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案

时间:2023-11-19 07:08:1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5页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第76页练习十四1~4题。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应用比的意义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初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2.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这类问题的特征。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一、复习引入

  1、根据条件,提问。

  已知六 (3)班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1:2

  师问:根据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生答)

  2、六(3)班和二(3)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口答:100÷2=50(平方米)

  2.教师提问: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的是什么?(100平方米)怎么分?(平均分)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

  3.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板书:分配)

  二、学习新知

  1、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2、教师提问

  ①.这次分的是什么?(100平方米)

  ②.怎么分?(按3∶2分)

  ③求的是什么?

  3、思考:由"按3∶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

  4、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解答例题,并说一说怎么想的?

  5、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怎么检验?

  ①.两个班级的面积相加,是否等于原来的总面积.

  ②.把六年级和二年级的面积化成比的形式,化简后的结果是不是等于3∶2.

  6、教学试一试

  如果把上题中的100平方米的保洁区按2:3:5分给六(1)、六(2)、六(3)这三个班级,那么每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动手做一做,全班讲评。

  7、小结

  观察以上两道例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把总数按照一定的比分成几部分,求每部分是多少)。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这类应用题可以样解答?

  (解答时都可以把比看成各占多少份,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再分别求几份是多少,也可以把比转化成分数,即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乘法计算。)

  下面我们就来做几道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2题。

  问: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给三个班,就是把180按什么比来进行分配。

  学生再独立解答,2人板演。

  2、挑战第一关

  已知六 (3)班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1:2 ,________,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3、挑战第二关

  做练习十三第2题。

  让学生先看图估一估比赛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余时间的比,交流结果。

  学生按要求计算。

  4、挑战第三关

  做练习十三第4题。

  引思:题中只有比,没有总量,如何解决?(引导回忆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本题就是把90度按3:2的比例来分配。)

  4、挑战第四关

  判断

  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7∶3,求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

  7+3=10 20× =14(厘米) 20× =6(厘米)

  5、走进生活

  有些同学不但数学学得好,还十分爱看书。学校校长非常支持,决定投入6000元,添置一些科技书、故事书和优秀作文选。假如你是校长,会把这6000元按照怎样的比来分配?

  1:2:3代表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设定?

  1:1:1表示什么意思?(平均分)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比,算一算各花多少钱?

  反馈交流。

  有用1:1:1来解的吗?哪种解法最简单?

  按1:1:1分配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是特殊的按比例分配。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这种应用题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解答?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吗?(课件演示:生活中的数学)

  五、课堂作业

  书练习十四第1、2、3、4题。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案2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58—59页,例2、例3

  教学要求:

  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重点:能够应用已有知识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难点:如何应用比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思路:

  1、给学生提供现实生活中的素材,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按比例分配问题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它是"平均"问题的发展。显然平均分是按比例分配的特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老师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知的材料,如中奖金额如何分配等,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充分展开学生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让学生在讨论和辩论中相互启发、质疑,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听说上学期我们班的同学都购买过彩票,说说你们是怎么买的,有人中奖吗?

  看来只买一、两张中奖的可能性太小了,但是如果两个人或者几个人把钱合在一起买彩票,中奖的机会就会多一些。

  出示例1:甲、乙两位同学,共同出资10元钱买了体育彩票,中奖200元了,请你说说这200元钱怎么分配呢?

  老师想请同座位的2位同学自己先说说,你们打算怎么分这笔钱。

  学生讨论后汇报。(大致方案可能有以下几种)

  1、平均分。

  2、共同再买彩票──再次支持体育事业,如果中奖就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3、请客,剩下的平均分。

  4、按出资金额的多少来分。

  ……

  老师引导学生评价,怎么分配最合理?引出课题。

  解决问题:按出资金额的多少来分,怎么分这200元钱?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⑴  200÷10=20(元)

  ⑵  4×20=80(元)

  6×20=120(元)

  你认为第⑴、⑵式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老师小结:这样分大家都没意见(合理、公平)。除了甲出4元,乙出6元,他们两个还可能是怎样出资的。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成:

  甲乙

  5元5元按1:1(平均分)

  2元8元按1:4分

  3元7元按3:7分

  ……

  刚才大家认为按各人出资的比例来分比较合理,这叫按比例分,其中两人各出自5元时,平均分实际上是按比例分的特例。

  [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在用不同分钱方法的争议中,充分暴露各自的思维过程,就"怎样分配最合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多种分配方案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按比例分配"最合理,从而展现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感受"按比例分配的必要性",很自然地解决了平静分是按比例分的特例。]

  二、主动探索,归纳方法

  我们学校的徐老师与张叔叔根据自己多年研究彩票的经验都认为合伙买彩票能挣钱,就约定了出资比为,同学们对这个2∶3怎么理解?

  ①徐老师出资2元,张叔叔3元;

  ②徐老师出资20元,张叔叔出资30元;

  ③徐老师王叔叔出资4元,张叔叔出资6元;

  老师引导:徐老师占总出资的()张叔叔占总出资的();

  [复习铺垫,只作为一个准备随时可用的环节,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大的弹性,作为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必要环节,我们应从中吸取精华,赋予它一种与时俱进的内涵──在全面深入研究学生和钻石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使教学方案更具有效性]。

  出示例2:徐老师和张叔叔买体育彩票,按2∶3的比例出资共中奖500元,同学们想怎么分这笔钱?(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把自己列式以及想法告诉大家。(着重是分数的方法。)

  教师小结:像刚才这样,把一个数量(500元)按一定比2∶3来分配,这种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解题步骤如何?(学生归纳,教师补充说明)

  生活中像这样按比例分配的例子很多很多,请大家把书本打开到P58~~59页,看书上的例子,不懂可以提问。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主体的姿态带着探究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通过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研究解决问题,体会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多向思维的发展,凸显个性化学习。]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初步应用

  徐老师、张叔叔中奖了,很高兴,两人一商量,准备请请他们的朋友小聚聚。准备花80元买肉和买鱼,其中用钱比是3∶5,买肉和买鱼各用多少元钱?(口答)

  师引导:宴请朋友,单买鱼和肉行吗?买鱼、肉、蔬菜你认为应该按什么比例去分配80元钱呢?(分小组讨论,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

  例如,按鱼、肉、蔬菜比为3∶2∶1来分配,(告诉大家这个叫连比)

  按自己设想的比例,算出买鱼、肉、蔬菜各需要多少钱。

  2、变式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⑴一个运输队一共运货物140吨,上午运了3小时,下午运了4小时,上午和下午各运了多少吨?

  ⑵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米,长和宽的比是3:5,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3、拓展提高(每人选做一题)

  ⑴一个班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3:4,男生比女生少7人,男女生各是多少人?

  ⑵一种药水由药粉和水按1:100配制而成,在8000千克水中应加药粉多少千克?

  ⑶、一次,吴明、朱强和李红三位朋友合乘一辆出租车,大家商定,出租车费一定要大家合理分摊,吴明在全程三分之一处下车,到三分之二处朱强也下了车,最后李红一个人坐到终点,付出90元车费,请你帮他们算算三人如何承担车费比较合理?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练习设计有坡度,体现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同时也注重开放问题情景的内容、条件和结果,给学生很大的探索空间。通过练习,有利于数学知识的领会、掌握、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课堂总结,师生评价

  上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说这节课的收获,就将把教师零散的知识,方法进行归类整理,使学生知道如何有序地,重点地重温知识点,达到增强理解记忆又培养整理知识能力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案3

  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专项复习

  教学内容:复习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材分析:

  《按比例分配问题》是在学生理解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由于这是临时加入的一课时,我们在设计的时候着重复习基本的三类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基本题型和基本解题方法。我们主要让学生掌握找准对应份数,用归一法来解答此类实际问题。在学生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后,我们还安排了一些比较难的、容易出错的习题,帮助学生建构按比例分配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并能沟通联系不同题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区别与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分类、比较、归纳等的数学学习能力。

  4、培养探究意识、合作意识、搜集与分析信息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按比例分配的题型和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归纳三类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与解题方法

  导语:前面我们已经对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复习,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其中的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做一个专门的复习。

  1、请同学们看黑板,黑板出示:六(1)班男、女生人数比是3:2

  师:根据男女生人数比,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交流(男生3份,女生2份,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男生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是全班的几分之几……)

  2、你能再添一个条件并提出问题,成为一个应用题吗?小组合作完成,看有多少种方法。

  交流:根据学生叙述师板演出按比例分配三种类型

  (1)、六1班有50人,男女生的比是3:2,男女生各有几人?

  (2)、六1班男生有30人,男女生的比是3:2,女生各有几人?全班有多少人?

  (3)、六1班男生比女生多20人,男女生的比是3:2,女生各有几人?全班有多少人?

  这三个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都告诉了我们男女生的比,第一题已知的是总量,第二题已知的是部分量,第三题已知的是相差量。)

  3、那么这些题目该怎么解决呢?

  (1)、先来说说第一题该怎么解答?强调:这里的总量50人对应多少份?先求出每份数,再看问题对应几份?

  (2)、第二题中的部分量30人对应多少份?怎么求每份数?问题对应几份?

  (3)、第三题中的相差量20人对应几份?怎么求每份数?问题对应几份?

  4、小结方法。

  像刚才这三道题目就是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我们该如何来解答这类应用题?

  交流方法:不管是总量比、部分比、相差比的应用题都是先找到题目中的已知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每份数,再看问题所对应的份数,求出问题。

  着重强调:主要是两次找对应份数,一次是找已知量的对应份数,一次是找问题的对应份数。

  二、找对应份数专项练习

  从刚才的题目,我们可以发现,解决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找找这些语句中的对应份数。

  1、现在有121克药水,它是由药粉和水按1:10的比配制而成的。

  药粉对应()份,水对应()份,药水对应()份。

  2、学校买来3包少儿读物,每包50本,按7∶8分给五、六两个年级。

  3包少儿读物有()本,它对应()份。

  3、饲养场养的鸡、鸭、鹅只数的比是5:3:2,已知鸡与鸭共养了1600只。

  1600只对应()份,如果鸡、鸭、鹅共养了1600只,1600只对应()份

  4、老年教师28人,中年教师35人,青年教师42人,按人数比选拔15人去参加座谈会。

  15人对应()份

  5、长方形的周长3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2。

  30厘米对应()份。5份对应()厘米。

  6、一个等腰三角形两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180度对应()份,180度对应()份

  三、解决实际问题

  1.配制一种药液,药粉和水的质量比是3:400。

  (1)要配制1612克这样的药水,药粉需要多少克?

  (2)用48克药粉,可以配制成多少克药水?

  (3)600克水中应加药粉多少克?

  只列式不计算。第一题注意求出每份数之后不要忘记乘以3.

  2.果园里的桃树与苹果树的比是3:5,苹果树比桃树多种了320棵,果园里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320棵对应几份?注意问题求的是什么,问题的对应份数是多少?

  3、一种混凝土是由水泥、黄沙、石子按2:3:5的比配制而成,要配制120吨这样的混凝土,三种材料各需多少吨?如果这三种材料都有18吨,当黄沙全部用完时,水泥还剩多少吨?石子呢?

  这里的18吨应该对应几份?当黄沙全部用完的时候水泥和石子各式怎么样的情况?

  四、拓展练习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80厘米,其中两条边的长度比是1:2,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多少厘米?

  不同的两边之比,周长所对应的的份数也不同,而且必须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有可能只有一种成立的情况。

  2、用56米长的竹篱笆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的鸡圈,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鸡圈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

  注意有两种情况,必须把两种情况都算出来才能知道哪种面积更大。

  3、甲箱有100个苹果,乙箱有80个苹果,从甲箱中拿出多少个放入乙箱后,甲、乙两箱的个数比是7:11?

  两箱苹果都在变化,这时要找出其实总箱数不变。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按比例分配复习

  六1班男女生的比是3:2

  1、六1班有50人,男女生各有几人?(总量比)

  2、六1班男生有30人,女生各有几人?(部分比)

  3、六1班男生比女生多20人,女生各有几人?(相差比)

  已知量对应几份每份数问题对应几份求出问题

  作业设计: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1:2:3,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2、开学前六年级三个班共领了练习本532本,六1班有40人,六2班有48人,六3班有45人,按三个班的人数比将这些练习本分配给三个班,三个班各应分得多少本?

  3、用144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5:3:4,那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4、小明期末考试语数外三门的平均分是75分,语数外三门的分数比是8:8:9,他期末考试三门各考了几分?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80厘米,其中两条边的长度比是1:2,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多少厘米?

  6、用56米长的竹篱笆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的鸡圈,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鸡圈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

  7、甲乙丙三人合作制作一批600个的零件,甲完成了这批零件的20%,余下的由乙丙按5:3来完成,乙、丙各完成了多少个零件?

  8、果园里有桃树、梨树和苹果树,桃树与梨树的比是4:3,梨树与苹果树的比是2:5,三种树共有1450棵,三种树各有几棵?

Baidu
map