请大家阅读《材料二》,这也是一段与太和殿有关的材料,阅读后,提取相关信息补充到解说材料中去。
5.你知道该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太和殿呢?(学生自由说,可以从台基——外观、内部——位置和功用的顺序,也可以是其他顺序。)
五、合作探究,课堂小结。
(一)分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汇报,评价,指导。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故宫博物院)
2.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证明。
A.规模宏大壮丽: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十宽的护城河。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B.建筑精美:
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风流云……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桂,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一,有行龙、开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化美。
C.布局统一:
紫禁城(东西南北各)有四座城门;
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三大殿建筑都处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紫禁城前后两大建筑群“基本一样”。
(二)课堂总结
1.北京故宫博物院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本文详略得当地选择了材料,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用简短的篇幅,鲜明地介绍出了规模宏大、结构精美、布局统一的故宫博物馆。学习本文,我们要明确介绍建筑物,首要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另外还要学习运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方法,学以致用,把握方位词语。
2.我们根据不同的任务有重点地阅读材料。
六年级语文上册名师教案2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平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教师:课件。
一、激趣导入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桦林的情景中。同学们讲得好。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就有茂盛的白桦。
二、揭示课题、审题: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
(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课内练习:
1.写近义词:纯洁()忽略()激励()
2.写反义词:浮躁()异常()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的。
第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话林低语吟唱呢?这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
三、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指生读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指导学生体会“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利,在岗位上绝不抽烟、限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
指导朗读本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
2.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通过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
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指导朗读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四、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
1.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其实是谁在低语?他在低语什么?
2.总结启发想象。是啊,有多少边疆建设者,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为了他人,甘于牺牲自己,默默奉献,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人呢?
3.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有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六年级语文上册名师教案3
【教学目标】
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一、知识目标
自学并掌握好本课的“跪、敷、凸、追悼、惊异、爱戴、吊唁、团聚、怒号、阴暗、呻、流露、绷带、麻木、深奥、咳嗽、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词语,理解本课生字,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的词语使每个学生完全掌握并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能够灵活运用词语造句。
三、德育目标
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跪、敷、凸、追悼、惊异、爱戴、吊唁、团聚、怒号、阴暗、呻、流露、绷带、麻木、深奥、咳嗽、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词语并灵活应用。
2、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重点词语。
教学难点:掌握词语的运用范围。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课本、黑板、粉笔、教案、课件
一、导入新课
1、对鲁迅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能做个简单的介绍吗?(交流资料)对,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今天我们再学习关于鲁迅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
3、看看课题,想想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
六年级语文上册名师教案4
《三亚落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
3、自主阅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课前准备】
挂图、课件、投影,执笔人林中坤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题:今天,我们学习一一篇写景的课文。
1、板书:
2、三亚落日。
出示中国地图,介绍三亚的地理位置,指出三亚是观看日落的好地方,课文写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范读课文(要对学生提出聆听时的要求。)
三、初读指导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①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②利用工具书联系课文理解课文词语。(参考)
美妙绝伦硕大无朋收敛涨溢赤朱丹彤热带风情悄然无声笑颜
2、交流自学效果。
①出示词语:赤朱丹彤溅出收敛光芒硕大无朋玫瑰涨溢一盏蘸椰子树摇曳搔着醉醺醺软软;
②指名读,注意“硕”“盏”是翘舌音,“硕”的韵母是“uo”;“搔”是平舌音;
③自主交流感兴趣的词语意思,教师视情况点拨:(以下词语意思必须掌握:)赤朱丹彤悄然无声硕大无朋美妙绝伦收敛
3、指名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读破的句子;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3-5节)课文第1、2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学生分段、简要说说段意。
四、再读课文
1、自由轻读,画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然后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感悟、理解的(板书:真有诗意)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①学生试读。
②朗读指导:重点读好:“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③多种形式朗读。
五、写字指导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读一读,再抄写4遍。
六年级语文上册名师教案5
教学目标:
1、课下让学生找一些体现古人高风亮节的小故事,课堂上可交流一下。
2、的故事性强。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先讲一遍,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铭记于心,然后仔细揣摩语言。
3、教学中可以和现实生活联系一下,让学生谈谈对当今社会中“慎独”现象的感受。
4、短小精悍,可让学生体会简约、精炼的写法。
教学重点:杨震的高尚行为表现在哪里。联系实际体会“慎独”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收集相似的小故事。查找有关杨震的生平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精彩两分钟:谈谈自己对好官的看法。
二、明示目标
1、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样一位好官。板书杨震。
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查阅到的有关杨震的资料,教师补充。
杨震,字伯起,东汉时华阴人,少时聪敏而且好学,世人赞其“时经博览,无不穷究”,当时被誉为关西孔子。后因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从师者如市。50岁时,经朝廷大将军举荐,开始步入仕途,升任荆州刺史。任职期间,曾举荐茂才王密担任了昌邑县令。后因受奸人诬陷,蒙受冤屈而死,后沉冤昭雪,后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建了“四知书院”。
补全课题,指名读,说一说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初始通读
1、听范读,师生交流读文言文的方法。
2、生自由练读。并运用工具书,解决课文中遇到的生字词。
3、同位互读、相互纠正。
4、指名读课文,正音评议。
5、齐读
四、品味精读
1、对照译文,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一想王密送金的时个是如何想的?他有什么目的'?
3、杨震收了吗?他是如何说的?
指名读杨震的话。想一想他可能会想些什么?
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体会神态是非常严肃的、严厉的、可能还有一点失望;动作语气可让学生上来边说边作边演。
生展示读。
4、学生再来读课文,并说说你认为杨震是个什么样的人?
严于律己,不贪不占,光明磊落,清正廉明等
5、过了杨震的教育,你认为王密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五、实践悟读
自己将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当面对对自己有恩的人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六年级语文上册名师教案6
1、知识与能力:结合课文,写一篇赞美普通人的文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学、合作、探究理解本课的内容。
3、情感与价值:使学生受到尊敬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诚实的劳动者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育学生尊敬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诚实的劳动者。写一篇赞美普通人的文章
教学准备:寻找值得尊敬的普通人的事例;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围绕“高尚”这一主题,学习了哪些人物的哪些高尚品质?(学生自由回答,可以是一个人物的一种品质)
师:这些人物中有的像周总理这样的伟人值得我们尊敬,有的像桑娜、看林人这样平凡的人也值得我们尊敬。(板书:尊敬)你认为还有哪些人值得我们尊敬?(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尊敬普通人》。(板书:普通人)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检查朗读,纠正学生的读音,并交流预习中画出的好词佳句及生词,交流文中破折号的作用。
3、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文章主要内容。
三、质疑问难,合作讨论
1、分小组再读课文,互相检查阅读情况,在读中遇到的问题能解决的小组内自行解决,不能解决的记下来班内交流。
2、在预习及互读中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者是难理解的句子?提出来全班交流。
四、深入阅读,体会感情
1、自学的提示要求:
(1)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尊敬普通人?这些普通人有什么特点?
(2)如何理解“简言之,我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诚实的劳动者……创造者美好的未来。”?
(3)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综合出有价值的讨论。学生默读文章,独立思考,在书的旁边做相应的批注。
2、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内将自己读书的感受,理解提出来,小组内共同探讨。
3、全班交流,指导朗读。注意指导小组内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在文章中有“……”,它的作用是什么?(还有很多的普通人也值得尊敬)
2、课堂小练笔:除了作者写的这些普通人,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尊敬那些普通人?模仿课文自己写一写。(注意:观察身边的人,从他们身上找到值得你尊敬的地方,要合情合理)
3、学生自由写。
4、全班交流。
六、总结:师生互相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七、作业:结合课文,把自己课上的小练笔加以补充修改,写一篇赞美普通人的作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名师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上册名师教案11-04
六年级语文上册《盼》教案10-25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总结11-11
六年级语文上册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08-01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盼》语文教案10-31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02-21
六年级上册语文《麋鹿》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02-10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03-30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