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必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句。能背诵课文。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
练习朗读和认字。
教学难点
读好问句。
教学准备
简笔画图片、生字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猜谜语比赛,看谁猜得又对又快?(教师出谜语,给猜对的同学戴上动物图片)
(1) 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猴子)
(2) 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兔子)
(3) 小老鼠,真奇怪,降落伞,随身带。(松鼠)
(4) 红花头上戴,彩衣不用裁,清晨唱支歌,千门万户开。(公鸡)
(5) 脚像小扇子,嘴像小铲子,下水捉鱼虾,不湿小花褂。(鸭子)
(6) 花冠头上戴,锦袍披身上,尾巴像扇子,展开很漂亮。(孔雀)
2 这么多的小动物聚在一起,谁能猜猜它们要干什么?
板书:比尾巴
(1)认真看老师写“比”。谁记住它的笔顺了?指名说,齐写。
(2)谁能记住“尾”?
(3)“巴”谁能记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由读课文,看看哪些动物比尾巴了?在下面划横线。
3谁知道哪些动物比尾巴?在小动物的名字下面划横线。(猴子、兔子 、松鼠、 公鸡、 鸭子 、孔雀)
4讲解识字方法,教学生字。
加一加:猴、松、鸭、把。
减一减:把、巴,松、公。
多读:鼠
数笔顺:公
三、听范读
四、分四组分别朗读四节
1读第一节。(学读问句)
(1)听老师范读第一节。
(2)看第一组能否读好问句。
2读第二节(回答)
3 读第三节(问)
4 读第四节(答)
五、分角色演读
请6个学生分别问,戴动物图片的学生走上讲台,其他学生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
教师板书,教学生字“短、扁”。
六、 全班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手势。表现出动物尾巴的特点。
七、读读画画 给动物加上尾巴。(教材第85页)
八、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都参观了小动物们比尾巴的比赛活动,你们都知道了什么?说给大家听。
课后练习与课外知识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什么特点? 谁知道它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回家问问你们的家长或者课后问问老师。
板书设计
10 比尾巴
猴子--长
兔子--短
松鼠--好像一把伞
公鸡--弯
鸭子--扁
孔雀--最好看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朗读全文。
2出示生字。认读。
二 背诵课文。
三 学习“把、短、扁、最”4个生字。
加法:短 把
多读:扁 最
1用“最”说话。
2比一比。
巴――把――爸――色
公――松 鸭――鸡
3练习。
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扁――( ) 短――( ) 弯――( )
四 指导书写。
云:第二笔横要写长,落在横中线上。
公:上面的“八”的开口要适中。
车:最后一笔竖要压在竖中线上。
五 课后练习
按笔画笔顺书写生字。
10《比尾巴》
本人担任语文教学工作近半年来,第一次参加优质课评比,在上完这节课之后,作如下总结,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去粗取精,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 教学的成功之处
1、 教学程序的设计较合理化。采用猜谜语激趣导入,结合图片展示,能激起低年级学生的兴趣。
2、 朗读方式多元化。低年级语文教学重在读,在读中领会课文,在读中背诵课文。学生自读,提示易混淆音节,指导学生学作批注;齐读,从整体上听学生读得不准确之处,便于及时纠正;分组朗读,便于指导学生读好问句的语气;学生演读,让学生边读边演,表现出各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
3、 认字教学较清晰。采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生字的'偏旁部首,能醒目地提示学生。
二、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 在这节课的前部分,我放手学生去做,去读,去演,到后面我就有些收不回来了,学生课堂有些乱,教师思路有点被扰乱。
2、 课堂总结时,学生发言不积极,应该结合图片,引导学生做总结,指出小动物尾巴的特点。
3、 评价方式单一化。教师不善于采用言语、肢体等评价方式,不善于激励学生。
鉴于以上这些得与失,本人悉心听取各位老师的宝贵意见,多参加各种课例,有机会迈出校外,多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多向广泛教师学习,结合实际教学条件,吸取老师们的精华,不断地创造适合的实效的教学设计,不断地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不断地增加课堂的附加值,期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更上一个台阶。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新词。
2 、能力目标: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注意: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情感目标:珍惜纯真的童心,对世界要充满信任与期待。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珍爱童心、珍惜童年。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理解“我”为什么郑重其事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
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雪地贺卡》这篇课文,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课文有几个生字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沈、斑、诞”三个字是前鼻韵母;“胖、肿”是后鼻韵母;“卡”不要读成qiǎ;“嘴”是平舌音;“痴”是翘舌音。(出示词语,学生巩固)
二、 感悟文本,发现童心。
教师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引出刘玲写的第一张贺卡。
教师幻灯出示第一张贺卡内容。
(1) 作者曾寄出也曾接受过一些贺卡,为什么这张贺卡却格外让作者心动呢?自己读一读这张贺卡吧?
(CAI出示贺卡一,生自由读)
预设学情:
(A)如果你是作者,这张贺卡哪些地方让你心动?
①我觉得这一句让人心动:你一定不怕冷,半夜自己害怕吗?你饿不饿呀?我觉得小女孩关心人。
师:你觉得小女孩是一个善良的有爱心的人。读出你的感受来。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刘玲对雪人的关爱。板书:关爱
(B) 作者说我有点嫉妒雪人,能得到刘玲这么诚挚的关爱?请同学再读贺卡,你从哪里能够体会到刘玲的关爱是“诚挚”的?
② 生:雪人是个没有生命的事物,而刘玲却对他那么的关爱,所以说他的关爱是真诚的。师:原来使作者心动的是刘玲那纯洁的,发自内心的关爱之情,这就是诚挚的关爱。生再读贺卡,读出感悟。
③ 看到这一张发自内心的关爱的贺卡,老师被感动了,如果你是雪人你也会被刘玲那真挚的关爱深深地打动的。全班男生齐读贺卡。
④ 看到这一张充满关爱的贺卡,我感到刘玲那冰雪般晶莹的心,那冰雪晶莹的心满载着真挚的关爱,雪人的心都快融化了,所有的女生来读一读。
⑤ 小结:多么可爱的孩子呀,他有一颗纯洁善良的金子般的心,难怪作者格外心动,难怪作者如此嫉妒雪人,因为女孩给了雪人一个纯洁的、诚挚的心,那是我们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带着这种心情我们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感受作者的心情。
⑥ 看到这么让人心动的贺卡,看到雪人受到如此真挚的关爱,我怎么能不被感动,于是以雪人的名义给刘玲写了一张贺卡。但我不知这样做对不对,希望不至伤害孩子的感情。作者怎么会有这种顾虑呢?
⑧小结:原来作者以雪人的名义给刘玲回贺卡是因为被刘玲纯洁、真挚的心灵所感动,有这种顾虑是对纯真童心的关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作者的回信吧!
(生齐读作者的回信)
三、 品味文本,感悟童真。
1、(过渡)“我”把贺卡寄了出去,第三天,“我”看见雪人的肩头又插了一张贺卡。此时此刻,你们觉得要不要再回写一张呢?我们先来看看贺卡内容再作决定。
(CAI出示贺卡二,生自由读)
预设学情:
⑴想回写一张贺卡,因为从“十万火急”和“15个惊叹号”感受到刘玲急切的心情,她多么盼望收到雪人的回信呀!
教师相机评价:你不想让她失望,对吗?把你找到的语句读一读吧。
⑵不想回贺卡了,因为刘玲收到贺卡后,高兴得跳了起来,她以为神话真地实现了,如果他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一定会非常伤心的。
师相机评价“你不想再次欺骗她对吗?把你找到的语句读一读吧。
⑶又想回又不想回,感觉左右为难,不知该怎么办。
你觉得难以抉择,对吧?
2、 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和你们一样矛盾呀,你们觉得还有什么词来形容作者的'心情吗?(犹豫不决 进退两难)
3、 找一找,文中哪一个词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别样心情”)
4、 经过反复思索,作者最后还是决定不再回贺卡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6--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可以勾画出有关的语句,还可以写上三两句批注。
(生默读思考,勾画批注)
预设学情:
⑴作者不回贺卡是因为他十分关爱刘玲,想呵护刘玲那一颗纯真的童心,因为“刘玲相信神话…….”如果他知道事情的真相,会很难过的……
师相机评价:是呀,作者童年的时候也和刘玲一样的相信神话,如今他怎么忍心去欺骗刘玲呢?读出你的感受吧!
⑵“我应该小心而且罢手了”中的“小心”这个词说明作者不想伤害刘玲的感情,所以才决定不回贺卡。
教师相机评价:刘玲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纯洁,作者怎么能忍心伤害她那宝贵的童心呢?读出你的感受来吧!
⑶小结:听了你的朗读,老师感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作者对刘玲是如此小心的关爱呵护,所以会生出这“别样心情”呀!
⑷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生齐读第6自然段)
⑸因为作者虽然不想让刘玲失望,但更不想打破他这童年的美梦,所以不回贺卡,是从“不忍心”“更不忍心”这两个词中体会到的。
⑹师(引读):作者不回贺卡是经过怎样艰难的抉择呀!我不忍心……但我更不忍心……
小结:我不忍心回这张贺卡,这段雪地贺卡经历将成为刘玲生活中的一个奇遇,有这么一段特殊的奇遇,有这么一段独有秘密,是多么的幸福!我们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
四、拓展文本,呵护童心。
1、这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细腻的柔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作者回贺卡是为了呵护刘玲的童心,不回贺卡也是为了让刘玲又一个幸福的童年,把这个美好的小秘密永远珍藏。
2、在我们的童年生活中,不也有许多小秘密:依稀记得童年时,总想摘下树梢上的月亮,总想珍藏天上的星星,儿时的想法是多么的古怪希奇。都有自己的小秘密,都有自己的新欢喜,儿时的记忆将深深埋藏在心底。此时此刻,你们也一定有许多话想说,那就赶紧拿起笔写出你的心声吧。
3、生补充诗句内容:在我们的童年生活中,不也有许多小秘密:依稀记得童年时,总想 ,总想 。儿时的想法是多么的古怪希奇。都有自己的小秘密,都有自己的新欢喜,儿时的记忆将深深埋藏在心底。
4、谁愿意把自己的小诗朗诵出来?
教师适机评价。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难忘的,让我们用本文作者的一句话结束本课的学习:没有童话的童年,没有幻想的童年,没有秘密的童年不是幸福的童年”
(生齐读)
师:让我们永远拥有一颗美好纯真的童心吧!
作业布置:按照书信的格式,给同学或好友写一张贺卡。注意格式正确。
板书设计:
雪地贺卡
关爱 童真
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幸福的
【教学总结】
《雪地贺卡》是一篇细腻地描写人物内心感受的文章。我自认为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情感方面是做得很不粗的。为了不让学生们琐碎地去分析人物内心情感,使教学显得零散,我设计了一个大问题,“作者为什么第二次不给刘玲回信了呢?”来贯穿全文,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围绕此问题层层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体会作者回信与不回信背后的良苦用心。 而且,我把学生自由讨论该不该回信放在理解作者不回信之前。我觉得这样做,学生先自己经历一个难以抉择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去理解作者矛盾的心情,更能去理解“别样心情”的深意,从而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但我在拓展的`部分做得有些欠缺,应该给学生推荐相关的诗歌散文等作品进一步让学生去感受童心童真的美好,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涟漪”“舒适”“心旷神怡”“踱步”“钳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4、领悟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领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和自己从鹬蚌相争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个谜语。不过,这是几个画谜。认真地看,从每一张图中都能猜出一个成语来呢!
(课件出示图画:滴水穿石、藕断丝连、狐假虎威、守株待兔。)
呀,都猜对了!瞧,电脑博士奖励我们一本书作为奖品。(课件出示一本书。)认真看,你发现了什么?
(“寓”字里面有“道理”,“言”字里面有“故事”。)
聪明的孩子们,这回,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了吧?指名说或齐答。那你知道学习寓言要先学什么?再学什么?
(先学故事,再学道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板书课题,“鹬”“蚌”两个字写在田字格里,“相争”写在下面。)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这则寓言,读准字音。
2?同桌读,互相听一听,读得正确吗?
3?读词记形:
鹬:“鹬”是一个生字,而且非常不好记,不好写,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指名说)从这个字的字形我们就能知道——?“鹬”是一种鸟,瞧,(出示图),所以它是鸟字旁。左边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是“矛”字,下面不是“同”,可要仔细观察了,是同字框里加“八”“口”。认识了,也记住了。能在作业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一个吗?别着急,先观察一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的这个字。相信你会比老师写得更好!
蚌:从这个字形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图,这有一个蚌,你见过吗?啄:什么意思?能做个动作吗?啄一下。
钳:什么意思?做一做这个动作。能用这四个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吗?别着急,先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下。(鹬啄蚌,蚌钳鹬。)
(板书:啄 钳)过渡: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鹬和蚌会怎么说,怎么做?结果怎样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表达的?
(二)读故事。
1、过渡:故事的发生都有时间、地点。
(1)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2段。
(2)指名汇报。
(3)指导朗读:这么美的地方,我们应该怎样朗读?(引导学生带着一种欣赏陶醉的情感,用优美舒缓的语气来朗读,边读边想象这幅迷人的画面,想象水鸟和河蚌们的.自由自在。)
(4)指名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
2、了解故事是怎样发生的。俗话说有果必有因,那么它们相争的原因是什么呢?
(1)默读课文第3~5段,然后与周围同学交流在朗读中的发现。
(2)全班交流,了解:和暖的阳光、柔柔的微风,是河蚌张开蚌壳,在舒适惬意中进入梦乡的原因。正因为河蚌张开了蚌壳,又睡着了,所以才没发现身边的危险,使得鹬鸟有机可乘,一嘴朝河蚌的肉啄去。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用一种享受的语气,读出河蚌的舒适惬意、心旷神怡,读出鹬鸟看到鲜嫩的河蚌肉时迫不及待的心情。
3、了解鹬蚌相争的过程:讲读第6~12段。
(1)过渡:由此发生了鹬蚌相争的故事。此时,它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怎样的呢?哪几段进行了描写?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读描写河蚌的语句,一组读描写鹬鸟的语句。读后评议,是否读出了河蚌的生气和鹬鸟的后悔。
(2)它们相争的时间有多久呢?用“——”勾画句子(课件或小黑板出示):“时间慢慢地溜走了,太阳的唇已经吻住了山峰。”学生读句子,结合课文插图,想象鹬蚌相持的画面,感受相持时间之久。
(3)此时,在你们头脑中产生了什么问题吗?指名说:鹬蚌为什么要一直相持下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小组合作找原因,再全班交流。
(4)指名读9~12段,男女生对读,师生分角色读,或两人一组,边读边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再指派代表上台表演。课件(小黑板):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肉吃。”河蚌反唇相讥:“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只死鹬鸟留在沙滩上。”让学生反复对读,感受它们的互不相让。板书:互不相让 引导学生从鹬蚌的心理和语言描写中了解相持的直接原因:它们都只想伤害对方,打败对方。
(5)猜一猜: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估计: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
4、是这样吗?齐读第13、14段,学生谈收获。教师相机板书:渔夫得利5?快速默读课文,梳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表达的,怎么判断的?
(三)明道理。
1、发散思维,同桌说一说。课件或小黑板出示:渔夫提走了鹬和蚌,心想:。这时的鹬和蚌垂头丧气,鹬心想:,蚌心想:。
2、这则寓言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合作讨论、交流,再全班分享。
3、小结:课文在优美的景物描写、生动的语言描写、准确的行为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中告诉了我们一个哲理:生活中如果像鹬蚌那样互不相让、争执不下,只会落得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三、拓展延伸
1、这则寓言故事出自古书《战国策·燕策二》,这是原文,读一读吧!(课件或小黑板出示原文。)
2、“鹬蚌相争”也由此变成了一个成语。像这样出自寓言的成语还很多,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你还知道哪些?
四、总结
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有兴趣的话,课下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你会懂得更多。
五、作业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语文教案 篇4
前置性学习提纲:
1、把课文读熟练。
2、理解词语的意思:俊俏映衬
3、每段的意思。
4、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5、查阅资料:燕子。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我们春天里常见的燕子(出示燕子图片),我们会怎样描绘它呢?(学生自由发挥)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作家郑振铎是怎样描述燕子的'。
2、读题:(板书“燕子”)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
A、屏幕出示字词:自由读 指名纠正读 齐读
B、读课文:(分段指名读)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教师评)
2、理清课文层次(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那些内容?(小组讨论)
(2)、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外形,春天赶来,飞行,休息)。
三、布置作业
1、习字册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细读第一自然段
1、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一起回答:外形)
作者是抓住它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相机板书:羽毛——乌黑光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
2、指导朗读
(1)、情感准备:既然燕子是这样的漂亮、机灵,大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喜爱、欢快……的语气)
(2)、小组内练读:
(3)、小组比赛读。
3、指导背诵
(1)、思路:课文是怎样写燕子的外形的?(指板书:羽毛——翅膀——尾巴、指图)
(2)、请学生自己试着把这一段背给同桌听。(提示:可看板书或看图)
(3)、看板书,分一二排、三四排背。
(4)、齐背。
二、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
这一段主要写燕子干什么?哪些词句说明燕子飞得快?哪些词句说明燕子飞得轻?
指导用偶尔造句。
指导朗读、背诵。
2、指名读。
学习打比方的句子。
画出文中两句打比方的句子,并说说把什么比做了什么。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3 燕子
样子
增添生趣
飞行
休息
特点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用自己的眼睛看,脑筋想,用心去体会,创作与大家不一样的东西既是的也是最独特的,更是最有价值和个性的。课文再现了小作者画红马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而喜出望外的情景,极富儿童化的语言,既贴近孩子的生活,通俗易懂,学生一定会很喜欢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独立学会要求掌握的10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学习运用工具书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重点:
1.注意“帮”的结构;“待”是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到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难点:
学习冒号的用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读顺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了解小作者的创作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
1.你逛过动物园吗?谁能说说你见到的`马有什么特点?
2.你见过红马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故事,故事的题目是——
板书并指名读课题——《红马的故事》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法指导:(课件出示)
1.标:标出自然段。
2.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3.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4.问:不懂的问题。
(二)讨论:
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按自学步骤自学课文
3.检查生字情况
A.出示文中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圈出,再齐读。
B. 扩词。
含苞待放 滑稽 自由 一片叶瓣 一只苍蝇 一头牛 一匹马
C. 你还能找出这样的词组吗?(一幅画)
(三)师生交流。
1. 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 课后延伸:边读书边想象并动手画一画小作者的画上画了些什么?
四、写字指导。
1.自主观察“我会写”中的字,说说你的发现: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生字?
2.重点师范写以下几个字:故、级、粉、板、事
3.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
强调:左右结构的字不能太分开,“事”字的横要注意有变化。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体会文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到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听写生字,用“事”组词。
二、创设情境,抓住关键词句。
1.平常你最喜欢什么老师上课,为什么?
2.读了红马的故事,说说文中的老师你喜欢吗?为什么?
3.从课文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师不仅你们喜欢,他的学生们更喜欢?
4.喜欢他什么?从哪些词句读出来?
三、朗读指导,读中品文。
1.引导学生读不同的段落,想象不同的心情,试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来。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对老师的喜爱、敬佩、感激,为我大胆创作得到肯定而惊喜、自豪。
四、教学目标:
1.学会l0个字及相关的词语,会认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中描绘的巨人形象,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学会10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诵读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言激趣
1.播放课件,在优美的画面和柔和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第1节:“当我一个人坐在草地上,/望着远方连绵的山群,/我总是把我们的大地,/想象成一位和蔼的巨人。”小朋友们,你们想了解大地这位和蔼的巨人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吧!
2.板书课题:大地巨人读题
二、自主阅读
1、提出学习要求
(1)播放课件:你从诗中哪些语句体会到大地像一位巨人?自由朗读课文的1、3、4节,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自由练读,把找到的诗句大声地读一读。
(3)同座交流各自的体会。
2.按要求自主阅读,教师相机指导。
三、讨论交流,读中感悟
1.指导读第2、3节。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样和声音,大地巨人是什么样儿呢?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大地想象成巨人的?指名读第2、3自然段。
(2)读完这两节诗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①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画简笔画,相机指导。出示句子“他起伏的胸肌呈丘陵和盆地”,描放丘陵、盆地等自然风貌图片。这里作者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到的自然景物打的比方,大地这位巨人体魄多么健壮呀!它起伏的胸肌是丘陵和盆地。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2节第1句。
②指名读第1节第2句。说说“盖满”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老师指导学生读出大地满眼都是绿色的感觉。
③听,这是什么声音?点击课件,播放风吹过山谷的声音。那是大地在呼吸呢!
④指名读第3节。说说读后自己的感受,相机读词语:胡须茂密
⑤课件出示茂密的森林图片,让学生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⑥点多名同学赛读。
评价语:“你读出了大地的美丽!”“大地多么宽广!…”“大地真是一位巨人呀……”
⑦配乐朗读第2、3节。
2.指导读第4节
(1)过渡语:同学们读得真好,让我们似乎看到了这位和蔼的巨人,他也做游戏呢!
(1)指名读第4节。说说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大地巨人的游戏是什么?(日升日落)
(3)指名运用手势表演巨人手拿红气球,让它升起下沉,诵读。
(4)看教师手势,全班一齐表演诵读第4节。
3.把第2、3、4节连起来读,读出对大地巨人的赞美之情。
四、有感情地朗读,熟读背诵
1.自主选样认为最生动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互相交流背诵,同桌互背互评,然后班上比赛背诵。
指导朗读,每一节最后一个字均押韵,前4节第3行以相同的韵脚结尾。引导学生根据课件呈现的音乐和画面的变化,满含赞叹地背诵,教师相机对学生富有个性的朗读给予鼓励,对学生动情的朗读给予表扬。
五、读全文,回归整体
学完这首诗,大家一定了解了为什么说大地像巨人了。你还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大自然是如此神奇。大地这位和蔼的巨人博大、宽广。他宽厚地对待我们,让我们在他身上自由自在地跳跃翻滚。让我们用的热情去赞颂他吧!配乐朗读全文。
六、动手实践,扩展学习
1.读课文,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大地巨人的模样,试着为大地巨人画一张像。
2.学做小诗人,仿照第2、3、4节,再为大地巨人编几行诗,读给大家听或写下来。
板书设计:
大地巨人
和蔼 博大 宽广
引导学生说出冒号的作用。
出示句子:
1. 老师走到我旁边,笑着问:“画好啦?这是什么马?”(表示提起下文)
2. 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用于总说后面,表示分说。)
五、拓展想象:
其他的同学看到了我的画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