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11-04 09:29:3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汇编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汇编10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研讨问题

  ⒈如何突出“秋天”明显的季节特征。

  ⒉如何在儿歌中体现秋天的“彩”,让幼儿感受到秋天色彩的丰富。

  ⒊用什么样的策略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自主的语言学习环境,幼儿能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发现秋天的色彩美,从而学会儿歌。

  ⒋用什么样的形式,能激发幼儿一次次重复念儿歌的兴趣。

  二、设计意图:

  本主题两周的活动是以点到面的形式来开展的,第一周式从秋天的菊花入手,在欣赏菊花表现菊花多姿多彩中,知道秋天来了,秋天菊花色彩的丰富,从而激发幼儿发现秋天其他的特征,发现秋天其他丰富的色彩,感受秋天色彩的美。

  如何在第二周为幼儿创设一个发现秋天明显特征概括性,发现秋天其他丰富色彩美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呢?我们从秋天四个有明显秋天特征的四个场景入手,将原来的儿歌中“有xx”改为了“颜色+事物名称”,在学儿歌中,了解秋天每个地方都有变化,每个地方都多了一些色彩,从而感受秋天的色彩的丰富。

  为了更好的让幼儿更好的表达,激发幼儿愿意念儿歌的兴趣,我们创设了游玩的四个场景,以小导游的.形式等等,尽可能让幼儿多表达,多念诵。

  三、课例研讨

  一研后调整与反思:

  活动后,发现三个场景让幼儿分组去创编,每块场景的人数过多,又加上只又一次教学了儿歌句式,所以幼儿创编时光顾着看场景,忽视了说。

  调整:1.学习句式时,集体介绍说说句式两次。了解创编的方法。

  2.将白棉花等改为白白的棉花,便于幼儿的讲述。

  二研后调整与反思:

  ⒈目标的调整。

  (1)能用比较完整、清晰的语言描述秋天各种事物的色彩,感受秋天色彩的丰富。

  (2)能积极大胆的念诵儿歌,体验不同方式念儿歌的乐趣

  ⒉将白棉花,红苹果的句式改为红色的苹果,白色的棉花,这样可能更适合幼儿的表达。

  四、活动反思:

  活动中布置的场景能很好的帮助幼儿感受秋天明显的季节特征以及秋天丰富的色彩。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情境,帮助幼儿学说儿歌。

  儿歌的内容的调整(将颜色放到儿歌中),能很好的让幼儿发现秋天的色彩的丰富,符合主题的的重点。而且将那个色彩的描述改后更适合幼儿表达水平。

  活动中利用“小导游”的形式,幼儿在介绍每个地方时,能引导幼儿大声的念儿歌,调动起幼儿念儿歌的积极性。

  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利用各种情境的效果也不错,幼儿能积极念诵儿歌。

  活动后,我发现我可能在活动中对幼儿回答的回应不够有效。同时我觉得在讲述秋天事物各种颜色的时候,并不需要过于强求什么句式,表达清楚颜色就可以了。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感受音乐的快慢、高低、强弱,会用动作表现。

  2、尝试用符号来表示强弱,发展幼儿感受力、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若干

  2、幼儿用彩笔若干、记录卡每人一张。

  3、贴绒教具一套,大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用动作表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

  1、根据教师的琴声做相应的动作。

  2、启发幼儿用多种动作表现音的强弱。

  3、律动:大鼓小鼓

  二、用符号表现音的强弱

  1、听鼓声用动作表现强弱。

  2、尝试用图形表现音的强弱。

  3、记录大鼓怎样唱歌,引导幼儿用图形表现,教师敲鼓的强弱节奏。

  三、用彩笔来记录敲鼓的强弱节奏,引导幼儿自己设计记录的符号,鼓励幼儿与别人不同。

  四、我给大鼓设计歌词

  1、邀请几名幼儿分别让大鼓唱歌,其他幼儿进行纪录。

  2、幼儿尝试用图形摆出强弱节奏,让大鼓按照他的节奏来唱歌。

  五、幼儿交流自己的记录卡的内容和自己设计的符号。

大班教案 篇3

  【教材简解】

  农家的孩子,对竹梯是再熟悉不过了。日常活动中,孩子们常常会接触到竹梯,家长用梯子来干活,用梯子晾挂东西等。一次偶然的机会,梯子进入了幼儿园,孩子们对梯子很感兴趣,不时的去用手摸,有些调皮的孩子还在梯子里钻来钻去。根据我园的“小农庄节日活动--体育节”课题的研究倡导,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发挥孩子的自主能力,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培养他们勇敢、不怕困难的运动精神。为此,我借助梯子这样一个载体,设计了贴近幼儿生活、趣味性较浓的游戏活动“我是搬运小能手”,引导孩子们探索梯子的多种玩法,利用梯子来发展孩子们手脚协调前进爬的技能。

  【目标预设】

  1、探索梯子的多种玩法,学会分工和合作游戏。

  2、学习手脚协调前进爬的技能,发展肢体力量与平衡能力。

  3、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有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重点、难点】学习用手脚协调前进爬竹梯的技能,挑战竹梯架构的高度。

  【设计理念】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创设各种主题情节游戏、营造竞争氛围的挑战性运动环境,能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愿望,更能激发幼儿从参与活动的被动转为主动,活动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挑战性。探索竹梯的多样玩法,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他们尝试自由合作着攀爬竹梯,培养他们勇敢、不怕困难的运动精神。活动尊重幼儿给予幼儿选择,相信幼儿给予幼儿挑战,在他们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活动,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孩子们活动的兴趣,也体现了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的理念。

  【设计思路】

  第一环节:热身运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第二环节:探索梯子的多种玩法;第三环节:游戏“我是搬运小能手”;第四环节:运粮食回家,结束活动

  【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教师:“宝贝们,丰收节到了我们和农民伯伯一起劳动吧!”

  2、放音乐:师幼一起随音乐模拟农民伯伯劳动时的动作。(推磨、播种、加油干、挖地、小跑步……)

  (环节分析:角色的定位,迅速将幼儿引入活动的情景,同时提升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模拟农民伯伯各种农作时的动作,使活动富有游戏性,很好的调动了幼儿对活动的热情。以这样的一种热身运动开始,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关注度。)

  二、探索梯子的多种玩法

  1、师:小朋友们,农民伯伯很感谢我们,今天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是什么呀?(竹梯)

  2、这个竹梯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梯子的空格子?

  3、竹梯可以帮助农民伯伯做很多事?你知道竹梯可以干什么吗?

  (环节分析:数梯子的空格数,是为了进一步让幼儿去认识梯子的架构。讨论竹梯的作用,是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参与热情。)

  4、今天我们大家和小竹梯子一起玩一玩。

  (1)、提供辅助材料,让幼儿自由地玩竹梯。

  幼儿在活动区自由玩竹梯,教师观察并指导。

  (2)、集中反馈交流玩竹梯的方法。

  --师:大家玩得真好,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玩的?(请个别幼儿示范玩,其他幼儿学习)

  (环节分析: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去参与活动,他们会兴趣高昂。利用辅助材料让幼儿尝试去玩竹梯,幼儿有一定的探索兴趣,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玩竹梯的花样很多。通过集中反馈交流,让一些能力弱的幼儿掌握了别人不一样的玩竹梯方法。)

  (3)、幼儿多人合作玩竹梯(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会合作玩游戏)

  --师:刚才有一个小朋友问我,竹梯很少,该怎么去玩呢?谁来帮他来解决问题?

  --幼:他(她)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

  --师小结:竹梯可以一人玩,也可以和几个人一起玩,合作去玩竹梯,会更有趣。

  (环节分析:这里问题的提出,是引导孩子们去想办法,学会与别人合作玩竹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下一环节打下伏笔,也是对孩子们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检验。)

  (4)、再次集中,反馈交流。

  --师:刚才我们合作玩了竹梯,现在请大家把自己是怎样玩的`,来说一说,行吗?

  --请幼儿来演示自己和同伴是怎样玩的。

  --教师示范并讲解:请几位幼儿用手脚协调前进爬的技能过竹梯,强调身体不能滑落下来。

  (环节分析:重点引出本节课的新技能,并进行技能示范练习。)

  (5)、重点技能训练:手脚协调前进爬,分小组进行练习。

  现在我们一起来练习过竹梯,幼儿练习,教师跟踪指导,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环节分析:本环节不仅仅是让幼儿去练习玩竹梯,重点旨是在引导幼儿学会在竹梯下手脚协调前进爬的技能。分组让幼儿去练习和教师的指导,既能避免活动中不必要等待,还可以让幼儿多次练习手脚协调前进爬的技能,掌握其技能的正确方法。)

  三、游戏“我是搬运小能手”

  1、师幼共同设置游戏的情景,架构高度不同的竹梯,交代游戏的要求和规则。

  今天农民伯伯给我们一个新任务,要我们做搬运小能手,帮他们“运粮食”(粮食要爬越竹梯高楼,一定要手脚协调前进爬,然后返回。)

  2、师与个别幼儿示范游戏的玩法。

  3、幼儿分组进行竞赛游戏,教师指导,强调规则。

  4、小结竞赛情况:向优胜组表示祝贺,为失利组加油。

  (环节分析:此环节是借助游戏情境练习动作技能,而非一般性枯燥机械的练习。通过设置搬运粮食、开展竞赛游戏、增加障碍等手段,不断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使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和挑战的欲望不断得到增强,既促进了动作的学习与发展,又培养了幼儿坚持、坚强的意志品质,也让本次活动的亮点技能得以落实。)

  四、运粮食回家,结束活动

  1、放音乐《好收成》,师生听音乐自由做放松运动,活动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

  2、师生共同整理游戏材料,返回活动室。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了解小蝌蚪的特征,让幼儿先观察蝌蚪,再进行点化小蝌蚪。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他们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喜爱美术。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进行绘画。

  3.培养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手指点画的方法。

  难点:有创意的安排画面。

  活动准备

  1.一盆小蝌蚪、示范画。

  2.各种颜色的颜料、盘子、白纸。

  活动过程

  1.认识小蝌蚪:出示小蝌蚪,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说一说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游戏:组织幼儿模仿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3.手指点画小蝌蚪:(1).出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2).老师示范点画方法:先用手指蘸一些黑色颜料,在白纸上点一个圆就是小蝌蚪的身体,再蘸一些黑色颜料添画小蝌蚪的尾巴,示范添画各种不同形态的尾巴并使画出的小蝌蚪向不同的方向游,最后示范添画水草。

  (3).幼儿尝试用手指点画小蝌蚪,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颜料不要蘸的太多,小心弄脏衣服、画纸或桌面,同时鼓励幼儿添画水草、小鱼等。

  4.绘画结束:组织幼儿课后整理,养成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5.分享评价:组织幼儿展示绘画作品,交流欣赏。

  

  1. 这节美工课,我在备课过程中,自己经过深思熟虑,依照《纲要》中的.有关教学理论,深入了解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我感觉到这节课切合幼儿实际,能通过教师的引导,会大大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容易理解,留给幼儿适当的空间。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做游戏,动手点画《小蝌蚪》以及展示幼儿绘画作品。小朋友学会了用手点画《小蝌蚪》,小朋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1) 幼儿这节课的兴趣浓厚,积极的用手指点画《小蝌蚪》,小朋友在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均得到自主发展;

  (2) 自己初步了解了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基本能把握教育内容核心,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3) 师幼互动良好。教师能以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如:示范添画小蝌蚪不同形态的尾巴,从而使小蝌蚪向不同方向游。

  3.本节美工课,活动效果良好,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今后自己要不断充电,不断更新知识。

  4.当节听课的老师对这节课评价很好,但自己深深地感觉到学无止境,今后一定要进一步努力。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用卡纸制作圣诞贺卡,增进孩子对圣诞节的了解。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幼儿懂得感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会用卡纸制作圣诞贺卡。

  2 ,学会感恩 。

  活动准备

  各式各样的贺卡,剪刀若干,卡纸若干,圣诞节音乐 ,塑料圣诞树一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围着圣诞树跳舞组织教学;

  2 ,出示圣诞树谈话导入。

  (1),圣诞节是哪一天?你是怎样过圣诞节的?

  二,基本部分

  1,观察示范贺卡;

  2,教师示范制作贺卡并讲解方法;

  3,指导个别幼儿示范制作贺卡;

  4,全体幼儿制作贺卡,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评价幼儿作品;

  2,送贺卡

  (1),圣诞节快到了,你想把贺卡送给谁?为什么要送给他们?

  (2),幼儿反馈;

  (3),个别幼儿表演送贺卡的情景。

  四,延伸部分

  回家把贺卡送给你想送的`人

  

  优点:

  1,幼儿对圣诞节比较了解,因而对此活动很感兴趣,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由于平时手工活动开展的较多,所以大部分幼儿完成起来较容易,效果好。

  3,体现了在玩中学的理念。

  缺点 :

  1,在活动中没有做到优差并顾,有忽略个别能力稍差幼儿的现象。

  措施;

  1,让能力较差的幼儿两人或者三人一组完成制作贺卡;

  2,活动的结束部分可以布置一个庆祝圣诞节的晚会,让幼儿充分融入节日的气氛中去。

大班教案 篇6

  在翻阅《歌唱活动》一书时,我看到了“摘草莓”这个活动,歌曲旋律很轻快、活泼;歌曲内容也有些情节性,易于孩子理解,很适合孩子来演唱。但是,这个活动的第二声部设计得比较难把握。于是,我针对自己班孩子的能力水平进行了全面修改,并开展了此活动,应该说活动选材的灵感完全来源于学习,来源于书本。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快的情绪,初步学习用两个声部进行演唱歌曲。

  2、在图谱的帮助下演唱歌曲。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练声。

  “孩子们,让我们先来亮一亮咱们的嗓子吧!”

  学习歌曲。

  1、欣赏教师范唱,了解歌曲与内容。

  “今天,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好听吗?”“这首歌曲比较轻快,非常的好听。歌曲的名字就叫《摘草莓》。”出示背景图。

  2、再次欣赏教师范唱。

  “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根据孩子的回答,取出大图谱,放于黑板。

  摆放图谱。

  “谁来把这些图谱根据歌曲摆一摆?”“摆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看图完整演唱第一声部,将歌词与图谱匹配。

  “让我们看着图谱跟着老师轻轻地来唱一唱。”

  三、练习两个声部。

  1、讨论、了解第二声部演唱的位置。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小图谱,为了使歌曲更好听,我们还要在歌曲里加入小图谱,放在哪儿呢?”

  “不仅要唱大图谱,还要唱小图谱,小图谱怎么唱呢?”

  2、教师唱第一声部,并用体态提示幼儿演唱第二声部。

  “我们来试一试唱这首歌,你们唱大图谱,我来唱小图谱。”

  3、将幼儿分成两个声部演唱2——3遍。

  “在唱歌的时候,我们要一边唱歌,一边听别人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和谐一致就好听了。”

  结束:“我们把这么好听的歌去唱给弟弟妹妹们听听吧!”

  反思:

  1、图谱与歌曲的结合。

  在活动前,我准备了背景图、大图谱以及小图谱,活动中,我先利用大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在用小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吸引、调动孩子来参与活动,并通过摆一摆、看一看,使孩子们从中理解了歌词,记忆了歌曲。

  2、动作与歌曲的结合。

  由于孩子是初次尝试演唱两声部的`歌曲,对于第二声部的切入,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把握节奏,所以在活动中我利用肢体动作来提示孩子,被分成两部分的孩子看了指挥就能很好地演唱歌曲了。

  3、活动流程层层递进,过渡流畅。

  用《摘苹果》的曲调来唱《摘草莓》练声,从两声部练声到学习新歌,再加入第二声部,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过渡时,紧接练声时的情景衔接道:“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来引出新歌,引出老师的范唱。在出示大图谱时,由于每张大图谱上有两句歌词,所以范唱完让孩子说,当孩子说出一句的时候,我会追问与之一起的另一句,“除了风轻轻吹,还有什么在飞?”“什么在风中飘香味?”“一颗颗红草莓好象什么?唱了几次?”等等语句组织得很自然、流畅。

  当然,“有完美的教案,没有完美的课堂。”课堂是活的,总会存在一些不足,或者说有些地方可以上得更好。在这个活动中,让孩子摆大图谱的时间控制得再短一点,再紧凑一些,在请两三个孩子摆完后,我就可以清唱来纠正孩子摆放的对错与否。

  大班音乐欣赏:采茶扑蝶

  一、活动目标:1. 初步感受民歌的特点。2. 学习采茶舞的基本动作,乐意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情感。二、活动准备:1. 乐曲:《采茶扑蝶》2. 能表现采茶情景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三 活动过程:1.请幼儿欣赏乐曲《采茶扑蝶》,说说听完之后的感觉。2.结合有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讲述舞蹈动作及其所表现的采茶情景。3.示范采茶舞,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采茶、拔树枝、背着茶篮回家等情景。4.在教师的提示下,想象蝴蝶出现的情景,讨论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蝴蝶出现和扑蝶的情景。(如蝴蝶飞得高,蝴蝶停下来,蝴蝶有飞走了等)5.鼓励幼儿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蹈。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的灵感来源于在一次活动区时好玩的发现,班上的万万大声告诉我他发现蜗牛“入侵”中二班了,他这么一喊,好多小朋友跑到自然角去看,原来是涵涵昨天从家里带来的蜗牛正在菜叶上享受美餐呢。“这蜗牛真大,你敢摸吗?”“这是我拿来的,它不咬人。”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着,看着孩子们对蜗牛这么感兴趣,我赶紧把我的问题抛出来:“这只蜗牛在干什么呢?”“他在睡觉吧。”“不对,它好像在亲菜叶。”

  中班幼儿能感受艺术中的美,对生活中常见的蜗牛很感兴趣,有好奇、爱探索的心理特点,容易被蜗牛的可爱外形和鲜明的特点吸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再结合自身旅行的经验,通过寻找、观察等过程让幼大胆想象蜗牛旅行的故事,我希望孩子们能通过画和讲两个环节富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小蜗牛旅行故事的美术活动。

  2.大胆想象并用绘画、拓印等方式表现蜗牛旅行的故事。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大胆想象并用绘画、拓印等方式表现蜗牛旅行的故事。

  活动难点: 能大胆表现蜗牛旅行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水粉纸、水粉笔、A3纸(白色、彩卡)、水彩笔、油画棒、横纵切开的蔬菜(洋葱、胡萝卜、黄瓜等)

  2.《蜗牛的旅行》PPT、轻音乐《雪的梦幻》

  经验准备:

  1.在自然角饲养蜗牛,初步了解蜗牛的基本外形特征,如:细细的触角、硬硬的壳、软软的身体等;

  2.通过家长与幼儿一起寻找、观察蜗牛,收集有关蜗牛的资料(图片、图书、视频)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如:爱雨后爬行,爬过的地方有湿湿的痕迹;

  3.幼儿有外出旅行的经验,班级设置聊天角,聊聊节假日都去过哪里旅行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通过PPT导入主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通过PPT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引导语:我们都听过《蜗牛的旅行》这个故事,老师把这个故事做成动画片,我们来看一看!

  预期幼儿表现:幼儿兴趣盎然地观察动画片里的画面。

  二、感知体验:教师鼓励幼儿讲述蜗牛旅行的故事。

  幼儿通过观察PPT中蜗牛的旅行故事,与自己的旅行经验和融合从旅行地点、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等几方面想象并续编蜗牛的旅行故事。

  引导语1:你觉得蜗牛去哪里旅行了?它看到了什么?都发生了哪些好玩的事?想好后和你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预期幼儿表现:大部分幼儿积极、较完整地讲述自己想象的蜗牛旅行故事,个别幼儿更愿意倾听,听者认真倾听偶尔会有惊喜的表情或语言。

  三、探究操作:幼儿独立操作PPT,将自己想象出的蜗牛旅行故事在触摸屏上进行初步的描绘。

  引导语1:老师把小朋友想到的地方放在了屏幕上,请你来给大家说说你觉得蜗牛去哪里旅行了。

  预期幼儿表现:幼儿能够在PPT中找到自己所需的场景进行构图,能在老师准备的图片引导下创新自己续编的蜗牛旅行故事。

  四、展示表现: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分组进行创作。

  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想象的故事去选择适宜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引导语1:小蜗牛记不住这么多旅行故事,咱们把它画下来怎么样?。

  预期幼儿表现:肯定老师的建议并兴趣高昂的参与。

  引导语2:那咱们动起来吧!

  预期幼儿表现:幼儿对材料充分了解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创作过程中把自己想象的旅行画面画下来,在创作中遇到问题能尝试独立或与同伴合作解决,创作完能基本流畅的向同伴或老师将述自己的作品,。

  五、回顾:引导幼儿感受不同材料创作的成果和快乐,将物品摆放整齐。

  1.幼儿之间相互欣赏、交流绘画作品。

  引导语:小朋友们,你们画的蜗牛旅行故事很精彩,我看到每个小朋友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材料,很快就画出了蜗牛旅行的地方,小朋友们做的实在太好啦!

  预期幼儿表现:情绪高涨、大胆创作的蜗牛旅行故事并讲给同伴听。

  2.请个别幼儿在触摸屏的帮助下讲述自己创作的蜗牛旅行故事。

  引导语:谁愿意讲一讲你创作的蜗牛旅行故事?

  预期幼儿表现:积极参与,踊跃表现。

  引导语:这么多的旅行故事,你最想了解哪一幅?

  预期幼儿表现:选出有特点的作品请作者进行讲述。

  引导语:老师发现小朋友们创作的小蜗牛不仅很可爱,还用了循环排列的方法去装饰蜗牛壳;几个小朋友还给小蜗牛添画了好朋友,让它旅行不再孤单。蜗牛圆圆如果知道小朋友们帮它想出来这么精彩的旅行故事一定非常开心,你们可以讲给小蜗牛听,也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我认为通过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来看,对此次活动是非常感兴趣的,并能用较流利完整的语言大胆讲述蜗牛旅行的故事,由此可见此次教学活动的目标基本实现。

  在本次教学活动有两个亮点,活动过程中采用了故事PPT导入的方法,能够更加直观的将故事内容呈现,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手段,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亮点一:如在导入环节,幼儿观看动画片时兴趣高涨,积极主动地畅想蜗牛旅行的故事情节,并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初步展示出自己想象的旅行画面,为下一步创作做铺垫,在自主选择创作时,有的幼儿选择了蔬菜拓印,并选择水彩笔和油画棒丰富画面。亮点二:孩子们的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且在分享中能够清楚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还可以结合班级幼儿的实际水平,设计多层次幼儿活动的操作,如:能力较强的幼儿在欣赏完PPT后可以不用老师根据幼儿前期经验准备好的场景,可以直接在触摸屏上画出自己想象的蜗牛旅行场景,让幼儿更自主的表达、表现。

  张潇亦是个表达欲望很强的幼儿,将自己创编的蜗牛旅行故事绘声绘色的讲述了出来,不仅自己获得了成就感,还激发了其他同伴的兴趣,并完整的用拓印的方式呈现出来。

  因豆豆与妞妞创在编故事时情节相似,所以老师鼓励两人可以合作,但在创作过程中,两人并没有分工,只是在只得两端各自画着自己感兴趣的旅行故事,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两人如何进行同伴合作。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磁卡与生活的关系,以及使用的便利。

  2、体验合作的快乐。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收集到的各种磁卡;统计表四份;小树四棵;苹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收集的磁卡,了解磁卡的不同作用

  你收集了什么卡,有什么用?

  幼儿自由讲述

  (医疗卡、交通卡、银行卡、充值卡、观光卡、会员卡……不同的卡有不同的用处,有了这些卡我们的生活更方便了。)

  二、按磁卡的.作用做标记、分类

  怎么分呢?

  每张桌上都有一张表格,我们可以把一样作用的卡放在一间房子里。那么怎样才能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卡住的房子呢?

  如果是银行卡的家,可以设计什么标记?

  如果是会员卡的家,我们画个什么标志呢?

  幼儿合作设计标记、分类。

  3、说说哪一组能最快地拿出顾客想要的商品,体会层级分类给我们带来的方便(货物分了又分,又整齐又方便,顾客来购物一下就能找到)。

  活动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运用层级分类的方法布置旅游商品柜台,丰富“开商店”的游戏。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在过程中,参与了,体验了,提高了,成长了。让我们继续探究,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历练能力,展现才华。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探索6的组成,知道6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巩固对分合号的认识,能用分合号进行记录。

  3、乐于探索,并能边操作边记录讲述。

  4、能按顺序进行操作,初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

  (1)小鱼六条,记录纸,房子图一张。

  (2)分合式复习卡、数卡若干张。

  2、学具:

  (1)小箩筐若干,内放数量为6的操作材料,记录纸,人手一支笔。

  (2)《幼儿用书》第38页。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 教师:我们一起来开火车复习分合式,看看哪一列火车开的最快。(出示分合式卡片,开火车复习)

  2、教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碰球游戏”,眼睛看好黑板上老师贴的数字,数字是几,我们就做几的碰球游戏。(分小组进行碰球游戏)

  二、自主学习6的组成。

  1、教师:每个小朋友的小椅子下面有一个箩筐,每个箩筐里的东西都不太一样,但数量是一样多的,都是6个,现在要请小朋友帮你箩筐里的东西来分一分家,把他们分成两个家,看看有几种分法,一边分,一边把它记录下来。(幼儿操作)

  2、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有几种分法,是怎么分的。(请两位幼儿说一说分法)

  三、探索学习6的组成

  3、教师:今天我们教室还来了一群客人呢,看看我们的客人是谁啊?(出示鱼的.图片)数一数一共来了几位客人?(6位)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这些鱼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颜色、大小不同,有的鱼在吹泡泡,有的鱼不吹泡泡)现在要请小朋友来帮帮这些鱼,给它们分一分家,(出示房子图)把鱼分到两个家里面去,并且要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的。(请一个小朋友操作)幼儿操作后,教师记录分法,除了可以根据鱼的大小来分,还能根据什么来给小鱼分家,(按照颜色分,请小朋友操作,教师记录分法)除了根据大小、颜色分,还可以怎么分,(吹泡泡,可以分成3和3)现在6已经有了3种分法,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想一想,还有没有不一样的分法,(四条绿色的鱼住前面,两条红色的鱼住后面,6可以分成4和2)。

  4、教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现在6已经有了几种分法了,(4种)告诉你们哦,6有五种分法,现在我要来考考你们了,看谁最会动脑筋,能想出6的第五种分法(请小朋友操作,找出6的第五种分法,5五条小鱼住前面,1条小鱼住后面,6可以分成5和1)

  5、教师:现在6的五种分法我们已经都找到了,请你观察一下6的五种分法,仔细看前面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排的(顺数)。我们按照顺数的顺序来分,这样就不会漏掉了,就能很快地把6的五种分法找出来。

  四、游戏巩固6的组成。

  1、教师:6的五种分法我们已经全部找出来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分合式。(分男女小朋友念)

  2、教师:数字宝宝要跟我们小朋友来做游戏了,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师拿掉几个数字,纸上只剩一个数字)请小朋友睁开眼睛看一看,哪个数字少掉了,要把6的分合式说出来哦。(分小组进行游戏,多次玩游戏)

  五、讲解操作作业,理解操作要求。

  1、教师:请你将6个圆点分成两份,然后把你的分法用数字记录下来。

  2、教师:书上还有很多的分合式需要小朋友动脑筋把它们填写完整,请你开动小脑筋,比一比谁做的又对又快。

  3、孩子自主操作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交通标志的兴趣。

  2、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设计标志,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3、使幼儿学会按标志行动。

  活动准备

  1、将有关交通标志的'图片、书籍分别张贴或摆放在活动室。

  2、幼儿准备自制标志所需的各种材料。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主题

  引导幼儿谈话,回忆对交通标志的认识。

  “你见过哪些交通标志?”“在哪里看到的?”“代表什么意思?”

  2、讲述

  启发幼儿思考讲述:生活中如果没有了标志会怎样?

  3、组织幼儿讨论:幼儿园需要标志吗?哪些地方需要标志?并组织幼儿

  一起到户外看一看,找一找。

  4、制作生活中所需的标志

  引导幼儿谈一谈自己想的标志并组织幼儿为幼儿园设计标志。

  5、展示幼儿自制的标志。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精选)09-07

[经典]大班教案09-19

(精选)大班教案09-19

大班教案(经典)09-17

(精选)大班教案10-05

大班教案(经典)09-10

【精选】大班教案07-26

【经典】大班教案07-23

大班教案【经典】08-29

大班教案【精选】08-2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